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赏识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是促进学生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自觉行为,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手段。老师只有真正赏识每个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积极性。相信赏识教育一定会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成果。关键词:教师自信心真诚赏识教育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师赏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赏识教育论文 篇1:

中职语文教师如何实施赏识教育研究

摘 要:赏识教育在当代教育过程中不容小觑,尤其是在语文这种主观性学科的教育过程中。而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育中仍缺乏赏识教育,基于此,本文将对开展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如何开展赏识教育以及开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 赏识教育; 必要性; 措施; 注意问题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员,主要培养具有社会所需技能的人才,但这也不意味着中职教育不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而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中职教育学校多重视技术教授而轻基础知识教授,但是我国中职教育学校也在努力改善这一现象。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所谓赏识教育,既注重“赏”,又强调“识”。它不是简单地鼓励与表扬,这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主要强调去赞赏学生的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并且为学生创造适当环境,最终做出适当的夸奖。赏识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同,其主体均为学生;但赏识教育又区别于普通教育,它以保护学生的自尊为基础,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明确自己的目标方向。

二、语文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1.主观世界的开发

赏识教育与语文教育都是偏主观性的教育,它们更强调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以主观方式开展主观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动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创造性能力,以便形成自己的主观世界。

2.学生学习的推动力

赏识教育着重发现学生好的一面,并加以肯定与表扬,这就为学生学习创造了动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优势方面,从而使学生寻找到学习的意义所在,以帮助他们体会并发展自己的价值。

3.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向标

每个成功的人在生活与学习阶段总会遇到自己的指向标,而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年龄尚小,思维观念尚未发展成熟的阶段,赏识教育在其目标确立的过程中就起着很大的作用。赏识教育赞赏学生的优势方面,帮助学生发现真实的自己,从而帮助学生找寻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实施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1.寻找事物的积极面

赏识教育重点在其定语——赏识,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積极寻找学生的优点,适当加以赏识。针对学生的某种行为,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尽量找寻出这些事件中积极的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优点,进一步发展这一优点。

比如,让学生背诵《出师表》,某个学生没有背出来,但很容易看出来他很努力地在记忆,很认真地在背诵。对此,老师可以就其认真的态度、较强的执着力进行夸赞,告诉他不要气馁,明天会再给他一次机会。这样,既让学生发现他易集中注意力的特点,也能激发他学习的动力。

2.以学生特点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

独特性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必然结果,诚然,每一个班级拥有着各自的独特性。这就要求语文老师针对自己班级的特点,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赏识教育方法。这里的教学方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授课模式。授课模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强调讲课的方式。语文是一门很活泛的学科,这就标志着它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转变。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较差,学习自主性一般较低。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易于理解的问题,比如一些常识性问题。因为社会调查显示,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往往高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比如在讲述《祝福》这篇文章时,可以先询问一下学生是否知道鲁迅的故居在哪里,有谁去过?对于鲁迅他们还了解多少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当学生回答上第一个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简单说一下参观鲁迅故居的感受并作一定的夸奖;回答完第二个问题后,老师可以就其记忆力方面进行夸奖。(2)评定模式。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教学评定已经不适应了。针对这方面问题,老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适当地创新一下教学的评定模式,以便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培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动力。

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借鉴大学教育评定模式,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共同组成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外活动参与情况以及优秀称号评定。像这样将成绩分成几部分,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出自己优势的一个或一些部分,从而最终的总成绩也不会太低。这样的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老师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多方面培养人才。

3.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个问题——缺乏学习积极性。他们大部分都是初中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常年成绩靠后已经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想要对学生进行赏识,首先就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可以运用游戏、话剧表演这样具有趣味性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陈情表》时,可将学生分组,组内协商,分配角色,以文言文为基础,自己创作剧本,上课时需小组上台表演。可请几位老师作为评委,对每个组的表演进行打分,讲评,最终选出优秀小组。之后根据组内成员的贡献,遵循多劳多得的原则,给这个小组的成员加上相应的平时分数。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自己预习了课文知识,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了课文的创作背景以及每句话的意思,而且也从表演中获得乐趣。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育需要赏识,但凡事要注意个度,上文也多次强调赏识的适当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也要适度赏识,不能偏执,也不可过分赏识个人。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尚在发展,教育模式也正处在试探转型阶段,希望语文教师以及中职学校能够积极落实赏识教育,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创新性技术人才。

作者:韩倩倩

教师赏识教育论文 篇2:

教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摘 要: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是促进学生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自觉行为,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手段。老师只有真正赏识每个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积极性。相信赏识教育一定会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教师 自信心 真诚 赏识教育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赏识教育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予以赞扬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促进学生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自觉行为,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手段。赏识教育是一种优秀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

1赏识教育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进取精神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赏识,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它们思想不成熟,知识粗浅,意志脆弱,但又极力想表现自我,想得到别人的承认。如果过分求全责备,不支持,不信任,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如果以鼓励的眼光和赏识的态度去对待他们,他们会大胆尝试,不断进步。

1.1 赏识教育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当学生想做一件事又没有足够的勇气时,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良好的鼓励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对自信,这一点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在接触某一新的知识时,学生潜意识中会产生抗拒和恐惧感,这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本能反应,尤其针对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及时的给予鼓励和支持,以此培养其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对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并在不断的鼓励中建立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例如,学了“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故事,我找同学复述故事,一个女生举起了手,但很低很低。这时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并说:“老师相信你能行!”她走上讲台,复述得不错,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以后她经常到前面表演,一次比一次好。

1.2 赏识教育要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一个人如果主动愿意做某事,则他成功的机会大,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最大程度发挥了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记忆最深刻,理解最透彻,并且在不断的学习和鼓励中,其自身也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和挑战性。例如,学习背诵古诗词时,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自己背,不会要挨罚;另一组比赛背,背的又快又好的给笑脸。结果表明,第一组中背诵古诗词的效果远远不如第二组,并且第一组的学生中还会出现对学习的一种抗拒心理。因此可以看出,第一种要求,因为学生心理有压力,又觉得枯燥没兴趣,效果不好;第二种要求,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同学互相比赛,效果显著。多数同学都得到了奖励,很有成就感,这种鼓励和肯定令学生觉得老师是喜欢和肯定他们的,因此在后来的学习中更加的刻骨努力。

2 赏识教育要做到不片面,要真诚

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表扬不批评。只是一味地表扬,学生会滋生骄傲的情绪,不能承受挫折。比如学生考试成绩一般,自己都不理想,你却说:“你真棒,继续努力。”这时,学生会觉得你不真诚,在讽刺他,甚至产生反感。如果学生真的犯了错误,老师不指出问题所在,就会导致其误入歧途。

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去对待后自己的学生,鼓励和信任他们。教师不经意的一些话语,一些微笑,或许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让他们体会到学生时代的快乐,把他们真正带入到知识的海洋。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自信,让他们从容地面对以后的生活,体会生活的乐趣。毛泽东同志曾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人师,这么努力的工作,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学生。做一个伯乐,其实就是点燃学生心中隐藏的星星之火,更何况,做伯乐,不需要耗费你的太多的精力,只要你细心些,你就可以做到。

3 赏识教育要因人而异

作为教师,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关心优等生,不忽视中下等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1]所以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备潜能,要因人而异,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首先对于优等生客观表扬,为优等生导航。其次目标激励中等生,为中等生谋划。最后真心关爱后进生,做后进生的伯乐。

3.1 对于胆小、呆板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

胆小、呆板的学生缺乏自信,急需别人的鼓励。班里有个胆小害羞的女孩,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叫她回答问题时声音也很小。这种学生每个班级中都会出现,并且不只一两个,对于这类学生,不但教育起来很困难,并且在沟通和交流中也会出现阻碍,一旦教育方式不得当,很容易对其身心造成伤害。这类学生更需要在教学中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更加适合赏识教育的方式,建立起学习和与人交流的信心,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

在讲《将相和》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她低下了头,害怕叫到她。“表演是一次多么好的锻炼机会啊!怎么想的怎么演,不用怕。”她抬起了头,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并鼓掌说:“李红也想表演,鼓励一下!”同学们热烈鼓掌给她加油,在这样的气氛下她终于走上讲台。开始声音很小,有些抖,不住的看我,我始终用很相信她的目光看着她,并给她做了个加油的手势,后来她渐渐地进入了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所有学生都感到惊奇,我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

她脸红了,但却掩饰不住成功的喜悦。从这场表演后,她变得大胆、自信了,敢举手发言了。这就是赏识的收获。

3.2 对于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学生,捕捉他的闪光点

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对于差生,教师要善于捕捉他的闪光点,及时肯定,扬长避短。班里有个叫梁亮的学生,他很聪明,但特别调皮,不爱完成作业,字迹潦草,还欺负同学。多次批评教育没什么长进。一次锄草劳动中,他不怕脏,干得最快,还帮助别的同学锄。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他高兴极了,觉得老师并不讨厌他。慢慢地,我发现他变得上进了,能及时完成作业,字迹也工整了许多,和同学关系也好多了。以后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都及时肯定,现在他已经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了。

3.3 对于好学生,任性的学生提高要求

好学生往往觉得自己有优势,老师喜欢自己,易任性,不能受挫折和打击,一旦失败就会怨天尤人,找客观原因原谅自己,以至不能成为有用之才。针对这种情况,我循序渐进地对他们提出稍高的,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能达到的要求。刚开始让他们尝到甜头,体验付出就有收获的喜悦。接着提出更高的要求,经过努力还不易达到的要求。这时学生就会有挫败感,老师要适时鼓励或采用激将法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经过这样的训练好学生就会改掉任性的坏毛病,体验“失败乃成功之母” [2]。

4 结语

教师想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通过赏识教育的方式至碎甲途径,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农民的耕作决定了庄稼的长势,在教育上同样是这样,教师的态度以及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决定了学生的命运。让赏识、赞扬、鼓励化作一种力量,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赏识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也是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导火线。老师只有真正赏识每个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积极性。相信赏识教育一定会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新东方参考语录大全

[2] 朱望平,田宁.浅谈教师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实施赏识教育善待每一位学生[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 (9):234.

作者:叶东升

教师赏识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怎样运用赏识教育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融洽了,学生才愿意听教师的教诲,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老师。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 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促使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简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把赏识教育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信任学生,架起桥梁

信任是赏识教育的源泉。学生是孩子,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当遇到挫折,或犯了错误时,心里本来就惊恐不已,如果教师再粗暴指责,甚至谩骂,学生就会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而信任就像是一股清泉,她会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

教师信任孩子,应当是发自内心的,通过自己的眼睛、手势、语言等,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是学生表现出色时信任他,当学生表现的不尽如人意时,我们常常感到失望,从而失去了信任的源动力。其实,在这时,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支持,让学生看见老师,就像看见一座大山,浑身充满力量。而信任正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

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尊重学生是信任的基础。如果仅仅做到信任学生,不注意尊重学生,那么这种居高临下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也不会被学生所认可和接受。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学生,也就是说,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总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把自己的意志力强加给学生,从来不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认真倾听学生的要求。

尊重学生,就是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把自己当成彼此平等的朋友,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让他参与到教育中来,发挥互动作用。这也是启动学生心灵“发动机”的钥匙。

三、激励学生,彼此自豪

现在,不少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学生正确的行为看成是理所当然,视而不见,不去激励,不去表扬,而学生一旦出现错误,就立即训骂,还说:缺点多得说不了,优点不说少不了。这种做法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其实是极大的伤害。学生就像黄山的松树,千姿百态,各有所长。赏识教育注重激励,教师要用一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闪光点的“火眼金睛”,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

就拿我班的一位同学来说吧:他原是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纪律散漫的学生,对他的反复教育,也未起大的作用。有一次语文课,一位同学因发高烧呕吐,他马上从操场上弄了沙子掩上,并把呕吐物扫干净。我对他的行动予以及时表扬,并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他受到老师的称赞,心情愉快,这一天上课特别专心,作业也做得特别认真。以后,他一为班级做好事,我都及时表扬,鼓励他克服存在的毛病,努力上进。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进步了,可见,在正面激励下,丑小鸭也会变成天鹅的。

四、提醒学生,学会批评

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有过错时,老师动不动就把学生批评得“体无完肤”,或者极尽讽刺之能事,对学生进行精神虐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学生。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但批评的目的是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醒则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大多数学生犯错误是无意的,我们老师要从善意的立场出发,及时给予提醒和暗示。在“给足面子”的前提下有多种教育方法。如:故事性批评,通过讲一个故事的方法,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对错,自觉克服身上的缺点;幽默性批评,在说笑中提醒学生改正错误。如我班有的学生不太注意讲卫生,有时一个小纸团在地上踢来踢去,始终没有人拾起来扔到纸篓里。我就编出一则童话故事《小纸团的命运》,把不同的人对小纸团的态度穿插在故事之中。孩子们听了我的故事之后,心目中形成了几个不同的形象:浪费撕本的,不讲卫生的,不关心集体的。当然,还有一个爱护集体荣誉,主动做好事,将小纸团儿捡到纸篓的形象。通过这种提醒式的批评,学生们很快改正了缺点,从此,教室里再也看不到纸屑了。

赏识的魅力真是无穷,赏识能够使人成功,赏识已经让我品尝到了教育的乐趣,让我能够心情愉快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赏识使每一个学生成功,她使青草长成青草,进而覆盖大地,让玫瑰长成玫瑰进而带来芬芳,让橡树长成橡树并进而结出橡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栋梁。

(高美芳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作者:高美芳

上一篇:病历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交通公路运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