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研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入还不够,而发达国家开展产学研结合则具有自身的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这些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结合职业教育体制。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研究论文 篇1: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发展诉求与现实审思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作为办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尝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着办学主体利益关系不协调、组织机构管理不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尝试从价值、制度、机制三个层面入手,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建立完善的政策环境,并进一步创新运行机制,从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实效。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产学研一体化 办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需求互涉基础上,充分发挥多种不同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融生产性实训、教学、研发为一体的旨在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尤其是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内在隐含了人才培养由工具性向创新型的转变,迫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办学模式,探索生产、教学、研发内在的逻辑主线和功能耦合。因此,应系统梳理和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发展诉求与现状问题,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实效提供现实依据和发展路径。

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诉求与动力

溯本追源,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并不是职业教育自我衍生的事物,它最初源自国外高等教育中的产学研合作,伴随着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应运而生。作为一种“舶来品”,它却在我国深深扎根于职业教育的“土壤”并日渐“枝繁叶茂”。

(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社会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影射,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知识经济逐渐跃升为社会的主要经济样态,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创新道路,是我国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产学研协同创新被视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沿创新模式,实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等异质性组织之间的交互流动。但是,长期以来,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重要主体的企业,在技术吸收和消化能力方面整体偏弱,以至于我國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驱动严重不足。因而,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成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借助高职院校的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知识的开发、转移和应用,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保障企业产品质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诉求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变革任务,势必给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毋庸置疑,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企业对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骤减,相反,对具有基本技能和综合素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则会持续走高。因而,无论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面临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大范围失衡,迫切需要高职院校转变发展理念、改革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路径,以释放更多人才红利,为我国从人口大国升级为人力资源强国夯实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正好迎合当下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和以生产为导向的技术研究,既满足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结构完善、技术技能升级和综合素养提升的潜在需求,也为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进行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和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三)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人才培养规律的重要体现

职业教育最初的发展形态可以追溯到古代“教学做”一体的传统学徒制,其授艺的过程是一种即席的实践,呈现出教学场所情景化、教学过程生产性、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的特点。随着社会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规模化、标准化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始简单的手工作坊形式,使得传统学徒制日渐隐匿于现代化进程中,而有系统、有组织、有目的地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瓦解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性,在给学生提供大量标准化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远离工作情境的学校情境中难以建构知识的职业意义。”既然职业教育是面向工作体系的教育类型,那么课程和教学就必须与工作体系紧密互动。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对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规律的积极求索,通过生产、教学和研发活动的一体化设计,致力于重构教学过程、生产过程和研发过程的同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等重要办学主体回归职业教育人才的一体化培养。

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现状与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作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协同“政、行、企、校”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一种创新办学行为,梳理其成效现状、分析问题成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取得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在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机制优化,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究其本质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融合生产、教学、研发三项主体性优势的一种办学模式,旨在解决传统校企合作的症结和瓶颈性难题。首先,推广了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办学模式。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性地提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的校企共同体办学新模式,孕育了达利女装学院、友嘉机电学院、西子航空学院等7个产学研共同体,充分发挥了合作企业在生产、教学、研发中的主导作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次,推进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进程。例如,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嘉兴市欣禾职教集团为依托,倡导“教学链”与“产业链”相互融合,探索以资产利益链构建为重点的集团产学研共同体建设,成立了碧云农学院等8个产学研共同体,持续推进合作育人与技术服务,充分彰显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模式特色与机制创新。

2.资源整合,提高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在系统内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首先,资源共享,完善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广泛地集聚了各类职业教育和社会资源,建立了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现了教学和生产融通、建设和服务并举、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同步。其次,搭建平台,拓宽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合作共建了汽车与交通电子产品检测中心,以“产”为基础,以“学”为核心,以“研”为灵魂,主动把脉市场发展动向,并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融合生产,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载体,及时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

3.功能拓展,提升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和非省会城市的企业分布特点决定的。据调查,一方面,全国高职院校大约55.8%分布在非省会城市(不含直辖市),这些城市优质高等资源少,高职院校可能是当地唯一的技术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是这些城市的主要经济实体,且研发力量薄弱。因而,高职院校除了承担就业、升学功能,还必须担负起社会服務职责,积极融入行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成为区域和行业人才供给、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的重要基地。例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吸引了鲁商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130多家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共建集人力资源开发、科技转化、产业集聚培育为一体的产学研联盟,共同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技术研发项目25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39项,技术鉴定成果15项,并积极参与国家民生工程——“放心肉”服务体系工程建设、黄河三角洲科技示范工程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等,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既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基地,极大拓展了高职院校的功能价值,全面提升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实践的深入推进,它在把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学术成果优势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同时,办学主体、组织结构和政策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1.利益关系缔结,但主体利益协调仍需加强。生产、教学、研发是分属于不同社会属性的主体性活动,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不可避免地存在观点分歧和利益矛盾。首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实力与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不相适应。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通过“三改一补”发展起来的,因而在产品开发、技术升级、成果转化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难以赢得企业持续合作与支持的热情。其次,企业认知和投入与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仍有距离。一方面是理念认知偏差,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不少企业认为生产和教学的同一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企业正常生产和运行的干扰,甚至会增加企业不必要的生产成本,没有意识到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所带来的员工素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溢出效益。另一方面,经费投入有限,研发能力有待增强。我国企业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l%,相比于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仍停留在理念层面,而实践层面重当前不重长远、重生产不重开发、重产出不重投入的现象仍然比较明显。

2.组织载体搭建,但组织机构管理仍需健全。组织结构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直接关乎运行成效。首先,领导机制不健全。由于缺乏跨部门组织的统筹安排,当前生产、教学、研发三者的界限和结构关系较为模糊,也尚未形成利益分享、互惠共存的关系结构,造成本就稀缺的技术创新要素分布分散,严重迟滞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经济价值的开发。其次,联系对接机制不顺畅。一方面,合作范围较为局限,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开展大多是高职院校求生存的主动选择,不少企业仍处于被动或者观望的状态。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生产、教学、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合作通常以顶岗实习、教师赴企业实践、员工培训为主,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很少,即使有也通常以单元项目为载体开展,其结果进一步加固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成效低下的观念。另一方面,中介平台较为欠缺,由于缺乏以科技机构为代表的社会中介机构,使得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传播、知识发现和知识物化基本上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提供技术需求和科技转化服务也便无从谈起。

3.政策环境建立,但政策制度保障仍需完善。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和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构成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和合作与竞争关系。第一,缺乏完善的政策法律保障。一方面,我国虽在不断尝试制定和完善各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条例和管理办法,但这些政策分布分散,并没有形成一套相互支持、互为补充、完整系统的政策法律体系,也没有出台鼓励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具体操作办法。另一方面,缺乏对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影响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释放。第二,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由于技术的合理估价和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也鉴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技术成果转化思维和合作项目“短平快”性质的局限迫切呼唤完善的技术转化推广机制。第三,缺乏完善的考评制度。当前,在职称评聘政策的导向下,单位对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考核内容主要以高水平论文著作数量、学术地位以及获得政府科技奖励等作为重要标准,而忽视了其研究成果实际转化应用的硬性规定,以至于他们“重论文、轻市场”的观念较为普遍,并把科研视作职称晋升的“敲门砖”,而非市场需求驱动的成果。此外,技术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需要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专业团队的支撑。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缺乏对教师和科研机构团队考核的办法以及可操作性的规程,严重制约了科研团队力量的创造性发挥,影响了技术研发、知识转移、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创新的发展进程。

三、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建议与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有生力量和人力资源支撑,需从价值认同、制度规范和机制创新三个层面共同努力,进一步延展和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

(一)价值认同:树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理念

理念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是政治合作的资源、政策行为合法化的手段、政策选择结构的认知框架、政策工具和制度变迁的催化剂。首先,重视文化价值融合,引领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开放式发展。协调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学术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矛盾是其发展的先决条件,要树立职业教育系统观,尊重并正视文化理念差异,协调产业与职业教育宏观需求,既关注企业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也兼顾高职院校的育人价值追求,于互动中有效实现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平衡互惠。其次,立足企业视角,探寻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契合点。一方面,立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推进由传统职业观向基于人力资源形成取向观念转变。另一方面,借助外援引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自身研发力量较为薄弱,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转型期的跨越发展,而且从企业立场出发,其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也不再囿于“单打独斗”。与之相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在强化企业重要办学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注重加强与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广泛联系,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和技术势能,使企业同时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最后,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营造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打造实践育人教学体系,拓宽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路径,发展众创、众包、众筹等新型创新创业孵化模式,探索建立集实训、科研和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发展思路,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层次、规格、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

(二)制度规范: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政策法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利于推动办学主体关系由单向诉求到双元共生,合作内涵由局部浅层拓展为全局深度,制度基础由以感情为纽带转向市场、法律和激励机制共同驱动。首先,制定法律法规,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配套政策。例如,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利”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制度,建立技术转移法律支持与政策体系等,这也是国际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发展的经验举要。其次,共建组织框架,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制度形式。通过合作共建组织、搭建运行载体,确立制度框架、创新管理制度,交叉持股、探索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等方式,使原有松散型的临时性合作结构逐步完善至稳定的、延续的制度性结构,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多元办学主体的合作关系结构趋于紧凑和严密。最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管理体制。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管理体制创新在于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释放。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分权制衡,引导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主体间知识和资本的横向流动和合理配置。二是增强宏观调控力度,多措并举,重塑政府、学校和市场的合作伙伴关系,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管理体制。三是创建技术创新平台,联合研发,重点培育信息服务、人才服務、资本服务、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较完整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开展“立地式”研发服务,推进科技成果研发一孵化一产业化进程,以此提高知识生产和应用推广的依存程度。例如,湖南省重点支持推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30多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标准研制、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推广等项目。

(三)机制创新:创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运行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是个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动态系统,应在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相对完备长效的运行机制来协调和规范各方办学主体,形成生产、教学、研发协同发展的关系格局。首先,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多元主体合作机制。以搭建跨部门组织机构为载体,以构建行业协会指导参与机制为抓手,以密切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机制为目的,不断协调办学主体之间资源的互补性配置和供求关系。其次,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利益分配机制。第一,依据产学研一体化办学阶段和层次设计利益风险分担机制,全面提高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第二,建立第三方管理评估制度,将政府科技部门、研究院所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研究能力的组织纳入第三方管理评价组织的选择范围,提高技术信息交互速度,扩大技术信息交互范畴,增进技术信息交互密度。第三,拓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引导社会力量以出资、捐资、捐赠等多种形式参与产学研一体化办学,逐步建立起“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资金为引导、金融贷款为支撑”的开放式、多元化和宽领域的投融资体系。最后,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办学评价激励机制。一方面,改革评价考核制度,实施应用型研究和基础型研究合理分类管理,推进以学术水平和论文数量为单一评价标准向以服务和贡献为重要衡量标准转变,并将课题、技术合作项目、技术成果转化的数量和效益纳入学校教师和研究人员业绩考核指标。另一方面,深化高职院校教学体制和科研院所科研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允许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并征得所在单位同意的前提下,以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委托研发、联合开发等为合作手段,携带科技成果进入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综上所述,产学研一体化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尝试,既可以成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又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技术来源,还可以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提供长期的实践基地。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应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树立正确价值理念,完善政策法律建设,创新运行机制,以适应进入高度复杂性历史阶段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

作者:徐珍珍 刘晓

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研究论文 篇2: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学研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入还不够,而发达国家开展产学研结合则具有自身的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这些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结合职业教育体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产学研 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王志伟(1972- ),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和经济法。(江苏 无锡 214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教学会课题“高职高专院校产学研结合的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S061)的部分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国家将大力发展、完善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类高职院校对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尚没有很好的方法,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这其中涉及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如何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加以转化、吸收,最终为我所用。

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产学研实施情况分析

发达国家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尤其是他们开展的产学研结合教育在为本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是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得以迅猛发展的最大保障。美国从1862年7月2日颁布第一个职业教育法规——《莫里尔法案》开始,至今已颁发的重要法案有《哈奇法案》(1987)、《史密斯—莱沃法》(1914)、《史密斯·休斯法案》(1917)、《国防教育职业教育法案》(1940)、《职业教育法案》(1946)、《学校与就业机会法》(1994)等。除此之外,各州还针对本州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德国著名的“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与其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也是分不开的。迄今为止,德国职教领域重要的法律有《职业教育法》(1969年颁布,1981年修订为《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1965)、《青年劳动保护法》(1960)、《企业基本法》(1972)、《实训教师资格条例》(1972)。除此之外,各州还有许多配套的法律、法规。

从以上的列举中,我们可以发现职教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这是因为立法能明确界定职业教育领域学校、政府、企业、个人四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清晰界定交易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便于他们之间进行交易,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如企业按章交纳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税费,政府按不同办学质量等级向学校提供经费支持,社会中介机构对各类学校的办学效果进行评价,个人选择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企业聘用职教毕业生等。由于法律对各方责、权进行明确规定,并且有免费、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因此,各方在做选择时就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可以很方便地就做出决定,这样就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2.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又一捷径。由于各国政府都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地区经济发展和解决地区就业问题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其经费的投入一直呈上升趋势。例如,加拿大社区学院归省政府领导,办学经费的80%来自政府拨款,平均每个学生每年可获得的政府经费是8000~10000加元,还不包括基建费和设备费。政府对边远地区的学校还有专项补助,这就使得贫困家庭的学生也能上学。美国从1991年开始实施《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州政府和地方培训计划投资16亿美元,这项资金以专项补助形式分配,同时要求地方至少按1∶3的比例给予配套经费,而且规定要把9.4亿美元用于资助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3.科学的办学质量监管体系是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高职教育在质量保证方面主要依靠学院自我约束、社会市场引导(主要表现为鉴定、监督和评估)和国家政府调控(主要表现为评估和导向)。此外,还有社会督导系统,即各种专业组织、新闻媒介、社会团体、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职业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对职业院校人才的评价往往引导着学生就读学校的选择与政府的财政支持,尤其是一些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如咨询调查公司)对学校办学调查情况的公布,往往会直接影响学校未来的发展。

另外,由于美国对贫困学生的助学制度是直接将助学资金发放给学生,再由学生选择学校,同时,其国内中产、富裕阶级的学生是自己缴费上学,这也是由学生自由选择学校的。这样就会迫使学校必须搞好产学研工作,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实用型人才,否则,社会评价的下降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情况,而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又会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因此,科学的办学质量监管体系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

4.明晰企业在产学研结合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地位和作用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取得较好发展的重要原因。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模式,就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明确规定,从而使企业有义务参与职业教育。同时,企业在参与过程中受益,这又促使企业更有动力参与其中,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一方面能得到最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另一方面能学到当前经济领域的最尖端技术。学校也获得了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在德国“双元制”模式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主要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两种。企业内培训主要有:(1)工业教学车间培训(培训质量高,培训与生产过程分离)。(2)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中小企业的生产车间中进行)。(3)传统手工艺培训(教学在生产现场进行)。(4)办公室与服务业的系统培训(通常由大企业或行政机关负责,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5)办公室与服务业的非系统培训(在中小企业和办公室进行,为实地操作训练)。跨企业培训则由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具体适用方式。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开展与其政府的积极干预及干预的制度化有着密切联系。政府促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地完成自己担负的职责。

5.正确的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观念以及立体、贯通的职業教育体系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至今,一直没有脱离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观念。无论是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与职业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还是日本的短期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这些职教学院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都牢牢贯彻了产学结合、学研结合、产研结合的思想。另外,发达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实用主义”哲学理念,对其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如美国高职生的失业率仅为1.1%,而同等条件下博士生、硕士生的失业率为3.3%和2.8%),也影响着民众对职业学院和高职毕业生的看法。他们并不会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民那样,认为高职毕业生比其他高校毕业生低人一等。

同时,发达国家在构建自己的职教体系时非常注意将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相互贯通。如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如果想继续升学,可直接进入本科类院校学习,学分可以累计认同,再继续读两年,经考核合格可获得学士学位;澳大利亚TAFE模式中资格框架(AQF)用十二级资格规定了从初等、中等教育到职业教育与培训(TAFE学院),直到高等教育(大学)之间的教育与培训资格的确认、学分转换,从而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课程之间的衔接和学生转、升学非常方便;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既有专科性质的学生,又有专门的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生,其中德国高等专科大学可吸引专科生及“双元制”学校的学生(需补习高中文化课后)入校学习,学完考核合格可获得“学位工程师”和“专业硕士学位”。另外,普通大学与高等专科大学合作后,可为优秀生攻读专业博士学位提供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把职业教育纳入了国民终身教育的体系,它们开办的职业学院都是面对社会办学,所有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入学。如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可以是直接升学上来的应届学生,也可以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成人学生,甚至还可以是头发花白的退休老人。其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关于转学、补习、职业培训和娱乐消遣等,其中后两类课程面对的对象十分广泛,如房屋维修、保安保洁、儿童钢琴等就很受休闲族和老人欢迎。

6.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多样化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在发展本国的职业教育时往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产学研结合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其中以加拿大CBE体系中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课程开发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为典型。同时,不同国家在课程开设与企业实践之间的合作也实现了多样化,如美国社区学院在具体培养学生实用技术的过程中与企业的合作就有以下几种形式:(1)工读转换制(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校学习,一部分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训,按学期或学季转换);(2)半工半读制(学生每天部分时间上课,部分时间劳动);(3)劳动实习制(学生定期到校外企业劳动实习,一般每学年一次);(4)顶班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满负荷劳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

同时,发达国家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其着重点在于产学结合与学产结合。产学结合要求现实生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及时反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中,学产结合要求学校对社会需求的发展应有一定的前瞻性,教授的现实技术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注重的是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而对科技成果的研发,即产研和学研的结合则相对次要,因为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工作重心所在。发达国家在处理产学研结合工作方面的“轻、重、缓、急”的准确把握,使得其职业院校工作的开展脚踏实地,而不好高骛远。

二、我国与国外职业教育产学研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受苏联模式影响较大,教育层次以线式结构为主,即中专(技校)、专科、本科院校的线性结构,追求学术梯度的完整性。1966~1976年,我国职业教育遭到严重破坏。1978~1998年是我国职业教育逐渐恢复的阶段。此后,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政策文件的出台,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至2004年,我国高职高专学校数已从1998年的432个增加到了1047个,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占到高校人数总和的44.7%。

然而,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大量涌现,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也日益明显,其焦点主要集中在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眼高手低、与企业实际需求无法合拍等方面,集中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具体来讲,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产学研结合职业教育体制建设滞后是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综观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建设主要分为三块:一是法制建设,二是政策指引,三是政府干预。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法制建设,即以法律的形式将职业教育产学研过程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界定,这样的好处是使各方之间的交易能得以顺利进行,从而保障劳动者转化为市场所需要的劳动力。而我国目前职教方面的主要法律只有《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两部,其中《高等教育法》还不是完全调整职业教育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十分单薄。其中调整学校、政府、企业、学生、社会之间权利、义务的规定显得过于原则化,实际操作性不强,从而无法使各方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担负起应尽的义务,而且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无法很好地约束各方的行为。

在政策指引方面,我国目前主要有国务院制定的三份政策意见:一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二是《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三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这些政策意见对产学研结合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各类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20%,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等规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等规定。这些规定无疑对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加强产学研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其机制架构提供了一些指导性思路,但总体显得较为零散和不规范,缺乏更细致的实施细则,无法使职业院校、学生、企业理直气壮地利用相关规定来提出自己的权利、要求,因此需要将有些“软”的政策意见转化为“硬”的法律规范。

在政府干预方面,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虽有政府的推进,但企业的参与有其内在赢利的动机,因此,市场之手相对于政府之手对产学研的推动作用更大。而我国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推动缺乏整体的思路和较详细的远景规划,一些地方政府“拉郎配”式的联姻无法取得真正的效果。笔者认为,政府干预应更多地体现在政府利用手中的经济工具,如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来调节企业参与和不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使参与者能不断地从政府中获得税费减免,而且能从中真正获利,从而改变目前我国企业普遍不愿意参与的现状。目前,我国企业这种现状其实还是与其成本有关,当企业决定参与或不参与时会考虑两者获得劳动力的交易成本的高低,参与之后企业获得劳动力的外部交易成本就会转化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内部交易成本,如果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外部,则企业有参与的积极性,否则就没有。所以,政府让企业参与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增加企业从外部获得劳动力的交易成本,二是降低企业与学校合作从内部获得劳动力的交易成本。而这两个方法最终要体现在政府的税费体制和转移支付体制方面。

2.我国职业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机制模式创新不够也是造成学生应用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内在推动下学校与企业共同创新的产物,往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对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主要采取学生“下企业实习”,在将“学校开到企业去”和“将企业办到学校来”的思路和动作方面还不够大胆。一些院校所采用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时与企业签订订单,企业在学生学习期间派人讲课或担任班主任、辅导员,毕业前到企业实习,企业再择优录用)就是很好的产学研模式,但在实际的运行中还可进一步深入,如进行“工读交替式”或“半工半读式”学习等。此外,学校与跨企业或跨行业之间的联合培训模式还有待开发和利用。

3.我国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开发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脱节是造成学生无法完成从普通劳动者向技术能手转化的重要障碍。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原中专学校升格或成人高校、专科學校转型而来,其课程设置基本参考本科院校,有的学校虽然设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中不乏企业界人士,但在课程开发上所起的作用比较有限。许多专业本身就未能明确规定自己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什么,更谈不上以实际应用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了。在课程设置方面,企业参与的缺失是使学生无法获得实用技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些职业院校“求大、求全”的办学理念,也使得国内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大同小异,如有些在机械专业方面有专长的学校办起了商科专业,从而使得学校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教育资源(师资和实验实训设施)来开办优质专业。一些缺乏相关专业师资和实验实训设施的学校培养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这也在情理之中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发达国家使用的三个关于劳动力素质方面的函数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也是适用的。如何在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前提下又能保持劳动力要素价格不变,以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发展,这需要我们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创新。通过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产学研结合的经验教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发展路径,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建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王毅,卢崇高,季跃东.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周满生.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吴剑丽.德澳职业教育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6).

[5]胡昌进,李明惠,卢晓春.美国产学研结合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

[6]戚涌.内生增长与高校产学研结合创新研究[J].江苏高教,2007(2).

作者:王志伟

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研究论文 篇3: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实施研究

[摘要]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工作方针、指导思想、机构机制建设;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策略、工作方式;介绍了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实施;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实施产学研合作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实施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迫切,产学研合作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必将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在过去的10余年间,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产学研结合办学方面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且正值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转型时期,加之各地区、行业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情况不同,使得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及内涵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适应地区、国家社会经济、科技和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必须加强产学研实施研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合作科学持续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工作方针和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将产学研合作确定为基本办学形式之一,并作为教学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必须明确目标,确立产学研合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与实践。

1.明确产学研合作工作方针。实践证明,按照“研究、实践、总结、发展”方针,能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即:从作为决策者的管理层到教学实施者的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在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努力以专业为基点,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以课程为节点,摸索总结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等方面,切实落实产学研理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及教训,巩固发展产学研合作成果,促使产学研合作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2.明确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合作办学道路,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基本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指导思想。院校要依此理念指导专业设置与调整,改革教学与科研工作,确定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

3.强化产学研合作机构机制建设。院校应成立产学研合作组织管理机构,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以协调和解决产学研合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为了鼓励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应实施科研项目资金配套及成果收益分成政策,激发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及技術合作的积极性,吸引企业项目和资金。为了鼓励与企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学管理、教学运行等引进企业参与,结合企业实际扶植订单式培养等。实施教师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密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鼓励学科带头人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研究,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去实践锻炼,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实施高级人才引进、兼职教师聘任等办法,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全方位的推进产学研合作。设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出发点的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建设奖、实验实训室建设奖等奖项,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技术、教学、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将科研项目、技术合作项目、订单式培养项目等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组织、机制、体制建设,提升院校整体以及教师的教学、学术、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科学有效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策略

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区域、行业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产学研合作目标、步骤、形式等策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思路和目标,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

1.多渠道、多形式策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成为学校的主体教学模式,产学研合作的理念贯彻于教学、科研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应该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目标。

2.走出去、请进来,实现“三赢”策略。走出去、请进来,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三赢”是产学研合作的有效策略。院校要主动寻求合作项目,开展技术合作,培育科研、教学项目,实施订单式培养、培训;将企业中的实用技术、先进技术通过各种方式引入学校;将企业标准、规范及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竞争意识等引入课堂;聘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兼职任教;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互惠互利,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

3.徐徐渐进,分阶段实施策略。徐徐渐进,分阶段实施,有利于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第一阶段为宣传、动员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宣传、政策引导、学习和研究,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观念的转变;第二阶段为全力促动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树立典型、交流经验及相关机制制度的建立,调动管理人员及教师的积极性,多渠道寻求产学研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积极引进人才、资金、技术、设备及项目,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第三阶段为实力推进阶段,通过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现依靠学校信誉、影响、水平、实力等广泛参与社会合作,实现与企业、科研院所的互动合作。

4.五结合策略。五结合策略,即专业与市场结合、教师与技术结合、课程与职业标准结合、实训基地与行业结合、学生与企业结合策略。专业要与市场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及技术发展的要求相结合;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研究相关的技术,关注技术发展动向;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适应;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依托行业建立实训基地,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学生尽早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的特点,了解企业的文化,认识企业的技术,认识企业员工的工作任务与性质,使学生尽早进入职业状态。

三、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方式

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状况,拟定产学研合作方式,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以下几种合作形式非常有效。1.以加强实践教学为目标的产学合作形式。在企业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及信息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强化实践教学。2.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合作方式。开展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依托专业建设开展订单式培训等。3.以技术合作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方式。成立校内专业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一方面开展教育科研,研究高职教育,另一方面,开展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合作,积极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工艺革新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与咨询活动。4.以资源整合为目的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方式。利用企业中闲置或剩余的教育资源、设备资源等,以期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

四、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实施

1.组织、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学术、项目研发会议,加强沟通。积极组织具有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参加,或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组织的学术、技术开发、项目研发会议,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学术、技术交流,发布推广院校自身的合作项目,寻找行业企业的合作项目。2.有计划地推出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了适应产学研合作需要,院校应有计划地面向社会发布产学研合作项目。如:技术服务、技术转让、项目开发、订单式培养、职工培训等项目。3.积极开展科技开发。院校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致力于教育科研的同时,重点支持研发性科研活动,鼓励教师的研发工作。特别要扶持和鼓励成立实体和非实体等类型的研究所,并从经费、人力、设施、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争取取得一批科技开发成果,并实现技术转化,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此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依托校内成立的研究所开展项目研发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市场及技术发展的动向,促进教学业务和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锻炼教师队伍。4.鼓励支持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学生参与项目研发、研究所工作,承担方案设计、制作、加工等任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科研意识、实践技能、质量意识、工作态度等方面得到锻炼;另一方面,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研究所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将科研工作中的部分工作任务,引入实训、综合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分别参与项目的设计、程序编写、生产制作、安装调试等工作,使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有效融入任务完成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5.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院校应利用与行业的血缘关系,充分发挥行业技术、资源优势,在专业设置、教学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与行业密切的合作,依托行业建设自身产学研合作环境,为进一步产学研合作奠定基础。

五、高等职业院校实施产学研合作应关注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总结以往经验,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解决好这些问题能有效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

1.转变观念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先导。只有真正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将应用性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走向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

2.态度积极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先决。在当前形势下,要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学校的态度一定要积极主动,要善于抓住机会,把握时機,增强与企业的情感,以诚恳的态度赢得企业的信任。当然,企业的态度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只有双方都充分认识到了合作的意义,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合作。

3.政策和策略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保证。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校要实施产学研合作教学,首先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才能够从学校方面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只有让企业感到方便、实惠、有价值、有意义,企业才会下决心并全力以赴的与学校开展合作。因此,校内的激励政策和对外的灵活策略,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保障。

4.实现双赢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校培养了高质量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质量,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企业得到了技术,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也解决了企业自身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使企业得到实惠,只有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均分、风险共担,才能在合作教育过程中建立双方长久、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5.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多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举步维艰,许多所谓的改革也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式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革除,只有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才能真正实现用实用的、先进的技术培养应用性高技能人才,才能真正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推进教学改革。

6.学校的实力是产学研合作的根本。企业在选择与学校合作时,除了情感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学校的信任度,而信任来源于学校的综合实力。一方面学校通过自己的质量、品牌、项目及态度展示自己的实力,赢得企业的信任,以实力取胜;另一方面学校的强盛是产学研合作的结果,通过产学研的成果合作,也可以促进学校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总之,产学研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只要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指导思想,建立可行有效的机构机制,采取合理的合作策略、工作方式,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实施,解决好产学研合作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

作者:石雪冬

上一篇:课程教学改革与网站设计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高年级德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