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2024-04-18

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精选8篇)

篇1: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抓好制度衔接 实施整乡推进 不断提升连片特困区域扶贫攻坚工作水平

中共长武县委 长武县人民政府

长武县位于陕甘交界,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条件较差,扶贫任务艰巨,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县,今年被划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六盘山片区。全县总面积5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辖9镇160个行政村,总人口21.3万,其中农业人口18.4万。

新时期以来,我县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两大目标,把夯实发展基础、培育增收产业、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抓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实施“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因地制宜,因贫施策,走出了一条发展有设施保障、增收有产业支撑的脱贫致富新路子。十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亿多元,完成了16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建设任务,搬迁贫困人口1.1万户4.9万人。截至2010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12.71万减少到5.3万,十年时间减少了7.41万。我们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推进制度有效衔接,实施分类扶助。2010年4月,我县被确定为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县后,我县严格按照国家贫困标准(1500元),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共识别出农村低收入人口5.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33%,其中扶贫对象2.7万人。建立了行政村登记表、贫困农户登记表“两个档案”,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乡均有电子档案。分类落实民政救助、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促进增收措施,探索建立了“宏观协调、动态管理、资源整合、资金管理、分层负责、参与式扶贫、激励约束和对口帮扶”八项机制,为做好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二、加快整乡推进步伐,促进连片开发。针对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的实际,探索建立了“特困试点、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全县推广”的扶贫开发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扶贫区域由小到大、扶贫工作由点到面的新路子。2008年以来,我县实施了枣元镇“一条梁”地区综合扶贫开发工作,整合33个县级部门各类项目资金1370万元,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技能培训、民主建设”五方面工作,搬迁群众227户924人,完成移民搬迁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项目60多个。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冉店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工作,投资1.2亿元,建成了马屋、上孟等中心村,搬迁群众946户3290人,项目区域内配套设施完善,产业持续发展,群众稳步增收,多次被列为省、市扶贫工作观摩点。

三、提升产业扶贫层次,促进群众增收。坚持开发式扶贫,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果业、畜牧业、劳务输出三大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烤烟、刺绣等特色产业,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扶贫开发提供产业支撑,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发展产业促增收,大力发展能化工业,开发就业岗位,解决贫困群众就业1000多人(次)。在果业、畜牧、劳务输出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制定优惠政策,免费提供苗木、发放补贴资金,苹果面积达到25万亩,新建核桃园9万亩,劳务输出稳定在8.5万人(次)。刺绣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从业妇女达到2000多人(次),年收入突破300多万元。引导群众发展商贸流通、餐饮娱乐、园林绿化、物流配送等第三产业,吸纳从业群众1万多人(次)。发放贷款强支持,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和金融信贷支持,帮助群众解决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近年来,全县累计发放贷款4亿多元,其中小额到户贷款1.8亿元,扶持贫困群众3.8万户。加强培训提素质,举办果园管理、苗木繁育、养殖业等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专题培训班212期(次),培训贫困户劳力12.8万人(次)。实施“雨露计划”项目,培训4000多人,为提升务工人员素质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累计投资13.3亿元,建成新农村建设重点村70个,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6处,解决了6.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81个村的农村电网改造任务,改造县乡油路240公里,新修通村公路57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通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100%。

下一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及《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居住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以集中连片特困区域为主战场,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努力推动全县贫困区域板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切实解决12.5万人的温饱问题,力争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我县将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统筹城乡,壮大县域经济。牢固树立统筹城乡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发展革命老区”这一目标,着力发展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能化工业,加快发展以陕甘边贸大市场为重点的商贸服务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二是做好扶贫规划,促进有序发展。认真贯彻《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省上《实施意见》精神,学习研究国家扶贫工作部署及六盘山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制定完善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十年规划,促进扶贫开发有序开展。三是强化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果、畜、劳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核桃后续产业,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引导、扶持贫困群众依托重大项目发展物流配送、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四是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环境。积极开展移民搬迁“三告别”工程,对全县2.6万户窑洞、危房户群众实行整体搬迁,让群众彻底告别了窑洞,住进了新房。同时,分批实施水、电、路、绿化、沼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安排部署,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运用“两项制度”衔接成果,不断加大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工作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篇2: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一、杨柳乡基本情况

杨柳白族彝族乡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西部,距保山城40公里。国土总面积492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4.2%,有耕地1475万亩(人均398亩),其中:水田224万亩,旱地1251万亩。最高海拔2864米,最低海拔670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显著。主要农作物有包谷、水稻、小麦、马铃薯、白芸豆、甘蔗、香料烟、烤烟、核桃等,2008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2376元,人均占有粮食465公斤。杨柳乡辖18个村民委员会,96个自然村,176个村民小组,37056人,其中:白、彝、傣、傈僳等少数民族人口23745人,占总人口的64%。贫困人口20908人,占总人口的56%,是隆阳区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乡。

二、项目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杨柳乡幸运地成为全省16个扶贫整乡推进试点乡之一,我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扶贫开发成果,按照“一次规划,两年实施,综合配套,整乡推进”的总体要求,以稳定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中心,瞄准以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以贫困自然村为扶持单元两大目标。抓住六个切入点:一是以基础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规模发展迅速、带动增收明显,覆盖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三是以基本素质提高为切入点,切实加强贫困群众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四是以基本保障构建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推动贫困村公益事业快速发展,使贫困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是以基本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建设一支守信用、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组)干部队伍,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基层干部队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六是以项目资金“大整合”为切入点,以整乡推进为平台,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对贫困群众的投入,加快杨柳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的进程。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全乡20908人贫困人口的温饱,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人均生产粮食达到565公斤以上。实现村委会“九有”、自然村“八有”、农户“八有”的“988”目标。即:村委会九有:有一项特色骨干产业;有一个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弹石或符合“通达工程”要求的道路;有一所合格的村级完小;有移动通讯、电视网络信号覆盖;有一个合格的村卫生室;有党员活动室;有一栋合格的村委会办公楼;有团结干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村“两委”班子及管理制度。自然村“八有”:有一项能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有进村入户的通车道路;有硬化的村庄道路;有安全饮用水;有进村入户的通电条件;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化树木;有一名脱贫致富带头人;有一批劳动力接受专业技术和技能培训。贫困户“八有”:人均有一亩以上的高稳产农田(地);人均有一亩以上的经济林果或经济作物;年人均有一头以上肥猪或商品畜出栏;有一幢安居房;有一块硬化院场;有安全饮用水;有沼气池或节能灶;有一名科技明白人。

整乡推进实施工作中,我乡始终围绕“七个着力”展开工作,2009年共实施各类项目32个自然村(其中整村推进13个自然村,整乡推进19个自然村),总投资11574.08万元。截止11月20日,已完成投资8680.37万元,占计划的75%。

(一)着力产业发展:2009年累计完成产业投资1938万元。其中新植甘蔗0.95万亩,累计总面积达4.12万亩,完成投资465万元,新增产值1100万元;新植香料烟0.55万亩,完成投资306万元,实现产值1966.2万元;新植高产包谷3.11万亩,完成投资280万元,预计产值2670万元;新植泡核桃0.6万亩,管护6万亩,完成投资224万元,预计产值350万元;新植烤烟0.37万亩,完成投资365万元,预计产值650万元;新植白芸豆0.4万亩,马铃薯0.25万亩,完成投资161万元,预计产值930万元;新植蚕桑0.12万亩,完成投资106万元;新植茶叶0.05万亩,完成投资31万元。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扶持玉春、加荣养猪场2个,养猪示范户12户,引进良种公猪2头、母猪191头,带动了杨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全乡生猪存栏4.56万头,出栏肥猪3.02万头,实现产值3672万元。

(二)着力基础设施改善:2009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245.42万元。其中实施大、小海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件,完成土石方6.23万方,混凝土0.50万方,完成投资1076万元;建成人畜饮水工程4件,建调节池3个,安装管道39公里,完成投资55万元;建成香料烟烟水工程3件,灌溉渠道5条3.9公里,完成投资110万元;建成烤烟桩灌工程2件,建蓄水池15个,安装管道252公里,建盖卧式密集型烤房14群184座,完成投资1011万元;建成优质糖料基地1个,灌溉渠道9.1公里,完成投资348万元;建成乡村道路“通达工程”35公里,弹石路15公里,完成投资470万元;建成村内混凝土道路10.2公里,支砌挡墙0.28万方,入户道路7.2公里,完成投资309.7万元;新开挖村组道路15公里,蔗区道路50公里,完成投资65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876户,安装变压器8台,完成投资164万元;实施民居地震拆除重建4户、加固改造202户,完成投资92.8万元;实施“8·21”地震恢复重建91户、加固修复382户,完成投资227万元;建成院场硬化1413户7.06万平方米,墙体粉刷921户18.4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16.92万元。

(三)着力社会事业进步:2009年累计完成社会事业投资798.72万元。建校舍8所3500平方米(平掌、阿东、法水、鱼和、河湾、马田、联合),完成投资448.12万元;建成村级卫生室9个540平方米(马鞍、法水、鱼和、干田、岩头、鱼塘、河湾、马田、联合),完成投资48.6万元;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场310平方米,完成投资12万元。

(四)着力生态能源建设:2009年累计完成生态能源投资739.73万元。共建成沼气池982口,节能灶538眼,卫生厕所978个0.39万平方米,卫生圈1107间2.2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16.73万元;完成封山育林0.72万亩,人工造林0.88万亩,坡改梯0.15万亩,完成投资223万元。

(五)着力科技培训与推广:2009年累计完成投资11.5万元。共开展烤烟、泡核桃、养猪等农村种养实用技术及劳务输出培训10期2000人次;开展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技能培训3期200人次。

(六)着力民生保障:2009年累计完成民生保障投资921万元。共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743人,优抚定补51人,大队干部生活补助22人,完成发放补助资金111万元;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6万人,完成补助资金360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0.31万人,完成发放补助资金186万元;粮食直补1.97万亩,完成发放补助资金159万元;退耕还林0.27万亩,完成发放补助资金67万元;计生奖补221人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658人,农机补助17台,完成发放补助资金38万元。

(七)着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2009年累计完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投资26万元。新建村党组织活动场所4个,创建了茶花、茶山、阿东、鱼塘带头致富党支部4个,党小组9个;培养致富带头人65人。

三、主要做法及取得的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为确保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人大主席、乡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杨柳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杨柳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区、乡、村、组逐级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建立了乡主要领导挂片、副职领导挂村,挂钩帮扶单位包村,驻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包组,村组干部包户的机制,强势推进整乡推进试点工作。

2、高规格召开项目启动会。项目通过省级评审后,区委、政府及时在杨柳乡召开整乡推进试点启动暨培训工作会议,区委书记董礼书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3、加强专项督查。为确保扶贫整乡推进工作入户项目和公益项目如期按质按量地完成,乡党委政府组成若干工作组深入各项目点召开户长会,充分发动群众,以及时发放小额信贷、以村两委为主体进行物资统购等形式,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对项目实施整体效果好的村委会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懈怠,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不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有关人员进行行政问责。

(二)结合辖区实际,科学规划

1、科学规划。在市扶贫办的指导下,区扶贫办与杨柳乡党委政府紧密协作,抽调30余人组成3个规划工作组于2009年3月深入杨柳乡各自然村,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及时召开村组干部会、户长会现场规划,填写“杨柳整乡推进建档立卡”表,通过分析贫困原因,理清了发展思路,科学编制了试点项目规划。

2、明确项目点。按照贫困人口分布、贫困人口比重以及非贫困村委会中贫困自然村的脱贫问题,确定茶花等8个村委会为整乡推进中心村,规划项目点36个;鱼和等10个村委会为整乡推进基层村,规划项目点18个。确定14个地理位置偏僻、生存条件恶劣的自然村为扫除贫困“死角”村。

3、明确项目建设目标。按照省、市、区“先户后村”的总体要求,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下而上充分酝酿,结合杨柳乡情制定了“988”目标,确定了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使整乡推进试点项目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三)创新扶贫模式,1、创新产业开发模式。重点打造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做到近期增收有保障,远期增收有潜力,打牢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基础。种植业上形成保山香料烟公司、隆阳烟草分公司、保升龙糖业集团公司等涉农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基地支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的新模式;养殖业上重点培植养殖大户和养殖示范户,依托茶山村加荣养猪场、杨柳村玉春养猪场,积极探索“猪场带大户、大户带农户、覆盖贫困户”的养殖方式,走高寒山区“养母猪、卖仔猪”,低海拔地区“育肥出栏”的发展路子;把林果业作为群众长效增收的基础,积极发展以桤木树、果松为主的商品林基地建设和核桃基地建设,促进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按照区委、政府制定的《隆阳区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公示公告管理办法》、《隆阳区扶贫项目及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全面推行区、乡、村、农户四级公示公告制度,确保项目资金“阳光”操作;确保了扶贫资金封闭运行,严格补助到户资金以存折兑付,到户物资、公益项目承包费及大宗物资采购费转账支付的方式。

3、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组织群众参与规划的制定及实施,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项目村、组成立了有群众代表参与的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全程参与到项目的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形成了“要我干”为“我要干”,掀起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业自己创的热潮。

4、创新项目组织形式。道路、人畜饮水等公益项目建设,采取自建与统建相结合,对于村组干部工作得力,群众组织发动充分的,由村、组自行组织实施,聘请专业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对于缺乏技术力量的,实行乡级推荐,区级审核,统一招标投标,选择信誉度高,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施工单位承建;改厕、改圈等入户项目由村、组统一采购水泥、红砖及沙石等建筑材料,3-5户农户组成互助小组,集中技术力量、劳动力资源统筹组织实施,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建设成本。

5、加强廉政建设。杨柳乡整乡推进点多面广,资金结构复杂。为保障项目资金运行安全,区政府与杨柳乡、乡政府与村委会、村委会与村民小组签订了整乡推进《廉政承诺书》,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公益项目承建单位与区直相关部门及杨柳乡签订《质量信誉承诺书》和《廉政承诺书》,进一步强化了区、乡、村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杨柳乡辖区面积大,农户居住分散,扶贫开发成本高,扶贫效果不突出。

(二)杨柳乡贫困人口比重大,贫困面大,程度深,群众投入能力低,农户原始资金积累较少,加之乡级财政困难,投入不足,部分农户入户项目建设有困难;

(三)由于我乡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不同海拔区域的产业相对单一,缺乏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增收的基础,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四)由于我乡部分项目建设村2009年新种植烤烟,劳力存在困难,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

篇3: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一、依靠打工、环境恶劣:万安移民扶贫搬迁原因

(一)依靠打工——万安县移民概况

万安县地处吉安市南缘,与赣州接壤。全县国土面积20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5万亩,山林面积214.3万亩。辖9镇7乡1个垦殖场,132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1834个村民小组,人口30.2万,其中农业人口26万。该县有移民51459人,主要源于万安水库搬迁移民,是江西省第三大移民县,其移民基本情况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打工收入高农业收入低。万安县移民人均纯收人为5004元,高于该县4917元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但农业收入较低,为1130元,打工收入较高,为2652元,可见该县移民收入主要源于打工。二是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比例过半。万安移民劳动力中54.5%的人口都常年在外务工且大部分人从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体力型劳动,而人均耕地不足0.5亩的移民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口比例为78.3%,对打工收入的依赖程度更高。三是库区周边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体现在“一少、一差和五难”首先是耕地少,人均不到0.5亩耕地;其次是农水设施差,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再次是耕作难,土地贫瘠野猪侵害严重,无法保证基本口粮;四是行路难,因不通公路,出门靠步行,运输靠脚板,肩挑背磨,马驮船拖五是就医难,因远离医院,很多危重病人因施救不及时一命归天;六是就学难,因远离学校,移民子女就学不便,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干脆就辍学在家;七是娶妻难,不少青年男子已过结婚年龄娶不到妻子,有的不得不抛下老人入赘女方家庭。

(二)靠近城镇——库区移民脱困之路

目前,我省帮助贫困移民脱困的探索有很多,二次搬迁是其中之一。万安县选择移民城镇化无土安置的原因有三:一是解决生存环境恶劣地区基础设施问题投入费效比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弹前乡上洛村晓林坑组共有移民25户,125人,人均耕地不足0.5亩,农水设施落后,粮食难以自给;交通极为不便,水路需1个半小时以上,距离最近的硬化道路6km,距最近乡镇15km,目前的通路为一条2米多宽的小路,处于晴通雨不通的状态,要基本解决交通、农水等基础设施问题至少要投入200万以上的资金,相当于人均近2万元,费效比低,而且难以解决其生存环境容量不足、人均耕地少、土坯房危旧、上学就医困难等问题。这样的村组在万安还有42个。二是土地调剂困难,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出台后,安置地居民越来越珍惜手中的耕地,不愿意拿出来调剂给移民户,要实现有土安置成本高昂且受到原住民的抵制,而强行实施将使移民与原住民之间产生很深的隔阂。三是移民收入来源主要靠打工。库区移民的过半收入都来自打工,人均生产资料少的移民户的收入更加依赖打工。如果将这部分移民搬迁至乡镇乃至县城附近,一方面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环境,提升了他们发展环境。另外一方面也降低了他们打工、上学、就医和培训的成本。

(三)缺钱搬迁——万安困难移民的意愿和人数

截止2011年底,全县仍有26605人生活在库区周边,其中生存环境特别恶劣的有6279人;地质灾害隐患点486个,受灾525户3397人;距硬化道路5公里以上的1201户5173人。调研中,我们发现并非所有困难移民都愿意或能够搬迁。由于受到财力不足、传统观念、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部分贫困移民并不愿意或不能迁出。在弹前乡上洛村座谈时,移民代表肖祥榕、肖发明均表示因无力承担建房或购买房屋的费用,他们无法响应政府的搬迁号召。据调查,万安县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的6279名库区移民中,能够接受搬迁扶贫的有1606人,不愿意接受搬迁扶贫的有736人,愿意但因经济原因无法搬迁的有3937人。

二、高位推动、重点倾斜、严格把关:万安移民搬迁纪实

万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库区贫困移民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紧抓万安列入全省库区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试点县契机,充分打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罗霄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和中央苏区县等四张政策资源牌,结合“杨万线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建设”和“县城人口倍增计划”,探索出一条整合资源、集中安置、助推县城人口倍增的库区移民搬迁安置新路子。

(一)创新思路,高位推动

2003年到2011年,万安县共搬迁“三区”移民3744户15682人。但由于万安库区影响范围广、自然条件制约程度深以及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截止2011年底,全县仍有26605人生活在库区周边,而且仍有14849名“三区”移民需要迁出。如何让这部分群众“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惠民政策要往移民靠、三区移民要往县城靠”的新思路,决定走“三区移民合一”的路子,在县城和工业园区周边,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打造“三区”移民集中安置点。作出这个决策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召开会议研究具体措施,多次深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分管领导负责狠抓落实,做细做好具体工作。从县四套班子领导到乡镇、部门同志,经常深入移民家里听取意见建议,做好搬迁安置到县城和工业园区周边的思想、帮扶等工作。

(二)紧靠城镇,建点带动

往年万安县多采取就近搬迁安置解决“三区”移民脱贫的办法,不仅难度大、成本高、效果差,而且造成已实施就近安置的移民增收致富、自我发展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积贫难返。为真正提高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该县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对移民实施城镇化搬迁,贴近靠近城镇,尤其是县城集中建点。结合“县城人口倍增计划”,首先在紧靠县城的杨万线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的精品点---陈家塘移民集中安置点进行实施。该安置点占地面积49亩,规划建设77栋移民住宅,并配有池塘、亲水木台、绿地、休闲广场、半山凉亭等公共设施,已确定接收移民77户274人,其中库区移民30户127人,深山区移民26户111人,地质灾害避灾移民1 1户36人,并安排扶贫移民基础设施配套资金52.4万元,水库移民项目资金103万元。目前,20栋移民住宅已建成封顶,其余房屋和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一个高品味、生态好、园林式的移民新村将很快呈现在大家面前。以此为示范带动,该县还将在城区和工业园区周边建设以栋房为安置单元的移民新村,在县城新区与工业园区结合部建设以套房为安置单元的移民小区,并在县城新区规划建设一所移民学校和一所移民医院。

(三)重点倾斜,政策促动

为扩大三区合一建点成效,万安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用地方面,每年在县城、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安排50亩以上土地用于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包括在城区和工业园区周边建设移民新村,在县城新区与工业园区结合部建设移民小区以及移民学校、移民医院,用地都优先考虑。其中移民小区的建设,由县政府统一供地,县扶贫移民办负责建设。在资金方面,移民无论是建栋房还是购套房,政府均给予每人3500元的补助。同时,移民新村和移民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统一由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在管理方面,凡是库区、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由本人申请,经有关部门核实,均可进入移民新村建房或移民小区购房安置,享受同等待遇。移民新村和移民小区实行社区化管理和服务,移民入住后可落户到社区。移民迁移后,保留他们在迁出地原有的山场、田地等资源,并鼓励流转,助推移民加快致富步伐。

(四)严格把关,程序牵动

由于移民新村的地基价格和移民小区的套房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价,为杜绝假借移民名义安置搬迁到移民安置点的现象,让优惠政策真正惠及移民群众,该县在具体环节上制定了严格的操作程序。一是在电视媒体和网站上及时发布建点信息,公布接收移民的资格和条件,公开征集符合资格条件的移民户报名,接受媒体和社会大众的监督。二是由县扶贫和移民办会同县纪委组成核查组,与乡镇、村干部一道对申报户逐户进行入户调查,将不符合条件的申报户予以淘汰。三是当申报户过多、安置指标不足时,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符合条件的申报户进行现场抽签,县纪委现场监督,县公证处当场公证,最终确定进点名单。四是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假借移民名义申报建房或购房,否则不仅要退出所建或所购房屋,而且还要严肃查处;移民新村和移民小区用地保留集体土地性质,移民所建栋房或所购套房只能继承,不得交易。由于整个程序规范严密,充分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因而受到广大移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资金不足、激励不够、能力不强:库区移民扶贫搬迁的困难

虽然万安县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做了一些努力和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体现在三不:

(一)资金不足

搬迁资金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困难移民搬迁建房资金不足。以万安一户四口为例,要承担13.5万元/人的房屋建造费用,即便是移民小区购房安置,每人购房的支出也可能会超过2万元,对于年人均收入2-3千元的贫困移民而言,其资金储备远不足以支付这笔费用。二是移民安置点配套建设资金筹集困难。随着目前安置土地越来越难以获得,加上工价及物价的普遍上涨,地方政府安置贫困移民的成本越来越高。以杨万线移民安置点为例,除去扶贫移民项目150万元资金外,万安县政府还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用于三通一平、环境改造和宅基地建设,平均每个移民投入近万元。万安县如果要妥善安置所有三区移民,必须筹集近亿元配套资金,安置库区移民也需超过6千万,如果不扩大投人渠道,配套建设资金筹集对于贫困县而言是比较困难的。

(二)激励不够

政策激励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优惠幅度不大。对于库区困难移民二次搬迁具有支持、引导和激励作用的优惠政策不多,优惠幅度不大。首先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除地质灾害移民外,国家未出台土地优惠政策,造成地方政府调剂和使用土地困难,退而选择无土安置,甚至出现无土地指标安置的问题。其次没有出台对于无土安置移民的优惠政策,比如对移民搬迁工程实施“零税费”管理,鼓励困难移民迁出来;对于移民就业、创业的优先、税收减免政策,帮助迁出的移民安稳致富。二是资金激励力度不够。首先是对贫困地区的政府而言,搬迁资金筹集困难,加之没有相关的资金激励机制,做好做坏一个样,打消了很多政府实施移民搬迁扶贫的积极性。其次是移民每人4000元的建房专项补助资金相对偏低,移民搬迁后负债情况比较普遍。随着近年物价不断攀升,4000元对于移民迁出的激励作用愈发不明显。特别是对于贫困移民,本身家庭资金储备就少,要实现搬迁,仅是搬迁负债就可能压垮他们,4000元/人的补助对于他们的帮助杯水车薪。三是扶持渠道不广。由于缺乏政策推动和激励机制,目前积极融入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部门并不多,导致很多地方仅有扶贫和移民办唱独角戏,移民即便迁出来,也会出现“安稳致富”无人管的现象。

(三)能力不强

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贫困移民户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表现在大多贫困移民或是文化素质不高且因循守旧,或是家庭成员劳动力比例低多数基本丧失劳动,或是“等靠要”等依赖思想严重;即便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他们依然难以摆脱贫困。二是政府帮助贫困移民户提升发展能力的能力不强,表现在政府对于帮助困难移民摆脱落后守旧观念,树立奋发向上新文化方面;在帮助劳动力比例低的困难移民家庭减轻负担,谋求发展方面还是鲜有举措,能力不强。

四、“强化拉力、大力支持”:库区移民扶贫搬迁展望

万安调研结束之后,我们明确了要使二次搬迁、科技培训、产业扶持有机结合,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提升移民发展能力,逐步解决库区移民生存环境恶劣的问题。在此,我们单就移民二次搬迁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需要强化拉力,让贫困移民走出困境

所谓强化拉力,就是增加二次搬迁对困难移民的吸引力,变“要我搬”为“我要搬”。我们认为应在四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是在安置形式上下功夫,多形式安置,让移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安置形式,做到应迁尽迁,比如愿意务工经商的,可以选择集镇安置;孤寡老人,可以选择敬老院安置。其次是在选点上下功夫,为移民持续发展考虑,尽量选择在“近路、近水、近电、近田、近学校、近医院”,并很少与安置地居民发生土地、水源矛盾的区域,为移民的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再次是在出台优惠政策上下功夫,首要是提高补助标准,争取建设、民政等多部门补助,对于移民的综合补助建议不低于1万元/人。并出台针对搬迁移民的土地、产业发展、科技培训、城市务工、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于个别极端贫困的移民户,实施差别扶贫。最后是在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上下功夫,给予搬迁移民信贷优惠,让他们建房不差钱,创业经商有底气;在大力争取国家投入的同时,注重整合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饮水安全、村组公路、小农水等多渠道的项目资金,支持安置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库区移民困难救助基金等形式帮助移民解决搬迁后遇到的难题。

(二)需要大力支持,让贫困移民放心搬迁

篇4: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关键词: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特困地区;精准扶贫

滇黔桂石漠化区是全国 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最高、民族自治地区最多、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地区。2013年末,黔东南片区贫困人口167.2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2.11%。2013年该片区共有贫困人口总数为119.41万人,贫困发生率30.6%。

2015年,贵州省在黔东南州石漠化片区设立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其核心区范围是江县洛香镇、贯洞镇和黎平县肇兴镇,其中联动区和辐射区覆盖整个黔东南片区的区域。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是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也是探索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推进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意义。

一、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一)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贫困状况

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黔东南连特困片区)是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地区,扶贫攻坚难度大。黔东南连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共有14个、重点乡镇155个、重点村2077个。由于该片区社会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发展单一、规模小、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贵州片区重点扶贫区域。

根据黔东南州特困片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贫困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贫困类型:

1.自然环境与地域导致的贫困。黔东南连特困片区处于云贵高原向桂北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沟壑深切,山地占总面积的93%,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导致农业发展生产条件差,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逐年增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省)区域发展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5年》实施以来,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依然频发,导致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交通极为不便,农田水利和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灾返贫现象普遍。

2.文化教育导致的贫困。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较晚,人才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致使少数民族各群体未能得到好的教育,“扶智”问题突出。示范区文化科技教育落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劳动者文化素质较差,不利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方式陈旧,生产效率低下,广种薄收的现象比较普遍,群众自谋发展的能力较弱。

3.制度变革滞后导致的贫困。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很难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务;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和社会保障,农民因灾、病致贫较为普遍。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缓慢,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无法享受到充足的、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与救助制度不完善,也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

(二)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扶贫政策实践

为推动黔东南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发展,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贵州省月亮山区扶贫决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了黔东南连片特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和措施,并将扶贫任务分配到各个责任部门。

随着各项减贫政策的不断实施,黔东南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取得一定成效。

1.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2013年,黔东南州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比2010年末增长68.93%,实现减少贫困人口48.33万;2014年,28万贫困人口脱贫、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30个贫困乡镇完成减贫摘帽任务,分别占减贫目标任务的112%、200%和120%,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民居人均可支配收入6038元,贫困发生率下降17.36%。

2.扶贫项目、资金增加明显。2014年,黔东南州连片特困地区共获扶贫项目326个,资金4.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区域内2014年扶贫攻坚示范县(麻江县、雷山县、岑巩县),每县得到8000万元以上扶贫项目资金扶持,占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片区11个扶贫攻坚示范县的27%。

3.精准扶贫个案管理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个案管理,滇黔桂连片特困地区黔东南片区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扶贫管理政策,如《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州推行扶贫工作个案管理的意见》和《黔东南州干部结对精准扶贫个案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具体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个案管理。2014年,黔东南州特困片区61650家贫困户224675人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六个到村到户”等工作措施开展结对帮扶,实现扶贫与干部“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同时,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管理,进行分类指导,定向施策,分别采取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和生态移民工程等不同措施进行扶持。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进村入户调查和 “讲、访、帮、促”活动,贴近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识别进一步明确。在扶贫个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分解、初选、公示、帮结、计划、填写信息、数据录入、入网络、更新”等步骤,落实“两公示一公告”,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识别贫困人口。2014年,建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共录入37.6493万户134.1307万人,录入一类贫困村947个、二类贫困村500个、三类贫困村406个,录入片区规划县市16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4个,省级贫困县2个。

nlc202309042253

5.落实国家和省扶贫贴息贷款政策。优先安排小额信贷补偿金试点,实行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扶贫信用贷款,对造册登记的扶贫对象,给予国家基准利率贷款贴息。对带动黔东南片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企业和合作社,其贷款可享受扶贫贷款贴息。

二、探索大健康产业发展下的精准扶贫模式

根据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规划,示范区将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基地为依托,在保护、开发、传承和发展中实现平衡, 打造少数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基地、农民创业及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围绕“民族创意、文化旅游”为产业主线发展大健康产业。为此,要探索符合连片特困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模式,这是发展大健康产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发展大健康产业,应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使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1.政府引导。要不断完善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扶持和培育,特别是旅游管理和服务。注重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共同体。

2.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

要引导少数民族群体,特别是贫困群体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采用直接旅游扶贫的方式,引导少数民族民众参与到旅游中来。如组织少数民族演出队、开办农家乐、旅游产品生产、经营与加工等,培育“亦农亦工”的旅游从业人员,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旅游,打造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基地。

3.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快不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传统文化(节日、民俗)的开发,建立旅游产品和文化体验产业链,实现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的开发水平。

(二)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模式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经济现象,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加以规范引导。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本导向,根据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大对农村不同层次的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示范区的富余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政府承担政策制定、培训监督、就业监督、资金保障等职能,而招生、培训、管理、安排就业等方面完全由培训机构按市场要求运作。

(三)PPP扶贫开发模式

借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建立伙伴关系,科学合理分配各方利益,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不失为一条发展农村扶贫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统一管理;按照标准选择承包户,搞好土地流转;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收益。

(四)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培养电商人才,发展电商产业。通过电商平台建设,拓宽本地产品销售渠道,为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各个县的“银饰”、“刺绣”和农特产品解决销路难题。

三、大健康产业发展下推进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思路

(一)创新扶贫机制,推进扶贫改革

1.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搞好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识别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帮扶手册》,进一步摸清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明确帮扶需求,落实帮扶责任和帮扶措施。

2.改革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县、乡两级作为项目资金的审批实施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加快推行乡级报账制步伐。

3.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机制。改革扶贫项目审批权,将扶贫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县,全面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严格扶贫项目审批和实际运行流程,实行统一的项目审批流程。

4.健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帮扶机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扶贫工作机制,实现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二)推进精准扶贫个案管理

对扶贫项目实行精确化管理,实现扶贫项目的精确化、精细化、可视化、可控化管理,提高扶贫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益。对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村寨,实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自然资源丰富、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的地方,引导群众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富余的家庭,引导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加大支持力度,扶持特殊产业做大做强;对无劳动能力户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对条件较好的村寨、农户,要把扶贫攻坚和同步小康统筹安排部署,力争早日实现减贫脱贫同步小康。

(三)推进驻村帮扶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驻村干部在建档立卡管理的基础上,参与扶贫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绩效评估等工作,切实加强驻村干部执行力建设,完善扶贫项目资金项目管理体制,实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的管理体制,以村为基本单位,通过乡镇申报项目,实现驻村干部“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全程加强项目监管、全程督促项目评估”等,促进精准扶贫和驻村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党的惠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落到实处。

(四)发展大健康产业扶贫

1.培育和壮大大健康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示范区内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形成支柱性产业。引导农民通过产业转移进入园区,实现从农民身份到城镇居民和产业个人的转变,增加工资性收入。

2.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选择适宜的产业,通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现代产业布局。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劳动力参股、技术资金合股等方式,将广大农民从传统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获得稳定收入,实现减贫摘帽,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力量重点培植和扶持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品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子。根据大健康产业的基本特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提高农业收益,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围绕示范区内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观光带,统筹规划,加大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田园生态资源景观、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特色产品等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韩 斌.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J].《学术探索》,2015(6):73—74

[2]朱金鹤.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50—269.

[3]张巍.由劳动力转移扶贫析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J].《中国行政管理》,2006(2):56—57

[4]韩 斌.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J].《学术探索》,2015(6):75—76

[5]吕辉红. 湖南洞口:借鉴PPP模式发展农村扶贫产业[J].《中国财政》,2015(4):65

(作者单位:贵州凯里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欣闻

篇5: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盘县四格乡加速脱贫步伐

贵州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07月12日 来源: 贵州日报

本报讯 地处水城与盘县交界处,山高坡陡的盘县四格彝族乡,过去曾因边远贫困而被关注,实施扶贫开发整乡推进以来,这里的巨变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截至“十一五”末,全乡工业总产值完成1570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55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51元,财政税收达12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2169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241%、280%、295%、40%、387%。5年来,当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

在这个原本刀耕火种的彝族乡,大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承载功能不断加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商业、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传统种植的马铃薯完成了一、二级良种扩繁项目9000亩,建成商品薯生产基地3.7万亩;良种推广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85%;全乡共有存栏牛4715头、存栏羊6621只、存栏猪15645头、存栏禽32732羽,其中能繁母猪1973头,有种草养羊基地2个,有养猪专业合作社1个,合作社所辖养殖小区8个,有规模养殖场5个。种养业由散户逐渐形成了团队。

四格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2010年该乡被省里确定为“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试点乡。在整乡推进的进程中,该乡的小城镇街道建设、进村组的公路建设、廉租房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基础建设等总投资近1亿元。

篇6: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2010年是车拉实施整乡推进的起步之年,也是关键的一年,宕昌县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得到了国家及省、市的大力支持,现已争取整乡推进片区开发资金1132万元,通过项目带动,扶贫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另一方面,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确立县扶贫办、财政局、水利局、国土局、发改委、教育局等15个单位为车拉整乡推进扶贫综合开发帮扶单位,对口帮建车拉乡的15个行政村。各帮扶单位专门确定了帮扶领导和抓点人员,制定了帮扶计划,确立了帮建项目,并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为帮扶村办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县财政局帮扶扎峪河村新修了便民桥、拓宽了村社道路,县教育局在路家山村建起了村小学,县建设局在吊堡子村建起了村卫生所,县农牧局为小寺麻村引进了1.5万斤陇薯7号马铃薯良种,县扶贫办平整、硬化了代家庄村的村内巷道,县交通局、国土局修通了通往隆家山、西西路等村社的公路,县移民局、民政局、林业局、发改委等单位纷纷对所帮扶村的现有低等级公路进行了整修改建,县水利局帮扶车拉河村新修了河堤1600米,县水保局帮扶坡里等村新修梯田300亩,各单位还向所帮扶村的群众免费发放了太阳灶,一些单位还帮助村上的五保户、特困户建起了新房„„据统计,2010年各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955万元,占当年总投资的45.8%,有效地推动了车拉乡扶贫综合开发建设进程。

山乡大地的生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短短数月时间里,省、市、县各级领导、各级扶贫部门、各帮扶单位及车拉乡干部群众,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艰苦奋斗精神,抓质量、促进度,抓效益、促发展,车拉乡的沟沟壑壑、村村寨寨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战天斗地的繁荣景象。

截止10月份,危房改建、一池三改、河堤、便民桥、村社公路、人畜饮水等扶贫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一是新修护庄河堤3330.6米,彻底解除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扎峪河、车拉河、代家庄等村的威胁和困扰,河道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新修车拉至兴化通乡公路24公里,新修便民桥2座,新修通往隆家山、西西路等村社的乡村公路6.6公里,使偏远村社群众从人背畜驮的历史当中解脱出来,实现了他们祖祖辈辈的梦想,同时对扎峪河、阳坡、大寺麻等村现有的乡村公路进行拓宽整修,加宽了路面,加固了路基,疏通了边沟,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三是实施危房改建322座,改厕87座,建成一池三改79户,推广太阳灶2101台,新修人饮工程3处,硬化代家庄、茹树村内巷道4公里,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村庄的整体面貌变的整洁卫生;四是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室4处、村卫生所2处、村小学1处、文化大院1处,推广“村村通直播星”广电设备963套,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加大产业扶贫开发力度,组建成立村级扶贫发展互助资金协会6个,新修水平梯田300亩,推广种植地膜良种马铃薯800亩、紫花苜蓿200亩,改善了耕地质量,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了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徽县扶贫项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年来,徽县抢抓新世纪扶贫开发政策调整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西部扶贫世行贷款项目,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破解贫困群众收入难的问题,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将南北山区9乡镇的67个村列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乡村,先后投入扶贫项目资金6110.72万元,积极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村27个,全县新修乡村236公里,改灶、改炕、改厕2015户,修建沼气池256座,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8处、安装太阳灶3700台套。在贫困村科教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建村小学教学楼14座,村文化卫生培训室17座,有效改善了贫困乡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徽县把扶贫项目与全县草畜、中药材、蚕桑、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开发紧密结合,累计修建冬暖棚圈舍2535座、青贮池1620座,引进良种母畜6.8万羊单位,建养蚕大棚300座,建成无公害蔬菜大棚200座,种植中药材1.33万亩,栽植日本落叶松9公顷,农业新品种推广达15万亩,开辟了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新渠道。

陇南民企从农家小菜缸捞出扶贫大产业

“扶贫开发是政府的任务,也是农特产加工企业的责任,政府要培育龙头企业,企业要努力做大规模,做亮品牌。最主要的是组织指导农户围绕加工有序生产,这个困难一旦克服,企业就可以正常发展了。”说起自己的酸菜加工企业,甘肃陇南民营企业家袁振应讲起了这样一番道理。

袁振应的酸菜企业今年发展农户12000多户,种植圆根菜5000多亩,每亩生产圆根菜4000多公斤,农户仅此一项增加收入1000多元。武都区鱼龙乡苟家坝农民苟吉利今年6月份生产圆根菜5000多公斤,收入5000多元。他说:圆根菜生长时间短,3个月就可采挖,企业实行订单保护价收购,保证了农户的种

植积极性。

“一年生产酸菜2000多吨,夏秋季每天有10多吨成品酸菜运往兰州、西安等地,现在产销两旺,供

不应求,效益好得很。”袁振应这样说。

袁振应胖墩墩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一边帮助妻子收购远近各村农户拉来的新鲜圆根菜,一边指挥小工搬运装好酸菜的箱子。500多平米的酸菜加工厂房,摆满了陶瓷缸,显得有些拥挤。用了3年多时间,老袁把陇南山区的家常酸菜做成了大产业,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许多农户在他的带动下增加了收入。本来家家都生产的酸菜,在陇南习以为常,以前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商品价值,几千年来就那样平平淡淡地存在于农家小菜缸里。正是陇南农家酸菜的小、特、精让陇南农民袁振应看到了它的市场前景。陇

南圆根香酸菜被做成拳头产品。

圆根菜是一种天然无污染的植物,它遍布陇南山区。圆根菜可间种在洋芋等作物中,也可在山地小麦收割后种植,它的生长期短,亩产可达到3000多公斤。

由于加工圆根香酸菜的水是陇南山区纯天然泉水。圆根香酸菜具有陇南独特的绿色、健康、天然食

品风格。在全国各个城市普遍受到欢迎。

一是生物资源荟萃。自然生长的树种达1300多种,其中经济树种400多种,是甘肃森林覆盖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植被最好的绿色走廊。其中经济林已形成一定规模,水土保持与增产创收相得益彰。也是甘肃唯一的油橄榄、茶叶、银杏等亚热带作物产地。武都区白龙江沿岸1300米以下川坝河谷区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全市已种植油橄榄15.51万亩,年产量达100万公斤,开发出油橄榄产品3个系列40多个品种。此外,还有木耳、香菇、猴头等食用菌及山珍野菜100多种,中药材1300多种。尤以红芪、纹党、大黄、当归、半夏最为著名,中药材年总产量5.8万吨。

二是矿产资源富集。有铅、锌、锑、铜、锰、金、硅、重晶石、煤等金属和非金属矿34种,其中西成铅锌矿带为我国第二大矿体,已探明储量2400万吨;锑为我国第三大矿体,已探明金属储量14.9万吨;文县阳山金矿已探明储量300吨以上,是我国特大型金矿之一,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金矿。

三是水力资源丰富。市内河流纵横交错,有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3900多条,年径流量279亿立方米,人均用水占有量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水电开发潜力较大,目前的开发量极为有限,水电能源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是旅游资源独特。陇南不光山奇水秀,文化灿烂,而且历史悠久。《史记》记载,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仇池就是现在陇南的西和县,至今伏羲崖还耸立在仇池山上;陇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发祥地,秦始皇先祖在我市的礼县繁衍生息数百年才奠定了雄立关中、定鼎中原、统一六国的千秋基业;位于我市成县的《西狭颂》摩崖石刻,是汉代“三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书法艺术瑰宝;

武都地区下辖武都、岷县、宕昌县、文县、成县、康县6个县

陇南礼县“示范园”里瓜菜香

康县打响新一轮扶贫整村推进攻坚战

篇7: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一)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3月30日,乡党委组织召开班子成员会议,专题讨论易地扶贫搬迁及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的可实施性及潜在风险。由乡长宣读《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并提出讨论内容:一是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是集中安置点的选址、建设内容、整体规划;三是搬迁规模及搬迁方式;四是项目投资预算、资金来源;五是占地补偿;六是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七是综合效益分析。其次,由各成员提出个人意见,最后党委书记作总结讲话。

(二)评估发现的主要社会稳定风险。

合法性方面:易地扶贫搬迁及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是我国重点扶贫项目,中央、省、市、县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保障项目落实,但县扶贫办只统计了各乡镇相关贫困户数和人口数,并未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及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制定详细方案,特别是资金方面没有政策保障。

合理性方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及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所需资金巨大,而本地政府无多余资金填补,且农户筹资困难,各村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难以实施。

可行性方面: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脱贫致富。但集中安置点只能解决贫困户的住房问题,若搬迁后土地离住房太远,极大地影响了农耕,一些农户不愿搬离原住处。

安全性方面:集中安置点项目工程量大、选址难、涉及人员多,存在施工安全、饮水安全、用电安全等诸多风险。

三、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措施

(一)政策保障:上级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文件,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及连片扶贫开发项目有法可依;

(二)资金保障:国家足额划拨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到各乡镇,确保集中安置点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三)基础保障:乡政府因地制宜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及应急预案。一方面做好所涉及农户的沟通协调工作;另一方面做好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四、评估结论

篇8:整乡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进入新世纪以后, 在经济持续增长、农业政策改革和扶贫投资的共同作用下, 农村贫困人口在持续减少, 但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下降速度相比明显降低。[1]这与区域发展差距的拉大, 贫困因素的多元化, 贫困特征以及由此出现的区域性贫困到阶层性贫困的变迁等密切相关, [2]这些因素的叠加也使得扶贫的边际成本不断增加, 国家投入的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也随之增加。

基于此, 中国政府及国内外各种社会力量为扶贫机制创新也进行了大量探索。2001年政府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 扶贫开发进入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新阶段, 针对贫困人口分散化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 将瞄准对象由贫困县下移到贫困村, 确定了以贫困村为重点的“整村推进”专项扶贫工作重点, 通过制定和实施参与式村级扶贫规划启动了大规模参与式社区综合发展与扶贫的实践。

理论上“整村推进”覆盖了更多的贫困群体, 通过专项扶贫资金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根本性改善。然而在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进度缓慢;投入不足, 资金整合困难;贫困人口受益少于非贫困人口;自然资源整合困难。对一个贫困村而言, 由于可供投入的资金和项目规模过小, 对农村实现增产增收的项目往往因资金量过小而无力安排, 只能进行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的改善。[3][4]

而对于如水利、道路、学校的建设等一些公益项目, 特别是一些产业项目, 其覆盖范围一般都要包括几个村或更大范围, 如果不连片统一实施项目, 难以发挥项目效益。因此, 通过大力实施资源整合, 在更大范围内探索“连片开发”与整村推进相结合, 在顺承瞄准机制转向的同时, 不仅可以切实解决整村推进资金短缺、投入分散问题, 而且也是集中扶贫资金、发挥扶贫资金的聚集效应、加快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适应扶贫开发形势的变化, 探索创新财政扶贫机制, 整合扶贫资源, 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国务院扶贫办2007年7月在中西部地区 (不含西藏) 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

本文的目的, 在于结合案例分析从理论上探讨扶贫新政下的减贫机理, 在总结个案扶贫开发建设的基础之上, 提出在连片开发中所应遵循的规律。

二、连片开发的减贫机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产业扩张

在以往的扶贫开发中往往被诟病的是资源的难以整合以及如何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并形成核心的持续增长能力。涵盖了整村推进的连片开发, 以产业化扶贫为内核, 作为区域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它不同于单一的到村到户扶贫模式, 而是重新以区域为瞄准对象, 在县级政府强有力的资源整合力度下, 形成县级统筹、乡级规划和村级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 使得连片开发区域的农户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 农民的发展和自我发展能力得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得以迅速完善、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得以迅速提高。

1.资源禀赋相似或地区互补是连片开发的前提

与“整村推进”不同的是连片开发扩大了扶持的范围和力度, 凸显的是规模优势, 这就需要首先确定合理的片区, 在资源禀赋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的地区实施连片开发则更具有现实意义。以产业开发建设为内容的连片开发地区需要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尤其体现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 这种资源需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能够在区域市场或同类产品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市场分量, 是确保扶贫开发有效性的基础所在。

2.政府主导实施资源整合是连片开发的基本保障

贫困地区若要发展输血是前提, 然而仅依靠单一的扶贫资金也不能解决发展的全部问题, 扶贫资金的有限性与广大的贫困地区相互矛盾。有限的扶贫资金只能作为扶贫开发的引子, 起到“粘附效应”, 充分有效的利用社会各方的资源, 盘活和整合这些资金和资源才是扶贫工作得以进展的有效保证。

部门间条块分割现象往往被认为是扶贫开发的一个掣肘, 而在连片开发中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连片开发”对试点县的一个要求是:试点县能够整合资金, 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情况良好。试点县在连片开发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 在政府强有力的资源整合方式下, 可全面捆绑其他资金, 包括专项扶贫资金、各行业部门资金、社会融资、社会帮扶、群众自筹资金等。政府主导下的资金整合力度大, 可形成合力, 使得分散的资金集中投向, 充分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和整体使用效益, 为试点地区规模化生产和建设做铺垫。

3.产业化发展和组织化程度提高是连片开发的根本路径

对于扶贫效率的下降, 诸多学者给予了不同的解释, 如, 扶贫资金的来源问题、地方政府对扶贫资金的“过滤”问题和扶贫资金的实际运用问题, [5]政府主导下的“包办”扶贫使得扶贫瞄准机制出现了偏差等。[6]然而,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真正意义的脱贫最终表现在贫困主体能够进入市场, 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能够分享市场积累的成果, 具有持续不断从市场中获取财富的能力, 并成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

我国很多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然而终究无法将这些自然资源转变为优势资源。在以往的扶贫开发中, 特别是在项目的选择上, 往往将短期内能看得见的“政绩项目”提上日程, 而长远的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通常被排斥在外。尽管项目短期内建设取得一定的收益, 但以长远的发展目光来看, 始终难以形成支撑区域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

“连片开发”通过集中对产业发展的扶持, 可以实现区域化种植, 产业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 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以此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加快农户脱贫进程,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对于发展不足的贫困地区来说, 减贫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是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贫困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须以产业化为基本方向, 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市场环境, 大力推动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形成市场竞争能力。然而无论是现代化, 还是市场化方面, 农业和农村发展均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 贫困地区更是如此。在现代化方面, 一家一户的小农户经营存在交易成本高、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等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在市场化方面, 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足, 因此致贫的风险特别严重。因此, 在推动现代化和市场化建设中, 产业化扶贫与农户组织化相辅相成, 是走出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途径。

在产业化过程中, 若要增强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必然保障。通过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强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能力, 提高其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增强农户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农户脱贫的过程是连续不断市场竞争力提高的过程, 不断从市场中获得利润的过程。

三、甘肃TZ县试点连片开发:案例分析

TZ县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衔接地带, 区内交通便利。辖区内“连片开发”项目试点地处于干旱半干旱山区, 包括3个乡镇, 共17个村。人口2.5万人, 其中贫困人口0.96万人, 占3乡镇总人口的38.4%, 占全县贫困人口的17.6%。片区项目建设于2008年开始实施。

1.试点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设定

该片区的3个乡镇发展基础较好, 在“十五”期间及“十一五”建设前期间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特色产业发展禀赋优。片区把“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先行、基础优先”作为试点区的扶贫开发思路, 连片开发建设中, 既注重了村与村之间的差异, 又着眼于片区的整体发展, 突出连片治理, 兼顾村落规模效应。产业发展具体思路是以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为突破口, 重点培育“果、蔬、菌、畜”四大增收脱贫产业,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走农业精细化、集约化路子。

项目建设的目标是, 围绕“三改一增” (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生活条件、生存条件和增加农牧民收入) 和快速解决区域性贫困人口温饱。通过连片开发, 使得试点区农牧民“有一项特色产业、有一条增收路子、有一门致富技术、有一个发展基础”, 成为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和扶贫开发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区。通过集中连片开发, 争取建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示范点, 壮大增收产业, 增强增收保障能力。

2.试点项目建设资金整合

试点项目规划总投资8155.2万元, 包括试点补助资金、贴息贷款、财政配套、部门整合资金和群众自筹5部分组成。试点补助资金1000万元、贴息贷款1396万元、财政扶贫资金437.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20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116.4万元。其中试点补助资金仅占12%, 财政配套仅占5%, 而群众自筹和部门整合资金达到了14%和52%, 有效的整合了社会各方资金, 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

3.试点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连片开发试点工作要求, 结合TZ县实际, 在扶贫开发中以产业开发为重点, 同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民素质的提高等3方面内容。其中产业开发项目所占资金为53%, 占全部项目资金投入的一半以上 (见下图) 。项目试点区建设主要内容有:

一是突出产业发展为核心, 打造特色产业, 为农民持续增收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按照遵循自然、顺应市场、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的思路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 结合片 (带) 内各村实际, 充分利用该片区优势特色种植业和草畜产业优势, 宜农则农、宜牧则牧, 形成以特色种植和舍饲养殖为主导的支柱产业, 发展反季节食用菌栽培产业、晚熟红提葡萄延后栽培产业、以及高山细毛羊经济杂交和暖棚舍饲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 共建成日光温室1500座, 种植大田无公害蔬菜16660亩等, 促使该片特色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在短时间内形成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持产业。

二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试点区域生产生活环境。试点区建设以产业发展为主导, 对于迅速扩张的产业规模而言, 需要有农田水利等各方面的配套工程与之相匹配, 确保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片区规划内新修改造农田灌溉渠系配套41.3km, 铺设人饮和日光温室供水管道41.7km;新修改建乡村道路和日光温室连片示范区道路58.3km, 架设高低压电线路3km, 退牧还草和草原综合治理33.5万亩。试点区通过水利、电力、道路等整合资源项目的实施, 消除制约该贫困片基础设施滞后瓶颈制约, 改善片内生产、生活、生存条件,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维护生态平衡, 为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提供保障。

三是突出科技培训, 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 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 藏区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与温室大棚、养畜暖棚的推广发展不相适应, 需要通过技术培训使之掌握一定的经营能力。通过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解决农户难以掌握技术;通过对农户的培训, 使之掌握生产发展的相关技术, 以此提高农牧民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劳务输转等为重点。项目计划培训农牧民7200人次, 劳务技能培训1200人次, 建立科技示范户360户。

4.连片开发试点建设效果

农牧民减贫增收效果显著。根据试点区已有产业经济效益测算, 1亩大田无公害蔬菜年收入在3000元~4000元, 相当于当地传统农业收入的8~10倍;利用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的美国红提葡萄年平均收入在2.4万元~3.2万元, 相当于当地传统农业80~100亩地的年收入;1座养畜暖棚相对于传统放牧饲养期可缩短4~5个月, 其保膘降耗的效益相当于200亩天然草场的产草量。TZ县2009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400元, 较2008年增加261元, 增长10.9%, 而试点区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14%, 效果明显。通过扶贫开发, 2009年全县0.71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 其中试点区有0.38万人, 占解决温饱问题人口的53.5%。连片开发项目的实施, 对试点区农牧民的脱贫增收起了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所提高。首先, 特色优势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通过项目的实施, 试点区各乡镇、村形成了高原菜、食用菌和草食畜等主导产业, 成为该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次, 产业组织带动能力有所增强。项目建设带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专业协会20个、龙头企业+基地22个、专家大院 (专家) +基地4个, 这些企业或组织对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形成和对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也有利于消除小农户市场经营风险, 有利于提高农户持续收入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连片开发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一种新方式, 对具有相同的致贫因素和拥有资源同质性较高贫困片区来说, 能在短时期内集中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 实现片区的突破式发展。TZ县试点区所开展的产业化扶贫证实了这一点。他们的做法是在具有一定的优势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的贫困地区进行产业化扶贫开发, 在市场差异化中找准发展优势和途径, 发展和扩张具有较强的先天优势特色农业, 并围绕产业发展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事业, 减贫效果明显。TZ县作为以产业化扶贫开发为核心内容的一个试点地区, 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是实现了片区的巨大变化。这种模式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具有可复制性。

因此, 对于一些具有独特和比较优势产业且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来说, 倘若以产业发展为扶贫开发核心, 并且该区域发展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对产业发展进行支撑, 进行集中连片式扶贫开发不失为一个良策, 但建议在连片开发中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第一, 科学区划连片开发区。以行政区划、流 (沟) 域或产业间的类似性作为科学划分连片开发的依据, 并参考行政区划下的政府行政资源配置。在进行连片开发过程中, 片区的选择和确定要考虑片区划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连片开发体现的是规模效应, 流 (沟) 域内往往具有类似的自然资源在扶贫开发中易于项目统筹, 形成规模, 而资源和部门力量的整合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 同一行政区划内此类问题易于解决。

第二, 优化产业选择。产业的培育和扩张是扶贫开发的着力点, 产业选择的关键是要结合区域的自然和社会属性, 在市场差异化中找准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方向, 培育区域主导产业, 走一条适合区域扶贫开发的产业化道路。

第三, 全面统筹片区开发建设。在围绕产业扶贫开发建设时, 产业项目是重点, 但是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文化事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均不可忽视。较多的贫困地区在扶贫开发中既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 亦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

第四, 引导农户积极参与。连片开发的主导是政府, 但是真正主体还是农民。一方面在项目建设时期要积极动员农民参与到项目中来, 促进农民之间的合作, 防止贫困户被边缘化;另一方面还要增强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不断提高农户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 增强农户在市场获利能力的持久性。

摘要:本文立足近年来以连片开发为主题的扶贫新政, 通过个案研究剖析其以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产业扩张为要点的减贫机理, 论证以产业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连片开发对具有较高同质性或互补性优势资源的贫困片区, 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片区的突破性发展。

关键词:资源整合,产业扩张,连片开发

参考文献

[1]汪三贵.中国的农村扶贫:回顾与展望[J].农业展望, 2007, (01) .

[2]杨占国, 于跃洋.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 (1979~2009) 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 2009, (05) .

[3]李树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研究——以甘肃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2) .

[4]徐进.整村推进扶贫思路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5]冉光和, 鲁钊阳.扶贫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 2008, (09) .

上一篇:大学热爱祖国下一篇:心理学心得体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