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结构隐喻美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诗歌英译,对于诗歌意境美学准确把握和体验是优质译文的先决和基石。本文追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认识义理,深入探讨其中概念范畴、认知隐喻等重要概念,并将这一西方语言学中的概念运用于中国古诗词的意境美学体认,从意境赏鉴和其英译思维形成过程双重维度,探讨隐喻思维对于诗歌意境美学英译的启迪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杂结构隐喻美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复杂结构隐喻美学论文 篇1:

基于文化差异视角的英美文学隐喻美学价值研究

摘要: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不同历史环境的影响,导致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语言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英美两国文学语言之间的差异,对英美文学中应用的隐喻手法进行分析,能够对提高英美文学创作规律的认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英美文学中的隐喻手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基于文化差异视角的英美文学隐喻美学价值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隐喻美学价值

0引言

作为文学写作手法的一种,隐喻通常被应用到英美文学的创作当中。而由于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背后的文化环境有所差异,相应的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内容也有所差异。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对英美文学中的隐喻美学价值进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英美文学作品创作和发展的相关规律,对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1英美文学中应用的隐喻手法

1.1英美文学中隐喻的文化内涵

隐喻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创作手法,能够实现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反应。结合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隐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主要能够体现在民族文化和神话传说当中[1]。隐喻主要是指借助文学作品中某一具体的事物或词语,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出词语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达到对作品创作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和控诉。

在对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的隐喻手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首先,当文学作品中频繁地出现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汇时,这类词汇不仅能够起到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同时也是隐喻手法运用的主要表现形式[2]。其次,英美文学作品中还存在着借助词汇的含义,将词汇与故事背景进行巧妙地融合,从而将词汇的隐藏含义演绎出来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应用隐喻手法的主要体现。第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还存在着对同一个语义特征进行反复描述的情况[3]。以上三种方式都是隐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的主要体现。而在对一些具有经典的代表意义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发现,英美文学的作者往往能够将隐喻运用到文学作品的每一个具体的段落当中,在传递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和内涵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隐喻为主的文体效应。

隐喻手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多种语言文字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表达出来,也能够实现对各种抽象事物的具象化表达。隐喻手法拥有的这种作用,能够拉近英美文学作品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对扩大英美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提高人们的文学和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以隐喻美学来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能够帮助读者结合作品创作当时的时代背景,让读者能够通过隐喻的形式来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从而了解到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4]。从这一方面来说,由于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的文化创作背景差异,因而在对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的隐喻手法进行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对隐喻手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产生的影响,以便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文学作品研究成果,进而提高人们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创作规律的正确认识。

1.2隐喻手法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形式

1.2.1文化渗透

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当中都应用了隐喻的写作手法,从总体上来说,隐喻手法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文化渗透和现实关联两种形式。从文化渗透的角度来说,隐喻手法作为文化主要的构成元素,离不开文学作品的文化创作背景。从英美两国的文化历史发展情况来看,不同时期形成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隐喻特征和迹象,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隐喻在文学作品中对于社会文化现实的折射作用[5]。在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隐喻主要是以被动的形式发展的,由于受到外部力量的推动作用,使得隐喻这种创作手法能够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满足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举例来说,罗伯特·弗罗斯的诗歌作品中运用了大量隐喻和象征的写作手法,借助各种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句式来描绘抽象的思想或事物。读者在阅读诗歌作品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这些质朴语言的阅读来提高思想上的认知,从而体现出诗歌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种以文化渗透的形式来满足隐喻和意象表达需要的形式,能够让读者沉浸在文学作品营造的氛围当中,从而传递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1.2.2现实关联

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态和社会语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风气、宗教信仰、世俗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当中,相应地,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和形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自身的差异性会对隐喻手法的运用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语言、思想、社会以及物态四个因素是文化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隐喻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属性、宗教信仰的形成和发展、群众心理情绪的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一方面来说,隐喻与文化和社会的现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举例来说,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品《都柏林人》中应用的隐喻手法,主要体现在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性格上,公寓、母亲以及伊芙琳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描绘,反映出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反对男性霸权的精神,在塑造更健全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同时,也能够体現出作品想要表达的对于传统社会习俗产生的挑战和斗争的主题,从而体现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2基于文化差异视角的英美文学隐喻美学价值具体分析

2.1含蓄凝练艺术价值

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之中,诞生了太多的文学家,同时也产生了非常多的修辞手段。隐喻是各类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段,不仅对文体特征的表现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认知层面看,作为修辞的转义,隐喻无疑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文学中它的应用频率非常高,直至今日仍然有无数作家选择在作品中加以运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洗礼,隐喻成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颗宝石,并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传播。众所周知,英语的特点是它可以把作者想讲的内容与情感结合起来,用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代替,发挥读者的想象力,给他们灵感和启示。在这个过程中,它将使文学作品更具可读性,吸引无数读者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阅读,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因为所指事物与作品内容看似无关,但又联系密切,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使文学作品看起来风格简洁,但又蕴含深思熟虑,具有别样的艺术价值。以英国长篇小说《金色笔记》为例,多丽丝·莱辛将五本不同颜色的笔记穿插于故事中,深刻阐述了20世纪50年代动荡不安的世界现状和人们四分五裂的精神风貌,作品中借喻体使所喻形式化,对马莉恩和理查德的婚姻状况使用了非常的隐喻,让读者可以体会到二人朦胧的婚姻关系,提高文学语言的生动性。而隐喻的运用可以在文本中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感受,加深人们的影响,帮助读者在朦胧的阅读氛围中理解几个人物之间的情感状态。整个气氛描写相对宽松,充满朦胧含蓄的感觉,但正是这种感觉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简洁地表达了作品的内容,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气息。总体来说,通过运用隐喻使作品简洁而紧凑,反映了深刻而广泛的问题,表现出幽默的特点和讽刺的俏皮话,是基于对社会阶层和人们的广泛理解。

2.2提升美学主题价值

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助于作家在写作过程中深化主题,具有较高的抽象文体艺术效果。仍以多丽丝·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为例,《金色笔记》2007年自从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这部作品运用了各种无关的事物,通过隐喻性的写作手法,使书中不同人物的形象更生动立体,极大程度增强了艺术文化氛围,并用日常生活中普遍的事物将读者带入书中所描述的场景,在突出行文核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美学价值。另外文学主题通过隐喻提炼,把生活中的事物表现出来,使《金色笔记》这本小说的思想更具内涵。不仅有助于为该书增添无限的艺术特色,有效提高读者的思想观念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而且与同类文艺作品相比较而言,虽然其他作者通过各种表现形式表达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但这些词语的内涵超出了文章本身的主题。而多丽丝·莱辛运用隐喻,借助优美的艺术语言,向读者传达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传达抽象的思想形态。这种创造性的文化也在另一方面体现了隐喻在英美文学中的美学价值。以书中第五章的内容为例,多丽丝·莱辛描绘了很多关于安娜和莫莉之间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在思想、行为和内涵上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在文中多丽丝·莱辛也早有隐喻。安娜的形象又瘦又无助。相比之下,莫莉个子高,在家庭中有一定的地位。这不仅显示了两人性格的差异,也是多丽丝·莱辛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写照:地位低下的人谨慎而充满憧憬,而有一定背景的人自信而追求自由。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文学价值上隐喻的艺术表现,超越了文本本身,体现了深刻的主题内涵和巨大的艺术性。而这样的主题效应恰恰是英美文学中隐喻的美学价值所在。

2.3自然联系感悟价值

据大量研究数据证实,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无数的联系,故而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隐喻起来映射到文学中,就会产生美感且具有价值。多丽丝·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将隐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表达方式。它在充分发挥基本修辞功能过程中,强调人的情感与自然界中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揭示不同事物之间联系和感知的价值。隐喻在语言中的美学交际主要基于人类自身的美学感知和相应的联想意图范畴,将两者联系起来,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美学形象。因此,在判断隐喻美学价值的时候,我们主要是指两种不同事物的拟合点是否相似,关系是否自然,意义主题表达是否足够准确。多丽丝·莱辛多次使用隐喻来表达人与自然的联系。比如安娜梦境中经常出现的石头、水等,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隐喻。通过安娜的不懈努力,她终于回到了对平静现实生活的向往。文中对安娜梦中的水的描写断断续续,这是多丽丝·莱辛试图用水来表现安娜与文艺创作的关系。起初,安娜认为水是深不可测的,这意味着安娜或作家自己在文学创作早期的灵感是取之不尽的,其最好的表现是《战争边缘》的伟大成就。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和作品本身的不断更新,安娜逐渐发现水只是一个浅层,没有什么特别的。随之而来的是安娜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困境。她的灵感逐渐枯竭,作品的内容变得笼统而毫无特色。直到最后阶段,安娜梦中的最后一滴水变成了虚无。于是,此时的安娜只能在浑浊空气中向上飞翔,这是她不屈不挠意志的顽强体现。但在《金色笔记》的最后,安娜改变了自己的艺术观念,用四色笔记本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勇往直前,这也是多丽丝·莱辛本人想要向广大读者朋友们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哲学。

2.4情感表达感受价值

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如果作家在文本中把情感和艺术结合起来,就会给作品中的世界带来更丰富的情感色彩,广大读者在阅读以后的想象力和体验也会更丰富,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读者自身的个性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因此,如何描写好书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门学问。主要难点在于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所有的个体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不同的人看待和思考生活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知的方式,所以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是促进故事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多丽丝·莱辛仅仅用平实的语言描述,特别是线描等艺术手法进行情感渲染,读者的感受将不一样,复杂的人类情感也无法用简单的文字来解释。隐喻艺术手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弥补文学创作中的这一缺陷。在隐喻的帮助下,书中人物角色更加具体,既不是理想化的,也不是英雄主义的,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在《金色笔记》中,多丽丝·莱辛概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和情感特征。借助隐喻表达,将书中人物角色的思想精神融入到文章中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中,以突出不同角色的个人特征。例如,多丽丝·莱辛在书中反复使用安娜的胃来比喻安娜和索尔之间的情感变化。安娜的胃实际上是指安娜的精神需求,代表了安娜在不同時期对索尔的精神寄托。通过对身体器官和精神世界的隐喻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真实情感,为广大读者保留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如果读者局限于作者事先设定的巨大的结构和轮廓,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某一部分的情感描写,那么可以通过隐喻的形式体会书中不同人物角色的精神世界。

3结语

综上所述,隐喻写作手法的运用,能够对英美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为人们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在当前社会人们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能够充分挖掘不同国家文学作品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同时也为了对研究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提供一定的经验,就可以从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手法的运用角度来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向和规律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邱景,吕波,李雅乐.基于文化差异视角的英美文学隐喻美学价值[J].芒种,2021(10):119-121.

[2]李婷.英美文学视域下隐喻手法的实践探究[J].青年文学家,2020(36):95-96.

[3]陈霞.英美文学中隐喻的美学价值与文体效应探析——以《金色笔记》为例[J].青年文学家,2020(33):77-78.

[4]尚春丽.英美文学中隐喻词的翻译分析[J].青年文学家, 2020(27):114-115.

[5]刘静文.浅析隐喻在英美文学评论中的启示[J].青年文学家,2020(15):107-109.

(责编:李慧娟)

作者:革霖

复杂结构隐喻美学论文 篇2:

认知隐喻

[摘要]诗歌英译,对于诗歌意境美学准确把握和体验是优质译文的先决和基石。本文追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认识义理,深入探讨其中概念范畴、认知隐喻等重要概念,并将这一西方语言学中的概念运用于中国古诗词的意境美学体认,从意境赏鉴和其英译思维形成过程双重维度,探讨隐喻思维对于诗歌意境美学英译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认知;隐喻;古诗词英译

[文献标识码]A

1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范畴和隐喻思维

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对于思维的现实性以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心生而言立”,其模式是:客观世界一认知加工一概念一语言符号。

“哲学是语言学的基石和摇篮”。因此语言学派的分水岭可以追溯到不同的哲学渊源。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分析哲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儿哲学和形式主义哲学的混合。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它的研究是在摒弃了纯粹的唯心主义和纯粹的客观主义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按照陈治安在《认知语言学入门》前言导读中的论述,经验主义认知观的主要观点如下:

(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Embodied),即用来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来自于身体经验,并依据身体经验而有意义:

(2)思维具有想象性(1maginative),因为那些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而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向的结果,这种想象力也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意向都是以经验世界为基础的;

(3)思维具有完型特征(Gestalt Properties),因此不是原子的。这也就是说,概念构建和范畴以及认知模式具有完型特性。学习和记忆的认知过程依靠完型结构,不仅具有抽象符号的证实性,而且具有人文诗性的演绎化生。

因此,经验主义认知观尤其强调经验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客观现实,还有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

“大脑为了充分认识客观世界,就必须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储存和记忆。所以,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杂乱的,而是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们根据这些特性来认识世界,经过认知加工过的世界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认知世界。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是范畴化的过程(Categorization),其结果即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y)”。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了概念和范畴,语义和概念、范畴同时形成。在语言和现实之间存在认知和概念这一中间层次,即语言的发展基本上遵循“现实一概念一语言”这样一个进展程序。范畴化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从而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能力,才赋予语言符号以意义。

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层次“认知”,如果不依靠认知结构和范畴知识,就无法接近客体现象和本质。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研究,能够更好地解释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对于思维的形成和表征,正如高金林在探讨隐喻的认知功能时指出,“权衡主观与客观,我们的思维必须设法从主体向客体‘跃迁’,以便尽可能地理解现实,此时只有隐喻这双超经验、超逻辑的翅膀,彰显想象的神威,可以使人的思想飞升,从而实现某种程度的跨越”。

因此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隐喻的基本特征可从英语的等同词metaphor的构成中体现出来。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met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ein”的意思是“传达、传送”,二者合一意为用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换言之,隐喻涉及两种事物,一个是出发点,另一个是目的地。而从本质上说,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它是从一个概念域或者也可以称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也就是说,一个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其方向是,熟悉的事物映射到不熟悉的事物,具体的概念映射到抽象的概念。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亲身感知世界,并对所获的经验进行组织的过程。隐喻就是在这种向陌生概念(具体和抽象)的映射过程中发挥作用,拓宽意域,升华认识。

在隐喻思维形态中,人们通过隐喻思维把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事物相互联系,并把它们相提并论,用已知事物或现象来解释未知事物或现象,以此达到认知新事物的目的。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在对某事物的隐喻认知中,人们参照他们熟悉的、有形的、具体概念来认知、对待或经历那些不熟悉的、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互为关联的认知方式。在隐喻的认知推理过程中,人们先从隐喻的源域中提取反映事物规律性的、高一级的概念结构,然后把它映射到用以把握目标域相应的概念结构中去,从而形成二者的映射关系。通过隐喻思维可以减轻认知负担,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已知表达未知。

2中国古诗词中的隐喻思维和“诗贵含蓄”的审美张力

从根本上说,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结构的映射,即将原概念范畴(SourceDomain)映射(Mapping)到目标概念范畴(Target Do-main)上。隐喻实质上是一种借助于相似性的替代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联想式”的、诗性的过程和质感。“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或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或情感。”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地说,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

“诗贵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微言大义”这些中国传统文论和诗论中的思想精髓,无不追求含蓄、蕴藉,以凝练之笔留给读者广阔而丰富的想象余地,追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追求“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受中国传统的具象思维和“天人合一”、“道相互为”的思想传承,意与境浑的美妙意境让世世代代的国人为诗歌这朵中国文学“奇葩”称妙叫绝,流连忘返。以认知语言学观照,从体验哲学的认识形态系统分析这朵艺术奇葩,可以使我们体验中国古诗词隐喻中所蕴涵的意境美学概念更呈可证质感。这又为这一古老的审美形态跨文化传输奠定了认知的基石,审美的理论和表征的依据。

中国古诗词的美妙意境,从根本上说,得益于汉字构建的独特味旨。因此,追溯诗词的意境美学,首先应该溯

源汉字构建的独特魅力与渊源。汉字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典文字。汉字素有历史文化的“化石”之称,它记载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汉字,无不凝练了我国古人的生存智慧、生命体验、社会心理、审美情趣和文化情结。

汉字反映的是创造主体心智的自我实现,是创造主体直接以审美意象将自己的心智自然和谐地注入自然和人文图像中的产物。它体现了创作主体对世界的体验和再创造。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正是大量运用了隐喻思维方式,将汉字形态同对自然、人生的体验融为一体。祖先们在创制符号或文字时所用的原则是从物象出发,观物取象,以物之形象为本,将其心灵化、意象化,先造出象形文字,然后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孳乳出了指事、会意、形声等其他诗化构造方式的字。文字的“形象”与心灵化的物象——“意象图式”相似,但又是属于两个本质不同的范畴的东西,认知主体将文字要表达的内容或传达的信息转移到“意象图式”上,但通过“意象图式”来理解或体验文字的意义,这正是汉语造字法中隐喻性思维的本质特点。

2.1借物象隐喻

文人作诗词,常不直接表露自身的喜怒哀乐,而是把复杂的情感寄托在某种事物上,通过对此事物进行褒贬来表情达意。借物象隐喻与隐喻投射密切相关,隐喻投射中包括一种实体隐喻,物象隐喻本质上就是一种实体隐喻。

按照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人类最初认识的事物往往是有形的具体的物体。当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有形具体的事物时,在诗兴创造性原则的指导下,人的认知就获得了参照已知的具体事物的概念认识,并由此对无形抽象的难以定型的概念以诗性的比照关联,于是借助于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形成了不同事物和概念之间互为关联的隐喻语言表征形态。

2.2借比兴隐喻

诗词有比兴,开启这一传统的应追溯到《诗经》,乐府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传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比兴能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寄情于物,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形象、生动化,从而大大增强诗词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除以上诗词隐喻认知模式外,其他的模式还有借意境隐喻和借景隐喻等。在诗的审美结构中,意境和自然景物之间的体验更富于暗示性、象征性和含蓄性。

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诗中借助一株梅花独自开放在郊野驿站的意象,隐喻作者的刚直不阿的士人情怀。黄昏日暮,风雨相逼,但是梅花她仍然傲然地吐露芬芳。“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将梅花傲然的自然属性和形象映射到自己的主观情感中。似绘梅花,实述已之情怀,借实象的梅花,寄托抽象的心理情感,并将此映射隐喻到自然之物,梅花的“香如故”的意象,暗喻给读者的是作者的刚直不阿的士人情怀。

再如: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之水浩荡东流,水天一线,气象万千。山水相衬,崇山耸立,一座孤城傲然独立。哀怨的羌笛声,留给读者的是绵延的凄凉与感伤。“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边塞之地,风沙洗礼,春风不度,杨柳不青,似乎“羌笛”也在埋怨。作者通过杨柳、羌笛等具体的自然意象,诉求己之心情的审美隐喻。“羌笛”映射诗人自己,而“春风”则是象征朝廷对军人的恩泽。诗人没有直抒这种不满之情,而是假借“羌笛”的埋怨,抒发自己无限的哀怨。

隐喻思维,其实质是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理性与诗性互为关联的认知方式,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情景论强调情随景生,景因情动,这正是与西方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强调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因物起兴,感物而动情,情动而辞发,物以情观,情以物兴。这种互动是由诗人对世界主观的认知参与的结果,是诗人主观情感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双向交流的认知体验。

3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情景意境美学传输过程简析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景中情,情中景”阐述的是主体对客体的体悟诉求和客体对主体的启迪这样一种互为互诉、关联的隐喻思维与言语表征。

寄兴于物,寓情于景,然后借诗言以抒怀,少不了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诉求,反映了基于概念元意义而投射引申而达意境的升华。情以物兴,相对主体认知更多的依赖于客体,而物以情观,寓情于景的审美意境则更多地体现主观认知、加工。由审美主体加工后输出的不再是客观实在,而是经主体认知加工后的带有主观审美倾向的意象,客观实在的物体此时便带上了主观审美情趣,主观诗化旨味,并非仅仅客观存在。这样诗歌的隐喻思维亦应运而生,应运而用了。

文学艺术作品与鉴赏者(读者,译者)之间的关系和认知与输出现象,其本质亦然,同样基于艺术作品实体引入主观认知、体悟、加工、再创造、输出反映的也是读者或泽者阅读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表征,加工再创后输出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这种基于诗言中的物象而演化本身透着浓重的隐喻思维审美质感和形态。

我国古代诗学中对于情与景的探讨,体现了主观认知赋予客体本义或元义之外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主体认知对于客体寓意引申衍化的作用,体现了意义的认知结果的本质和现象。在翻译过程中,这种“情景交融,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可贯穿于整个翻译和认知体悟过程中:译者基于原著固化语符所传递的信息认知体悟原著的文义,由意象(文义)经过译者的诗性体味认知创化而输出,从而形成译文。这个过程是对原作的语符,文义,结构,音韵的认知,提炼表述的思辨过程。

从认知本质上来看,诗人对诗歌的创作思维的升华与译者对诗歌文本的认知体悟和翻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诗人角度来看,当他们目睹自然客观景物后便会在头脑中产生相应的关联意象群,他们心中也会因景物而触发出无限情思,于是他们借助客观景物诉诸于诗言来抒发心中所感,寓情于景,以景抒情。因此诗歌常常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正是诗歌之魅力所在。而对于译者来说,当他们解读诗歌文本时,缘诗言而触发联想,也会在头脑中激发相应的意象群,并同样引发出其内心的情感。译者将自己的这份诗情诉诸于译入语语言表征,力图将原诗的美学意境传输给诗歌译文读者,将这种美感传达给译文的读者。因此,诗歌作者和诗歌译者在其创作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由“景”生“情”,由“情”达意至境的过程。只不过诗歌作者创作过程中的“物”是客观景物,而译者创作过程中的“物”是诗人的诗歌(语言表征),是客观景致与诗人的认知(即诗性思维)的主观融合产生的语言所表征的诗性物象(喻体)而已。

而对于诗歌翻译来说,由于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两轮交际活动,在第一轮:原作者是信息源,译者是受体;而在第二轮:译者是交际策动者,读者是受体。译者作为信息传递的中转者,扮演着双重角色。“景中情,情中景”的美学解读和翻译过程中的意境传达,是一个包容着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互为互释的思维过程。译者需深刻体悟古诗词中的情景交融而形成的喻象的审美张力,透悟隐喻思维中的主客观及其认知体味,做好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之间的桥梁。

4结语

中华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朵奇葩。它绚烂唯美,含蕴深厚,简单的言辞蕴藉着深厚的哲理和美学思辨。古诗词英译,其要旨是意境的美学传输,而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范畴和隐喻思维,对于诗歌意境的美学赏鉴及其英译思维转换过程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作者:杨秀梅 包通法

复杂结构隐喻美学论文 篇3: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摘 要:隐喻无处不在。莱可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莱可夫的《女人、火和危险事物》和兰科格的《认知语法基础》引发了“隐喻狂热”。本文向读者展示作者所收集的大量与“隐喻”相关的术语,并对其作简要的阐释。

关键词:隐喻研究;隐喻分类;隐喻术语

[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 metaphor study, metaphor-related terms

Metaphor(隐喻)是一个综合系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与另一完全不同事物的某些特征相比,具有相似性(resemblance)、象似性(iconicity)或相关性(relativity)时,就将其某方面的意象(image)移到这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上,于是就产生了隐喻。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具体地说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投射映合(projecting或mapping)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英语的metaphor(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该词由meta和pherein合成,意思分别是over和carry,合起来意思是carry over(带过来,拿过来),因而这一词的整词意思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转换,将此事物转换为彼事物。

20世纪80年代,一场Metaphoric Revolution(隐喻革命)悄然兴起。Lakoff和Johnson(1980)、Lakoff(1987)和Langacker(1987)相继发表了足以震撼语言学界的三本学术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女人、火和危险事物》和《认知语法基础》。Johnson将这场隐喻革命称为metaphormania(隐喻狂热),亦有人则认为:“Metaphors create knowledge.”(隐喻创造知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于隐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亚里士多德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metaphorical language——隐喻性语言),而且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和角度主要转向解释语言体系中的metaphorization(隐喻化)现象,和更深入地从哲学、心理学、符号学、认知科学等多层面论证metaphorical thinking(隐喻性思维)的内在机制。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人类所生存的世界。

1.“隐喻”的分类

隐喻已经不再局限于作为传统修辞学中的一个术语。当今隐喻的研究范围已大大拓宽,包括:simile(明喻)、metonymy(换喻)、synecdoche(提喻)、allusion(引喻)、allegory(讽喻)。英语侧重对隐喻的整体研究并不是没有分门别类的微观分析。英语隐喻可分成:absolute metaphor/paralogical metaphor and antimetaphor(绝对隐喻);active metaphor/live metaphor(活隐喻);complex metaphor(复杂隐喻);compound metaphor/loose metaphor(复合隐喻);dead metaphor(死隐喻);dormant metaphor(休眠隐喻);extended metaphor(拓展隐喻);implicit metaphor(隐性隐喻);mixed metaphor(混合隐喻);root metaphor(根隐喻);simple metaphor/tight metaphor(简单隐喻);submerged metaphor(遮复隐喻)。

根据隐喻的句法构成特点,隐喻可分出nominal metaphor(名词性隐喻)、verbal metaphor(动词性隐喻)、adverbial metaphor(副词性隐喻)、adjectival metaphor(形容词隐喻)和prepositional metaphor(介词性隐喻)等grammatical metaphor(语法性隐喻)。

从隐喻的表现形式、功能和效果、认知特点等角度,隐喻可分为explicit metaphor(显性隐喻)与implicit/opaque metaphor(隐性隐喻),radical/root metaphor(根隐喻)与derivative metaphor(派生隐喻)。所谓显性隐喻,即一般人所说的simile(明喻)。根隐喻指的是一个作为中心概念的隐喻,由此派生出来的隐喻就叫派生隐喻。语言中大量的根隐喻对人们的概念系统的形成,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Lakoff和Johnson(1980)把这类隐喻称为conceptual metaphors(概念性隐喻)。

概念隐喻是当代隐喻研究的重要概念。根据metaphorical concept(隐喻概念)或称conceptual metaphor(概念隐喻)的构成,可以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Lakoff和Johnson(1980:14-25)将隐喻概念主要分为三类:Structural Metaphor(结构性隐喻概念)、Orientational Metaphor(方位性隐喻概念)、Entity & Substance Metaphor/Ontological Metaphor(实体性隐喻概念)。所谓结构性隐喻概念,就是借助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方位隐喻概念,就是指人们在认知、思维中,常常会不自然地运用许多方位词作隐喻。spatial/spatialization metaphor(空间隐喻)也称方位隐喻,是与空间方位有关的一种隐喻。空间隐喻是用空间方位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这是因为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人类在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结构关系、思维模式,自然而然地会被带入到其它概念域。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实体隐喻最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是container metaphor(容器隐喻)。容器隐喻视一切事物为容器状态,既有边沿,又有内外面;仿佛事件、行为、活动、状态等都可隐喻概念化为容器,人们或位居其中,或置之其外。

人类的交际活动意在达到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这种交流犹如有形的实物的传递(physical transfer)。语言就像一根“管道”,人们在说、写时把思想或感情装进词语里;然后,词语装载思维或感情传递给对方,完成其传递任务;最后,由听、读者从词语里提取这些思想和感情。这就是Michael J. Reddy(雷迪)于1993年提出的conduit metaphor(管道隐喻)。

隐喻根据其“规约化”(conventionalization)的程度,还可分出live/living metaphor(活隐喻)和dead metaphor(死隐喻)等种类。dead or fossil metaphor(死亡或化石隐喻)还可被进一步细分为dormant metaphor(休眠隐喻)和extinct metaphor(消亡隐喻)。所谓休眠隐喻,指的就是那些词项,其原意通常不为人所觉察,但其中的隐喻可复原,可帮助理解,因此也称之为sleeping or faded metaphors(睡眠中的或褪了色的隐喻)。那些新颖的、惹人注目的隐喻也被称为active metaphor(活跃隐喻)。活隐喻指修辞现象,也称aesthetic metaphor(美学隐喻),而死隐喻则属于语义学和词汇学范畴,也称linguistic metaphor(语言学隐喻)。

除了常规隐喻,隐喻还在不断发展、创新。创新隐喻的产生依赖创造者新的感受。literary metaphor(文学隐喻)来源于文学家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其它方面的隐喻是出于表达新事物的需要:新事物的产生需要词语来表达,新词语多数是旧词语语义的隐喻引申。换言之,很多new metaphors(新鲜隐喻)或曰fresh/novel metaphors(新奇隐喻)都是conventional metaphors(约定俗成隐喻)的metaphorical extension(隐喻拓展)。extended metaphor(拓展的隐喻)是人们基于隐喻基础上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

表示情感时,英语多用隐喻。英语emotional metaphor(情感隐喻)系统包括body metaphor(身体隐喻)、color metaphor(颜色隐喻)、animal metaphor(动物隐喻)、plant metaphor(植物隐喻)、instrumental metaphor(器具隐喻)和nature metaphor(自然隐喻)。表示情感的颜色隐喻包括natural color metaphor(自然颜色隐喻)和facial color metaphor(脸色隐喻)。表示情感的自然隐喻包括natural phenomenon metaphor(自然现象隐喻)、weather metaphor(天气隐喻)、sound metaphor(声音隐喻)和temperature metaphor(温度隐喻)。

用隐喻方式说话是人们讲本族语能力的一种基本特征,metaphorical competence(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

2. 无处不在的“隐喻”

隐喻无处不在,从metaphor和metaphorical与其它词语搭配使用上就可窥见一斑。例如:synaesthetic metaphor(通感隐喻);graphic metaphor(图示隐喻);conveyance metaphor(传达隐喻);basic metaphor(基本隐喻);categorical metaphor(范畴隐喻);sustained metaphor(博喻);creative metaphor(创造的隐喻);poetic metaphor(诗歌隐喻);economic metaphor(经济隐喻);lexicalized metaphor(词汇化的隐喻);verticality metaphor(垂直性空间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人际隐喻);theory-constitutive metaphor(理论构成隐喻);image schema metaphor(意象图式隐喻);event metaphor(事件隐喻);metaphorical denomination(隐喻命名);metaphorical generalization(隐喻泛化);metaphorical usage(隐喻性用法);metaphorical model(隐喻模式);metaphorical semantics(隐喻语义学);metaphorical description(隐喻描述);metaphorical context(隐喻语境);metaphorical phenomenon(隐喻现象);metaphorical meaning(隐喻意义);metaphorical processing(隐喻性处理);metaphorical cognition(隐喻认知);mind-as-machine metaphor(心智机器的隐喻);metaphorical expressions(隐喻语言形式);metaphorical theme(隐喻性主位); metaphorical news(隐喻新信息)等等。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去认知世界。隐喻的强大威力,在于它容许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世界,对不同事物建立种种不同的联系,作出千变万化的解释。

3. 结束语

人类所形成的metaphorical concept system(隐喻概念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把隐喻的功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的生存离不开隐喻,隐喻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隐喻涵盖了社会生活、语言文化、政治宗教、科学经济等各个领域。难怪Hardy C Wilcoxon Jr. 在其文章On Metaphor In Ordinary Life(《论日常生活的隐喻》)中说:“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it dawned on me that all my life I had been speaking in metaphor.”(我决不会忘记那一天,我突然醒悟到,原来一生都在使用隐喻。)(转引何善芬,2002:338)

该文同时发表在“雅信达英语互动网”www.EnglishVod.net和“认真企业网站”www.TopEnglish.net。

参考文献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0: 14-25.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7.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Reddy, M. The Conduit Metaphor—A Case Frame Conflict in Our Language about Language[M]. Cambridge: CUP, 1993.

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37-344.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02-326.

作者:杨卫东 戴卫平

上一篇:油气管道工程施工论文下一篇:公益林规范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