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潜力。因此我们在教物理时,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物理教学生活化。特别是在新课改的情况下,更应该如此,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要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论文 篇1:

浅析生活化的物理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开展,物理教学越来越多样化。笔者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大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生活化的物理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知识,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陶行知先生也曾经提出过类似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许多物理知识都是来自于实际生活的,因此,当我们利用身边的事和物开展教学时,学生就会感觉到物理知识如此贴近自己的生活,这样使物理知识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可以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中不断探索研究与物理相关的知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 联系实际 生活化

在物理教学中,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很多都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实例,很多物理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物理知识还原到实际生活中,一定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并且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所蕴藏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物理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形成随时随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好习惯。这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加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我从事物理教学多年,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这一问题上做了一些研究。现总结如下,希望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

一、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联系生活实际的物理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努力研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生活的例子。举例子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或者是学生都熟悉的内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个人知识层次,生活琐事等等。只有这样,我们在举例时才能更贴近学生,也才能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二、注重选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还需要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作为依托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时,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方式、方法。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生活实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选用以下几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一)利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熟悉的、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思维,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思考问题,因此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情境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努力研究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更适合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情境教学是为物理知识的产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背景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慢慢地引出物理知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还可以对知识的运用环境、运用方式有更直观的了解。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掌握的知识可以更好地、更灵活地运用。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仅如此,情境教学使学生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同时,还学到知识产生的条件和发现的方法。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就可以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自觉地想到教学中学到的内容,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

(二)利用生活实例开展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中最少不了的就是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应注重从实际出发,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开展实验教学。这样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理都可以成为物理实验的教具。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开展教学要比用实验仪器更有说服力,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利用实物来开展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物理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地感受物理、研究物理、探索物理。这对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利用生活实物开展物理实验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本中设定实验的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开展课外物理活动

在教学之余,物理教师一定要适当地组织一些物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也是学生利用物理知识、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比如,如何收拾散落于地面上的钉子、如何使用启子开瓶盖更省力等等。这样的小实验不仅会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物理的价值所在,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而且这样的应用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力求体现开放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的需求,让不同的学生在物理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力求体现现实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物理的价值,使学生经历“学习物理有意思——想参与——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喜悅”这样一个情感历程,较好地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课外物理活动让学生对物理有更深刻认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在课外活动中,无论是我们的活动内容还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只要是在大自然中完成的教学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物理知识的美妙。加深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在教学中要广泛地联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完美结合,要能从实用的角度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利用学生能亲身观察的社会现象服务于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实用性。同时将物理实验、社会和自然有机地联系到一起,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应用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周围现象的本质,解决了问题,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巨大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爱科学的情感。

总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更快地爱上物理,更方便地掌握物理。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学生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时期、不同环境设计不同的生活化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亲切地感受到物理教学就在身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这样的教学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更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

(责编 赵建荣)

作者:申进会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论文 篇2:

浅谈生活化的物理教学策略

摘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潜力。因此我们在教物理时,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物理教学生活化。特别是在新课改的情况下,更应该如此,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化策略;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我们教学物理知识本身不是目的,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能够通过物理学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是达到物理教学目标的一条捷径。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以物理知识指导我们的具体生活,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学工作者的追求目标。

一、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就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例如 “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等”,以及“物质世界,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压强和浮力,功和能等”,都来源于生活。我们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点地要求学生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物理,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物理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特别是从八年级开始,教师就更要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物理变得形象、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接触物理起就培养学生要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理解,联系生活,勇于探究实践。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究物理奥妙,进一步为探究物理打下良好的习惯和基础,对学生终生发展做良好的铺垫。

在教学《有趣有用的物理》时,我们针对课本上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比如“密闭的烧瓶里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再一次沸腾的实验”,说明了压强越小,水的沸点越低,压强越大,水的沸点越高;“跳舞小纸人的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而且声音能传递能量的特性;“用漏斗吹乒乓球的实验”,说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夏天,刚从冰柜拿出的冰棒为什么会冒出“白气”?冷冻的饮料瓶的外壁为什么会出现水珠?比如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才有了今天的摆钟。这些实验可让学生亲自操作,让学生感知物理就在自己身边,就在现实生活中,品味到物理来源于生活,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物理好奇、感兴趣,并立志学好物理。如果不让学生亲自操作,单纯地理论性讲出来,物理课堂对学生来说没有乐趣,这样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学生厌恶物理的可能。

二、适当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有极大帮助的。如学习“噪声”知识后,到自己的生活区或工厂附近调查;学完“安全用电“知识后,到电力公司调查相关安全输电设施;学习“杠杆”后到自由市場调查公平交易问题;学习“运动与力”后到交通部门和繁华路段调查交通安全问题;其它有关环保能源问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调查活动。要帮助学生写好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其主动探究、创新的意识,增强认识社会、关注社会的意识,并使教学过程得到完善,真正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三、课堂练习要生活化

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课堂练习的时候就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落实到课堂练习当中,进而落实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巧。也就是说,当前的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水准还仅仅是停留在课堂讲授生活化这一层面之上,而多数教师都忽略了要将生活化与课堂练习联系起来的动作与实践。笔者建议,我们不但应该将课堂知识讲授生活化,更应在练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入到我们的物理课堂中来。譬如,在讲授了相关“杠杆原理知识”的内容后,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杠杆现象。最常见的莫过于在市场上买东西的时候,有些黑心的商贩往往利用秤来坑害顾客,可让大家讨论一下:“这些商贩是怎样在秤上做的手脚?在具体的买卖过程中,你如何避免这一现象?如果不幸遇到,我们该怎么办?”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将我们的物理知识与具体生活联系起来,物理知识形象化了,我们在生活中的经验与常识也丰富了,还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一石多鸟,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维持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学习的长久兴趣,有一个方法便是要用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从而在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维持了他们对于物理知识追寻的好奇与能力。譬如我们班里有一名学生非常胆小,在学习了相关电路知识后,我鼓励他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可以在家里常试着换个开关、插座,抑或可以拉条电线什么的,课下还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希望家长能够给予支持,并注意安全工作。在得到家长的支持之后,这位学生真的逐步进行了教师建议的活动,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对于物理学科更感兴趣了,具体的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也逐步增强。欢喜之余,我深深感到了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性。

总之,物理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从而真正把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物理教学工作者应当直面学生认知特征与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道路上走得扎实而稳健!

作者:石志英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论文 篇3:

浅谈物理生活化对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摘  要:物理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可以有效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体验物理的思想、过程方法、科学精神,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态度、能力和学业成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对构建个性化的物理课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生活化;高中物理课堂;促进作用

在当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观中,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科学素养明确了物理生活化要求的目标动词包括:经历、反应、领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主体的感受,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体验。

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大的弊端便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教师的讲解替代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师的思维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识结果替代了学生的认识过程,本文主要从体验式教学方面进行实践研究,期望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体验式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它是一种“以生为本”的生命教育观,是对人本身的深深关切,又是对教学本身意义的执著追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符合校情、生情的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体验物理的思想、过程方法、科学精神,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并生成情感,使物理的课堂充满生命化、个性化的气息。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以自己的课堂实际教学为例,談谈我的几点看法。

1.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感受生活中的物理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其主动参与物理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设计者,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体验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动量定理》教学中,可准备一个生鸡蛋、一块海绵和一只碗,将鸡蛋放到与讲台同高度处,让其分别自由下落到海绵和碗上,学生可能会猜想掉到海绵上,鸡蛋不会碎,而掉到碗里,鸡蛋会碎。但其中原因却未必知道。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带着悬念参与课堂教学,再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加工、创造。

再比如,在《超重与失重》教学中,教师可引领学生想象:在电梯启动前后,乘坐电梯的人的感受,体会电梯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和减速运动三个阶段的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物理知识。

2.实践感受,充分体验

这是学生自主体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体验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初步的概念或观念。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创设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活动,进行心理和行为的体验,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产生情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概念、规律的认识由感性飞跃到理性,理解更加深化,使知识真正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分组体验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分别请各小组的同学到讲台利用平抛运动演示仪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关系,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与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平抛运动的水平和竖直方向运动的特点和平抛运动的规律。

3.评价反馈,内化生活的感受

这是物理生活化学习的关键阶段。内化体验指的是通过学生的反思、同化等方式,将体验活动中对具体的概念和规律的感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或观念的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到感悟的过程。评价反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激励、调控和强化的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决定学生的体验的方向和价值。所以评价应贯穿于整个体验的过程,要注重对学习者体验过程进行评价,尤其是正面的、肯定的评价,让学生产生正面的情绪体验。例如:在学生分组体验的时候可以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营造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让一个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并展示探究的成果,其他小组对其取得成效,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价,并提出更好的建议。教师也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导各小组将自己的感受进行讨论、交流,并相互启迪,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将实践感受阶段的体验进行内化,形成自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正确看法,将物理的研究方法、物理的思想、科学精神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学生的观念。

最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适当地开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高中物理内容较为丰富,在高考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潘志大

上一篇:施工企业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学生化学学习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