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赏识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人们随着素质教养的提高,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严师出高徒”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教育的模式,赏识教育逐渐被人们重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成果优势越发明显。体育课程的改革要求人们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注重青少年的体育教育质量,提高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是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笔者就对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发展作几点分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职体育赏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职体育赏识教育论文 篇1: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摘要:针对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从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入手,然后结合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对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有效分析,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对学生进行奖惩激励和行为激励、提供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体育老师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体育;体育教学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体育老师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老师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体育知识的理解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而且体育老师需要避免责罚学生,要积极的指引学生学习体育,提升學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让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对体育教学具有足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体育老师的教学目标。

一、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高职教育中,体育教学时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极限潜力,培养学生竞技体育精神,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目的也是如此。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体育教学,体育老师需要把赏识教育合理的应用到高职体育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1]。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时,老师需要多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且要关注学生在学生中的表现,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被发现,并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从而有效的提升体育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长跑练习的时候,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有的学生跑不完全程,但是还是坚持着走完全程,虽然此类学生长跑练习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老师也要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如果这个时候体育老师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会激起这些学生对长跑的兴趣,同时也会增强这些同学的自信心,从而在以后的长跑练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他体育运动中,进而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二)对学生进行奖惩激励和行为激励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奖惩激励,激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2]。每个学生都希望可以得到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认可,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奖惩激励,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育老师需要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从而提升自身的体育教学质量。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还要以身作则,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给学生作为榜样,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例如:在高职体育课堂上,体育老师教学生篮球运动中上篮动作之前,可以先展示一遍上篮的动作,然后让学生对上篮的动作进行模仿,然后体育老师再逐渐的加入新的动作。这样对学生进行行为激励,有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深入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需要对其进行行动上的激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三)提供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在应用赏识教育时,需要为提供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成功中体验快乐和满足感,从而激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体育,提升体育学习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对各个类型的体育进行了解,然后掌握其中的体育技能和知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身体综合素养,也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足球教学的时候,体育老师可以举行踢足球比赛,比谁踢的远的。体育老师需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学习情况,还要考虑学生相应技能的掌握情况,来规定比赛的规则,根据技能掌握情况来规定学生从不同距离踢足球,这样可以缩小足球比赛的差距,有助于学生可以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在以后的体育学习中更加努力,从而提升学习体育的效率和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四)提高体育老师的综合素养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的前提是需要体育老师具备专业素养和学生对老师的认可[3]。只有体育老师具备了专业素养和学生对老师的认可,体育老师才可以采用赏识教育来激励学生学习体育。如果学生由于某些原因对体育老师综合素养产生怀疑,那么赏识教育就发挥不了作用。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体育老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保证对体育的课程可以有深入的理解,而且体育老师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对体育老师认可,从而更好的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适当的应用赏识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体育老师的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体育学习有足够的自信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育老师适当的采用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体育老师更加尊敬。在师生之间相互合作下,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提升体育老师的教学效果,使赏识教育发挥出自身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明林.浅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考试周刊,2015(97):123-124.

[2]何奇.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7(01):73-75.

[3]王姗姗.赏识激励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35):206.

作者:刘荣

高职体育赏识教育论文 篇2: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人们随着素质教养的提高,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严师出高徒”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教育的模式,赏识教育逐渐被人们重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成果优势越发明显。体育课程的改革要求人们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注重青少年的体育教育质量,提高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是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笔者就对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发展作几点分析。

关键词:赏识教育;体育教学;建议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

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鼓励行为,而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发现学生的优点,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加以鼓励。在赏识学生行为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也要对其进行纠正,避免盲目地赏识给学生带来反作用。体育教学是一项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程,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诚与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身体素质,减缓我国青少年身体亚健康的发展情况。

二、赏识教育发展现状

根据多年来的调查和分析,目前高职的体育教学系统不科学,出现了上课就是“过场子”的现象:学生集合,老师进行前十分钟热身运动准备,接着学生解散自由活动,这节体育课就结束了,授课方式十分不合理。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的体育教学理念还是较为传统苛刻,对学生进行一味的体能训练,没有运用赏识的教学理念去发展学生的特长,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激情,导致体育教育事业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国家应该重视体育赏识教育理想的发展,尽快将其融入体育教育事业的教学理念中。合理运用赏识教育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帮助

(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育对先天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身体不足之处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弥补。例如有些学生受身体生理条件约束,无法达到长跑的标准,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逐步长跑的训练,每次训练加强一百米以逐渐达到指标要求。在每一阶段的训练,鼓励学生进步,激发学生坚持训练的斗志心。体育的成绩考评具有硬性指标,成绩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较弱的项目进行耐心指导,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例如篮球,男女生的身体条件差异较大,针对女生篮球训练,训练强度要低于男生,基础也要更多时间去扎实。教师对女生篮球的训练要不断鼓励她们,激发她们的兴趣,指导其进行适合女生的三步投篮训练,让女生感受到篮球的魅力,从心底里喜欢上篮球这门体育项目。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是一项竞技运动,体育精神就是不放弃,超越自己,勇于挑战。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体育精神。学习不仅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还要结合教师的认可才能在学习中得到自信心,从而再接再厉。学生在进行体育项目竞技时,无论学生最后名次如何,教师都应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名次在前学生鼓励再接再厉,名次靠后的学生要安慰他落差的心里以及鼓励,保持他们的自信心。赏识教育的理念就包括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鼓励其面对挫折仍然有自信心,保持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对其在生活为人处事都有帮助。

(三)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体育竞技除了有提高身体素质的功能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教师在进行体育项目基本知识传授训练时,应注重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赛能够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体育活动,为高职学生们设立一些竞争性强的活动项目,从而激发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名次奖品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好的奖品会使得更多学生愿意试一试,对于参与但没有得到名次的同学都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品作为奖励,注重学生“重在参与”的体育意识培养,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在举办活动的时候对奖品的设立尽可能偏向高职学生的喜好方向,提供有创新性的奖品奖励。

(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一部分的项目是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的,比如篮球、排球、接力赛等,羊皮卷里有一句话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的:“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生在学习中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肯定来之于教师、同学、父母,为了这种肯定努力,学生不断提高竞争。孤军奋战这种竞争心态用力过猛,长期下来带来反作用效果,导致学生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团队协作。教师要在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经常举行团队竞技活动,例如拔河比赛、二人三足、篮球比赛等,加强他们合作的意识。教师指导学生们的合作方式,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将来走出社会与同事团结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中的应用建议

(一)合理运用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在教学中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教育教学中被认可,大部分学校都逐步发展赏识教学的教育理念。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个度,度要合理把握,遵循适度原则。教师对学生的过度赏识、盲目赏识会带来对学生反作用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过度会造成学生的自负心理,认为自己对知识掌握得很好,无需再努力。体育是一项持久性的训练运动,一旦学生出现骄傲松懈的心里,会影响体育训练质量,会直接导致学生的体育技能不达标。长期不合理的赏识教学会使得学生形成心理落差,产生厌学情绪,对体育失去兴趣。因此,在高职体育进行赏识教学要有一定度,与其他教学方式配合,灵活运用,才到达到最佳效果。

(二)因材施教进行赏识教育

学生各自有着不同的身体条件,体育运动对学生先天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在体育授课时,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并且依照其适应与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赏识鼓励,做到对不同的学生个人能力因材施教。令学生们在体育课的训练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享受教师的肯定,提高他们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每天坚持进行锻炼的好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这是由于人本质里的惰性的原因,再加上自身身体条件的不足对体育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认为体育运动对于自己本身没有任何好处,一些运动反而使得自己出现身体疲劳、肌肉酸痛等不适应情况,从而不愿意配合教师进行体育训练。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授课模式,发掘他们自身的潜力,对于每一阶段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例如,肺活量不大的同学可以对他们进行跳远等一些不需要太高肺活量的体育项目训练,使得他们逐渐喜欢上体育并在体育中找到自信,激发体育兴趣。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体育原本就是一门具有竞争性的课程,学生对教师专业度和个人能力的信服是赏识教育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有足够的能力使得学生信服,使他们信任教师的授课教育,并服从教师的安排。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达到精通专业授课的要求,并有一定的体育技能让学生信服,定期与学生进行竞赛,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更多方面了解自己,互动交流、产生信任。优秀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能让学生心里产生满足感和主动积极的努力意识,相反,能力不被学生认可的教师,其对学生的鼓励不会被学生接受,对于赏识授课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更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育中更好地应用。

(四)建立互动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都给人一种严厉死板的印象,对体育项目的训练要求也是严格苛刻并且惩罚严厉,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对上体育课排斥的情绪,传统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近年来,有不少关于学生在长跑中休克甚至出现死亡的新闻,引起社会的重视。分析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教师不清楚学生的身体状况,学生也没有告知教师自身的身体情况,因此教师盲目地统一安排体能训练,导致学生身体无法承受体能训练的强度压力而发生休克现象。另外一个原因是亚健康的盛行,学生的身体质下降。赏识教育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关系。教师在授课进行训练前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不同的体能安排训练,让学生更能适应体能训练,增强体质。在进行训练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训练,起到带头的作用,融入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一起进行体育项目的活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学校应该体会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体育教师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意义就像一条无形的绳子,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因此,对赏识教育要合理应用在高职体育课堂上,推动体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伟芳.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66-167.

[2]郁水萍.浅谈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

作者:毕力格

高职体育赏识教育论文 篇3:

赏识激励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教学方法的探究是促进高职体育教学有所突破的关键。赏识激励教育办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配合教师,在短时间之内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笔者进行实践性的研究赏识激励教育应用下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体育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 赏识激励教学 高职体育 教学应用

一、赏识激励教学法与高职体育

在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中,由于赏识激励教学法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在赏识激励教学法融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索之后,发现赏识激励教学法同高职体育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和影响。在高职体育教学应用当中,赏识激励教学法的价值也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

(一)借助赏识教学法增进师生感情

在赏识教学当中,由于赏识教学法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对于学习氛围的营造,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因此,在赏识教学法应用当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识。高职院校的学生处于心理成熟阶段,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教师所传递出来的感情。而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情感的流露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而在赏识教学法的营造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大大增进与体育教师之间的感情,从而在后期的教学工作开展当中,配合的积极性也会比较高,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通过赏识教学法推动体育改革

在当下的高职体育课程开展当中,体育教学的改革要求体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实践和精力来加强体育课堂的改革上。近年来,体育教学的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类似于赏识教学法的应用,它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在体育课堂之上,转变教育主体,来更有效地开展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优点,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加以培养,而且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效率。在学生乐学的过程当中,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赏识激励教育方法的应用当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确实表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这样,对于高职体育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一)赏识激励体育教学从学生出发

在当下的教学大纲要求当中,高职学生的体育教学内涵不断的深化和重视。对于高职学生的体育锻炼,近年来逐步受到国家和院校的重视,加强体育锻炼能加强抵抗力,对身体素质的锻炼非常有利。因此,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影响。这样,在体育教学当中,借助赏识激励教学,可以大大提升体育教学当中的情感教学的融入。在高职教学当中,由于学生在文化学习中产生的挫败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借助对于学生长处的欣赏,在适当的课程环节当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会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找到自信。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体素质不一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从而让他们在体育课堂当中找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通过赏识教育方式给予高职学生积极的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二)赏识激励教育注重学生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不是全部按照老师的锻炼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更应该自己找寻多种学习的方式。因为只有学生在尝试过程当中,才会发现自己最适合的体育项目和方向。教师在赏识激励过程当中,起到的是裁判员的角色,通过实施的指导和鼓励来帮助学生在找寻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感受体育教学带来的快乐。学生需要具备足够的自信心才会与其他学生分享,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相互联络的好时期。通过教师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在擅长的领域将技术和天分更好的融合,从而在体育教学当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师生情感联系。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优势,加以赞赏,达到让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效果。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而且能为学生长远发展打好心理基础。

三、结语

在赏识激励教学法应用当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确立学生的主要地位。因为这样,才能够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保证赏识激励教学价值的发挥。高职体育教育采用赏识教育模式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有利于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师生在相互理解和欣赏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必然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赏识教育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师生双赢的效果,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在教学上轻松自然,讲解效果得到提升,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学习热情。因此,加强赏识激励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把握好赏识的途径和激励的方法,是完善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高永红,马行风.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赏识教育方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

[2] 吴伟国.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

[3] 杜冬玲,孙德义,崔自璞.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作者:周健

上一篇: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下一篇:农村小学赏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