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信用档案建设及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2022-09-10

现代社会呼唤着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信用建设的基础来源于档案建设, 没有完善的信用档案数据库, 就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信用社会。高等学校作为人类知识传播的精神殿堂, 有履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和义务, 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信用建设。因此, 高校信用档案建设的践行迫在眉睫, 也是势在必行。

1 高校信用档案的信息资源结构

高等教育的诚实守信, 实质与其它行业同样是“以信立业”, 要求用强有力的证据来说明自己的信用度, 因此, 必须加快建立高校信用档案, 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中发挥作用。高校信用档案的信息资源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 档案馆藏资源

高校档案馆 (室) 保存和管理的档案是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 能证明学校教学水平、科研实力、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等有关学校发展过程的史料信息。丰富的档案馆藏资源是维护学校信用度的真实记录和凭证依据, 也是构建高校信用档案的重要基础。

1.2 学校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许多高校的教学、科研、党政工作已逐步实现从传统手工管理向信息技术手段管理的转变。例如, 文书工作、教务教学、科研成果、人事工作、学生信息以及党团组织工作、财务、资产、图书文献等几乎涵盖了一所高校各方面的工作, 都已实现或正在逐步实现计算机系统管理。师生员工在学校和社会活动中能够证明自己信用行为的信息材料, 如教职工的个人基本状况、业绩成果考核、奖励、处分以及学生的学费缴交、还贷、考试、奖励、处分等记录, 为构建信用档案集结了大量信息资源。

1.3 社会信息资源

主要体现在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评价程度, 例如新闻传媒报导、评价, 社会各界对学校的认知程度和评价、毕业生就业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信息, 同样是高校信用档案构成的重要信息资源。当前, 信用问题所涉及的对象已不仅仅是经济部门, 高校同样要重视信用档案建设, 构建信用服务“绿色通道”。

2 高校信用档案的建立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根据高校信用档案大部分信息资源储存于档案馆 (室) 和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 且信息具有共享性的特点, 建立高校信用档案, 应以节省投入、优化管理为原则, 不需把信用档案作为一类实体档案来分类管理, 而应当充分利用已形成的信息资源, 依托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撑, 以数字化形式构建信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同样可以安全、有效、便捷地为高校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信用服务。

2.1 高校信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结构

高校信用档案系统的设计架构应该充分考虑先进性和成熟性、标准化和开放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安全性和保密性、方便性和实用性等原则。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方法、软件、硬件和网络平台, 使系统成熟且可靠。系统在满足全局性与整体性要求的同时, 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需求的变化, 能够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 高校信用档案系统的主体设计建议采用B/S (浏览器/服务器) 的三层体系结构, 并结合数据交换平台和安全服务器等扩展功能, 为信用档案管理和各项应用提供一个强大的平台。 (1) B/S (浏览器/服务器) 的三层体系结构。为了提供系统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高校信用档案系统建议使用基于B/S (浏览器/服务器) 的三层体系结构。在B/S系统中,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许多服务器发出请求, 简化客户机的工作, 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服务器上完成。其中, 第一层是表示层——Web浏览器, 包含系统的显示逻辑, 位于客户端。第二层是应用层——Web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 包含系统的事务处理逻辑, 它的任务是接受大量用户的请求。第三层是数据层——数据库服务器, 包含系统的数据处理逻辑, 位于数据库服务器端。它的任务是接受应用服务器对数据库操纵的请求, 实现对数据库查询、修改、更新等功能。 (2) 数据交换平台。建立高校信用档案系统需要建设各种相关的数据库和添置数据库服务器。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开发时间和费用, 同时减少数据的误差和冗余, 建议高校信用档案系统里增加一个数据交换平台, 把各个高校已经建立的自动化办公、档案、教学、科研、人事、学生工作等各种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 实现跨系统的互联和数据互通,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达到最优的效果。数据交换平台主要负责把不同平台、系统间需要交换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 然后进行跨系统、平台间的数据通信。包括格式转换、数据交换、平台管理等。主要应用于高校信用档案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场合。电子信息需要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换。高校信用档案系统应是一个分布式网络系统, 挂接在各个高校和相关部门里, 以便实现跨地域、跨平台、跨系统的信息系统间的数据及信息交换。根据高校信用档案的分布式特征, 可以建立分布式数据交换服务器和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中心。各高校和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通过本单位的数据交换服务器的与数据交换中心的数据交换平台相联接, 实现数据及信息交换。同时, 用户只需要访问数据交换中心外部网站, 调用数据交换平台的相关功能, 就可以查询各高校和部门的信用档案信息。 (3) 安全服务器的主要功能。安全服务器同样是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信用档案涉及个人私隐和部门的机密数据, 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来防止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一般而言, 系统和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数据的存储安全和传输安全、国家保密制度在信息系统中的实现、对国际互联网络上黑客攻击的防范、对非授权访问的控制、数据备份的策略问题、紧急事故的处理、病毒的防范等。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这些问题发生, 所有访问高校信用档案系统的用户必须首先经过安全服务器的过滤和认证, 得到相应的权限和允许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因此, 安全服务器需要提供以下的功能: (1) 软硬件结合的安全体系。系统安全体系需要能够和多种软硬件安全设备结合, 提供基于PKI和CA技术的身份认证功能, 能够兼容PKI安全框架下的安全硬件, 包括各种保存个人数字证书的硬件验证设备, 基于PKI体系的VPN远程接入网关和SSL加解密设备等。 (2) 身份确认及操作不可抵赖性。安全服务器需要提供周密的身份确认, 支持与个人数字证书和密码等方式, 使系统确认用户没有假冒。同时通过和公文内部记录以及日志功能的结合, 实现操作的不可抵赖性。 (3) 可跟踪审计。系统需要提供完善的日志系统, 能够按照需要把各种不同操作动作都记录在日志中, 用于跟踪和审计用户的历史操作。 (4) 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系统在数据存储方面采取如数据加密等可靠的机制进行保护。同时加强文件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 与结构化数据库所提供的访问权限控制相结合, 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 (5) 加密网络。加密型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思想是不依赖于网络中数据路径的安全性来实现网络系统的安全, 而是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加密来保障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因而这一类安全保障技术的基石是使用放大数据加密技术及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 (6) 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认证技术主要解决网络通讯过程中的身份认可。数字签名是身份认证技术中的一种, 是作为验证发送者身份和消息完整性的根据。

2.2 高校信用档案的管理措施

在建立信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 为完善高校信用档案还必须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 (1) 强化信用教育和宣传, 营造诚信校园环境。要倡导师生员工信用自律, 规范信用行为, 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 (2) 加强信用档案的收集、整理及数据采集。按照信用档案要求, 进一步充实已有的档案材料, 根据各管理系统的信用信息, 组成信用档案检索体系, 形成真实、可靠和完整的“绿色设计”信用档案。 (3) 加快建立高校信用评估体系。信用评价体系是社会信用评价的依据, 没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 信用评价工作就谈不上信用评价的客观、公正与科学。高校信用档案的复杂性和跨行业性决定了高校信用评价必然是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过程。 (4) 建立健全高校信用制度的法律法规。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结合我国高校信用体系建设的实际, 用法律手段对高校信用档案、信用评价等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高校信用档案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信用档案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原有档案资源基础上重新整合的诚信信息平台, 我们应当加速高校信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服务高校建设和社会发展。

摘要:本文根据高校信用档案的信息资源状况, 从技术层面提出高校信用档案管理系统的架构设想, 并提出在信用教育、信用档案收集、信用评估、信用法制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 构建为高校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信用服务的“绿色通道”。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用档案,系统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志俊.对大学生信用评价问题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 (3) :57~58

[2] 李小平, 乔健.基于互联网的信用档案管理初探[J].四川档案, 2004 (3) :13~14.

[3] 彭志武.关于高校在社会信用重建中的作用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 2005 (1) :12~16.

[4] 王清, 张鸿业.高校信用档案建立初探[J].档案与建设, 2006 (6) :22~23.

[5] 陆建香, 张文元.高校个人信用档案建立及管理[J].档案时空, 2006 (10) :38~39.

[6] 郑春仙.析中国信用体系档案建设[J].山西档案, 2007 (1) :42~43.

[7] 郭清香, 林杨.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 (4) :89~92.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Z].2007-3-23.

上一篇:对于高校开展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思考下一篇:简要分析对建筑施工安全性造成影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