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论文

2022-04-15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创新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资源,对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对策,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论文 篇1:

对地方综合性大学“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

摘要:复合型人才指在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同时在某一专业方面具备更好发展基础的人。“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则是基于综合性大学具有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学科群特点,提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群的特点与优势的视角,思考“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表明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行业需要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还能提高其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只有实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是基于综合性大学具有的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学科群特点,提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构想模式。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群的特点与优势,探索“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培养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方综合性大学与“艺术+科技”复合型人才

1.1 地方综合性大学

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涵盖哲、文、理、工、管、法、医、农林、经济、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的综合实力强的高等学府。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学科群的特点与优势,是区域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标志,也是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当前,我国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区域性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推动下,纷纷制定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培养具有跨学科意识、科学与艺术兼修、有能力引领国内相关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卓越人才,形成办学特色,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1]。

1.2 “艺术+科技”复合型人才

科学与艺术分属不同学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知识范畴,其中科学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与推理,总结、抽象出客观规律;艺术则是以人类情感为表现对象,通过形象塑造,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的创造性活动。从历史来看,科学与艺术形影不离,共同描绘了人类灿烂的文明。科学探索是求真,艺术探索则是求美;科学家像艺术家一样追求美,艺术家则像科学家一样追求真,这也是二者取得突破性成就的重要途径。因此求真求美既是科学与艺术的共性,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艺术+科技”复合型人才正是基于二者的这一共性特征,提出以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为基本理念,遵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内容产业,通过空间、艺术、媒体、技术与商业的整合,培养具有交叉学科基础、创意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端艺术设计人才,广泛满足空间环境设计、信息交互设计、新媒体艺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需求[2]。

由上述可见,地方综合性大学“艺术+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基于综合性大学具有的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学科群的特点与优势,提出的一种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2 地方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2.1 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回顾

目前,有专家、学者、专业教师等对高校艺術设计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一,阐述了新时代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重点对实践教学与设计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再思考,为当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理论提供参考。第二,分析了现有的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式。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指出课程体系建设达到了教学目的:包括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培养、通过帮助学生建立复合型知识结构来发掘其创新能力等。还探讨了相关院校培养方式的借鉴意义:为学生提供国际国内设计大赛、名家讲座、画展等多种平台和机会,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以提升其创新设计能力。第三,以国内知名高校为例,归纳其艺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特点。提出观点认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文理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师灵活的授课方式、与海外高校联合的培养模式四个方面形成了该校拔尖人才培养优势。第四,指出复合型人才培养对我国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既有推动作用,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制约。有学者研究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目的在于尝试通过全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基本能力,在教师指导的设计实践中培养其综合素质,达到树立创新意识和塑造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关于中国设计教育与国外的关联研究,国内有学者对包豪斯的设计艺术理论进行了进一步解读,并从观念上给出新的阐释。另有学者探讨了当代中国设计教育应该如何学习包豪斯的教育理念、挖掘其借鉴价值等问题。

以上研究围绕艺术创新人才培养,从时代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和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不同视角展开,总体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从宏观向中观研究层面转变。其中创新教育的必要性是宏观层面研究的主要探讨内容,主张通过将综合素质教育与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育目标,而构建及应用新型教育理念依然是学校教育研究中的主要方向;中观层面的研究则是力图从基本理论方面界定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创新素质等,并由此延伸至对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途径、模式及体系的探寻。总之,国内专家、学者也在积极思考和探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3]。基于以上认知,从地方综合性大学入手,在弘扬综合性大学具有的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学科群的特点基础之上,遵循艺术规律探索特色教育和多样化教育,寻找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方案,以期有所创新并取得突破。

2.2 探索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并以他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地域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根本使命[4]。探究地方综合性大学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的意义。

理论意义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立足于地方为区域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综合性大学要思考如何打造艺术设计教育特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应针对地方发展急需人才的类型确立培养方向,以满足地域需求为目标,从而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第二,构建以培养“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素质为目标,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或借鉴价值的培养模式。地方性综合大学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战略的制定,应基于区域服务,树立普适育人的理念,追求卓越、兼顾公平,进行针对性培养。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的能力提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维度育人、多元化教育模式则应成为新时代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第三,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定位提供新思路。地方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打造复合型人才,着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充分利用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并存的优势,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满足不同行业对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不同层次需求,并且要把培养目标与专业艺术院校明显区别开来。第四,提高艺术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规格的重要战略举措。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地方艺术设计教育。批量地培养层次较高又能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人才,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质量规格和培养层次,不仅是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实际意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完善设计学理论体系,以研究促进教学改革。艺术设计学科应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不同学科间具有的可相互交叉融合的优势,培养出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二,优化构建设计学科实践课程,以研究促教学。笔者作为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承担了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参与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修订等工作,学习借鉴国内外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我国当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实情况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也以发表研究论文的形式表达了看法,并在教学中付诸实践。第三,尝试在艺术设计学科课程体系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将“连接学生与科技”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重点,通过设置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系列课程,让学生进行艺术与技术的交叉融合学习,对学习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追踪,并做好数据收集整理,依据分析结果来判断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以期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5]。

3 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路径

3.1 关注与了解的内容

地方综合性大学构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以满足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前提,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办学基础条件、学科优势等现实情况进行探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应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学院为研究对象,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调研当代中国高校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人才的培养现状;其次,归纳地方综合性大学具有的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学科群特点,分析地方综合性大学“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第三,提出并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关注与深入了解,重点在于探索构建一个符合新时代人才需求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模式构建的探索过程中存在有难度的问题,即如何选择在国内外高校有关人才培养中有代表性的样本,经过研究和分析,形成准确、可靠的结论。

3.2 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整理从国内外网站搜索到的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不同学者所持观点、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期从中获得有益借鉴,也为本模式构建探索中所持观点和认知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比较研究法。选择笔者所在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与国内外典型高校,比较分析和研究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试图从中发现当前我国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不足,探究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并尝试找到对策。第三,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学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进行调研,通过数据统计发现艺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也试图为同类地方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4 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特色和创新

本文中关于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它是以新时代应对未来市场变化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为指南,分析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最终实现研究目标:弘扬地方综合性大学具有艺术学科与理工学科的学科群特点,构建“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提升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水平作出贡献。在学术觀点上包含三个方面的具体看法:首先,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需求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创造新机遇。其次,“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弘扬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群特点,为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新方向。第三,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为区域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在研究方法上则是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在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专业知识和文化内涵的交叉融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最终形成适合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结论。

5 探索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具备的基础

5.1 基本条件

为了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笔者成立了一个项目研究组,项目组成员为笔者所在高校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本项目的研究,同时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与申请人所在学院的教学科研活动相吻合,具有完成该研究项目的时间保证。

5.2 工作基础以及其他有利条件

笔者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曾参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研究项目“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创新”,研究成果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并完成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中的宣传画美学价值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在教学中,笔者承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图形设计”“海报设计”等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的设计课程。在实践中,笔者每年组织由本科生、研究生与教师组成的参赛团队,参加国际、国内新媒体信息技术创新设计大赛,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在调查方式与研究方法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5年,笔者曾前往加拿大康卡迪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系统地接受EBD(Environment Based Design,基于环境的设计)设计方法论学习,并取得了在国际E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一篇、入围参展国际大赛宣传海报作品两幅的成果,也为本研究工作积累了重要的调研资料。此外,学院为教师和学生配置有“艺术教学综合图书室”,专业藏书丰富,为笔者及项目组成员从事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6 结语

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针对其个体发展需求,以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为目的。充分利用好综合性大学学科群的特征与优势,大力推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促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行业需要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还能提高其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综合性大学[D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BC%E5%90%88%E6%80%A7%E5%A4%A7%E5%AD%A6/5076820?fr=aladdin,2020-08-29.

[2] 陈庆修.科学与艺术谁也离不开谁[DB/OL].光明网,http://ln.offcn.com/html/2019/09/167194.html,2019-09-26.

[3] 左明.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D].山东:聊城大学,2014.

[4] 李喆.核心竞争力,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课题[J].走向世界,2018(4):98-99.

[5] 孙奎利,龚立君.艺术与科学融合背景下艺术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建 [J].建筑与文化,2020(8):181-182.

作者简介:余劲松(1972—),男,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逻辑、公共图像传播。

作者:余劲松 陈胜利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论文 篇2:

论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创新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资源,对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对策,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個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对策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分析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与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一大技术革命,是对当前时代海量数据的一种描述,全球知名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这一命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议题,开始重视大数据在国家治理、教育发展、企业决策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2012年2月,《纽约时报》专栏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这一话题也曾经出现在《华尔街日报》专栏封面上以及国内一些互联网主题的讲座沙龙中。

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处理速度快和时效性较高的特点。数据量大与数据类型繁多是大数据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为P,即1000个T,出现网络日志、图片、视频以及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种类型的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是当前大数据时代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处理速度快和时效性较高则是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的最为显著的特征。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音乐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与社会的实际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特色相适应。但是,据了解,当前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过高或过低,所培养的音乐艺术学生知识面较窄,技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当前大数据时代对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落后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要求高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研究型的专业音乐艺术人才,而当前高校仍采用传统的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过分重视音乐艺术课程的完整性而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教学方法较为落后,音乐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考试评价机制不科学,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力。

(三)缺乏艺术实践机会

艺术实践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技能发挥的机会,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培养目标为实现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紧密结合。但是,当前高校音乐艺术教学中未能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音乐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音乐实践课程的数量远远低于理论课程,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音乐表演活动等必要的音乐实践机会,学生进行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许多学生的理论技能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实践经验。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对策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管理

第一,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高校应当注意依据高校办学特色、大数据时代的时代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人才、一般人才与精英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等多层次的音乐艺术人才,满足大数据时代社会与受教育者对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

第二,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调整教学目标。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音乐艺术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当注意依据高校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性艺术院校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高水平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塑造,综合性大学可以侧重于对宽口径、综合性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师范院校目标应以对高校学生音乐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技能表现的培养为主,而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则倾向于精英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

第三,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创新教学管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教学界限,网络成为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音乐教学由课堂延伸到了网络。因此,高校应当注意创新教学管理,充分利用微博等社会化互助学习平台,打破音乐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行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满足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教学资源

第一,大数据时代高校音乐艺术专业人才应开展个性化教学。个性是音乐艺术的生命,音乐艺术作品创作即是一个追求个性和表现个性的过程。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中应当注意注重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针对学生兴趣爱好与音乐基础,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将音乐艺术创作与社会背景及当代审美相结合,促使学生对世界与音乐艺术形成独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塑造学生的个性风格。

第二,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师资力量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高校应当注意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依据高校师资力量现状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为教师量身定制科学恰当的发展路线,培养教学型、研究型以及教学科研并重型音乐艺术专业人才,采用人性化的评价标准,鼓励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培养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

第三,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完善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各类精品课程、师生自由上传的课件、远程教育所提供的教学视频等海量的教学资源开始出现,资源共享成为一种重要形态。因此,各高校应当注意完善高校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学资源,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库,为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条件和保障。

(三)改变音乐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第一,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转变自身的发展理念与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来临对高校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的影响,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格局与音乐艺术教学体系,努力克服单一的专业视角的局限,正视当前音乐教学存在的不足,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下高校音乐教育的新视角,把握音乐艺术的本质,以更为广阔的视角看待音乐艺术创作,培养个性化的音乐艺术专业人才,提高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表现力。

第二,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依据院校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在线视频开展远程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检验音乐艺术教学水平,提高高校学生的艺术实践水平与舞台实践能力。此外,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当注意遵循求异性原则,在把握题材基本精神与内容实质的基础上,注重对同一题材的不同演绎,增强音乐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第三,大数据时代高校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音乐艺术的灵魂与动力,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应当注意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浓厚兴趣,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个性能力,使学生向更高层次的音乐艺术水平发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个性化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教育视角,当前高校在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落后,缺乏艺术实践机会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高校音樂教学质量,各高校应当注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音乐教学管理,加强高校师资力量建设,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梅.大数据时代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

[2]陶皖,杨磊.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以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8).

[3]许帅.文化产业背景下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探讨J\].戏剧之家,2016(10).

[4]周丹.大数据时代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适应与创新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5]杨斐.现代新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提升高校音乐教学办学质量及竞争力J\].黄河之声,2016(04).

作者:向川宁

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论文 篇3:

基于人才框架因子的新媒体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摘要:本文以我国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将影响人才培养体系的人才框架因子作为主要研究途径,具体从学生主体因子、基础保障因子、育人途径因子、人才输出因子的角度,对该领域的人才需求情况、师资环境现状、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人才输出现状进行分析,并归纳现有问题及其成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VR/AR/MR/XR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代表性教学实践研究对象,探究并提出具备地域特征、院校特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媒体艺术复合型人才定向培养创新路径。

关键词:人才框架因子;新媒体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媒体艺术已发展成为包括电影电视、舞台美术、移动多媒体、VR虚拟交互、数字出版、游戏动漫等具有连接性与互动性的新艺术表现形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促使我国信息化生活的新模式出现。2020年3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通过“5G+VR”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化产业需求,新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缺口逐渐显现。截止到2020年,我国已有超过8所本科院校开设了新媒体艺术专业,数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已将新媒体艺术列入新增专业计划,与之培养目标相似的数字媒体艺术、多媒体设计等专业一同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设计学专业转型的发展目标。新媒体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更新[1]。

VR/AR/MR/XR作为新媒体艺术专业专项能力的核心内容,具备新媒体艺术专业中艺术科技相融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特征,其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在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中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研究对象,从能够影响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人才框架因子角度,科学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新的、可行的人才培养路径,对新媒体艺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框架因子

根据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先行研究成果可知,能够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导向、过程及效果的因素称之为人才框架因子[2]。在企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培训机构等不同的人才培养机构和体系中,人才框架因素有不同的组成与分类。本科院校可根据其培养主体、培养基础、培养过程、培养成果将人才框架因子设定为主体因子、保障因子、途径因子、输出因子这四大因子。主体因子是指被培养的主体,即学生自身条件及特质;保障因子是指培养的基础条件,即师资与教学环境;途径因子是指培养过程、方法及育人模式;输出因子是指教学成果与人才就业创业成果。四大因子构成了当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体系,是人才培养路径中重要的科学理论框架和依据[3]。

3 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人才培养现状

3.1 学生自身专业素养及认识(主体因子)

我国大部分高校新媒体艺术专业所招生源大多为具备美术、设计等艺术技能的艺术类考生,其对VR行业涵盖的计算机工程与技术、网络技术等科学领域了解不够,知识范畴与逻辑的改变是学生们需要突破的一大难点。此外,相较于单一学科,新媒体艺术专业涉猎的知识范围较广、发展方向多样,极易导致学生出现“因难而惧”的学习心理,陷入“广而不精”的迷茫处境。

3.2 师资与教学环境(保障因子)

为符合新媒体艺术多学科融合的专业特性,我国现有的新媒体艺术专业师资团队基本通过多学科合作、外聘、现有师资进修培训的形式,根据院校自身情况组建而成。单从VR设计与制作方向的教学来看,现有教师自身知识框架相对独立、专业实践经验匮乏、观念老旧,该现象导致教育陷入了知识融合度不佳、重理论轻实践、重传统弱創新的困境[4]。从新媒体艺术教学环境与基础设施现状来看,我国近年在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线上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中投入了大量教育成本,但目前依旧存在使用率低、教学成效不佳、维护成本高等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时效。

3.3 教学育人模式(途径因子)

对于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高校而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学术理论与实践技能完美融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5]。多数院校的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模式如出一辙,而具备自身地域特色与院校特征优势的教育模式还有待开发和升级。

3.4 教学成果与人才输送(输出因子)

《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传统绘画、音乐表演专业为就业红牌专业,而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则为数字媒体艺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可见融合了新技术的新媒体艺术复合型人才已成为热门人才。融媒体建设发展的不足、高校对相关人才培养经验的匮乏、大众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认识的不足等因素,皆为目前新媒体艺术人才缺口形成的要因[6]。调研可知,现阶段各高校新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成果主要以创新创业项目、作品参赛获奖、专利软著等学院派的形式输出,成果的商业性转化与人才的岗位对接仍存在一定间隙,且教学阶段性成果并未得到良好的应用。

4 应用型高校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4.1 确立人才定向培养理论(主体因子)

首先,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深化课程思政。从学生自身思想教育出发,围绕国防VR/AR/MR/XR案例、革命与党建主题作品创作、思政与专业评价机制等方面将德育内容与专业认识相融合,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从根源上提升学生对发展我国新兴领域的认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投身于我国未来发展建设。

其次,确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征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别于学术型本科院校及应用技术型高职高专院校,其目标为培养“学术+技术”型高层次复合人才。良好的艺术理论修养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新媒体艺术人才培养中缺一不可。同时,高校应精准把握地域特征和院校特征优势,在新媒体艺术庞大的专业方向中选定自身具备优势的领域着重发展,打造特色高校下的重点特色学科[7]。

最后,构建人才定向培养理论模型。以我国各地域VR/AR/MR/XR产业发展方向、主流工作流程、生源地、人才输出地、人才需求情况、所在院校特色等为模型因子,按比例建立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育人重点和理论模型框架。

4.2 实行师生共建机制(保障因子)

首先,应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通过教育部“1+X”职教工作等形式提高在职教师与在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虚拟现实交互、交互体验设计、三维数字建模的实践能力与资质[8]。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专业技能院校的交流合作,在师资力量升级的过程中,可采用多学科、多院校相互聘用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基础实验基地的建设,实行师生共建制。将“VR+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建设”“VR思政教育线上体验馆建设”等作为教学实践内容,在强化学生技能实训效果的同时,节约各类学科实验室建设成本与学校思政教育场馆建设成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共同进步。

4.3 实践创新培养机制(途径因子)

首先,全面启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设备的不断升级,制作引擎与设计软件的不断更新,以及艺术设计与计算机语言逻辑存在的差异等因素,都为VR/AR/MR/XR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了难度。高校根据教学特色与育人目标,选择相应的企业建立联合育人机制,不仅能对高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的教学优势进行有效的分配运用,而且能采用学分置换的形式使学术与技术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战经验,为教师提供技能提升的机会,为企业人才孵化与人才引进提供一定的保障[9]。

其次,按照人才定向培养框架实行工作室分流教学制。VR/AR/MR/XR作为能够解决现实高难问题的新媒体媒介,在医学、材料学、军事装备学等众多领域得到了良好的运用。学生可与导师成立工作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真实科研项目、商业项目、模拟创新项目,借此提升自身的理论基础、脚本策划、交互构架、美术制作、用户体验、合成调试等水平,达到人才定向培养的育人目的。

最后,以赛促学。提升师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积极性,通过比赛的形式将课程成果展现出来,不断与同领域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成果交流,在了解新媒体艺术行业发展动态的同时,触发多元化项目合作,增强学生自身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加快VR/AR/MR/XR产业的创新发展。

4.4 精准拓宽人才输出途径(输出因子)

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的输出可分为价值输出与人才输出,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价值输出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职工、学生、企业等相关主体产出的研究设计成果。这部分成果具备一定的社會价值、商业价值、学术价值,巧妙灵活地将这部分价值成果转化并使其为社会服务,能为国家、学校学科建设、推动人才就业等提供相应的助力。例如,将在VR/AR/MR/XR教学过程中产出的各类VR虚拟展馆、实验平台系统、技术专利、软件著作、商业游戏模块等成果,以公益或商业的形式投放市场,既检验了教学质量,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基础保障与个人才能展现机遇。

毕业生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就业是检验培养成效的重要指标。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定向输出、定向服务的特质。在人才输送过程中,可融入按地域产业特征划分人才流动方向的新思维,结合高校自身专业优势,为毕业生提供定向就业推荐,鼓励毕业生挑战自我,利用新媒体艺术专业优势,运用所学新知识与新技能自主创新创业。在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下,校企协同育人、商业项目化教学等环节均能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途径。在商业人才输出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升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学历层次,为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学术+技术”型教育人才保障。

5 结语

当前,新媒体已成为影响国际艺术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推动着商业艺术综合性的复兴。为提高新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及认识,相关院校应坚持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确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定位,构建合理的定向人才培养理论模型框架。在提高师资能力及优化教学环境的同时,融入师生共建共发展的创新思维。结合地方特色,加强与企业、高职高专院校的合作交流,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实行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育人成果的价值输出和人才输出方面,可融入定向输出的新思维,将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区域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合理地输出到相应岗位和地区,运用创新思维为我国新媒体艺术产业培养并输送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乔延菊.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个体呈现与人才集聚分析——评《新媒体装置:公共艺术中的科技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8):后插6.

[2] 焦小英.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与框架设计[J].大学教育,2016(5):10-12.

[3] 张亚丽.新媒体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装饰,2009(7):129-130.

[4] 汤正华,周泽民,张兵.要素融合:高质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关键之策[J].江苏高教,2020(5):77-81.

[5] 夏梦娇.新时期高校传媒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艺术科技,2020,33(6):113-117.

[6] 孙海燕.提升本科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基于《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7-2018》的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0(12):34-39.

[7] 乐传永,许日华.地方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缘由、方向与进路[J].中国高教研究,2020(2):56-62.

[8] 赵志群,孙钰林,罗喜娜.“1+X”证书制度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的挑战——世界技能大赛试题的启发[J].中国电化教育,2020(2):8-14.

[9] 张俊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8):88-91.

作者简介:李舒(1987—),女,辽宁沈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

作者:李舒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高中物理论文下一篇:誓言活动的班级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