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惠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控制论文

2022-04-29

【摘要】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金融在扶贫开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金融企业信贷资金的“三性”原则和扶贫贷款的社会责任之间如何实现资源整合和有效对接?本文试图从基层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入手,研究分析并提出金融企业在扶贫开发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对策建议,以确保早日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特惠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控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特惠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控制论文 篇1:

浅谈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难点与对策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和深化,产业扶贫已成为精准扶贫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是指在精准扶贫基础上,将金融资源、金融手段注入产业扶贫的全过程,实现产业政策、扶贫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的无缝对接,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解决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和获得金融资源。目前,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基本做法是采用贴息担保的方式,给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以帮助其参与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但是,随着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这种政府背景下的信贷扶贫模式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当前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模式分析

近年来,各贫困地区依托优势产业,以扶贫小额信贷为抓手,创新金融服务和信贷模式,深入推进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为贫困人群参与产业发展通道、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思路。其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以精准识别为前提,精确配置信贷资源。农村贫困人口不仅是精准扶贫的难点,也是金融资源难以达到的地方。长期以来,由于受金融机制、贫困农户信用、贷款渠道等因素制约,贫困农户一直存在“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的问题。为解决产业扶贫中的金融制约问题,切实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各贫困地区紧抓“精准”这个核心,以扶贫小额贷款为重点,通过分片包干的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进行走访调查,逐户建立金融服务档案,逐户开展信用评级授信,确保了扶贫小额信贷的精准对接、精准落实,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以河南省为例,目前实现了对全省18个省辖市、146个县、2087个乡镇、6522个贫困村、13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全覆盖。

以发展产业为核心,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归根结底要依靠发展产业来支撑。长期以来,融资问题是制约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一大瓶颈。如何通过金融支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身“造血”功能,一直是产业扶贫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为实现这一目标,各贫困地区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各银行机构根据市场定位、机构优势和自身能力,对贫困地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农业现代化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化生产进行重点支持,尤其是加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其目的就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增收。以贵州省为例,已探索出了“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贫产业格局,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已累计向55万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62.6亿元。

以利益联结为抓手,创新信贷支持模式。产业扶贫的内在要求是要将贫困人口连接到产业链上,使他们参与主导产业,并从中受益,进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现实中,相当部分的贫困户缺乏产业选择和产业经营的能力。如何有效发挥信贷资金的带动效应,将产业发展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关键在于创新信贷支持模式。以甘肃省为例,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带动发展模式,即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将贫困户分散的扶贫专项贷款资金集中使用,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共建生产基地,统一生产经营,贷款到期合作社负责偿还;二是帮扶发展模式,即将贫困户分散的扶贫专项贷款以入股方式由龙头企业集中使用,年终进行分红;三是互助发展模式,即利用村级互助资金撬动银行信贷,将互助资金存入银行作为担保金,银行以5~10倍给予授信额度,人民银行给予再贷款资金支持。

以财政贴息为重点,降低信贷融资成本。当前,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实质上是政府财政资金和金融信贷资金配合作用下的金融扶贫模式。在运作中,地方政府出资增信和定期贴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人民银行发放扶贫再贷款做金融机构资金后盾,政府、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各司其职,搭建成合作互利共赢框架。以广西凤山县为例,由农村信用社对扶贫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凤山县政府对贷款利息予以全额补贴,人民银行对信用社给予增加扶贫再贷款支持,在资金供给和运用两端形成规模,以数量弥补涉农金融机构“薄利”,从而实现了降低政府负担、兼顾金融机构利益、免除贫困户利息成本的三赢局面,构建了小额扶贫贴息贷款良好的运作环境。

二、制约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因素分析

可以说,目前金融支持产業扶贫仍是一种特惠金融手段,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针对特定的政策目标和群体是必要和可行的,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陷,严重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制约因素:

扶贫项目存在诸多风险。一是存在较大市场风险。农村产业扶贫以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农业产业为主,扶贫项目建设周期长、信息不对称、缺少定价优势,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对扶贫项目的实施和收益影响重大。二是存在一定操作风险。由于扶贫项目持续时间较长,涉及人员众多,诸如流程、人员和外部事件等风险贯穿始终,尤其是可能面临政府换届及扶贫项目管理人员变动等情况,存在一定操作风险隐患。三是存在自然灾害风险。贫困地区大多自然条件较差,尤其是那些灾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自然灾害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经济作物的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到扶贫项目的还款。

扶贫产业融资渠道单一。一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主要为银行贷款支持,其他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利用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融资量小,占比低。二是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受农村扶贫固有的高风险、低收益特点制约,各商业银行过分偏好资产抵押,而大部分贫困户缺乏资产抵押和保证担保等,信贷产品缺乏创新,扶贫贷款投入不足。三是财政贴息压力较大。一方面,扶贫贴息贷款的财政补助主要靠中央财政专项拨付,因此受限额控制贫困户获得的贴息贷款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一些信贷扶贫资金的投入也多在财政贴息资金的配合下才投放,贫困地区财力单薄,无力为扶贫贷款提供财力支持,难以形成小额贴息贷款帮扶的长效机制。

农村金融生态有待优化。一是贫困地区信用意识淡薄。贫困户存在违约、失信、逃债等现象,一旦发生赖账,可能产生跟风现象,导致整体信用环境不断恶化。二是失信惩戒途径有限。由于金融机构对失信贫困户进行法律诉讼时,打击、执行途径和效果都很有限,造成涉农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上升,势必增加信贷机构的风险考量而抑制信贷的实际供给。三是贷款管理与产业需求不适应。金融机构贷款期限普遍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而不少农业特色产业化项目见效在两年以上,期限错配引发的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时有发生。而且,目前信贷产品仅能满足传统种养业的资金需求,对发展更高层次的、产品附加值高的、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产业化项目的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金融机构扶贫动力不足。精準扶贫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在落地与实施上,与金融机构资本盈利的性质存在一定冲突。一是金融机构盈利本质使然。受贫困户抵押物缺乏、抵御风险能力差而资金需求小、急、频等因素影响,扶贫机构在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上压力较大。相比商业贷款,扶贫工作是责任大、成本贵、风险高、收益小。二是配套考核政策不完善。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未能实现针对贫困地区差异化绩效考核制度,受追责问责机制影响,金融机构疲于应付,主导扶贫积极性不高。三是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目前尚未出台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奖励和补贴办法,尤其是保险扶贫等未能及时跟进的情况下,扶贫贷款一旦形成不良,短期内无法消化。

三、推动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放大了财政资金使用规模,创新完善了金融支农机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和贷款难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这种“政策性、公益性、单一性”的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模式难以为继,要实现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和完善:

以加强信用建设为基础,强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营造良好信贷环境。加强对贫困户的金融教育,提高其金融参与意识,强化信用和法律意识,着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同时,加强对恶意欠贷逃贷的打击和惩戒,尤其是要为银行依法清收不良贷款提供有力有效的司法支持。二是建立信用评级制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手段,根据贫困户劳动状况、健康状况及财务状况,建立贫困户专项评级系统,并将“五险一金”“低保”“医保”等数据加入到贫困户专项评级系统中;另一方面,将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将信用评定结果与对经营主体的贷款授信结合起来。对评级授信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系统自动评分等级较高的贫困农户,在同等条件下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的待遇。三是丰富征信救济手段。对贫困户在征信系统个人信息中做出特殊标识,针对贫困户不良记录产生的原因,丰富征信异议救济手段,对非主观、非恶意形成不良记录的贫困户放宽贷款审批条件,对无恶意拖欠贷款导致信用记录不良的不减少贷款额度。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增强金融机构内在动力。一是发挥货币政策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扶贫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产业扶贫的政策需求,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开发新型扶贫信贷产品。二是建立扶贫信贷投入激励机制。参照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对重点贫困地区的涉农信贷机构给予适当补贴或奖励,调动金融机构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降低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经营成本,调动金融机构增点扩业的积极性。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针对扶贫金融合力确定资本充足率、贷款分类等方面的计算规则和激励政策,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三是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针对扶贫贷款中抵押物短缺问题,鼓励金融机构根据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经济特点,进一步扩大农户和农业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水域滩涂使用权抵押贷款,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

以强化保险扶贫为重点,完善风险分担保障机制。一是探索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将直接的财政扶贫改变为财政风险补偿基金,用于核销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较高风险溢价。对国家、省里下拨的财政扶贫资金,应允许地方政府在不改变扶贫的大原则下,整合用于扶贫贷款担保或风险补偿,从而逐步建立财政风险分担机制。二是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引导保险业嵌入金融产业扶贫,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参保意识,扩大覆盖范围,完善保费补贴,探索财政支持的扶贫产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增强扶贫产业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三是构建保险防止返贫机制。例如建立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机制等,加强保险与信贷联结,防止出现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冲击扶贫贷款安全性,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以发展产业基金为方向,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集聚扶贫攻坚,实现财政扶贫与金融扶贫有效对接。一是建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按照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基本原则,运用现代信托关系机制,集中投资者的分散资金,以股权形式直接投资于带贫龙头企业或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促进带贫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二是注重发挥资本市场作用。集聚证监会和资本市场的合力服务脱贫攻坚,支持和鼓励上市公司、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履行扶贫社会责任,大力发展股市融资、债务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三是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降低农民互助性质的金融组织审批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充分发挥灵活、高效的特点,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开发。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郭玲玲

特惠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控制论文 篇2:

浅谈基层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中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金融在扶贫开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金融企业信贷资金的“三性”原则和扶贫贷款的社会责任之间如何实现资源整合和有效对接?本文试图从基层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入手,研究分析并提出金融企业在扶贫开发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对策建议,以确保早日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金融扶贫 难点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年来,金融在扶贫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显现,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金融宣传与教育,在金融扶贫攻坚战中起到了较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地区。而且金融行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特别是作为企业经营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三性”原则与扶贫开发的政策性要求之间,如何实现有机的统一?承担金融扶贫重任的基层商业银行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在此浅谈几点看法:

一、基层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中面临的主要难点

一是信用环境建设滞后,对商业银行投入扶贫贷款形成掣肘。尽管近年来各地在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社会保障系统完善方面出台了诸多举措,但总体来看,由于涉及面广,人员分散,具体到落实层面仍然任重道远;同时,由于大多基层商业银行受网点、人员、产品等因素影响,服务半径难以迅速覆盖,信息采集难度大,信息来源渠道窄,在此前提下的信贷投放底气不足。再者,虽然现在农民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有所提高,但对于贫困户来说,不仅受本身经济条件所限,而且由于长期接受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资助,依赖心理严重。基层商业银行担心发放扶贫贷款后,不仅扶贫贷款容易演变为扶贫资金,而且就金融债权的维护而言,风险控制难度无疑将会增加。

二是信贷资金的有效保证和抵押物不足,影响扶贫贷款的可操作性。在扶贫过程中,主要采取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和整体搬迁等措施来带动贫困户脱贫。而这些措施均具有所需资金数量大、周期长、收效慢和风险大等特点,加之投放对象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居民房屋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等有效抵押物价值难界定,往往还存在其范围、归属、流转规则等不清晰、不确定的问题。从现代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原则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点来看,与金融扶贫的政策性强、风险大的扶贫贷款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影响基层商业银行投入扶贫贷款的主动性。

三是扶贫资金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管理部门分散,可持续性差,严重影响商业银行投入扶贫贷款的趋向性。从现实看,贫困地区一般都分布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自然资源匮乏,财政收入少的地方,其所在地方政府本身就在很大层面上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正常运转,扶贫资金投入更是捉襟见肘。而向上级争取到的有限专项扶贫资金多为侧重于短期完成任务的“天女散花”式的一次性投入,难以对贫困地区的扶贫项目和贫困户的脱贫需求形成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这不但使得基层商业银行对扶贫项目整体推进前景难以把握,进而影响到财政资金投入对基层商业银行的吸引力。

四是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的管理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主动性。相对于其他贷款,扶贫贷款对象的经济实力、经营模式、经济效益、抗风险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信贷扶贫资金的安全性保障较为薄弱,信贷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如何将贷款资金与“真贫者”短距离有效对接,配套服务扶贫工作的中介机构、担保体系、机制建设十分关键。比如地方信用担保机构多为地方政府组建,但其资本金严重不足,担保能力受到质疑;扶贫信息采集难、脱贫计划不连续、项目实施变化大。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基层商业银行进行政银企联手扶贫的积极性,难以吸引更多的金融信贷支持。

五是贫困户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提升难度较大,压缩了基层商业银行对金融扶贫对象的选择空间。贫困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限制,在交通、信息、市场、文化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对外交流相对较少,劳动资料缺乏,劳动手段陈旧,生产方式滞后,缺乏先进的实用技术获得途径;加之劳动者本身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对新生事物接受缓慢、对外部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致使商业银行在参与金融扶贫工作中产生的疑虑和担忧加剧。

二、基层商业银行在扶贫开发中发挥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合作推进产业扶贫

基层商业银行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动,利用自身组织制度完善、技术水平先进、产业信息明析的优势,协助政府建立并完善风险基金管理体系,开发专门的扶贫信息管控系统,进而搭建资金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基层商业银行可以准确筛选扶贫项目的手段,以促使有关各方共同制定可行性方案,确保实现财政资金持续投放、企业资金高效运转和银行配套资金精准对接,确保各项服务措施落实在具体扶贫开发项目上,扶贫成效体现在贫困户受益上,以获取社会效益、银行效益和扶贫对象三方共赢的成果。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方面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农户树立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诚信理念。另一方面要加大普惠金融推广力度,增强农户的金融意识。特别是要利用人行征信系统的作用,联合扶贫主管部门,加强在惠农资金、扶贫资金和银行贷款发放时,对“信用户”和“赖帐户”采取差别化服务措施,引导农户自觉形成“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

(三)创新金融扶贫机制

通过银行资源优势,发挥其所直接或间接掌控的物流、资金流和产业链的聚合效应,积极对接消费者绿色环保等需求,实现金融“盲区”的全覆盖。整合银行在传统业务及电商平台方面的资源,促进扶贫对象实现从“零售”到“批发”的转变,减去中间环节,促进收入提高,从而进一步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比如云南建行为全省58个贫困县域企业及帮扶的部分贫困村构建“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带动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效率高,效果好,值得学习借鉴。

(四)强化担保体系建设

除通过主动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外,鼓励各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对口扶贫资金,在不改变国家规定使用范围和性质前提下,集中打捆建立扶贫风险基金,实现“五指并拢”的拳头效应。这样既可以扩大担保资本,又可以及时核销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风险损失,以此来调整商业银行对扶贫贷款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农业保险担保,防范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分散扶贫资金的损失风险。还可以探索以条件成熟的扶贫开发项目为载体,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有产品消化能力的相关产业经营者对扶贫开发项目进行担保,以“组合拳”的方式来缓释扶贫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

(五)拓宽金融扶贫渠道

一是创新货币信贷工具,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利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撬动扶贫再贷款的优惠作用,从源头上降低商业银行和扶贫对象的资金运作成本,着力解决扶贫贷款特惠性和公益性与金融机构对接的可持续性,拓宽扶贫资金的来源渠道和基层商业银行的再投入能力。二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灵活运用货币信贷工具,为扶贫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基层商业银行要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持续加强电子渠道建设,扩大支付清算网络覆盖面,积极推广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工具,让更多的贫困人口享受到账户开立、存取款、转账支付、政府各种扶贫资金分配搭载工具等基本金融服务。比如建设银行总行与全国供销社系统展开跨界合作,向广大农民发放具有减免年费、汇款手续费等五大专属优惠政策的“裕龙卡”,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农民使用手机发送几条短信,就可以在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实现取款、查询、转账、现金汇款、缴费等五大功能的金融服务,真正把优质服务送到了田间地头。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实施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多种担保形式,盘活农村存量资产。积极推动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信贷产品。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系统内优质客户资源,结合满足客户需要,通过“引进来”或“送出去”的办法,采用“银行客户+贫困户+贷款”的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当前,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基层商业银行必须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金融扶贫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做实金融扶贫这篇大文章,真正做到以扶贫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信贷资金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以风险补偿资金为杠杆,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和管理机制,将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进行有机整合。提高金融扶贫的效益和效率,为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早日迈入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作出基层商业银行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程金华

特惠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控制论文 篇3:

贵州农信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摘要:乡村振興是国家战略,贵州农信作为贵州省农村金融主力军,探讨如何打造和利用五张名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具有实践基础和应用价值。本文从贵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视角出发,梳理了贵州农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重点探讨了贵州农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同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贵州农信;乡村振兴;路径

与以往乡村发展政策与措施相比,乡村振兴战略更具有战略性和系统性。从贵州省看,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必须毫不犹豫多维度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等,这些均将催生新一轮金融服务需求,并孕育出新的金融服务需求。贵州农信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结合自身的金融优势,发挥乡村振兴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

1贵州农信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

1.1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助推产业兴旺

近年来,贵州农信扎实推进“五张名片”建设,率先在全国实现空白乡镇基础性金融服务全覆盖。特别是农村信用工程的创建,在地方政府、村支委的积极配合下,农信社持续开展从市到县到乡镇到村再到农户的信用创评活动,以信用为基础,解决农户“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2020年,贵州农信涉农贷款增加196亿元,增长5.39%,余额3829亿元。农户贷款增加110.28亿元,增长4.57%,余额2525亿元,农户贷款面35.2%。尽管全省农户贷款面较高,不良率却大大低于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不良率的平均水平。另外,随着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越来越多,其信贷需求额度也将不断上升。贵州农信根据实际需求,对该部分新农人的信用授信额度进行了提升,部分特优级信用农户信用授信额度达到了50万元以上,这不仅解决了农户在传统产业规模基础上的小额信贷需求,甚至解决了部分规模化农户、兼业农户产业发展带头人的信贷需求,并对贵州的特色产业以及坝区农业提供了很大的信贷支持。2020年,贵州农信以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坝区为重点,出台指导意见和金融服务方案,全年发放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贷款701.77亿元、坝区贷款338.17亿元,支持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富民产业。

1.2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助力生态宜居

自2017年以来,贵州农信将信用工程建设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支持小康路、小康房、小康寨等的建设,发放贷款200亿元以上,积极帮助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另外,贵州农信紧跟“农旅一体化”发展步伐,积极支持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休闲旅游村、民族风情村、特色产业村,提升村庄品位和档次。一直以来,贵州辖内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发展。截至2019年8月末,贵州农信绿色信贷资余额77.33亿元,较年初增长8.53亿元。共涉及绿色农业项目、绿色林业项目、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绿色交通运输项目等239个。

1.3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乡风文明

贵州农信在农村贷款中,一是通过广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评定工作,将贷款户诚实守信行为与每个村的信用等级绑定,提升群众守信意识。二是针对不同信用评级,实施差别化利率。对信用农户、信用村组实行差别化利率,贷款利率比非信用村组的信用农户优惠10%,农户享受到了信用村带来的实惠,形成正向激励,增强乡村社会诚信体系的培育。三是提升农村居民的基础金融知识。结合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整合县乡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和基层支行干部三支力量,充分运用当地媒体、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等渠道,大力宣传信用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的评定条件,详细讲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黔微贷、特惠贷等信贷产品贷款流程和利率优惠等政策。

1.4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治理

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地方政府、信用社、村支委及农户“四位一体”的信用工程创建联动机制,有效保障了农村信用工程的扎实稳步推进。深化银政合作,制定互派干部考核办法,党群干群密切联系,达到共赢发展。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乡村干部在参与信用工程创建中,乡村干部与农信社员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到农户家中,对农户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逐户了解,更加密切了政银、银企和党群干群关系。实践证明,农村信用工程的建设把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农信社支农服务与农民金融服务需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纽带”,自上而下强化和认定了社会治理成效。

1.5发挥金融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金融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一是创新推出“特惠贷”产品,直接惠及贫困户。贵州农信在信用工程指标体系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中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设“特惠级”,为贫困户开展信用评级、建立信用档案、提供信贷服务,创新推出扶贫小额信贷“特惠贷”产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低利率、低成本信贷支持。2020年,发放“特惠贷”91.89亿元,累计发放551.6亿元,真正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二是支持易地扶贫搬迁。自“十三五”以来,贵州农信社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信社为二十多万户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建立了资信档案,有二十多家行社出台专门的信贷产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20年,贵州农信发放搬迁户个人贷款154.07亿元,大大利于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生活和工作。三是支持深度贫困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贵州农信创新支持深度贫困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主体的低利率、低成本、促产业、助脱贫的一县一业“深扶贷”产品,通过促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产业发展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推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2020年,发放“深扶贷”10.64亿元、扶贫产业子基金项目47.1亿元、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项目64.27亿元,带动1.3万余贫困户就业增收,有力发挥助农脱贫金融主力军作用。

2贵州农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索

2.1构建中低收入群体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2.1.1充分用好用活扶贫政策,强化金融推动扶贫产业发展

把培育发展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发展产业最重要的是资金,而金融支持是最有效的途径。一是依托“特惠贷”“深扶贷”等优惠政策,持续为贫困户提供金融支持,针对不同对象给予差异化支持;二是推动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支持产业扶贫,重点支持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等规模发展。对于帮助贫困户增收的龙头企业、特色优势产业、异地搬迁户创业、小微企业等要给予重点支持。

2.1.2积极做好易地搬迁金融服务

一是积极做好易地搬迁群众迁出、迁入的金融服务配合工作,迁入地农信社要为搬迁群众做好金融服务,杜绝出现易地搬迁群众金融服务“真空”;二是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开展搬迁群众宅基地复垦复绿、承包地及林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种养殖和林下经济,带动搬迁群众增加收入;三是以贵州农信“五张名片”为载体,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灵活的金融服务,从而提升搬迁群众归属感、安全感。

2.2创新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服务机制,助推产业革命

2.2.1从乡村振兴需求出发创新金融供给机制

(1)构建乡村信息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从乡村产业振兴视角出发,需要在促进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促进乡村产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合作化,以“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构造产业链、产业生态圈,推动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促进乡村产业新形态、乡村产业融合新模式、产业集群的培育,为其实现提供基础和前提。为此,推进乡村企业、乡村产业信息化等,打造智慧农业、智慧乡村,也是必由之路。特别需要注意,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产业发展提高收入。

(2)构建银政担合作等政策金融模式,缓解乡村产业振兴的信贷困境。随着贵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和持续深入,新型经营主体形式的“新农人”不断产生,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面临信息不对称和抵押担保不足困境,特别是在服务那些基于技术和资金推动越来越多的乡村创业者时,金融供给困境更加突出。因此,可以通过强化与其他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融资租赁机构及政府部门合作,推广“机构联动”“银担合作”“政银合作”等新型服务模式、构建风险共担、价值共享的服务体系,满足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需求。

(3)构建“大数据+金融服务”机制,深化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第一,加速产品创新新技术应用,助力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可持续的实现有效监测,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巩固。第二,以“黔农云”电商平台为依托,全面助力“网货下乡、黔货出山”。2020年,电商平台新增店铺1293个,交易达44.39万笔、7389万元,为“黔货出山”打开了渠道。第三,继续完善助农流动服务站、助农取款“村村通”业务。采取流动服务的方式,将柜台延伸到村寨,打破传统柜台的限制,将整套柜面服务机具搬进村,让农民不出村享受便捷金融服务,为老百姓办理存、取款、还息等业务,节省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和成本。

2.2.2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需求侧创新

(1)支持农业经营。围绕全省500亩以上坝区,聚焦重点产业和优势品种,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支持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石斛、刺梨、油茶、竹、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优势产业适度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合作化、组织化,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在推进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基础上,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促进农产品高端发展;在发展农业产供链上提供金融支持,推进产业聚集,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提升其进入市场的能力和承贷能力。

(2)推进乡村产业的“互联网+”。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信息化,提升生产效率和提高销售效率。在推进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实现路径和设计理念等关键问题,特别是要注意构建一个基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为主的智能化农业长效机制体系、信息共享标准体系。

(3)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金融需求。一是支持传统农作物生产、种植,重点以油菜、烤烟、精品水果等传统种植业发展为主,助推经济作物品种品质调整优化;二是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粮食安全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对其提供信贷支持;三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大特色农业发展区规划和十二个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充分整合金融资源向特色产业倾斜,推动产业布局和产业基地建设。

2.3建立普惠金融教育常态化机制,助力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

2.3.1开展“政府+信用社+行政村”多级联动教育活动

以农信社的“五张名片”为载体,结合行政村开展的“道德大讲堂”活动,深入开展“普惠工程”宣传活动,普及金融知识。同时,与农户进行有利沟通,使农户了解贷款流程和贷款产品,促进信息采集,解决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另外,为维护农村金融秩序,需与政府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打击金融逃废债,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充分的条件。

2.3.2创新金融夜校形式和内涵

金融夜校是贵州农信是落实中央普惠金融政策的重要方式,是适应市场竞争、巩固农村市场的有效载体。主要采取通过有奖问答、文艺下乡、电影进村、现场答疑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话把金融知识宣传传达给老百姓,用身边人、身边事,讲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的话,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双语”教学,通过现场演示、现场操作等方式,让老百姓熟悉银行业务,学习使用金融机具,使金融夜校成為群众了解金融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化金融夜校内涵,推动金融夜校健康发展,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宣传,把党的金融方针政策、公众金融知识、种养殖致富信息等传送到农民手中,激发群众学习热情,帮助贫困户掌握金融政策、致富技能,提高农村“造血”功能,实现扶贫扶智扶志有机融合。

2.4服务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助推生态宜居

2.4.1支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升级

农村美,是乡村振兴的标志。农村金融需主动融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升级版行动中,重点支持农村“组组通”建设融资需求,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满足农村生态修复、农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融资需求,持续支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需求,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在特色小镇、公共服务体系、特色产业开发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同业合作,通过委托贷款或资金代管等方式,为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和城镇化集中安置等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2.4.2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改善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加强政银业务合作,共同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难题。创新信贷产品,解决乡村“厕所革命”等信贷融资需求,推动人居环境的改善。助力抓好“小康寨”建设,加大对“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生活乐化”“小康寨”综合环境治理支持力度,为农村基础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2.5主动融入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建设,助力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2.5.1创设“振兴行”诚信互助基金,丰富村民自治内涵

“振兴行”诚信互助基金源于群众需求、基于民主诚信,通过村民自发参与等方式筹集资金,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互助资金池额度最低20万元,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能用于任何产生利润性质的投资。资金池主要用途:(1)贷款互助:村民因不可抗拒的灾害疾病,因非有意为之的原因,无法正常履约清偿贷款本金、利息时,可由本人向诚信互助基金小组申请资金周转,经审批后可临时借用一定金额的互助基金,借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2)公益支出:由村支两委先互助基金管理小组洽商,经全体会员三分之二以上表决同意后方可支出;(3)对确因重大疾病、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的村民,可由村支两委、互助基金管理小组洽商一致后,给予帮助。农信社给予加入诚信互助基金的成员在贷款利率、授信金额上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激发村民创事干业的内生动力,同时给予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利率、贷款额度上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印江县联社探索创设的“振兴行”诚信互助基金,在全省乃至全国实属首创,可以在其他行社进行推广。

2.5.2开展村银党建“三联动”活动,助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各行社党委下辖的各党支部为单位与各乡镇(街道)下辖的各村党支部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村党支部开展村银“三联动”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动入村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要学法守法懂法,开展金融普法讲座,向广大村民普及金融基础知识,营造良好的诚信守法氛围。以正、反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如开展“诚信积分活动”凡是能按规定还本付息且无不良记录的借款人给予一定积分奖励,在下次发生信贷业务时候给予一定的利率,对不讲诚信、恶意逃避债务的借款人要加大打击力度,通过司法途径依法起诉,列入不诚信人员名单,对其他借款人以示教育。

2.6融入农村民生事业发展,助力实现生活富裕

2.6.1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

(1)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扎实开展对农户的信息采集,完成建档、评级、授信工作,建立信用工程数据库,确保农户资信档案完整、准确、真实、有效。二是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针对不同信贷产品服务主体的不同,积极推广“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用信管理模式,降低借款主体的融资成本和办贷时效。同时,加大对黔农E贷线上贷款推广力度,简化办贷流程,降低客户办贷成本,真正体现信贷服务的方便、快捷、灵活特点。三是积极推广运用“黔农云”等智能化、便捷化、立体化的线上服务渠道,引导用户在线上贷款、购物、消费等,充分将“黔农云”服务平台融入乡村发展中。

(2)开展“网格化”精准服务。一是按照“一居(村、园)一格”的原则,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以社区、行政村、商区、单位、园区、校区等为单元划设普惠金融服务网格,根据人口、经济、地域面积等因素,将网格资源分包到机构或个人,开展网格化精准营销服务。二是按照“一格一员”方式进行定格、定岗、定员、定责,做到网格划分不遗漏、服务无缝隙。三是绘制网格地图,建立网格档案,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明确管理区域、工作职责、责任人等,为网格内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3)做实农民工金融服务。一是收集在外务工人员基础信息,为在外务工人员建档、评级、授信,确保在外务工人员合理的信贷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二是按村建立“农信微喇叭”,建好用好管好“农信微喇叭”交流群,并以微信群为信息载体,开展“线上金融夜校”,加强与在外务工人员的金融知识宣传和服务联系;三是支持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创新金融信贷产品,简化办贷流程,支持农村返人员、大学生等创业发展。

2.6.2服务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惠农政策,由于惠农补贴事项较多,惠及农户数较广,应不断提高后台科技水平,将各类涉农补贴资金按时精准发放到位,确保中央、省涉农资金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让广大农民能明白所得到的是哪項惠农补助。二是建立“政府+医院+金融”乡村医疗养老金融服务模式,县域内农信社加强与县医院、中医院及政府认可的民营医院开展业务合作,为养老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解决农村医疗养老问题。三是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加强与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农信社网点渠道优势,探索推广“一站式”代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工工资代发等惠农业务的结算和代收代缴工作,让广大农民体会着实体会到便利。

3推动贵州农信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3.1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激励

一是对全省涉农贷款、12大特色优势产业贷款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二是建立涉农贷款、12大特色优势产业贷款风险政策性保险机制,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机构资金安全提供保险;地方政府可借鉴“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设立涉农贷款、12大特色优势产业贷款基金,参与引导金融机构贷款。

3.2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保障机制

一是除建立政府、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共同参与、合理分担风险机制外,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信贷投入给予一定比例补贴,对形成的涉农不良贷款按一定比率进行风险补偿。二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便利条件,完善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拓展农村“两权”抵押市场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融资过程中的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3.3优化地方金融监管机制,有效化解金融服务中的风险

一是提升涉农信贷风险控制的容忍度、合理确定涉农信贷资产风险权重,并积极化解不良贷款。针对历史业务形成的不良贷款,应采用各种方式回收贷款,还要予以积极核销,优化银行的信用状况。二是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处置体系。市场化经营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的方向,要完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保险机制,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应对可能爆发的信用风险,这也有利于显著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的信用度。

3.4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移动互联时代,小规模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需要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合作与联合,整合资源,更好地带动和引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推进“小银行、大平台”模式,同时支持地方农商银行改制,帮助提升抗风险能力,将更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

3.5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纳入乡村治理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共建共创机制,明确省级牵头部门,同时,市、县、乡、村均要明确目标责任和具体措施,健全考核奖惩机制,促使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履职到位,切实抓实存量信用主体的巩固维护和新信用主体的创建。二是加强政府部门、金融部门等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完善联合奖惩信息的应用及反馈机制,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大力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破坏金融信用环境、扰乱金融秩序等行为。三是规范建立执行案件信息查询制度,及时公开强制执行案件信息,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正向激励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四是地方党委政府围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要求,引导行政村规范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将诚实守信纳入村规民约,培育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

参考文献

[1]何广文,刘甜.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村金融困境与创新选择[J].学术界,2018,(10).

[2]何广文,何婧,郭沛,等.再议农户信贷需求及其信贷可得性[J].农业经济问题,2018,(2).

[3]熊俊.乡村旅游开辟贵州村寨致富路[N].中國建设报,2013,(3).

[4]孙华平.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2).

基金项目:2020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农信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2020QN033)。

作者简介:田芬(1986—),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作者:田芬

上一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仓储管理论文下一篇: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