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21

教育是一方净土,学校是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人们这样说,我认为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赞扬教育的纯洁,二是批评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脱节。所谓“高分低能”,就是说学生的书面知识很丰富,但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论文 篇1:

试论我校艺术类学生特点及管理方法

摘 要: 职高艺术生在心理特点、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与普通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也使得艺术生班班主任需要区别于普通高中生的管理方式与教育理念进行艺术生的管理工作。应充分考虑当前时代背景下学生群体特征,以重视、尊重差异性为基础,理性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从而改变我校艺术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现状。

关键词: 中职艺术类学生;特点;管理方法

(一)我校藝术类中职生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1)学业水平方面:

中职学生普遍都是“学困生”其主要特点是: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导致学习成绩差,读中职只是因为打工年龄小,所以这类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失去学习动力沉溺手机的情况十分严重;少部分的同学是偏科严重比如:数学和英语听不懂,但是这类学生有上进心希望通过努力继续进入高校深造;我校的艺术类专业主要有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和动漫设计三个专业,这些专业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如素描、色彩、设计等,但据调查我校90%的学生在就读之前没有美术基础。有的同学出现焦虑,害怕自己的天赋不够,将来就业不好。

(2)个性心理方面:

中职生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学业上、生活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都有着迷惑,叛逆等问题。艺术类学生思维敏捷、浪漫气质浓郁,组织纪律很少能够约束他们,自我意识、自由观念尤为突出。他们缺乏团队意识,集体观念淡薄而且比较容易情绪化。

(3)我校艺术类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方面:

我校心理辅导老师对艺术类学生做过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主要存在下列心理问题:一、人际关系障碍:据统计我校90%艺术生来自特殊家庭(单亲和离异还有留守家庭)由于学生身心得不到家长的正确引导,会导致情感缺失,生活学习缺乏积极性,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偏执激动,互相猜疑,妄想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不会与对方沟通等问题甚至有的同学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而且情感容易波动,不顾及其他人的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周边的朋友逐渐减少,使得人际关系非常紧张。二、环境适应障碍:我校艺术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据调查农村较为封闭、经济落后,家庭贫困,当他们与城里的学生一起生活学习时,由外界条件影响自卑心理进而形成的。同时据统计我校80%以上艺术生为住校生,面对生活中的事情靠自己解决很多时候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得到父母的关爱,久而久之,学生习惯自己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则会钻牛角尖,由于长期缺乏沟通产生自卑的心理。三、自我认识障碍:中职生对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会产生盲点,通常放大自己的优点或缺点,变现为自傲或自卑。自傲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盛气凌人。艺术类学生对自己的文化成绩感到失望和自责,感到十分自卑,不能正视自己的优点,阻碍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二)我校艺术类学生的主要管理方法

(1)不断完善适合中职艺术类学生的管理制度。

中职是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轻视文化课的学习,学生的知识面窄,为了实现中职艺术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我校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学习,严格执行课堂及早晚自习的考勤制度。为了独处中职艺术生能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我校制定了完善的考勤制度,比如《中职艺术类学生德育考核细则》、《中职艺术类学生宿舍管理员考核细则》、《中职艺术类学生请假制度》、《中职艺术类学生技能比赛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严执行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些制度的出台和实施,使得中职艺术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规范。除了设置一些必要的处罚制度来规范学生行为外,制定一系列奖励机制,增加管理制度的人性化色彩。为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提高专业能力,制定的奖励方案有《中职艺术类学生技能大赛奖励方案》、《中职艺术类学生温馨教室、寝室评比奖励方案》、《中职类与艺术生学科技能竞赛奖励方案》等。

(2)关注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中职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各地教育部门和独立学院的高度重视,中职艺术类学生突出的感性心理特征及较差的抗挫折能力,使得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时容颜易产生偏激的思想或陷入矛盾中,心理问题的频繁发生导致许多中职艺术生无法正常学习,学生因患有心理疾病而导致精神障碍或心理问题而自杀或伤害他人等一些极端行为,可以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中职艺术学生管理的工作重点,要帮助独立中职艺术类学生解决心理障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中职学校应该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建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艺术类新生在入学时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地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对学生进行思想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还要使中职艺术生心理咨询有一个客观认识,消除中职艺术类学生对大学心理咨询的误解,让中职艺术类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包括正常健康的学生。同时,还要定期对中职艺术类学生进行谈心,帮助他们优化心理品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其次,为了消除中职艺术类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中职要鼓励并支持在校园内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类和心理资讯类的学生社团在艺术类学生中的发展。我校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反应:“碰到问题时,学生通常都不会主动找心理咨询老师而学生之间不经意的倾诉,及时排解,有时效果会很好”。中职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鼓励艺术类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实现同学之间的心理互助。

(3)及时与家长做好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情况,这更有利于与学生沟通,同时要及时将学生平时在校表现以及学校的基本情况给家长做准确的反馈,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孩子在校的情况,并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家长们提供一些好的建议。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的进步,微信、短信等各种及时交流方式越来越方便联络,这也为教师和家长之间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家长交流群的成立一方面方便了老师传达需要家长配合的任务,反馈学生表现,另一方面也方便与老师的沟通交流。艺术生的管理需要家长和老师齐抓共管,共同督促,有了家长的配合,艺术管理工作可以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杨德广—教育新视野新理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岳友熙—论中国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出路-甘肃社会科学—2007

[3] 李敏-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黄云龙-现代教育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蔡叶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论文 篇2:

打开校门,办时代生活中的教育

教育是一方净土,学校是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人们这样说,我认为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赞扬教育的纯洁,二是批评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脱节。所谓“高分低能”,就是说学生的书面知识很丰富,但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事实上,从事教育的人都懂这个道理,但可能因为社会观念、家长要求、现实条件等限制,特别是安全责任的压力,学校常常大门紧闭,把学生圈养起来,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培养。学校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提出在“做中学、学中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提出“教学做合一”,都提倡教育要融入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融入时代生活,在时代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接受教育中去发现、改造、创新生活。要做到这些,就要打开校门,让学生与丰富的社会生活接轨。

打开校门,让学生走进时代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有用的人才,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程标准也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可现实中有不少学校只把目光和精力聚焦在课堂和知识上,导致学生不了解自然、不了解生活、不了解社会。于是,出现学了物理不会换灯泡,学了数学不会记账,韭菜、麦苗分不清的“书呆子”;出现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的“坑爹”一代;出现情感缺失,心理偏狭、冷漠,缺少责任感等心理问题。这样的学生如何担当得起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要想解决教育与生活脱节的问题,必须让教育与时代生活接轨,成为一体,成为师生共有的现实生活,让师生处在时代生活的真实场景中。让学生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了解真实的自然,了解自然的伟大、美丽,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以及人类活动给大自然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朴素情感,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者。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真实的生活,了解生活的美好,了解生活的艰辛,了解生活的酸甜苦辣,了解生活的柴米油盐,了解生活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了解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愉悦和幸福,掌握生活的基本本领,能自理、自立,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实,了解社会的纷繁复杂,了解社会的主流,了解社会的价值观,了解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东西,增强创造美好世界的信心。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美好一面,也了解社会中的一些丑恶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防控能力,让学生做社会中的智慧者、改造社会的志愿者。

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是学校和校长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进行引导,需要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需要教师的觉悟和担当等。这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但我们教育人可以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尽自己所能去做一些探索和尝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河南省实验小学为了让省会郑州的孩子了解时代生活,专门在林州太行大峡谷中建设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能亲自参加生产劳动,了解农作物小麦、玉米的生长,给城市孩子打开了一扇了解农村、农业的大门。濮阳市油田一小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生活作文,开辟了春天游、石油之旅、红色之旅等6条旅游线路,让孩子们能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和自然。安阳市殷都区实验小学组织学生看高铁修建、小记者到报社看大记者真实的采编生活等。这些学校都在不断探索学生了解社会的新途径。安阳市殷都区在主体多元教育改革中,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组织,开辟了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大课堂:如安阳钢铁公司、北蒙生态园、蔬菜大棚等生产劳动基地,污水处理厂、气象局、环保局等生活科技基地,殷墟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马氏庄园等文化产业基地等。这些实践大课堂,让学生了解了社会生活生产的真实面貌,让学生了解了生活科技应用与发展的现实情况。

我们安阳市殷都区铁西路小学除按全区的要求外,又开辟了德育情感教育基地,附近的敬老院、智障学校和社区成为我校学生的活动场所,我们有计划地分年级、分班级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了解老人特别是孤寡老人的生活,让孩子们了解人生的另一种状态,培养他们感恩的心和尊老、敬老、助老的情怀。社会上组织的各种有益的活动,我们也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参加。比如“学雷锋做小义工”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做小义工了解社会的互助和美好;比如“我是汉字小英雄” “经典文化竞赛”等社会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时代的文化情感走向;比如让学生们观看道德模范表彰颁奖典礼,让学生们了解时代楷模,更让学生们参加相关评选投票,走近身边的楷模,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总之,打开校门,让孩子了解真实的生活,了解最前沿的生活,孩子们就不会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就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是非观念,就会有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实际生存能力。抓住每一次教育的机遇,培养孩子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等到他们踏入社会时,就能够快速地适应社会,甚至能够引领社会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打开校门,让社会教育力量走进学校

社会上有很多有识之士,有教育意愿,也有教育能力,完全可以成为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比如,家长是教育的重要相关者,我们可以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家长之外的各界人士,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做出各自的贡献。比如,让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走进学校,用他们的成功经验感染学生,用他们的榜样力量教育学生。我们还可以把一些专业团队请进学校,把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才请进学校,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专业精神教育和影响学生。

社会上的很多资源和活动,有教育的功能,也有搬进校园的条件和可能,完全可以“移植”或请进学校成为教育资源。比如,各种有教育意义的道德模范事迹宣讲活动,可以请进学校宣讲;消防、地震、环保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部门,可以请他们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文学、书法、歌唱、表演等各种艺术门类的比赛、成果展示,都可以在校园内开展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上最高水平的艺术。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展览、表演、时政活动,也可以请进学校来进行,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最真实的生活教育。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又能让学生借助社会资源更快、更好地成长。

北京十一学校请各国大使到学校给学生做报告,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外交礼节和异国风情。北京中关村三小把一些从事高科技研究的家长请进学校,提高了学校的专业教育能力;还把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科院、中国教育学会的专家请进学校,一起搞教育科研,提升了教育的科技含量,引领了教师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河南省实验小学发挥社会教育资源作用,请农科院的专家到学校给学生讲农业知识,讲小麦生长的过程;让消防队员进学校讲解救火的操作要领;让城市规划设计专业人员进学校讲城市规划,结合该校校园设计谈生活中的建筑之美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安阳市殷都区实验小学与安阳市空竹协会联合开展“空竹进校园”活动,空竹协会的会员每周都到该校义务辅导学生抖空竹,成为该校的一道风景。我们安阳市殷都区铁西路小学成立了学校发展促进会,聘请优秀家长代表及附近的初中、高中、工商、公安、企业、医院、社区、高校等单位的有识之士成为会员。我们提出借智、借力的理念,一方面借智,让中学校长、老师跳出小学看小学,通过我校毕业生在初中、高中的表现来给我们提建议,让我们小学与初中、高中教育更好地衔接;让社会贤达之士跳出教育看教育,给我们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避免学校教育自说自话;让家长帮助诊断,学校教育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另一方面借力,除附近单位之间互相帮助外,我们更多地请这些单位的专业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比如我们请社会图书馆、科技馆的人员来校做指导,既有利于学生成长,又有利于这些部门专业价值的发挥,还使我们的科技社团、读书活动与书香校园建设都更加有效、更加扎实;我们把文化艺术馆的专家、音乐家协会的音乐家请进校园辅导学生,使学校的艺术教育提升了一个层次;我们请社区医院的医生来给师生讲医疗卫生保健知识、突发情况自救自护知识;我们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学校给学生展示才艺,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学生们欢欣鼓舞,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开阔了学生视野,又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请安阳市心理学会的专家帮我们建设了心理咨询室,定期不定期地给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我们经常举办家长开放周活动,让家长进校园听课、评课,不仅增进了家校感情,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提升。

打开校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学校和社会接轨,让学生融入生活接受现实教育,会提高学生的辨别力,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责 编 再 澜)

作者:原绿色

情感缺失高校艺术教育论文 篇3:

论音乐艺术中“音”与“乐”的二重性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门融实践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一切音乐实践,都体现着“音”与“乐”的共同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乐记》云“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意即“音”是人心所动,而“乐”则是情感所致。通俗地说,在音乐特有的艺术表达过程中,“音”传递的是声音,而“乐”传递的才是情感。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音”与“乐”的二重属性的平衡却常常被忽视,更多体现为重“音”而轻“乐”,以至于我们的音乐表演空乏无力,艺术创作空洞无物,出现“情感缺失、技术崇拜”等十大恶俗[1]。所以,在音乐实践中,正确认识“音”与“乐”的二重属性和科学处理二者的平衡关系,做到相得益彰,显得非常重要。

一、“音”是技术,“乐”是艺术

“音”是技术,体现在对乐谱予以准确、熟练的音响再现;“乐”是艺术,体现在对乐谱赋予深度、完美的思想包装。前者是躯体、是外象,后者才是生命、是灵性。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年来,国内很多专业音乐艺术院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可谓人才济济。论技术,在国内堪称一流。但能够站在国际专业赛事领奖台的却寥若晨星。究其原因,毫无例外地要归咎于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没有理顺“音”与“乐”的关系。更多地或者说一味地强调技术的训练、强调对谱面语汇的重现,无意间忽略了对音乐的剖析、忽略了对乐感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必然只会缘木求鱼、胶柱鼓瑟,这样的表演也必然是有“音”无“乐”、有形无神!

去年岁末,指挥家彭家鹏率某高校中乐团赴国家大剧院参加第三届“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演出。乐团依托曾侯乙编钟组成了120余人的演出阵容,可谓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而要让古老的“曾楚百钟”在一个容纳量为2000余个座次的现代音乐厅“金石合鸣”,先且不说如何体现华韵楚风的艺术特色,只就如何让编钟那低徊婉转、深沉厚重的声音均衡地“铺满”音乐厅的每个角落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这点上根本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通过现场排演和反复试听,彭家鹏果断提出“‘轻’音量,‘重’音色”的演奏原则。后来的演出效果证明这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决断。

所谓“‘轻’音量,‘重’音色”,即在特殊条件下,乐器演奏的音量和音色二者不可兼顾时,牺牲音量而突出音色。这的确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通常情况下,震撼耳膜的是音量,这是物理现象,是“音”的范畴;而震撼心灵的却是音色,这是审美情趣,是“乐”的魅力。艺术作品中欲哭无泪比之于嚎啕大哭、欲语还休比之于声嘶力竭往往有更强的戏剧性和感染力?还有俗话说“有理不在言高”等,这些道理都同出一辙。提高音量只需用力,而突出音色却要用心。要在偌大的音乐厅展示先秦时期的编钟之声,不求金声玉振,但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求满足听众的猎奇之心,而是尊重艺术,给听众以和合之美的艺术享受。这是真正的科学的态度!

本世纪初,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老师有一次太行之旅,期间与左权县一群盲艺人邂逅。在看了他们的表演、听了他们的歌声之后,田青泪流满面:“他们像一切真正的民间艺术家一样,有一种从骨子里流露出的尊严,端坐在那里,像一尊沉默的山,像一座紧闭着门窗的廊庙。然而,他们只要一张口,你就必须跟着他们走,他们用他们的音乐,勾魂夺魄。”他说:“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眼泪开始流下面颊的,但我知道我为什么流泪。在艺术中我最怕两个字——‘真实’。每当我不经意间在艺术中与它邂逅,我都不能自已。”[2]之后,田青老师将他们带到了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是日,整个音乐厅座无虚席,当这群身着青衣白衫的艺人依次搀扶着出场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当《光棍苦》的第一句被他们唱出的那一刹那,那种苍凉、那种幽怨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作为一群终日游走在左权大山里的盲人,作为一群一年四季走村串户路边卖唱的艺人,你能说他们有多么扎实的功底?你能说他们有多么高超的技艺?但是,他们的艺术感人,他们的情怀感人,他们的“乐”感人!

二、“音”是逻辑思维,“乐”是形象思维

2009年岁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艺术学科评审组组长、牛津大学艺术史学、哲学博士曹意强在国内某大学做了题为《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的学术报告会。他说,“我们都知道艺术与科学的目的不尽相同,艺术是非理性的创造,而科学是理性、逻辑性思考后的结果”。通常说,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方式。这话没错!但当艺术家依据艺术的规律在对某一形象用艺术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创作时,所依据的“艺术的规律”却是这一领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给创作者预留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逻辑思维却让你的想象回到常理的轨道中来,此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杯弓蛇影是出了偏差的形象思维,而画蛇添足就是荒唐的逻辑思维了。

就音乐实践而言,作为逻辑思维的“音”并不仅仅指音符或音高,而是泛指作品中的一切专业语汇和结构,它具有文本性的特征;作为形象思维的“乐”则是游弋于文本之外的“神与物游”。前者要求专业创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构架能力,能将无形的“乐”巧妙地“压缩”在有形的“音”之中;后者要求表演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操控能力,能将无形的“乐”从有形的“音”中“解压”出来,并通过“二次创作”准确地传递给听众。

作为普通听众,对“乐”的感悟应该是一种通识,是在一定文化底蕴、一定生活经验层面上对“美”的体验和理解。有时候不一定要求听众有多么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王蒙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共产党来了,我才知道中国各地有这样多精彩的民歌民乐……我特别得意的是:一听《蓝花花》我就觉得不凡。还有一个是内蒙古的歌手宝音得力格,她的长调我根本听不出是唱什么,但是我断定,她唱得太好了。不久,《蓝花花》大红大紫,苏军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的尼基丁在独唱中也用中文演唱了《蓝花花》。而宝音得力格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得了大奖。我不能不肯定自己,是有听力有耳朵的。”[3]这里所说的“耳力”就是一种对音乐艺术的形象思维,即“乐感”。

《音乐周报》曾登载过一篇有关音乐养身的文章《节奏的妙用》[4],其中提到一个音乐现象:

节奏,望文生义就是每小节奏一下。奏一下就是一个重音,它的频率快慢有时决定乐曲的速度。而同一旋律色彩复线的作品,就因为速度不一样而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如刘炽根据陕北民间乐曲改编的《哀乐》……如果将速度提高三倍,这首悲伤沉重的曲子一下子就变成了欢快明媚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曲调。冯小刚在电影《大腕》中就用慢和快两种速度奏哀乐,产生了一种喜剧效果。

上述有些定义不一定准确(毕竟不是音乐专业的学术论文),但它所列举的音乐现象却折射出实践过程中“音”与“乐”的微妙关系。前者如果是一只叠好的纸风筝,后者则好比放飞风筝的线。风筝还是那只风筝,线却可以改变它的高度。至于到底要飞多高,取决于放风筝的人对风筝、环境及个人技术等综合条件的掌控。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而言(准确说是第一句),“音”的成分有哪些呢?第一,每分钟约100拍的速度;第二,五声商调式;第三,以二度音程为主的旋律步长。这三点就是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所存在的基本逻辑,它塑造的艺术形象浓缩在一个“喜”字之中。如果改变其基本逻辑,将速度降为每分钟40拍左右,则整个艺术形象呈现与原曲有天壤之别的“悲”!

三、“音”为本,“乐”为魂

“音为本,乐为魂”是中央音乐学院韩宝强先生在其专著《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5]中提出的著名论断。韩先生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代律学家和音乐声学家,他一直以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着我国民族乐器的改良问题,而且始终率先垂范、不离不弃地站在该领域的前沿阵地。“音为本,乐为魂”是韩先生对前人评价乐器改良工作得失标准的准确归纳。他说:“‘音’是指乐器的声音属性,‘乐’则是指乐器在音乐表现方面的性能,也就是展示音乐风格的可能性。‘音’与‘乐’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缺一不可……”这段论述虽然是针对乐器改良而言的,但它是对音乐实践诸多环节、诸多要素之精辟的总结与概括,其深刻的内涵对于当代音乐教育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的高等音乐教育,再也不能培养“匠人”了,取而代之的是要有练“长跑”的战略眼光。客观地说,一个优秀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绝对不是在象牙塔里面那几年的时间内一蹴而就的。要评估一所艺术类高校的教学成果,最重要的是要看学习阶段给予学生的“养分”能否支撑其日后漫长的表演道路上的实践。这个“养分”指的是什么呢?第一当然是基本功;其次则是良好的综合素质,即乐感。应该说,“音”与“乐”的并驾齐驱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和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与方式,当然也是音乐艺术类人才提高能力、展示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试金石。所以,在当前的转型时期,高等音乐教育从观念上要力求从相对封闭的学院派走出来,逐步向开放的、有一定社会参与度的方式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21条明确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要完成好这个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艺术高校必须对人才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进行追问与反思。

通过众多学者十年的不懈努力,艺术学终于升级为我国第13个学科门类。音乐学也从原文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突围出来,一跃成为一级学科。学科升级为音乐艺术类的学科建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接下来作为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专业音乐学院如何变更观念、更新办学模式、应对形式的变化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目前音乐艺术类高校的教学状况。上世纪末,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冯健亲先生在吉林艺术学院建院40周年的“中外高等艺术院校校长论坛”上发表了《关于我国专业艺术教育的若干思考》的演讲。演讲中提到“当我们用严格的目光审视我国专业艺术教育现状时,不难发现在整体上存在着根本和本质性的缺憾”。关于缺憾,他列举了三大点,首当其冲的就是“重技能训练,轻思维教育”。可以说这是一个共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训练在整个教育阶段固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问题是不可偏废。没有思维、徒有技能的表演是空洞、干涩的。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创新,只会按图索骥,在艺术的道路上注定走不了多远。因为艺术的真谛往往在于超乎其技、得乎其道!所以,我们的艺术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课程设置(培养审美的基础艺术学和培养技能的应有艺术学)等方面的作为再也不能墨守成规,一定打破现有平衡、突破瓶颈,支撑起艺术学这个新生的门类稳定、顺利地向前发展,培养出真正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艺术工作者。

总而言之,音乐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一切音乐实践都要体现艺术的精神,体现文化的魅力。在专业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正确认识“音”与“乐”的双重属性,注重培养音乐艺术型人才,而不仅仅是音乐技能型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值得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专业艺术教育工作者深思!

*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Q20092001。

注释:

[1] 《文艺症结何在?十大恶俗阻碍文艺健康发展》,载于《人民日报》2011年7月15日版。

[2] 黄丽:《我遇盲艺人或盲艺人遇我,都是缘》,《山西日报》2007年10月16日版。

[3] 王蒙:《王蒙的人生历练》,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43页。

[4] 参见《音乐周报》2010年12月1日第10版。

[5] 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陈 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 雷

作者:陈明

上一篇:市场营销促进港口发展论文下一篇:化学教学内容目标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