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治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非常典型的地区,生态脆弱、石漠化严重、人地矛盾突出是这一地区最显著的特点,在这种严峻的情势下,文章就喀斯特旅游发展和石漠化治理提出共赢共建模式,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寻求石漠化治理的新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治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治理论文 篇1:

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摘要:推进重庆少数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重庆的重要内容,是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从民族旅游的相关概念出发,通过分析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优势和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及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出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部门,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旅游业对重庆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其中,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特色的民族风俗,而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和必然选择。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不仅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助于推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对深化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 民族旅游概念综述

根据国际著名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专家科恩(Cohen)的定义:“民族旅游是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其目标群体在文化上、社会上或政治上不完全属于他们所居住国的主体民族。他们由于自然生态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性、差异性而被贴上旅游的标志[1] 。”换言之,民族旅游就是当地居民以自己的文化为主要吸引物,即把土著习俗、土著居民及其生存环境等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并直接参与的一种旅游形式,融合了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以及奇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民族旅游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历史文化,是一种跨文化、跨民族的旅游交流形式,是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所创造的,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并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产品的各种事与物的总和。[2]

二、 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优势和现状

重庆是我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既有民族自治地方,又拥有大量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现辖4个自治县,1个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区和14个民族乡。重庆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97.36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中:土家族142.43万人,苗族50.24万人,回族等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穆斯林群众1.1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4%。[3]

(一)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优势

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天然秀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特色突出的人文旅游资源两大优势。

1.自然旅游资源优势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主要包括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个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区(黔江区)和武隆县。该区域幅员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3.99%,属武陵山西部腹心地带,与黔东南、湘西北、鄂西南接壤,与张家界、梵净山两大旅游景区毗邻。境内有着山、水、林、泉、瀑、洞多位一体的自然景色,山川秀丽,风景独特。其中,不仅有位于彭水、酉阳境内的纵切南北的乌江画廊景区,还有位于黔江境内的有“深山明珠”之誉的小南海,更有位于石柱的被称为“重庆市最大的森林公园”的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位于酉阳境内的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大酉洞。除此之外,气质灵秀的先女神、绝景秀丽的武陵山以及原始幽深的阿蓬江更是别具风情,让人流连忘返[4]。

2.人文旅游资源优势

除了风景绝佳、风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外,重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更是不可小觑。重庆的巴渝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和陪都文化本就博大精深、魅力无限,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纯厚古朴的民风民俗、独具魅力的民族歌舞以及多姿多彩的民间婚丧,更是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建筑奇观 “一通天”——西沱镇云梯街,还是充满神秘的黔江汉砖悬棺;无论是历史悠久的龚滩古镇,还是地质奇观的濯水古镇;无论是巾帼英雄秦良玉陵,还是彭水的“寿”字石刻;无论是让人缅怀的酉阳赵世炎故居,还是充满民族风情的彭水苗寨,都让我们感受到博大精深的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历史资源。土家族的哭嫁、摆手舞;苗族的赶秋节、“芦笙舞”;秀山的民歌、酉阳的调调,都让我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人文文化。

(二)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重庆少數民族地区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旅游人次及旅游总收入都有明显提高[5]。

“十一五”期间,少数民族地区各区县政府已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不仅出台了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更是加大力度改善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并于2009年建成黔江舟白机场,弥补了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无航空服务的缺陷,形成了“公路、铁路、机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优势,增强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十二五”以来,重庆更是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更放在战略位置,加快了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品牌形象,强化了整体营销,让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更进一步,各民族区县也取得了“十二五”规划的开门红。其中,黔江区在2011年一季度,共接待旅游客48.1万人次,同比增长21%,旅游总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3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在2011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85万人次,旅游收入1.6亿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在2011年“十一”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0.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4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8%、213%;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2011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了8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亿元,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7成;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12年第一季度,共接待游客1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5%和61.4%,同时,桃花源景区于2012年初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三、 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存在的问题

尽管重庆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但现实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区县知名度不高。通过微博投票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游客对于重庆现有的少数民族旅游区县的了解并不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少数民族旅游区县是黔江区,其次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其他的区县几乎很少被提及,总体吸引力不够。

二是民族文化影响力未起作用。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无特色,风俗讲解不深入,民俗表演很表面,无法给人深刻印象,影响力远远不够。

三是旅游服务配套体系不健全。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落后,住宿接待体系档次不高,特色餐饮业规划不到位,旅游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无法形成一体化旅游配套体系。

四是滞后的交通和高素质旅游服务人员的缺乏都是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二)造成的原因

造成以上问题,阻碍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宣传力度不够,缺少有效外包装。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本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人文色彩,但缺少强而有力的包装和行之有效的行销手段,让各少数民族旅游区县藏于山中,鲜为人知。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汉化”严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风俗本应是发展少数民族旅游重要保证,但由于未能因地制宜,没有充分发挥当地群众的积极性,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汉化”严重,民俗民风的保护不够完整,民俗表演的内涵不够深入,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降低。

再次,民族旅游专业人才缺乏。虽然直接从事少数民族旅游的从业人员人数足够,但总体学历不高,又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使得导游服务人员不够专业,无法让游客享受的高端专业的旅游服务。

最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起点低,起步晚,规划不到位,交通跟不上发展步伐;而投入较少,使得主导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旅游精品。

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重庆少数民族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分支和实践形式,是重庆国民经济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要充分发挥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重庆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达到实现低碳经济,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推进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务必要做到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规划为先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区域合作,加强宣传,发展与环境保护双管齐下,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的生态产业、扩大对外开放的形象产业,打造一个产品多元、服务最优良的“国内知名、重庆一流”的特色区域旅游集散中心。

(一)强化政府主导,形成合力

建立政府主导、职能部门协调合作、全社会参与的体制和机制,使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发展方向上统筹协调、相互衔接、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一是规范旅游体制,建立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在旅游项目安排及资金计划上适当倾斜少数民族旅游产业,各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顾全大局全力支持、配合和参与全市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开发建设。

(二)全面参与,拓宽融资渠道

在重庆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或国际旅游专项资金补助,引进国内外公益性组织的资金和帮助。政府职能部门应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参与支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民营企业创造条件,给与鼓励,广泛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全面参与,多方合作的体系,扩宽融资渠道,增加旅游资金投入。

(三)紧抓机遇,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服务配套体系

紧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全面改善重庆少数民族交通、住宿、餐饮、基建等配套设施,建成高端的、全面的、科学的一体化旅游服务配套体系。

1.以重庆“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加快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交通体系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建设立体交通枢纽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提速建设以黔江为核心的渝东南综合交通枢纽,以机场、火车站、公路换乘枢纽为节点,规划布局铁、公、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枢纽站场或换乘中心,改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闭塞问题,实现市内外畅通旅游。主要规划目标为:新开工建设黔(江)张常铁路;加快推进渝黔(江)城际、主城枢纽东环线前期工作;续建并建成黔江——(湖北)恩施高速公路;新开工并建成黔江——石柱高速公路;开展彭水——酉阳——(湖南)永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及推动武隆等支线机场前期工作。[6]

2.加快旅游宾馆建设,打造旅游住宿接待体系

实行“123”酒店规模建设,即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建设10家五星级酒店,20家四星级酒店,扩建30家三星酒店,并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全线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住宿档次和水平,以适应接待国内外高端游客。同时,加快发展在重点景区建设度假村和经济型酒店,增强中低端住宿接待能力。

3.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旅游餐饮体系

打造特色餐饮品牌,将黔江鸡杂、武陵山珍、濯水绿豆粉、土家油茶汤等民族特色菜品做精、做透、做大。在重点景区建立特色餐饮街区、餐馆,规范改造主城民族美食一条街、渝东南美食中心等项目,主要经营渝东南十大名小吃,發挥民族特色餐饮魅力。

4.改善景区基建设施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要定期维护改造。根据各少数民族旅游区县接待游客的数量不同,对于区县基本设施、景点基建设施的维护要有不同频率和力度。

5.做强民族工艺品

进一步开发传统民间工艺品,打造渝东南民族工艺品加工基地,城区民族服饰加工中心;加强民族工艺品、纪念品的特色包装;增加销售点和购物场所,通过各种方法强调重庆民族旅游产品的真实性。

6.增加娱乐吸引力

在主要旅游景区增设游客参与娱乐项目,使游客在饱览优美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切感悟和体验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在酒店、广场、公园等地增设旅游娱乐项目,精心策划编排舞台表演型、广场参与型表演节目,做浓民族文化旅游氛围。

(四)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坚持景区开发与保护并重

遵循“保护是前提,开发保护一致性”的原则,妥善处理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设的相互关系。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文化生态影响评价;旅游景区内的建设项目要符合景区总体规划,合理划定功能分区,在实施中要加强监管工作,严把审批关,尽全力控制由景区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伤害。加强旅游景区污水排放管网、垃圾处理场、沼气池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污染控制和治理力度。充分发挥林业、农综等部门的优势,加大对主要旅游景区退耕还林的投资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以旅游服务为主的其它产业。

(五)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体系

首先,重视政府主导宣传,打造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整体形象,提高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其次,利用传媒力量,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知名度。投资引进电影电视拍摄,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景点等植入影视作品,同时鼓励旅游爱好者和相关学者,运用网络媒体(例如:优酷网、豆瓣网、携程网),采用博文、短片及微电影等形式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景点、民族风情和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网络化和故事化,扩展客源市场,增加旅游者的情感度和真实感。最后,通过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营销,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衍生产品的销售量,进而形成重庆少数民族旅游营销良性循环体系。

(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旅游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把旅游人才的培养放在旅游工作的重要位置,重视高校旅游专业的在校培养和增强实践经验,建立选拔及任用人才的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创业发展环境。在积极引进旅游行业的高级人才的同时,抓好旅游管理人员、导游人员、企业经营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少数民族旅游专业知识培训工作。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高学历、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快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7]。

参考文献

[1]郜捷.民族旅游研究概况综述——兼论民族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与作用[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2]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重庆少数民族地区概况[R].重庆民宗委,2012,(3).

[4]李旭东.重庆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2).

[5]重庆黔江区2006-2007旅游指标统计数据.黔江区旅游局,2009,(11).

[6]重慶十二五规划纲要[R].渝府发〔2011〕13号.2011,(1).

[7]重庆黔江区十二五旅游发展思路[R].黔江区旅游局,2009,(11).

[责任编辑:李 佳]

作者:向思洁 贾波

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治理论文 篇2:

贵州喀斯特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的模式探讨

[摘要]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非常典型的地区,生态脆弱、石漠化严重、人地矛盾突出是这一地区最显著的特点,在这种严峻的情势下,文章就喀斯特旅游发展和石漠化治理提出共赢共建模式,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寻求石漠化治理的新途径。

[关键词]喀斯特旅游;石漠化;生态环境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高原喀斯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3.8%,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_。

一、贵州喀斯特旅游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贵州特殊的气候、地质和水文等因素,经喀斯特作用的地区常常是山水奇特、风光秀丽、奇峰异洞、瑰丽多姿,再结合当地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其人文景观,往往成为独特诱人的旅游目的地。

(一)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

贵州作为我国旅游资源富省之一,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历史古迹、气候资源禀赋独特,“多彩贵州”日益彰显出特有的优势和潜力。喀斯特资源的特征及對旅游的影响有如下方面:

1.美学特征与旅游美学。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在于它主体的特征,奇形怪状的石头、雄伟壮观的峰林、深邃莫测的洞穴、千姿百态瀑布、诗情画意的森林等与游客心灵深处交融在一起,让游客从不从方向、不同心态、不同背景下對喀斯特景观产生不同的感受。

2.科学特征与科研旅游。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是地理科学研究的最为理想的地区,大面积强烈的喀斯特侵蚀地貌吸引了大批中外科研队伍来此考察,进而带动科研旅游的发展。

3.生活特征与生态旅游。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特点影响着人类生活居住习俗。喀斯特生活区使人们對土地类型、自然规律、气候变化等因素有了经验性理解和掌握,人们依据经验對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进而生产生活。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人与自然互相协调、相互影响,保持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也促使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以石漠化为主的生态环境灾害

“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石漠化”并称为我国三大生态环境灾害,同时也是制约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贵州全省95%的县(市、区)有喀斯特石漠化分布,目前石漠化程度相当严重,已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据2007年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调查结果显示:喀斯特出露面积达109084.58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2%,石漠化面积达37597.36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34%,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22155.76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2.58%;中度石漠化面积10868.95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17%;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11%;极强度石漠化面积857.2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0.49%。在一些石漠化地区具有最典型的一类脆弱生态环境和复杂的人地生态系统,出现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在全国和世界喀斯特及贫困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口的严重超载,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农村经济十分落后且发展困难,农民贫困。一些石漠化地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成为中国农村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旅游产业的发展往往以地区经济和地理环境为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良好的地理环境会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落后的经济以及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旅游产业的发展。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首先直接导致地理环境的脆弱性,进而间接制约经济的发展。

二、喀斯特旅游发展是石漠化治理的客观需要

旅游产业又被称为“无烟产业”或“绿色产业”,因为旅游产业的营销和利润的增长不是以资源或环境作为代价,旅游是一个具有经济功能又有资源环境保护功能的产业,把旅游开发作为石漠化治理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开发理念,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石漠化景观价值转变,增加居民收入及改善人居环境,从而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而这种投入一产出方式正好符合治理石漠化的客观需要,为解决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行业是一种关联度很强的行业,旅游与酒店住宿行业、饭店餐饮行业、客运交通行业以及旅游景区等很多行业密不可分。据有关专家分析,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旅游业每就业1人,就可为相关行业创造5个就业职位。因此,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人们在保护好当地生态的同时,可以进行无污染的旅游开发,改变当地经济发展的封闭模式,有助于贵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加快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使贵州经济融入全国经济的大环境。

2.环境保护的需要。石漠化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稀少,粗放型经济为主,人们生活困难。为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过度的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并且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森林面积锐减,植被被破坏,石漠化面积增大。为了严格控制并有效治理石漠化,发展旅游成为保护环境和治理石漠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3.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在石漠化地区引进旅游开发,不仅能有效利用闲置浪费的自然资源,实现自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且能从生态建设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互利共进出发,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设计特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旅游活动让游客参与到生态保护及社区发展中来,促进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一方面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另—方面为石漠化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喀斯特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不仅给当地注入了新鲜的经济血液,也加强了当地居民對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改变了人们只知道一贯索取自然资源的态度,最终使得人地矛盾得到和谐解决,并逐渐走入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最重要的是取得了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的双赢。

三、旅游发展的制约条件以及石漠化治理的常规手段

(一)限制性因素

1.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开发基本上停留于商业价值层面。贵州省情欠发达欠开发,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停留在商业价值的开发层面。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政府加大力度招商引资,许多景区的管理经营权掌握在开发商手中,而许多开发商只注重所创造的利润,而忽视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在喀斯特洞穴中滥用灯光效果、肆意在景区中修公路以及房屋、超负荷地接待游客等。

2.旅游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旅游景区应该配有专业人员,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景区制度进行管理。许多景区放任游客随意踩踏景观植物、损毁形美的喀斯特石头,并且允许机动船只在湖泊河流中航行等,这些行为不但有损旅游景观的原生性,而且可能导致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破坏。另外,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景区管理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3.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整合水平较低。贵州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观光型为主,呈现出景区资源单一,发展独立,区域间缺乏互补及旅游资源的综合性。相同的旅游内容在多处旅游景点出现,这将导致景区为了自身利益而相互贬低、各自夸耀、相互排斥,甚至打“价格仗”,形成恶性竞争。从长远利益看,各旅游区应相互依托、相互补充、旅游市场和客源共享,实现区域间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才能获得最大效益。

(二)石漠化治理的常规手段

早在九五、十五期间政府已开展了一系列针對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工作。为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在贵州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做好55个县(市、区)的试点工作,“十二五”国家规划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并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在全国选择100个示范县实施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进一步探索石漠化治理经验和成效。贵州师范大学在石漠化治理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并总结出了九大石漠化治理模式,主要有: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主导型、石漠化封山育林与生态修复型、石漠化人工造林与林产业主导型、石漠化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石漠化水土保持与基本农田建设主导型、喀斯特水资源开发与灌溉农业主导型、农村能源建设与庭院经济主导型、喀斯特生态移民与自然恢复主导型、喀斯特旅游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主导型等。

四、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共赢模式的建立

在景观独特、类型多样,文化浓郁、保存完整的石漠化地区,按照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开发与石漠化治理协调发展的思路,可以培植观赏林木,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旅游设施,建立以“旅游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喀斯特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导向型模式,促进景观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从而达到石漠化治理的效果。

1.共赢模式建立的基本条件

喀斯特地貌构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背景,独特的喀斯特形态是构成区域旅游景观的基本骨架和重要的自然资源。石漠化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在一些地区由于地表地下独特结构,具有很好的组合形式,结合古朴浓郁、保存完整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区,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2.共赢模式形成的理论依据

综合考虑石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石漠化程度等因素,以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提升旅游价值为取向,转变和调整石漠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形成生态建设效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石漠化治理方式。對于那些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或生态文化积淀地的治理区,应加强生态恢复和重建,开发利用现有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资源及市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减少农民對耕地的依赖,使石漠化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打造一条把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开发导向型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3.共赢模式实现的技术路径

结合石漠化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洞穴、峡谷、石林等自然风景及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可发展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民族风情等旅游项目,充分利用群众對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契机,通过营造林草植被對旅游景区石漠化进行治理。在石漠化耕地上种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在石山和半石山土地上种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常青乔、灌、草、藤、花等植物;在景区范围内种植桃、李、樱桃、藤蔓等观花。—方面保护了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又以自然生态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加快副产业的形成,提高群众经济收益,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减少對石漠化土地的过度依赖,从而形成良性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循环。根据旅游规划原则,还需加大對旅游区设施设备的完善力度,改善交通条件,设立环保机制等,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生态旅游为导向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在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独特的石漠化景观或生态文化积淀,尤其在有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依托的石漠化地区都可以推入将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协调发展、整体优化,以谋求旅游产业发展效益最大化;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区域第三产业发展,以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石漠化治理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

作者:易大卫 熊康宁

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治理论文 篇3:

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摘要: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脱贫攻坚以及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并且于2021年成立了国家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都需要价值产业的培育。甘肃省乡村振兴与稳定脱贫的重点再于价值产业的创新开发,近年来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新价值产业。本文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的产业培育价值,以及面临的限制因素和创新开发的路径,以期助推甘肃省乡村振兴与稳定脱贫,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中医药养生旅游;创新开发

资助项目:甘肃省教育厅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优化布局与创新开发合理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B-07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YJC85000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9CGL061);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项目(项目编号:31920190117);西北民族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项目(项目编号:31920190032)阶段性成果;2020年度西北民族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高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民族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类为例》(项目编号:2020YBJG-09).

引言:2020年我国高质量完成了全面脱贫攻坚,2021年起国家成立了乡村振兴局,旨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乡村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就是其中主要发展的方向之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获得了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丰富。亚健康、老龄化、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等相随而来的问题日渐显现。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的重点已经从物质满足转向身心健康。当前形势下人们对于健康、保健与养老等与生命质量相关的服务需求和康养产品与日俱增,希望养心、养身、防衰、健体与养身,治疗治病等健康价值诉求,结合康养度假、康体休闲、营养膳食与康复疗养、医疗保健途径来实现。[1]

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作为国家近年来重点扶持的绿色产业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获得了良性健康减贫治理的高效发展,国家近年来大力支持中医药养生旅游,这是一个更具广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的不脱离传统文化但又具备新颖元素的旅游产业。但中医药养生旅游并不是任何一个区域和地区都适合发展,中医药和养生旅游的产业融合是中医药养生旅游的重点,中医药需要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作为基础进行发展,所以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更加需要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发展。甘肃省虽地处西部地区,但温差大,日照常,地域广阔,是中药材全国主要产区之一。中草药品种有党参、当归、锁阳、黄芪等950多种,全国野生药材居第1位。玫瑰、百合及枸杞等是除中草药外的诸多日常养生特产。甘肃省在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方面具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的地域优势。

本文以甘肃省中医药养身旅游产业为例,在国家成立乡村振兴局,提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于乡村人口数量占比大,农业经济占比高,乡村广泛分布的甘肃省乡村振兴具体实现路径进行新思考,提出甘肃省乡村振兴需要将中医药产业与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定位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的培育价值、限制因素与创新开发,并研究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助推甘肃省乡村振兴与稳定脱贫的实现路径。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培育价值

1.地方文化与资源比较优势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有机衔接

甘肃省作为中医药文化与资源大省,千百年来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如举世瞩目的敦煌莫高窟,而甘肃省同时也有相当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就包括中医药养生文化与中医与中药材,如何能够将这些比较优势文化与资源深度融合,創新出符合甘肃省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新产业一直是甘肃省地方政府考虑的重点问题。甘肃省利用自身地方文化与资源比较优势的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重点培育,继续推进已经规划建设的庆阳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平凉崆峒山道释文化养生、皇甫谧针灸保健养生、天水自然生态和温泉养生、陇南山水田园养生、定西道地中药材旅游等七大基地,有效结合 “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将对于西部地区及甘肃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强力推动价值。

2.产业发展潜力深厚,产业影响力空间巨大

相比于传统的西医治疗,中医药养生旅游更能使人获得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治疗。西部地区中医药资源丰富,如甘肃省作为中医药大省,中医药文化与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甘肃省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到甘肃进行中医药康养的外省乃至外国旅游人数增长迅速。许多过去低利润的中药材借助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焕发了新活力,并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利润,甘肃省许多县域还将当地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与电子商务结合,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时代信息化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深厚,产业影响力空间巨大。

3.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新途径,健康医养养老产业新业态

西部地区甘肃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乡村,乡村振兴是甘肃省脱贫攻坚的核心,而甘肃省乡村价值产业的培育则是甘肃省乡村“公共能量场”构建的核心,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培育既能够充分利用甘肃省中医药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的“公共能量场”又在甘肃省脱贫攻坚主战场的乡村,产业属性则是一种绿色环保健康养生新业态,能够调动乡村居民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甘肃省中医药大省的资源优势,实现甘肃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目标,创造西部地区“共建共治共享”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公共能量场”。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限制因素

1.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专项配套发展政策缺失

甘肃省作为西部落后省区,长久以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贫困,虽然2020年甘肃省实现了58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壮举,但甘肃省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政府财政贫乏的现状仍然有可能对甘肃省稳定脱贫不返贫带来影响。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作为甘肃省重点培育的十大绿色发展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就是甘肃省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当前甘肃省仅在2017年制定了《甘肃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缺少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专项配套发展政策,这就在产业规制与产业发展方面使得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面临巨大的制约。

2.产业交叉融合程度不够,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

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体现在中医药产业与养生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尤其是未能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时代信息优势,培育出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力的电商品牌。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更多的是利用甘肃省知名的旅游景点去带动相关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产品及中医院中医馆建设发展程度不深,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及天水市武山县的药浴温泉,更多是地方政府依托当地温泉资源的旅游资源优势融合中医药资源培育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其实质还是基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将产业升级定型为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实现乡村振兴还存在不小的距离。由于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属于新兴绿色产业,市场效应还不是太明显,资源获得也带有相当强的行业进入门槛效应,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3.产业布局不集中,规模效应不显著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地区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培育与发展要求进行产业优化布局,产生产业规模效应,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布局较为分散,定西是药材基地,陇南则重点打造山水田园养生基地,天水则主抓武山、清水为温泉,麦积山为养生基地,平凉重点打造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旅游品牌线路与皇甫谧针灸医学。从总体产业布局来看,甘肃省由于省域较大,各地交通距离较远,较为明显的产业发展限制因素突出体现为产业布局不集中产生的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规模效应不显著。但也有地区产业布局较好,规模效应显现的案例,如甘肃省陇东南地区依托其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中医药养生旅游项目,如脐疗、足疗、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药保健服务以及中医药文化体验项目,并开发出多种功效各异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美容、减肥产品和医疗器械,如:当归醋、保健茶、美容、减肥产品、中药精油、外敷药袋;经络治疗仪、腰椎治疗仪、前列腺治疗仪、针灸电子铜人、药枕、保健腰带、真空拔罐器、家用艾灸器等。[10]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地区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创新开发--基于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分析

1.基于“互联网+”打造电商平台,塑造价值文旅品牌促进乡村振兴

甘肃省委省政府于2020年5月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该政策提出要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等举措。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应当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优势,利用手机APP和微信等资源创新开发甘肃省中医药养生产业相关产品电商平台,并且一定要重视价值文旅品牌打造的意识,21世纪只有创造出价值产业才能够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规模效应,也才能够促进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以及稳定脱贫的保障。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还需要大力做好“互联网+”平台下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的宣传,推动全行业优化发展,尽量扩大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的国内乃至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游量增加产业影响力。

2.领悟健康老龄化时代需求,精准定位客户群体

2025年预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3亿。到2053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4.9%。[11]这充分说明我国老龄化时代已经来临,而老龄人口的第一需要是保障健康。西部地区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作为融合中医药产业与养生旅游产业的绿色产业将成为健康老龄化时代老龄人口需求迫切的产业。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的创新开发应当精准定位重点群体老年人,做好老龄化时代相关需求附加值产品生产,甚至可以建造专门的老年人中医养生旅游疗养院,精准打造符合老年人需要的中医药养生旅游线路与产品,做好老年人中医药健康养成旅游产品宣传,从而带动甘肃省乡村振兴整体战略的实现。

3.农业经营组织参与提供资本与人力,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

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仅仅依靠政府与企业难以发挥规模化产业化效应,并且也很难保证全产业链资本与人力的保障,农业经营组织作为乡村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将资本与人力投入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当中,生产出特色产品塑造品牌优势创造出产业化优势带动全产业发展,并能够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中乡村人员外流的问题,吸引乡村外出就业者回乡就业,从而实现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过去西部地区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很多表现为粗放发展的模式,尤其是甘肃省生态治理问题突出,祁连山破坏问题更是轰动全国,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农业经营组织带动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开发,是一种保护环境,不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更是顺应当前国际国内双循环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更是打造绿色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金媛媛,王淑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J].生态经济,2020,1(36):138-143;

[2]吕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知识逻辑与现实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35-41;

[3]庄晋财,黄曼.论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J].农业现代化,2020,4(41):549-556;

[4]高静,武彤,王志章.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路径研究: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20,3(3):125-135;

[5]郭睿.甘肃省中医药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8,4(7):244-245;

[6]梁保平.陇东南地区中醫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亦龙,男,西北民族大学讲师;联系电话:13993129661;通讯作者:何爱红,女,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第三作者,郭航,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2017级本科生;

作者:王亦龙 何爱红 郭航

上一篇:国际工程项目物资管理论文下一篇: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