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引起我们更广泛的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论文 篇1: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关系到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教育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化和监护类型五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尝试厘清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状况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监护类型 研究综述

Summary of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LI Shengxi, LEI Yuming

(Politics and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School of Marxism,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Key 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monitor type; review

2004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标志着留守儿童问题开始进入政府的议事程序,成为留守儿童问题的报道、研究和改善“升温”的重要助力(谭深,2011)。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大规模正式研究始于2004年,如今学术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的文章已经非常多了。并且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搜理文献发现学术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研究,教育状况研究,心理状况研究,社会融入研究,监护类型研究。

1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研究

现有研究中,段成榮等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1)目前留守儿童规模庞大,成为一个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弱势群体;(2)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农村集中了高达87%的留守儿童;(3)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地分布在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省;(4)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没办法与父母生活和学习在一起;(5)留守儿童小学阶段的在校率最高,但是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其在校率逐渐降低(段成荣、周福林,2005)。

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有5800万留守儿童(全国妇联,2011)。段成荣、杨舸利用2005人口普查数据得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为:(1)规模多达5861万人,增长十分迅速;(2)性别比偏高,年龄结构金字塔呈瓦罐型;(3)农村留守儿童集中于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等省;(4)重庆、四川、安徽和江西等省份的每10个农村儿童中就有4个是留守儿童(段成荣、杨舸,2008)。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研究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1)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弱化。李根寿、廖运生(2005)指出,留守儿童的监护缺乏应有的家庭氛围,隔代监护人如爷爷、奶奶等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多限于吃饭穿衣等。并且,蒋平、阳德华(2008)认为家庭教育的弱化对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家庭教育的不合理和错位。某些隔代监护人对儿童视留守儿童为掌上明珠,对其不合理要求也尽可能满足,从而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不健康人格及心理的产生,并最终影响到留守儿童的方方面面(范方、桑标,2005)。

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学者关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存在不同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留守儿童较之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更差,如胡枫、李善同(2009)实证调查得出父母外出务工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否留守对学习成绩不造成影响,父母是否外出或者是否留守对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不造成消极影响(谭深,2011)。

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留守儿童整体的心理状况: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朱丹,2009)。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很多留守儿童出现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人际交往障碍、性格与行为偏差等问题(熊磊、石庆新,2008)。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密切相关(赵洁、林艳艳,2008)。

不同特征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刘宗发(2012)认为留守儿童留守时间长短、父母一方还是多方外出打工、父母外出打工地远近等都会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年级、性别等不同特征的留守儿童受到影响也不尽相同。

4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

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化: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现象危害中国新农村建设,影响和谐安定社会环境的构建(宋风波、王沛,2012)。留守儿童与同伴交往存在一定的障碍,表现为不愿意与人交流、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并且碰到问题与困难时,不愿意向他人求助(孙晓军(下转第223页)(上接第196页)等,2010)。留守儿童与家庭的联系紧密程度差于非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孤独感显著强于非留守儿童(张介平,2012)。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刘霞、武岳等(2007)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同的是,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更多来自老师和同伴,而非留守儿童更多地从家庭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留守儿童从学校获得家庭缺失的社会支持,如此来缓解内心的孤寂。

5 留守儿童监护类型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是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课题。李庆丰(2002)將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隔代、上代和自我监护3种。而段成荣、周福林(2005)认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构成结构包括儿童单独留守、儿童与父亲留守、儿童与母亲留守、儿童与母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父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其他亲属留守等6种类型。叶敬忠(2005)在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四种情况,其中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居多。李孝川(2012)总结了留守监护的四种类型:隔代监管型,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家里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健在的均采用祖辈抚养的隔代监管方式;委托代管型,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把留守儿童交给亲戚朋友或老师监护,这种监护模式不会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单亲监管型,这一类型的监护是父亲一方或母亲一方实施的,儿童主要是与其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大部分情况是与母亲生活;自我监管型,因不具备上述的监护可能,或因没有找到合适的监护代理人,一些年龄比较大一点的儿童,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文献不断增加,研究视角呈多样化,以差异和实证的研究为主。从结论来看,研究中消极结论多,学术界的研究与社会各界的关注过度,极大夸张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程度(万明钢、毛瑞,2010)。从研究主体、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三方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研究正在走向多学科、多方法、多视角的细分研究,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乃至研究主体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非合理性因素,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未来研究应适当加强研究者的方法论意识、研究目的的实践性、研究内容的综合系统性、研究主体的协同性以及研究的实用性等(张务农,2012)。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2]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4):855-858.

[3] 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2):67-74.

[4] 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38-150.

[5] 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6):132-133.

[6] 朱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2):8-13.

[7] 刘宗发,冉汇真.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2(3):63-65.

[8] 孙晓军,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J].心理科学,2010(2):337-340.

[9] 宋风波,王沛.留守儿童行为失范与社会干预体制的构建[J].河北学刊,2012(5):115-118.

[10] 马多秀,朱小蔓.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研究:学校教育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 (7):21-24.

[11] 邹宇量.黔北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和抚育现状定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 (7):837-840.

[12]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 2002(9):25-28.

[13] 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1):117-120.

[14] 陈建平.寄宿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的调查与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4 (12):39-41.

作者:李胜昔 雷玉明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论文 篇2:

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引起我们更广泛的关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在了解他们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找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一是发挥政府教育保障与政策扶持的主导作用;二是发挥家庭教育的监护、引导作用;三是坚持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作用;四是坚持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的培养作用。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因素,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而且会影响到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性格的塑造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等很多方面。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不只来自学校,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都非常重要。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已经迫在眉睫。据此,笔者将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角度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父母一方或者双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将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孩子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其以下的未成年人,被界定为“农村留守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推断,目前我国约有5 8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为4 000万人[2]。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祖国和未来农村发展的建设者,同时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很多农村家庭的幸福,甚至关联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不能陪在孩子的身边,因此监管力量缺失,致使许多留守儿童在德育、智育、心理素质、人身安全等方面极易出现偏差,导致学校对他们的教育难度加大,教育难问题特别突出,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教育问题[3]。

1.家庭亲情缺失,教育起点低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监护角色的缺失,留守儿童缺少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家,子女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导致情感的缺乏。父母家庭教育的角色被其他监护人代替,而监护人所关心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物质生活,很少关心孩子的教育情况,因此无法对其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无法担负起教育孩子做人及习惯培养的责任[4]。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的教育起点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2.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纪律性不强

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学校管理不健全。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其监护人时间、精力、文化水平有限,难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与督促,艰苦的学习环境与亲情的缺乏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缺乏进取心,成绩下降,学习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往往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刻苦精神,缺乏明确的目标,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纪律观念差,纪律涣散,不遵守规章制度,上课迟到、早退、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现象较多。

3.心理素质较差,价值观偏移

据心理学家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同时与监护人存在心理上的距离,因此当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通常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情绪也无法及时得到释放,爱和归属的需要往往处于匮乏状态,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压力[5]。这种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感情脆弱、焦虑自闭、逆反消极,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是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错误价值观。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容易养成奢侈浪费、乱花钱、好逸恶劳等陋习,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滋长,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严重的偏移[6]。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探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所必需的土壤,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形成要分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对留守儿童疏于照顾,无法履行应尽的监护职责,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教育保障及安全保障,造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监护人对孩子缺乏耐心的教育,更促使留守儿童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也影响了留守儿童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7]。

2.学校教育的不足

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学校教育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首先,由于学校无法及时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联系,进而无法和他们一起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监管。其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落后、教育环境差。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停留在单纯书本知识的传授,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涉及较少,教育内容单一枯燥,严重影响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制约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3.社会环境制度的缺陷

一是户籍制度的缺陷,我国长期推行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二元户籍制度、二元教育制度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农村留守儿童不能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二是农村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设施建设匮乏,教学管理滞后,师资队伍残缺,从而使得学校无力顾及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处境艰难。

4.自我教育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缺失是导致他们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留守儿童多数处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确的意识、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形成,意志极为薄弱,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难以抵制各种形式的诱惑,甚至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致使他们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并将在相当长时间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无助、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1.发挥政府教育保障与政策扶持的主导作用

首先,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进现有的二元体制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进城上学,能够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其次,农民工输出地当地政府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后,农民工输出地政府要积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坚决取缔学校附近的网吧、歌厅和游戏厅等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娱乐场所,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8]。

2.发挥家庭教育的监护、引导作用

家庭教育是爱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具有早期性、日常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因此,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要转换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职责。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让他们有爱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思想品行及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为他们的生活学习指明正确的方向。

3.坚持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作用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坚持把以“留守儿童”为本的工作理念,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学校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与照顾,加强与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家长或监护人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向孩子家长或监护人传达孩子的学习思想状况,全面的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心理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创新改革内部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开设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课程,同时做好针对他们的心理辅导教育,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度和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定期联系制度等,在制度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向良好的方向发展[9]。

4.坚持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的培养作用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应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教育,面对现实,确立正确的人生航向,增强自强自立的人生信念;端正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与学校老师、同学及自己的监护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积极与他们沟通,自觉主动的创造有利于自己生活与学习知识的环境。

四、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应统一,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家庭教育是包括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等的综合情感教育,而学校教育侧重知识教育,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这些教育浓缩成一个字,就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该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我们要时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参考文献:

[1]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31.

[2]杨静慧.解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1,(1).

[3]杨金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1,(51).

[4]杨聪蕊,赵存章.浅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J].考试周刊,2011,(24).

[5]黄凌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教育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3).

[6]贺超,王华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学习,2011,(4).

[7]刘丽娟,刘亚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1,(8).

[8]马瑞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11,(8).

[9]高欣.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新课程(下),2011,(7).

作者:王焕霞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论文 篇3:

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现阶段社会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正所谓“扶贫先扶智”。而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解决契机。文章在精准扶贫视野下,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出发提出解决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精准扶贫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

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或者双方外出务工、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定义为留守儿童。同年4月到7月间,民政部会同公安部、教育部部署要求各地根据《意见》中所强调的留守儿童的概念与《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排查对象、排查内容等排查口径,有序组织农村留守儿童数据采集与摸底排查,全国共摸底排查出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少数农村留守儿童辍学或尚未登记户口。从年龄结构来看,0~5岁学龄前儿童和6~11岁小学适龄儿童所占比例较大[1],他们在教育问题上面临更为突出的成长困境。
一、問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毋庸置疑,加强可持续的基础教育工作应该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中的重要支点,这是一项可以产生长期效益的重点工程,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长效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2]。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的概念,强调精确识别、精确管理、精确帮扶的治贫方式。把这个理念运用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来,就是要把教育帮扶落实到每个孩子的身上,尊重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对症下药,真正精准到人,以保证教育的有效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是儿童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成员对儿童的教育将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2017年通过由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数据可知,大约有95%的留守儿童的祖父母与外祖父母为其监护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平均年龄为58.2岁,超过70%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及其以下。同时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通话时间较短、通话频率较低,大约有40%的留守儿童和父母每个星期只有一次通话。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家庭教育功能逐渐弱化,父母的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须的亲子教育出现严重缺位,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首要原因。

2.缺少有效的学校教育

(1)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率不高

从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学前教育依然是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最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可谓是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最短板”。2015年,我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75%,其中城市地区已然接近100%,而农村地区(镇区和乡村)大约仅60%左右。而且县镇和农村的入园率增长速度也较城市存在较大差距:2014-2015年,城市入园(班)人数增长率达3.13%,而县城和农村只有0.23%[3]。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大约有3.29万个乡镇,59万个行政村,270多万个自然村。在乡镇层面,全国已基本普遍建立了中心幼儿园,而在村屯层面,2014年全国大约有11万所幼儿园。如果按照自然村数量计算,平均24.5个自然村才有一所幼儿园,即使按照行政村计算,也是5.4个行政村仅有一所幼儿园[4]。从这些实际情况来看,在没有设置符合国家要求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村庄,适龄幼儿只能被送到非正规的托教场所,或留在家里接受隔代教养,这说明进入幼儿园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存在很大困难,这也给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埋下隐患。

(2)农村学校教育形式单一

与城市中小学教育多样的内容形式、丰富的社团活动、先进的科技知识、多彩的校园文化相比,农村的学校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学校面临课开不齐、上不好的窘境。这样的教育状况导致无论是求学还是务工,进入城市的他们存在强烈的被排斥感,缺乏竞争优势。加之考试成绩、排名是评价学生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甚至学校发展生存的重要乃至唯一指标,所以忽视其他教育似乎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而这样一种以成绩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儿童提供的只能是一个枯燥无趣的学习生活环境,由此出现儿童厌学、辍学等现象。此外,农村村委会、社区、妇联等相关组织在本应体现社会教育作用的活动中不见成效,严重缺失儿童活动中心、阅览室、文化宫等社会教育场所,以正能量传递给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平台与载体十分匮乏。

3.缺乏长效跟踪机制

2016年发布的一份对山西、陕西、河北、浙江四省进行的调研报告称,通过分析四省24931名农村中学生的调查数据,以及对52名样本地区的农村学生进行深入调查访谈,最终发现,受调查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的累计辍学率竟然高达63%。同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发布的《2015广东农村金融发展白皮书》调查发现,超过84%的村民觉得知识无法脱贫致富。在此思想的直接作用下,当前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显著提升,特别是初高中留守儿童辍学率没有下降的趋势。另据访谈教师的回答可知,在这些辍学的学生中,超过50%的学生为留守儿童,这类儿童的父母大部分在外地务工。这些案例和数据说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过程缺乏长效跟踪机制,缺乏实时监督引导,学校、家庭缺乏对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沟通和培养。
三、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2016年,国务院制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的关键职责是维护未成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同时,这也是全社会和整个家庭的共同责任,目的在于为这类广大群体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1.精准识别精准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的主体特征,如性格意志、情感需求、心理状况、情绪特征等都比较复杂。如何甄别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的不同需求,尊重其内部的差异,是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有效性及待解決的关键问题。在对农村留守儿童主体特征认识分类的同时,还须分别对未入学、中途辍学、未登记户籍、处于困境和无人监护等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精准识别,针对性地实施全方位摸排、信息核对,建立起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并且实现档案动态管理,实时更新信息状态。同时将农村留守儿童所需纳入各类保障体系中,提升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拓展多层次家庭教育

家庭监护是有效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教育缺位的情况下,交由其他亲属或者他人照管,这样使得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也呈现多元化主体。

(1)父母

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沟通交流可以有很多种方式,电话、网络等都能成为工具。首先,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外出务工的父母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现代化通讯设备或趁他们回村时间集中培训或走访交流,鼓励他们在城里务工的闲暇多看书学习,抽时间参加一些亲子教育讲座等方式,只有他们树立起了正能量的“三观”,才能去正面影响和鼓励孩子。其次,就是父母与孩子沟通时间与机会要尽量增加,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集中在学习、考试上,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心理与情感,更多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再次,家长应该随时与学校、与班主任保持联系,建立“师长热线”,架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沟通的桥梁。

(2)实际监护人

推行监护人监控制度和培训制度,随时监控留守儿童监护人监护状况,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学校教师等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指导,内容涉及学习、心理、生活、安全等各个方面。同时由于监护人大多都是祖父母,年纪比较大,更需要实时关注他们的健康和心理发展,如果是贫困建档立卡家庭,各方面保障和救助措施要适当倾斜,保障家庭正常运转。

3.强化学校责任,开展综合性多样性学校教育

(1)加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最根本基础,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学校都不应当忽视其重要作用。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更应当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师资培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使所有农村适龄儿童拥有平等的入学权利,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也为下一步义务教育做好铺垫工作。

(2)全面开展心理教育

尽快建立农村小学心理课程制度,在课程标准、教材、课时等方面做出规定;对到偏远、困难地区任教的专职心理教师,在相关政策方面予以适当倾斜,确保人才“留得住”。同时,对现有在校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心理教育培训,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与监测体系,对登记在册的儿童予以更多关注,引导家长加大对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借助社会力量尽快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学站、心理咨询室等服务和教育保障体系建设。

(3)夯实安全教育

首先要提高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各个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并形成规范的工作体系,从而使安全教育实现制度化、日常化,能落实到班级和学生个人。其次要加大教师对安全知识的储备量,集思广益,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老师教起来有乐趣,学生学起来有兴趣,这样才能达到安全教育的真正目的。

(4)增设社会适应性教育

学校要从根本上重视留守儿童,但不能将他们作为问题儿童来对待。社会适应性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使未来学生投入新农村建设、进入城市的职业生涯需要和社会角色培养给予一定的指导与教育[5]。可以在农村学校创建学生活动中心并开设各种兴趣小组课程,配备专业老师讲解城市的社会动态和职业特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能力。

4.协同主体,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1)政府方面

适当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教育政策倾斜。首先,加快农村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逐步将农村学生纳入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中,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情况的适时动态监测[6];其次,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备适量的生活教师,同时加大对农村贫困留守寄宿生的资助力度,确保留守儿童有学上,上得起。最后,建立一种能引进、能留住、能培养、能发展的多元化教师人才机制。

(2)学校方面

在搞好多元化教育的同时,学校和老师也要扮演好“守护人”的角色,监管学习、照顾生活、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定期开展成长关爱活动,增加儿童对学校的归宿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成长理念。

(3)社会力量方面

充分调动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开展扶持留守儿童的综合项目[9]。努力开展大学生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引导教育、有效长期的“青年志愿者”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诸多方式为这类群体提供教育和生活支持,组织附近城镇热心人士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让这些有爱心、富有责任心的成年人扮演“临时父母”的角色,正确引导他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赖妙华,秦敏.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06).

[2] 张琦,史志乐.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创新及实践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7(04).

[3] 刘航,兰峤.农村学前教育:不可忽视的“最短板”[N].光明日报,2017-3-23.

[4] 邬志辉,秦玉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N].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 刘忠坤.高校拓展训练的教育价值研究[J].文教资料,2012(05).

[6] 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作者:宗苏秋(1979-),女,山西长治人,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汤淑红(1981-),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学院政法系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作者:宗苏秋 汤淑红

上一篇:石化企业物资管理论文下一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