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赏识教育

2024-04-12

孩子需要赏识教育(精选11篇)

篇1:孩子需要赏识教育

孩子需要赏识教育

惠阳光耀实验学校 邹思平

内容摘要 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赏识,就是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事物。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无形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教师应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信。

关键词 赏识闪光点自信需要 教育

莎士比亚说:“赏识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赏识教育可以挖掘儿童潜力,做到人尽其才,在尊重孩子差异的基础上,给孩子正确的指导使孩子多种多样的个性特点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该努力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更多的赏识于肯定,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

记得第一次接触到赏识教育这个名词是在2006年的时候,是在舅舅家里暂住时,舅舅买回来一个盒子,就是有关赏识教育的书,那是为了在上三年级的小表弟买的。我有空时翻来一看,这一看,影响了我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开展方式方法。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充分运用赞赏与肯定的教育方式,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带的三年级一个班时,班里的徐艺南同学,完全不学习不止,而且行为习惯十分差,甚至有同学发现他总是会趁做操后或体育课后,快速跑回教室,偷喝同学水壶的水,自己也不带水壶来学校。我知道他是很喜欢帮人做事的,每次叫到他做事,他总是很快动作去完成。所以,这次我故意找他帮我去宿舍拿我的水壶到办公室来,他都

1很乐意去帮我做这个事情,我特意大声感谢他并表扬他,他也很开心。我抓住机会找他谈谈,我先表扬他热心助人,再告诉他助人为乐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这他都做到了,那就是好学生了,可是偷喝同学水壶里的水可不是好学生的表现哦。这时他脸红了,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低下了头,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下次不会的了,不,是不会有下次了。”之后,其他同学也没有看到这位同学偷喝其他同学的水。助人为乐就是这位学生的闪光点。可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是赏识给了他希望。

赏识教育就是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事物。教师的赏识能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发现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信。以下是我的一点总结:

一、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赏识学生的具体表现,这里的尊重学生包含二层意思。其一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师生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其二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教师绝不能伤害每个学生的尊严。孩子越批评缺点越多;孩子越表扬优点越多。尤其是后进生,我们老师不应该一味的批评指责,或是说一些难听的话,不要给学生戴帽子,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都这样说我了,我就是这样的。记得一次,我带着小孩在公园玩,几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很开心,有一个小女孩在一旁自己玩自己的,我问她,你不认识他们吗?怎么不一起玩的?小女孩的回答让我很吃惊,她说:“我认识他们,但是我妈妈说我胆子小,所以我不敢去和他们玩。”这是妈妈给这位小女孩带的一顶帽子,她觉得自己就是胆子小的。可是我明明经常听到这位小女孩会用命令的语气和他奶奶说话呢,而且说的头头是道的。怎么现在这样来回答我了呢?所以啊,不要对孩子说,你真笨,你真没用之类的话。其实,只要你告诉孩子,你能行,他就能行。这就是赏识教育的神奇了。

二、动之以情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懂得赏识学生,可以让学生永远心中充满自信。相反的,没有赏识,没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是会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天天都要对着自己的短处。记得一次家访,有一位同学的父母十分愤怒的和我说:“我们都打算放弃他了,几乎天天打,都是这个样子。打架被人投诉,偷家里的钱„„更不用说是学习了,没见他做过作业。天天回来都说没有作业。学校怎么会没有作业呢。肯定是骗我们的。我们也是很忙,店里的事忙也忙不过来,他还那么不懂事,真是气死我们了。最好就是在外面被人打死了„„”边说边是拳打脚踢。我是劝也劝不来,最后,只好让学生离开,才好好和其家长谈话。我知道,这家长确实教育方式有不妥。但是,我也不能直接指责。谈话中,我把有关赏识教育讲述给他们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童年时期曾被认为是老师眼中的智障儿童并劝其退学,而就在那时,爱因斯坦的母亲却没有放弃他,她坚信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并且鼓励爱因斯坦,给他自信,让他获得成功的。

经过几次的交谈和接触,这位孩子的父母很是认同,不再在孩子面前说孩子的不好。还懂得了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家校合作,让孩子

重新树立信心,后来这位孩子的性格变好了,学习成绩自然的也就跟上了。确实孩子在早期教育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师,赏识教育在家庭也是很重要的。

三、因材施教

每个老师一次性面对一个班,面对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好好发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比如;学习成绩好的;班干部工作做的好;劳动好;做操好;唱歌好;画画好;英语说的好;上课积极发言,下课不懂就问,等等。这些都要老师去发现。去赏识学生,表扬学生。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思想领域里展现好自身的闪光点,慢慢的发光发亮。

四、培养兴趣

俗话说的好: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位学生总是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虽然有的不是在学习上。但是,当我看完班上同学的许愿卡时,我都发现,原来孩子们的心是那么大,当然,可以往兴趣方向发展,激励学生,从根本出发,所有的愿望想要实现,必须通过努力的学习方能实现。老师是伯乐,如果懂得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好好培养,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是千里马。孩子们都需要赏识教育。

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最本质是最殷切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被赏识的孩子,他会很开心,并且会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希望得到更多的赏识。孩子是那么热切的希望得到赏识。我们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就用我们神圣的责任去塑造出一颗颗美好的灵魂。

参考文献:《赏识教育,让学生的自信飞扬 》 作者:刘绪刚

《 实施赏识教育 善待每一位学生》作者:贺敬华 等等

篇2:孩子需要赏识教育

如果大人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能使孩子创造奇迹。确实,赏识是激发孩子兴趣最好的营养剂。 爱玩球是小孩子的天性,小时候,皮球经常是被他们当做足球来踢。读小小班的时候,我开始教当当练拍球。因为动作不太协调,没拍几下,球就不听使唤,滚出去了,试了几次后,当当就不愿意练习了:“拍球太难了,我不想学了!”于是,我让当当摆好姿势“两脚分开,和肩膀一样宽,腰弯下一点点,右手好像拿着一个大苹果一样,有一个弧度。拍球的时候,球到哪里,手也要跟到哪里。”我还握着孩子的手,一起拍皮球,让孩子感受皮球弹跳的轨迹和节奏。动作要领说说简单,但是练习起来,还是很难,没有什么进步。当当仍对拍球不感兴趣,甚至有点抵触。但是,我还是竖起大拇指表扬当当:“你以前不会拍,今天可以拍上五个了,有进步啦!”于是,我开始和当当比赛拍球,我把自己的水平降低到孩子的水平相当,和孩子一起练习。有时候,我故意输给当当:“你看,妈妈比你大,但是拍的比你少哦!你再练练,会越来越棒的!” 表扬和鼓励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激励上进心,这样取得进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慢慢地,当当可以拍上三、四十个了。我突然想到:平时学生考试成绩优异的时候,我总会发个小奖状,鼓励他们,孩子都喜欢这样的奖励。于是,我跟当当约定:当你拍球有进步的时候,妈妈就写一张小奖状送给你。当当一听,更来劲了,每次拍完就问:妈妈,我挑战成功了吗?小奖状的力量真的很神奇,当当拍球真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40、57、76……有时候还可以连续拍200多个!望着墙上的小奖状,当当很有成就感,这可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孩子学每一种本领都是从零开始,就像学拍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太过于心急,更不能说一些打击孩子自尊心的话,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啊?你怎么还不会啊?那样孩子有可能会一看见球就心里发慌,就不想拍。心里有了障碍,学起来就更麻烦了。拍不好的时候,家长的鼓励非常重要,只要能够拍好 1个,就应该肯定他的进步。我们家长应该细心捕捉孩子的进步、赏识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更自信、更快乐地成长!

篇3:赏识教育—让孩子起飞的翅膀

一、赏识是对孩子自身潜能的挖掘

我教过一名外校转来的学生, 她叫李慧。开学的时候, 家长向我反映孩子智力比较差。我觉得纳闷:怎么会有说自己孩子笨的父母呢?况且才上小学一年级, 怎么就能断定她的智力差呢?我不解地盯着李慧看, 企图从她幼小的身上找出答案:给人感觉除了有点害羞外, 孩子长得眉清目秀, 根本不像个笨小孩。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 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我从侧面了解到:李慧的家庭环境并不好, 爸爸工作忙, 妈妈整天打牌,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教好她!

第一天学习拼音a, 我教学生发音要点。范读、带读了几遍后, 就让学生自己读, 并让读得好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也许是长期生活在偏见中的缘故, 唯有李慧不敢大声读, 更别说当小老师了。但从她发音的口形来看, 她是读对了的。我心中暗喜。为了避免她心理紧张, 带读时我特意绕到她身边, 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头, 她露出惊异的神情。接着, 我又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读。在别的学生读的时候, 我注意到李慧也跃跃欲试, 嘴巴一张一合, 脸上流露出娇恬的笑容。我确信这时的她也想向大家展示自己了。果然, 轮到她读的时候, 她终于羞涩地读出了a音。我故意说没听清, 让她再读, 她便又读了一遍。这下我才大声地表扬她说:“你真棒, 居然读得这么好, 如果声音再大些, 让全班同学都能听见, 就更好了。你能做到吗?”她睁大眼睛, 羞红了脸, 使劲地点头, 鼓起勇气大声地又读了一遍。她的自信赢得了阵阵掌声。我想, 这也许是她读书以来最高兴的一件事了。我趁热打铁, 让她当小老师。她更加自信了, 全没了刚才的羞涩, 红扑扑的小脸上焕发着光彩……

李慧一天天地活泼起来, 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第一单元测试, 她竟然考了90多分!她的家长开心地笑了, 从此再也不说李慧是个笨小孩了。在整个拼音学习阶段, 李慧的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是赏识教育挖掘出了孩子身上蕴藏的潜能, 使孩子获得了自我实现, 获得了自信!同时也让我领悟到了赏识教育的动人魅力。

二、赏识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

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孩子成长的道路犹如跑道, 老师应该多喊“加油!”记得有一次, 我在五年级上公开课《鲁本的秘密》。这是一个寄宿生班, 他们来自农村, 胆小、发言不积极, 怎样才能让他们和我配合好呢?我想, 只有让孩子的心灵得到舒展, 心灵舒展开了的孩子才会快乐, 才会让心飞翔。试教的时候, 我留心观察每个孩子, 用心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一名学生回答问题细声细气, 像蚊子叫, 但朗读课文却很流利, 充满了感情。于是, 我就对他说:“会读书的人把一段文字读成一个画面, 你的朗读水平很高, 听你朗读课文是一种享受, 若能大声地读, 效果就更好了。”孩子惊奇地看着我:“老师, 我真的读得这么好吗?怎么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孩子, 你确实很棒, 以前没有人注意到你, 那是因为你没有把自己展示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 大家就会注意到你了, 能做到吗?”孩子高兴地答应了。从此, 我经常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在操场上朗读。等到我上公开课时, 他果然勇敢地站起来, 声情并茂的朗读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课堂上, 我不时用一些课堂教学的精辟语言表扬学生, 如“你真能干, 不用老师讲, 自己就能理解了!”“同学们说得很好, 很深入。”“你真不简单, 分析得这么精辟!”……教室里绽开了一张张笑脸, 同学们踊跃发言, 自信荡漾在一张张稚气的脸庞上。当我让孩子们在课文的插图旁写下自己此刻最想对妈妈说的话时, 同学们都畅所欲言, 说得非常精彩, 连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能运用老师给的句式写出了“夏夜里, 母爱融进扇子里, 摇着它, 凉飕飕;冬日里, 母爱融进棉被里, 盖着它, 暖烘烘。”多么优美的句子啊!那一节课在孩子们的配合下, 我上得非常成功。此后, 这个班的学生经常找我朗读、聊天。是赏识让他们觉醒了, 是赏识让他们进步了。

三、赏识要尊重个性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中, 学生是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自尊, 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班级里他们是同学, 在家里他们是孩子, 在社会他们是公民, 他们拥有未来, 拥有一切。因此, 每个学生都应该给予全方位的关怀, 让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我的班里有位同学是出了名的“吵大王”, 整个县城的小学他都读过了, 每次都是因为调皮捣蛋而被开除。他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无故欺负同学、晚上就寝时也经常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罚对于他来说已成家常便饭, 他也早已麻木不仁, 无所谓了。为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我对孩子采取了赏识教育, 从一些细微的小事入手,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每次课堂提问, 只要看到他举了手, 我就会让他回答。由于他头脑灵活, 问题每每都难不倒他。这时我就会抓住机会表扬他:“你真聪明, 这么难的题目都答对了, 你的发言很精彩!希望你继续努力。”他的脸红了, 想不到“吵大王”也有红脸的时候, 对于以前总是被批评的他而言, 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了。孩子大受鼓舞, 从此以后, 学习进步了, 课堂纪律也好多了, 对同学也友好起来。然而, 没过多久, 他旧病复发, 又开始违反纪律了。我没有批评他, 只对他说:“你有了进步, 原来会逃课, 如今只是上课讲小话了;原来经常打架, 现在只偶尔动手了, 不过还是要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他很不好意思地看着我, 透过他稚气的眼神, 我读懂了他的内心, 知道他真的努力了, 真的是进步了。我开心了, 满意了, 我对他说:“孩子, 你是我见到的最勇敢的学生, 因为你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而这往往是别人很难做到的, 只要你愿意, 老师相信你终究会成功的。”面对孩子的缺点, 只有走进他的心灵, 才能帮助孩子改掉缺点。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 老师也要由衷地赞叹。我们要承认差异, 要把教育办成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 办成让所有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

篇4: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惩罚”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课堂上“你真行!”“你真棒”此起彼伏,孩子们在赞颂声中成长,一旦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不是常常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一旦因为什么事被老师批评了,就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举动吗?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回忆他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精彩极了”父亲对他的评价“糟糕透了”。他从母亲的“赏识”声中,得到爱的力量,是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得到警告的力量,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

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当“慈母”又要当“严父”,对待学生既需“赏识”教育,也需要“惩罚”教育。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上学期周一的班会正在进行中,全班同学表情严肃认真聆听教育,崔同学不是埋下头,我故意当着没看见,也不在朝那方向看,渐渐地,我发现他趴在桌子上睡觉了。见此情景,我非常生气,快步冲到他身边,想狠狠地训他一顿。 只见 他正揉着红红的眼睛,呆呆地站在那里。见此情景,我冷静了下来,下课后我让他去我办公室,了解原因后,才知道他昨晚在网吧上网,一夜未归。我告诉他现在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睡眠要充足。立即安排他去宿舍睡觉,再找来他的父亲,跟他说明了这些情况, 让他冷静处理此事并在假日加强监督。第二天,班长把 日记 交上来。我打开崔X的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犯了错,心想老师一定会告诉父母亲,免不了又是一顿打,想不到老师却没这样做,也没有骂我。周老师,你对我的一片真情,我决不会忘记。我再也不去网吧了。”学生的肺腑之言让我深深地感动了。要知道,崔X是班级有名的“调皮蛋”,从不写日记的,今天能写出上面的话,说明我的处理方式深深地打动了他,而且是从心灵深处打动了他。

从此,我从多方面鼓励他进步 从此,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对班级的工作非常热心。我就让他发挥特长,负责班级的自行车管理工作,受到了学校的好评。他的父亲高兴地对我说:“周老师,太感谢您了,我的孩子有希望了。”

看到崔X的进步,听到家长的称赞,我想,如果当初我大发雷霆,训他一顿,甚至体罚他,学生就会口服心不服。作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宽容与激励学生,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但是,到了第二学期,崔X又有了反复。调皮捣蛋,不完成作业,同学们纷纷来告状,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同学们的说法真有此事,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天,先肯定了他的成绩,接着,严肃地指出他存在的毛病狠狠地训了他一顿,并告诉他,做一件好事容易,但贵在坚持做好事。在我的批评教育下,崔X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愧疚,并认真改正,不久,又重新获得同学们的信任,还被同学选为小队长。

篇5:如何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很多家长说,我该怎么夸孩子呢,总不能一天到晚说“好啊,乖啊”。这里就谈到了赏识教育的中心话题,鼓励孩子,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同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和内容。

说一下这个赏识教育吧,听上去好像很直观。赏识教育,家长们老是在讲、在用。比如说,一个小主持人,有人对她说:“小燕子啊,你的节目做得真好”,“小燕子呀,你上台讲话讲得可清楚”,“小燕子啊,你的形象就是好”„„说的多了她会有什么感觉?——很假!很假!故意的,大人都会来这一套,但是没有用!因为我们的赏识教育被孩子发现了。

赏识教育一定要不动声色。一定不能被别人发现,不能太虚伪,首先它必须是真实的,并且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不是直接说出来的。比如说吧:小燕子,你这个上衣是哪买的?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哪一天带我去,我太太正好也想买一件带条纹的青色衣服,我一直都没有见。当人离开了以后,她会是什么感觉?

——觉得你真喜欢这件衣服,觉得自己的眼光得到了别人的肯定。你没有直接夸奖,但效果达到了。对孩子说话的水平一定要达到这种程度,滴水不漏。

因为父母和孩子是一辈子的事,天天说你多好多好,说一天可以,说得多不就烦了吗?所以,要说这种既认可他、肯定他,而他又听不出来的话,这样的话也就是我们做亲子教育的意义:提高我们亲子教育的技巧和方法。

有人说:我觉得这当爹当妈真是一件累人的事,整天都干这个了,还干不干自己的事了?这种家长就很糊涂。孩子的事就是你的事!这个观念必须因在脑海里面:对女人来讲,孩子是第一位的,孩子和自己就是一个人。怎么能跟孩子分你我呢?

篇6:教孩子学会赏识自己教育心得

开学第一周的周末,我给学生留下了这样一篇作文:写一写自己的优缺点(优点不少于十条,缺点不少于五条),题目自拟,格式不限。我的目的显然而知,是想让孩子们通过这篇作文来正确认识自己,优点要发扬,缺点要改正,尤其这个学期是小学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学期,如果孩子在开学初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改正,我想这将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习作活动。也是因为时间关系吧,布置作文的时候,我并没有做任何的解释和引导,只是把它写到黑板上了,因为我相信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一篇作文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他们应该明白老师布置这篇作文的目的。

作文本交上来了,我认真阅读着孩子们的每一篇作文,果不其然,班内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十分详细认真地写出了自己的优缺点,并且写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如何去改正自己的不足。而且我也看见很多孩子在自己的作文里都写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更完美。”,这也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可是也有这样几个学生,交过来一篇不完整的作文,里面缺少的都是优点。有两个学生说自己的那些优点不值得一提就不写了,有一个学生写了优点一词,干脆就空那儿了,询问了半天说是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所以没写。我搬了把椅子让他坐在那儿,说:“宝贝,你怎么能没有优点呢,你看老师问你作文为什么没有写完整,你能老老实实的回答问题,这不就是一个优点吗?下课后,能和伙伴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这不也是你的优点吗?老师经常看到你和班里几个同学一起专注的`打篮球,会打篮球,爱打篮球,这不也是你的优点吗?还有很多呢,仔细想想,怎么可能没有优点呢?虽然你学习成绩不好,但你很努力,这不还是你的优点吗?……”看着孩子逐渐舒展的眉头,我知道孩子的自信心算是回来了,十分钟后孩子便交过来一篇完整的作文。

再次看到孩子的作文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一直是自己有一颗赏识孩子的心,也曾经给家长们说要多赏识鼓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忽略了孩子其实也应该学会自己赏识自己的。于是我走进班级又给学生上了一堂课,内容是教孩子学会自己赏识自己。

主要是围绕三点让孩子们学会赏识自己。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就像我们班里的同学说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即便是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也有不足之处。其次我们的优点不只是表现在学习上。学习中我们的优点很多,比如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整洁,能主动预习、复习,学习成绩优秀等;生活上我们也有优点,比如懂事孝顺爸爸妈妈,不挑吃穿,主动做家务,和小伙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等;性格上我们也有优点,比如有坚强毅力,做事有恒心,遇到困难主动克服,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等;另外我们也有自己的特长等。最后是用赏识的眼光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有了这些优点,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努力做得更好;有了这些缺点也不可怕,我们要改正,可以以此为起点采用多种办法自己改正,也可以在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改正,争取更完美。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时时扬起自信的风帆,才能处处承受挫折,坦然地面对困难和失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看到同学们眼中闪耀着智慧、坚毅的光彩,我相信这节课已经发挥了它的作用。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能够坚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自己,那么他们将来也一定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篇7:误用赏识教育,容易惯坏孩子

很多家长受到赏识教育的影响,在很多时候都会夸奖、赞美孩子。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往往是爱哭闹的孩子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同样的,在家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当我们因为疲惫或是心烦失去耐心时,就塞给正在哭闹的孩子几块糖果、或者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以换来片刻的安静?

任性是怎么来的?

小故事1:

晚上睡觉时间到了,妈妈提醒4岁的晨晨早点上床,可是晨晨还没玩够,就开始大发脾气,拖延时间。妈妈最受不了晨晨这样了,于是就说,如果他能安静下来,就让他再玩半小时。在晨晨妈妈让步的时候,她无意中就是在奖励和强化爱晨晨发脾气的做法,这类行为在今后很可能会再发生。

所以,不要奖励孩子的不良行为或是父母不希望发生的行为。尽管很多时候,父母奖励的做法,是无意的,但是这种无意中的奖励,将有可能致使孩子形成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任性。孩子一哭闹和发脾气,往往会让父母感到烦躁、生气或者歉疚,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发脾气,一些父母会妥协让步,答应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任性,养成通过制造父母情绪上的痛苦和烦躁、来让他们让步的.不良习惯。

如何面对孩子不良行为?

小故事2:

妞妞5岁了,有一次爸爸妈妈带她去外面餐厅和亲戚一起吃饭。饭菜上来的时候,因为还有一位重要来宾没到,大家都没吃,等待人到齐了一起用餐。妞妞看着桌上的白灼虾很想吃,就对妈妈说:“我想吃虾,妈妈你给我剥虾仁。”妈妈说:“等一下,我们和大家一起吃。”妞妞顿时大哭起来,奶奶赶紧说:“让孩子吃吧!别等了。”这个时候,妞妞的妈妈有两种选择,但是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

选择一:妈妈为了不让妞妞哭,就答应妞妞,给她吃虾。但是这样做,今后妞妞很可能还会采取类似的做法来达到目的。久而久之养成任性的习惯。

选择二:妈妈温和但是坚定地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想吃,但是我们要等客人到齐后一起吃。”如果妞妞还是继续哭,妈妈可以让她哭一会,如果不想影响别人,也可以带她出去,让她在外面哭够了再回去。孩子的哭泣,是表达负面情绪的一种做法,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她将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哭泣之外的方式来宣泄情绪,比如用语言表达。

任性的孩子,在父母连续不断地强化了他的不良行为后,会变得相当有能量、很熟练很有效地控制父母,为了随心所欲达到目的,可能会无休止地喊叫、哭闹、发脾气甚至打人。只有当她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才会停止这些给别人带来紧张和烦恼的做法。

篇8:赏识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

一、抓住关键, 赏识学生给他们自信

赏识学生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实践证明,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平时学习生活中, 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 发现其“闪光点”, 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每一个学生, 并注重随机教育, 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哪怕是学生做错了什么, 也切忌大声呵斥, 而应讲究艺术, 语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 既帮学生找到不足, 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 学生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 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

自信, 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 是人成功的基础。而悦纳自我, 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 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 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 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 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系, 因为我们总是强调存在哪些不足。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这些教导完全正确, 但如果仅仅只看到我们的缺点, 那是不全面的。一个学生考了95分, 美国父母和教师会说“Very good!”, 中国父母和教师会说“为什么差5分?”其实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 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 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试想, 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能取得成功吗?答案只有一个:“不!”

那么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呢?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尤为重要。首先, 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 当然也都有缺点, 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 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 “东方不亮西方亮”。例如, 有些孩子思考能力欠佳, 但动手能力很强, 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修理工, 你能说他不成功吗?第三, 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每个孩子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 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 成绩由60分提高到65分再提高到70分, 应该给予表扬。如果我们每次以100分来衡量, 并对他们说出一些有伤自尊的话, 如“真蠢”、“真没用”、“笨死了”等, 那他经历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但如果动态地观察他却是在进步、在前进。就拿我班上的一个双胞胎女孩子来说吧, 我刚接手教她的时候, 她性格有些孤僻, 长着一张快嘴, 常因为其他同学的一点小毛病就叽里呱啦地指责个不停, 读书时常因为拖音难听弄得同学们都嘲笑她, 不喜欢她。针对这种情况, 对于她能积极的举手发言, 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写的作文篇幅较长, 我在课堂上都给予了肯定, 并在课后给她指出了不足, 慢慢的, 她逐渐树立了自信心, 认为自己能做好, 在老师的鼓励下, 她不再怕失败, 害怕的是不能参加任何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刚开始, 她在班上积极参加各种朗读、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等, 最后参加学校大型的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唱歌比赛, 发展到参加市级的各种比赛, 终于在一次市级作文比赛中, 她获得了一等奖。当她双手捧回这奖状的时候, 她已经完全找回了自信, 不再认为自己是差孩子, 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能力, 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从中我们不难看到,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 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 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排山倒海, 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 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才能让学生产生安全感, 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 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营造氛围,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赏识, 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学生更是渴望受到赏识。他们很容易被他人忽视, 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 仅仅依靠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 是不容易奏效的。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 营造氛围, 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要求教师做到正确地认识学生、评价学生, 并逐渐地形成“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学科渗透、探索发现、多元评价、审美心理发现等多种教学法, 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结合施教。同时, 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 自觉实践, 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 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 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参考文献

[1]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赏识教育操作方法) .华语教学出版社.

[2]崔华芳.做最成功的父母——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05.

篇9:教育需要赏识

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无论其做错什么事,总会有一个理由,不应当拿成人的标标准来衡量。应设身处地为学生想想,真心地与学生交流,相信结果会令你兴奋不己。

我的班级里有个出名的淘气小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家不按时完成作业,总是找出一大堆“理由”来搪塞你。平时在校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搞出许多“恶作剧”,弄得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为此,我总是十分恼怒,经常批评他,责罚他。气愤之余,想起自己當初上学时不愿学习的心理,从而变成事业无成的遗憾。又想到放弃一名学生就称不上好老师,挽救一名学生,就是拯救一颗灵魂,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业。

我开始改变对他的看法,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他。发现他有许多优点是其他同学无法比的:他头脑灵活,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对感兴趣的东西充满好奇,总是钻研,直到弄清为止;体育素养极高,尤其是踢球,四年级的他球技不亚于校足球队的成员,而且肯吃苦,练个没完没了。我十分欣赏他的长处,越发觉得他还是蛮可爱的。

我渐渐地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劝导的口气也变得语重心长了。列举前人好学成才、遵守公德的故事,使他在感激老师的宽容之余,能够在对比中,接受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好好学习,立志上进。我在课下时间同他一起玩球,并把我的一些足球技巧传授给他,并推荐他到校足球队试训,赢得了他的心,师生间建立起了信任与好感,并产生了强大的磁场。他完全信任我,甚至是崇拜我。我则经常对他的良好表现给予激励和肯定,时常在学生面前表扬他。他完全变了,变得充满自信,乐于学习,关心同学,“坏孩子”变成“好孩子”,这是多么大的飞跃。

篇10:孩子需要赏识教育

前段时间,儿子所在的幼儿园组织大型亲子活动,我像模像样地拿着摄像机,挤在家长队伍里准备给他拍些特写。起初他站在第一排,当活动开始时,别的小朋友都开始往前挤着摆POSE。我也鼓励他勇敢一些,好让我多拍些画面。可是他却出奇地不配合,你让他向东看,他会转身向西,好像一切都与他无关。幼儿园设计了许多亲子游戏,我兴致勃勃地随着人流跃跃欲试,可是儿子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点也不给面子。我一气之下就拽着他准备回家,儿子怯怯地看着我。老公在一旁忍不住说:“至于吗?他不愿意,你强求他干吗?”说完便蹲下来拍拍儿子的肩膀,示意他没关系的,并告诉儿子我生气的原因。只见儿子点了点头,然后他们一起走了。看着父子俩渐远的身影,我哭笑不得,儿子的不配合,不长面子,到最后倒成了我的错。那一刻,我对儿子失望极了。

这时,正好碰到熟识的园长,她笑着问我玩得怎么样。我自嘲道:“还游园呢,没被他气坏!”她不禁笑起来,说:“你那儿子呀,属于内秀型的,不爱表现不是缺点。你不能因为这批评他,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现在不都主张赏识教育嘛,你不能跟孩子逆着来,而是要用一种鼓励的、赏识的方式去对待他。”看着她真诚鼓励的目光,我不由地点了点头。

和园长道别后,我准备先回家。儿子突然飞奔过来,对我大声喊:“妈妈,我给小兔子喂草了!”老公紧跟其后过来说:“你知道儿子干嘛了吗?”我一副不屑的表情,连看都不想看他俩。老公接着说:“刚才他说幼儿园里这么热闹,一定没有人在意那对小兔子,它们多孤单啊!”我这才想起来,每天早上儿子上幼儿园时,总要拐到校门旁边的那个饲养角去看看那对小白兔,而且每次放学都要去打个照面。那一刻,我忽然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在这繁华喧闹的都市中,连小孩子都在极尽所能地张扬个性,唯恐自己的光亮被人群掩埋的时候,却常常忽视了生活中那些最弱小的个体。

篇11:孩子需要赏识教育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赏识教育尤其必要,其效果也会更明显。下面结合自己多年对一部分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的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实施赏识教育的亲身体验作如下浅析。

一、单亲家庭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单亲家庭的成因很多,有的由于父母双亲某一方因病或其它缘故早逝,有的由于父母双亲结合后,感情、兴趣、志向、生活习惯不和或经济问题而离异造成;还有的由于父母某一方喜新厌旧,或第三者插足造成。

据《中国妇女报》最近一篇文章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占呈上升趋势,80年代初单亲家庭占所有家庭的百分之五,90年代末上升到十二。我现在带的小学二年级名学生中就有7名学生来自单亲家庭。随着单家庭的形成,产生了单亲家庭孩子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特殊家庭环境,形成他们较为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这些孩子显然是我们实施赏识教育应充分关注的重点。

1.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往往要以通过人的情绪变化洞悉人的心理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个人情绪的起伏大多是短暂的,有时情绪特别好,而有时却特别低落,像这种起伏大多短暂的,平常的情绪状态多处于两级之间。当某人的情绪状态长期陷于低落之极端者,即被认为是心理异常中的忧郁症。如果某人的情绪状态经常驻处于两个极端,或极度消沉,或极度兴奋,那就被视为心理异常中的躁郁症。研究还表明: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具有忧郁症或躁郁症的心理状态和人格异常表现。我带的班中有位同学,其父亲多次被公安局刑事处罚,目前外逃不知去向,其母亲抛家别子别嫁他人,这位同学由奶奶领养。

由于父亲的犯罪使他觉得在生活中只有痛苦没有快乐。他长期陷入情绪低潮,对未来充满悲观与绝望,对别人对世事冷漠以待,经常把自己处于极度孤独的困境中,独坐一隅数小时一动不动,无心学习,懒于作业,形成孤独、冷僻、失落、自卑的心理,表现典型的忧郁症。

我班还有一位同学,父母不和闹了好几年,离异后,孩子由母亲领养,不负责任的母亲整天打牌跳舞,寻欢作乐,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在父母离异前饱受了不安和恐惧,父母离异后,得到的不是心灵的抚慰,而是进一步的摧残,因而

有时情绪十分消沉,有时则显得十分狂躁,上课有时突然无缘无故地怪叫、长啸,而对那些能享受到父母疼爱、家庭幸福的孩子,产生一种莫名的嫉妒和恶意,常常不由自主地掐他们的脖子,揪他们的头发,蓄意毁坏他们的新书包、新衣服、新文具,以发泄内心的不平,呈现出典型躁郁症和人格异常。

2.单亲家庭的特殊环境

单亲家庭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形成初期和形成后期两个阶段。在形成初期,有的家庭由于经历了亲人早逝给孩子带来的不幸和痛苦。有的家庭由于父母不和,家里天天像战场,闹得不可开交,孩子得不到片刻安宁,给心理上造成不安和恐惧。这种不幸的遭遇和环境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

在形成后期,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不能同时得到父母的爱,不能享受正常家庭的完美、和谐、和幸福。特别是领养孩子的一方,如果不能和孩子和睦相处,用全部的爱去抚平孩子的心理缺陷,去校正孩子失衡的心,给孩子弥补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环境,反而把孩子当作“出气桶”,时常随意打骂,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就学校、社会环境来说,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人们往往有些偏见,有些人往往喜欢当众评议这些孩子特殊的家庭,捕捉和传播这种家庭环境形成初期的故事和绯闻,以一种异样的排斥的眼光,或是以一种同情的、怜悯的眼光看待他们,甚至有些老师也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抱有成见,显露出对他们信心的丧失,这些都使孩子情绪上不规律的起伏,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情绪有的属于先天遗传生成,有的于后天造成,其中忧愁、悲伤、抑郁等情绪大多属于后天形成。按照精神分析论的解释:忧郁症和躁郁症都是一种失落反应,所以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家庭一半是造成其特殊心理的基本原因。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赏识教育

1、孩子需要赏识,需要爱。

心理学家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能让孩子体验信任、理解和和愉悦,从而让蕴藏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健康成长。赏识能让孩子在得到激励的同时提高自信心,在快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保持永恒的动力。我们

完全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以“爱”的伟大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赏识教育的实施过程就是“爱”的充分体现。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赏识|渴望爱。作为单身家庭的孩子,曾经历了亲人早逝的痛苦或家庭破裂、双亲离异的恐惧,更有甚者,在单字亲家庭形成后仍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和家庭的温暖,孤独无助,失落自卑,所以他们更渴望得到赏识,渴望得到更多一份关爱。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由于他们的特殊的环境和由此产生的特殊心理,实施赏识教育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实施得法,其效果更明显。赏识教育的理论核心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2、教师应该当好赏识教育的主角

孩子的教育主要在学校,教师应该当好赏识教育的主角,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问题是如何当好这个主角,根据地我多年的实践作为主角应做到:

走进孩子的心灵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冷僻、沉默少言,心灵隐

藏着许多不愿披露的症结。作为主角的老师,首先必须与孩子做好沟通,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途径。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愿意与你交流和沟通,进而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要善于破译童心,读懂孩子的心理和思想,通过沟通才能达到理解,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并为下一步的赏识教育奠定基础。

(1)尊重孩子的人格

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普遍表现出自卑的心理,但往往又表现出倔强好胜,唯恐被人瞧不起,以一种叛逆的心理试图捍卫自己的人格的尊严。我曾经以一种同情和怜悯的关爱,想走近、了解并帮助几个家庭遭遇特别不幸,至今仍无人关心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他们面前我深入地谈到他们的家庭,谈到他们目前处境,也谈到他们自身的缺点和不健康的心理,苦口婆心,充满关心和同情,十几次谈话却越谈越崩,满腔的怜悯、关爱反而引起他们越来越强的反感。经过多次反思,我终于明白:单亲家庭的特殊环境,由此而产生的孩子的特殊心理残障,恰恰是单亲家庭孩子最忌讳触及的雷区,因为这正是孩子心灵的伤疤隐痛,在他们已经受到伤害的心灵上,不能允许再次的刺激,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亲和、尊重和激励。我找准了自己的位置,选准了自己的形象,以朋友的身份面临他们的平常生活,随时克服作为教师习惯性居高临下的说教,保持平等的交谈、接触、,十分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和鼓励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终于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被他们认作为知心朋友。

(2)接纳孩子的缺点

当你能过沟通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与之交上了朋友,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全部的时候,这时你或许会发现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是那样的古怪冷僻,心理状态是那样的令人费解,各种缺点弱点是那么集中地在他们身上,而且缺点、弱点改正的过程又是那样的反复艰难。我曾经几乎丧失信心,甚至于想放弃,任其“破罐子破摔”。在失望之余,我想方设法使自己平静下来,仍然在自身找寻到了原因,主要是自己“恨铁不成钢”,“急功近利,求效心切“,对问题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对困难估计得不够充份。情绪心理的研究告诉我们:当被教育者的缺点、弱点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教育者应该冷静地面对,勇敢地接纳,接纳孩子的缺点、弱点,对教育者来说应该是个情绪调节过程,要努力将自己的情绪调离焦急、愤怒、绝望,让心情平静下来。接纳即是宽容,也是信任,有了接纳的前提,才有升华的可能。教育者不但要具备接纳受教育者缺点、弱点的勇气,还要有将自己的接纳表示出来的技巧,让孩子明白你的宽容大度,你的“够朋友”。但接纳不能等同于纵容,在接纳之乒,应该帮助孩子正视并逐步改正缺点,克服弱点,不断进步,这种接纳才能导致升华。

(3)激励孩子的进步

有些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些偏见,认为他的身上缺点多,甚至觉得浑身上下都看不顺眼,没一处优点。这是不对的。问题在于怎样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注意捕捉孩子可能偶然出现的一丝一丝毫的进步,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激励孩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有技巧有学问,老师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以及拍拍孩子的肩,摸摸孩子的头,说声“你一定行”都会给孩子莫大的激励和无限的幸福,从而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在关爱和信任的氛围里逐步树立起来自信、自尊、自强,取得长足的进步。

3、赏识教育还需要配角和助手。

教师作为赏识教育的主角,还必须动员家长作好配角,并发挥同学,特别是

班干部的助手作用,这是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健康良好的环境所必须具备的。

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必须深入到家庭和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能过家长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各方面情况。通过经常的家访,教师还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特别是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每一点进步,唤起家长的信心和责任心,以便更好的胜任配角。

上一篇:慈祥的外公作文下一篇:医疗器械销售_市场推广岗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