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以爱的眼光来发掘教育客体身上的闪光点,注重生命成长,尊重差异,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赏识教育在农村中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二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留守儿童赏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留守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篇1:

谈赏识教育对留守儿童数学课后辅导的作用

农村初中的留守儿童较多,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对子女总体期望过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这些学生自律能力较差,数学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学生,数学课后学习习惯差,沉迷于电视、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不能合理地安排课后时间,不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通过调查、访谈我们了解到,这些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自控能力较差,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会的题目也不问,又没有人能及时督促指导,所以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对数学也就失去了信心。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课后辅导,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尤为重要。笔者尝试利用赏识教育,对他们进行课后辅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用赏识的眼光看待留守儿童,对他们特别关注

我们班有六名留守儿童,在开学初,我就特意把这些学生分在了同一组。我首先观察他们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第一次课后作业,我没有对他们特别强调,结果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只有两位学生能完成,但书写潦草。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在班级表扬了完成作业的学生:“如果书写能再工整一点就更好了。”对没完成的学生说:“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如果你们想写的话,会比他们写得更好”。第二次布置课后作业,在班级布置完以后,我又特意给他们布置了一遍,结果他们组就全部完成了,而且多数书写较规范,我在班里表扬了他们,说他们表现得非常好,进步很大,从那以后,他们就能及时完成课后作业了。

为什么同样是课后作业,两次检查却有不同的效果?对此我进行了分析:因为第一次布置作业时,我没特别关注他们,所以他们作业完成的情况不理想,而第二次在特别强调后,他们就能全部完成作业;前一次作业书写不规范的学生,以被表扬的同学作为典范后,作业书写就特别工整了。由此看出,特别关注、多用赏识教育,在对待留守儿童辅导问题上,作用特别显著。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多关注、多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让他们感受关注的温暖,从心里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二、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给他们特别的关怀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关爱,加上成绩不理想,所以在班里比较自卑,害怕被别人看不起。因此,在和这些学生接触时,教师要多用赞美的语言。我在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把这几位学生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们当天的学习情况,出几个问题考他们,对他们不会的问题,就再讲解。对掌握得好的学生,我每次都对他们竖起大拇指,对于掌握得不好的学生,我则用鼓励的语言,譬如“如果你再细心一点,你会做得更好”,如果题目全做错了,我就夸夸他的字漂亮。这样,他们对自己就有了信心,从最初的被动学习变成后来主动找我,要我出题目,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他们也逐渐变得开朗,和同学相处也越来越融洽,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

三、组织班级的学生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我在对留守儿童实施赏识教育的同时,也引导班级的其他同学,不能因为留守同学成绩差、习惯不好就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孤立他们,而要在课后多关心帮助他们。我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从班级里面挑选了与这六名留守儿童相邻或同村、学习习惯好、成绩优异的六位学生,与这六名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子,在学习与生活习惯上帮助他们,与他们一起完成家庭作业,随时“监督”他们,让他们没有时间与“自由”去上网、玩游戏,对他们不会的问题,能给他们讲解,把讲不清楚的问题记下来给我,我再给他们单独讲。一段时间以后,留守学生慢慢戒掉了游戏,对家庭作业的态度认真起来,遇到不会的问题,能主动问同学或老师,没再出现作业不做、乱做的现象。期中考试时,有4位学生数学考到了90分,其他2位也考到了70分,这比刚进校时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有时候,同龄的孩子是彼此最好的老师,他们能从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而学生也喜欢同龄的朋友,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他们能发挥自身的长处,发现不足,共同取得进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会用这些“小老师”,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在帮助别人时,自己也有更大的进步。

四、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

在和这几名留守儿童接触久了以后,我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教师善于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一定会还给教师许多惊喜。有两名学生课后作业态度不太认真,我让他们担任收作业的小组长,收完作业我让他们翻翻自己组学生的课后作业,告诉他们组长要比组员做得更好。后来,他们的课后作业就做得很认真,我及时给予了他们表扬和奖励,他们渐渐地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有一名学生成绩进步很大,我让他和一名成绩比他差的学生结对子,告诉他要学会帮助别人,结果,他们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多数人都懂,但在做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做到。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对待留守儿童数学课后辅导问题上,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继续用赏识教育对待这些学生,让他们越来越自信,成绩能有更大的提高,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葛广伟.浅论中学数学科目课后辅导[J].都市家教,2012(2).

[2]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伏广叶

留守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篇2:

浅谈赏识教育在农村中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赏识教育是一种以爱的眼光来发掘教育客体身上的闪光点,注重生命成长,尊重差异,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赏识教育在农村中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二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农村中学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应做到:首先,教育者要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其次,教育者要掌握赏识教育的方法技巧;最后,学校要创造赏识教育的环境。

关键词:赏识教育;农村中学;教学;应用

在当今的农村中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以至于教学的有效性不足,而导致不足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与缺乏赏识教育相关。本文试从赏识教育的角度谈谈赏识教育在农村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 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赏识教育是由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周弘老师从把他的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留美博士的经验中逐步概括出来。周弘老师认为:“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表扬加鼓励,而是一种教孩子学会说话、学会走路的教育。”赏识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和老师。”而它的奥秘就在于承认差别,容许失败。赏识的本质含义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看得起。赏识的目标是使教育客体感受到赏识,进而赏识自我,赏识他人,最终目的是教会他们热爱生命。

赏识教育包括赏和识,从词义学上讲,赏即是欣赏、赞扬的意思;识即是识别、辨别的意思。顾名思义,赏识教育就是既要赞扬教育客体的闪光点,也要识别、辨别教育客体。要把握赏识教育,得从以下四个方面解读:

首先,赏识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因为一位教育者要挖掘教育客体身上的闪光之处,就必须要热爱教育客体,对他们付出真实情感,教育者只有从心底里真正地关爱教育客体,才能不断赏识他们。

其次,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周弘说:“一切源于对生命的赏识!每一个生命似乎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这个世上。”每个教育客体,在他们的天性里都希望自己能被教育者欣赏、表扬。

再次,赏识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教育。由于每个教育客体所处的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每个教育客体存在差异,而赏识教育就是既要欣赏、赞美教育客体,也要识别、辨别他们身上不同的发光点。

最后,赏识教育是一种超越成功的教育。如果每个教育者都能有一双慧眼,去挖掘教育客体的优势,那么他们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获得成功,赏识必然导致成功。但是如果我们只把赏识的目标定位在成功上,那就显得太功利了,因此赏识要超越成功,它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和谐,使学生做一个快乐、幸福的人。

二、 赏识教育在农村中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 有利于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去打工。于是就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农村,让自己的父母抚养,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因为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从而导致亲情关爱方面的缺失,在心理、性格、情绪情感、品德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孤僻,不喜欢跟别人交流,不善于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过于偏激,容易自我贬低,心灵比正常的学生脆弱等。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道德状况等来进行教学,更加注重情感、心理这些方面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弥补自身的情感缺失。赏识教育具备情感性特征,从某个程度上说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必须从心底里关爱学生,多给予一些肯定的、认可的眼光,多爱护、疼爱他们。因此,在农村中学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有利于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与关爱,从而满足他们爱的需求,提高自信心,促进人格的完善。

(二)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部分农村中学学生是因为成绩较差,考不上城镇中学抑或是家里经济条件较差,承担不起私立学校的费用而留在农村中学就读的,这使得他们比较自卑,认为自己不如那些城镇学生,认为老师理所应当的也不会喜欢他们,因为他们能让老师表扬的东西并不多。这也就直接影响了他们上课的积极性,不敢跟老师互动。而赏识教育主张真诚、接纳、关注教育客体,多说他们的优点,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被赏识和重视,从而对教育者打开自己的心扉,让他们走进自己的内心。赏识教育的灵魂是沟通,要达到的目标是一个“通”字。只有在师生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他们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越来越融洽。

(三) 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有一大点是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农村中学跟城镇中学相比,教学条件、学校设施较差,缺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是以,农村中学的教师更应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而赏识教育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它从生命的视角切入,为教育客体的生命感到自豪,主张关爱,正向激励,赏识生命,从而促进生命的成长,赏识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身心和谐舒展的“人中人”,不仅要使教育客体的智力得到发展,也要使他们的情感、心理等各方面成长。是以,在农村中学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三、 农村中学教学中赏识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农村中学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育者忽视对教育客体的赏识。一些教育者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权威来压制教育客体,过于强调自己的作用,相对忽视尊重、关怀他们,未意识到赏识的重要性。

其次,教育者对教育客体的赏识应用不当。赏识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处理好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关系,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再次,教育者重批評、轻赏识。农村中学的学生学习基础、能力、自主性,甚至在道德品质等方面跟城镇学生相比,都有一定差距。部分教育者就放大学生的不足之处,认为多批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的努力向上。

(二) 农村中学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教学中赏识教育运用存在以上三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农村地区过分追求升学率,认为农村的孩子要想走出农村,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努力学习。在这一思想的作用下,教育者只关心教育客体的成绩,从而忽视对他们除了成绩以外其他方面的赏识。

其次,教育者对赏识教育认识不足。农村中学由于地处较偏僻,网络也不太发达,有一部分在农村中学任教的教育者很少会有机会出去深造,很少接触甚至没法接触到赏识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以至于农村中学的教育者不懂得如何将赏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再次,缺乏赏识教育的环境。农村中学跟城镇中学相比,校领导更愿意往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做出努力,崇尚以学生的分数来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这使得整个学校缺乏赏识教育的环境。

四、 农村中学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的措施

(一) 教育者要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

众所周知,理念是一切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的理念指导,行动就难免陷于盲目性与自发性。要进行赏识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者必须具备赏识教育的理念。教育者只有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才會从心灵深处真正地接受并理解赏识教育,并将其应用到课堂中去,在行动上赏识他们。教育者要树立赏识教育理念,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教育者要抽空多参加一些培训,多阅读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多向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这样有利于多接触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教育者只有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掌握好赏识教育的方法技巧,才能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并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使赏识教育的理念扎根于心。

(二) 教育者要掌握赏识教育的方法技巧

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表扬加鼓励,它与溺爱、迁就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以,教育者必须要掌握赏识教育的方法技巧。

首先,教育者对教育客体进行赞扬要适时。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对教育客体的赞扬既不能滞后也不能超前,要准确把握住那个点。

其次,教育者对教育客体的赏识要适度。适度的赞扬会使他们更加的有自信,而不加以节制的赞扬,则会导致其膨胀、狂妄自大,关键是把握好“豆腐嘴刀子心”的尺度。

再次,物质奖励要与精神奖励相联合,但应更加注重精神奖励。部分老师喜欢给学生物质奖励,但是如果我们过多地进行物质奖励,就难免会使学生变得势利化。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奖励,精神上的奖励才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和赏识。

接着,赏识要和管教相联合在一起。赏识教育提倡多赞赏、多正向激励教育客体,然而这不代表不指责,对于缺点不仅需要提醒,而且可以更直接地提出批评。但这不是过去居高临下训斥式的批评,而是朋友式的提醒,批评的原则是不伤害教育客体的自尊心。

(二) 学校要创造赏识教育的环境

学校环境总是无形地影响着教育客体,对其身心成长起着重大的影响,营造和谐的环境是对其最好的表扬。因此教学校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赏识教育的、充满爱的、和谐的课内外环境,塑造好孩子的感觉,把外在的激励转化为孩子自身的动力。

首先,校领导要创造一个充满赏识教育的校园环境,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第一,校领导自己要以身作则,在校园内多表扬学生的一些可取之处,使赏识教育之风弥漫整个校园。第二,引入赏识教育的评价机制,将是否树立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作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使得教师更加注重赏识教育。

其次,教师要创造一个赏识教育的课堂环境。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倾听,要尊重、理解、鼓励、赞扬他们,并一视同仁地与他们交往,使得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进行互动、沟通。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种以爱的眼光挖掘闪光点,承认差异,促进成长的生命教育。每个教育客体的心里都是期盼获得认可和赞扬的,教育者不能吝啬对他人的赏识,赏识孩子的进步,要小题大做,要经常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大拇指看起来很普通、很平凡,但是一旦竖起来后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让人感受到被人赏识的感觉,进而赏识自己的优点,增强自身的自信心,激发自己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周弘.觉醒[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周弘.周弘老师教你赏识孩子:赏识教育实操方法[M].广州:广州科技出版社,2004.

[3]凤雏.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用赏识教育法培养孩子[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

[4]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

[5]周弘.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周弘赏识教育实操版[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

[6]张翠萍.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对策:中学实施赏识教育的初步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7]孙利娟.论赏识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8]刘阳.赏识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9]王恒映.论中学德育中赏识教育的运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余艺容

留守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篇3:

浅析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作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时期的班级管理中必须要有效引导学生展开科学的学习与认知,通过赏识教育有效地建立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以此为日后更好地面对学习生活打下夯实基础。下面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站在班级宏观管理的角度对赏识教育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业从业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与参考,为共同打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途径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班级管理;应用

小学阶段的班主任管理必须要突出其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影响,特别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水平与理解力有限,不仅生理年龄存在较多的不成熟性,而且性格也是十分多变的。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突出教学手段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维护好良好班级秩序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思想道德认知,最大限度通过赏识教育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从本质上打造良好的班级管理而努力奋斗。

一、新课改下的赏识教育

作为新课改下的重要班级管理手段,赏识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同时也能够从本质上提升班级整体的凝聚力。然而对于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而言,教师应当通过不断地对学生展开有效的了解和认知,来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赏识教育手段与策略。对于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而言,必须要避免将这种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形式主义来抓,而是要通过对赏识教育的精髓进行掌握,以此来摆脱枯燥、乏味的表扬,更多地将“聪明”“很好”等呆板的形容词,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提升。相信在这种班级管理手段的引导下,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的放矢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与约束,同时也能够将教师的赏识作为一个目标和参考,为他们后续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原动力与支撑。

与此同时,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强调发自内心地对学生进行赏识,通过客观、准确的评判寻找学生身上的各种优点,对于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符合要求的学生给予肯定,对于一些略有差距的学生则是要给其一定方向性的鼓励和激励,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缺点,不断将特点转变为优点、将缺点转变为特点,为未来迈向更高学府和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现阶段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几点不足

(一)教育手段的单一

作为日常班级管理中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赏识教育更加倾向于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在肯定、赞扬、鼓励的状态下来引导广大学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认识感,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然而在日常实际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教师虽然对这种教学理念十分认同,但在推进的过程中却不知道该如何科学地展开应用。即便勉强而为,也会由于教学引导手段的单一与枯燥,遏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严重的还会将教师的表扬看作一种“表面行为”,却无法真正对个人的认知产生一种准确的判断。

(二)赏识教育缺少一定的认同感

中国的赏识教育起步与一些欧美国家相比略晚一些,特别是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更是有很多的教师认为赏识教育仅仅是站在掌控者与领导者的角度对學生日常行为和表现进行各种简单的肯定与鼓励,而这种鼓励更多时候是一种例行公事。可以说,这种缺少认同感的教育理念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很多教师仅仅是从言语上来对学生进行震慑,即便有了一些肯定也是非常拘泥于表面的,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觉得必须将“师威”作为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来抓,否则一旦与学生“打成一片”,那么便很难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然而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而言,更是要站在赏识教育的角度走进学生的内心,通过打破学生与教师的不平等、不和谐关系,俯下身子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像朋友对待朋友一样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作为突破口走进学生的内心,对他们的所想所感进行了解,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缺点,最终突出这种赏识教育对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和增强。

(三)缺少科学的教育理念推进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更加强调对教育理念的完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传统教学理念中的“分本位”思想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下教育工作的前进步伐,成绩更不能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参考。然而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不自觉地通过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这种班级管理理念的作用下,很多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但艺术、道德、品行等方面优秀的学生很容易被边缘化。而教师教育理念的陈旧更是让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多元化进步与发展的可能,但赏识教育则是要从认知模式、动手实践能力以及道德素养等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测,以正确而又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模式,将赏识教育作为激发学生进步、成长的重要途径,在不断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自我认知的同时,将他们培养成自立、自强、自信的一代新人。

三、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手段

从现阶段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来看,每一名小学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从公平、客观的角度推进赏识教育,以此为广大学生带来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下面就结合实际班级管理教学应用手段对赏识教育进行研究:

(一)从拓宽赏识教育的多样性入手

新课改理念下的赏识教育,并不能仅仅从语言的激励入手,更多的时候还应当强调从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入手,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肯定,同时也能够在犯错的时候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更是要充分对每一名小学生的个性与个体差异进行认知,特别是对于一些学生个性上的优点进行充分的肯定,除了“聪明”“漂亮”等词汇外,还应当尽可能地融入面部微表情、眼神、动作甚至作业评价语等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让学生感知到教师肯定与表扬的同时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自己是重要的,同时也能够深刻感受到自我提升过程中教师所给予的肯定。

除此以外,对于一些学困生而言,教师还应当通过班级内部光荣榜记录其进步的事迹来进行激励和赏识教育;而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则是可以在其有了一定进步后,通过电话、网络连线父母、向其父母代发邮件等方式来奖励学生。相信这些手段都能将赏识教育的本质进行渗透和推进,在完善班级管理的同时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强调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认同感

新时期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必须要突出教师对于赏识教育的高度认同,在拉近师生关系与距离的同时,构建一种平等、友好、和谐的关系,通过真诚、友爱的角度来尊重学生、认可学生、肯定学生。为了实现这种高度的赏识教育认同感,每一名小学教师都应当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下来,通过走近学生身边的方式尊重小学生、爱护小学生、了解小学生。虽然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尚小,但他们正处于一个对世界产生正确认知的重要阶段,所以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容易产生与教师的观念不同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对其思想、性格、思考问题的方式等角度来进行延伸,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引导将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进行贯彻与落实,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教师这种宽容、欣赏的理念下得到成长和进步,时刻以一种正面的鼓励来产生正确的判断。

(三)时刻展开赏识教育的科学推进

在推进赏识教育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突出赏识教育的优势,在有效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对他们的人格建设进行科学、有效的推进,也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够在大环境下对自我进行认知与肯定,相信这种教学手段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例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无论对与错都能够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而一部分学生则不敢站起来发表言论,生怕自己说错而导致同学们甚至老师的嘲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要充分地展开赏识教育的优势,通过鼓勵学生尽可能多地展开发言来弥补他们内心深处的缺失。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可以通过邀请这些不敢发言的学生进行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给予正面肯定,在给予学生充分认知与肯定的同时,也要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为他们树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与自信心而努力。

再比如,随着网络经济社会建设的加速,很多小学生过早接触到了网络这把双刃剑。而一部分学生由于自我认知和判断力不足,很容易接触到一些负面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通过加强沟通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而又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在构建个人完善人格的同时树立一定的是非观念。如果这部分学生能够知错就改,那么教师还是要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同时将这名学生的经历作为一个案例来激发、引导其他学生。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离不开赏识教育的引导和作用,每一名教师都应当站在学生自信、自律、自强发展的角度,通过赏识教育这一法宝来鼓励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不断完善自我、突破自我的同时为更加精彩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27-29.

[2]汪静.小学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2):56.

[3]王静文.中小学班级管理制度德育功能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

[4]肖腾福.让赏识教育渗透到学校班级管理[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7):83-85. 编辑 郭小琴

作者:陈翠霞

上一篇:行政国有资产管理论文下一篇:交往能力留守儿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