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风景区生态环境论文

2022-07-03

[摘要]漓江是我国的一条著名风景河流,具有重要的价值。虽然近年来日渐得到重视和保护,但漓江仍然承受着各种生态压力,导致风景区存在旅游资源和周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风险。文章从旅游业与非旅游业两个层面分析漓江风险源因素。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调查结合风险指数法(RAC)对其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游风景区生态环境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游风景区生态环境论文 篇1:

赤水河流域(遵义段)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发展研究

摘 要:以赤水河流域(遵义段)五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模型,分析2015~2019年区域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域内旅游产业发展地区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但年度发展差值随时间呈缩小趋势;2.域内环境保护现状地区差异较大,年度波动频繁幅度较大;3.域内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耦合情况良好,呈相互促进状态,各年度虽地区差异较大,但该差异随时间呈缩小趋势;4.域内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关系时间上整体呈波动平衡状态,但各地区该值的时间发展趋势不一,且两者协调关系差异较大。

关键词:旅游开发;生态环境;耦合;赤水河流域

中图法分类号:F592.7;X3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1.0311

流域遵义段境内共有县级行政区5个,分别是桐梓县、播州区、仁怀市、习水县和赤水市,5个县级行政区中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处(贵州省两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处、国家4A级景区十一处,景区质量和数量均位于遵义市乃至贵州省前列。2019年底(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产业数据波动较大),5县(市、区)旅游综合收入858.12亿元,游客量逾8 300万人次,旅游收入和影响力在省内首屈一指。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不加限制和调控的开发则可能突破环境的承载力,但若“只保护不开发”又会陷入“空守宝山而不取”的误区,因此探讨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是有效协调两者关系,推动赤水河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研究现状

生态环境和旅游开发关系研究由来已久,明庆忠最早开展研究,并从有利和不利两个维度探讨了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1],随后相关研究增多,主要可整理为旅游与环境的相互制约研究、旅游与环境的相互促进研究以及两者耦合共生研究三个方面。

旅游与环境相互制约研究是前期两者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这类研究着眼于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生态环境不佳对旅游发展的制约等。蒋高明[2]、石强[3]、张舒音[4]、巩劼[5]、孙嫄[6]等分别研究了旅游开发对土壤环境、大气质量、声环境、植被覆盖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整体研究结论显示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是消极的。李伟[7]、王友爱[8]、张惠程[9]等则以银厂沟、月湖公园等景区环境容量超标和北京雾霾等为自变因素,研究其对旅游业的影响,指出生态环境恶化会引起设施损坏、游客减少进而影响经济收入和地区社会发展,整体结论表明环境恶化会极大阻碍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与环境相互促进与两者相互制约研究同步开展,王辉[10]、褚昕阳[11]、谢芳[12]等指出旅游开发等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财政支持,并增强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间接促进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同时能发挥环境教育功能。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则直接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尤其是生态环境中的空气负氧离子[13]、绿色景观等还兼具康养功能等[14]。

与前期两者关系静态研究不同,耦合研究是在认可“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是动态相关,存在影响和反馈机制”这一事实情况下开展的,旨在探讨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内在关系及两者的动态变化规律,虽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内容相对丰富,涉及基础耦合理论和机制研究[15,16],不同旅游类型与环境耦合研究以及在耦合理论在不同对象上的实际应用[17-19]等方面。分析现有研究,在邏辑上已形成“理论和制度→方法和路径→实践和总结”的关系演进,在内容上涉及几乎所有旅游形式和所有环境因素,研究理论框架基本完善,内容相对丰富。但在研究对象上主要以省、市行政区和景区为主,忽略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并不以行政区划为界限,更表现为相似地理生境的影响,但以此为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赤水河流域为对象研究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耦合机制,旨在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齐头并进,推动区域长效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  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

研究赤水河流域(遵义段)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发展,首先需筛选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随后获取相关数据,计算旅游和生态环境发展系数,再结合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两者的耦合协调度。

2.1  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

根据现有文献,并结合研究地实际情况,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出旅游发展评价指标由“旅游产业规模”“旅游市场规模”和“旅游产业地位”3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旅游产业规模由“重点旅游资源数量”“星际酒店数量”“旅行社数量”3个三级指标构成,旅游市场规模由“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公路游客周转量”等3个三级指标构成,旅游产业地位由“旅游人数排名”“旅游收入排名”“公路游客周转量排名”3个三级指标构成。生态环境发展指标由“环境污染”“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3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环境污染由“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氮氧化合物浓度”2个指标构成,环境建设由“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个三级指标构成,环境质量由“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2个指标构成。各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相结合手段确定,并通过检验,具体见表1,最终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模型f(x)=C1*0.399+C2*0.136+C3*0.102+C4*0.080+C5*0.150+C6*0.028+C7*0.026+C8*0.070+C9*0.009,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模型h(z)= C10*0.197+C11*0.080+C12*0.032+C13*0.027+C14*0.011+C15*0.071+C16*0.233+C17*0.349。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文章选取数据主要来自2015至2019年五个县(市、区)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统计公报,个别缺失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中“期望-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缺失值补齐,力求数据的完整和准确。随后采用阈值法对各年度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具体方法如下:正向指标标准化:,负向指标标准化:,yi是处理后所得无量纲值,minxi为i指标五个单位中的最小值;maxxi为i指标五个单位中的最大值。

2.3  耦合协调度计算方法

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看成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内的两个因素,通过物理学中耦合度公式计算两者相互作用影响强弱,公式为,其中Ci为第i年度第j个

县(市、区)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度,

f(x)i,j为第i年第j个县(市、区)旅游发展指数,h(x)i,j为第i年第j个县(市、区)生态环境保护指数。以此为基础计算两者耦合协调度,以研究两者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公式为,

其中Di,j为第i年第j个县(市、区)“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耦合协调度,Ti,j为“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α、β为待定系数,结合赤水河流域旅游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性程度将系数确定为α=0.5,β=0.5。最后采用廖重斌[20]的分布函数来确定耦合协调度划分,具体见表2。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将赤水河流域遵义段境内五县(市、区)旅游产业评價指标2015—2019年数值代入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模型(f(x)),求出各地区各年度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详见表3),由表可知:第一,横向看,区域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但差距呈缩小趋势。仁怀市和赤水市五年旅游产业发展均值分别为0.7263和0.7012远高于均值,而播州区、桐梓县和习水县五年旅游产业发展均值为0.3866、0.3057和0.2283,均远低于均值,五县(市、区)旅游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但就各县(市、区)极差来看,2015年仁怀市旅游产业发展指数最高习水县最低,两者差值为0.5778,而这一数值至2018年降低为0.5052,2019年略有扩大。第二,纵向看,域内旅游产业近五年发展整体波动较小,呈倒“U”型,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最好为2017年,发展指数为0.4954,发展最差一年为2015年指数为0.4595,波动值0.053幅度教小,前三年旅游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后两年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播州区和赤水市旅游产业下滑严重。

3.2  环境保护发展现状

将赤水河流域遵义段境内五县(市、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2015~2019年数值代入生态环境发展评价模型(h(z)),求出各地区各年度生态环境发展情况。由表4可知,横向看,区域差异较大,桐梓县、播州区、习水县、赤水市生态环境状况相似,在均值上下波动,仁怀市生态环境发展较差,发展指数为0.2648远低于均值。纵向看,流域内生态环境发展五年内波动较大,极差达0.1857,整体呈“U”字型发展,先降后升,在2018年达到最低值0.3553,根本原因是播州区、习水县和赤水市生态环境的骤降,随后在2019年有所恢复。

3.3  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现状

将赤水河流域遵义段境内五县(市、区)2015年-2019年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带入耦合度计算公式Ci,随后将α、β均按0.5取值代入耦合协调度公式,求出赤水河流域遵义段境内五个县(市、区)2015—2019年各年度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度(表5),并绘制分析图(见图1)。由表和图可知:第一,整体横向分析,近五年域内五县(市、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良好,发展均值为0.6534表现为初级协调,各县(市、区)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均值在整体均值上下波动,涉及三个协调度层级,赤水市一马当先耦合协调值为0.7402,两者关系表现为中级协调,播州区、仁怀市、桐梓县两者耦合协调值分别为0.6592、0.6562和0.6222,三地两者关系均表现为初级协调,习水县两者耦合协调值为0.5889,表现为勉强协调。总体看,五县(市、区)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属于“耦合”状态,表明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二,分年度横向比较,2015年耦合协调值最高是赤水市为0.9097,最低是桐梓县为0.4332,差值为0.4765,耦合协调关系从“濒临失调”至“优质协调”跨越六个协调度层级。2016 年赤水市最高仁怀市最低,两者差值为0.2256,耦合协调关系从“勉强协调”至“中级协调”跨越三个层级。2017年赤水市最高习水县最低,两者差值0.1409,耦合协调关系自“勉强协调”至“中级协调”跨越三个层级。2018年仁怀市最高习水县最低,差值为0.1832,耦合协调度自“勉强协调”至“中级协调”跨越三个层级。2019年播州区最高习水县最低,差值为0.2496,耦合协调度自“勉强协调”至“中级协调”跨越三个层级。因此不同年度各县(市、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协调关系最低跨越三个层次,最高跨越六个层次,但差距呈缩小趋势。第三,整体纵向比较,域内五县(市、区)耦合协调度年度均值近五年呈波动平衡趋势,整体振幅较小,均位于“初级协调”层次,其中2017年耦合协调值最高2018年最低分别为0.6699和0.6212,两者差值为0.0487,表明整个研究区的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耦合状态在时间序列上变化不大。第四,分地区纵向比较,桐梓县五年来两者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关系自“濒临失调”升格至“初级协调”,其中2016年更达到“中级协调”层次。播州区五年来两者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关系自“初级协调”升格至“中级协调”。仁怀市五年来两者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协调关系维持“初级协调”不变,期间波动较大,2016年和2018年分别处于“勉强协调”和“中级协调”层次。习水县五年来两者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下降趋势,协调关系从“初级协调”下滑至“濒临协调”,波动较小。赤水市五年来两者耦合协调度呈急速下降趋势,协调关系自“优质协调”下滑至“初级协调”,趋势明显。因此,不同地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年度发展趋势不一,桐梓县和播州区呈上升趋势,其余为下降趋势。此外,各地区五年内耦合协调关系变化差异较大,赤水市跨越四个层级而仁怀市未变化。

4  研究结论

以赤水河流域遵义段境内五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规律。

第一,研究区内2015年至2019年旅游产业发展地区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时间上,域内旅游产业五年内整体呈倒“U”型趋势,且域内各县(市、区)年度旅游发展差值随时间呈缩小趋势。

第二,研究区内2015年至2019年生態环境保护地区差异较大,仁怀市远低于均值,可能与其依托赤水河而形成的繁荣酒工业有关。时间上,域内生态环境状况五年内波动较大,呈“U”型发展,当下属于生态环境恢复期。

第三,研究区内2015年至2019年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协调情况良好,整体呈“耦合”状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表现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状态。就不同年度而言,各地区两者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但差异随时间呈缩小趋势。

第四,研究区内2015年至2019年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关系在时间上整体呈波动平衡状态,振幅较小。就不同地区而言,各地两者耦合协调关系随时间发展趋势不一,桐梓县和播州区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余地区表现为上升趋势。此外五年内不同地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关系变化差异较大,赤水市跨越四层级但仁怀市无变化。

参考文献:

[1]明庆忠,李宏,武友德.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1):60-65.

[2]蒋高明,黄银晓.旅游和城市化对避暑山庄土壤、植被的影响[J].环境科学,1990(01):35-39+96.

[3]石强,吴章文,贺庆棠.旅游开发利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04):25-28.

[4]张舒音.澳门的旅游与环境污染[J].科技和产业,2009,9(10):47-48+63.

[5]巩劼,晋秀龙,南伟,陆林.黄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声环境影响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493-497.

[6]孙嫄,郭芳,刘少冲.滑雪旅游对山地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1(04):110-113.

[7]李伟,庄永红.银厂沟风景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04):27-29.

[8]王友爱,李平.海岸生态环境变化对荣成市月湖旅游资源影响研究[J].海岸工程,2009,28(02):98-104.

[9]张惠程.北京市大气污染对旅游影响及经济核算[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10]王辉,林建国,姜斌.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6(01):84-87.

[11]褚昕阳.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0.

[12]谢芳,张艳玲.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3]马韫娟,戈峰,谭芳.空气负离子在滨海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以温州苍南海滨旅游开发为例[J].科学中国人,2005(08):57-59.

[14]赵桃桃,史春云,王苗,方星.基于面板数据的城市绿化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04):1-5+93.

[15]马耀峰,刘军胜.基于供需视角的国内外旅游耦合研究审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06):76-84.

[16]杨秀平,翁钢民,张雪梅.耦合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领域的国内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06):67-73.

[17]方叶林,黄震方,段忠贤,王坤.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12):195-201.

[18]何学海,黄冬梅.遵义市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分析及预测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5):51-55.

[19]程慧,徐琼,郭尧琦.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J].经济地理,2019,39(07):233-240.

[20]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02):76-82.

Study on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shui River Basin (Zunyi Section)

He Xuehai    Deng Yunjing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Zunyi 563006, China)

作者:何学海 邓赟婧

旅游风景区生态环境论文 篇2:

漓江风景区生态风险评价初探

[摘要]漓江是我国的一条著名风景河流,具有重要的价值。虽然近年来日渐得到重视和保护,但漓江仍然承受着各种生态压力,导致风景区存在旅游资源和周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风险。文章从旅游业与非旅游业两个层面分析漓江风险源因素。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调查结合风险指数法(RAC)对其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论认为,漓江风景区主要生态风险源于非旅游业人为因素,这也反映了当前旅游环境保护学研究范围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漓江;生态风险;评价RAC

[作者简介]杨永德,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生态旅游博士,硕士生导师;苏振,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2004级硕士研究生;白丽明,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2004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04

一、引 言

旅游风景区是一笔宝贵的自然与人文财富。目前我国的旅游风景区开发很多是采取重利用而轻保护的开发理念和方式,这种不尊重自然规律,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最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们最终也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例如:广西北海银滩景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发旅游以来的十余年间,由于忽视了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滨海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经中科院专家评估认为,银滩景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成本达40亿元人民币。在我国类似北海的实例还有很多。事实证明,旅游风景区是一块兼具价值性和脆弱性的区域,存在着生态风险性和价值损失的可能。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旅游风景区的全面有效保护,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广西最具实力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突破点,因具备极高的旅游资源品位度和广泛的知名度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对其在开发与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探讨方兴未艾。作为一块以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区域,近年来漓江既承担了来自旅游业造成的生态压力,更受到了非旅游业因素造成的破坏,与过去相比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长期下去必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纵观漓江过去的相关研究,对漓江生态问题的分析虽然较多,但均较为零散,其生态压力及其风险性均未能得到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本文借鉴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在分析漓江风景区生态风险的基础上试用专家调查(Delphi)结合风险指数法(RAC)对其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二、漓江风景区生态风险源分析

本文以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区域作为研究范围,通过检索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将漓江风景区的生态风险源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从旅游业与非旅游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漓江风景区旅游业生态风险源分析

1.旅游客船。旅游客船是漓江风景区内游览观光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漓江旅游业的发展和非旅游功能船只使用的逐渐减少,旅游客船成为穿行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域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随着漓江游船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数量的逐年增多,客观上进一步刺激了游船数量的大量增加、船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景区生态环境以及景观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日渐频繁的航行,使漓江景区生态环境遭受到的水土流失与水生物生存环境破坏的不利影响日渐明显,景区生态风险日趋增大。

2.漓江整治工程。在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中,完全仅从航运便利的需要出发对漓江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整治,随意建造人工构筑物,虽然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暂时扫除障碍,但却忽视了河流本身的形态与景区生态系统的需要。这些诸如束狭河身、堵塞岔流、疏浚河道以及修筑水泥混凝土护岸与挡土墙等整治工程,造成对漓江水生物生存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也构成旅游景观的破坏,形成了潜在的景区生态风险源。

3.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除了航运经营者,漓江的旅游者以及附近的餐饮经营者也构成了不可忽视的人为风险源之一。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行为上,游览漓江的旅游者都对景区生态环境施加着不利影响。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可以客观地划分为乘船游江旅游者和徒步旅游者两类。随着游人数量的增多,旅游者对风景区造成了间接的干扰;一些游客还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对景区造成直接破坏。此外,在漓江桂林市区段以内,不少餐饮经营商贩在漓江畔或河洲上开设了饮食大排档;在漓江“徒步精华游”的杨堤至兴坪段,兴建或改建而成的餐馆也日趋密集。这些江边的餐饮经营户的食品操作间较简陋,没有对废弃物统一回收的设施和意识,食物角料、残羹剩菜以及白色污染大都堆弃江边或直接倒入江中。

(二)漓江风景区非旅游业生态风险源分析

1.自然因素。自然气候因素是漓江风景名胜区非旅游业不可控的主要生态风险源之一。因漓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造成了漓江景区自身每年枯水期水量缺乏。近年来,联同其他胁迫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枯水期延长水量减少,客观上使漓江河流生态系统以及旅游景观面临着遭受破坏的风险。

2.上游水源林破坏。漓江的发源地区域是水源林区,由于水源林在涵养水源调节水量水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其受到的破坏也成为了漓江景区不可忽视的生态风险源之一。水源林区面积在近2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小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过程。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漓江水源林区的面积已从1981年的1584km2减少到2002年的1222.95km2,面积总量减少22.8%。

3.城镇化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人们侵占自然空间的范围也日渐扩大,人为干扰不断增强。同时,城镇化的发展造成对水量需求的不断递增,这也是漓江景区枯水季节水量缺乏的重要人为风险源。

4.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漓江水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的清澈透明,70年代末期的严重污染,在2002年实现显著治理成效,这一曲折的过程融入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的治理决心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实属不易。然而近几年,上游地区出现了因工业、生活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污染排入漓江日趋严重,水质出现降低的趋势,风景河流水域生态系统遭受污染物破坏的潜在生态风险不得不再次提上日程。

5.其他人为因素。人为破坏是一种非污染性生态风险因素,其客观上造成的对生态系统的威胁和破坏直接而明显,这在旅游风景区范围之内得到了集中体现。人为造成的漓江景区风险性胁迫主要因利益驱动所引起,在漓江风景名胜区中主要有三类:盗伐漓江护岸植被、非法挖沙活动以及采用毒、电、炸等毁灭性方式捕捞漓江鱼类资源。它们对漓江景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和破坏,是保护漓江景区生态系统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生态风险源。

三、调查评价方法

(一)调查评价方法

德尔菲法(Delphi)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用于调查风险问题具有较好的客观性。这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提出的一种定性预测的情报分析方法。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德尔菲法在相关概率数据难以取得的基础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风险感知相关研究表明,专家与普通民众对风险度的感知会存在巨大的差别,民众往往对于一些风险估计不足或过分夸大。知识结构以及信息掌握程度的差异使专家主观风险调查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优势。风险指数法(RAC,Risk Assessment Codes)也称为风险指数矩阵,原是一种项目定性风险估算的主观评判法。它将决定危险事件的风险的两种因素严重性(S)和可能性(P)按照其特点划分为相对的等级,形成一种风险评价矩阵,并附以一定的值来定性衡量风险大小。此方法在国外工业上已应用多年,被美国军方用作风险排序的划分方法。

(二)调查评价流程

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本文进行漓江旅游风景名胜区生态风险综合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研究的需要,借鉴生态学相关原理,制定旅游风景区生态不利事件严重性S与可能性P等级标准(见表1、2),并参考相关经验数据和标准制定风险等级表(见表3)。

2.编制专家调查问卷,进行第一轮专家调查。搜集相关领域专家对旅游风景区各种不利风险源产生后果的严重性与可能性的个人判断。

3.回收问卷,对问卷中各项专家评分分别采用(式1)计算算术平均值 ,并用(式2)(式3)计算变异系数Vj(专家意见集中度)。将首轮专家平均值以及各项变异系数反馈专家参考,进行第二轮专家调查。对于第二论调查结果中出现意见偏离较大的情况将再次个别征询,最终形成趋于一致的意见。

式中, ——j方案算术平均值;

mj——参与j方案评价的专家数;

Cij——i专家对j方案的评分值;

Si——第j方案评价的标准差;

Vj——第j方案评价的变异系数(0~1)。

4.根据专家意见,确定各风险严重度与可能性等级,参照综合风险等级表,评价确定各项风险等级。

(三)调查情况

参照本文风险源的分析,兼顾专家评分判断的便利,本调查共设置了8个问题。调查对象包括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以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研究专家教师以及高年级研究生(1:1),专业涉及旅游规划、景区管理、生态学等。专家调查历时24天,问卷发放52份,有效回收46份,问卷有效率88.5%。

四、调查评价结果

经过两轮调查,专家意见集中度得到显著提高。在严重性S的评分中意见最一致的前两项是漓江水质降低的危害性以及旅游船舶造成的冲刷危害,意见一致性最低的问题是旅游者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干扰。在可能性P的评分中意见最一致的在于采用不法手段挖沙、捕捞鱼类引起的破坏,最不一致的同样源于旅游者的干扰破坏问题。由此可见,对于旅游者自身以及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专家判断上存在分歧,有待于采用更精确更科学的方法进一步测量评价。

专家调查结果参见表4。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漓江风景区生态风险造成的严重性S的评分结果为:水质降低>非法挖沙捕捞>季节性缺水>旅游船舶冲刷>混凝土护岸>经营者>流域整治工程>旅游者干扰。可能性P评分结果为:非法挖沙捕捞>水质降低>季节性缺水>旅游船舶冲刷>经营者>混凝土护岸>流域整治工程>旅游者干扰。

依据表1、表2的评分设定区间以及表3风险等级划分矩阵,参照各项评分最终平均值,可确定RAC风险评价法的风险等级最终划分,见表5。

风险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水质降低与非法挖沙、捕鱼所导致的风险属漓江景区内最高等级风险,其严重性以及发生的可能性都很高,风险评价指数为5级风险,处于不可接受风险范围。漓江景区季节性缺水与旅游客船造成的冲刷破坏具有较高的严重性,然而其发生的可能性略低于前面两者,属于6级风险。水泥护岸工程、江边餐饮经营者以及漓江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相对轻微,属11级风险。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同样具有轻微的干扰与破坏,但可能性并不高,划归14级风险。

五、结 论

通过以上综合评价,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漓江风景区的关键生态风险是非旅游业人为因素所导致。这包括了各种原因造成的水质降低和非法挖沙、捕捞渔业资源。由此结论我们不难发现,若将旅游业与非旅游业造成的生态风险在同一维度进行比较时,非旅游业因素可能具有更高的风险性。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力度加大、活动范围扩大,事物的相互联系变得日趋复杂,旅游环境保护学原本的“旅游活动——旅游环境”的研究范围在一些旅游风景区已日渐显现其不足。进一步加强“非旅游活动——旅游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并纳入旅游环境保护学领域,实现重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已经成为客观现实的需要。

作者:杨永德 苏 振 白丽明

旅游风景区生态环境论文 篇3:

如何将杭州建设成为生态城市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正因为如此,全国各个城市都争先恐后的开始建设生态城市。杭州是东南沿海岸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滔滔的钱塘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悠悠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同时,作为良渚文化发祥地和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的同时,沉淀了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如今,世纪的步伐已带着新杭州迈入21世纪,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新杭州如何参与区域经济圈的发展和竞争,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旅游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都将是杭州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重大课题,文章试图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21世纪杭州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环境问题

1.杭州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很好地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杭州市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有效地实施了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区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较大成绩。

以“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质量已有较大提高,各项环保工作力度明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建成四堡城市污水处理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运河截污等工程,开展产业布局调整、市区河道综合治理、拆违扩绿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彻底改变了“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2001年6月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的同时,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10强行列,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0亿元,居省会城市第二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90年代以来分别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虽然成绩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急需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2.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没有质的改善,城郊众多小河支流虽经过整治,但由于使用不当,仍有黑臭象现象存在,西湖表面上看起来波光粼粼,但实际上富营养化依旧严重,城市饮用水源安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

(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但西湖风景区一级标准的达标率不高。由于城市发展过快,私家车的使用率直线上升,从而导致汽车尾气污染影响日渐明显,局部地段工艺废气污染扰民现象仍比较严重。

(3)声环境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仍是居民投诉的热点,由于交通道路系统不够完善,道路交通噪声仍居高不下。

(4)城市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老城区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土地开发强度过大,绿化覆盖率低,各项健身娱乐设施更是无从谈起,使得老城居住适宜性差。

(5)老的环境污染如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还没有效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如放射性、电磁辐射和光污染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逐渐明显。

(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工程相对滞后,特殊资源如湿地的保护工作比较薄弱,生态监测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3.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3.1发展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优美的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平台,用生态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把城市发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

(2)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保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把握城市发展过程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做好宏观控制和微观治理的有机结合,用生态技术经营城市,指导城市发展。

(4)技术创新、节约资源原则: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

3.2发展目标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通过一、二十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

(1)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营造城市景观通道。把生态设计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项工程,引森林入城,建设花园式的人工生态系统。

(2)以建设城市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促进地区生物多样性。

(3)以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ISO14001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4)以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营造良渚文化—运河文化—西湖文化—钱塘文化的历史景观多样性。

4.生态城市建设内容

4.1城市的生态设计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做好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

充分发挥行政区域扩大的有利优势,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区块的最佳利用功能,疏解老城区的人流物流,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合理开发新城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布置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它用地,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破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还原、降解、净化能力,为城市发展储备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2)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保持江南水乡的自然山水特色

根据城市的土地和水等基本资源分布特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确定城市各区块合理的人口环境容量。为了保护江南水乡小家碧玉的秀气、自然山水的灵气、绿意浓浓的生气,合理设计城市布局,采用“一主三副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组团式、跨越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避免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山水破坏。

(3)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降低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人口素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重视人口的年龄结构,重视老龄人群的保健、托养等社会问题。为保持城市的活力,在人口迁移方面保持开放,鼓励人群的合理流动。重视卫星城镇的发展,在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和促进城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科学控制人口密度,处理好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关系。完善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减轻升学压力,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

(4)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西气东输”的能源政策和重点工程,实施天然气进杭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其它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天然气的引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和水电一起构成城市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5)建设良性的城市水循环,完善上、下水系统

虽然杭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带,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东苕溪属山涧季节性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运河流域和上塘河流域的平原河网存在水质性缺水;钱塘江受潮汐影响,还存在上下游水资源分配协调、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流域性水质控制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在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保护水质的同时,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中水利用技术等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

(6)完善物质再生体系,发展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废物的资源化产业

大量的物流、能源流维持城市的生产、生活、服务、消费等过程。城市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极不平衡,大量的生活废物、建筑废物、工业废物被视为垃圾,或填埋、或焚烧、或抛弃于环境,既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也浪费各种宝贵的资源。把“废料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将引导城市发展走向“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加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把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融合于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

(7)加强城市细节的生态设计,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容的人工环境

城市由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组成,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生态环境效应,如城市交通道路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路网的优化布局和合理的路网密度,科学设计的城市建筑采光和节能,城市建筑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的协调性、一致性,城市绿地的结构等,特别要重视受污染水体、土地等的生态修复,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撑。

(8)建设城市生态防护圈和生态走廊,营造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钱塘江和东苕溪水资源,保护森林、湿地等特殊资源,保持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充分依托南、西、北山区的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大面积引绿进城,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森林。建设沿河沿路的生态绿化走廊,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居住区绿色主题公园,提高建成区绿地率,保护基本农田,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生态脉络、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圈。

4.2建立生态的工业体系,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1)宏观上,加强产业导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与城市性质相一致的产业,淘汰禁止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加强引导和服务,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保持杭州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资源,依托浙江大学高新产业孵化园区,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教育和旅游等产业,建设“天堂硅谷”。

(2)中观上,强化工业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加强工业园区环保管理,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治污设施等资源共享,引导厂与厂之间原材料、能源、废物利用的合作交流,建设以(热)电厂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

(3)微观上,推行清洁生产工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能源审计等,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倡导产品的绿色包装和绿色消费、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培育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达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削减污染的目的。

4.3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实施生态村镇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镇污水处理厂(站),推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合理布局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做到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地成片,创建一批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2)加大政策引导和农业科技服务,在河网平原区,大力建设标准农田和生态农业区,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配比,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地丘陵区,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和高效山地农业工程,发展高山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效益农业。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发展和推广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农药;实施科学平衡施肥,推广高效的复合肥料、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综合措施,保持和改进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大力推进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解决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的出路;通过农田退水、畜禽水产养殖废水综合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4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

(1)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试点和推行绿色营销制度,积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大力宣传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消耗,强制淘汰一次性木筷、塑料饭盒、包装袋等的使用。

(2)推行旅游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思想,积极推行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宣传,引导旅游者的生态行为,“除了照片,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

(3)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完善扩大废物回收和资源化系统,尤其是汽车、家电和电脑等新一代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提倡绿色包装,控制“白色”污染。

5.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5.1 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强化城市生态经营理念,强化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把把环境损益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中。建立各级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减少政府行为的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

5.2 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扭转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速度落后于生态破坏速度的局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3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监理、监测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协调部门关系,强化专业部门环保职能,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

5.4 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杭州市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法规;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和检察工作,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5.5 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按照“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损害者补偿”及“受益者付费”等原则,培育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观念,使排污者和开发者成为环保投入的主体;制定实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三废”资源化综合利用。

5.6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中小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性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媒介宣传和舆论导向,开辟生态环境保护专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6. 结语

建设生态城市,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为中心!当然,建设只不过是政府美化环境的手段,如何使杭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永保青春的光彩,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自觉保护环境,让城市四季花开不败,人与动物共生存!

作者:叶成盛

上一篇:弱电智能化酒店管理论文下一篇:模拟教学中电子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