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法律性质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5-01

【摘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2009年“两会”关注的重要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既要有政府和学校的主导,保障就业、鼓励创业,还要有社会营造良好的就业市场氛围。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习法律性质的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习法律性质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以机制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中的思想认知以及理念问题,指导大学生理性就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尽快融入社会。建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科学机制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建立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高校的就业服务机制、用人单位的科学选用人才机制、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并健全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机制建设;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国家大局,一直备受政府、社会、高校和家庭的关注。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运用,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中的思想认知以及理念问题,指导大学生理性就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尽快融入社会。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建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科学机制。

一、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1.制定促进就业的制度和措施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措施。进行职业分类和职业前景预测,从宏观上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协调社会、用人单位和高校之间的关系,积极培育大学生就业的“无形市场”。二是建立并推行用人信息登记制度。规定所有需要接收大学生的用人单位,应先到有关政府部门进行登记,然后由该部门把所收集到的需求信息输入信息库,使网上求职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三是大力宣传国家就业政策。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向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宣传讲解就业政策,让扶持政策进企业、进校园。

2.加强人才市场建设

一是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增强各地人才市场、人才资源市场服务大学生的职能作用,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人才资源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积极开辟就业市场,充分利用劳务输出基地,为大学生实习、就业创造条件。二是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加强网络联合,形成方便快捷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行业部门、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在网上面对面交流,着力解决“想要人的单位要不到人、想就业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完善就业帮扶体系。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当地财政提供基本生活补贴;把登记失业的大学生及时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政策扶持范围;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服务,无偿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3.加快发展,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越快就业机会就越多。因此,要把促进大学生就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大学生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通过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等,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在保证经济以较高水平增长的前提下,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就业弹性系数恢复到较高水平。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要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放在重要位置,实行项目就业论证制度,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建立高校的就业服务机制

1.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将社会需求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塑造具有不断追求真理和科学精神、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二是加强与政府、用人单位的联系。主动与政府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适时提出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争取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加强与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安排大学生实习。实习环节可以使学生掌握课堂上学不到的专业技能,强化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2.搭建立体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机构,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搭建立体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体系。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机构要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善不同层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要坚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入学开始就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和职业理想,向他们讲解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要加强学校和毕业生相关就业对口单位的联系,广泛宣传专业就业优势,收集用人信息,不断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三、建立用人单位科学选用人才机制

1.用人单位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用人单位是市场化渠道的重要主体,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方面应有所作为。同时,吸纳和储备大学生人才也是用人单位最有潜力的投资。大学生虽然缺乏实际经验,短时间内无法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用人单位要树立长远眼光,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分担社会就业责任。有实力的企业要尽可能多地吸纳毕业生就业,为自身发展备足后劲。在发展就业岗位方面,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将单位做大做强,在不改变现有人员的情况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二是优化人员结构,淘汰一些不称职人员,引进大学生人才,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2.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一是着眼于长远,克服用人的短视行为。用人单位应把接受毕业生实习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接纳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本单位实习,在实习中传授给学生实践知识和技能,对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分析意见反馈给高校。二是制定合理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要摒弃用人歧视,在选人用人上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合理的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的质与量。三是科学确定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的考核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照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四、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1.培育正确的就业理念

一是准确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二是把握好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要充分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招聘会等途径,主动地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展现出来,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三是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择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应先选择就业,在就业过程中锻炼自身,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2.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很重要。一方面,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挑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充满自信,敢于面对现实,敢于竞争,敢于挑战自我,不能对就业产生畏惧心理,妄自菲薄,缩手缩脚。同时,也要有一种正确的风险观,遇到挫折和失败不气馁,培养主动经营自己人生的信心和坦然面对挫折的心理。另一方面,要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如今,精英化教育时代已过去,大众化教育要求大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的就业期望值,放弃“以自我为中心,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就业观,志愿到中小城镇、农村、基层和西部地区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的职业及承担的职业角色的发展道路,它是由个体的自我概念、职业兴趣和爱好、职业意向、职业角色、职业行为、专业和工作的匹配等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大学生普遍生活阅历简单,对自身和专业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因此,大学生应该通过一些职业兴趣测试、能力测试等,从兴趣、特长、性格、价值观、品德、能力等方面对自我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各种媒体时常关注就业信息,积极了解社会需求,分析专业状况,全面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确定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4.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不仅要尽可能掌握广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大学生要有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融为一体的理想,崇尚真善美;要注意培养团队意识,切实按照社会需要塑造自己,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三是增强能力。一般来说,大学生要尽可能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重点培养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五、健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1.确立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原则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应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坚持激励原则。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要体现一定的导向功能,不仅对大学生能起引导作用,而且也要发挥激励作用。二是坚持全面发展原则。评价要着眼于发展,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状况,明确发展目标,选择发展路径,激发发展动力,挖掘发展潜力,提高发展成效。三是坚持反馈与整合的原则,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评价的组织者和评价对象,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研究,明确成效,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对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进行优化整合,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2.运用综合评价方法

一方面,在建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时,先确定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实现的目标,然后将评价对象经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后与评价目标直接对比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行为,尤其是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给予评判,评判结果可同其他院校的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也可同上届大学生的类似行为进行纵向比较,进而分析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3.完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对大学生知识的评价,主要评价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其继续学习能力。二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评价,可以通过大学生的职业认同、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体现。三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主要评价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的自信心水平、抗挫能力、团队意识、就业压力管理、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四是对大学生行为的评价,主要用大学生的就业率、违约率以及响应祖国召唤、主动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学生人数和比例进行评价,这是对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整体评价,可以用具体指标来衡量。

参考文献:

[1]崔楠.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研究[J].沈阳工学院学报,2008,(2).

[2]关春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若干对策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责编:赵 东

作者:解伟

实习法律性质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论大学生必须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

【摘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2009年“两会”关注的重要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既要有政府和学校的主导,保障就业、鼓励创业,还要有社会营造良好的就业市场氛围。作为大学生,针对就业,除了要求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还要积极参与到就业中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就业意识,去基层就业,去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众化

本次世界性的金融风暴,不仅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沿海以及内陆一些私有企业、外商企业濒临破产,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就给近几年处于低迷状态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已进入攻坚困难时期,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已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课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大众化也成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鲜活命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

2009年中国内地有610万的应届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从目前的各项统计显示,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萎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令人担忧。应当看到,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严峻

从整个国家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的阶段,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一些私有企业、外商企业濒临破产,企业大量裁员,使得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少,原本工作在那些破产的私有企业、外商企业的职工成为失业人员,转过来又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对手,使本身就业就比较困难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不同地区就业环境的差异,教条式的人才引进机制导致大学生就业疲软

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因为经济发达,个人发展的机遇较多,个人收入高,就业机会、就业信息多,人才凝聚力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往往倾向于到这些地方。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小城镇,由于经济不景气,生活没有保障,发展前景不明朗,就业机会少,就业信息不畅通,因此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工作,这就造成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人才分配比例不协调,东部地区人才饱和剩余,中西部地区人才缺失的局面。

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的教条式的人才引进机制,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一些用人单位不从本单位实际需求和工作岗位的性质出发,盲目提高引进人才的标准,本来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要求本科学历,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要求研究生学历。一旦引进了人才,便要求其能够马上进入到工作过程中去,不愿花时间和资金进行专业培训,所以他们不愿聘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没有工作经验,不能马上为本单位创造效益。

3.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导致有的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

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实行“统包统分”,所以大学毕业生根本不用担心工作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的问题上也不注重与市场需求结合。国家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计划经济的弊端也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滞后等问题都暴露出来。不但如此,近些年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一些学校在设置专业上受社会上某些热门行业影响,不考虑本校实际情况,盲目开设热门专业,使得大学生毕业不能顺利就业,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能与本专业对口,造成人才过剩;还有一些学校,对于社会需求较少的那些冷门专业不能及时调整招生规模,供大于求,也使得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

4.盲目扩招,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素质降低,导致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降低

自1999年国家实行普通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而且全国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

由“扩招”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与“扩招”前的毕业生相比而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一直只是注重理论学习,学习的范围仅限于书本,具有实践工作能力的只是少部分,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期间基本上都没有工作经验,只有几个月的实习期,而且,实习期间到底积累了多少工作经验,这其中的水分也是很大的。欠缺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得应届毕业生很难较快的适应由一个学生转向劳动者的角色,也不能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

5.大学生就业目标脱离实际,个人就业追求和社会需要之间距离太大,导致大学生想找的工作单位供大于求,而大量需要人才的基层单位却无人问津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逐渐得到提高,但是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劳动者,他们还显得不够成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公平或者其他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往往不能正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期望值过高,只愿意去一些名优企业、外企、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不切实际的追求超过其本身的能力,结果往往是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另一方面,一些人才紧缺的基层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却无人问津,原因要么是基层单位的薪金待遇低,要么是基层单位的处所在偏远山区或者是小城市。这些追求与实际的偏差使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人才供求严重偏失。

二、树立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观念,推进大学生就业质量

在2009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专门讲到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全社会问题,既有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责任,特别是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社会也应产生相应的变革,就业观念、就业方式等都要进行调整,伴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观念的转变,就业观念也应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1.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就业必须坚持大众化就业观念

高校应树立新的就业指导思想,建立一套有机统一的就业指导课程,并且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应相应的增加创业理论知识,努力保持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而且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修订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增强毕业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要的能力,引导更多的大学生从事创业。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建立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或者创业园,为学生培养工作经验和创业经验提供平台。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强化其工作性质,不能仅限于管理就业协议和派遣这样简单的行政工作。就业指导部门要提高其就业信息灵敏度,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能获得招聘信息。“这不仅要求从宽口径和动态性等方面增强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而且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修订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增强毕业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要的能力。”

2.建立灵活机动的人才使用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大学生大众化就业创造一个良好平台

企业纳新时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能一味的追求人才高消费,靠引进高学历人才来提升自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引进人才,合理分配人才,合理利用人才。不要将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应届毕业生有活力、有思想,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相信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训之后也会为企业创造巨大的效益。

另外,一些有能力的企业还可以实施例如“大学生实习计划”等活动,例如苏宁电器集团针对金融危机下的全社会就业困难问题,近期推出“大学生实习计划”,每年将向全国50家“211工程”重点高校在校大学生提供8000个实习岗位。参与实习活动的大学生不仅在实习期间有薪金补贴,而且对于实习成绩优异和表现突出者优先予以留用。采用这样的人才引用机制,不仅对企业自身在选拔人才方面有利,更重要的是对于即将走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良机。

3.大学生应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服务一行干好一行,主动适应社会对自己的要求

大学毕业生要摆脱以往传统的就业观念,在择业时不能只着眼于发达地区的知名企业,或者盲目的追求公务员考试,要将就业领域拓宽。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第一,要勇于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去,充分展现自己才能。到城乡基层工作,主要是指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包括村官、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扶贫以及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文化科技服务、养老服务。这样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是大学生就业的大方向。只要高校毕业生们能适当放低定位,不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认同为耻,就不缺乏就业机会。大量事实证明,基层单位、边远地区、中小企业一样能为高校毕业生施展抱负提供机会。虽然不同的工作岗位确实有工作条件和待遇差异,但不论什么工作都能成为成功职业生涯的开端。

第二,要勇于自主创业,坚持开拓创新与求真务实相统一,拓宽就业渠道,努力创造适合自己的发展机遇。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与一些发达国家40%的创业比率相比,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学生们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开始积累创业知识,在学校提供的创业培训基地和校外的培训学校熟悉创业活动的过程。创业不仅可以为大学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国家和各级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优惠政策。《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对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第一,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第二,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一是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按政策规定,三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符合残疾人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规定的,享受现行税收政策和创业经营场所安排政策;三是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一些地方规定更高),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微利项目的享受贴息扶持。

第三,要勇于创新,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为顺利实现就业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掌握全面的业务知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善于培养创新思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创业技能;不仅要勤于理论钻研,还要勇于实践锻炼,总之,就是要把握好传统学习与创新思维、专业知识与创业技能和理论钻研与实践锻炼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从而为能够抓住就业、择业、创业这些契机做好坚实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庆环.转“危”为“机”突破“就业寒流”[N].光明日报,2009-03-03.

[2]靳晓燕.就业观念要大众化[N].光明日报,2009-03-06.

[3]http://www.blogchina.com/20070831374606.html,2007-08-31.

[4]杨黎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影响及发展报告[EB/OL].http://web.cup.edu.cn/news/gjzx/23176.htm.

作者:赵 艳 鲁宽民

实习法律性质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灵活就业状况分析和建议

摘要:本报告立足于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从大学生对当前灵活就业的认知出发,通过有针对性的对北京、上海两地9所不同层次大学的2009届40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构成大学生就业障碍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探讨灵活就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由此,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灵活就业

文献标识码:A

一、灵活就业的界定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结构性调整时期,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增大。据估计。2008年仍有近150万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而2009年有600余万应届生即将踏入职场,这必定进一步激化毕业生就业的供需矛盾。对此,全社会应该深刻认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大学生也需要尽早做好长期职业规划,提高自身就业技能,积极应对现实挑战。

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改革教育体制。这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工作。应对近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从转变就业模式人手,将传统就业模式转变到新型就业模式上来。新型就业模式的核心是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是以个人长远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价值为目标。不拘泥于短期工作形式和回报的就业模式。灵活就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本质上是就业。就业者通过劳动付出获取劳动回报,能够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这有别于“零工资”等其他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第二,形式上是灵活多变的。就业者从认同态度和信息获取等方面改变以往的习惯思维方式,外界提供相关的舆论引导、扶助政策和配套法规来疏通就业途径,扫除影响就业的主客观障碍。第三,态度上积极进取。就业者以长远目标为就业指向,不同于曾经出现的消极堕落的“灵活”。

相对于传统的就业模式,灵活就业对大学生及全社会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大学生不再强调工作的终身稳定,而要顺应市场经济,适当更换工作岗位;第二。大学生对毕业时的首份工作能够理性认识。不再认为首份工作必然决定自己一生的发展;第三,大学毕业生具备长远的职业规划,不在乎一时得失,不强求一步到位,勇于为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长期奋斗:第四,大学生有途径且有能力广泛收集准确真实的就业信息,有理性地做出与职业规划相匹配的就业决策;第五,大学生发扬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不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灵活就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必要选择。国家陆续出台的多项扶助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能够解决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在当前国外金融危机突如其来,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尚需时日的情况下,总有一部分毕业生由于自身就业能力低、信息交流不畅或就业观念陈旧等因素,不能立刻找到满意的工作。对于这部分毕业生,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增加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同时促其转变观念。

灵活就业是适应未来大学生就业的必然趋势。从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选择专业不对口工作,选择低起点工作的毕业生大有人在。只要市场机制完善,自身不懈努力,个人的发展道路依然是畅通的。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就业模式同样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相关部门应当吸取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经验教训,配合教育体制改革,初步探索和建立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灵活就业体制。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已经出现了一些具备灵活就业特征的现象,比如北大学生擦皮鞋、大学生下基层、研究生卖猪肉等,这些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些现象表现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也存在着一些大学生自愿或者被迫消极逃避现实,造成高级人才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宝贵资源,国家有能力也有必要在尽力避免大学生大量失业的前提下,引导和推广积极的灵活就业模式。

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既需要大学生自身改变就业观念,灵活应对就业难的局面,又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积极灵活的扶助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此外,需要学校、企业等微观主体采取灵活多变、具体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大学毕业生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对于调研反映的问题及其分析

本报告从大学生对当前灵活就业的认知出发,通过对北京、上海两地9所不同层次大学的2009届40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取证,分析构成大学生就业障碍的主客观因素,探讨灵活就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一)毕业生对就业问题的基本态度

第一,对就业困难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8%的毕业生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其中非常担心的学生占14%,这说明大多数毕业生正遭遇就业的困难,而他们的应对方法主要是通过实习机会和考取各种职业证书来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调查还显示,在非应届在读大学生中,担心就业问题的比例仅占33%,大多数学校临近大学生求职时才开始提供正式的就业指导和咨询,致使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就业问题的足够重视,容易出现毕业时自身能力无法达到市场需要的现象。调查表明。经济不景气,毕业生太多等外在因素被65%的毕业生认为是导致当前工作不好找的主要原因,而承认自身就业能力不足,目标定位过高的毕业生分别占29%和22%。问卷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困难局势的时间预期分歧较大,29%的毕业生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短期现象,预期维持一两年;37%的毕业生认为会维持3~5;34%的毕业生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将长期维持。分析发现,尽管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现象,但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前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就业问题,更没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从而在大学期间缺乏危机意识,没有采取积极的方式方法增加就业砝码。在临近毕业时工作问题“突如其来”,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足以达到预期目标而显得不知所措,其往往产生消极逃避的心理和“病急乱投医”的现象。

第二,择业态度。调查发现。只有18%的大学毕业生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决定性意义:75%的毕业生认为首份工作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可见,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已经能够理性看待首份工作的意义和地位,能够做到“先择业,后就业”。

(二)毕业生对灵活就业的主观态度

第一,应对就业困难的策略。数据表明,在难以找到满意工作的情况下,毕业生通常采取多种后备策略应对。其中,扩大信息获取面。继续深造(考研或出国留学)分别被39%和35%的调查对象考虑采用;准备考取公务员或职业相关证书来增加就业砝码的比例为19%;考虑自主创业、参加“西部计划”或下基层计划的比例分别为17%和11%。需要注意的是,打算降低标准,先找一份工作干着继续找的比例为47%,在

各选项中比例最高。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后备策略中,选择延缓就业转而通过考研、考证来增强自己竞争力的占27%;选择各种途径直接就业的占72%。这说明,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找不到满意工作的情况下,仍然倾向于选择直接就业,但已经对预期作了一定调整。

第二,就业目标的偏好。调研结果显示,在求职期望的多重目标中,职业发展空间是毕业生求职时权重最大的因素。56%的毕业生即使在就业困难时,也不能容忍岗位缺乏上升空间。影响灵活就业的因素还包括收入水平、专业兴趣和就业地区,分别有43%、32%和23%的毕业大学生坚持认为,即使就业艰难,也要优先考虑这些目标。可喜的是,只有17%和9%的毕业大学生不能忍受不太体面的工作和辛苦高压力的工作,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第三,灵活就业的目标取舍。从调查中发现,对于具体的就业目标,毕业生能够比较务实的灵活取舍。比如在待遇和专业之间,64%的毕业生愿意选择待遇,能够接受专业不对口的工作:80%的毕业生承认会考虑待遇不错。但或脏或累的工作机会:62%的毕业生认为,若只获得一份兼职工作或临时工作也是可以的,他们寄希望于金融危机后再寻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对于一两年之后才能达到自己原先所期望的职业定位的工作机会,91%的毕业生表示会考虑尝试。

总体上看,本届毕业生基本上具备了顺应市场经济变化、理性认识首份工作和吃苦耐劳的主观条件。这表明,对实施灵活就业的认同障碍相对先前的预期要小。但是。在问及选择该项策略应对就业困难的原因时,一部分毕业生承认主要是出于生存问题的考虑。并没有进行长远规划,表现出随遇而安,混时度日的消极态度。特别是在选择考研和考证的被调查者中,此类现象较为突出。

(三)灵活就业措施的现实状况

第一,就业指导工作的落实情况。问卷结果显示,5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现在的就业能力与当初学校给自己的职业定位有很大差距。从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实际的锻炼机会少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数据显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口径狭窄。68%的毕业生反映学校没有介绍过与其专业不对口的职业情况,而高达78%的毕业生表示会关注陌生岗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另外,即使是对口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在校学生也并不十分清楚。调查发现,46%的毕业生完全不知道或者不清楚就业市场上存在的许多学历要求不高、但收入不低的工作岗位。可见。信息获取是实现灵活就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毕业生认同灵活就业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平台,真正实现就业只能是一厢情愿。

第二,对学校就业扶助工作的需求。通过调研和访谈发现,毕业生普遍认为,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扶助就业的工作缺乏主动。力度不够。特别在一些非重点院校,学生就业本身就处于相对弱势,学校却对就业工作敷衍了事。在指导灵活就业方面,主要采取简单消极的方式。劝说毕业生降低薪水预期。在当前形势下,60%的毕业生将提供实习机会选作学校应该加强投入的主要工作,其次分别是吸引企业来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和进行知识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介于45%--55%之间。值得担忧的是,只有37%的毕业生认为职业规划的指导需要加强。这不能理解为学校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已经落到实处。而是反映出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时比较急躁和短视。研究认为,学校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在职业规划培训和知识技能培训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其可以充分发挥这一方面的作用,为处于就业困境中的毕业生指明长远职业发展的方向。在提供见习机会和吸引企业招聘等直接有效的措施方面,应该主动联系其他市场主体,共同实施。

第三,政策评价。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毕业生知道并且理解政府给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渴望国家继续出台相关的扶助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举措,认为政府干预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已出台的政策表示欢迎,但对相关政策的细化和落实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从总体来看。政府关于扶助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强健有力,但作为落实政策,承担帮助毕业生就业直接工作的学校执行力度不够,主动性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直接支持力度不够,对不同专业、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缺少针对性的特别措施,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对于与就业有重要关系的实习和考证,基本上处于学生自力更生的状态,学校没有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指导。又如:对于岗位信息尤其是不对口专业的岗位信息。大学生需求强烈。但在当前没有得到满足,成为阻碍灵活就业的主要客观因素。二是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乃至职业规划未能提供足够的指导。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没有充分的反映。这导致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大多受周边舆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狭隘性和盲从性。这对国家政策的落实也造成了一定阻碍,不利于大学生的灵活就业。

三、对策建议

根据从京沪两地广泛调研和深入访谈获得的大量的、及时的信息,我们针对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综合考虑近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从大学生、高校和企业等多个角度。根据政策实施的轻重缓急,对扶助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发挥地区优势,率先解决重点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北京、上海等高校集中地区。大学生数量庞大,毕业生就业负担相对沉重。这些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否稳妥有效的解决,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作用和标志性影响,应当重点关注。同时应该认识到。高校密集地区大多是经济发达地区,这里潜在就业岗位多,新兴行业人才需求旺盛,信息传播相对通畅,而当地大学生普遍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面对市场风险具备相对较多的灵活变通策略,容易实现就业模式的转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开展就业机制创新。

二是强化学校功能,发挥学校在就业扶助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要求大专院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督促它们主动帮助解决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着重指导冷门专业和贫困学生就业。努力调整校内科研教学资源配置,建立与企业沟通的渠道,提供校内校外多途径的实习机会,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加大吸引企业来校招聘,提供岗位信息和求职技巧培训的力度,减少由于信息不畅而引起的摩擦性失业。尽早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职业定位的思维能力,明确职业发展路径,防止毕业时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建议建立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反馈机制,将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扶助工作的满意度纳入对学校的考评体系中。奖优惩劣。适当时机予以公布。

三是调动企业参与,研究实施人才储备工程。遵循市场规律,调动企业全面参与大学毕业生的实习、半就业和就业工作。出台财政补贴和减免税费等具体措施,鼓励企业吸纳、留用大学毕业生。研究实施人才

储备工程的建设,企业和毕业生之间可以事先完成招聘求职的双向选择,签订就业意向性协议,企业将人才信息入库保存。保持联系和进行动态更新,在经济状况好转需要新增岗位时,按照协议要求,优先招聘入库毕业生到岗入职,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四是建立信息平台,消除毕业生灵活就业的信息障碍。当前大学生主要从网络获取岗位信息。渠道单一,可靠程度和认识深度不足。政府部门应联合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建通畅的信息交流平台,尽量消除影响就业的信息障碍。重点学校适当降低企业人校招聘的门槛,鼓励中小企业入校招聘和发布岗位需求信息。打破学科专业不同造成的信息分割。欢迎不对口企业入校宣讲,开展无明确专业限制的各种职业形式的讲解。宣传合理合法的新兴职业,有针对性地介绍无明确学历要求的岗位情况。及时曝光并惩罚虚假招聘、违法招聘等危害毕业生就业的行为,净化信息交流环境。

五是加大职业规划指导力度,培养大学生灵活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职业规划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将职业规划纳入学校必修课程,在低年级尽早开展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结合社会力量和学校人才资源,建设一支具备专业水平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咨询师队伍。在应届毕业生中展开中长期职业规划指导,积极应对暂时的就业困难,想方设法保持毕业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储备,研究经济局势好转后实现人尽其才的可行办法。

六是加强舆论宣传,树立立足长远发展的求职导向。号召全社会健康正面地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消除一小部分人的歧视心理和对高等教育的不理性质疑。减少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舆论压力。在大学生中树立“生活丰富多彩,奋斗没有捷径”的积极思想,大力宣传艰苦奋斗、勇敢进取的先进典型。发扬抗灾救灾时“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集体主义精神,营造有利于灵活就业的宽松舆论氛围。

七是改革实习制度,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落实校内各种技能实习的具体实施,保证学校实践设施和教育力量的有效使用。在实习内容的选择上紧跟时代需求,淘汰过时的实习课题。广泛联系企事业单位招收实习生,建立有市场关联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长期、稳定的联合实习培训机制。拓展毕业后大学生的实习空间,为初次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过渡性的实习途径,完善和推广“准就业”机制。按照市场规律和企业需求,合理安排实习场所、实习时间和实习方式,妥善安置实习结束后毕业生的去向。借鉴部分地区(比如广州)成功的大学毕业生实习办法。鼓励企业给与实习生以适当的劳动回报,公共部门直接给与实习生基本生活补贴。

八是完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护灵活就业毕业生的正当权利。建立健全劳动就业相关法规,尽快对半就业、准就业、兼职工作等新兴就业形式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相关法规的设立和出台,应该慎重考虑现实情况,保持政策的灵活性。既要保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利不受损害,又要避免产生阻碍毕业生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制度性障碍。

九是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夯实灵活就业的知识技能基础。拓宽学科课程设置的口径,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就业技能。顺应企业岗位需求变化,尝试下放学校课程设置权限,学校在设置课程和授课内容上多参考企业意见。对于新增专业,坚持宏观规划和窗口指导,防止学校出于短期利益一拥而上。本科阶段,要试点符合国情的通才教育。

(责任编辑:郭金宇)

作者:杨 勤 何良彬

上一篇:网页制作课程整合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模拟公司教学法计算机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