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2022-04-23

[摘要]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发展中出现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对乡村旅游区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提高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1: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构建及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在当前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影响下,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实践中为了拓宽乡村旅游长效发展思路,满足生态环境质量可靠性要求,需要构建好与之相关的保护系统,积极开展规划设计研究工作,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状况良好性,避免乡村旅游发展效果、生态效益等受到不利影响,逐渐实现规划过程中的科学设计目标。基于此,本文将对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构建及规划设计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构建;规划设计

引言

根据乡村旅游事业发展要求及实际情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科学构建,深入探讨规划设计内容,有利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满足其科学保护要求,拓寬乡村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因此,在研究细化乡村旅游方面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及发展要求,提高对生态系统构建的关注度,将切实有效的规划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到位,促使乡村旅游事业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避免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1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构建分析

1.1 注重保护要素的整合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要素是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系统的基础,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这两种要素。在构建保护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大气、生物及土壤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了解旅游服务、乡村精神风貌等,实现对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要素的整合利用,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构建有效性,满足乡村旅游事业科学发展要求,避免引发生态环境质量问题。

1.2 把握好系统尺度

通过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及形势变化的综合考虑,为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实现生态系统科学构建目标,需要把握好与之相关的尺度。具体表现为:(1)注重对地理尺度的有效把握,全面了解大气、水体环境等方面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为保护系统构建目标实现提供参考信息,促使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更加明显,更好地体现出地理尺度把握的重要性,给予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更多保障;(2)在了解保护系统功能特性及利用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空间尺度的有效把握,关注由多个村落组成的聚落体系,丰富保护系统构建工作内容,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防止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1.3 重视建构导向

为了使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构建更具科学性,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潜力,需要在开展系统构建工作的过程中,给予建构导向更多的重视。具体表现为:(1)强化土地综合整治意识,促使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下的全域规划、综合治理活动开展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高效地完成好保护系统构建工作;(2)关注产业融合发展,考虑生态优先要求,结合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对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更多的考虑,满足乡村振兴发展要求,丰富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构建目标实现中所需的参考信息;(3)通过对生态环境科学保护要求、乡村旅游规划编制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实施好切实有效的旅游规划操作,防止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全面提升与之相关的保护系统科学构建水平。

1.4 其它方面的要点

基于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在探讨保护系统构建内容的过程中,也需要明确这些要点:(1)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精细化理念等要素的整合利用,有针对性开展保护系统构建工作,打造好舒适宜人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相应的保护工作水平;(2)充分考虑成本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的实际要求,加深对土地综合整治、产业融合发展及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的重视程度,促使保护系统构建工作开展更加高效、科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给予乡村旅游发展效果增强中更多保障。

2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规划设计研究

为了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科学应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水平,需要加强系统规划设计,明确不同的设计要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2.1 注重项目开发的环评认证

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实施好生态环境容量测定计划,科学预测旅游项目开发中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获取准确性良好的评估结果的过程。在规划设计保护系统的过程中,通过对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情况及环评认证的综合考虑,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旅游项目开发提供科学指导,全面提高生态系统运行中的动态平衡性,防止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问题。

2.2 重视预警系统的高效利用

在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其承载力进行预警分析,增强保护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实践中为了高效地完成好保护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丰富生态环境承载力预警分析中的技术内涵,拓宽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思路,则需要对预警系统的高效利用进行深入思考。在此期间,应做到:(1)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构建好功能强大的预警系统,增强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方面的预警效果,为保护工作开展中提供技术支持,完善规划设计方案;(2)充分考虑预警系统的高效利用,在技术层面上为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增强中提供科学保障,更好地了解环境承载力,全面提升保护系统规划设计水平,实现这方面的科学设计目标。

2.3 加强不同的技术使用

为了保护好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增强保护系统规划设计效果,丰富其中的技术内涵,则需要考虑不同的技术使用。具体包括:(1)设计人员在实践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加强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绿色生态技术等不同的技术使用,为规划设计工作高效完成中提供技术支持,促使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影响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效果;(2)通过对不同技术配合使用的思考,有利于优化保护系统规划设计方式,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相应的设计工作,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避免环境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

2.4 其它方面的要点

在探讨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增强保护系统的应用效果,完善规划设计方案,也需要明确这些方面的设计要点:(1)注重对精细化设计理念的科学运用,细化规划设计内容,充分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的专业优势,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规划设计中的专业化水平,增加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经济与生态效益;(2)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规划设计过程的科学管控,健全管控体系并执行到位,实现对细节问题的及时处理,促使规划设计工作开展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3)加强信息技术使用,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于规划设计工作开展中,降低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发生的概率,不断改善这方面的规划设计状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探讨,有利于构建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高效地完成规划设计工作,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满足生态环境质量可靠性要求。因此,未来在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应给予保护系统构建足够的重视,落实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状况良好性。

参考文献

[1]史亚奇.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探索[J].旅游与摄影,2020(24):62-64.

[2]夏金,曹保荣.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10):186-190.

[3]徐文兵,吴承涛,蔡碧凡.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综合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0,(03):144-149.

作者:李晓青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2:

浅论乡村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 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发展中出现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对乡村旅游区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提高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乡村旅游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将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农业生活三者合为一体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类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物质基础,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又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者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然而随着消费者的不断增多,景点规划不合理,旅游设施的盲目增加,旅游区内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如何统一、解决这一对看似对立冲突的矛盾,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寻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及特点

乡村旅游最早开始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发展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这种旅游形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风靡,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中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是在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98’华夏城乡游”之后,才得以大规模的发展。2006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把乡村旅游推到极至。目前全国已经大致形成了北方以北京为中心,长江中下游以上海为中心,东南沿海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西南地区以成都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区域格局。

乡村旅游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迅速,它的最大特点是拥有质量高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奇异的自然风光。它的发展是以环境为物质载体的,其中生态环境始终是一条生命主线,乡村旅游业的成败兴衰关键也在于此。

二、乡村旅游区生态环境现状

1.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乡村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较以往有了更大的改观。例如:浙江省以“生态省建设”为目标,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重视乡村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淳安县千岛湖地区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更是浙江省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在以保水、护水前提下合理发展“生态渔业”。

被誉为“农家乐”发祥地的成都通过城乡统筹,逐步摆脱了传统城乡结合处“脏、乱、差”的面貌,通过利用城、郊两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都市锦江区,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等“五朵金花”,发展以独特川派花艺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是使乡村生态环境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

2.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伴随着旅游扶贫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纷纷发展乡村旅游。有些当地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轻视环境效益。当前乡村旅游业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固体废弃物污染: 主要是指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困扰各个乡村旅游区的棘手问题。一方面是大量游客进住乡村消费,产生的无机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另一方面是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类垃圾不集中及时处理必定会招惹蚊蝇、滋生细菌、传播疾病、污染环境,直接影响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指数。

(2)水体污染: 发展旅游的乡村地区一般都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区域内或周边拥有河道湖泊等水域,旅游设施又多集中在这些水域附近,游客的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会直接排入河道,产生的生活垃圾堆积在河岸边,导致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有的已成了臭水沟,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生活环境。

(3)噪音污染:乡村旅游吸引了众多城市旅游者,机动车船的马达声、游客们的嘈杂声,以及娱乐场所的噪音、居住场所各种设备运作发出的噪音打破了原本宁静的乡村,不仅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更影响到动植物的健康生长。

(4)土壤破坏:当游客纷至沓来欣赏乡村自然美景的时候,对土壤的扰动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尤其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超载拥挤的人群, 对土壤和植被不断重复的踩压,出现土壤板结,植物无法生存。一些作为发展乡村旅游资本的天然草场因游乐项目不合理和游人无节制的践踏,正在迅速沙化,将成为不毛之地。

三、乡村旅游区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加大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广大游客和当地农民既是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力军,更是最大的受益者。加强指导、培训、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引导游人、农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培养环境忧患意识、增强环保理念,参加环保实践,这是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基础。

2.制定乡村旅游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

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开发前期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开发、经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不仅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更是旅游开发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环境、生物种群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因素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损坏生态环境的开发行为。

对每个开发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主要是乡村旅游对自然风景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旅游容量的评价、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技术方案及管理措施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评价, 生态影响的损益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反馈信息检验和判断生态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建议决策部门采取防治措施。为此,各乡村旅游热点区域应建立环境监测网络,检测手段除化学分析和物理测定外,更重要的是生物监测。监测范围主要包括重要景点保护区,分散游览区等,内容涉及动植物生长繁殖情况,大气、水体及土壤污染的潜在危险及地质灾害等情况。

3.预测生态环境承载力,实行区域轮休

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质量。每一个旅游区域都有自身的生态环境容量,容量的大小决定旅游承载力的大小。对于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就要使旅游业的开发规模和旅游接待者、来访者的数量都控制在既能使旅游活动长期可持续地开展,又不会给目的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或不可逆恶化的水平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据生态环境承载力强化对旅游发展的管理也便成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以乡村旅游的管理者应结合本旅游目的地自身的特点测算出该地区的旅游承载力,以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过多过频繁的人为活动会阻碍这种能力的发挥,于是就有专家提出了“轮休制度”。它原指在农业上某一个耕种时期内不种植农作物,使土地空闲以恢复地力。我国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目前乡村旅游产品形式单一且同质程度高,采用平铺式的开发利用只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将轮休制度应用于乡村旅游,可以弱化、屏蔽这一缺陷。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在被开发利用的同时需要适时适度的休养来恢复植被、保持生物多样性,进而全面提升景点生态环境指数,对短期生态旅游环境饱和或超载的生态旅游区应充分重视旅游淡季的休养生息和环境补给,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诗人笔下的乡村彩图是多少现代都市人的梦中美景,乡村旅游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而做为旅游业的物质依托——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协调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促使两者产生良性互动,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王曦:近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0):118~120

[3]杨邦杰:乡村发展:环境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发展,2007(6):1~5

[4]杨琪: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分析与调控. 林业调查规划,2003(2):73~76

[5]王玲娜: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8):452~455

[6]耿庆汇牟晓婷魏薇:区域轮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旅游农业,2007(3):106~107

作者:陆仁艳 孙厚超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3:

关于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

【摘 要】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呈现出一种良好的的发展态势,并逐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对于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在此,作者从介绍乡村旅游开发的概念处罚,综合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阐述这种关系,提出了一些对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独特的想法,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制约;协调发展策略

一、乡村旅游开发的概念

乡村旅游开发主要指对乡村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农业资源等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从而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等多种项目的旅游活动。我国的乡村旅游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国内旅游业中占据了较大比重,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时代发展需要密不可分的。首先,人们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逐渐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而城市居民因工作、生活压力而想暂时远离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寻找淳朴的自然,因此拉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次,农民也希望以此脱贫致富,这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二、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关系

1、二者之间相互促进

1、1乡村旅游开发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我们需要首先要知道的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就是拥有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开发可以提高当地的生态环保意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保护乡村旅游资源。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有利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另外,乡村旅游开发有利于乡村人文生态资源保护。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括建筑、文化、民俗、服饰、食品等诸多内容,这些都是能够吸引游客之处。通过人文生态环境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档次和品位。乡村旅游开发以前,可能没人注意这些内容,但开发以后这些资源就会受到重视,从而得到有效保护。

最后,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部分地区因旅游开发需要,可能新建住房或者改建,村镇也会有旅游整体规划,保证了村容整洁。此外,乡村的交通环境也会得到大大的改观。并且通过旅游开发,农民们会转变思想观念,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从而学习文化知识、先进技术等。

1、2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乡村旅游开发

纵观全国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无不是因为其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各地都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因此,乡村旅游的核心就是乡村生态环境,只有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才能得以健康蓬勃的发展。

2、二者之间相互制约

许多乡村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加之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时并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突然面对迅速增长的人流、车流、物流以及各种环境污染现象,可能一时无法解决。尤其是农家乐旅游等,污染无节制、无处理的现象更为严重。长此以往,就会给当地旅游带来不良影响,旅游环境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旅游效益。而处理这些污染也会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乡村旅游就无法发展。发展乡村旅游而不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绝对行不通的。

三、协调发展策略分析

1、实现旅游管理部门的绿色环保经营

作为旅游经营部门,必须坚持绿色环保经营,提高环保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旅游规划工作,做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环保旅游。乡村旅游开发单位以及景区经营者等与乡村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他们应该身体力行,肩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采取各种环保措施,做好环保工作。针对游客的不良行为,应做好及时提醒,并身体力行地倡导环保旅游。并且应该及时关注景区的人数增长情况,做好大量游客的接待安排工作,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良好发展。

2、提高广大游客的环保自律意识

作为游客应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遵守社会法律法规和旅游景区的规章制度等,从自身做起,保护好周围的生态环境。因为广大游客是乡村旅游的直接参与者和消费者,所以其个人的行为方式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若是每个人都能倡导绿色环保旅游,乡村旅游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政策管理

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下面是几条建议。

第一,要认真进行旅游市场调研,科学论证,合理评估,显现环境效益,做好资源保护,使乡村旅游开发真正取得实效。应制定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规划。使二者在制度范围内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另外,应扶持帮助乡村旅游开发。针对乡村旅游项目的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问题,相关部门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最后,应建立和完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做好指导、监管工作,确保乡村旅游开发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以及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的乡村旅游已经按照其特有的优点在迅速的发展,虽然它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同程度显现出来。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乡村旅游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样才可以实现二者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一河,马志敏,傅伯杰,高光耀.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与景观多功能性——从科学理念到综合评估[J]. 生态学报. 2013(04)

[2] 郑文俊. 旅游视角下乡村景观价值认知与功能重构——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01)

[3] 吴卓. 丹东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4] 李春发,李萌萌,王强,王向丽. 生态工业共生网络中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J]. 软科学. 2012(12)

[5] 孟广华. 全力打造辽宁东部生态旅游基地[J]. 今日辽宁. 2012(06)

作者:张珂语

上一篇:水土保持监测水利建设论文下一篇:北京奥运经济影响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