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2022-09-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蜂涌而至, 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为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各类课堂比赛屡见不鲜, 本人有幸参加了评委的工作, 好课不少, 但在不少教师身上, 也出现了不少的弊端,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1 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 学生掌握的内容太少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教师都开始注意丰富自已的语言, 课堂上老师们抑扬顿挫, 充满激情, 气氛活跃, 再加上使用多媒体, 学生也倍感新鲜。整整一堂课, 都很活跃, 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这种形式的丰富多彩, 忽略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结果一堂课下来, 看似好课, 实则教师没有把握好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只注重了形式。笔者课后问学生:“这节课你都到了哪些知识?课本上的知识你都掌握了吗?”学生回答:“不知道”。象这样的课也不少, 只是没有把握新课改的真正精髓。看似好课, 实则教学目标没有达到。

2 个别教师还是采用“满堂灌”,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新一轮基础课程的实施, 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而且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但某些教师已习惯于旧时的教法, 不但观念陈旧, 而且教法仍采用“满堂灌”, 教师还是课堂的主宰, 只是牵着学生走, 让学生“上教师的当”, 学生成了知识的“存储器”, 忽略了学生的存在。笔者曾听过一位初中地理教师的课:一堂课他的眼睛始终盯着房顶, 将地理知识从头到尾说一遍, 既没有让学生读图, 也没有设问, 也不会问, 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也很不自在。象这样的课, 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不到培养、锻炼, 就连基础知识也没有掌握。

3 滥用多媒体, 作用不大

随着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 课件制作技术也不断提高, 形象、生动, 便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得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比如某教师在讲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时, 教师就采用了多媒体, 学生到是活跃了, 可知识没有得到掌握。如将插图扫描到多媒体上, 实则只是起到了小黑板的作用, 效果不如直接看插图。

4 师生互动太少, 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语言生硬贫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多数教师也开始为自已充电, 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但笔者所听的课中, 也有不少教师普通话水平不高, 语言不丰富, 在课堂上总是板着一双冷面孔, 语言平淡无味, 没有感染力, 师生没有互动, 没有沟通, 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低, 就是学生会的问题也不举手回答, 学生不配合教师, 师生关系紧张, 教师也很尴尬, 一节课就在教师的自问自答中结束。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参与者的身份体现不出来。

5 课堂提问问题太多, 欠恰当

在讲课中教师提问是无可厚非的, 恰当合理的设问, 会使学生的大脑进入一种积极状态, 也会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渴望获得问题的答案中学到了知识。可是有的教师在讲课中, 不管知识难易, 把所有的问题都变成了提问, 过于简单化, 不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 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有的问题过于深奥, 没有过渡性, 学生茫然, 不知怎么回答。如一位教师在讲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时, 直接问什么是季风气候?学生回答不上来, 这个问题太大, 没有过渡性, 学生难于回答。如果该教师先带学生分析冬夏季风的来源性质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后, 再提问什么是季风?什么是季风气候?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了。该教师提的问题没有兴趣, 学生怎能答得上来呢?结果问题一大堆, 学生不会答, 提问没有达到其目的。

6 照本宣科, 没有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一轮地理教材编写非常成功, 它不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而且每一章节的知识前后都有内在联系。如果能吃后透教材, 把握好知识的前后因果关系, 讲课时就会思路清晰, 有条不紊, 前后知识的衔接自然, 学生也容易理解、掌握。如一位教师在讲中国地理下册“长江沿江地带”时, 整个一节课没有主线, 教师也没有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 同时也清楚长江沿岸地带这一部分内容到底讲了哪些重要知识, 应按什么样的方法去掌握, 学生听得一塌糊涂, 评委也感到无味。

7 不能正确使用课本插图, 不会灵活、合理地处理活动题

新教材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使用大量的地理插图, 相应文字叙述减少了,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认知过程,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一幅图的出现都有其目的和作用。有些教师在讲课中没有充分认识到插图的作用及插图中提供给我们的地理信息, 也不能将插图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 读图与文字相分离。这也是学生不会读图的真正原因所在。如有些教师在讲地球公转示意图时, 只是单纯地看太阳光直射在哪里, 没有从四个大气图中看出图中所蕴含的极昼、极夜的判断和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判读。其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 甚至有些教师在讲课中把许多插图忽略掉, 连看也不看, 这样就失去了课本插图的作用和价值。

新教材的活动题不同于旧教材的课后练习, 它是正文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在讲课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穿插上活动题。而某些教师在讲课中没有将活动题作为正文的组成部分, 将活动题与正文截然分开, 有时处理活动题的时机不对, 如有的教师在讲长江沿岸地带出现的环境问题时, 就是先讲完正文部分, 再讲活动题中的治理。如果每讲完一种环境问题, 接着就完成活动题中相应的治理, 这样做更有利于教学, 有利于活动题的处理。

8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8.1 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讲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自然差异时, 就可以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 一个代表北方地区, 一个代表南方地区, 分别搜集整理相应的资料, 上课时每方出一个或两个代表参加辩论, 教师加以引导;如遇较难的知识时, 如地球公转, 经纬网的判读知识时, 就应以教师的讲授法为主;如遇到较难理解的知识时, 就应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在讲长江、黄河知识时, 可用边画图边讲解的方法。不过, 同一堂课, 往往是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合作使用, 效果会更好。

8.2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如在讲黄河凌讯的成因时, 如果先让学生回顾黄河处在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位置, 并回顾冬季有无结冰期, 再让学生回顾冬季一月份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最后让学生理解凌讯的成因, 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8.3 声情并茂, 烘托课堂气氛,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语言具有感染力, 再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 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师生产生共鸣。笔者曾听过几位年青教师的地理课, 他们在讲课前与学生交流, 课堂上面带微笑, 语言抑扬顿挫, 充满激情, 课堂气氛活跃, 兴致盎然,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

8.4 吃透教材, 恰当合理地安排知识的前后顺序, 灵活处理活动题

如在讲“长江沿岸地带”时, 只要我们搞清长江沿江地带具有纽带与辐射作用, 是因为它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 雄厚的经济基础。就可以按先讲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自然条件, 再讲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城市群, 其次讲纽带、辐射作用, 最后讲环境及治理, 这样讲, 思路清晰、条理, 学生易理解、掌握。

总之, 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还可以发现更多的更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只要我们多学习一些教育理论, 结合听课中出现的问题, 再加上教学实践的结合, 就会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取长补短, 我们的地理教学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过于渲染课堂气氛, 滥用多媒体;课堂气氛冷清, 教师语言生硬;师生互动过少, 将课堂变为问题课;课本插图、活动题使用不当;照本宣科, 不能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问题。面对这种教学中出现的怪现象,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 应采取根据课本的实际内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积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堂上语言抑扬顿挫,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 合理安排知识的前后顺序, 灵活处理活动题的措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上一篇: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要素下一篇:浅谈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