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2022-04-20

摘要: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力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只有确保辅导员的能力符合要求,才能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各方面的就业教育指导水平。因此,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结合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确保可以将自身能力发挥出来,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篇1: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2018年大学毕业生达820万,2019年预计达834万。同时,受中美贸易战等多方面影响,又迎来了一次“经济寒冬”,很多公司通过优化组织、减少或停止招聘等方式来缩减企业的开支、降低人力成本,给不断增长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做好系统性、有针对性就业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措施,以此期望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在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合理定位

许多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没有合理的定位,总是高估自己能力或者怀疑自己能力。毕业时,不知道该从事什么样的行业,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的情况进行考虑,总是随大流,去选择人多抢手的公司和岗位。同时,近年来,考研热越来越明显,很多大学生不知道为了什么考研,涌现一批学习成绩差考研或者报考院校目标太高的“炮灰”,盲目考研而错失就业机会。还有就是三心二意,一边考研一边找工作,精力分散,导致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二)就业期望过高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吃过苦,在就业过程对就业地域、薪资福利、就业环境、个人发展等方面有了较高的要求,就业期望过高,眼高手低、不想吃苦还想薪资高的现象较为明显。同时,还有部分学生盲目攀比,认为自己一定不比同学差,在找工作过程中以同学的就业情况为最低标准,盲目追求高薪职位。

(三)传统就业观念仍为明显

由于受家庭因素影响,仍有部分毕业生有传统的就业观念,非大城市、高工资不去,认为只有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才是正式工作,抱有“铁饭碗”的思想,寻求工作稳定、受人尊敬,没有积极进取和努力拼搏的精神,等推荐介绍、靠家庭人脉,不主动了解就业形势和市场。

(四)缺乏求职技巧

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没有及时从“学生”向“职场”进行角色转变,往往缺乏基本礼仪知识、着装随意、言谈举止随意等,在面试过程中过分紧张、不够自信,在校期间没有意识进行面试能力的培养,导致面试能力不足。更有一些学生求职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

(五)实践能力较差

现在的大学多以理论学习为主,虽然理论学习是不可或缺且非常重要的,但是实践教学环节较少,往往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目前,部分大学的教育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大学生往往只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远不如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生。此外,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喜欢睡觉、玩游戏,生活的很安逸,在课余时间很少兼职或进行实习,缺乏工作或实践经历。

二、相关对策和措施

(一)明确目标,合理定位

明确的就业目标和合理的定位对求职非常重要,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才后悔当初的就业指导课程没有认真学习,没有提前进行职业规划,以至于走了很多弯路。因此,在大学期间,应当根据自身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结合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合理定位与规划,从而了解自身的能力优缺点、发现自己最适合的岗位,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培养等就业准备。

(二)转变就业观念

新形势下,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传统就业观念转变的引导,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加强对就业观念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择业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不断进行能力学习,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适合的岗位,打破“大城市”“高工资”“铁饭碗”等思想,投身到国家、社会、行业需要的地方,投身到中小型、非国有企业等。只有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地发展和就业方式。

(三)加强实践,了解就业市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既能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形势,又能提升自我能力、对行业的认知,从而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对于低年级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学习较少,可多参加校内社团、学生组织活动以及寒暑假社会实践,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状,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对于高年级大学生来说,在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应当多去行业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既能了解行业现状、有合理的认知,又能学以致用、学习行业技能、增加实践工作经历,从而增添就业竞争力。

(四)优化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要与企业多沟通交流,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就业实践基地,根据就业市场与企业用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根据学校自身特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业特色,为学生增加就业竞争实力。同时,利用合作企业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企业导师培养模式,在传统的实践课程基础上长期化、专业化,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

(五)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大四学生需要,从学生大一入学起,就应该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对自己有合理的认知;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就业需求、就业形势;使学生重视言谈举止、基本礼仪、诚信意识和掌握面试技巧等。同时,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既要有熟悉就业指导方法与技巧、熟悉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在校专任教师,给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和形势分析,又要有兼职的行业内部成功人士或相关经理,给学生提供求职实际过程中的指导和建议。

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但传统的教室、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不认真听的现象较为普遍。只有创新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模式,在授课中融入实践探索活动、模拟就业现场等,进行互动式或体验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总结理论知识,改变传统的教授模式,才能使就业指导课程有良好的效果,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长期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对于就业有了新的要求,高校也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新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同时,大学生就业也离不开政府、社会、企业的支持和保障。此外,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有利条件,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锻煉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苗智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篇2: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能力提升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探究

摘 要: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力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只有确保辅导员的能力符合要求,才能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各方面的就业教育指导水平。因此,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结合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确保可以将自身能力发挥出来,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辅导员缺乏良好的工作能力,未能全面掌握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将会诱发很多严重的教育指导问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确保可以提升相关的就业指导工作水平。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力提升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关系

(一)辅导员能力是就业指导的基础保障

第一,能力较高的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中可以与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发展需求,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就业规划。

第二,专业能力较高的辅导员,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能力较高的辅导员可以在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承担起自身的引导角色,为大学生后续就业、进入社会领域提供一定帮助。

(二)辅导员能力直接决定就业指导效果

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辅导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决定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主要因为具有良好专业能力的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切入点,有机整合就业指导、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按照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指导工作,提升学生就业发展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能力较高的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的就业发展方向开展教育工作,遵循科学化的教学指导原则,提升就业指导效果。

(三)辅导员能力影响着就业指导水平

从实际情况来讲,辅导员的身份较为特殊,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存在直接联系,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辅导员专业发展期间,可以全面分析学生生活情况与学习情况,按照每位学生的特点、发展现状等,提供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全面分析就业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转变就业观念意识,使得大学生可以对自身形成准确的认知,协助学生编制完善的职业规划方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使得大学生可以顺利就业[1]。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专业能力和素养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辅导员不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将会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降低。因此,高职院校辅導员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

(一)缺乏专业能力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有很多辅导员都是青年人群,尚未掌握丰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缺乏相关的专业能力,没有全面掌握与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导致在大学生就业辅导工作中,不能确保各方面的工作效果。与此同时,部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期间,尚未形成良好的专业发展体系,不能按照大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特点等开展相关就业指导工作,严重影响整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效果,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造成不利影响。

(二)缺乏较好的服务能力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尚未形成正确的服务观念意识,缺乏良好的服务能力、专业素养,没有充分意识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尚未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不能采用先进的服务方式开展工作,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效果降低。部分辅导员未能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意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没有制定完善的服务计划和方案,难以采用有效的指导措施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就业指导效果较低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尚未形成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观念意识,只注重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而在新生入学、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科学开展各方面的指导工作,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就业观念,在毕业的过程中盲目选择就业方向,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就业发展受到影响,还会使得就业指导效果降低。如果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采用有效措施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一味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将会导致自身的就业指导水平降低,无法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服务。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发挥辅导员能力的措施

(一)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为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应该强化就业指导专业知识的学习力度,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通常情况下,就业指导具有专业性与实践操作性的特点,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全面掌握各种理论知识,对我国的就业政策有充分的了解,按照市场的人才需求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工作中缺乏丰富经验,没有积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不能确保自身工作的系统化与规范化,甚至不能按照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不能确保就业指导的工作效果。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积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促使自身的专业发展[2]。

第一,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掌握文化知识,积极学习社会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咨询学理论等,可以在工作中利用各种理论知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确保自身能力的良好发展。

第二,辅导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调研能力、学生就业方向预测能力、就业趋势判断能力等,积极学习就业信息处理知识、分析知识,在就业指导期间可以与大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确保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落实。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中的辅导员还需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从容面对各种状况、新的变化,促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发展,达到良好的工作目的[3]。

(二)注重服务能力的提升

第一,辅导员应该充分意识到,自身不仅是大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还是就业指导的服务者,需要为大学生制定完善的就业机制,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使得大学生可以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按照自身就业需求选择就业方向。

第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还需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意识,端正自身服务态度,筛选最佳的服务方法,确保各方面服务工作质量,主动、耐心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尤其在选择就业指导服务方法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时代性的原则,明确问题的关键所在,按照所存在的问题开展创新性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化、专业性的就业指导服务[4]。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注重自身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全面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科学开展引导工作,使得学生可以竖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强化相关的引导力度,形成良好的教育指导工作模式。辅导员在思政教育方面,应该和就业指导相互融合,将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之间有机整合,确保可以形成良好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5]。

(三)注重提升就业指导效果

第一,在大一新生入学开始辅导员就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指导观念,为大一新生宣传就业知识,引导大学生对当前社会就业现状、人才需求形成初步的了解,使其可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意识,按照自身的优势、发展需求等制定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前做好就业方面的准备[6]。

第二,在大学生的实际发展过程中,辅导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勤工俭学活动与实习活动中,总结丰富的职业工作经验,发挥自身的特长,学习更多的就业知识,提升就业竞争能力。

第三,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注重每位学生的就业方向选择的指导、思想教育指导与就业发展指导,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完成各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任务,不断增强各方面的就业指导效果和水平,改善当前的工作现状,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质量。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积极学习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专业知识和先进技能,可以在大学生整个高职学习生涯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生可以形成正确观念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就业指导的工作水平[7]。

除此之外,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实际工作中,还需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需求,创建完善的决策方案与指导计划,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会产生直接影响,只有确保辅导员的能力,才能满足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发展需求。然而,当前部分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良好的就业辅导专业能力,未能全面掌握各種专业知识,难以确保就业指导效果。这就需要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积极学习各种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计划与方案,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在自身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参考文献:

[1]郑爱清.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深度辅导与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23):63-65.

[2]刘云,等.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创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6):250-251.

[3]李欣玥.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21):221-222.

[4]薛晶.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J].山西青年,2018,56(12):138-145.

[5]蒙晓影.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着力点[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4):92-94+109.

[6]薛晶.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J].山西青年,2018,67(12):138-139.

[7]瞿俊.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34(45):122-139.

(责任编辑:李凌峰)

作者:鞠恒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篇3:

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日益发达,以及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日益深入,已成为中国高等院校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新一代传媒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现代高等教育必须强化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战略的研究,进而拓展企业信息化应用领域,为大学生创造更为优秀的就业指导服务。本章将通过新媒体视阈,对现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策略加以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

前言: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已十分的普遍,可以有效缓解现代大学生所遇到的就业困难问题,也有助于现代大学生实现更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新传媒,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所形成的一个新兴传媒形态,结合前沿的网络科技向大学生传播各类即时资讯,现已成为与大学生交际和互动的一个最常见的方法。所以,大学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时候也需要與时俱进,积极促进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进展。

1、在新兴媒介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所受到的负面影响

1.1、新兴媒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的积极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给新媒体科技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经济保障,也使得网络社会世界所涵盖的范畴更加宽泛,由传统单一的物体社会世界逐步向情景化转变[1]。而与此同期,由于手机、私人计算机、上网资费等高科技产品价格的逐步下降,新型传媒设备也在高校中获得了相当广泛应用,并且畅游网络社会世界的传播成本逐渐下降的趋势,使得新型传媒科技与大学校园内各种工作环境的结合性逐步增强。新媒介个人化也逐渐发展,成为了现如今信息传播的常态。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期中国优秀人才的群体站在了新型传媒科技发展、应用的最前沿。

1.2、新兴媒介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的消极影响

网络与新兴传媒是把双刃剑,既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产生了正面的积极影响,又对其形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网络的主要构造方法则是拓扑架构,这种架构的强弱联系模式在给大学生带来了海量资讯的同时,也决定了讯息传递品质无法充分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的就业与创新发展形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信息传递不对称和信息传递流程的不顺畅。在信息传递不对称方面,社会用人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变动趋势调整企业人才战略,高等院校和人才公司间的个人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因为学校和用人企业之间通过学校这种中介实现了联系,而不论是用人企业、高校,或是学校,如果这里面的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影响个人信息的传播,从而造成大学生就业条件存在疑问,甚至影响大学生就业效果;在信息传递不畅通方面,尽管人才公司有效地发布了个人信息,但部分大学生却因为自己的经济条件或个人实力问题,而无法从网络上有效获得并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个人信息,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率。又或者学生们在投简历后,若是未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其履历信息将会沉积在网络世界中。

2、在新兴媒介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的有效对策

2.1、丰富就业信息源,拓宽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联系网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发掘新媒介资源优势,通过发展新媒介资源优势使得就业信息源得以丰富与延伸,把多种就业关系主体吸收、融入到校园信息网络结构之中[2]。与此同时,高校也必须注重对学生间非能力因素差异的缩小工作,并推动学校与社会关系网的延伸。在新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联系网络规模对其网络资源的获得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在一般情形下,如果大学生自身拥有规模很大的社交联系网络,将会获取了很大的社会信息资源和社交网络资源,并由于转化而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个性社会资本。由此,应该指出社会关系网的设置十分关键,在大学生自身求职中起到了积极的因素,为我校大学生自身获得更丰富的职业信息创造了重要前提,也增强了我校大学生自身的工作机会,使其创新创业变为了可能。在新兴的传媒视阈下,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信息化过程中,应逐步拓宽大学生的社交关系网,以校友资料等校本课程资料为基础,积极协助大学生构建人际关系网络,并通过校园论坛、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和博客等多种形式,为在校大学生与其就业关系方创造了沟通、互动的机会与空间,向大学生传播合理的就业资讯,给予其足够的就业指导。

2.2、注意调整大学生就业导向内容,不断创新大学生的就业导向方式

在新兴传媒视阈下,发展大学生引导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着力注意引导内涵和引导方式,并加大对就业指导内涵和方法的改革创新性,以推动大学生引导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获得发展。在引导内容创新领域方面,身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具体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际工作从理论上应该分为高校生的就职前和就任后二部分。而根据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详细具体内容,又可划分为信息板块、技能板块、咨询板块和引导板块等四个板块[5]。所以,在构建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把上述内容都融入其中。也因此,职业引导工作中不但必须包含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职业形势、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指导内容外,还必须从特定类型岗位的具体要求入手,在从业条件、职业前景、晋升困难程度、薪酬水平等方面加强了指导。此外,还必须强化对中国大学生从业心态、职业兴趣、与职位符合程度等的引导,以凸显其人性化与实效化。在辅导方式创新方面,不同于传统大课程当面教学形式或“一对一”咨询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新兴媒介视阈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互联网信息化,能够利用形式各异的现代资讯技术载体,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各种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下载服务和网络培训咨询服务等,从而使得大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所需要的资讯,从而突破了传统职业教育引导工作时间、空间、资源等的限制

结束语:总综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新媒介视阈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正面临着全新的机会与挑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需要把就业指导服务理念和新媒介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起来,以服务院校大学生自身为工作中心,以引导高校大学生成功就业为工作目标,积极探寻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向信息化发展的新途径,努力帮助院校大学生自身在毕业后成功就业与创业。

参考文献

[1] 徐迅, 朱景凡.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模式探究——以"同济就业"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为例[J].  2021(2017-2):57-60.

[2] 徐昊翔. 基于新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创新探析-以打造就业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  2021(2015-2):85-87.

作者:陈冬雪

上一篇:有效性政治教学论文下一篇:电影现象学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