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感恩教育论文

2022-07-03

【摘要】中职德育的教學方式不能满足中职生的心理期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虽能满足中职生的心理需要,却人丁单薄。为了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可通过开展班主任专题培训、科教结合、密切家校合作等七个策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融合到德育工作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德育课感恩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职德育课感恩教育论文 篇1:

关于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中职德育课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为了提高德育教学效果,中职学校以及老师都在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模式”作为其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结合教学经验,就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谈一谈看法。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思考

“三段式教学模式”就是将中职德育课堂分为训练、探究、分享这三个阶段。老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促使这三个阶段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在中职德育课教中应有“三段式教学模式”,既能丰富学生的理性知识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三段式教学模式”就是将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过程分为有机融合、相互关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第二阶段是对理性知识的探究,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体验感悟分享。这三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中职德育课堂,同时也能有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显著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感悟,并且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在分享、研究和训练的流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对德育课程内容的认可感。通过这种方式,落实了实践教学的思路,并且让学生持续发展了自己的非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

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三段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德育教学大纲的新要求,既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段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素养性

著名的德育工作委员会老师蒋乃平曾经就明确指出,职业素养也可以划分成岗位职业素养、公共职业素养以及行业职业素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三个方面的素养内容,其中的公共职业素养可以说是基础的内容,所谓的职业素养指的是劳动者在任何职业中都需要具有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这是所有劳动者必须具备的素养。中职学校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主要肩负着为社会各个行业提高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由此可以看出,中职德育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公共职业素养水平。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活动身体,同时还要活跃自己的脑子,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和表达能力培养才是关键内容,同时还需要发展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以及团队交流能力,这些都属于基础职业素养。这些基础的职业素养能够让中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融入社会群体之中。

(二)开放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进行,为了将学生的潜能和素养最大限度开发出来,学校以及老师一定要最大限度减少各种条条框框对学生的束缚,给学生创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三段式教学模式”则有效表现出来这一点,在中职的德育活动中应用“三段式教学模式”,一再强调开放性,即包括内容的开放(校内外古今中外德育资源、学生生活实际、社会道德规范等),同时还包括活动组织方式的开放性(活动过程中尊重个人的体验感受以及价值观念等),开放性的评价也是重要内容(评价的形式和具体内容)。

(三)体验性

对于中职德育课程,体验属于关键性环节,是活动的主要流程,也是结果的体现。所谓的活动结构,主要是主体在实际经历之后产生的认知和感情体验。所谓的活动过程,指的是学生对特定事件的亲身经历进而产生的认知以及特别的情感。真实的德育活动需要让学生活动起来,更关键的是让学生“心动”和“脑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一定的信念、价值和态度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并充分感悟到其中的意义。

(四)现实性

根据德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职的德育课必须做好“三个贴近”工作,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德育教育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产生情绪体验,对德育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才有更深入、更全面的感悟。

(五)自主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任何教学模式都要遵守这一点,“三段式教学模式”同样也是如此。中职的德育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自愿、自觉参与活动。德育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同时还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主动追求感悟、积极体验、自主参与。

三、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关注职业素养的提升

职业性是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最大特点,中职学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应用技能型人才,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训练是中职德育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某个程度上说,这个部分就是整个德育课堂的引入部分,与以前传统的课程相比,“三段式”教学模式下新课的引入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三段式”教学模式职业素养训练环节主要是以老师事先确定主题、布置任务的形式展开的,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老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的教学,尤其在活动主题的设计上,老师要下足工夫,保证主题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也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再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制作精彩课件。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有效掌握现场,而学生则进行创新展示。最后,在点评引导阶段,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学习情况做好点评引导工作,学生也要组织好互评反思。

(二)加强理性知识的探索

理性知识探索是“三段式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所在。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发挥着主要的指导作用,理性知识的探索可以分为课前准备、课程和点评引导三个部分。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支持,当需要能够自主地探索并且提升自己的看法以及意见,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活动过程阶段,老师要结合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学生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等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教学情境之中,对理性知识加强探索,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点拨释疑,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阻碍,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过程的最后,老师要做好教学目标的回顾工作,再进入下一个阶段,即点评引导阶段,对学生的理性知识探究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点评,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理性知识基础。

(三)加强感悟体验的分享

这是“三段式教学模式”下德育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获得特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吸收实际经验,并且逐渐内化为德育知识内容,构建知识架构。在这个实践中,需要关注学生思考的自由度以及评价内容的广泛性。学生的实际心智水平存在不足,所以可能在领会德育目标和获得能力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顺利达到教学目的,有的学生可能产生偏离德育实践活动教育轨道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偏离正轨的结论。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具备开放性、包容的、多元化的评价理念,包容学生的各方面思维,引导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碰撞自己的思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点评指导阶段,老师不能单纯地用对和错来进行评判,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比如,在讲解“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举例,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李宁的广告,一切皆有可能。而后,为学生讲解愚公移山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愚公的话:我死了之后还有我儿子,我儿子死了还有我的孙子们,我的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这两座山最终会被推平等。从愚公的话语和他们的行为中,学生可以获得特别的感悟,并且认识到只要有毅力,就能够成功。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来升华德育教育内容,并且结合课程主题进行总结,人生是变化运动的,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地行动,我们的未来都是充满无限可能的。

(四)关注学生的心智发展

在中职德育课中应用“三段式”教学模式,需要遵守所谓的“三个贴近”准则,一方面需要考虑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况,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真实心智发展情况。如果相应的德育活动水平和深度比较差,学生就会觉得毫无挑战性,甚至会觉得活动非常幼稚,这样就不能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如果德育活动内容贴近或者符合实际,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如果超出学生水平,学生就会出现疲于应付的情况,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就会显得非常被动,学习兴趣也会逐渐丧失。

(五)合理地进行课外延伸

德育课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理解,从狭义上去说,就是指课堂中的一门课程,但是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还需要包含课堂中的其他活动。如果教师把活动生硬地限制在课堂教学中,那么就会极大地影响活动的功能和价值、意义。中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感悟和体会,并且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因此,德育学科老师要重视课外延伸,例如学习感恩教育之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一个回家给父母洗脚的作业,这样可以让德育真正地为生活所服务。

(六)统一德育教学和认知

有些老师对德育教学缺乏清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德育认知和德育活动有效统一起来。实际上,德育活动和德育认知对德育教学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忽视了前者,就会导致学生情感体验的缺失,如果忽视了后者,就会让教学陷入“满堂灌”的误区。因此,德育学科老师在教学课中既要注重德育认知教育,也要注重活动教学,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有效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中职德育课堂。学生在训练、探究、分享交替中不断提升德育素养,养成以德养身,做人处事以德为先的好品行。

综上所述,在中职德育课中应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有效的职场环境,帮助学生实现由“学校人”到“社会人”身份的转换,树立生涯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良好的职场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参考文献:

[1]张轰.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0):52-55.

[2]茅朝霞.关于中职德育课“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125-139.

[3]顾志军.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述[J].信息化建设,2015(12):35-36.

作者:鄢飞燕

中职德育课感恩教育论文 篇2: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中职德育的融合策略

【摘要】中职德育的教學方式不能满足中职生的心理期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虽能满足中职生的心理需要,却人丁单薄。为了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可通过开展班主任专题培训、科教结合、密切家校合作等七个策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融合到德育工作中。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中职德育 融合对策

一、中职德育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石峰的研究[1]发现:中职生喜欢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不喜欢被迫地接受教育;中职生认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是探究法、行动法;教学评价应该结合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考试三种方式。62.7%的中职生对当前的教学方法是不满意的。由此可见,中职德育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性。张智华等[2]研究发现:2.9%的教师具有心理咨询专业背景或心理学毕业。仅44%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对其所在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重视程度予以了肯定。由此可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专职心理教师严重缺乏,心理健康活动难以开展。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一项全校性的工作,仅凭专职心理教师的孤军奋战则很难得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一方面,中职生并不满意当前的德育教学模式,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正是中职生所喜欢的。另一方面,德育工作是学校的常规工作,德育队伍阵容强大,德育组织结构权责分明,德育工作队伍强大。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人丁单薄,师资力量缺乏。因此,可将德育工作的队伍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融合到德育工作中去,以最大程度发挥两者的优势,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中职德育的融合策略

(一)开展班主任专题培训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的主力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将班主任作为培训的主要对象。首先,学校采用公开课的形式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内容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主题班会。譬如“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等感恩教育,“情绪万花筒”、“我的情绪我做主”等情绪管理教育,“认识生命”、“关爱生命”等生命教育。其次,心理教师可组织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如“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等,以提高班主任的心理认知水平。最后,开展“问题学生的识别与教育对策”的征文活动。通过以赛带教的形式,以提高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识别能力。

(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中职生的心理发展受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性,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则是教育的关键。将德育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如我校可将“提高中职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对策研究”的团体训练模式推广到主题班会中,将“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性研究”应用到德育教学中。

(三)密切家校合作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重要的人生引领者,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无可替代。一般来说,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合作。一方面,识别问题家庭的教育模式。中职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放养型、专制型的教育方式、高要求、少鼓励、多惩罚、缺乏理解等。班主任应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以多种形式紧密联系家长,争取转变家长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可采用以下形式:学校可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以校讯通、电话、微信、QQ等通讯平台,定期向家长发送家庭教育的小窍门;对于问题学生的家庭,班主任可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商讨教育的对策。

(四)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教师是否恰当应用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教学效果。丰富多彩、以人为本、师生齐参与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自我感悟。教师可采用情境剧场的方式,把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困惑不已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对情境故事进行剖析、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自我感悟的热情。其次,采用角色扮演法,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让学生相互交流思想,深入思考各种想法和表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设疑教学法,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设疑教学法,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的情境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拉近了关系。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优化教育的情感环境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德育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优化教育的情感环境:一方面,树立榜样,真诚待生。德育教师可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用心教学、以真心对待学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感染学生。另一方面,采取先褒后贬的方式教育学生。根据人际交往的法则:我们都喜欢喜欢自己的人,因此,学生也喜欢肯定自己的老师。为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德育教师可对学生先褒后贬,以易于学生接受。

同伴作为中职生的重要他人,同伴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职生的全面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职生尤其渴望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中职生希望融入到班级生活,拥有自己的交往圈,同时,他们也渴望得到同伴的尊重。然而,一部分学生因为人际交往的理念不合理或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而影响到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德育工作者应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中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际交往氛围,以促进中职生正面的相互影响。一方面,学校可开展人际交往的团体培训。

(六)教材生活化

德育课的教材大多存在“高、大、空”的问题而不能很好地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学校可编制校本教材。通过创设日常生活情境、漫画故事等形式再现中职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生活着手、采用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七)考核全面化

德育课的考核往往以闭卷考试的形式来进行考核,然而,这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出中职生的道德水平。因此,德育课的考核应全面化,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一方面,考核的方式要多样化,譬如学生平时的道德表现、考试等。另一方面,考核的主体综合化,考核主体应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他评、老师评价。力求做到客观、公平、全面地评价学生。

参考文献:

[1]石峰,中职德育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探究[J].教学实践研究,2016年第27期.

[2]张智华,朱金卫,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2月.

作者:黄英霞

中职德育课感恩教育论文 篇3:

中职生德育工作之我见

摘 要 中职生德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中职生德育工作,提高我国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中职生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中职生 德育 对策

1 当代中职生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全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当代中职生在德育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近些年来,中等职业学校逐渐重视德育并进行了一些探索。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开始认识到感恩教育的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职生德育严重缺失,令人担忧。实践中,我们在对当代中职生德育调查问卷中发现,有69%的中职生认为德育是中职生应该具有的素质,然而49%的人不了解德育的相关内容,16%的人认为身边同学的道德情怀严重缺失。这些参加问卷调查的中职生77%来自农村,女生人数高达58%,其中理科生占有66%,独生子只占有19%。

其次,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了当代中职生德育的探索。根据调查,72%的中职生偶尔会对辛勤培育的老师表示感谢,也只是心里感谢,但没有表示出来,甚至有10%的学生从来不会对老师的辛勤培育表示感谢。

最后,德育工作者对中等职业学校感恩教育的理论研究取得初步成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有与德育相关的课程,但是不受重视;有42%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他们德育的榜样。虽然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德育,但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 中职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德育理念落后,目标不明

人们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片面地认为传递知识和经验就是所谓的教育,人们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只要将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传授给中职生就可以了,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中职生通常对德育的理论知识比较了解和熟悉,但没有将德育理论知识、德育道德的精髓和内涵落实到日常生活行为之中,没有注重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更没有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实践中,37%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但事实是41%的学生认为其自身所在的学校从来没有举行过德育方面的活动,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依托,承担着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但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国外个人主义的熏陶,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习趋向功利化,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狭隘地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而没有教育中职生如何学会做人,如何正确地为人处事,没有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忽视了民族精神的弘扬。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偏离了德育的轨道,也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相符合,更阻碍了广大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2.2 课程的内容匮乏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忽视德育工作,忽视德育对中职生的重要作用,而且由于课程的设置不合理,课时也比较有限制,这些因素都导致德育课程并不到位。另一方面,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材大部分都是以思想和政治理论为题材,比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这些教材大多都是以人性教育、生命教育为核心,而中职生德育的内容相对较少,课程的内容比较匮乏,不能满足中职生的需求。

2.3 德育途径狭窄

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让中职生广泛地接受德育,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习实施德育的途径非常狭窄。中职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堂传授来接受德育的,社会实践的机会非常少。虽然课堂教育可以让中职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地接受德育、了解德育的内容,但课程教育的效果明显比较差。中职生难以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更没有实施文(下转第100页)(上接第55页)明行为,学生只是在形式上了解了德育,但没有从实质上掌握德育的内涵和意义,没有付诸行动。

3 推进中职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3.1 更新学校德育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广大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德育理念,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德育的内在价值以及对他们的积极作用,用科学的教学理念感染中职生,关爱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根据每个中职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感受的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3.2 拓宽德育实施途径

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内化学生的感恩品质。首先,学校可以举行社区服务活动来实施德育。中职生可以到养老院对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关怀。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带领中职生去乡下、去农村等条件艰苦的地方体验农民生活的艰辛,让中职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生活,热爱大自然,平等对待他人,不歧视农民,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使自己融入集体之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关怀,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最后,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中职生用道德进行自我约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之中实施文明的道德行为,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

3.3 发挥教师的人格感染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品质和修养,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崇高人格感化学生,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方能促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提升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时,应该高度重视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进而用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3.4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合作协调机制

(1)社会:创造德育的环境。政府对社会环境的改造负有不可推卸的重任,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在全社会推广和宣传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实施德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通过宣传,让全民知晓德育的内涵。另一方面,国家和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自我约束,自律自强。(2)家庭:走出德育的误区。首先,父母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养思想,树立科学理念。家长应该首先教会子女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家长应该匡正纠偏,不要只看到技艺对孩子的“显性”作用,看不到品德对孩子的“隐性”影响;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做法,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自力更生等。其次,家长应该父母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引导子女养成正确的日常生活习惯,改掉坏习惯。最后,养成良好的教养方式。由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大多数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导致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别人的感受,不尊重人,道德素质低下。(3)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德育要进入学校教育教学环节:首先,把德育作为学校一堂必修课,纳入课堂。一方面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构建德育课堂。同时,在各个学科里面都渗透德育,将文科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此外,还要对德育实行考核机制,学校应根据德育的目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作者:张文菊

上一篇:机电管理下机电设备论文下一篇:制度建设与科技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