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特困区的金融支持论文

2022-04-22

[摘要]互联网作为当代科技的集中代表,在各个方面都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文章着眼于互联网的发展,运用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方法,讨论产业扶贫的对策,认为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能够推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业的转型升级。适应贫困地区新型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产业扶贫的机制创新。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连片特困区的金融支持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连片特困区的金融支持论文 篇1:

金融支持榆林市吕梁山连片特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吕梁山片区榆林区域范围依据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划分标准划定,包括榆林辖内的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和横山县。国土总面积13643.3平方公里,2011年末户籍总人口181.5万人。

基本情况

·自然条件

地貌特征本区域位于榆林市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腹地,地形地貌从西到东依次为风沙草滩区、白于山区、黄土丘陵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区内地势高峻,沟壑纵横,土壤贫瘠,地表支离破碎,立地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

气候特征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0℃左右,无霜期平均在134—169天,四季分明。区域内年均降水量400毫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492立方米,属重度缺水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0年,片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23.64亿元和12.6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6490和4701元;城镇化率31.4%。红枣产业成为片区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和煤炭、岩盐开发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榆林吕梁片区七县,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榆林市政府决定安排振南专项扶持资金总规模达3.9亿元,其中专项资金1.5亿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贷款贴息资金2.4亿元,优先安排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旅游项目及续建收尾工程。

贫困面大集中,返贫率高。区内7个县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水平的79.1%。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村常住人口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有56.5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6%,分布在18.7万个家庭中。贫困人口收入构成中转移性收入占63.3%,家庭经营性收入占23.6%,收入低而不稳。

金融支持连片区县域发展的瓶颈

·资金体制性外流严重

随着榆林市辖内吕梁片区七县经济发展,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明显,然而贷款增幅相形见绌,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下降,存贷差逐年扩大。县域资金净流量呈现“内循环、外输出”的特征,县域资金不仅得不到反哺,反而日益外流。

1、资金存量分析:以2011年末为例,榆林市特困连片区七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8.0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5.27亿元,有92.82亿元没有用于县域经济流转,占存款的49 %。将近一半的县域资金外流。

2、增量资金分析:2011年末,连片区七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0.3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2.68亿元,有7.63亿元新增存款没有参与县域经济循环流转。

·基层营业网点撤并,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基层营业网点逐步从农村金融市场退出与县域经济多样化快速发展形成反差。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基层营业网点,致使县域金融机构逐步退化成为吸收储蓄的机构。

金融支持吕梁山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建立金融资源配置与县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

全方位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与金融机构长期科学、务实的联席会议制度,政府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立足优势、扬长避短,制定可持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时发布和反馈信息,为金融机构择优扶持,加大信贷投入提供依据。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抑制资金外流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地方各资金主体与资金资源活性配置的基础,所以,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抑制资金外流的有效措施。深入贯彻人民银行指定的《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鼓励和支持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当年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

·提升信贷规模,做大信贷总量

根据经济学理论,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途径主要有生产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改良,但鉴于榆林市南部县域经济仍处在初、中级发展阶段的实际,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投入仍然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提升信贷规模,做大信贷总量仍然是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张波

连片特困区的金融支持论文 篇2:

互联网背景下可持续生计资本视角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机制创新研究

[摘要]互联网作为当代科技的集中代表,在各个方面都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文章着眼于互联网的发展,运用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方法,讨论产业扶贫的对策,认为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能够推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业的转型升级。适应贫困地区新型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产业扶贫的机制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生计资本;产业扶贫;机制创新

作为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始终是改变人们生计资本的核心力量。互联网作为当代科技的集中代表,在各个方面都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因此,互联网也在改变着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状况,自然也就形成了对扶贫工作机制创新的要求。如何运用电子商务改进扶贫工作,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本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着眼于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从可持续生计资本的架构出发,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分析产业扶贫的问题,目前尚未看到。本文将以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为分析对象,按照上述分析思路,探讨产业扶贫的机制创新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一、网络背景下产业扶贫的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方法

(一)生计资本分析方法的沿革

生计资本分析方法又称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或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方法,最早由Chambers提出,并由Chambers和Conway比较系统的阐述为:生计是建立在能力、资产和活动基础上的谋生方式,只有当这种生计能够应对压力和打击,能够在当前和未来保持并加强其能力和资产,同时又不破坏自然资源基础,这种生计才是可持续的。后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关怀国际(CARE)和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分别提出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DFID在《可持续生计指南》中提出的可持续分析框架(SLA)。

(二)生计资本的基本分析方法

可持续分析框架以人为中心,以“资源-能力-方式-结果”为逻辑过程,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五类资源划分为核心,构建起分析生计资源、生计策略和生计风险的综合评价体系,其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三)生计资本分析方法的深化调整

传统的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框架,但是,这个分析框架在以人为中心的分析中,着眼于一般的生计策略,没有突出产业作为生计策略的核心,也没有突出互联网带来的生计资本变迁与产业形态变化。综观当下对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方法的运用,几乎都是照搬照套的。随着互联网在全社会的普及和运用,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状况也将会产生变化。因此,在运用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时,应该结合中国贫困地区的实际,将产业和互联网相关的资本分析凸显出来,这些是需要着重深化调整的主要内容。

着眼于产业发展的生计资本分析方法的调整,是基于以下的理由。劳动是财富创造的源泉,产业是劳动实现的社会平台,因此,生计在个人层面上是一个劳动价值的实现过程,在社会生产层面上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演化过程,从本质上说生计是劳动价值的实现过程和产业发展的演化过程的统一,从而,产业始终是生计策略的核心。所以,生计策略的分析应当以产业为核心展开,同时,要将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从物质资本中独立出来,在生计资本构成中增加产业资本,形成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分析过程的逻辑一致性。

着眼网络化的生计资本分析方法的调整,同样基于以下的缘由。互联网(包括物联网)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主要从网络生产、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网络政务(电子政务)、网络学习(教育培训)、网络社会五个方面改变着社会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人们的生计资本构成和生计策略选择,因而,需要着重考虑互联网对生计资本分析方法的影响。在生计策略分析中,要着重思考互联网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这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生计资本分析的必然要求。在生计资本构成中,考虑网络因素是生计资本的直接构成,需要增加网络(信息)资本;考虑网络对产业发展、社会参与的影响,经济社会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增加诚信资本。

所以,考虑网络背景和产业作为生计策略的核心,生计资本分析方法应当调整,其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二、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贫困状况

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总面积22.8万平方公里,涵盖云南、贵州、广西三个省区,15个市州,91个县(市、区),有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80个,民族自治县(市、区)83个,革命老区县(市、区)34个,边境县8个,总人口3427.2万人(2010年末),少数民族人口2129.3万人。有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67个,按2300元/人·年的扶贫标准,2011年有贫困人口816万人,贫困发生率31.5%,比全国高18.8个百分点。

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主要特征,首先是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范嗣广,片区溶岩地貌面积11.1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8.7%,其中石漠化面积4.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49%,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3.3万平方公里,占14.47%,80个县属于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有些地方不足0.5亩。大多数是“石缝地”,散落不成片。土层薄,涵养水分能力差,旱涝灾害频发,耕种“望天田”,人吃“靠天水”,经济产出率低。其次是交通生产条件差,生活基础设施少。以广西田东县作登乡为例,作登乡5个村通水泥路,8个村只通简易路,3个村还没有通车路,建有350座家庭水柜,占总户数的89.7%,地表无径流,年均有5个月的干旱期,只能勉强解决人畜饮水,2010年的大旱只能靠政府从外面运水解决。再次是贫困程度深。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为例,2013年共有贫困人口1.46万户5.38万人,人年均收入低于785元的深度贫困人口1840户6195人,涉及17个乡镇(街道)137个村(社区),其中,环境致贫767户2620人,基础薄弱致贫596户2017人,灾祸致贫220户808人,智障残疾致贫136户385人,素质偏低致贫121户365人。

三、互联网背景下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的路径选择

经过对石漠化片区20个县40个贫困村的实地调研,基于图一2的分析框架,结合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地理和区位特点,笔者认为,滇桂黔产业扶贫的基本路径应当是“一个聚焦、三个方向”,即扶贫工作向产业发展聚焦,产业发展向高端化,网络化、特色化方向转变。

(一)扶贫工作向产业发展聚焦

从现实来分析,我们的调研发现,经过多年来的扶贫攻坚,石漠化片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扶贫产业发展仍是制约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瓶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新阶段扶贫攻坚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切入点,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切实提高扶贫效益。而产业发展则是其重要的平台和载体。从劳动价值论来分析,劳动是创造财富、实现脱贫的根本。再从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的架构来看,扶贫工作的目标是改善人的生计资本(包括全部资本)。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审视,金融资本无疑处于核心地位。就金融资本的来源而言,可以划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又称转移支付(比如国家对贫困人口的各种补贴收入等)。其中,劳动收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开篇所论述的那样,一个地区劳动力总量与劳动力效率决定了这个地区的财富创造能力。另外,再从生计资本的相互影响上来看,这个问题就更加清楚了:转移支付能够增加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但是,劳动收入则能在同样增加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增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和信用资本。所以,劳动既是一个劳动力消耗的过程,又是一个财富创造的过程,更是一个人力资本累积与增值的过程。正是这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说。因此,扶贫工作一定要聚焦扶贫产业发展,务必牢牢抓住扶贫工作中这一“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

(二)扶贫产业高端化

从需求面来分析,社会需求发展的基本逻辑呈现出如图-3所示的倒三角结构。调研中发现,贫困人口的收入基本都用于解决温饱,随着收入的增加,温饱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少,高层次需求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样的支出比重会构成一个倒金字塔的形状.而从对全社会的观察,这种倒金字塔形的规律不仅存在于贫困地区,也是整个社会的普遍规律。这可以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恩格尔定律得到解释。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如图-4所示,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或是国家、地区)的收入越少,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实际上.随着全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日益强烈的食品安全要求正是这种规律在需求上的反映。

从供给面来分析,石漠化片区的重要特点就是远离城市中心市场,而且,其中大部分地区作为生态屏障区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属于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不可能开展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远离城市中心市场状态长期存在的特点,决定了其产业发展的高端化要求。只有通过高端农产品生产,利用其远离城市中心市场的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生物多样丰富、人为的工业环境污染少等而形成的产业发展竞争优势,消减产品运输价格高昂的竞争劣势。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成本降低,这种地域优势更加凸显,高端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必将不断增强。

综上所述,在偏远贫困地区发展高端农业既有巨大需求空间的支持,又有要素禀赋和产业区位的支持,从筱原的“两基准”分析,高端农业必然是偏远贫困地区应当选择的主导产业。

(三)扶贫产业网络化

产业网络化就是要在产业发展中充分依靠网络、利用网络、发展网络,形成网络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这是增加贫困者与贫困地区的信息资本的关键问题。产业发展的基础就是市场化,市场化的本质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依赖于市场障碍的消除,其中的首要障碍就是信息障碍。而当代的网络发展为消除信息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手段。因此,产业发展的网络化成为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潮流和基本特征。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产业发展更加需要这种网络化的支撑。一是从产业层面上看,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鸿沟,有效沟通外部的供给,需求与深山里面的需求/供给,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从政策层面上看,网络化的产业扶贫能够更加有效地构建政策形成的信息基础,从扶贫产业发展的细节上更加精确地把握扶贫工作的效果和变化,为精准扶贫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使扶贫政策更加精准,更有效率;三是从全面生计资本层面上看,人力资本是生计资本的核心,心智模式是人力资本的关键。网络扶贫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的问题,它还包括网络生产、网络政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社会等领域,这些领域与产业的融合能够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信息资本、产业资本等方面极大改善贫困人口的资本累积,特别是通过参与网络社会,既能使社会资本快速增值和积累,更能改变贫困人口的心智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本领,从而使人力资本也能得以持续增值和累积。

在实践方面,国际上联合国早在2003年、2005年就连续两次召开世界信息社会峰会(WSIS),把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发展目标的重大措施,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赋予穷人,特别是生活在边远地区、农村和边缘化城区的穷人,获得信息和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使其藉此摆脱贫困。”在国内,江苏省沙集模式、河北省清河模式、浙江省遂昌模式和丽水模式,无疑是当下中国利用互联网开展扶贫的成功典范。广西也已开始迈出了积极探索的第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共同打造“数字互联网广西”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联合自治区工信委与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共同发起实施“广西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公益行动”。自2014年6月以来,扶持青年电商通过网上销售105.7万件商品,销售额达5396万元,其中农产品90.5万件,共计2263吨,销售额为4980万元;建立15个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开展青年电商创业培训班119场,培训青年20563名,扶持青年网上开店超过1100名;举办电商沙龙进农村、进社区、进高校活动387场,参与活动人数6000多人;还制定了《广西青年农产品电子商务创业行动方案》,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在“千年古荔”网络竞拍活动中,创造了699元/3斤的市场天价,限量1000件荔枝在活动当天即被抢购一空;“农派三叔”天猫旗舰店在“百果壮乡”活动期间,共卖了17270件芒果,营业额达到68.73万元,轻松超越2013年全年60万元的销售额,截至2014年12月21日,该企业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482万元。

(四)扶贫产业特色化

产业化从其本原意义上来看,就是规模化、标准化、分工与合作基础上的组织化、经营的统一法人化。从经济学的意义上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构建起产业的相关性,形成最大程度的正外部性,将全部资本的效用发挥到最优。因此,产业发展必然要求资源投向的集中化。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产业资源更加稀缺,更加需要集中投向,更加不能够搞“撒胡椒面”。这就要求类似滇桂黔这样的连片特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科学合理地选择产业,形成地域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在合理选择产业的基础上,应制定产业发展的目录控制,形成产业控制监督制约机制,在产业目录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当地贫困人口参与,通过法定程序讨论和编制,经过地方人大审批,报请上级人大通过,一旦通过,则作为土地、环境执法,财政、金融等扶贫资源支持的依据。

四、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机制创新的主要对策

遵循“一个聚焦、三个方向”的基本路径,产业扶贫丁作必须从机制上推进工作组织体系、诚信体系、金融体系、信息管理体系、物流体系、产业组织体系、培训体系七个方面的机制建设,才能真正保障扶贫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扶贫的目标。

(一)完善组织体系

产业扶贫需要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从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方法来看,增加收入对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实现可持续脱贫不是一个简单的增加收入的问题,而是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围绕生计资本累积,以产业发展实现劳动价值为基础,全面考虑能力、策略、行为、政策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复杂。因此,产业扶贫主体的构成需要多方面的参与者,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贫困者和帮扶者。只有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才能做好产业扶贫工作,达到扶贫攻坚的目标。

在这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上,要着重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统一组织与多元参与的关系。扶贫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主体参与,但是,扶贫工作,特别是产业扶贫工作,是一个多种资源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统一的组织,并且要有较高的组织化水平,而不是那种“九龙治水,各行其道”的格局。因此,需要按照现代贫困治理体系的要求,建立有利于各参与主体发挥积极作用的组织架构,形成参与各方有机联系的统一组织,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其中,政府应发挥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尤其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协调和监督各方有序参与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应根据市场规律起到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成为扶贫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社会组织则根据自身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在政府与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二是重视贫困者在产业扶贫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调动贫困者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形成自主发展的意愿和奋斗精神,避免传统帮扶模式的“路径依赖”和“被扶贫”现象。三是聚焦产业发展的帮扶问题。要改变传统的对口帮扶方式,要把对口扶贫单位的扶贫责任落实到聚焦产业发展之上,扎扎实实地对帮扶点做好调查研究,帮助贫困乡村谋划好发展产业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派一两个人“蹲点”,或定期象征性地给贫困人口送点慰问品。其中,最重要的是抓好对口帮扶绩效考核这一关键环节,要切实改变当下只考核一些表面“虚功”(比如,派了多少人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捐赠了多少衣物,发放了多少慰问金等)的做法,要以是否有效促进贫困乡村产业发展为衡量标准,看帮扶单位为贫困乡村的产业发展做了什么工作、是否取得实效为判断其帮扶效果的唯一标准。四是有法可依的问题。扶贫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涉及的问题复杂,产业扶贫更是公益性与市场化的结合,是复杂问题中的最复杂的一类,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以及运作务必有所遵循、有据可依。因此,需要出台互联网背景下产业扶贫工作的相关法律规范,更好地规制产业扶贫工作行为,才能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健康发展。

(二)完善诚信体系

诚信体系建设是高端农业发展的保障。农业高端化发展需要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诚信建设是生死攸关的事,务必下大力气建设诚信机制,确保产业发展的诚信经营。只有很好地建立起诚信机制,确保边远地区的品质农业能够在市场上区别于城市周边的数量农业,通过高端农产品的品质优势,保证其高价格,消化其物流成本,确保竞争优势。由此,需要建立区域产业发展的诚信体系。

在这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上,要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技术支持方面,要着重加强线上、线下的技术监控,在线上要逐步形成网络覆盖面广的供产销信息监控系统;在线下要完善农业技术部门在农药使用、化肥使用、种子使用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与技术监管制度。二是在组织支持方面,要构建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管理者、出资人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对口帮扶组织等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广泛监管机制,全方位地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三是在流程支持方面,针对每一个进人产业目录的产业,要从供产销的全流程制定技术标准,包括技术参数、监测程序、监测方法、监测部门、对监测者的监督机构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等.使诚信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资金供给严重不足,产业发展的金融抑制问题严重。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既是财富的符号代表,又是劳动生产组织的“枢纽”要素。因此,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金融资本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包括了货币静态的现金、存款和货币动态的收入来源。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本身就天然缺乏产业发展的资金,在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中,就很难跳出纳克斯和缪尔达尔指出的“贫困陷阱”。这就需要从金融支持的角度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这个问题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表现得尤为严重,在我们对滇桂黔20个贫困县、40个贫困村1000户贫困人口的调查中,能够从银行获得产业发展贷款支持的为数甚少。

资金供给不足有客观经济规律的根源。从银行业经营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三性要求来看,这些问题都有其深层次原因。从安全性看,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小规模经营带来的非意愿性毁约风险对涉农金融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的关键不在于自然风险和非意愿性毁约风险,而在于隐藏和渗透在自然风险和非意愿性毁约风险中的意愿性毁约风险。从盈利性看,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导致规模经济不足,信贷管理的成本加大。从流动性看,资金投入后形成的物质资本,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资本的替代性不足,变现十分困难,造成产业资本的流动性差。因此,贫困地区的产业金融支持水平低下有其内在规律性的制约,不是简单地要求金融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遵循经济规律来解决问题。

针对资金供给不足的根源问题,在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上,要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生产组织上形成规模与规范,要尽可能引入有规模的农业生产公司,或者,组织当地生产者建立农业生产公司或专业合作社,提高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同时要求这些生产组织建立健全现代财务制度规范,通过扩大组织的规模化和健全规范化,从规模与规范维度抓好“内强素质”这一环节,改善组织融资的制度基础。二是在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上,要加强网络的产业融入,通过网络的大数据形成贫困地区产业组织和贫困人口生产行为的信用记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金融体系的业务监管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从信息维度化解资金运用中的风险。三是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包括土地流转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农业产品市场等,尤其要注重培育现货、期货、期权、抵押、典当等各类市场,通过要素流动推动产业化经营,从流动性、盈利性上化解资金风险。四是建立有专项资金来源的贫困地区专业金融组织,包括投资基金、区域银行、区域信贷公司、网络信贷公司等,对这些金融组织要将其业务范围限制在贫困地区。同时,允许通过定额发行彩票、优惠再贷款、社会募捐等渠道形成多元化资金来源,发展贫困地区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务实地解决产业扶贫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

(四)完善物流支撑体系

农产品物流最重要的是解决保鲜问题,在现实中可以通过冷链物流来解决,而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还相当不足,形成了农产品物流的严重瓶颈。这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变现尤为突出,由于这些地区道路交通发展滞后,加之这些地区远离中心城市,人居分散,道路交通建设投入产出效率低。同时,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貌又无形中提高了道路交通建设成本,进一步降低了道路交通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率,在道路交通建设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必然形成道路交通建设的滞后性。此外,这些地区物流运输组织的发育水平也比较低下,这种格局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因此,在加强道路交通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物流运输组织的市场化建设。

在这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上,要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参与主体多元化。针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运输组织建设的需求,要通过政府财政的引导,充分调动社会资金、金融组织的多元化资金的投入,形成市场化组织、公益性组织和政府组织多元参与,当地贫困人口发挥主体作用的投入体系。二是基础设施社会化。由于道路基础设施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有着很强的外部性和公共性,在建设机制上要着重强调政府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社会非营利组织的积极作用和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其目标是形成“政府导向,社会参与,市场辅助”的格局。三是经营组织市场化。针对物流运输具有利益内部化的特征,在建设机制上要更加强调市场对自由配置的决定作用,政府应当在政策方面形成激励,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物流运输的经营中。

(五)完善信息管理体系

产业与网络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海量的产业信息,这些信息是巨大的财富,成为诚信建设、产业发展、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但这些信息本身如果各自孤立起来就会形成“信息孤岛”而不能形成价值,需要通过合理的管理、分析,才能形成商业价值。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信息成为扶贫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这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上,要着重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针对信息的构成建设相应的管理机制。必须有相应的信息管理机构,这种机构不一定非要分散在当地,而应该是集中的,比如可以建设在南宁等大城市,可把省级信息管理中心设在省级相关部门如工信委或群团组织(省级团委)等。二是要有信息体系的“末梢机构”,负责管理贫困地区人口、资源、产业等信息采集和录入,特别要把住非网络生成信息进入的关口,保障信息的“干净性”。三是要引入专业化的网络公司深度参与网络建设和信息管理,比如,加强与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合作,共同建设网络化的信息管理机制。在这方面,目前的工作还做得不够,与网络信息专业公司的合作还主要在电子商务的层面上,对于深度开展信息管理的合作还有待加强。四是要尽快制定信息管理的相关法规.按照法制化的思路规范管理信息,因为,信息具有广泛的传播性,既有巨大的建设能力,又有巨大的破坏力,务必规范有序地加强管理。

(六)完善产业组织体系

产业组织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作用的认识,在理论上有哈佛大学梅森教授提出的“结构-行为-绩效(S-C-P)”模型,在中国的实践中,特别在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有“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基地+协会+农户”模式等。目前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公司化模式、合作社模式、个体模式。从理论与实践来看,个体模式都不是一种好的模式。比较成功的是公司模式与合作社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形成了规模化与规范化的经营,能够更高效率地利用内外部资源。因此,要着重推动公司与专业合作社两类产业组织的发展。

在这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上,要着力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着力推动本地农业企业发展路径的优化。针对滇桂黔片区农业企业普遍规模小、市场渠道不畅、技术水平低等特点,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一方面鼓励现有农业企业走本土化发展与引进外来资本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出让一定股本份额获取外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投入,进而实现“借船出海”,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鼓励当地农民和新农人依托优势资源,通过优化各类资源等方式建立公司,以商业化的模式经营农业,不断扩大当地农业企业的规模,不断提高农业企业的组织化水平。二是进一步探索合作社与公司制的合理组合形式,形成更加有能力吸引资金进入,又能够很好地吸纳当地劳动力的组织形式。特别是要将深化农村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着力探索加快土地经营全流转的途径,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建立和完善以劳动力参加生产,商业企业出资,劳动者、出资人、生产者、商业经营者共同经营管理的组织形式。三是推动各类产业组织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以电子商务引领发展。无论是农业企业还是各类专业合作社,都应依托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各类新型业态,以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产品卖难、卖不出好价格而导致的“市场阻隔”问题。四是鼓励支持贫困地区年轻一代依托信息技术创业就业。贫困地区的“80后”、“90后”一代,他们多数接受过初中、高中教育,有的甚至上过大学,在信息技术方面与城里人基本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他们多数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政府应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主动与有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对接,吸引这些企业到本地布点,帮助年轻一代踏上信息时代的快车来实现创业梦,以此带动和培育当地发展“淘宝村”,以实现扩大本地就业渠道与促进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双赢目标。

(七)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培训既是人力资本提升的核心,也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建设围绕产业发展的教育培训机制是促进扶贫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内容。从生计资本的结构上看,教育培训首先是影响到人力资本的提高;其次,教育培训的过程本身又是一个社会关系建构的过程,从而影响到社会资本的形成;第三,网络教育培训的引入扩大了社会资源,提供了产业资源的来源,形成了网络资本的累积;第四,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职业培训还是产业生产一线问题的重要研究与讨论平台,可以成为重要的技术、管理和商务创新平台。

在这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上,要着重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培训主题上,要围绕产业发展建设培训组织,务必抓住学以致用的主题;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要将培训与产业生产相结合,把培训组织建设到产业生产的第一线,把产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放进培训工作当中;三是在培训组织上,既要有独立的培训组织,又要使培训组织与产业组织在制度层面上形成对接和融合,确保培训主题和培训内容的双向到位;四是在资金关系上,产业组织要作为股权出资参与培训组织的建设,确保产业组织对培训组织的责任形成和权力行使;五是技术形式上,务必强调网络化的教育培训,务必在培训中强化受训者的网络能力。

五、结语

本文基于对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贫困治理问题的调研,着眼于互联网的发展,运用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方法,讨论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产业扶贫的机制创新问题,在理论逻辑与现实状况的结合上分析了石漠化片区发展高端农业的前景,提出了“一个聚焦、三个方向”的区域产业扶贫基本路径,从完善组织体系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扶贫产业发展机制的对策措施。限于篇幅,本文对产业的讨论仅限于特色农业发展的主题上,对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具有相当要素禀赋的矿产采掘及其加工业、旅游业、劳务输出产业等没有展开讨论,当然,这些产业对石漠化片区的贫困治理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另文讨论。

[责任编辑:唐玉萍]

作者:赵禹骅 凌经球

连片特困区的金融支持论文 篇3:

乌蒙山片区金融扶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昭通是云南乃至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是国家新一轮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攻坚战的主战场,全市11个县区中就有10个属国家重点扶持的特殊困难地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2011~2020年间乌蒙昭通片区国家扶贫计划总投资达1.4万亿元,涵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旨在改善昭通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严重的现实问题。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在支持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中不可或缺,如何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笔者就昭通市金融支持扶贫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乌蒙昭通片区基本情况

(一)扶贫开发规划及贫困人口概况

昭通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结合部,是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这里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生态脆弱,洪涝、泥石流等灾害时常发生。辖内纳入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的10县区为:昭阳区、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镇雄、彝良、威信县(占片区38个县的26.32%),国土总面积22585平方公里,是乌蒙山片区的腹心地带。2011年末,总人口515.54万人,按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扶贫统计标准,辖内还有贫困人口174.94万人,贫困发生率38.57%,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依据2011年新10年《纲要》2300元的新标准,贫困人口有309.99万人。10县区还有5.2万户贫困群众居住茅草房,近30余万人生活在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有工程移民需异地搬迁人口近20万人,剩余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革命老区、高寒边远的深山区石山区等。片区内公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条件性贫困十分突出,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解决此类问题困难大、成本高。

(二)经济金融发展简况

2010年,10县区生产总值完成350.09亿元,财政总收入为71.2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88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2.76倍、4.75倍和4.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093元和2745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0.97倍和1.93倍,城镇化率由11.5%增长到20.7%。10县(区)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4家,小贷公司20家,金融机构网点110个,从业人员2890人,金融空白乡镇3个,2010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520.35亿元和286.34亿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5.6倍和3.1倍。几年来,昭通片区经济金融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贫困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地区的现状突出,片区内经济金融发展仍然缓慢,困难重重,农业、工业等仍停留在传统的自然半自然状态,产业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不高,自我发展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增收步伐缓慢,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二、乌蒙昭通片区的金融扶贫工作现状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把包括昭通在内的乌蒙山片区列入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加之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规划为昭通提供了改革创新的新机遇,乌蒙昭通片区的金融扶贫工作也得到积极推进。一是成功推出农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公司+农户”的组合贷款模式,积极开办了适合贫困区需求的巾帼创业贷款、返乡农民工贷款、小额农户构建房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贷款,从资金供给层面上满足扶贫开发的需要。二是推广金融扶贫服务新方式。如:建立惠农支付服务点,缓解贫困片区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瓶颈。农行、农信社在抵押足值的情况下,让有信誉能力的贷款人办理生产经营贷款,最高可突破100万元,贷款人可在核定的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举办了小微企业融资超市“无缝”对接活动,促进辖内9家金融机构与28家小微企业现场签约,融资额达2.04亿元。推出“补1奖2贷3”政策(即根据贫困户发展需求,先由地方政府补助资金,发展情况较好的政府再以奖代补给予支持,如还存在资金缺口就由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地方财政给予贴息),成功将“农户、金融、财政”三方资金聚集,调动了各方参与扶贫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已为贫困地区80多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向50多万农户颁发了信用证,评定信用农户近32万户,建立了454个信用组和60个信用村镇,进一步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贷款的可获性。四是推出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辖内永善县务基乡组建扶贫互助社,在互助资金发放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户担保,一户贷”担保模式,即以2户联保的方式进行放贷,一户农户提出贷款,提供财产抵押证明,另一户农户为其担保,从而降低金融机构面对千家万户的市场交易成本,架起大银行与小农户的信用桥梁。

但金融扶贫工作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扶贫工作缺乏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配套的长远规划。目前,各金融机构的扶贫措施还比较分散、步调不一、进度不同,未统一制定长远的扶贫规划。从调查了解看目前的金融扶贫工作只是改善贫困群体最起码的生活生存问题,而解决贫困群体的发展及小康建设问题仍需要更多有关金融领域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二是金融机构扶贫开发存在局限。一方面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在体制改革中,纷纷从贫困县市撤并,目前昭通辖内纳入扶贫开发规划的10县区中就有7个县没有工行,5个县没有建行和农发行,9个县没有中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受上级行信贷规模的控制,有限的承贷能力难以满足众多贫困农村中小企业和贫困户的资金需求。再者扶贫贴息贷款金额小、时间短、涉及面广、贷款农户居住分散,金融机构在办理过程中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缺少相应的担保机制,扶贫贴息贷款缺乏可持续扶贫的活力,且目前辖内只有农信社一家机构开展扶贫贴息贷款业务,缺乏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2011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55.6亿元,扶贫贴息贷款3.83亿元,仅占贷款比重的1.08%,扶贫贷款总量也远不能满足昭通数百万计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和项目建设的需求。三是金融生态环境和农村信用环境脆弱。贫困片区群众信用意识淡薄,加之金融知识、法律、法规普及力度不够,金融债权维护难,逃废银行债务情况时有发生,加之信用中介体系建设不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资本金不足,没有有效发挥担保作用。四是贫困地区金融网络建设滞后,支付结算工具单一,服务效率不高。贫困片区仍以支票、电子汇兑和个人账户转账结算为主,商业票据、网上银行结算等未开通使用。自动存取款机、POS刷卡机等产品农村推广使用较难,银行卡业务发展较慢。有关投资理财、政策法规咨询、市场经济信息提供等服务少,此类相关业务在片区开展明显滞后。

三、深化金融扶贫工作的思考

(一)探索建立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机制,科学编制金融帮扶长远规划

金融机构应制定符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金融支持扶贫工作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同时加强与“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政策衔接,探索出一套适合片区长远发展的扶贫开发新模式,抓紧制定片区优惠信贷政策,构建多元化金融扶贫供给体系,要把支持扶贫开发与加快金融自身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扶贫开发和金融区域发展互促共进、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效果。

(二)不断深化片区金融服务发展的能力,夯实农村金融服务基础

片区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练好内功,提升资本资产质量,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完善片区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尽快实现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来片区设立机构,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积极推动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完善片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要加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POS机、ATM机具的布放力度,扩大银行卡在农村的使用范围,积极推广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方式在片区的应用,提高资金汇划速度和资金周转效率;要加快片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村经济特点,进一步扩大贷款担保抵押的财产范围,探索发展林权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用设备等担保方式,切实解决贫困片区融资抵押难的瓶颈;要重视和鼓励片区保险机构设立基层服务网点,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建立小额保险保费补贴扶贫机制。同时,要发挥惠农支付服务点贴近农户的优势,将惠农支付服务点作为非现金支付结算知识宣传、反假知识宣传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阵地,不断拓展助农惠农功能。

(三)建立金融扶贫的正向激励机制

应鼓励和支持片区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留在当地使用,督促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的落实。鼓励片区金融机构增加投放当地的信贷比例,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贫困片区。要降低门槛,提高贴息贷款额度和使用范围,真正让贫困农户都能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优惠。同时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片区金融机构支持和落实扶贫政策的情况监督,做好综合评价,并纳入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两管理、两综合”考评。

(四)抢抓机遇、突出重点、着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强农惠农民生保障工程

金融管理部门应认真落实扶贫、“三农”和中小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政策,指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切实增加对片区经济的信贷投入,加强“窗口指导”,把金融宏观调控与支持贫困片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要突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片区“三农”、农田水利、小微企业、工业园区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助学贷款等民生领域的信贷投入。要参与扶贫贷款的运作管理,通过综合运用再贷款、优惠利率等多种手段,引导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片区白鹤滩、溪洛渡水电站、铁路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同时,要支持片区产业链的发展,以产业扶贫为导向,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努力为片区提供适合需求信贷产品和服务。

作者:黄志强 王凡 曾小芸

上一篇:行政诉讼客观证明责任论文下一篇:资产证券化中负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