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经济与地理的论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经济与地理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内容摘要】在中职经济地理教学中,根据中职生的生源特点和学习基础,笔者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和生活中的经济地理素材,构建生活化情境,将枯燥的教材知识与丰富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时间与空间,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理解、增强感悟。

第一篇:大学经济与地理的论文

不完全契约、产业集聚与经济地理

摘要:文章从不完全契约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制度性特征,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强化分工的有效制度安排可以通过:(1)减少事后机会主义行为强化非一体化的制度安排;(2)激励专用性投资机制修补合约的不完全性;(3)削弱市场联合垄断势力强化集聚效应。

关键词:不完全合约;产业集聚;经济地理

一、引言

自马歇尔开始,解释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就层出不穷。最早的马歇尔从运输成本、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以及外部性解释了工业区的形成,后来的学者们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工业区理论从下面的三个方面解释了集聚的产生:第一,新技术带来的柔性化生产可以降低资产专用性,提高资产灵活性;第二,分工带来的外部性促使多样性生产而产生范围经济:第三,集体效率的获得(Schmitz,1999)。随后的兴起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在新工业区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空间集聚的自我强化效应”(Fuiita,Krug- man and Venables,1999),该理论认为:“生产活动倾向于集聚在市场大的地方,而市场因为生产活动的集聚而进一步扩大”。承接Krugrnan的国际经济学体系。不少学者从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出发探究产业集聚的秘密,Hanson(1998),Forslid etc(2002)的研究表明贸易成本降低带来的自由化进程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发展,并且对集聚中心的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Venables ete(1996)则将产业集聚的贸易自由化原因向前又推进了一层,认为区域一体化对产业集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Head,Rise and Swenson (1994),Barrell and Pain(1999),Markusen and Venables (2000)则分析了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之间的联系。

在最新的国际经济学领域出现的异质性理论也开始对产业集聚有所涉及,Antonio Ciccone(2002)利用欧洲的数据进行的计量分析认为产业集聚即是高生产率的原因也是其结果,Richard E.Baldwin and Toshihiro Okubo(2005)的研究表明高生产率企业会进入集聚中心,而低效率的企业则会移动到外围。

虽然马歇尔和他后来的追随者们的解释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却不能解释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为什么是小企业集聚而不是大企业集团?(2)为什么非一体化条件下的分工也可以激励专用性投资(这既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了国际市场)?笔者认为上述两个问题设计到产业集聚的本质属性问题,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既然前人的研究还没有很好的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只能将问题的答案转向经济中制度安排,即经济中的产权结构。

目前还没有借助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产业集聚进行的研究,因此本文对理解产业集聚的产生和转移规律有着一定的贡献。

二、产业集聚的制度效应分析

此节的分析并未涉及到国际贸易领域,只假定经济在封闭条件下运行。假定经济中存在某一个最终产品厂商(F),其产品一个为典型的差异化产品组合,它需要一项对应的中间投入产品:同时经济中存在多个中间投入产品制造商(M),其产品无差异但存在专用性特征。

最终产品厂商需要确定一个中间品供应商,即双方要签订一个可执行的合约。但是当事人不可能预见到所有的或然状态,即使当事人可以预见到或然状态,也无法用一种双方没有争议(或第三方可证实)的语言签订契约,这意味着双方之间无法签订一个可执行契约以激励双方投资生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双方签订的合约是不完全的,这种合约无法避免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或套牢问题,即这种合约带来了效率的损失。

遵循Hart and Moore(1986)的分析框架,我们将考察不完全合约框架下,双方产权安排选择。第一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厂商对所有权进行安排;第二步,中间品厂商进行事前投资生产(最终产品厂商不需事前投资);第三步,中间品厂商和最终产品厂商对事后剩余(V)进行议价;第四步,最终产品销售。

我们从第三步开始分析,假定最终产品厂商以B的比例获得事后剩余,如果议价失败,最终产品厂商只获得外部性收益V0。中间产品厂商获得外部收益δ0(δ0表示资产专用性强度,δ0=0则表示事前投资行为具有独一无二的专属性,δ0>0则表示该中间产品也可以而被其他最终产品厂商所利用或直接被消费);如果议价成功,两类厂商的获益分别为PF=V0+β(V-V0-δ0)和Pm=δ0+(1-β)(V-V0-δ0)。

可以看到由于资产专用性(δ0)的存在,使得中間产品厂商存在被最终产品制造商套牢的危险。外部收益V0和δ0一起影响着所有权的配置,即是进行一体化还是非一体化。至此,Hart and Moore(1986)的观点认为一体化的产权安排有利于消除资产专用性带来的套牢问题,但不利于分工和效率的提升:而非一体化的产权安排虽然强化了分工但又不能避免合约的不完全性。这陷入了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

1 产业集聚是不完全契约的内在要求。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承认不完全契约条件下实行非一体化产权安排至少会带来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事后机会主义行为(即敲竹杠行为)带来的效率损失问题。其问题的根源在于资产的专用性,一旦中间厂商进行一项很强的专用性投资后必然面临被套牢的危险,从而在议价时处于不利地位,同时获得的事后剩余分配也就要少。(2)资产专用性不能激励投资的问题。由于中间产品厂商有被套牢的危险,所以它的生产激励不足,因为资产专用性指标δ0同时也反映了其外部收益,一旦这种资产被投入而又没有获得事后收益分配的话,其获得收益是很低的。

但是,由于实行非一体化安排可以带来分工优势。从而会使得内部的经济环境会发生经济地理上的变化,而逐渐地对不完全合约产生进化效应。从经济地理中的区位选择模型可以知道,工资率以及运输成本是“中心-外围”模式出现的关键(Krugman and Venables,1995)。临近最终产品厂商的中间产品厂商拥有低运输成本优势,那么那些不具有低运输成本的厂商则会通过激励的竞争而降低工资水平,而此时工人会为了获得高工资而转移至低运输成本的厂商,从而形成了集聚效应。笔者认为,此时中间产品制

造商的产业集聚可以缓解合约的不完全性,并认为正是不完全合约条件下对投资激励的内在需求才形成了上游产业的产业集聚,即两者之间存在一种“自我强化路径”。

2 产业集聚的制度性特征。笔者认为。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强化分工的有效制度安排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产业集聚可以通过减少事后机会主义行为而强化非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产业集聚中的数目众多、地理位置接近的企业存在激烈的内部竞争动机,这些企业为了获得议价的可能必然不会实施反向的套牢行为;同样。从最终产品厂商来看,其选择签订合约的对象众多与其事后敲竹杠不如事前签订一个低价合同更为有利。同样,正是这种机制进一步强化了非一体化的产权制度安排。

其次,产业集聚可以通过激励专用性投资机制修补合约的不完全性。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显然的,但是分工也会带来投资不足问题,此时产业集聚内部竞争使得企业议价的重要性远不如获得合约的强,这样的话集聚的内部企业为了签订合约必然会强化投资动机。

最后,产业集聚可以通过削弱联合垄断势力而加强非一体化的产权安排。在前面的例子中,最终产品厂商可以实施垂直一体化而加强和某一个中间产品厂商的联合市场垄断力,而不惜牺牲其他所有的中间产品厂商。事实上,产业集聚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数目众多的中间品厂商强化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和外溢,使得这种一体化的制度安排存在很大的沉没成本而不能实现。

三、全球化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本节我们将文章第二部分的分析置之全球化视角下,以考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集聚现象的制度优势。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引进外资和加强国际合作的开放战略大幅度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致使我国的贸易依存度从1978年的9.5%上升到2006年的66.5%。这种开放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形成了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催生的结果,从内部来看,各地区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大量的开发区建设吸引投资的竞争行为为这种外向型发展注入了加速动力,特别是给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从外部来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化生产分离现象越发普遍,发达国家企业将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地域进行空间配置,使得同一条价值链的不同价值环节通过跨越国界的生产网络被组织起来,这种生产方式主要有:国外直接投资和外包。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的东部和沿海地区在充分利用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吸收FDI和承接国外企业外包生产两种方式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以产业集群的形式为载体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这两种全球化生产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加深刻的揭示了我国对外发展战略形成的贸易流,目前中国总共吸收FDI大约6 000亿美元,有50多万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制造产品。在FDI和外包所构成的我国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即本土加工贸易企业集聚以及外资企业集聚。

笔者认为,在不完全合约框架下鼓励跨国公司采取非一体化组织形式的因素有以下几种:首先是上游产业市场规模和容量,正如文章第二部分所解释的那样,由众多小企业组成的集聚现象通过知识和信息共享及外溢渠道、内部竞争渠道以及深度分工渠道鼓励了跨国公司采取外包这一组织形式;其次,集聚使得事前议价力量偏向外资企业,也削弱了中间品厂商事后机会主义行为动机:最后,不管中间品生产的资产投入专用性多强。集聚都会使得内部企业为了争取议价的可能而进行事前投入。

在此基础上,外资进入的区位选择也加强了这种集聚效应。一旦外资所控制的最终产品制造企业或一体化的中间品制造企业产生集聚效应,必然影响非一体化形式下的中间品制造商运输成本,一旦这种运输成本下降(以贸易自由化、信息技术革新或运输技术提升为载体)从而强化了集聚效应。

四、集聚式发展对我国东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

东部制造业的集聚是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揭示了东部制造业出口扩张行为带来的贸易流问题,也说明了在不完全合约条件下,外资进入选择对交易成本的敏感程度。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产业集聚优势仍来源于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即弥补不完全合约下投资不足、套牢问题,但是这种集聚虽然强化了非一体化条件下分工优势,但是却不利于创新行为以及技术的革新。因为创新行为必然会带来更多的资产专用性投入,而集聚正是为了弱化专用性而产生的经济现象,所以两者之间存在冲突。但是如果放弃集聚方式,转而采取大型企业集团以促进创新的话,又要放弃出口行为带来的就业、收入等收益。

另外,集聚内部的本土企业必然要牺牲在议价阶段的谈判优势,这正是集聚组织形式内部竞争带来的困境。这似乎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本土加工企业被价值链上游外资企业“俘获”现象(Humphrev&Schmitz,2004),因此促进这种集聚方式从低级向高级形式转型是当前经济的重要任务。刘志彪(2008)分析了全球價值链分工体系下,集聚转型中关于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高级生产者服务的问题。认为这种集聚方式既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取得贸易利益,又能够在动态的发展中逐步改善投入结构。挣脱“比较优势”陷阱的诱惑。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环境下,我国的产业政策需要从过去落后的集聚方式向高级形式转变,使我国从过去的低级加工制造中心转向价值链上游品牌和技术的控制者。因此。提高东部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推进差异化和高端化的集聚方式,获得更好的价值链控制权。

作者:叶 蓁

第二篇:中职《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摘要】 在中职经济地理教学中,根据中职生的生源特点和学习基础,笔者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和生活中的经济地理素材,构建生活化情境,将枯燥的教材知识与丰富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时间与空间,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理解、增强感悟。

【关键词】中职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经济地理》的教学中,某些方面理论与实践脱节、感知与学习脱节、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脱节等问题对经济地理教学成效的提升产生了很大不利影响。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育在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这就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于培养会在现实世界中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校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正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整合所追求的结果,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所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对此,笔者认为在中职《经济地理》教学中应当贯彻生活化理念,进行“生活化”理念的渗透与运用,将枯燥的教材知识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再局限于教材与课堂。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感悟,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学以致用。笔者这样考虑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从学科特点出发:“生活化”是《经济地理》的学科优势

《经济地理》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内容有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贸易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等布局现状和特点,并预测其发展方向,这是一门实用性的人文地理课程。经济地理知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出现或遇到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有一定的地理背景。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就能用经济地理的知识来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有用的经济地理观念、知识和技能。如一个商场的位置选择,一家大型超市连锁店的布局,公交车站点的布局等,都需要用经济地理知识来分析,才能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和布局。

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经济活动也与经济地理密不可分的。如现在的学生喜欢逛商场、逛超市购物。会有一些问题:商场超市这些商品主产区在哪里?为什么产在那里?它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哪些是农业原料产品,哪些是工业原料产品,哪些是高科技产品?哪些是重工业产品,哪些是轻工业产品等。

生活处处有经济地理现象,生活处处可用经济地理知识。“生活化”是《经济地理》学科的巨大优势。

(二)从中职《经济地理》教材现状看:教材的处理需要贯彻生活化理念

我們现在所用的经济地理教材是2009年出版的,案例、数据等没有及时更新,最新的数据2008年的资料,这些教学内容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涌现出很多新兴事物,是以前闻所未闻的,而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中成长的,如果教学过程中还在例举四五年前发生过的事件,教学案例与学生的距离太远,脱离鲜活的现实,学生难以接受和喜欢。

书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突破多年来紧扣教材、忠实教材的传统观念,根据课程标准、自身特长、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要,贯彻生活化理念,重新整合延伸教学资源,灵活拓展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优化教学,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三)从中职生的特点而言:“生活化”教学理念切合中职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据调查,我校中职学生有努力上进型的,这些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较为认真,并能不断进步。但比例较少,约占班级的18.6%;有得过且过型,学习积极性不高,怕苦畏难,学习效率低,只求过关。这类学生是主体,约占52.1%;有消极应付型,在学习中表现出很强的惰性,整天无所事事,表现出很强的逆反心理。这类学生约占29.3%。

由此可见,职校生的主体是学习被动型,主要的问题:缺乏自信,目标不明确,没有进取心,基础太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恰当的学习方法。但他们在学习中也有自己的特点:如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动手能力强,乐于实践;可塑性强;对感兴趣的事物爱思考;有责任心。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如何努力建立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借助学生容易理解概念、规律、原理的生活背景及熟悉的生活事例、现象作为支架,恰当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努力价值和成功乐趣,培养起他们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乐学并且学有所得。

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中职经济地理的教师应依据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采用有效的生活化经济地理教学策略,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经济地理课堂充满了活力,而且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经济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生活化”理念融入中职《经济地理》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概念的界定

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既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且要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是指在经济地理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学经济地理,把生活问题经济地理化,经济地理问题生活化,体现“经济地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在经济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用更为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通过生活化的引入设计、情节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

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特征是:从核心价值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从课程的建构方式上,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统一;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上,坚持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统一;从评价机制上,倡导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20世纪以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他指出:“学校最大的浪费是学生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学校教育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在社会环境里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教学走向生活,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学应该然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根据现代教学观,结合经济地理学科的特点,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到生活中去是学生学会经济地理的最终目标。因此,生活化问题在经济地理学习活動中非常重要,一方面,生活化问题是学生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经济地理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化问题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对学生有用的生活化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生活化问题成为学生掌握经济地理知识的纽带。

三、中职《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经济地理“生活化”教学,是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和生活中的经济地理素材,创设生活化情境,走进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实现让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知与行的结合。笔者在中职《经济地理》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优化教学内容,为“生活化”教学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科书是死教科书。”“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目前经济地理教材是以单元为体例进行编写的,如《中国经济地理》教材编排的内容章节按生产活动分别为: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业地理、贸易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等章节。如农业地理的不少内容和工业地理的内容互有联系,但教材安排在两个不同的章节,上课时内容就孤立、枯燥,学生不仅很难有兴趣,也很难将其联系理解,进行综合分析。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整合,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备课过程中注重设计适合学生和贴近生活的场景,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符合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化的教学中,感受经济地理的魅力,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感悟,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案例1:《丝绸之府看丝绸》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分属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蚕茧的生产分布是属于第二章《农业地理》中的经济作物类中的纤维作物(见图1),丝纺织是第三章《工业地理》中纺织工业这部分的内容之一(见图2)。如果是教教材,就是把教材里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讲完了事,教材上有什么内容,教师就讲什么;教材里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内容分散,知识不连贯,学生不感兴趣,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案例2:原第二章《农业地理》和第三章《工业地理》的知识结构分别如图1和图2:

为了把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笔者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把“教”教材为“用”教材,把蚕茧的生产分布与丝纺织工业整合为一节课,并取课题名为《丝绸之府看丝绸》(见图3),从杭州的金名片---丝绸引入,引出丝绸工业的基础原料---蚕茧的地区分布;丝绸工业的分布。杭州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在这节内容中引入杭州这个“丝绸之府”丝绸业的发展,对身为杭州人的学生来说,是乡土经济地理的特征,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亲切感,有用价值,能激发学习兴趣。

除了章节之间的知识整合外,在《丝绸之府看丝绸》的教学中,也有机地整合本地的教学资源:杭州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桑蚕的养殖和丝织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水平高。万事利集团是杭州高端丝织业代表。将教材围绕“丝绸即面料”到“丝绸是文化礼品”,再演变为“丝绸是新材料”这条主线进行重组、处理,使教和学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成富有生活气息、有生活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外的延伸作业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分组布置走访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中国丝绸城、万事利集团、杭州历史档案馆、浙江丝绸工学院等,更全面地了解杭州的丝绸发展,完成拓展性学习的作业。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式,为生活化教学提供切实的措施保障

根据课程标准和生活化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以多种形式展现生活的多彩,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经济地理的关注度。

1.剖析时事热点,开展“生活化”教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很难适应当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把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新闻事件”内容,有选择地纳入到经济地理教学中,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地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积极意义。因为“新闻”中的每件事都和一定的地理要素相联系,更因“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贵在“新”,时效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普遍关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责任感。笔者在经济地理的教学中每节课课前5分钟安排地理新闻事件演讲,让学生从经济地理知识的角度进行点评,既关心社会时事,也提高分析能力,又复习和巩固了地理知识。在新课内容的教学中,也重视时事新闻事件中所蕴含的经济地理要素,选用合适的事件成为课堂教学的案例。

案例1: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海岸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学生课前演讲)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了规模9.0级大型逆冲区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首府仙台市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测得数据为24.4千米(15.2英里),并引发最高40.5米的海啸。此次地震是日本有观测纪录以来规模最大的地震,引起的海啸也是最为严重的,加上其引发的火灾和核泄漏事故,导致大规模的地方机能瘫痪和经济活动停止,东北地方部份城市更遭受毁灭性破坏。

分析:这则新闻事件中就包含了不少地理知识,地震、震源、震中、地震级别、海啸、核发电等。学生把这则灾难事件做成了课前演讲的内容,笔者就地震、震源、震中、震级、海啸、核发电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讲解外,更是让学生普及“预”、“防”、“救”的地震知识。使学生知道简单辨识地震前兆期的几种方法;地震发生时的几种紧急避险方法,如:室内避险,室外避险,野外避险等;逃生原则、应急小常识,自救与互救的知识等。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会起到作用,这就是生活化知识的教育。有用,学生有学的动力。

案例2:日本地震核电站危机致国内抢盐风波的事件。

2011年3月16日,网上盛传日本核泄漏将扩散到国内,补碘可以防止核辐射,而海水质量将受到核污染,今后产的海盐不安全。谣言最终导致我国食盐抢购的发生。

学生很关注这则新闻,有学生的家长也在抢盐,学生一早在公交车上遇见我就问:“老师,你昨天有没去抢盐?我妈媽抢了一箱呢!”

经济地理的教材中就有一节是介绍我国的制盐工业,教材介绍了我国四种盐---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的地区分布、储量等。笔者就把这部分知识提前讲授,拟题为《从“抢盐”风波说开去》。除了教材的必修资料,还补充介绍盐的概念,工业用盐和生活用盐的区别及我国盐业的政策等,希望学生把这些知识也告诉家长,不必跟风去抢盐的!

当今世界变化很快,新事物、新事件、新问题层出不穷,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太慢,不能满足当代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此,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及经济地理教材偏重人文地理的特点,及时将社会焦点热点事件引入课堂,并且引导学生对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热点焦点事件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联系时事热点、焦点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思维空间较大,而地震是环太平洋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学生对它较熟悉;抢盐风波发生就在我们身边,盐是每家每户每天的必需生活品,教师创设学生身边生活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2.借助生活经验,深化“生活化”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生活中的经济地理如果是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则触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材料。

教师所教的内容如果与学生生活经验产生碰撞,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作为教师不仅要多体验生活,更要善于抓住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经济地理事物和经济地理现象,加工设计成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例子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分析、思考和掌握新知识。课本中的有许多知识都都是学生看见过、经历过的生活实例。如:

案例3:农业生产特点的教学

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对农业生产的要求是要做到因地制宜,不违农时。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完全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俗易懂。

在讲授新课时,笔者出示了四幅瓜果的图片:桔子、香蕉、甘蔗、哈密瓜。

问题1:上述瓜果的著名产地分别是哪里?哪些是当今的时令瓜果?

问题2:著名的产地的物产就称为这个地方的特产。同一种瓜果,能种植的范围比较广泛,为什么这种作物在某地能形成特产?

问题3:有没有同学看到过或买到过浙江地区产的哈密瓜?为什么?

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唤起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发现学习,构建新的知识,使教师达到不教而教的理想效果。

只有适用才是最好的,教师要从纷杂的实例中挑选出适合教学需要、有助于目标达成的生活实例。笔者认为:首先要“鲜活”,即选取刚发生的或正在发生事例,其次要选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生活体验的、最好是当地的学生身边的事例,与此同时要注意所选事例能否引起学生共鸣,进一步探究的冲动。

另外,许多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是全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也有些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干扰作用,如案例中没有学生知道或认为我们这里南方能种植哈密瓜。又如学生身边可能存在的一些工农业区位选择或城市、交通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也都起到了干扰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使它有利于教学。

3.捕捉生活现象,探索“生活化”真谛

教学过程的社会化、生活化是知识活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如果要使一堂课具有生长性,就必须使课堂的生活案例丰厚,就必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并把它转化为教学材料。

案例4:什么样的天气看烟花最妙?

如第6章旅游地理,介紹我国的旅游资源,杭州这个世界旅游名城的旅游资源是重点推介之一。杭州从1998年起的一年一度的烟花大会成了吸引各地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有人这样描述烟花大会的盛况:明月。烟火。不夜城。

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出了一道题:什么样的天气看烟花最妙?学生议论纷纷,给出的答案大多是:天晴、碧空、无云最好,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夜空中烟花绚烂绽放的美景。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科学的道理呢?

其实,碧空无云并非是最好的施放烟花的气象条件,无云的天空好比一个黑洞,很难衬托出强烈的烟花效果。

看烟花最妙的气象条件是:有较多的分散性的低云、碎积云,云底高度在1000米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上,有较多的水汽,风力小于3级,能见度6公里以上。有毛毛雨、有薄雾也无碍。

在上述的气象背景下燃放烟花,通过云中小水滴微粒散射和折射作用,能烘托出意想不到的灿烂背景,达到梦幻般朦胧境界。加上云层对声波的多次反射,延长交混响时间,天地共鸣,更有气吞山河之势。

学生听了老师给出的答案后,一脸的诧异,然后又是一阵讨论,恍然大悟般吸收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它不是唯一的资源。将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自身解读教材外,还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做新内容的教学案例,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使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经济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4.自创虚拟假设,模拟“生活化”情境

“自设虚拟假设,模拟‘生活化’情境”是指当这部分内容学生既没有生活经验,也没有生活现象可作很贴切的案例时,假设一个情境,可以用人、地、事、物、时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求。虚拟假设要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境中去,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实现知识的迁移。

案例5:如在学习影响经济布局的主要因素时,笔者给出了这样一道虚拟假设的情境题:有一位职高毕业的学生想自己创业,家里能提供他足够的创业资金,他有两个方案在选择。方案一是在某一学校大门口附近开一家奶茶店;方案二是想在浙江开发煤矿,成为煤老板。你们帮他分析一下,哪种方案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说说理由。

这两种方案,对学生来说,目前都还不具备生活经历,但利用假设提问,问题是生活化的,是有现实性的。

学生很有兴趣,开始有学生说开发煤矿好,能成为大老板。但这很快被大部分学生否定了,有个别同学已经在书本P150页找到了我国煤矿资源的分布图,发现浙江煤矿资源非常贫乏,不具备开发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对方案一的可行性认可度很高。认为奶茶店门店小,投入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可以创业。

笔者又抛出问题:开店能不能成功,选址很重要。请大家帮他参谋一下奶茶店的选址,哪里更合适?说出你的理由。

店址:幼儿园学校门口附近;一所寄宿制的学校门口附近;一所小学校门口附近;一所通校生的职业高中校门口附近。

通过讨论,学生会有比较统一的答案。从假设题中,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影响某一经济活动布局的一些因素,如:资源、资金、消费人群(数量、年龄构成等)、技术、店址、交通等等。事实上影响经济布局的因素很多,不同的产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对象,要考虑的因素侧重点有所差异,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分析选择。

上述生活情境是虚拟的,但问题完全是现实的。通过自创设虚拟假设,模拟“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分析、思考和探究,实现知识迁移。当学生把自己当成是情境中的一个主人时,就能主动、深入地思考和讨论,学习的效果更好。

5.走向社会,尝试“生活化”研究学习

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区域性,因此在教学中,“乡土”地理显得非常有实际意义,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教学内容的最理想平台。在经济地理教学设计中,为了让学生走向社会,尝试“生活化”研究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实际的动手、动脑分析、团队合作等能力,笔者特意将“乡土地理”以实践探究型活动课开展,内容围绕杭州经济发展的课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人口、环境、道路、交通、工业、农业等专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等方法进行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的调查研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案例6:《寻找杭城“新”丝路》

在《丝绸之府看丝绸》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在课前一个月就布置了实践探究的课题:---《寻找杭城“新”丝路》。让了解杭州丝绸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振兴杭州丝绸业出谋划策。

选题阶段(结合教材内容,确定课题) 活动课课题的确定 开学初,根据教学内容,列出杭州“乡土地理”课题。

第二单元农业地理:纤维作物----蚕茧,

第三单元的工业地理:丝纺织工业。

笔者整合这两部分内容,因为丝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料就是蚕茧。根据杭州是一个有“丝绸之府”美誉的城市,丝绸织就了杭州的部分历史,确定《寻找杭城“新”丝路》为课题,旨在使学生通过对杭州丝绸业的寻访,了解杭州丝绸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确定活动课寻访地点 (1)杭州中国丝绸城;

(2)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

(3)浙江理工大学(前身---蚕桑馆,浙江丝绸工学院);

(4)河坊街卖丝绸的店;

(5)万事利集团公司和其他的丝绸生产企业;

(6)图书馆、网络查找历史资料,主要包括:杭州与丝绸有关的地点、名人等。

组织落实阶段 经全班讨论,自由组合,分成6组,各选一个寻访点,进行寻访,记录和分析

方案的实施 各组学生,利用双休日及节假日时间,分别对本组的调查内容进行统计、调查,并查阅了相关资料,拍摄了相关照片,每组交一份调研报告,包括小论文(文字资料)、照片和PPT课件。

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的总结 1.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人人各抒己见,为小组研究性小调查工作出谋划策,特别是一些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在此活动中找到了参与的价值。

2.探究过程中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熟悉了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而且大量的数据统计汇总和报告的完成,既巩固了学生的统计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写作的能力。

3.增强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实践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组内通力合作。时隔一个月后,各小组将实践活动成果写成报告,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成果由教师、学生、各小组间共同评议,最后将三方评价的分数加以平均,作为这学期每个学生的平时实践活动分。

走向社会,尝试“生活化”研究学习,开展乡土经济地理研究性学习不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它还加强了学生非智力素质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可以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可以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以生活的观念进行经济地理教学,充分挖掘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以生活的意义。便于使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四、“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笔者在中职《经济地理》教学中实践生活化教学,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经济地理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经济地理的运用能力。另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增强了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本领,让学生知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布局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仅仅就学习兴趣而言,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的作业、课堂及对老师的评价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给师生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传统课堂 “生活化”教学课堂

抬头率 30% 90%以上

交作业情况 个别学生比较拖拉,甚至不肯交 95%以上及时上交

对老师的满意率 80%左右 92%左右

笔者所在的学校一直倡导要“背起书包抬起头听课”,在原来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抬头率在30%左右,也就说10多个乖学生在听课,如果要统计有兴趣在听的,数据还要低;在进行“生活化”的经济地理教学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明显增强,参与课堂发言的学生更多了,抬头率更高了,达到了90%以上,这在中职学校里已经是很不错的情况了!学校每学年一次的教学效果调研,学生的满意率都在90%左右以上,超出学校的平均满意率10%多,远远超出笔者所在的政史地教研组的平均满意率。

同时在考试成绩上,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进校第一节摸底考试,考查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平均分24分;学期结束,经济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平均分82.5分。 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提升。

(二)思考

在中职经济地理教学中实施了生活化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持之以恒的达到经济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1.鲜活的生活案例——生活化教学的前提

作为教学的案例既是教学的素材,亦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学生实际与生活世界。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就要牢牢把握围绕在学生周边的各种各样的有趣素材,根据实际选用。选编恰当的案例,能为教学提供最有益的保障条件。用“生活化”给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教师提供的案例,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或是音频、视频形式,都必须具有适合逻辑分析的信息。因此,选择贴近生活的好的案例是该种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

2.为生活服务——生活化教学的宗旨

让中职经济地理课堂充满生活化,是教师以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填补了传统教学与生活脱离的鸿沟,丰富了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接受经济地理、爱上经济地理、学会经济地理。

为了更好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经济地理存在并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生活离不开地理,才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地理的价值,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地理知识及地理思想和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生活服务,达到学以致用。

3.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生活化教学可持续的思想动力

中职经济地理“生活化”课堂的开设,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素养和机智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创新和实践。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懂得生活并不直接等同于教育,生活中因为世界的自发性、复杂性,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在建构生活化的经济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

一是生活化但不能庸俗化。既要联系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又不能忽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如果把课堂教学停留在一个个孤立的地理现象层面,将会导致教学的庸俗化。

二是生活化但不能无序化。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决不能放任自流,目的要明确,要把学生的活动纳入学科的体系中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系统化,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聯系日常生活实际的经济地理内容,都应以实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师通过备教材、备学生,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契合点,才能把“生活化”的理念贯穿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总之,通过在《经济地理》课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能丰满我们的课堂,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增加学习兴趣,学会学以致用,也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来自一线的报吿[J]、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用得上”——来自一线的报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17)

[2]邱天武.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旅游地理课堂效率[J]。《西部科教论坛》,2009,(7):20-21

[3]刘应明.新课程理念下生活化地理课堂教学的构建。《读写算》2012年第28期

第三篇: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我国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对国内学者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我国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概述,发现了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甚少,而且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对我产业集聚现象的解释和分析有硬套的现象,我们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一定的修正和改善,从而使理论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产业集聚;规模经济

1、引言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宗旨是将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国内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研究甚少,主要是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实际问题结合进行论述。本文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简单述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2、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以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Core-Periphery)模型的提出为标志,在经济理论中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从而为经济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它阐明了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空间经济的形成和演变的[1](邱竞、薛冰,2008)。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不能解释一些现象,如在纯自然条件方面并不一定非常有优势的地方却成为了工业集聚的中心以及两个自然条件方面非常相近却可能在工业集聚方面有非常不同的表现,新经济地理学抓住了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的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 [2](金煜、陈钊、陆铭,2006)。刘长全[3](2009)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包括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集聚”,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定量分析,建立了中心—外围、国际专业化、全球和产业扩散、区域专业化及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等模型,认为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来源与模型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合分析市场深化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要素流动、产业分布变化和产业集聚趋势。谢燮、杨开忠[4](2005)。杨盛标,张亚斌[5](2009)从改进的角度认为新经济地理的几个基本模型都是在某些理想的假设下建立起来的,研究者可以从改变垄断竞争函数形式、考虑异质工人、非同质的区域空间、拆散厂商的完整性等方面放松前提出假设,从而使理论研究更加贴近现实。

3、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我国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生产商的集聚有利于产生当地的专业化供应商,进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厂商的地理集聚有利于专业技能的产生和信息的溢出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创新[6](克鲁格曼,1997)。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开放之后均出现了地区间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而且这些国家都出现了工业生产的集聚,这些现象是新古典的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的,而新经济地理学在解释产业集聚和地区间差异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2]。国内学者通过研究我国产业集聚现象,对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了检验,并其指导我国实践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和创新。

一个新的理论产生,需要通过实证检验,并不断的完善,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同样,新经济地理理论也需要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下进行检验。金煜等通过对我国产业集聚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地区企业数量的产业外部性和地区消费者购买力对于工业集聚的前后向联系均为正,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李娟,郑平等[7](2011)通过分析东莞外资主导型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现象,也验证了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向心力和离心力动态均衡的结果,提出了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干预,以减少转型成本。在传统理论难以对“义乌商圈”的形成发展做出解释时,任光辉[8](2008)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认为其形成过程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不断拓展及其主导下的区际分工协作格局形成的过程,伴随着市场规模扩张和区际分工协调模式的转换,逐步跨越区域发展的“非均衡陷阱”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发展产业集聚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也证实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科学性[9](韩永彩,2011)。

一个独立的理论难以对现实经济做出完整的解释,所以有学者认为应该结合不同理论还分析我国产业集聚的现象。张明倩,臧燕阳,张琬等[10](2007)结合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利用1999—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产业集聚的因素,结果得出了与贸易理论的预期相同的结果,交易成本对产业集聚形成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并未使产业的区位选择突破运输费用和区域保护的限制,并发现产业的市场外部性对产业集聚有着不显著的正影响。张杰飞,李国平,柳思维等[11](2009)将Harris-Todaro模型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相结合,赋予农业剩余劳动力假设,并考虑中国户籍制度所导致的迁移成本,建立一个内生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得出单个传统政策措施的经济效果不佳,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只有逐步放松户籍制度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计划生育政策仍具积极作用。胡洁,陈彦煌等[12](2011)结合了城市失业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认为伴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本国资本外移,存在失业的本国会出现“产业空洞化”趋势,运输成本降到一定程度,本国制造业可能全面外移,制造业最终完全聚集于外国。

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在理论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但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的一定拓展研究。陈林生,李刚等[13](2003)从四川省的发展现实出发,通过对基本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做一些拓展后,得出城市体系将会演化成数量不断增加的,分散的,专业化的小城镇。周加来、李刚[14](2008)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内,引入要素流动和经济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的生产要素,加上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郑剑锋[15](2009)则从浙江经济发展的经验出发,加入了制度因素,得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源在于制度和地理的相互作用,但是,制度和地理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各种要素本身,而是通过其特定的经济组织形式来组织和协调各种要素的生产与利用,从而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差距都比较大,因此怎样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是一项迫切而且非常重要的课题。从政府的层面,部分学者认为地方政府行为在政绩考核指引下具有过度作为倾向,政府应建立一套综合指标判断本地经济状况,一旦发现市场出现了集聚的雏形,需从本地实际条件出发,积极扶持,做好聚集发展的宏观规划[16](柴志贤,2007)。市场开放度方面,城市级别、城市化水平、城市交通状况、信息传播等要素是影响中国会议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对会议中心城市集聚[17](张琰,郭英之,2008);加大地区之间的产业联动,有利于加快物流集疏运网络建设,使商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以扩大市场规模,吸引更多企业到港口集聚以壮大经济实力,促进技术进步实现规模报酬递增(韩永彩2011)。姚林如,高翔等[18](2009)的研究表明,在初始经济结构对称的条件下,“偶然因素”导致的消费需求转移会使得均衡时的地区资本份额发生变化,并可能产生“中心——外围”极端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地区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将削弱资本的集聚效应,然而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受“偶然因素”使地区资本形成产生的集聚效应,会出现“路径依赖”,因此,要使地区转向均衡发展,需要打破“偶然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的了解,并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指引地区产业的集聚。

4、述评

综述所述,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总结和评述层面上,应该加强对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在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解释或者指导我国产业集聚时,虽然有一定的创新和拓展,但还是存在硬套的现象,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方的产业集聚性质和我国产业集聚性质存在质的差别,我们不能一味人家的理论搬过来解释或者指导我们的实践,应该结合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和特点,对理论进行一定的修正和改善,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邱竞,薛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4)

[2] 金煜,陈钊,陆铭.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5(4),79-89

[3] 刘长全.不完全竞争框架下的产业集聚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情况:2009(12),75-82

[4] 谢燮,杨开忠.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 杨盛标,张亚斌.经济活动的聚集与扩散分析——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的逻辑基础[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8-72

[6] Krugman P R. Space: The FinalFrontier[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7, 12(2): 161-17

[7] 李娟,郑平.东莞外资主导型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1),62-65

[8] 任光辉.市场规模扩张、区际分工转换与“义乌商圈”之谜—一个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47-149

[9] 韩永彩.新经济地理视角下广西北部湾港口腹地产业联动发展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4),71-74

[10] 张明倩,臧燕阳,张琬.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框架下的产业集聚现象[J].经济地理:2007(11),956-960

[11] 张杰飞,李国平,柳思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及政策分析:Harris-Todaro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综合[J].世界经济:2009(3),82-95

[12] 胡洁,陈彦煌.自由贸易化、产业聚集与失业:新经济地理观[J].世界经济:2011(3),40-50

[13] 陈林生,李刚.四川城市化战略选择—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50-52

[14] 周加来,李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J].经济理论与管理:2008(9),29-34

[15] 郑剑峰.从制度、地理之争到新经济地理——关于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136-138

[16] 柴志贤.产业集聚、演化与政府作用——基于新经济地理视角的考察[J].经济论坛:2007(15),4-6

[17] 张琰,郭英之.中国会议中心城市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8(8),85-90

[18] 姚林如,高翔.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地区资本集聚效应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9(6).

作者:黄健

上一篇:初中美术教学评价论文下一篇:汽车修理工一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