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经济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多维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经济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经济管理论文 篇1: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探讨

摘要: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如何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索的课题。产学研结合正好为培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总结现有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基地建设应坚持的原则,最后提出了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产学研结合 研究生培养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产学研结合就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扩大社会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其研究生而言,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产学研结合,为培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滞后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同企业、产业园已经开展了合作,共建了一批产学研示范基地,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这批产学研基地大多是基于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对于大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高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仍以以知识灌输为。

2.企业指导老师资源不足

一方面,現有产学研基地建设中,遇到了企业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一般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具有经济管理类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而且大都居于领导岗位,不在科研第一线。加之,这类人员往往本身也承担着大量的企业管理工作,指导学生也存在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由于企业通常并未专设研究生导师这类的岗位,更没有明确的岗位责任要求,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企业中研究生导师作用的有效发挥。

3.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受限

现阶段,研究生课程学习对产学研项目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需要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起多形式、多功能,能为产学研基地建设服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

二、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产学研基地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首先,“用学结合”原则。一方面,研究生学习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此一来,研究生不仅能真实接触到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有针对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以用促学”的方式,体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其次,多利益主体共赢原则。不同利益主体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行为决策:高校追求的是做实验、出论文;而企业考虑的是市场、产业化问题。不同的目标引发不同的行为。产学研基地从建立之初就应当从制度、资金、服务等各方面,为高校和企业以及个人提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大平台。只有兼顾各主体利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的背后一定是高校和企业利益的共赢与共享。

最后,制度配套原则。为了保障产学研基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对现有管理体系在制度层面提供支持。比如,产学研基地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生产、教学、科研三肩挑,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考核以科研和教学工作量为导向,企业中往往又没有设置研究生导师岗位。这些问题的很好解决,需要完善现有制度,以此作为推动基地建设的保障。

三、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

在我国,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特别是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加强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会(审)计师事务所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共建产学研基地。具体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当前,高校教师有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虽然有着全面系统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但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需要通过实务的提升,促进其教学联系实际。产学研基地为这些教师了解实务,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提供了平台。同时,通过高校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锻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中指导老师不足的问题。

二是合作开发教学案例与应用软件。利用产学研基地拥有的案例素材,开发教学案例。通过产学研基地将案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而且每年组织案例分析比赛,邀请实务专家予以点评,提升学生综合分析与职业判断能力;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中加入案例分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可以考虑投资共同合作开发物流、财务、信息系统等管理软件,以此推动应用研究。

三是邀请企业中实务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实习、调研与毕业论文,同时完善企业导师的聘任与薪酬管理制度。产学研基地定期接纳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暑期实习,让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和咨询服务。同时,由于产学研基地往往没有明确设置企业导师岗位,为了让企业导师切实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导师的指导水平,在产学研基地应设立相应的企业导师岗位,完善现有的企业导师聘任与考核制度,落实企业导师的薪酬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明确企业导师的职责,真正做到企业导师的责权利相一致。

四是适当减少必修课的数量,采用灵活的选修课教学方式。部分选修课程可以放在产学研基地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背景,而且还有利于请企业导师参与选修课的教学,丰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此外,可以适当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基于产学研基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增加实践应用的考核环节,强化研究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以产学研基地名义每年发布联合招标或合作研究课题指南,引导高校教师带领研究生与企业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合作研究。联合招标课题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集团等需要解决的经济管理实际问题,要求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六是完善现有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研究生通过产学研基地进行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效果。同时,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能为完善产学研基地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邵瑞庆,张维宾.会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57-59.

[2]胡常伟,毛宁,陈新度.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5):163-165.

[3]胡立,罗尧成,田蔚风,徐琳,林佳.英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及经验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67-71.

[4]郭福.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谈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几种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4,(2):27-28.

[5]李晓明.试析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制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31-34.

作者:陈璇

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经济管理论文 篇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多维实践平台构建研究

摘 要:多维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地方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论规律,从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校外实习平台、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五个方面出发,提出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多维一体”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能力;多维实践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十三五”规划教育发展目标提出要“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这些都迫切需要培养聚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在高校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稀缺等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面临生源萎缩、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办学条件不优、学生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师资力量有限、科研能力不强、实践教学比重偏低等问题。虽然地方高校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措施,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初见成效;但培养平台不完善、实践教学比重偏低、培养方式之间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仍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构建符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层次化、科学化的实践平台成为地方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本文在分析地方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的构建。所用相关数据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调研数据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的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9份,剔除掉无效的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4.50%。从统计结果来看,被调查样本男性少于女性,男性占比44.18%,女性占比55.82%。

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实践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落后、实践教学比重低、学校支持系统不够完善等方面。

1.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创新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相脱节。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否有机衔接”的调查中,有43.2%的大学生认为“一般”,27.7%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好”,13%的大学生认为“不是很好”。很多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杂乱,实践教学内容不完善,缺少多种形式的创新能力专项训练环节,相应的创新课程流于形式。调研数据表明,有63%的大学生认为,实践课程体系中缺少创新能力培养的专项训练环节。另外,认为实践教学内容能体现实用性需求的学生占比为90%,同时有66%的大学生希望教学内容体现专业前沿性。

2.实践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课程体系存在忽视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与渗透的问题。部分课程知识重复,课程设置之间有机联系较少,学生能够触碰到的学科前沿有限,导致学生知识结构残缺、文化视野狭窄、创造能力低下,限制了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另外,课程设置的非农化倾向明显[1]。

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落后。调查中认为教师实践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形式”的学生比重最大,为45.55%;其次是选择采用讨论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学生,各占23.97%与22.95%;选择研究式教学的学生比例仅有11.64%。在“實践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灵活”的调查中,认为教学方法一般的占33.2%,认为比较科学的占22.7%。另外,有17.1%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实践教学观念科学、先进”,而41.4%的调查者认为一般。这表明实践教学中仍存在大量的“填鸭式”、单一化等灌输性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落后。教师的教材“照本宣科”讲授与学生被动接受灌输之间存在严重不一致,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被忽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主动性。

4.实践教学比重较小。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基本流于形式。在“专业的实践教学比重”调查中,认为“一般”的占30.5%,认为“有点少”的占36.3%,认为“很少”的占17.1%。实践教学的薄弱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科学处理问题的能力都造成严重影响。

5.学校支持系统不够完善。高校教务部门教学管理体制跟不上实践教学需求,考核制度和标准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过程与质量监控体系。在“实践教学监管、考核方法是否合理科学”的调查中,38.7%的大学生认为“一般”,30.5%的大学生认为“不太合理科学”。高校缺乏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独立实践教学计划,课程实验安排缺少整体结构的优化。

(二)对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有35.6%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性、方向性”一般。部分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课教育,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重知识的纵向衔接,轻知识的横向联系”的倾向,使得专业实践教学在量或质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2]。同时,社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仅依靠高校有限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容易造成学生参加创新活動的动力不足[3]。

(三)缺乏创新系统思维的训练

当前大学生思维开阔,但缺乏创新系统思维的训练。大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创新想法并不全面和成熟,不具备持续创新的毅力。在教学中,创新系统思维训练课程涉及较少,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只重视知识的储存和记忆,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创新和自我思维建立,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内在结构性的认识,忽视了知识积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4]。

(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强

学生对创新活动的认识不清晰,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精神需加强。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评估”的调查中,选择“一般”的大学生比例最高,达到56.8%,其次是“比较差”,占比为19.5%,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评估“很差”与“很强”的大学生分别占比为7.2%与6.8%。由此可见,学生对其自身创新能力的评价不高,属于一般水平。另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导致解决问题的深层性能力普遍缺乏。

(五)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环境,实习环节多流于形式

在“是否具备适宜大学生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的调查中,30.5%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8.2%的大学生认为“比较不具备”。同时,有32.2%的被调查者认为课外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一般,学生对学术科技活动的参与率不高。校外实习基地缺乏,实习平台较窄;学生进企业实习环节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环节基本上流于形式。在“实际上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是否充足”的调查中,有31.8%的大学生认为“一般”,22.6%的人认为“不是很充足”,仅有10.3%的人认为“充足”。

另外,缺乏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孵化平台。目前,社会上功利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兴趣与爱好的探究很少,鼓励创新、尊重探究的土壤正在逐渐消失。高校校内实验室资源及实践平台还不够完善,实验室与基地建设投入不足,校内实验室的开放度不够高,校外的农业企业、农业经济组织等资源并未得到有效挖掘和利用。有34.6%的被调查者认为“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经费投入”一般,导致学生缺少实践机会,校外实习也大多不能落到实处,处于“放羊”的状态,难以匹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六)产学研合作关系松散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植根性”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客观上需要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但高校、农业部门、企业、合作组织等单位产学研合作关系松散,产学研缺乏深度合作,稳定的产学研实习基地难以建立,无法联合培养人才。有33.6%的被调查者认为“产学研合作基础”一般。另外,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备,有35.3%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基地和设备存量”一般,22.6%的大学生认为比较丰富,仅有15.8%的大学生认为非常丰富。可见,需要充分发挥企业、高校与社会合力致力于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政策,建立互利多赢的合作机制与协议。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一)多维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人才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

多维实践平台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突出全面性和系统性。通过组织、管理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与产学研合作项目,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各方相互协调,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多维实践平台对激活学生创新潜质,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学生认知成长规律,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变与自我发展,有助于大学生超越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走出课本,培养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主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分层次递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创新人才质量。

(二)构建多维实践平台是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的需要

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创新实践中主动寻求学科前沿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弥补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作为实验室不足的有效补充,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得到验证和发展。

(三)搭建实践平台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这就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牢固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善于进行思想创新与理念创新,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为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服务。

(四)构建多维实践平台是促进学生创业、解决就业难的需要

据教育部数据,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受到专业设置不匹配、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岗位实习机会少等因素影响,导致岗位设置求大于供,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因此,要求大学生在专业领域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方法,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

创新能力内涵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培养的渠道和方式的多样性[5]。依照目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层次性原则[6],在“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提出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多维实践平台是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机整合校内外各类创新资源,遵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论规律,构建由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校外实习平台、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组成的多层次、多角度面向学生的“多维一体”实践平台(如图1所示)。

“多维一体”实践平台以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和核心,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識体系和能力结构;以实验教学平台与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为重要支撑,挖掘学生潜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我学习能力与知识创造力,锻炼其运用缜密思维、科学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为载体,充分利用课堂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校外实习平台为延伸,为学生提供校外生产基地、实习基地,进入現实工作环境,是学生知识、技术交流应用的重要途径,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搭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手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着力改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层次和结构,搭建多层次、多样化实践教学平台。

1.进行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要凸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要紧跟市场需求,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内容,要及时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补充最新的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信息,及时调整与更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农学课程与非农应用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围绕核心课程不断渗透和融合学科内与学科间知识,推进课程教学、讲座互动、项目设计、应用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课程学时比例,解决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另外,打破以课程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将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合理的实践调整,重新进行学期安排。要提升课程质量,把握课程体系设置中学生学习的量与度,为学生创新学习留有足够的余地[7]。

2.推动实践教学方式创新。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要注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思维分析方法、原创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活动因学生个体的差异需要因材施教,支持教师参与新教法研究,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而不是理论灌输来获得和掌握技术、技能、知识和经验。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行开放式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应逐渐由知识传授转变为指导、建议和评估,变“教学”为“导学”。同时鼓励教师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收集与合理采用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资源,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区域特色,注重理论创新,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结构的改革,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8]。

3.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着力改善队伍层次和结构。在实践教学平台中,创新型实践教学团队是关键。要重视教学师资力量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要强化管理,通过外出考察、访问学者等形式,组织教师到企业、科研机构、实践教学基地考察,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研讨等活动,实现教师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同时,可通过外聘专家形式增强实践指导师资力量,邀请知名高校专家学者来访,引进或聘请高水平专业教师。这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最为明显,高水平的成果基本上都来自于优秀师资的积极支持和有效指导。另外,要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合作和学术交流,注重培养教学队伍的国际化视角。

(二)建立实验教学平台

提升实验室开放度,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打通经、管、农的实验课程知识体系,建立实验教学平台,挖掘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保障。要增加对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完善实验室的基础设备,构建现代化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实验室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绝佳实验场所。高校要认识到强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切实推进实验室开放[9]。一方面,通过中心授权管理使学生能够随时进行模拟训练;另一方面,开放实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除完成所学课程中的实验要求外,学生还可选择实验其他科研活动或课题。依托实验室教学平台,深度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引入科学的教学及管理理念,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上积极思考,寻求创新突破,实验课程、专业综合实训的设置要具有先进性和前沿性。在实验内容设置上,适当降低以验证性内容为主的实验课比重,增加合作社知识竞赛、模拟训练、模拟农产品贸易等项目,开发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活动,向社会提供创新应用型人才。

(三)打造创新创业训练平台

在“双创”环境下,充分利用国家、省、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项目,打造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立科研项目训练与学科竞赛平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组织实施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设计大赛、职业能力规划大赛等竞赛活动,能促进本科生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和训练,循序渐进,形成大学生参与科创活动长期良性发展,培养其创新毅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并有效推动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

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导师制”,注重把导师个人最新科研成果与学科学术前沿及时与学生分享,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吸纳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项目申请、调研、写作等全过程,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另外,也可吸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成立科技社团参与创新创业竞赛训练。

(四)完善校外实习平台

校外实习平台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以及获得技术、信息、知识交流应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在维护、规范原有实习基地的前提下,开拓新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优化“实训实习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是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相互合作与沟通关系,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块。既满足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需求,提高其知识获得能力、知识交流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其不断扩充知识体系,也为企业获得所需人才提供了便利,实现共赢、优势互补。

(五)创建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

发挥教研室组织功能,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研室与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的合作,建立多主体联动机制,推进科技资源整合,积极参与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三农问题研究,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案例库和专业数据库,创建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

要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研室实践教学学习、研究和交流,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微系统。组建多个师生共建的创新科研团队,以涉农科研项目作为产学研合作的载体,开展与农业部门、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协会等的产学研合作研究,以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完成创新能力综合技能训练,推动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通过构建多维实践平台,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充分调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机制,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多维实践平台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展示和提升的空间,实现了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明权,行怀勇.新常态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問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230-231.

[2]郭晓丽,何云峰.能力本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导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7):51-53.

[3]胡煜,冯明智.推动“五维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轻工教育,2015(1):87-90.

[4]卢艳军,季英鹏.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3):14-17.

[5]于彦华,周建忠.构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实践平台的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77-279.

[6]劉贤赵,李朝奎,陈新保,全斌,王志强.GIS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47-150.

[7]王花,王玉芳,李静,袁丽虹.基于原创能力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0):17329-17330.

[8]张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8):59-60.

[9]刘海学,王玲,朱文碧,马文芝.以农林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科学,2014(1):135-139.

作者:张淑辉 高雷虹 杨洋

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经济管理论文 篇3:

产学研合作教育: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摘 要: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育人优势出发,通过分析江西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现状,结合当前国家相关部委倡导高校进行实践育人的背景,提出了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实践育人的路径。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大学生;实践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社会企业、高校科研共同参与到教学生活中去,“做中有学、学中有做”的一种教育模式[1]。这一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实现了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三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了参加实践的机会。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在国家、社会不断提倡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这一特殊背景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育人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

产学研合作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缺陷,实现了以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主要教育目标,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学生在参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将会加强自身对科研实践的认识,了解实践与创新的重要性,在他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会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意识。

(二)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在掌握一定认知水平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新问题,不断拓展新视野,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将会走出教室走进企业、科研院所等,学生所面对的不再是单个教师,他们需要与学校、企业、机构等打交道,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人分工协作来完成,这种以团体的形式参加科研实践创新活动,将会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分析

为了解江西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情况,笔者采用个案调查方式对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音乐表演、会计学等十多个专业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2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被调查对象中,仅9.84%的学生听说过产学研合作教育且学院组织过自己到企业实训;56.56%的学生听说过,但没有参与过相应活动;更有33.61%的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一无所知,没听说过产学研合作教育。由此可见,江西农业大学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力度及范围有限,学生们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也不足。而学生对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认识调查,结果如下。

由图1可知,基于该校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认识有限且参与机会较少的背景下,对他们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概念的简要介绍后,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高达75.54%的学生认为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说明学生们均有参与实践的迫切要求及希望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强烈意愿。

对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原因,问卷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其中当被问及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就业是否有帮助时,如图2所示:有62.41%的学生认为有帮助,特别是对专业学习很重要;仅10.6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还有26.95%的学生不清楚。

由此可见,学生们迫切地希望高校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综上分析可知,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力度还比较有限,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不足。同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学校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表示了强烈的意愿,并且从学生的反应可知产学研合作教育确实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二)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约因素分析

尽管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有极大的热情,但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程度还仅局限在极少数课程或专业,通过问卷分析可知影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1.学校缺少强化实践课程设置的弹性机制 。问卷专门对学生认为现有课程是否有利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6.39%的学生认为现行课程设置太呆板,不利于产学研合作教育;16.39%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考虑到了学生的实践训练;还有27.3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问卷还对该校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图3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有71.28%的学生认为该校的课程设置是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18.79%的学生认为是理论课程少,实践课程多;还有9.9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合理。综上分析可知,该校多数专业课程设置僵化古板、缺乏弹性,表现为理论课程远远多于实践课程,且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实践训练,因此非常不利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2.大学生缺失校企互动良好的实践平台。问卷对学生每学期到企业实习或生产认识的平均次数作了专门的调查,如图4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46.10%的学生从来没有到企业实习;41.13%的学生每学期低于两次;仅12.77%的学生为2—4次。显而易见,校企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从而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平台有限。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高校与企业结合的众多途径中最有效的恰恰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虽然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有多种形式,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或者为相关企业直接培养可用、有就业竞争力的人才。而在众多形式选择中,高达75.41%的学生认为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是高校与企业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效果最好的途径。

3.教师缺乏娴熟的实践教学操作技能。教师实践技能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及教学内容,为了解该校教师结合生产实际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能力问卷进行了相关调查。

如图5所示:98.23%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师能结合生产实际为学生专业学习答疑解惑的能力为50%左右及50%以下。同时,问卷设置了任课教师是否会经常深入实践或生产一线,并把实践或生产一线的知识带入课堂的问题,结果显示:52.46%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到,认为教师的授课过于理论化;29.51%的学生感觉到一点,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专业的讲授还是不够具体;仅18.03%的学生明显感觉到,且教学效果好。结合问卷其他关于教师实践能力、实践经验及实践教学能力的调查,可见该校学生对教师的实践技能评价较低,教师在实践教学操作技能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僵化的不满。因此,如何提高该校教师实践技能及实践教学能力成为该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实践育人的路径

针对学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有限,以及学校实践课程设置上缺乏弹性机制,学生缺乏校企互动良好的实践平台,教师缺乏娴熟的实践教学操作技能等现实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宣传与引导

学生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引导者。然而该校师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必将影响到他们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及教学的效果。因此,要顺利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首先应对该校教师及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要对学生加大政策宣传及舆论引导,学校可通过聘请专家讲座、安排师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较成功的高校进行访问、举办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师生专题座谈会、成立专门的实践社团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营造学生与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师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

学校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体。只有不断增强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影响力,才能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2]。高校应冲破传统 “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思想禁锢,深刻认识到高校的长远发展必须依托于社会与高校的紧密联系及通力合作,树立起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理念,让教师与学生保证理论学习的同时走出教室,使教学形式与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并密切联系企业、科研院所,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外界力量来共同培养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

(二)优化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课程设置。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由于学生参加合作项目,会延长他们的正常学习时间,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合作项目,高校需要调整、修改课程,使课程设置更有弹性[3]。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实践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征,课程的设置可多元化,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科及科研方式、实践方式等设置不同的课程,同时还要体现专业知识面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2.改变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封锁”在教室中,一味地专注理论知识的吸收,教学方式单一。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当使科研机构、企业的文化及相关知识走进课堂教学中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企业、科研院所、实践基地等,从而将教室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保证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3.教学安排应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实践性教学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中心环节,在教学安排上要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相结合。一方面,实践性教学应具有连续性,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精心安排相应实践教学,直至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确保四年实践教学环节不断线[4]。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应保证系统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孤立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仅要相结合还要形成系统,针对每个阶段、每个年级、每个专业的不同特点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同时要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完整。

(三)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教学平台

产学研合作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广阔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5]。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也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高校可采取多种形式,开辟更多的与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的渠道,高校及企业科研机构等应加大对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努力建设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高校可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等,在满足企业正常的科研需要的同时,还能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企业环境;同时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培养所需的人才,学生毕业后便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既缩短了员工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也为企业节省了人才培养的资金。

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校内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的开放性弥补了多数校外实践基地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不多的劣势。比起校企合办的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更加贴近学生及教师的实践需要。此外,高校之间可合作共享校内实践平台,既方便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又为高校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意识等都将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学校应鼓励、引导教师更多地走向社会、走向实践,不断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变化的需要。

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应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机会,最大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可派出教师到合作企业、科研院所参加实践学习,而企业、科研院所也可派相关专家走进高校进行理论指导,通过沟通交流及互相学习、指导,多途径、多方式培养高校“双师型”教师并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高校还可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双师型”教师既可以同时为企业、高校服务,又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相适应的人才,不至于产生人才的浪费,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总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的共同支持与协作。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在互利共赢、协调发展、以教育为主要目的等原则下,通过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有机的结合,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使学校、教师及学生与社会、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真正参与科研、实践,并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及现实意义探析[J].肇庆

学院学报,2008,(6).

[2]柳云飞等.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金陵

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周伟.产学研合作教育探析与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

2002,(12).

[4]张一尘,滕跃民,梁德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J].中国高教研究,2001,(7).

[5]王永利.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J].江苏高教,2011,(2).

作者:侯玲玲 张继河

上一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下一篇:应用数理统计教学方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