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与地理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具体的地理环境,历史和地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历史要“左图右史”,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经常利用地理知识辅助教学,可以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和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地理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将历史与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现将一些做法总结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理知识与地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地理知识与地理教学论文 篇1:

例谈物理教学与地理知识的紧密联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打破学科教学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是现代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物理与地理是两门比较密切的学科,深刻理解某些地理问题离不开物理知识;同样,地理知识又能为某些物理规律提供背景材料。以下引例说明物理教学与地理知识的紧密联系。

一、利用物理知识解释地理问题能讲得透

例1:当在地球某处看到日全食时,请问在同一时刻地球的哪些地区能看到日偏食?哪些地区能看到日环食?当在地球上某处看到月全食时,请问在同一时刻地球的哪些地方能看到月偏食?

在地理课上要回答这一问题好像有点无从下手,如果我们从物理角度来分析一下会使问题变得容易理解。日食、月食的发生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日食是地球进入太阳照射下月球的影子中产生的光现象。图a为发生日食的光路图。月球后面的阴影区中(1)是本影区,即一点太阳光也照不到;(2)区为半影区,只有部分太阳光能照到;(3)区为伪本影区,太阳光的一部分(外环部分)能照到。根据光路可逆知道,若地球上的人进入(1)区,则一点也看不到太阳光,即发生了日全食,进入(2)区的人能看到一部分太阳光,即发生了日偏食,进入(3)区的人能看到太阳的外环光,即发生了日环食。

月食是月球进入太阳照射下地球的影子中产生的光现象。图b为发生月食的光路图,地球的本影区、半影区、伪本影区与图a类似。当月球进入半影区(或一部分进入半影区、一部分进入本影区)时,则只有一部分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即发生了月偏食;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才出现月全食;因月球不可能进入地球的伪本影区(这一点可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距离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上得到证明),所以不可能出现只有外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的情况。

二、掌握地理知识对解决物理问题有帮助

例2:有一架飞机从南昌昌北机场出发向北飞1000km,接着又向西飞1000km,向南飞1000km,向东飞1000km。问这架飞机此时处在什么位置?

A.就在出发点

B.在出发点东面

C.在出发点西面

D.无法确定

分析:如果脱离地理知识纯粹从物理角度考虑,上题就会很容易选择答案(A),导致错误。如果利用地理知识加以分析,要考虑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上题不难得到正确答案是(C)。

例3: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的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40°。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视为常量)和光速c,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这道题体现了物理学科与地理学科、数学学科的综合,是各科知识有机的交叉,让物理与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得到综合性运用。如果学生对东经98°和北纬40°的地理知识不熟悉,就很难做出地心、嘉峪关、同步卫星之间的关系图,也就无法完整解答这一问题。

三、地理知识和物理知识的和谐统一

例4:指南针的南极为什么会指向地理位置的南方?我们知道,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指南针的南极指向的是地理的位置的南方。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方法首先测出了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760mm汞柱高。我们知道,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为什么把当地测得的760mm汞柱称为标准大气压的值?难道在当时不能测得更大的数值吗?其实从地理书中已经知道,意大利几乎位于海平面,在当地测得的数值就是最大值,就这个数值定为标准大气压的值。

教学实践证明,各学科之间的学习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不应出现过早的文理分科现象,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余干县教研室)

作者:吴培根

地理知识与地理教学论文 篇2:

地理知识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横向联系

摘 要: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具体的地理环境,历史和地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历史要“左图右史”,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经常利用地理知识辅助教学,可以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和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地理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将历史与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现将一些做法总结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掌握知识;因果关系;作用

一、运用地理知识,板书方位,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历史地图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工具。它是历史现象存在空间的具体体现,它是加强学生空间概念的一种有效的直观教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教学中,学生对地图的方位往往模糊不清,通过方位的板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空间概念。(1)教给学生记住基本概念,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结合地理方位,板书历史事件的方位图。如,讲隋朝大运河画一张《大运河示意图》,结合地图,便能把运河的基本情况“三点、四段、五河、六省”讲清,形成空间概念,使学生深刻理解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

二、运用地理知识,说明原因,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因果关系

三国时期,脍炙人口的故事“诸葛亮借东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在隆冬十一月,把天气突然回暖,刮起了东南风,为孙刘联军战胜北方强大的曹操的军队创造了条件。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诸葛亮为何能在隆冬季节借东风呢?这是因为长江流域会出现偶发性东南风。诸葛亮掌握了规律,把握了时机算定好日子,迎来了东南风,以假降曹军为名,放火烧掉了曹军营寨。由此可见,诸葛亮不仅是军事家、战略家,而且还有丰富的天文、地理及气象知识。

又如,1947年中国共产党进行战略反攻,首攻方向选在大别山区,就是因为这一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讲授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大别山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原地区,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交界之地,北临淮河,有重要铁路陇海线经过,南临长江,东面是南京,西面是武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当时的政治、军事情况分析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位于国统区心脏边沿,南扼长江,东面威胁南京、西面威逼武汉。此时,国民党主力集中在山东和陕北,形成哑铃分布,挺进大别山,势必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迫使其进攻山东和陕北的部队回援,为我军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和把战场转移到国统区打下基础。

可见,历史事件如果运用地理知识,加以考查,就能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运用地理知识,事件、名称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区别相关知识

15~16世纪,葡萄牙人迪牙士、达·伽马、麦哲伦和意大利的热那亚人哥伦布,为新航路开辟做出了重大贡献。学生有的却混淆了他们所走的路线,为了使学生区别相关的线路,在教学中,可把各条线路形象化。如:哥伦布的线路视为“V”字航行,迪亚士和哥伦布的线路视为“入”字航行,麦哲伦的路线是“O”字航行(即环球航行)。

四、运用地理知识,揭示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解决历史问题时,除了仔细研读其经济、政治原因外,还要分析地理因素与之的联系。譬如,世界近代史上,俄、奥、德、土、英、法等都插手巴尔干,意大利再三角逐埃塞俄比亚、英法争夺埃及水火不容等等,无非是这些地区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又如,二战莫斯科战役中,苏军除占有人和因素外,还有天时、地利等天气、地势有利的地理因素,苏联的严寒使德军极不适应,加上后方补给不足,大量的德国士兵被冻死,战车无法开动,战斗力严重下降,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这正好有利于苏联红军积蓄力量并进行反攻最终打败德军。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历史与地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学生树立时刻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立体、动态地分析的意识,这种把历史事件“身临其境”化的把整个历史现象活灵活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它有助于学生从空间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貌,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人文素质。

(作者单位 江西省吉安一中)

作者:任喜芳

地理知识与地理教学论文 篇3: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地理知识教学的探究

摘 要:现行小学课程没有将地理、历史单独作为独立学科设置,而是把史地知识融入品德与社会中进行教学。《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养成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现从地理题材教学的现状、成因和应对策略三方面进行阐析,以求达到让“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体现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知识;紧扣目标;力求准确

一、现状分析

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涉及地理、地貌、气候、环境、民风民俗、能源等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在这种课型中得以充分体现。实践中我们不能把它当作是单纯的地理常识课进行教学,要做到兼此兼彼,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要突出体现品德学科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这样,教材中地理知识的人文性、生活性与知识性浑然一体,品德课程也就变得鲜活、精彩。

从现实品德课教学的实践来看,情况并没有《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的那样乐观,教学过程没有体现,教学效果也没有显现。究其原因,师资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品德课被众多学校当成是所谓的“副科”,也就不可能配备专职的品德老师,兼职老师能够到位就不错了,这些兼职老师由于没有系统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地理知识不够充实,不可能满足教学地理知识的需要,再说教材中这些知识不是集中的知识点,而是呈现多而散的状况,大多数品德老师在品德课堂上很难做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熏陶,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情感体验,仅仅将此类题材的教学当作普通地传授地理知识的教学,品德课程的三维目标也很难达成,人文性和生活性不能在品德教学中充分落实。

二、原因分析

通过近几年对品德课堂教学的观察,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当前小学品德教学尤其是地理题材的教学在目标定位、教材处理、内容选择及教法设计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理解不深,目标定位不准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对教材作一个全面了解,一个知识点,一篇课文,一个章节,一类题材,为何要这样安排,怎样处理才符合要求等等要深入研究分析,品德学科当然也不例外。例如,地理题材的教学在设计教学之前,要研读教材,研读课标,对这类题材的知识教学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有什么要求,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设计教学时胸有成竹,准确把握课堂主线,抓住重难点,达成目标。但是,现在许多品德老师恰好相反,课前所花的时间非常少,甚至没有,对目标没有合理设定,上课时简单地将教材中所有的地理知识不分芝麻西瓜一股脑儿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去记忆、去掌握,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毫无兴趣可言,缺失了三维目标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

2.教学设计欠精心,知识整合不到位

我们现在试行的品德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遵循了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模式,这样的安排框架,除了考虑教学上要循序渐进的因素外,还考虑到了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因素。但是,有些品德教师对教材编排意图没有了解,对知识的整合不够到位,出于对学生掌握内容方面考虑,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学设计简单,教学方法机械,造成教学效果缺失,学生难有较丰富的情感体验,不能达成品德学科的情感目标。

3.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激发情感

简单机械的教学手段忽视了本学科融知识性、情感性、人文性于一体的特性,这种特性要求教师上地理题材的品德课时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能借地理知识的讲授,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引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升华。

三、应对策略

据此,我们在处理地理题材的品德课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对品德教材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掌握某个知识点、篇目、章节、全册甚至全套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排理由;对新课标进行详细解读,了解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选择合理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做到既传授知识,又激发情感;既体现内容的知识性,又体现学科的人文性。

1.教学目标定位力求准确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始终将学生放在核心地位。众所周知,地理题材的内容难免有点枯燥,如何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引导到学生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中去,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等多维目标有机整合在一起,是所有品德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这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中的第三课,属于典型的人类生存环境内容。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和资源减少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增进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我国生育政策。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3)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科学发展观。

2.教学内容的整合要紧扣目标

现行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非常广泛,编排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配有大量的图片资料,结合图片加以文字说明,显现“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这样的教材安排,紧紧抓住学生年龄特点,带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也为老师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合理开发上课素材、全面利用教学内容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学会重组和整合,筛选重点,解决难点。

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重组,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后,要对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合理重组,让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时,老师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状况和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有效分析,从实际出发,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重组和合理筛选,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地理知识变为容易使学生接受信息传递给学生。又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计划生育政策和控制人口增长的内容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老师可以将要学生接受的内容以顺口溜、小快板的形式出现,学生喜欢,自然就能理解人口迅速增长对地球造成的严重危害;讲解水资源污染和森林资源减少时,老师用卡通的形式出现图片,学生容易理解,更能激起学生保护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认同感,情感目标的达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及时捕捉生成性内容,为达成目标服务。一位老师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讲到水是生命之源时,一位学生立即举手说,我家门前那条小溪,我爸说以前有许多小鱼,现在连会动的东西都没有了,根本没有任何生命。老师立刻抓住机会,顺势引导说:“对呀,为什么现在连一点生命都没有了呢?”学生纷纷谈想法,简单归纳后教师又出示大量水污染图片,学生恍然大悟,这是水污染惹的祸,从而自然激起要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3.努力做到知情有机统一

品德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具有知识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地理题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要选择的教学方式不能简单地用传授知识的形式进行。依据教材、把握重点、因势利导,激起情感是品德教材中地理知识有效教学的实质所在。上好一堂情理交融、知情结合的品德课堂是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老师在上这一类课时要切实把握好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做到知情统一、意行统一,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找准知识的切入点,激发情感的兴奋点,努力打造扎实、高效、精彩的品德课堂。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找准切入点

只有把知识的切入点找准了,教学才会有效,地理题材的品德教学更应如此,把握好了切入点,就等于将教学活力赋予了这些静态的教材知识,对于教学目标能否有效达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一味不可估量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动机的重要诱因。

例如,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以一次性筷子的鲜活例子入手,让学生算算我国单单在一次性筷子方面一年需要消耗多少木材,使学生了解这些自然资源的生成特点、人类的破坏程度及造成的后果,深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充分挖掘情感因素,激发兴奋点

情感是一切品德形成的催化剂,情感的缺失就意味着人文追求的放弃。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地理题材的情感因素,抓住教材中教学内容和学生情感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捕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感话题,创设出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题材的品德教学也能达到“以情感人”的目标。

同样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由于学生对这种干巴巴的知识不感兴趣,教师就要尽量找到学生的情感兴奋点,而学生对动画这种形式特别兴奋,于是我们可以让人类地球以卡通形式出现,将地球不堪重负、疾病缠身的形态生动地展现出来,再配以地球写给人类的一封真情求助信,让学生即刻产生对地球现状的深深担忧,心灵上产生强烈震动,老师再不失时机地追问:“同学们,面对地球妈妈如此强烈的求助,我们能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分小组展开热烈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看法,使保护地球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课后进行一次“我为保护地球献一计”专题活动,学生各抒己见,积累成果,一堂地理题材的品德课的情感目标自然达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个人的道德财富的特点,在于个人的思想、情感、感受和行动的统一。”品德课堂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感知教材内容以外,更要关注的是要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知识背后的情感因素,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达到知情有机统一,把枯燥的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同样变得生动、精彩。

参考文献:

[1]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01.

[2]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1.

[3]王金娜.品德课程中地理教学所遇到的困难.思想理论教育,2006.

[4]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苏霍姆林斯基.论情感的培养.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6).

作者:陆传栋

上一篇:儿童诗歌与人文教育论文下一篇: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