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论文

2022-07-03

摘要:目前,在公共领域中存在着许多社会排斥现象,其中因公共政策而产生的社会排斥占据一定的比例。公共政策在分配社会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体目标问题选择出现矛盾、主体权利安排不当,以及责任缺失的主观因素和政策资源、环境的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分配社会资源出现不均衡、不公平现象。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论文 篇1:

外来务工人员自我雇佣决定机制的性别差异

摘要:本文采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05年的数据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自我雇佣决定机制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自我雇佣部门的收入要显著高于工资性部门,男性、女性从事自我雇佣比工资部门月收入水平分别高出795、890元;自我雇佣与工资部门的收入差距(拉力)是推动外来务工人员选择自我雇佣的重要因素,并且对男性的影响要大于女性;在其他部门找不到工作(推力)也是推动外来务工人员选择自我雇佣的因素,但影响不存在性别差异;家庭责任会同时影响男性和女性,但影响机理不同,女性是因为家庭尤其是儿童照料的责任选择自我雇佣,男性则是因为生活压力而选择自我雇佣。这些结论呼吁政府制定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

关键词:自我雇佣;收入差距;失业率;家庭责任

作者:刘云平 王翠娥

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论文 篇2: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摘 要:目前,在公共领域中存在着许多社会排斥现象,其中因公共政策而产生的社会排斥占据一定的比例。公共政策在分配社会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体目标问题选择出现矛盾、主体权利安排不当,以及责任缺失的主观因素和政策资源、环境的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分配社会资源出现不均衡、不公平现象。因此,基于“能力剥夺”理论,对社会排斥现象的产生根源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公共政策、制度体系、经济、教育引导等不同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共政策;能力剥夺;社会排斥;防范对策

分配社会资源是公共政策的功能之一,在发挥其功能时,由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出现不均衡、不公平现象。因此,导致受排斥对象不能正常享受很多方面的权利,如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以造成了社会排斥现象。公共政策是社会制度和体制的产物,在实施过程中直接影响政策的主要功能即分配社会资源,由于受到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共政策动态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平等现象。这必然会使得个人、家庭或社会团体不能正常享受该有权利,从而无法正常参加活动,导致被边缘化以及情感疏离现象出现。物有本末,事有根源。因此,研究公共政策产生社会排斥现象的根源并减少发生,对于有效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具有现实及理论意义。

一、公共政策与社会排斥

(一)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具备不同的几种功能,包括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及促进社会发展。作为政府分配社会利益、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工具,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进行比较权威、具有法律意义的一项分配活动。此外,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资源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公共政策需要相关政府结合当时社会的整体目标,制定相关行为准则。从本质上说,公共政策的分配利益包括精神及物质方面的;其次,对社会利益、社会资源的分配是包含着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四个环节的动态过程,在此分配过程中,客观上会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限制;最后,公共政策不仅要服从于“看得见的手”即政府的整体目标需要,同时也要服从于政府对经济、社会、文化、社会政策四个方面利益的追求。所以,公共政策是政府在面对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而进行的分配活动,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是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政策推动者。

(二)社会排斥

社会政策、公共资源分配不平等问题的屡屡出现,导致人的经济、能力等方面被边缘化,造成人群出现“贫困”。阿玛蒂亚森将此定义为“能力剥夺”,由此也产生了“能力剥夺”理论。对于“贫困”的理解,从只涉及经济领域的收入低下,到能力缺失,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所定义的“社会排斥”。于此,社会排斥现象研究慢慢为研究社会政策和公共资源不平等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首次提出“社会排斥”概念的是法国勒内·勒努瓦。社会排斥逐漸成为用以解释弱势群体在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社会生活包括失业、缺乏技能、收入低下等方面处于劣势下的一个概念名词。英国“社会排斥办公室”对社会排斥的定义跟上述表达的一样。国外乌德亚·瓦格尔对社会排斥也进行了相关阐述:“虽然社会排斥有各种定义,但它意味着这样一个过程:个人或群体被全部地或部分地排除在充分的社会参与之外。”

在国内,学者们对社会排斥也有相关的解释,不仅在经济、政治上,石彤在2002年研究女性劣势群体一文中提出:“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此外,在涉及人类不可或缺的住房问题时,李斌在社会排斥与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中提道:“社会排斥主要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

由此可见,对社会排斥的解释有多种,但皆存在共同的一个观点,即涉及“边缘化”“排斥”这一概念。因此,社会排斥是由于公共政策在发挥其功能即分配社会资源时,为了有效地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由于主客观因素导致分配过程出现不均衡、不公平现象,部分人群不能公平享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权利的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将部分人群孤立,使其边缘化。

(三)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剥夺”理论

阿玛蒂亚森将贫困概念进行了一个创新的理解,推翻了贫困仅指经济上没有多余的金钱进行消费,拓展到个人能力、应该享受的权利被剥夺,能力不足或是被边缘化造成排斥,从而形成的贫困。实质上,贫困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发展条件及选择的权利被剥夺,也可以说是人群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与其他部分人群有所悬殊,因此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即属弱势群体。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被排斥可以说是能力剥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也即是社会排斥。一方面是公共政策在有效实现政策相关目标、进行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公共政策主体的相关权利安排不当,导致社会排斥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是公共政策发挥分配社会资源功能过程中,受利益对象不能公平享受其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福利制度等权利。在现代社会,社会排斥的一种表象是失业,主要由于结构性失业和人力资本匮乏造成,特别体现在工资报酬上,能者多赚。能力越高的人,自然就是高收入,但也正是高能力、高收入,导致部分人群由于能力不足的原因,经济收入多有差距,处于经济状态贫困的边缘。

二、公共政策产生社会排斥的根源

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资源稀缺这一原因会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的利益发生博弈现象。因此,为获得优质的资源,资源的数量多少、质量高低便成了这一部分人群去各自争取的目标。于此,公共政策直接参与者在实际社会中,便会采取方法将其他人排斥出这个政策该受益的范围,以至于实现能够享受优质资源的目标。

一般而言,围绕公共政策实施环节,其中包括政策问题界定、政策议程设置、政策方案制定、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等环节,公共政策的主体参与其中一个环节,对此环节的正常流程有干扰,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排斥便有可能产生。换句话说,通过制定、执行、评价和调整等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生不可避免的摩擦。于是,在这些环节中就存在发生社会排斥的可能性。因此,社会排斥就是公共政策在进行社会利益分配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

公共政策的实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因此如果很难避免在某环节有效预防社会排斥的产生,下一环节就一定避免出现。且利益分配融入政策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涉及社会资源分配的具体问题。因此,由于需具体细化资源分配的原因,参与此环节的人群会随之增多。由于个人的主观意识,分配利益的主体会出现不一样的方式方法,所以在下一实施环节也许会出现社会排斥的可能性。其次,公共政策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当外在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原有的政策实施就需要有效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及满足新利益主体,否则便会导致出现社会排斥现象。

对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进行分析见图1。

公共政策由于要经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几个环节,因此,在实施过程可直接导致社会排斥的发生。其次,公共政策的主体对政策进行制定、执行、推动,这一过程会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导致社会排斥现象。另一方面,结合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剥夺”理论,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主体权利安排不当,责任缺失导致分配社会资源不均衡,最终避免不了产生社会排斥,影响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即便公共政策在实施环节,主体方面不出现问题,但是当受到客观环境,比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环境的间接性影响时,也会产生社会排斥。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分配不公平,不仅体现为物质财富上的不均衡,且存在决策权力这方面的因素在其中所导致的不公正。因此,社会排斥是由复杂的社会关系造成的,当在进行政治决策、劳动分工过程中相对于社会中心和主流群体而被边缘化,这也是客观的因素。不同环境背景下,影响着社会利益的分配,因此,便会导致这个环境下存在对应的排斥。并且这些排斥会相互联系、相互强化、相互推动,不同类型的社会排斥会互相转化,受到环境的交叉影响,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同质化社会排斥。

基于同等条件不同环境背景下,经济方面,部分人群不能正常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或者不能在消费市场进行消费,购买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商品时,即已存在经济方面的排斥。收入支出成一定比例是现在社会上的个体满足自身及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有稳定收入来源机会,消费支出存在被动现象时,无法获得满足自身需要的自由钱物交换时,便会接近贫困边缘,甚至是避免不了贫困,最终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排斥。其次,社会文化方面,往往文化价值观都会存在于社会制度中,但由于地域性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较强的缘故,文化环境会影响到其社会政策的实施,影响其分配社会资源、利益。

三、公共政策社会排斥的防范對策

针对公共政策产生社会排斥的可能性及其根源来看,主要从政府的角度进行防范,加固制度体系、加大经济投入、加强教育引导三个方面进行,从而有效实现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的公平公正分配,更加合理,以至于最终实现公共政策的相关目标任务。

第一,加固制度体系,保证公共政策的实施和运行有良好的制度做支撑。制度建设是公共政策规范化的前提,也是保证其运行的基础。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作为有效解决公共政策社会排斥的标准性条件,其也是为了保障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反馈和调整等实施过程的运行良好。其次,政府从主观上有意识地对当时所处环境下的制度进行有效调整,使其与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匹配,这样一来可能发生的社会排斥现象发生程度会随之下降。

第二,加大经济投入,保障公共政策的实施与运行落到实处。对于公共政策实施来说,经济保证是第一位的,每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主体都希望在不受经济约束的条件下顺利实施,所以加大经济的投入尤为重要。没有足够的经济投入,即便创新性实施公共政策也是低效率的,同时公共政策也很难持续性的实施、运行。各级政府在经济预算中,应优先保证公共政策实施与运行的经济安排,并且需要有预留资金保证在不稳定的环境下政策能有效进行,这才有可能避免社会排斥现象在公共政策运行中的发生。

第三,加强教育引导,确保公共政策实施和运行的主体要素整体素质良好。所以这就要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训机制,在保证公共政策有效性高的同时也确保了实施过程畅通,目的在于实现政策一开始确定的社会目标,在此基础上积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创新的公共政策实施主体,尽可能达到资源合理配置以及高效运行政策。除此之外,基于理解能力和获取公共政策信息能力的不同,最终会因对政策理解的偏差或出入而带来一定的社会排斥现象。政府应借助现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多渠道对公共政策进行透彻宣传,从而加大公共政策的宣传力度,在此,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政策,对社会人群进行用户画像,了解社会人群接收的方式,以此减少因公共政策的实现目标与实际产生的效益发生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社会排斥现象。

参考文献:

[1]  乌德亚·瓦格尔.贫困再思考:定义和衡量[J].国际社会科学,2003,(1).

[2]  石彤.社会排斥:一个研究女性劣势群体的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  李斌.社会排斥与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J].社会学研究,2002,(3).

[4]  李保平.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机制探源[J].社会科学辑刊,2008,(4):40-43.

[5]  钟裕民.公共政策负排斥:特征与类型的探讨[J].行政论坛,2014,(6):63-68.

[6]  张瑶.社会排斥与贫困:一种分析路径[J].科学经济社会,2019,(4):23-28+64.

[7]  黄健荣,钟裕民.公共政策排斥论:政策认知的新探索[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4):99-108.

[8]  张亚军,崔华华.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排斥生成及其防范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16,(4):134-137.

[9]  刘朝武.西方社會排斥理论的向度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88-192.

[10]  钟裕民.基于社会公正问题的政策排斥分析框架[J].教学与研究,2014,(9):44-51.

[11]  李保平.社会排斥的公共政策机制探源[J].社会科学辑刊,2008,(4):40-43.

The Origin of Social Exclusion in Public Polic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LV Sha,YANG Li-Sha

(College of Economic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Key words:public policy;ability deprivation;social exclusion;preventive measures

作者:吕莎 杨丽莎

劳动力市场公共政策论文 篇3:

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因其具有公共性而成为公共政策问题。处于社会急速转型期的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呈现出日益显性化的发展态势。这种问题的凸显是政策变迁的结果,也是市场失灵的体现。这就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介入,干预措施表现为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执行。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

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指的是女大学生在毕业后一段时期内因性别差异而存在全方位的职业获取困难与障碍,以致不能实现就业或就业不理想的现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质上是性别就业问题,学界也称之为“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亦称“同民不同工”现象。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大代表及妇女代表的普遍关注。事实上,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正是因其独特的群体特征及其发展的显性化态势而成为国内外理论界与政策实务部门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因“就业乃民生之本”的定性而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探讨、分析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一项值得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视角切入:公共政策分析如何可能

所谓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特质是问题取向,影响深远的公共问题的客观存在是公共政策理论及行动存在的逻辑前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尽管可从多学科多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但公共政策无疑是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研究视角,因为女大学生就业既是一个就业难问题,更是性别平等就业问题。可以说它既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公共政策问题。因此,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切入得以可能。

第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制约着我国妇女解放的进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的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显然,就业是衡量我国社会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尺,女大学生则是中国女性中文化素质较高、专业技能突出的就业力量。如果女大学生在就业上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意味着高层次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对我国妇女的解放、女性地位的提高也是一个巨大的阻碍,这无疑是公共政策范畴的问题,公共政策介入的理由之一得以成立。

第二,“就业公平乃公共产品”。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显著表现是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根据联合国颁布的《消除对妇女的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性别歧视可定义为,“基于性别而做的任何区别、排斥、和限制,其影响和目的均足以妨碍或否认妇女不论已婚未婚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因此,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不仅仅是经济收人问题,还关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同时,它还涉及到女性的尊严和自尊问题,当一个女大学生就业成为问题时,她不仅损失了收人,而且损失了自尊和尊严。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尊严和自尊的实现应该优先于任何经济利益的考量,这实际上就是就业公平问题。一句话,就业公平本质上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是国家与政府的重要职责,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切入因此具备了合法性基础。

二、政策归因:公共政策问题如何凸显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显性化发展态势表达两个政策方面的议题。一方面,它预示着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存在一定的缺位甚至缺失;另一方面,它也是构建完善的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体系的良好契机。换言之,公共政策观照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既是政策变迁的结果,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一)政策变迁的影响

从新中国初期到现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高度集中的国家统包统揽的完全计划型政策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主导型配置政策的逐步演变,这种政策变迁涉及两个内容,一是政策变迁的利益分配与调整,二是政策变迁的周期性变化。

从政策变迁的利益配置维度而言,每一次政策变革都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都会带来各相关方的利益调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用工单位均非独立的盈利性部门,各自的利益空间在国家和社会大利益的面前显得非常有限,再加上统招统分的招生政策保证大学生资源的稀缺性,不会让性别就业问题出现。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不可避免的激活了单个市场主体的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个体的逐利意识空前放大,由此也激活个体理性经济人的策略思维。无论是用工单位还是就业的大学生们,自然而然地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用理性主义思维,个体理性必然导致集体无理性。因此,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大学生们在劳动就业市场遭到冷遇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社会问题而出现。

从政策周期维度而言,基于公共问题的解决及公共目标的达成,公共政策必然会随着环境变迁而变迁,这种政策变迁必然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由于每项公共政策均有自身的变迁周期,即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环节。如果某一个政策环节出现失衡,就会产生社会问题。在大学生就业政策变迁过程中,随着市场主导型的政策逐步确立,国家计划性政策相应也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中心,而现实的情况是原有的就业政策模式没有有效的终结,落后的体制环境与就业思维仍制约和限制新政策作用的发挥。当然,市场主导型的就业政策在制定、执行及评估等诸环节也存在脱节现象,尤其是执行效果方面缺乏有效的执行的与监督。一句话,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了政策某些周期型失衡,从而促成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

(二)市场失灵的体现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和主导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运行形态。这种经济运行形态的实质就是以亚当·斯密之所谓的“看不见的手”为中心环节来构架经济流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也是市场主导和基础性配置的社会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上,各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最终产生了“公用地悲剧”,单个市场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必然导致一种非理性状态的出现,最终便出现了以性别歧视问题为核心的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或困境。就业歧视理论最大的成果就是“市场失灵”,市场无法解决商家这种“区别对待”的偏好,其实也就是歧视。概言之,这种性别平等就业问题的凸显,是“市场失灵”或“市场失败”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失灵的直接体现。

三、路径思考:公共政策问题如何解决

(一)优化政策环境

任何公共政策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一定政策环境。政策行动的要求产生于环境,并从环境中传输到政治系统。与此同时,环境限制和制约决策者的行动。公共政策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工作环境。一般环境是政策系统的生态环境,即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等;工作环境则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具体制约因素与条件,是政策系统存续、运行的基础性环境。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必须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或氛围,从而有利于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输入条件或环境。从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来看,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条件还有待改善。无论是从政策的一般环境还是到具体的工作环境,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还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而作为一种研究的路径探寻与思考,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无疑非常重要,努力的方向应首先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导先进性别文化、促进女性就业的氛围,加大宣传女性就业的力度,积极引导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走出政治辩论的圆桌与学者的书斋,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性别歧视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也能为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入公共政策议程创造舆论条件。

(二)完善政策体系

我国现今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凸显且越来越来严重,这无疑与我国事关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措施存在缺失有关。研究界普遍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女性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诱因。事实上,我国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诸多表现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彰显了现今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特别突出的表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收益意识会使得用人单位本能地排斥因承担生育、抚育主要责任以致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女性,从而也就使得为数众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遭遇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因此,亟需出台并建立完善比例合理安排的女职工生育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保护政策。此外,构建关于促进性别平等就业的法律保障体系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也刻不容缓,一部明确的《反就业歧视法》应尽快出台。只有构建完善的女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公共政策体系,才有利于规范用工市场上的各种失范失序行为,明确规定各市场主体尤其是用人单位违反相应制度和政策法规条例所要承担的后果等,从而为女大学生公平竞争就业机会提供制度支持与政策法规保障。

(三)强化政策执行

良法美策贵在执行。作为政策过程的重要构成要件,政策执行是将观念形态的政策内容转化为实质形态的政策目标之关键所在。所谓公共政策有效执行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凡是使政策目标不偏差、不走样、不背离的行为都是有效执行政策的行为。举凡中国之公共政策领域,最大的问题不是政策缺乏,而是政策的有效执行困难,各种政策执行病症严重困扰着政策执行过程,也严重影响到预定政策目标的实现。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显性化态势虽与相关政策措施与制度缺失不无关系,但尤应予以重视的是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问题。从现有事关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文件中,如《劳动合同法》、《企业法》、《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普通高校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妇女权益保护法》、《就业促进法》等诸多市场规制性政策与就业权利保障系列政策中不难找到女大学生就业促进条款。但在政策执行实践中却依然难以遏止性别隔离与就业歧视问题的显性化态势。这说明强化女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有效执行显得至关重要。美国学者艾力森就认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为确保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法规作用的有效性发挥,必须加强和完善执法与监督力度,采取科学的政策执行与监督措施,加大执行不力的惩处力度。

总之,我国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转型中国所面对的新问题,它因政策变迁而日益呈现显性化扩展的态势,并成为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建设大局的公共政策问题。作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必须对这一问题与困境发挥重要作用,政府的积极政策支持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条件。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我国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与理论探讨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也注定要成为我国理论界与政策实务界的重要关注领域。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赵频,丁振国,马向平.大学生就排斥与政府责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

[4]张会平,周萍婉.公用地悲剧与女大学生就业困境[J].中国行政管理,2004(3).

[5]高建华,崔运武.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政治学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6(2).

[6]王福生.政策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91.

本文系衡阳师范学院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A08)的前期成果。

作者简介:王敏(1982—),男,湖南衡阳人,硕士,衡阳师范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作者:王 敏 陈 铖 魏长龙

上一篇:县级市区域投资环境论文下一篇:新时期公立医院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