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人才论文

2022-04-16

[摘要]近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深化、机制更趋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肯定,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例,结合高等艺术类师范院校的特性和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针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高师艺术教育中如何灵活借鉴和应用予以分析和阐释。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人才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人才论文 篇1:

加强城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之我见

【摘要】文化艺术人才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地位。根据对城区文化艺术人才现状的分析,当前加强城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应从加强组织领导、文化体制改革、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城区文化艺术人才 建设

党的“十七大”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宏伟大业人才为本。文化艺术人才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地位。探索当前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它将有力推进新时期城区文化建设。

一、城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以“素养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为目标,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引进和培养人才已成为文化单位发展的迫切需要。文化单位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引进人才和人才培训有机结合的多种方式和途径:“以老带新”——充分发挥老文化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实践能力、业务水平;“改善结构”——组织面试、体检、综合测试等,开展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及有文艺特长的青年人才的招录;“柔性引智”——采取项目签约等方式与外单位人才合作完成重点作品的编导、排练、演出等,通过外请专家、教授为中青年文艺骨干讲课,积极输送专业人员参加高级别培训,提高和更新现有人员的知识水平。这些办法切合文化单位实际,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得以加强。

但面对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新任务,城区文艺专业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文艺创作人才等缺乏问题十分突出。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部分专业门类长期缺岗。以笔者所在的瑶海区为例,在文化艺术专业人才较为集中的单位如区文化馆,在编人员也只有9人,专业门类有美术、戏曲、装裱、声乐,而作品创作、舞蹈编导等门类空缺。乡镇街道文化站共有15人,均非专业出身,且其中有13人身兼数职。区图书馆机构未立,无编制,区级图书专业人才空白。工业园区文化站机构未立。全区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专业人才共有60人,与辖区40万人口相比,人才总量显然不足。而且专业配置不足、专业门类长期缺岗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业务不断扩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

二是人才队伍中专业门类领军人物拔尖人才稀缺。近年来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扩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经济”“朝阳产业”。而根据瑶海区文化艺术人才调查资料统计,无论是与文化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专业门类人才(特别是作品创作、编导、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人才),还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懂产业又懂法律的创新性、复合型文化经营人才中,领军人物拔尖人才极为稀缺。这种情况在我市的其它城区同样存在。人才的稀缺使艺术生产完成精品力作人才不济,制约了文化事业的高品质发展,影响文化事业目标进程;而在文化产业方面的直接影响是文化经营形成高档次规模化的不多,大的新型文化项目立项研究开发利用不足。

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存在相当比重老年化,知识结构相对老化。从年龄结构看,60名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员中,50岁以上占35%,35-49岁占40%,以上两项合计占75%,而30岁以下约只占25%。同时文化艺术人才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学习,知识更新落后于时代需求,加之缺乏专业院校新毕业的年轻人才加入,使文化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相对老化。

二、城区文化艺术人才短缺原因分析

一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偏差,对文化工作发展重视不够。许多人包括部分领导以为文化都是消费,赚不了钱,只知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却不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唱得更精彩。如近年来韩国投巨资建立民族文化数据库,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本国特色文艺作品打入国际市场,以致中国荧屏“韩流”滚滚,韩国人从中不知赚去了多少外快。

二是体制关系长期制约着人才培养发展。受编制控制,需招收引进的人才进不来。

三是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每年财政预算文化专项经费寥寥无几,文化事业单位或自收自支,或不能全额拨款,对人才的培养缺乏稳定的财力支持和保障,各类专业人员得不到去专业艺术院校进修深造的机会,专业水平能力得不到系统规范性提高。对需要投入的文化项目、需要扶持的文化艺术人才等缺乏资金支持。如我区从事微雕艺术创作的傅立耕老人,其独有的珍珠微雕作品艺术精湛,堪称精美。但目前因为受居住生活条件的限制,艺术创作无法开展。

四是“文化圈子”内部“近亲繁殖”。相对封闭和过于稳定的“文化圈子”,免不了要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思想认识中的功能固化和思维惯性束缚着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是对人才进门把关不严。进来的人员占有一定的人情因素,人员素质、人才队伍结构配备难以达到要求。

三、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从区域实际出发,探讨文化艺术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创城区文化繁荣的崭新局面。当前,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通过选拔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引进一批城区文化建设急需人才,培养储备一批中青年后备人才,使城区文化艺术人才总量不断扩大,推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建设一支德才兼备、老中青搭配合理、艺术门类齐全、战斗力强、面向全社会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应着眼于人。各级领导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营造文化发展环境,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地区发展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要将文化人才工作纳入基层领导班子目标考核责任制,同时加大对文化单位的资金投入,保障文化人才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在全区形成重视文化发展文化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创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确立人才资源在文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以改革用人机制为例。人才的流动中,因人事管理体制使人事档案往往成为人为阻碍,由此带来工资、户口、福利等一系列问题。突破阻碍就须打破常规。对急需引进人才可采取重新建档的办法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此外,也可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制度”引进急需人才:即实施编制不变、单位不变等政策,聘请专家人才,来去自由,待遇从优,成果重奖。与此配套要认真研究制定吸引文化人才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引进文化人才的环境。

三是加大文化艺术人才建设资金投入。树立人才资本投资理念,建立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文化人才系列基金。如建立“文化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高级文化人才培训基金”、“文化人才突出贡献奖励基金”、“高级(特殊)文化人才生活补贴基金”等,专款专用。

四是加大力度引进人才。要大力引进文化事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特别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单凭文化界自身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依托外界的有效支持,其中文化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是关键。为此,必须加强文化事业发展对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预测规划,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不断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艺术院校毕业生或中级以上职称的紧缺门类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文化单位专业人才队伍。加大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一批有文化、懂经营、善策划、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特别注意引进策划创新人才、网络科技人才等,占领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五是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要做到人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要树立培训是最具效益的投资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建立文化人才信息库,将机关及基层单位人才按专业能力等进行分类,并以当地现有人才为重点,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政府、单位、社会团体分层次构筑的教育培训体系,经常性开展各类培训;三是要畅通教育培训的渠道,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联络,争取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四是要活跃培训方式,鼓励和支持职工参加自学、函授、讲座、集训,考察等,对学有专长、有发展前途的人才,送到高校或专业进修培训班深造,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通过换岗换位,加强实践锻炼,增长才干和能力。文化单位的非专业人员学专业,补充专业人才队伍。六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政治思想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重视职称评定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解决困难,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协调工作,進一步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

实现区域文化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适应地区发展,又要具有时代特征。对于这项战略性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时紧时松,必须搞好总体规划,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落实。建设素养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文化人才队伍,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合肥市瑶海区文化馆)

作者:夏毓清

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人才论文 篇2:

产学研教育模式在高师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近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深化、机制更趋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肯定,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例,结合高等艺术类师范院校的特性和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针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高师艺术教育中如何灵活借鉴和应用予以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产学研;教育模式;艺术教育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定义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新型教育模式,即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经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随着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深化、机制更趋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肯定,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基于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高师艺术教育领域的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例,本文将“产学研”定义为:学研产——学,指教学的全面工作,包括实验区人才培养的理论课、实践课两大支撑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部分。研,指音乐表演专业及音乐学专业教育中的理论积淀及科研工作,以研促学。产,其一,指高质量专业人才的产出;其二, 指对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产出;其三,指扩大艺术实验区社会合作范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使实验区自身运转体系的资金支撑多元化,为学研产人才培养模式体制内的自我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坚实的后备保障,为解决我国高校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精英师资问题建构一套完善的解决体系。

产学研合作发端于20世纪初,在其发展的百余年来,国际上已对其所体现出的重要性形成一定共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如:美国是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历程一百余年,发展至今,产学研合作教育呈现出全方位、多模式、深层次、规范化等特点;日本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把产学研合作教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作为政府行为,至今发展得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德国从早期的“双元制”合作教育发展至今,以“独特的顾问合作制”体现其特色,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发展地更为完善;英国从早期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工读交替”合作教育模式已扩展至今天的产学研合作联盟等诸多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美、英、德、日等世界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发展更趋完善。这些国家的大量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佳途径之一,更是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可见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受到众多发达国家的热衷和追捧,其体现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高师艺术教育借鉴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由于师范类院校艺术教育自身的特殊性质决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这是学校教育功能不完善所导致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教育情景、教育资源与条件、教育过程与方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1]。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应有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得注重在社会实践环境中吸取有用的知识。社会对高师艺术教育的学生要求是一专多能,博学多才,就对下一代教育而言,学生仅靠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亦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基础音乐的教学当中,它不仅要求你在音乐教学中既会唱又会弹奏,还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理论水平,并且能有效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审视和看待其它知识和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对学生直接获取社会知识是必有益处的。

(二)社会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的新形势

社会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的形势是异常严峻的。首先,现在每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有数百万计,其中在数十万的高等师范专业毕业生中有数万计的高师艺术毕业生,这对社会相应岗位形成供大于求。多人争一岗现象比比皆是,这就导致了社会企事业相关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好中取优,优中择精华;过去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是按劳、按需分配,供不应求,当然,造成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构成的。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的高度文明,社会不断前进,这一社会形势也相应要求社会企事业单位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而人才是提高其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最后,21世纪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艺术教育作为其一项重要构成,尤其对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从总体上看,社会企事业相关用人单位招聘用人要求必然是德才兼备,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产学研合作高师艺术教育的理念就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社会形势要求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紧密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二者互相沟通的一个桥梁。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培养社会所需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具有突出的作用。[BW(S(S,,)][BW)]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提高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从高校人才应聘社会企事业单位看,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在应聘岗位时具有必然的优越性,尤其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成为找工作的一只“拦路虎”[2]。高师艺术产学研合作教育,为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强调对学生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把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在艺术创新试验区中对一些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必然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提高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有效形式。

以东北师范大学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例,该项目是2007年受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资助的,以培养艺术领域内具有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艺术人才为目标,以“厚基础、精专业、丰羽翼的一轴两翼贯通式”为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创新互动型”音乐、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学研产”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和“课堂行动”的美术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实验为子课题;整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电视编导四个学科的教学资源,构建了以文学经典导读、艺术哲学、综合艺术体验与表现、综合艺术创作实践为内容的艺术课程群。创新实验区的学生在“学”上,通过在实验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课程体系的学习,使实验区的学生掌握了(区别于一般学生)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其视野更加开阔,跨学科的知识领悟和方法转移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得到应有的展示;在“研”上,学生掌握的知识理论更加系统、多元化,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很大锻炼,为以后的社会工作积累一定的宝贵经验和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产”上,由于实验区课程的特殊设置,使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多,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艺术实验区社会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资金支撑多元化,不仅巩固和完善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体制内的自我良性运行,而且为社会培养了一批精英音乐艺术师资。

下表是东北师范大学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对高师艺术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影响的调查实验数据[3],本次调查以针对选修实验区课程的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总数为1600份,收回问卷总数为1486份,回收率近93%。测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效果,采用的是等级评价尺度法,即将产学研合作的效果划分为八个维度,每个维度上用“强”、“较强”、“一般”、“较弱”和“弱”等标识,调查对象可以在每个维度上选择相应的强度,来描述本单位产学研合作的成效,最后对各维度的影响强度进行百分比计算,如下表所示。

结果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各个维度中选“强”和“较强”的比例都要高于选 “弱”和“较弱”的比例,说明各专业学生对合作教育在各个维度上的影响持肯定态度,认为合作教育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选“强”和“较强”比例高达803%和805%,说明合作教育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喜欢合作教育模式” 选“强”和“较强”比例高达733%,说明艺术试验区的学生对这种合作教育模式是比较喜欢和乐于接受的。

由此可见,像这样的“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在高师音乐艺术教育当中的成功运用,是值得注意和借鉴的,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是适应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需求的,更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精英人才的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

三、高师艺术教育应灵活借鉴和运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原本是农、医、理工类为适应高速运行的市场经济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经济教育模式。它的理念是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从门类划分是隶属于人文学科,属于文科性质,然而,由于文科自身的性质和理工科类的性质截然不同,其研究结果不能直接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所以和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所理解的有一定的区别。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高师音乐教育中运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完善和健全服务制度

完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服务于开展高师艺术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有力保障。政府部门对高师艺术教育在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同时给与积极导向和大力扶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予以对其更好的服务与保障,鼓励和宣传高师院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事业单位在培养人才方面相互沟通与合作;高师院校在音乐教育制度上,总结音乐教育发展的规律,认真分析以往音乐教育制度的不足及缺陷,参考、借鉴先进的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教育制度,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打破成规陋习,使新的音乐教育制度更好的服务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服务于人民大众,真正的符合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符合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企事业单位在与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同时,需制定相关的学生权益的保障制度。

(2)改变思想观念

首先,高师艺术教育的相关领导及负责人在思想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透视中国高师音乐发展现状,规划其远景。在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下,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中,学校积极主动联系社会、企事业单位为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社会优秀人才而办好教育和谋求发展,不仅改变旧有、落后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质量,更把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其次,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要时刻认清自己,不能被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之中,要明确目标,奋发图强,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力平台上,积极进取、扒高专业能力,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就业的竞争力。

(3)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需要有稳定的师资队伍来贯彻和实施,稳定的师资队伍是良好的教育模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在全球知识经济高端竞争决定的经济格局中,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创新型高端人才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控制。科学技术很早就被称之为第一生产力,而科技靠教育,教育又靠人才,人才又得在相应的好的教育模式下被优秀的教师培养出来。可见良好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教育模式在这个环节当中的重要作用。高师艺术教育要想更好的借鉴和应运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务必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教师队伍的建设当中,不仅上要有资望深重教授来牵领带头,下还要发展讲师、助教来传承和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续接永不息落的教育之火。

(4)建设创新实验基地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在中国发展的二十余年来,虽然是如火如荼,备受关注,但是在本领域的借鉴和应运实属少见,经验尚且不丰富。高师艺术教育这一特殊之学科不同于理工及职业技术学科,这就要求先开展高师艺术教育产学研合作创新实验基地的构建,只有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才能尽快的应运在实际的高师艺术教育教学上,如盲目抄袭、应运不当,必会误国害民。

(5)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在高师艺术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教与学上,要认真贯彻“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以此为中心,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在“学”上,针对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高师音乐课程体系的设置,要让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渗透,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积、学有所用;

在“研”上,注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研促学,用学生的实践能力来促进其理论学习,在学生实践能力下巩固和提高理论水平,让学生真正做到学识兼备、应运自如;

在“产”上, 根据高师音乐专业的特殊性质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想理念,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一、要产出高水平、创新实践型的优质教师和精英社会工作人员;二, 要产出浓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这种精神和情怀自然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及大学文化;三,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扩大社会影响力,延伸合作范围,增加运转多元化教育资金,创造更多就业和社会效益。

结 语

实践证明,产学研相结合不仅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实施模式,亦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实践型人才的最佳途径之一,更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保障。高师艺术教育在借鉴和应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开辟适合中国高师艺术教育特色的发展之道。在高师艺术教育当中正确的推动和开展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将成为一种必然,它是迎合时代发展的产物,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是提高高师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手段,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的一种良好形式。

[参 考 文 献]

张 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值得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大学,2001(01)

[2]陈 坤,刘 琴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拦路虎[N]广西日报,2006

[3]问卷调查组东北师范大学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G] 内部资料,2009

(责任编辑:章若艺)

作者:李杰源

艺术创作中的艺术人才论文 篇3:

高等艺术类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体现。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对艺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需通过调整其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其核心素养。以应用型本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优化改革则是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优化改革的重要体现。以声乐表演等艺术类专业为例,我们需要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中突出应用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进而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新趋势的应用型艺术人才。要以社会就业为导向创新授课方式以及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平台。以下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优化策略

新形勢下,高等艺术类院校中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仍被传统、机械、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笼罩着。课堂教学模式与艺术实践活动脱节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也就只能成为“重技能、轻实践”的单一人才。近些年国内高校专业学科的数量正在不断扩展,音乐学院以及艺术学院也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社会经济发展日渐多元化的发展现状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条件,“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的是实践技能,所以可以不必要求其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取得多大的成绩。我们还是应当明确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定位,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

一、声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结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教学内容来辅助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学校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

综合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因其创办时间较短,教学经验缺乏,所以大部分音乐院校对声乐课程的教学仍在采取照搬普通课程的教学理念。[1]这样不仅无法确保音乐教学的独特性和专业性,还让声乐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特色,致使其难以发展。基于宏观层面分析,学校对应用型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同样缺乏明确的定位。不知该以何种标准判断其综合能力,也不知道如何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重,因此日常教学工作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未来还需从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入手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优化改革。

(二)缺乏专业的配套设施,教学方法单一

声乐表演的授课多是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此才能够借助相应的教学设施完善教学工作中的细节,进而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当前大多数的学校并不完全具备声乐表演专业课程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而这类问题无疑会对教学工作的实际质量以及最终所呈现出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当前高等艺术类院校的老师除了要进行教学外,还需要完成大量的科研工作,这是中国高校教师必须要经历的“考验”,但却因此使教师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之上,进而无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这类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以声乐表演专业学生为代表的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产生影响,将影响到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2]

(三)缺乏可行的计划评定机制

就当前开设音乐类专业的综合类高校而言,它们并没有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年龄之间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具体来说,统一化评定机制虽然便于管理,却无法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高校管理方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才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优化改革,但如果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教师便无法根据其反馈调整教学方案的侧重点,更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长此以往,这类问题将会对相关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产生影响。

(四)缺少艺术实践的机会

结合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高校教师能够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其实“寥寥无几”,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入课堂,因此并没有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知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教学则需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这就需要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拓展艺术实践方面的知识,以为其后续的实践教学打好基础。但眼下教师的素质却无法达到这方面的要求,因缺少实践机会,所以他们并不知道相关行业领域内的实践研究成果已进行到了哪一阶段。为此校方需为负责相关课程的教师搭建起学习提高的平台,让其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以此为起点强化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源头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等艺术类院校声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遵循的原则

结合实际分析,高等艺术类院校声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之上:首先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的原则。健康、积极向上的经济最直观的特征便是“供求平衡”,其实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参照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具体来说,声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分为以下方向:1. 文艺团独唱演员;2. 高校聲乐教师;3. 文化馆声乐教师。我们需要对这类岗位的素质要求进行分析汇总,从而实现培养对象的能力结构多元化。此外,还需要建立起开放性突出的教师教育体制,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为艺术类院校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多可能。其次是以培养学生声乐表演能力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文化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为辅的原则。高等艺术类院校声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声乐演唱能力为主,涉及到声乐演唱能力培养的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再者,声乐演唱能力的培养以及相关技能训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应用性和操作性。对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表演实践课是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主要途径,它代表的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考核和评价理论课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想要发挥表演实践类课程的作用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要以实践课为依托,培养并提高学生声乐表演能力,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将教学能力的提高落实到位才能够使专业、文化以及创新等要素和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等艺术类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革

艺术类院校开设的专业有很多,涉及到细节处的教学措施不同专业之间则应杜绝“照搬照抄”。以下笔者以声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一)把课堂主动权归还到学生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新教学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声乐表演专业来说,教学中应该更侧重实践类环节,能够让学生给予学习反馈。然而当前有很多教师依旧沿用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也难有改变,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课堂的主导权归还到学生手中,通过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艺术素养。此外教师不能因循守旧,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添加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学习内容,这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更好地把课堂主导权归还到学生手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要根据专业要求开设一些趣味性的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手段开阔学生眼界;最后就是要提高课程的适应能力,不仅要适应学生的发展所需,更要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所需,帮助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3]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对艺术类应用型高校来说,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则能够对培养模式构建以及后续教学工作的推进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说,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声乐表演专业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在明确目标定位时所必须要考虑的两个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也是互为影响、密不可分的。只有进行科学严谨的市场调研、准确了解市场社会需求才能够对上述问题建立起清晰、准确的认识,进而做到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如此相关专业的学生才能够将所掌握的音乐、乐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最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音乐人才。

(三)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我们要为学生组织起与之所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搭建起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专业化的氛围中达到“以赛带练”的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用这种方式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其与校外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竞争,从而锻炼其“实战”能力。再者,参与这样的活动也能够达到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不足的问题,最终明确在今后学习中应当努力的方向。可尝试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艺术惠民工程”以及“社区音乐节”等活动,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这类活动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精神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将这类品质升格为校园文化,也能够为艺术类高校的发展营造一个宽广的前景。

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的联系,搭建起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校内的实践活动可以社团类的活动为主,而在校外所展开的艺术实践活动则需要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借助于艺术团等单位所提供的平台锻炼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高等艺术类院校其实具有良好的文艺基础,我们需要利用好这类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来提高师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四)优化声乐表演专业课的考核评价制度

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声乐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课程评价制度,在传统考核模式的基礎上创新考核手法,克服传统考核评价模式的局限性。过去,在评价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成绩时,往往都会让学生弹奏几首乐曲或者演唱几首歌曲,根本达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效果。再者,这种机械、单一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内容上也存在着相对明显的片面性,对于某几首歌曲或乐曲的熟练程度并不能直接反映学生过去一段时期的学习成绩。声乐表演专业需要的是理论、技巧、艺术素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艺术人才,因此考核既要突出理论(乐理知识)、又要突出艺术素养以及对于特定乐器的演奏技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的起点,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高等艺术类院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尽力解决好当前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应用型的艺术人才,他们可能无法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多么显著的成就,但能够为艺术形式的传播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需要艺术创作者,但更需要具备基本艺术素养、专业能力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以上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李默尔,张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2018(09):105.

[2]张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声乐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表演能力[J].黄河之声,2018(10):77.

[3]梁潆予.浅谈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管理[J].艺术科技,2017,30(11):383.

作者:胡瑞涛

上一篇:房地产低成本营销研究论文下一篇:防火墙技术下网络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