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金融论文

2022-04-26

摘要:贵州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对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因素进行分析具有典型意义。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自然环境条件、劳动人口素质、生产经营投入、就业转移等因素与贫困的关联度进行了定量分析。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金融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金融论文 篇1:

对德宏州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工作情况的调查

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就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届三中例会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德宏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精神将境内的梁河、盈江、陇川、芒市4县市作为连片特困地区来规划,4县市整体贫困情况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贫困群体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山区多、坝区少,少数民族村寨多。2013年底全州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1.3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达11.3%;全州农村人均纯收入5608元,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以粮食和甘蔗种植为主;三是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低、优质产品少、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条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竞争实力不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四是贫困山区群众普遍缺乏商品意识、信用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五是再生性返贫现象凸显,综合解决难度大。因灾、因病、因学、因毒等再生性贫困现象日渐突出,许多以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广大贫困农户通过帮扶虽能暂时脱贫,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户往往会再次致贫。

一、金融扶贫发展的基本情况

连片特困地区金融网点设置情况:截止2014年8月末,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3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4家,政策性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邮储银行1家,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6家,银行机构营业网点数136个,小额贷款公司19家,证券交易网点2个,保险公司13家,其中寿险4家,财险9家,流动金融服务站7个、担保公司5家、典当4家,全州金融业从业人员总计5576人。片区累计布放惠农支付点453个,较2012年增加334个;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72%,惠及地区713个。

表1 片区金融发展指标

单位:亿元

表2 片区金融扶贫类融资情况表

单位:万元

数据采集至2014年8月末。

从各指标来看,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普惠性都得到了提高,农村信用社也在农村地区开展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截至2014年8月末,片区共有网上银行签约个人用户 270,462户,企业用户6141户,手机银行客户201,971户。

二、片区金融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地方财力贫乏和片区信用意识不强致使金融扶贫发展受限。一是人均扶贫资金少。截至2013年12月,德宏州共有扶贫互助合作社57家,投入资金697.705万元,每家的资金5~20万元不等。如果按德宏州近12万贫困人口计算,约每万个贫困人口拥有4.75家互助社,每人可使用扶贫资金仅58.14元。二是有的县市还存在扶贫贴息款项到位受财政制约情况。三是信用观念淡薄致使不良贷款率有上升趋势,截至2014年8月末,片区不良贷款率1.23%,比年初上升0.31百分点,有的县农户不良率高达到94%,出于收益和风险等因素考虑,金融机构对扶贫工作存在惧怕心理。

第二,片区银行资金向低洼地带抽水和政策性保险保障范围窄现象依然存在。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9.79%,而不在片区范围的瑞丽金融机构存贷比却高达79.20%,仍有把贫困地区的存款拿到经济发达地区使用的情况。2014年1~8月,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527.33万元,仅占全部财产保险收入的8.44%,政策性保险品种主要集中在涉农保险方面,而能给贫困地区带来较高收入的信用保证保险和商业性保险品种非常少。

第三,片区基础金融服务仍欠缺。目前在片区特别是人群分散居住的自然村金融网点较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基本撤走。如梁河县土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只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2个业务齐全的机构和3家小贷公司,金融网点有18个,金融网点密度仅为0.02个/平方公里。虽然农村信用社为了帮助农村居民取款方便,在一些农村小商店和农户家中安装了惠农POS机,但这一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每笔取款金额限在1000元以内,由POS机所在地农户先期垫付,每月到乡镇农村信用社凭POS机小票兑付,仅可以取款且数额较小,存贷业务还是需要到业务齐全的乡镇营业点办理,基础金融服务仍然欠缺。

第四,金融扶贫相关政策和可行项目缺乏使得有效信贷资源配置不足。一是由于商业银行顶层未出台可操作性扶贫政策,各金融机构目前还未明确各自对片区的贷款期限、信贷规模、利率水平、贷款审批权限等实施差别化的经营管理方式。二是农户小额信贷限定在5万元以内,三年周转使用,但很多种养殖业周期长,无法在1年时间就见效益,小额信贷使农户脱贫致富效果不太明显。三是片区再贷款余额为1000万元,只在陇川有发生,如果在片区平摊,每县市平均仅250万元,目前还没有再贴现。四是片区小而散的、没有经过整合的项目较多,没有适合国有商业银行需求的可行的、有特色的项目,金融扶贫供需矛盾突出,有效信贷资源在片区的配置严重不足。

三、推动片区金融扶贫发展的建议

第一,建议国家在贫困地区建立政策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或是创建一种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向贫困地区,直接为贫困地区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由国家投资、各类扶贫资金和农村地区存款作为其资金来源,并对其减免税收,实施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满足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

第二,创新金融服务手段。一是参考政府政务中心的做法设立综合性的金融服务点,解决农村地区综合性金融服务缺失现象。将银行的基础金融业务、理财业务、征信业务,各保险公司的小额保险业务,证券公司的小额农产品期货行情咨询业务等都集中在一起开展业务。二是因地制宜,推动搭建林权、柠檬、热带水果、茶叶、贡米等各类特色资源交易平台,实施与农户农产品农业贷款需求与金融的快速对接。三是积极探索土地保障贷款和直补抵押、质押担保贷款业务,推广大型农机具、农业机械等动产的抵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较好的适应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对金融多样化需求。

第三,建议增加扶贫贴息贷款的期限和额度。建议将贴息期限放宽为1~3年,贷款贴息率提高到5‰,贷款额度增加到15万元以内,以适应农业生产周期长,满足更多贫困农户的生产和致富需求。

第四,优化片区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开展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征信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对小微企业和农户信用状况进行调查评级,推动片区扩大授信面。二是有针对性地放宽一些公益性、准公益性小贷公司、资金互助社的准入途径,允许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给予这些公益性小微金融的贷款支持,并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为公益性小微金融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場环境。

作者:任祎君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金融论文 篇2:

基于灰色关联的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贵州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对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因素进行分析具有典型意义。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自然环境条件、劳动人口素质、生产经营投入、就业转移等因素与贫困的关联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的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劳动力人口素质、自然环境条件、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农民转移性就业,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反贫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连片特困地区;影响因素:贵州

0引言

尽管贫困是相对的,也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产生而产生的,但是贫困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尖锐问题之一。在中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的贫困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严峻的问题。虽然在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和推动下,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发展问题仍是制约其持续减贫和共享发展成果的瓶颈。连片特困地区长期以来深陷“贫困陷阱”和“梅佐乔诺陷阱”,在国家发展空间格局中遭遇着“被遗忘、被边缘、被救济”的尴尬处境。主要表现在:一是微观层面,贫困个体的教育、住房、交通、信息、发展机会、生计资本等人类贫困问题相当严重;二是中观层面,片区内产业规模小、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竞争力弱、市场容量有限、市场化程度低、空间格局不经济;三是宏观层面,片区经济未能融入全球、全国甚至区域经济大循环,既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也没能在区域、全国和全球分工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贫困问题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直是学术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机构关注的热点。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对贫困的研究大多限于收入或消费能力,即通过把收入或消费的水平同既定的阈值相比较来界定贫困。纵览国内外现有文献,发现诸多学者依据各类经济与环境数据,采用不同数理模型和理论对影响发展滞后地区贫困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大量研究,代表性的主要有黄少安、赵玉亮以及马良灿等从制度缺陷角度分析贫困的成因,邹薇、张学敏、李珊等从资本缺乏视角讨论了贫困的成因,赵跃龙、倪英以及周毅等指出生态脆弱是致贫的主要因素,从文化贫困角度分析贫困因素的学者则有Freeman、王兆萍、Vaisey、张献伟等。另外,Sen从权利被剥夺(能力贫困)角度、刘小鹏则从空间贫困角度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学者对致贫因素的认识已基本达成一致,普遍认为贫困的发生是制度、环境、文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多个因素综合循环作用的结果。现有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关于贫困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以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对象的研究偏少;二是对贫困和反贫困的研究以描述性研究或截面数据实证为主,而基于面板数据的定量研究偏少;三是大部分文献都认为经济因素、文化教育、社会因素综合循环作用而导致贫困,实际上导致贫困的因素并不止这些。本文以贵州为例,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讨论影響连片特困地区的因素,并对之进行排序,以期能在中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践中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1贵州连片特困地区总体情况

贵州是一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没有平原支撑的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省区,其境内横跨武陵山、乌蒙山、滇黔桂石漠化三大连片特困地区,集贫困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于一体,覆盖了全省65个县(市、区),占全省84.89%的国土面积、66.4%的人口、45.3%的生产总值,少数民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59.5%,岩溶地貌占全省岩溶总面积的84.2%。三大片区覆盖的县级行政单元中,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玉屏县是最低县威宁县的4.25倍,是三大片区平均水平的2.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余庆县是最低县望谟的1.94倍,是三大片区平均水平的1.52倍。从各片区内部来看,务川是武陵山贵州片区最贫困的县份,威宁是乌蒙山贵州片区最贫困的县,望谟是滇桂黔石漠化贵州片区最贫困的县。

贵州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十分复杂,与民族问题、生态问题、扶贫模式等相互交织。片区内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高寒山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产业覆盖遗漏、扶贫模式陈旧、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缺乏、金融支持短缺、发展方式粗放,扶贫开发难度大,脱贫致富任务重,是新时期贵州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覆盖范围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返贫比例高、脱贫任务重,属于扶贫攻坚任务中的“顽疾”,远非传统扶贫手段和方法所能奏效。并呈现出以下特征:连片特困地区几乎就是国定贫困县分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生存条件恶劣并存、贫困分布与少数民族聚居相互交织以及远离区域中心等。也有人总结为:自然环境的“富饶性贫困”、历史认同的“偏差性贫困”、人文条件的“沉积性贫困”以及经济条件的“结构性贫困”等。

2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贫困理解、贫困测量以及贫困原因,一直是贫困研究和减贫公共政策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扶贫工作,深入认识新扶贫标准下贵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发生的原因尤为重要。就连片特困地区来说,大致可以归结为资源禀赋、市场竞争和体制机制等三类因素,而贫困代际传递是以上各种因素在代际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

2.1资源禀赋劣势是贫困发生的客观条件

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是贫困地区的普遍现象,是指一区域由于自然资源匮乏或不能开发利用导致的贫困,主要包括资源约束性贫困和资源富足性贫困两种。此外,导致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自然因素还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诸多方面。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范围内山高坡陡,岩溶地貌显著,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石漠化蔓延,抗干扰能力弱,已经恢复的林草植被生态稳定性差,轻微的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即可造成逆转。目前,岩溶裸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生态监测表明,由于近年贵州相继发生雪凝灾害、特大干旱以及常态性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19.78万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恶化为石漠化土地。在全省46个典型的喀斯特县份中,有31个县属于强度脆弱或极强脆弱,11个县属于中等脆弱,只有4个县属于轻度脆弱。另一方面,贵州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九成以上的贫困人口长期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以及高寒山区,贫困人口呈“大分散,小集中,插花型”分布。片区内农户基本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贫困人口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总体上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石漠化面积的不断扩大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使土地生产力衰减,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喀斯特贫困”的特殊现象。

2.2生产效率低下导致贫困累积

足够的资本投入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活动的资本投入来源主要包括农户自身积累资本、银行信贷资金和政府部门的支农资金等。一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就会产生生产性贫困,即由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效率低下,生产投入的刚性支出与收入差较小而产生的生产性贫困。对于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而言,产生生产性贫困的主因是连片特困地区产业结构的传统单一。统计表明,贵州连片特困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分别是:武陵山片区为33:24:43,乌蒙山片区为22:39:39,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为15:41:44。三大片区中,武陵山片区与乌蒙山片区的主导产业是第一产业,占地方生产总值的份额超过20%,而武陵山片区则超过3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所占份额不到40%,第三产业低于40%,总体来看,产业结构依然处于全国10年以前的水平。农业作为连片特困地区的基础性、主导性产业,其中尤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这种单一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较低。从农户自身积累资本视角看,这种传统单一的产业结构,其纯收入除了满足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外,基本上没有剩余资金满足农业资本的投入,而从银行信贷资金来看,特困地区比一般农村地区获取信贷资金更难,最终结果就直接造成了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落后。

2.3人力资本缺乏产生主体性贫困

主体性贫困是指连片特困地区的劳动主体由于自身的贫困而产生的贫困,其实质则是人力资本缺乏诱发的。主要是劳动主体的知识文化素养不高,发展能力不强,体力和智力水平低下,人的健康、知识、能力等成为制约人自身发展的因素,进而影响到劳动主体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如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不强,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单一、传统,思想趋于保守落后。主要体现在主体缺位、主体贫困以及主体失衡等方面。贵州连片特困地区都是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相对封闭,导致农村文化普遍落后,劳动人口文化程度偏低。落后的文化教育观念制约了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空间的选择,滞缓了文明乡风的形成。由于劳动力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缺乏农村脱贫致富的内在驱动力,影响了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另外,由于“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落后生育观念的影响,导致“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农民无力支持子女上学,适龄儿童辍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偏大,最终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

2.4制度供给不足促成政策性贫困

制度供给不足主要指制度安排不尽合理、不配套,缺乏与当地的适应性;政策性贫困是指政府部门为推进某一领域发展而制定的政策,由于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使得一领域得到政策性支持而实现了较快发展,而另一领域由于没有政策支持,发展处于自然或无序的状态,甚至是为政府制定的倾向性政策付出更多的代价并最终导致贫困。从本质上说,不同区域、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方式是由制度决定的。因此,一旦社會存在制度不公,就会导致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在资源分配和享有上的不平等,并产生贫困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二元经济”形态,在优先发展工业的政策环境下,农业领域为工业领域发展付出了更多的代价,为工业化、城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广大农村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由于政策缺位,日益被边缘化。由于享受不到政策的扶植、支持,所以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二是发展中的政策盲点。一些连片特困地区属生态重要区、资源富集区,按主体功能划分,这些地区被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但是,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可持续开发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离开自然资源,根本无从谈起。如武陵山片区,按规划属生态安全保护区、地貌多样性保护区、动植物保护区、水源涵养保护区,但消除生态补偿的政策盲点,还需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机制。三是现实中的政策失衡。尽管国家启动了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但在少数贫困地区,这些好的政策有些“变调走样”,如扶贫开发的转移支付资金没有真正落实到老百姓手里,本应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却通过种种渠道流入他用。政策产生的经济利益大部分流向了非贫困人口,这实际上就是对贫困人口的一种经济层面的社会排斥。

2.5基础设施薄弱引发起点贫困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对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贡献。基础设施状况还直接反映着区域社会的文明程度,并成为影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完善的教育体系、发达的道路交通、充足的电力能源、良好的公共产品供给系统等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产品(交通、供电、供水、教育、医疗、邮电、通讯、社会保障等)供给不足,是连片特困地区起点贫困的主要原因。如武陵山片区内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公路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水利设施薄弱且严重老化,电力和通讯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有47个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占乡镇总数的3.41%;9271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的40.25%;7790个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任务,占行政村总数的33.82%。区内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条件差,金融、技术、信息、产权和房地产等高端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品要素交换和对外开放程度低,物流成本高。另外,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软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居民就业不充分。人均教育、卫生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1%。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2.6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返贫严重

灾害是一种风险,风险会导致社区、家庭或个人的脆弱性增强、可行能力减弱,从而致贫或返贫。自然灾害与贫困发生率呈正向关系。连片特困地区居民因灾返贫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源于自然灾害频发、抗灾能力较弱和灾害救助不足。贵州属于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加之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自然灾害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与一般地区相比,灾害发生导致的风险对贵州连片特困的影响更大,二者的关联性更强。贵州连片特困地区容易遭遇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风雹、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火灾、低温冷冻、泥石流、山体滑坡和雪灾等。从2007年到2009年,依据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小分别是洪涝灾害、风雹灾害、地质灾害、其他灾害等。每次灾害都造成巨大的损失,致使多个部门努力的反贫困成果瞬间化为虚无,刚刚脱贫的人口又重新成为贫困人口。例如,2010、2011连续两年,贵州发生历史罕见干旱,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9月中下旬,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31个县特旱,39个县重旱,田地里的枯萎稻穗因为“卡脖子”旱情未能灌浆,使稻穗空空而颗粒无收等。

综上所述,在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的几种致贫原因中,资源性贫困是一种原始贫困,是先天和后天性质的混合;主体性贫困是一种人力贫困,是能力贫困的体现;生产性贫困是一种产出贫困,是由当地经济结构决定的;政策性贫困是一种制度贫困,是受一定政策导向影响的;灾害贫困是一种外来贫困,对贫困发生的影响具有放大的效应。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原因并不是孤立、毫无关联的个体,而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并且是有重要层次之分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离不开主体人,也需要自然资源做基础,还需要科学技术、先进的实践工具做支撑,更需要相关政策作保障,以上这些又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因此,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要实现发展,摆脱贫困的困扰,首先应该理清的就是哪些致贫原因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要在解决好主要原因的前提下,解决好次要的原因。当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规划,又需要统筹安排,更需要扎实推进。

3贵州连片贫困地区致贫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3.1灰色关联度及其计算步骤

灰色关联分析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系统内主行为因子和影响因素关系的密切程度,即系统之间的因素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作为衡量因素问关联程度的一种实证定量分析方法。关联度越大说明该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关联度越高,联系越紧密,该序列反映的因素对研究对象影响越大。设原始数据列为X0:[X0K=1,2…,n]为系统特征行为数列,比较数据列Xi{Xi(K)=1,2…,n,i=1,2…,n}为相关因素行为数列。对原始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归一化处理,求绝对差。即△i(K)=X0(K)-Xi(K)。取分辨系数p=0.5,关联系数为:3.2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连续性、可获取性和口径一致性的考虑,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4年10个年份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结合贵州三大连片特困地区的特征,用逐年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人均农业收入、人均工资性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费用和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中农业生产支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代表贫困状况、自然生态条件、农民转移性就业、农业生产资金、劳动力人口素质等指标。故用能够反映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情况的贫困人口时间序列为参考数列,记为X0(K),其余分别用X1(K)、X2(K)、X3(K)、X4(K)、X5(L)分别表示以人均农业收入、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中农业生产支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比较数列,并通过查找有关统计年鉴以及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到表2。

3.3灰色关联度计算

根据上述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利用表2中有关数据,计算如下:

3.3.1无量纲处理

利用2005年度数据作为基数,利用公式Xij=Xij/Xij其中Xij为标准化后的数据,xij为第i列第j行数据,Xi1为第i列第1行数据,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3.3.2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以贫困人口数量作为系统特征行为数列,以人均农业收入、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经营费用和农业生产支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相关因素行为数列,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即通过式(1)计算出灰色关联系数,见表3。

3.3.3计算灰色关联度

根据式(2)、(3)计算灰色关联度,见表5。根据计算结果从大到小排序为Y5>Y3>Y4Y2>Y1,关联度Y越大,表明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关联程度越大,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制度的不宜测量性以及没有相对完整的反映灾害情况的数据,在灰色关联计算中,因制度供给不足而导致的政策性贫困以及灾害因素而导致的贫困本文没有考虑。

4结果分析与相关建议

4.1结果分析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当0

由Y5>Y3Y>Y4>Y2>Y1可知,在贵州连片特困地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农村贫困的关联度最大,即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所反映的劳动力人口素质这一因素对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的影响程度最大;人均经营费用支出与人均农业支出与地区贫困的关联度居第二、三位,说明贵州连片特困地区的农业生产资金对地区贫困有较大程度的影响;人均农业收入与当地贫困的关联度位居第四,即农业收入所反映的自然生态条件对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有一定的影响;反映农民转移性就业状况的人均工资性收入指标与地区贫困的关联度最小,对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综合来看,结合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如果考虑制度因素和灾害因素,则贵州连片地区致贫因素的顺序应该会有所变化,可能的顺序为制度因素、劳动力人口素质、自然环境条件、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农民转移性就业、灾害因素。

4.2相关建议

贫困发生的因素更加复杂多样,贵州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因素由以往的一维性向多维性转化,导致贫困发生的原因以往多强调的是收入低或能力弱。但是收入衡量的贫困只能识别农户的事后贫困状态,无法判断农户贫困的原因和贫困状况的问题。因此,贫困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赖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救济式扶贫。

第一,针对由于制度供给不足而导致的政策性贫困,通过促进贵州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渐用发展式扶贫取代救济式扶贫。随着贫困标准线的上调,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增加,致贫因素变动错综复杂,因此要转变扶贫方式,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来最终消减贫困。由于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因素受到自然环境、资本投入、个人能力和社会制度等多因素影响,所以扶贫工作应当在综合考量贫困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多方位实施扶贫工程。

第二,针对人力资本缺乏而产生的主体性贫困,应增加教育投入,进行智力扶贫,全方位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贫穷地区的经济之所以落后,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质资本的短缺,而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和自身对人力投资的过分轻视。由于通过人口素质的提高来全面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不仅投资巨大,而且缓贫效果并不直接,再加上干部任期制的缺陷,使我国当前几乎所有的贫困地区基层政权组织都将教育发展为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放在次要地位,而将主要精力和绝大部分扶贫资金投向一些“短、平、快”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对于贵州连片特困地区来说,由于劳动力素质是影响地区贫困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把提升人口素质放在扶贫开发的首位来抓,其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对劳动力增加教育投入,不但可以直接提高其知识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其反贫困的能力,而且能够影响并改变贫困文化等。

第三,针对资源禀赋劣势而导致的贫困,应合理开发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处理好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贵州连片特困地区矿产、能源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充分开发和利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实现脱贫致富、推进区域发展的现实选择。同时,连片特困地区又是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要统筹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认真做好规划,在产业发展上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第四,针对产出效率低下而导致的生产性贫困,应通过合理安排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比例,规模化种植适宜喀斯特地区的特色经济作物,扩大油菜、烤烟、辣椒、茶叶及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而积,积極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和生态经济型林(药、果)业等,以稳定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大生产投入力度,积极改善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实施该地区产业化扶持等。通过实施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程,让连片特困地区农户摆脱恶劣自然环境、土地资源限制等收入的硬性约束困境,加强连片特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创造劳动力流动和转移择业的条件,以此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工资性收入。

由于贫困的复杂性以及致贫因素的多样性,针对贵州连片地区脱贫还应该从资本要素支援、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排以及应对突发性灾害保障等方面着手,制定出具体的反贫困方案与措施,以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作者:曾勇 徐长乐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金融论文 篇3: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战略选择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我国,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往往是共生的。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连片特困地区,因而,片区扶贫攻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从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完善生活方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战略选择,为该地区推进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选择

一、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生态文明,或称绿色文明、环境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2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颖状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从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来看,先后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与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与之伴随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有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但是,贫困地区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却越来越严重。12011年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这些片区长期受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道路交通制约等因素影响,传统经济增长带动乏力,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2

工业文明进程中的反贫困,突出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增加。在这样的理念下,一种观念认为,只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促进以当地资源开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便可以逐步解决贫困问题。3但这种区域开发及反贫困战略仅仅从经济收入角度来看待贫困问题,认为经济条件的改善就是反贫困,在扶贫政策设计时难免会更加侧重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收入的目标,忽略了解决贫困的环境和条件,容易造成贫困人群的生计脆弱性。最终,这样的反贫困往往演变为以工业化为主导的贫困地区开发式战略,贫困人口很少能够从中得到收益,同时还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增加了在遇到自然灾害时由于自然资源的缺乏而重新返贫的可能性。

在我国,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往往是共生的。4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高原为主,许多地方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因此,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必须从战略高度审视连片特困地区生态问题的重要性,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其重点在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片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连片特困地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面临的挑战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就划定了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随后,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发展理念的落后以及文化建设的滞后,生态文明的概念目前在片区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知和推行,致使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极富挑战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面临的挑战首先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一)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连片特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和省际交界地带,以山地、丘陵、高原为主,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水土流失极其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大部分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区域;耕地面积十分有限,水资源严重短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生存条件恶劣,很多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同时,连片特困地区大多位于湖库源头、江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许多县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限制开发区县或禁止开发区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二)人口素质低下,生态意识落后

连片特困地区多属老少边穷地区,历来政治、经济、文化非常落后。大多数人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强,受教育水平不高,素质较为低下。许多农民生态意识薄弱,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多数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不理解或者把它等同于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参与热情不高,行动迟缓。基层政府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置生态环境于不顾,认为自然资源具有无限性,可以任意掠夺,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冷漠。

(三)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矛盾突出

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滞后的地区,是区域发展最为薄弱的地区。2011年,11个连片特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分别只相当于西部平均水平的49%、44%和73%。1这些地方面临着最繁重、最艰巨的经济发展任务,然而,鉴于片区生态系统的极端脆弱性,片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如何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摆在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保护不足,制度措施滞后

尽管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受到高度重视,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生态环境往往成为经济建设的牺牲品,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近年来,我国陆续修订或出台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出了规定。然而却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生态保护的要求,生态破坏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退化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十八大首次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或许是一个有效的破冰之举。

三、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战略选择

贫困既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产物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2目前,连片特困地区一方面面临着十分繁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扶贫开发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又承担着极其艰巨的生态保护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停滞不前。在生态文明理论已成为我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突出位置的大背景下,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指导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具体而言,笔者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战略选择。

(一)优化空间格局,巩固生态屏障

连片特困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历史进程、民族文化、经济区位等原因,在空间布局上有着显著的空间重叠特性,主要表现为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区、主体功能区格局下的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富集地区、边境地区以及革命老区的高度重叠性。1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优化片区空间格局,进一步巩固生态屏障,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1.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2目前我国的反贫困问题已不再是解决少数人的温饱问题,而是要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3连片特困地区大都地处海拔较高、交通不便、生态脆弱的地区,在当前扶贫开发中,表现出了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经济发展无法摆脱“贫困—生态环境恶化—贫困”的恶性循环。连片特困地区在整体区域内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扶贫开发一定要根据自然资源环境条件,明确其所承担的区域功能,促进片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完善生态移民搬迁

移民是生态条件恶劣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4连片特困地区大多属于生态脆弱地区,人与自然资源配置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些状况让生活在这里的贫困农民无法摆脱贫困,甚至维持生存都很困难,因此,他们有强烈的迁移愿望,希望能够迁移到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政府应该积极规划和支持,坚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相结合,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口实行迁移,并为贫困农民的迁移提供必要的条件:土地、住房和社区;生态移民除享受扶贫开发优惠政策外,各地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提供各种优惠条件,确保搬迁一户解决一户温饱,切实保证生态移民人口在新安置区的长住久安,杜绝“迁后返贫”和“重返原籍”现象;积极发挥各贫困县自身优势,组织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开展有序劳务输出,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转移,千方百计拓宽贫困地区群众向当地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转移,从根本上缓解当地人口和环境资源压力,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并增加收入。过去30年的移民历史表明,人口迁移促进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也促进了移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移出地区的生态恢复。1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

生态扶贫是通过发展生态产业达到扶贫目的的一种策略,它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2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生态扶贫,可以将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紧密结合,在兼顾减贫和改善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得到生态建设的长效促进,构建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的高效机制。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多数地区尚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迫在眉睫。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连片特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积极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改进片区水利设施,引进与生态农业相配套的先进技术,提高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等,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的财税资金支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合作、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生态农业建设等措施,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匮乏难题;通过建立科学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管理体制、延伸生态农业产业纵向链条、树立农产业自有品牌,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收益;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民从心里接受和认可生态农业,在连片特困地区形成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2.推进落实生态工业

连片特困地区生产生存条件较差,生态人口压力较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基础薄弱,地方工业在片区经济中比重很低,发展难度极大。生态工业是一种现代工业发展模式,它是一种整合思维和系统思维,依据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以资源节约、减轻生态环境损害和废物系统化、多层次利用为特征的现代化工业发展模式。3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生态工业,必须把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立足于生态,着眼于经济,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组织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不断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生态能源工业,积极培育清洁工业,加速改造传统工业,努力提高工业整体效益;片区政府应根据地方生态工业发展的现状制订相应的条例和地方性规章,注重技术标准,注重规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物含量的指标,并在税收政策、生态工业发展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

3.重点建设生态旅游产业

连片特困地区的旅游资源拥有较大的优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自然景观资源、特色产业资源、红色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等,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先天条件。生态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2也是推进片区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生态旅游,应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环境特征选择适合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要以生态为基础,以保护为前提,突出地方特色,避免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商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庸俗文化对淳朴文化的冲击,建设生态化的设施和旅游项目,打造原汁原味的生态旅游精品;3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鼓励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旅游各个环节,提高他们参与生态旅游的积极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旅游目的地,从而推动片区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三)改变生产方式,实现生态生产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这种消极的环境成果,为此,就需要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4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片区生态环境恶果的有效途径,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是其重要的依托,生态化生产方式主要对生产活动、消费活动以及生产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与工业化生产方式不同的要求。

1.改革生产活动

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生产活动,必须摒弃传统工业化生产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方式,选择符合片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要求社会生产在满足人及其社会对物质产品需求的基础上,必须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持续供给能力为限度利用自然资源,并有效重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无污染无害化处理,整个生产活动表现出一种“清洁生产”的特征,实现生态环境有效净化的目的。

2.优化消费活动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连片特困地区大部分人的生活越来越多地不是依赖于对天然产品的消费,而是对自然界中所没有的人工合成产品的消费。这在一定意义上虽说是片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表征,但是,由于生态环保意识的缺乏,片区农村地区垃圾随处可见,如各种非降解性的塑料制品、化学制品、电子制品等等。各种废物未进行有效无害化处理,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阻断其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1因此,连片特困地区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化的消费方式,兼顾消费活动。对人和自然的双重作用,对消费垃圾实施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控制产品非自身用途的资源消耗以及奢侈品的生产,提倡节约、适度的消费方式,抑制消费中的各种浪费现象。

3.调整生产关系

追求生产活动与自然进化和人的发展的统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2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往往过于追求生产效率和利润,主要关注产品质量和数量,而忽视“人”这一要素,人变成了技术的附庸,导致生产活动与人的发展相背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背离也造成了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对立。同时,这种对抗性也必然会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最终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不仅要大力推进经济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片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使三者达到协调统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四)完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目前,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较为薄弱,形势严峻,推进片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科学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同推进,其中,生态生活方式的确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生活方式建设要求确立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人自身全面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节制、和谐、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观念,将生态观念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3

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是在连片特困地区亟须建立推广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4对于每个人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价值取向,也是一种生活观念,要求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积极养成生态生活方式。中国环保事业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了长足进步,但同全国其他地区比较起来,连片特困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来说仍较薄弱,片区生存环境的保护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焦点。因此,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保护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片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贫困既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产物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当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贫困群体无法承受突发自然灾害和由此带来的损失,新的贫困问题十分突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扶贫开发一直是各级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也逐渐拓展出了更加宽阔的平台和更加成熟的机制,摸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开发扶贫、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和全面发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道路。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既要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取得成效,又要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最终在生态环境改善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之间取得双赢,为建设美丽中国助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者单位:李晓龙,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鲲,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古东)

Strategic Choic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s Under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Li Xiaolong,Xu Ku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ic choice

1收稿日期:2014-04-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西部项目“西部农村扶贫开发中公共产品供求机制与模式研究”(12XJC790009)

2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1陈琦:《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家庭人力资本与收入贫困——基于武陵山片区的实证考察》,《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2汪霞,汪磊:《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特征及扶贫开发对策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

3王思铁:《开创生态文明与扶贫开发新局面,实现“美丽中国”》,《中国西部》,2013年第1期。

4李培林、王晓毅:《移民、扶贫与生态文明建设——宁夏生态移民调研报告》,《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1游俊:《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页。

2刘慧等:《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扶贫策略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

1熊理然、成卓:《中国贫困地区的功能定位与反贫困战略调整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

2杨伟民、袁喜禄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美好家园》,《管理世界》,2012年第10期。

3高新才、王科:《主体功能视野的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培育》,《改革》,2008年第5期。

4文冰、宋媛等:《生态移民的搬迁形式研究——云南永善县马楠乡案例分析》,《生态经济》,2005年第1期。

1李培林、王晓毅:《移民、扶贫与生态文明建设——宁夏生态移民调研报告》,《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2倪国良:《生态文明视角下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甘肃日报,2010-05-25。

3董宪军:《生态城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89页。

1徐承红、张佳宝:《四川省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生态经济》,2008年第3期。

2舒小林、黄明刚:《生态文明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驱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生态经济》,2013年第11期。

3邱云美:《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2期。

4赵成:《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学术论坛》,2007年第6期。

1边红枫、盛连喜等:《生产方式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1期。

2赵成:《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学术论坛》,2007年第6期。

3陈红兵:《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兼论佛教生活方式的生态价值》,《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李亚青、王栓军:《浅析低碳生活方式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2012年第6期。

作者:李晓龙 徐鲲

上一篇:中职女生中健美操教学论文下一篇:我国审判公开原则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