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以及主要的工作工具,正在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方式,与传统社会各种形态结合形成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业态。互联网+背景之下,为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并且带来了全新的工具。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融入信息化技术,是推动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化智能化的需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当代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代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篇1:

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改革路径

摘 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员应该要制定比较完善的管理方案,这样才能达到管理目标,为高校发展建设奠定扎实基础。本文首先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相关问题找到科学的改革路径,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质量,以适应新时期高校人事管理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校 人事档案管理 新问题 改革路径

一、引言

人事档案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德才状况,可以为单位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通常情况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主要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联合完成,是个人学历、经历、社会关系、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的原始记录。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极为重要,高校相关人员应该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度,这样才能为单位提供更真实的个人信息。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案已无法适应新需求,管理人员应做好科学改革工作,以促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有序发展。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1.档案管理内容不全面。传统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管理内容不全面的问题,大部分高校侧重于档案的记载,比如对于个人经历、社会关系、政治面貌、思想素质等。反映的大多数信息为历史状况,近期信息较少,再加上材料内容有限,使得档案管理受到较多限制,无法满足新时期高校人才的档案管理需求。除此之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对个人能力的记录较少,比如个人的知识水平、能力特长、业务质量、教学业绩等,评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颇,最终导致高校人事档案材料不准确、不全面问题的出现。

2.档案管理材料不完整。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材料不够完整,管理人员在人事档案材料的鉴别、收集、整理、归档操作存在违规现象,这样会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诸多问题。由于管理者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归档不够及时,许多人事信息不能如实反映到档案材料上,再加上档案借阅手续混乱,增加了档案材料丢失的风险。部分高校人事档案材料还存在内容有误的问题,管理人员在为当事人填写材料时较为随意,没有保持端正态度,导致材料信息失真,影响到当事人的工资调整、职称评定以及其他福利待遇。

3.人才流动相对较频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较为频繁,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放弃“铁饭碗”,成为“流动人员”,让高校人事档案更加复杂。比如部分高校为了吸引人才,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进”计划,从而放弃了对个人档案的审核,有的甚至不接收人事关系,最终出现“有档无人”、“人档分离”的状况。因此未来管理中,相关人员应对人事档案有足够的重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以适应新时期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发展需求。

4.档案管理投入资金少。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定得资金支持,这样才能确保档案管理质量。但现实中许多高校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档案管理资金投入较少,无法满足管理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到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档案管理投入资金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大多数高校只成立了档案室、办公室,没有形成标准的查阅、整理、归档的环境;第二,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不高,人事档案的管理依然停留在纸质材料上,没有进行电子化管理,最终不利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路径

1.健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机制。高校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规范各项管理流程及管理内容,从而达到人事档案管理目标。健全人事档案管理机制,首先要提升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院校领导要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并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督查、指导,出现问题后及时应对,最大限度保障人事档案的管理质量;其次要形成人事档案管理考核机制,制定分级考核计划,科学考察每位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从而激发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完善管理制度,将琐碎的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系统化管理之中,明确各个岗位的管理职责,尤其要做好档案案卷的整理,提升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以适应新时期下人事档案的管理需求。

2.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统筹工作。高校人事档案的统筹工作极为重要,只有做好各系统间的配合,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统筹工作,管理人员首先就要保持大局观,通过系统思考来寻找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案,在优化管理的同时加强工作创新,利用好各项管理资源,从而达到人事档案管理目标。其次要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大对管理者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专业化的管理方法,丰富人事档案信息、扩大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范围,以满足当代师生的档案管理需求。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在岗位上发挥出自身作用,充分挖掘人事档案潜在价值。最后要加强与当事人的联系,及时掌握他们的资料信息并对其档案进行更新,为高校其他部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服务。

3.加强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也应如此,这样才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就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3.1实现档案材料的电子化。档案材料电子化,就是将传统纸质材料转变为电子材料,通过网络载体开展档案的动态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检索来查找当事人的档案信息,通过权限设置对电子材料进行更新,做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3.2建立个人档案信息平台。在个人档案信息平台上,管理人员可以将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岗位、职务等信息纳入到检索目录中,以优化档案的管理方式,为管理人员及查阅人员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最终达到人事档案管理要求。

4.加大人事档案管理资金投入。高校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应该要加大对管理资金的投入,首先要购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并做好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其次要投资建设标准的档案存放库房、阅档室以及办公室,并为管理者配备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基础设备,以保护好当事人的档案,提升人事档案信息的保密度,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应该有足够的重视度。管理者要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弥补档案管理内容;要做好人事档案统筹工作,完善人事档案材料;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适应人才流动需求。高校要加大档案管理资金投入,提高管理人员待遇水平,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终达到人事档案管理目标。除此之外,高校也要抓住历史机遇,不断探讨新时期下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并积极寻求改革策略,加强管理创新,以满足高校师生们的档案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立志. 高校人事檔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科技视界,2015,(16):148-149.

[2]周秀清. 新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02):36-37.

[3]黄廷红.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1):29-31.

作者简介:王忠泽(1964.03—)女。民族:汉。天津武清人。副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作者:王忠泽

当代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篇2:

“互联网+”时代高校毕业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策略

摘 要: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以及主要的工作工具,正在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方式,与传统社会各种形态结合形成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业态。互联网+背景之下,为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并且带来了全新的工具。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融入信息化技术,是推动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化智能化的需求。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对互联网+概念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并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管理策略

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当中往往包含了学生的学习信息、入学登记、毕业登记体检表、奖惩记录、党员或者团员材料、就业通知书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材料等翔实的档案信息,准确地展示了学生在高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身心素质、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和综合表现。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档案既是一种记录,同时也是一种展现自我的机会,伴随其一生,不可或缺。当前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与互联网+时代背景互相融合,档案管理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信息化技術应用程度相对较低,这对提高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效率、信息的传输效率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针对性结合,利用互联网+平台,全面翔实地记录毕业生的各项学习经历,准确地反映其综合能力。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案的有效改进,同时为企业人才选拔提供更多翔实地信息。

一、目前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几点问题

1.档案管理技术和制度建设比较落后

当前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尽管在高校的教学管理领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但是对照互联网+的相关要求,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都存在着一定滞后性。在很多高校的毕业生档案管理体系当中,管理工作仍然以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为主,信息采集技术比较原始,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以及录入过程还主要依靠手动操作方式。很多毕业学生的档案信息主要记录在Excel等非结构化的数据表格当中,造成了很多档案当中的核心信息内容时效性相对较差,更新速度较为缓慢,很多内容存在着错误或者信息不对称,信息更新不到位的现象。例如,在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数据、学习等相关信息进行收录过程中,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主要采用一级一级间的工作对接,这会大大增加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低下,很多及时性的信息得不到有效记录,往往被耽误,成为无效信息。另外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之下,各项信息沟通交流不顺畅不对称,很多信息得不到有效传播,单纯地采用电话、文件、邮件、告示等几种方式进行收集,对于一些学术信息考核反馈结果无法全面掌握,也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另外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形成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不管是在信息采集、数据录入,还是数据审核等方面,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约束作用相对较小,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经常会因为信息录入不到位,造成毕业生的信息失真。

2.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与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信息化能力的好坏决定着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水平。当前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了所配置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相对较高,但是信息化素养一般,有些工作人员根本不是档案管理专业出身,对信息化技术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认知不到位。另外新招录的档案管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高校只注重教学管理,对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专业人才建设不到位,整个工作队伍的信息素养不高,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专业素质低下,无法更好地应对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档案管理质量低下

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到位,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相对较差,专业素质不到位,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造成了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隐患,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档案资料鉴定的不确定性。例如不少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技术相对较为落后,造成信息更新速度较为缓慢,比较滞后,不能够鉴定某一个时间点的具体信息,在信息鉴定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甚至在很多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当中,用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差,档案信息资料收集不规范,各项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得到有效归档处理,造成很多错误信息没有及时补救更新,一些档案管理人员还会对某些档案信息的真实性选择性忽略,弄虚作假。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档案现代化管理对策

1.明确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优化方向

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档案会随着个人转到用人单位,档案当中的很多内容,如对学生毕业之后的考核职称评定、人才选拔晋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完善的档案可以更好地获取毕业生在学习期间的具体成绩奖罚情况,同时也能够记录毕业生在工作之后的相关信息。从这个方面来看,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档案有着长期保存的共性需求。基于互联网+思维模式人才中心应该加强与高校的有效联系,指导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档案资料以数字化的形式更好地保存下来,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高效共享,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数据库,改变过去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的方式。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相关工作单位,积极应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系统,保障档案信息的储存传播更加高效,能够实现网络化,为用人单位提供各种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避免信息查询过程中的时间耽误这种保证精确快速的档案服务。

2.强化高校毕业生档案记录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保障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专业素质过硬,具有良好的德行和品质,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要加强智力和能力培养之外,也需要更加关注思想道德教育。所以在高等教育开展过程中,当地的人才中心应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有效联合,指导高等院校按照立德树人的实际要求,毕业生档案管理记录内容也需要进行有效优化,除了原先的高考记录信息、大学课程成绩、社会实践、企业实习毕业生登记表以及党团组织相关信息之外,还需要增加新的内容,比如毕业生的技能竞赛获奖信息、顶岗实习企业评价、创新创业记录、政治素质和道德评价。通过将这些内容以电子化形式向用人单位呈现,能够更好地展现该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所以就要求高校的主管部门加强对本校档案管理部门的有效改革,应该体现出实践导向的相关特点,要将学生在实现过程中的德行、参与技能竞赛的情况、发明专利科技制作以及具体的获奖情况都纳入重点收集范畴当中,进行专门的记载和保存实时更新记录。

3.指导高等院校尽快实现档案系统的智能化和数据化

未来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基于互联网+思维模式,必须以信息化发展为背景,要求高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识别技术,构建专门化的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保证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精密性。同人才中心还需要指导院校将高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当中,并划拨出专项资金,加快开发和建设高校毕业生的档案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应该从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和大数据库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档案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和有效的数据挖掘。一方面应该加快构建以大数据为主要需求内容的数据资源框架,选择图片、音频等数据载体,构建以人为本的用户管理体系,针对不同毕业生的差异建立具有差异化的权限列表。另一方面在数据挖掘过程中,要保证相关数据的安全性、隐私性、真实性,根据隐私的等级给予不同级别的安全保护,并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来设置相应的使用权限、使用密码等相关验证信息,为毕业生和就业单位提供更加准确快捷的检索途径。最后一方面应该加快构建共享性的档案管理系统。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该保留专业的数据接口,为后续整个系统的高效共享奠定坚实基础,降低运行成本。

4.加快构建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

随着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化和细致化,很多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往往需要从各个院系再转移到学校的档案管理室,整个信息的接收保存和查询过程中都可能会让现有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发生质变化,所以除了保证整个档案管理系统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之外,还要求院校能够集合人才中心的时机需求加快构建专业化的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对于综合性高校,应该要求其在二级院校当中构建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同时还应该配备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并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奖惩机制和专项预算机制,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要对授权范围作出明确,落实各项责任,将个人责任落实到档案管理人员身上,加强对整个档案管理队伍的针对性培训。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的状态,及时做好毕业生信息的更新工作,实现对毕业生各项信息的动态化管理。

同时在数据挖掘和数据处理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寻找不同档案数据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要从更多结构性数据,非结构数据和半结构数据当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信息,从多样化角度评价高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更高地满足人才中心和用人单位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5.建立档案管理宣传激励机制

针对当前很多高校毕业生,对档案管理意识淡薄,认知不足,毕业生对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作用了解不够、认识不足的情况,人才中心应该参与到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中,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和教育,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或者就业培训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毕业档案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高校学生在入学时就需要开展档案普及教育,同时在对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对档案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并借助校报、校园广播、公共选修课程、学校宣传板等多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档案的具体内容、工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档案的具体工作内容、政策法规,以及对一个人成才发展的重要性。最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强对相关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有效激励。高校的辅导员作为学生档案收集审核的第1把手,要加强对辅导人员的档案知识的有效普及,并进行系统化培训,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班主任辅导员年度工作任务考核目标当中,设立相应的表彰项目,通过有效激励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档案数据的真实。

6.优化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操作流程

在很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当中通常是由专职的党员管理人员和在校的勤工俭学学生构成,专职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在实际的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有自身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学生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相应的工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工作效率低下,造成了档案管理当中缺乏专业性和统一性,这不仅会让高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十分混乱,影响到工作效率,也经常会造成各种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丢失损坏,引起材料和时间方面的浪费。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就需要加快构建完善且合理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流程,实施统一化的档案管理标准。高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往往包括了材料收集整理,登记移交,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细则。考虑到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整个学习期间会参与到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往往会进行顶岗实习,因此人才中心建议院校将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应该纳入档案管理流程当中,对档案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这些环节都应该进行有效的规范,包括高校毕业生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时间、归档方式、归档范围、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全面展示该名学生的实际情况。档案管理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内容,应该结合人才中心对档案内容实际需求和高校的具体人才培养方案,将档案的工作范围进行适当的拓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档案、技能竞赛档案、诚信档案、个人发展材料通通纳入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范畴当中,实现统一收集统一管理,录入到学生的档案管理系统,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连贯性和真实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反映该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实际学习情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为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选拔提供良好的信息依据。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应用大背景下,將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是提升档案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鉴于当前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发挥当地人才中心的职能作用,辅助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方向,进一步优化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工作手段、工作方法、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各个部门能够协同配合,多措并举,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詹罗成,戚 杨.高校毕业生档案机要投递探讨[J].云南档案,2013

[2]胡玉兰.高校毕业生档案托管的探讨[J].档案时空,2009

[3]谭书院,谭 湘.高校毕业生档案转交及档案托管[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

[4]陈 旭,李 林.强化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

[5]莫晓苏.关于高校毕业生档案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

[6]甘 璐,张 曙,申 飞.“互联网+”时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对的挑战及对策探讨[J].城建档案,2018

(作者单位:陕西省黄陵县人才中心)

作者:贺小芹

当代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篇3: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的研究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对高校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对高校档案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资源共享

高校档案记录着学校发展的一点一滴,对高校的建设和教学科研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高校管理事业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被动的管理方式,转为开放、动态的工作模式,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为高校建设服务。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是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与管理团队的建设逐渐成熟,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不健全

当前,高校建设的快速发展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打造更为坚实的基础设施才能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优良的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投入大、耗时长的长期性建设工作,由于一些高校的忽视,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相当程度的疏漏,如部分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场所过于偏僻、狭小,缺乏必要的防火、防水设施及所需的管理技术设备。这就造成了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弹性,一味地疲于应付,很容易使档案资料缺失或者损坏,严重制约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 档案管理队伍不健全

由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造成许多高校在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上没有统一严格的标准。一方面,档案管理团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化管理水平低下;另一方面,没有配备专职人员,组织松散,甚至以兼职人员充当管理工作的主力军,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性、专业性缺失,许多高校的管理工作已经明显落后。如果这些关键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将严重拖后高校改革的步伐,影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二、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在当前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通常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处理和归类档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这就要求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1. 各部门要团结协作

档案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过程中,各部门必须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单位内部局域网的性能,采用档案管理与办公相结合的高效工作模式。通过建设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实现对档案的收集整理、装订归类、借阅管理等流程的规范。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要构建完整、健全的管理制度,以便为档案工作的简洁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奠定制度基础。

2. 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校领导务必认识到高校档案的资源管理工作对高校建设的重要作用,提高全员档案管理意识,以便加大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如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工作体制,整改高校各部门中有关信息的收集和调动流程,加强集中管理,确定专职部门成立综合档案室,实现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组织化和协调化。

3. 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从新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到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发展,都要制订良性竞争机制,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遵循“实用、科学、有序”的工作理念和原则,确立长期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根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4.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耗时长、投入大、成效具有延后性的工作。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解决一些管理上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工作中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力争得到领导的关注和支持,通过规范的工作渠道和流程,取得管理工作所需的经费支持,分列出各項预算经费,争取一次兑现。档案管理部门也应该积极做到自筹自给,不仅要争取所在单位的管理资源,还要面对社会广开筹措渠道,通过多筹渠道解决供需不足、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匮乏等问题。

5. 科学规范地管理

在逐步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档案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订一套有助于实际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掌控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运作和维护工作,保证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循、有章可守,促进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建设和规范发展。

6. 加强安全体系建设

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中,各部门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计算机档案信息系统的管理,对电子文件的归类进行科学有序地监督和指导,确保电子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开展是为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的。例如,高校的人事信息档案与在校教师的聘用、工资待遇管理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必要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公开一部分人事档案信息,有利于高校形成透明公开、公平竞争的评价机制。

学术档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档案的公开程度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当然,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防止出现档案文件的失密、泄露现象。在配合高校其他工作的同时,要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和完整。

7. 合理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

对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其价值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流动。《档案法》第十九条规定:“档案必须向社会开放,并且应当定期公布档案的目录。”因此,在构建完整的信息管理制度的同时,建立多方面、多层次的档案信息共享网络,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流动和开发循环利用,这既是档案的价值所在,也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之一。对于一些非公开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人员不能予以上网登报;对于一些已在网上公开的档案资源,要严格结合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认证、备份等方式,加强信息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运行。

三、结语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社会对高校的改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通过学习和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切实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加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为我国高校的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秦建华.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档案工作探讨[J].职业时空,2007(18).

[3]万尚钦.以农村信息化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湖南农业科学,2006(4).

[4]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2(6).

[5]郭志敏.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档案,2003(5).

作者:黄银莲

上一篇:国有企业职称聘任完善论文下一篇:学校电子档案管理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