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后果背景下盈余管理论文

2022-04-27

摘要:目前对盈余管理测量主要有三种测量方式,本文对这三种测量方式特点和利弊进行了分析,指出盈余分布法主要适用于发现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总体应计模型主要适应于发现会计操纵性盈余管理,而特定应计模型既可以应用于发现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也可以应用于发现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行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经济后果背景下盈余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经济后果背景下盈余管理论文 篇1:

真实盈余管理的隐蔽性手段及经济后果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现状的介绍,提出应重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并对其手段以及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盈余管理;手段;经济后果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7. 008

1 引 言

在盈余管理的研究中,从实施手段来看,盈余管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后者被定义为公司管理者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或控制交易具体发生时点所达成的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相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方式更加隐蔽,使外部投资者也更加难以分辨。安然事件之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实施对企业管理者选择盈余管理的手段产生了影响,由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转换为更为隐蔽、更不易被发现的真实盈余管理。当前,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而忽视了真实盈余管理。

2 文献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就致力于对盈余管理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在其存在性、手段、动机、经济后果研究以及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活动比较等方面。研究之初,学者们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在公认会计原则范围内,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上做出对自身有利的决策,并不认为盈余管理还包括构造真实交易或控制交易活动时间的真实盈余管理,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比如Scott(1999)等。而Healy 和Wahlen (1999)以及Skinner(2000) 指出,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而且包括构造真实交易活动的真实盈余管理,其更具有隐蔽性。Dechow和Sloan(1991)的研究发现,在美国资本市场中,在企业的CEO任职的最后几年,企业的研发费用会出现下降,通过减少酌量性费用来达到盈余的目的。Zang(2012)发现应计项目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盈余的一套组合方式,公司的管理者作为“理性人”,在权衡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与收益后,相互替代性地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操纵利润,一旦公司所面临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成本增加,管理层就会转向所需成本较低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如果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降低,管理层就会采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

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真实盈余管理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2011)以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为背景发现,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会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公司规模、债务对应计项目操控程度有显著负效应,对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正效应;管理层薪酬对负向的应计项目操控有负效应,对正向的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朱朝晖、丛丽莉(2011)通过对微利企业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异常产品总成本、异常酌量性费用的分析,验证了微利公司经营活动中基于保盈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3 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相对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更加复杂隐蔽。管理者构造出真实的交易活动来影响当期的财务报表以及现金流量来误导投资者做出不正确的决策。管理者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时,主要采取以下手段。

3.1 销售操控

管理人员为了提高当期的销售收入,通过价格折扣或提供更加宽松的信用政策来实现销售操控。特别是在临近年末,当管理者预期当季销售情况不景气或者没有达到预定的销售目标时,会通过异常的促销活动来实现当年达到盈余目标。这种年末的促销活动会暂时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吸引客户,但是,异常的促销活动也会导致下一个会计期间市场需求的冷谈,客户可能对于企业降价销售形成预期,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另外,由于宽松的信用政策可能会使企业向信用不佳的客户赊销商品以及延长客户的付款期,不利于企业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降低应收账款的周转率。门槛的降低,虽然能够提高企业当期的销售水平,但是,可能会造成大量质量不高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2 酌量性费用操控

Greham(2005)通过对401家公司高管的调查发现,管理人员有强烈的动机采取真实盈余管理来达到操作报告盈余的目的,其中,有80%的高管表示他们愿意通过减少研发费用、广告费用、培训费用等可操纵成本来达到盈利的目标。可操纵的费用包括:职工培训费、维修费、销售费用、研究开发支出、广告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由于这些费用支出在短期内不会立即对企业产生效益,也不会对当期正常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且会减少企业当期的会计利润,而这类费用一般是由管理者来决定是否增加或减少,所以,当经营活动不佳时,管理者大都会采取推迟或缩减费用支出等手段来增加企业的短期利润。

3.3 生产操控

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生产成本分为固定生产成本和变动生产成本。当产量在一定范围内时,产品的固定费用总额不变,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共同来承担固定成本,所以,企业通过增加会计期间产品的产量来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从而在销量一定的情况下,销售成本的下降,可以增加当期的营业利润。但是,在销量一定的情况下,产量的增加导致企业存货的大量积压,大量存货会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会增加企业的仓储费用,长期还可能增加存货毁损或减值的风险。

3.4 关联方交易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指出,关联方交易的类型通常包括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或接受劳务、担保和抵押、提供资金、租赁、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关键管理人员薪酬。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较为隐蔽,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10种可以构成企业关联方的存在形式,以防止企业进行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但是,企业可能会有意规避明确规定的10种关联方,打准则的擦边球,利用关联方交易的非关联化来实现对盈余的管理。实际上,各个关联方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的交易可能会偏离市场的公平交易原则,比如上市公司从关联方租赁优质资产,但只支付较低的租赁费用,或从关联方租赁劣质资产并支付高昂的租赁费用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对于ST或*ST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退市,企业会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输送利润,有些企业为了上市,并达到证劵会所要求的上市要求,可能会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达到盈利的目的,比如银广夏事件等都是利用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当企业需要配股或增发股票时,也可能利用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3.5 资产处置

企业可以通过销售资产等方式来调节企业的利润,管理者有权来决定资产的处置时点。当企业的业绩不佳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管理者可以选择转让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企业的有价证券等资产来增加企业的盈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准转回。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盈余管理的发生,但并没有完全切断利用资产减值来调整盈余的路,企业可以将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予以处理,转销计提的减值,变相转回减值,达到增加盈余的目的。

3.6 回购股票

当企业的业绩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时,股票的价格可能会受到影响,造成股价下跌,影响企业的市场形象。在资本市场上,每股收益EPS是证券分析师预测以及投资者衡量企业业绩的一个重要基本业绩指标。企业发行在外普通股每股收益(EPS),等于归属于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当期净收益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所以,管理者为了避免由于业绩没有达到市场预期而造成的股价下跌,会选择股票回购,在总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在外的发行股票规模,来提高每股收益水平,从而实现甚至超过市场的预期,防止股价的下跌。

4 真实盈余管理产生的经济后果

企业采取真实盈余管理影响企业的业绩,不仅影响各期的盈余,而且也会影响各期的实际现金流量。通过操纵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来达到企业短期的目标,会使企业偏离正常的经营活动,从长远来看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但是,偶尔的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现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真实盈余管理产生的经济后果。

4.1 真实盈余管理消极的经济后果

4.1.1 销售操控的消极经济后果

当企业业绩不佳时,管理者通过价格折扣或提供更加宽松的信用政策来实现本年的销售量,以达到投资者等对企业的预期。管理者通过给予价格折扣来吸引客户的需求,但是,客户的需求是一定的,当期盈余虽然增加了,但是可能会影响下期的销售,还会给客户造成一个预期,当价格回归正常时,客户预期企业还会提供折扣。当管理者采取提供更加宽松的信用政策来吸引客户时,当期的利润增加,但是当期的应收账款也随之增加。由于信用政策的放宽,可能之前不符合规定的客户也可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坏账的可能性增大。

4.1.2 费用控制的消极经济后果

企业管理者通过大幅度削减当期费用的支出,来提高当期会计利润,在短期内,大幅度缩减费用支出并不会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企业将造成不少的危害。比如,由于经营不佳,企业当期利润下滑,管理者通过减少员工培训、研发费用的支出以及广告费用等对短期内不会带来明显损害的策略来增加盈余。但是,由于研发费用的支出是支持企业内部研究新产品以及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必不可少的费用,管理者长期减少研发费用支出,会降低企业的新产品与新技术的研发能力,更会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以后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员工培训费的支出,是为了使员工及时了解以及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费用支出的减少,会降低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以及浪费企业的资源。可控费用的减少,只会对企业的利润造成短期的影响,是以牺牲未来的利润为代价来增加当期利润的短视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4.1.3 生产操纵的消极经济后果

企业为了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提高产品的边际收益,过多地生产产品以分摊企业日常的固定开支。增加产品的生产虽然可以降低企业的单位成本,但是,在销量一定的情况下,过多的产品销售不出去,造成企业积压过多的库存商品。当期企业的利润会增加,但是,过多的存货,会导致企业对存货的持有成本增加、存货减值准备的增加以及资金利用率的降低,长期会影响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这种操纵是以牺牲未来利益来增加当期盈余的行为,对未来企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1.4 股票回购操控的消极经济后果

Bens (2002)研究发现,实施员工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为了避免每股收益的稀释,将资金用于回购股票,导致随后几年的公司资产回报率下降;李增福 等(2011)研究发现,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应计盈余管理活动会导致融资后公司业绩的短期下滑,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则会引起公司业绩的长期下滑。真实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之后业绩滑坡的主要原因。

4.2 真实盈余管理积极的经济后果

根据信号理论,管理者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来达到市场的预期,向市场传递一种积极的信号。Chen 等(2010)通过检验企业为迎合分析师预期使用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活动的情况发现,投资者对达到市场预期的盈利给予积极的市场回报,对采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企业和其他未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股票回报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给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在一定的范围内,管理者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不仅有助于向提高企业的声誉以及投资者的信心,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股价,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短暂的真实盈余管理有利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不必要的诉讼以及其他资本成本,使企业在未来运营得更好。

5 小 结

美国安然事件之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实施对企业管理者选择盈余管理的手段产生了影响,更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选择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而且随着各利益相关者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关注,为了达到企业目标等目的,企业管理者把盈余管理的目光转移到构造真实交易活动的真实盈余管理。但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的消极影响并不是一时的,且成本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而言比较高,执行难度以及监管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在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颁布以来,会计人员有更多空间来利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这种变化对于盈余管理的选择是否像颁布SOX法案带来的变化一样,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1(1).

[2]刘启亮,刘晶莹,谈丽华,张雅曼.IFRS的强制趋同、盈余动机与应计及真实盈余操纵[J].财会通讯:综合(下),2011(5):9- 15.

[3]肖家翔,李小健.盈余管理研究新方向:真实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12(5).

[4]张子余,张天西.“真实销售行为”的动态选择与经济后果[J].南开管理评论,2011(6):128-136.

作者:王培 邵君喆

经济后果背景下盈余管理论文 篇2:

盈余管理不同测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摘要:目前对盈余管理测量主要有三种测量方式,本文对这三种测量方式特点和利弊进行了分析,指出盈余分布法主要适用于发现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总体应计模型主要适应于发现会计操纵性盈余管理,而特定应计模型既可以应用于发现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也可以应用于发现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盈余分布 总体应计 特定应计 盈余管理测量

一、盈余管理的内涵界定

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动主要是通过财务报表来传达给外部信息使用者。在这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会计准则允许管理层运用他们的的知识和职业判断来编制报表。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审计的不完善性,管理层在利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表的同时,也给盈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活动空间。目前,理论界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尚无统一认识,国内外学术界广为引用的有以下代表性的观点。

(一)Schipper对盈余管理的定义 Schipper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Schipper 1989)。Schipper在定义盈余管理时,虽然没有明确地对盈余管理的类型进行划分,但指出盈余管理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发生在外部披露过程的任何地方,并进一步指出,如果将盈余管理的定义稍加扩展,盈余管理还应该包括真实盈余管理,即指那些利用投资或者融资决策的时间安排来改变报告盈余或其某些组成部分的行为。由此可见,Schipper实际上根据实施手段的不同,把盈余管理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会计系统提供的机会,如管理层在公认会计原则范围内通过选择会计处理方法而进行的应计盈余管理;另一类是通过安排研发支出水平,或者广告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生产线等真实交易而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由于很难区分真实盈余管理是用来最大化股东利益,还是盈余管理,因而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真实盈余管理更难被信息使用者所察觉。Schipper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突出了盈余管理的目的主要是获得个人私利,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以管理层的动机或目的对盈余管理进行定义的方式欠妥,因为人的动机和意图是内心且无法观察到的东西,因此,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人们永远无法为这种定义下的“盈余管理”进行变量的界定和直接测量(宁亚平,2004)。

(二)Scott对盈余管理的定义 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William.K.Scott 1997)。与Schipper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相比,Scott明确界定了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会计准则赋予的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达到自利或者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指出了盈余管理的“合法性”,这样就把盈余管理与盈余欺诈或者说盈余舞弊区分开来。此外,Scott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更为中性,即盈余管理可能会因为管理层的自利行为造成资源的错误配置,但盈余管理的应用也有可能具有增加信息含量的作用,如应计会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现金流量的波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市场价值的目的。但Scott对盈余管理的定义过窄,因为一个企业的盈余,不但可以通过会计选择进行调整,还可以通过提前或者拖后实际经营决策来调整盈余,如在会计期末通过增加价格折扣或者优惠的信贷条件来加速存货的销售,使当期的账面盈余得以增加。

(三)Healy和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 Healy和Wahlen从会计准则制订者的角度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Healy and Wahlen,1999)。在这个定义中,Healy和Wahlen明确指出了盈余管理有两种方式,即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和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主要利用公认会计原则所给予企业在不同会计方法以及估计之间的选择来进行盈余管理,而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主要是利用真实的交易,通过对交易的性质、时间和内容进行刻意筹划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Healy和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可以说是目前最全面。它对Schipper和Scott的定义进行了综合,既包含了Schipper定义中对盈余管理类型的说明,又兼容了Scott定义中的中立性,指出了盈余管理有其成本和收益,因而Healy和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目前是理论界研究应用最广的。

二、盈余管理不同测量方式的比较分析

根据近二十年来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对盈余管理采用的研究设计方法主要有即频率分布方法、总体应计模型和特定应计模型。其中频率分布法主要用于发现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总体应计模型主要用于发现是否存在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而特定应计模型既可以用于发现是否存在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还可以用于发现是否存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一)频率分布方法 频率分布方法的特点是通过研究管理后盈余的分布密度来检测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种方法首先假定未管理的盈余大致呈正态分布, 然后通过检验报告盈余在临界点附近的不连续分布来检验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如果管理后的盈余明显不符合这一分布形式, 就说明公司存在盈余管理。Burgstahler 和 Dichev最早应用频率分布法估计盈余管理水平的学者,他们认为,在不存在盈余管理的情况下,盈余分布函数在统计意义上是光滑的,当阙值处存在盈余管理时,阙值左边相邻间隔内的观察值频率异常低,右边相邻间隔内的观察值频率异常高,从而造成在阙值处密度分布函数不光滑或者不连续,因此,可以通过检验阙值左右两侧单位区间内的观测实际数与预期数是否显著异于零,而判断盈余管理程度(Burgstahler and Dichev 1997)。在Burgstahler和Dichev研究的基础上,Degeorge等(1999)提出了利用分布函数来检验盈余管理行为,这几位学者构建了一个模型,通过对报告盈余分布密度的T检验来验证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频率分布法是从宏观层面提供了样本整体盈余管理幅度和频率的相对比例,因而频率分布法的突出优点就是,仅仅通过检查盈余的分布就可以鉴别出哪些公司有盈余管理的行为。但运用这种方法来计量盈余管理无法获得关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或者程度的信息,因而研究结果无法进一步用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程度、经济后果、市场识别、限制因素等各方面的研究,应用领域较为狭窄。

(二)总体应计模型 总体应计模型试图根据总体应计利润和其解释性因素之间的关系来界定哪些应计利润是操纵型的,即用一定的模型将总的应计利润分离为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并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和程度。这方面的研究最早起源于Healy(1985)以及DeAngelo (1986),他们分别用总应计利润和总应计利润的变化来衡量管理层对盈余的操纵程度。继Healy和DeAngelo之后,Jones(1991)引入回归分析方法,通过控制影响总应计利润中的非操纵型因素,在总应计利润和销售收入变化以及固定资产的变化之间建立了一种线性关系。表(1)汇总了总体应计模型的几个代表人物及其模型。总体应计模型的特点是将会计盈余分为经营现金流量和总体应计利润两部分,同时又将总体应计利润按照操纵程度的难易划分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两部分,操控性应计利润即代表盈余操纵的程度。但由于操控性应计利润是不可观测的,因此,通常是先设计一个模型来计算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然后比较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和总应计利润的大小,如果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小于总应计利润,就证明存在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量就是二者之差。总体应计模型是从微观层面提供了样本个体盈余管理计量的绝对值,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各种应计操纵行为,如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的变化,从总体上把握一个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计量相对简单,对研究企业没有特殊要求,计算出来的结果更具有普遍性。Bartov,Gul和Tsui(2001)利用操纵性应计利润和收到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对这几种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和评价,检验结果表明,截面Jones模型和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能够更好地揭示公司的盈余管理。但由于影响应计利润水平的因素太多,而现有的截面Johns模型和修正的截面Johns模型仅仅考虑了资产规模、收入增长等因素,没有考虑负债、盈余预期增长速度等其他经济因素对应计利润的影响,因而加大了计量偏差。孟越等(2011)进一步指出导致操纵性应计利润估计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企业重组;谨慎性会计原则的影响;销售策略与客户关系。McNichols曾经指出Johns模型仅仅控制了当年销售收入的增长,但是没有考虑到拥有不同长期盈余增长能力的企业其营运资本投资决策可能会有不同(McNichols,2000)。此外,根据前面对盈余管理定义的梳理,可以发现盈余管理主要包括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和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两种实施手段。21世纪初,为了应对接连曝光的重大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监管者有意识地收紧了会计准则的弹性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公司高管可能会更倾向于通过交易操纵来进行盈余管理。Cohen等(2008)研究发现,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之后,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操纵行为有所遏制,但交易操纵活动显著增加(Cohen, Dey et al. 2008)。而目前的总体应计模型主要侧重于对由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而带来的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水平进行计量,对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明显估计不足,这可能会影响到计量的准确性。

(三)特定应计模型 特定应计模型的特点是通过一个特定的应计项目或者一组特定的应计项目来建立计量模型, 以此来检测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研究某个或某些特定的行业,如银行业中的贷款损失准备、保险公司的索赔准备等。最早应用特定应计模型来研究盈余管理的是McNichols and Wilson,他们集中对坏账准备这一特定的具体项目进行了研究,提出如果管理者没有进行盈余管理,也能够对资产减值损失做出无偏估计,那么坏账准备的当期提取额应取决于管理者根据现有信息对未来冲销所作的合理预期,这样根据“坏账准备”账户的期初余额,当期冲销额,下期冲销额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回归方程如下:Provt=α0+α1Bgbdt+α2Writeofft+α3Writeofft+1+resprovt。这个回归方程式中的回归残差resprov作为坏账计提的操控性应计,用来检验一个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McNichols和Wilson是将特定应计模型应用到检测会计操纵性盈余管理,而Roychowdhury则开始将特定应计模型应用到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的检测中。21世纪初,为了应对接连曝光的重大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监管者有意识地收紧了会计准则的弹性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公司高管可能会更倾向于通过交易操纵来进行盈余管理。Roychowdhury采用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异常生产成本、异常可操控性费用分别作为加速销售、过量生产和削减可操纵开支等操纵行为的替代指标来检验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Roychowdhury, 2006)。Cohen and Zarowin (2010)则利用 Roychowdhury (2006)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测量模型,构建了一个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的测量公式,认为一个企业总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应该是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异常可操控性费用之和,或者是异常生产成本与异常可操控性费用之和。相对于总体应计模型来讲,使用特定应计模型方法的一个优点是这种方法研究解释变量与单一应计利润项目的关系,如果解释变量与各个应计利润项目的关系不同,如有的正相关,有的负相关,利用总体应计利润方法会因此产生误差,但具体应计利润项目可以克服这一不足。研究者可以根据对公认会计原则的理解,获得对影响应计利润的关键因素的理解,从而针对特定盈余管理手段所产生的单项操控性应计进行检验,降低了总体应计模型的噪音,因而在度量可操控性应计上的精确性优于总体应计模型;另一个优点是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那些更隐蔽的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的计量。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运用这种方法需要研究者对制度背景有深刻的认识,如果不清楚哪些应计利润项目被操纵,该方法的可行性就会大打折扣。此外,与总体应计利润项目相比,具体应计利润项目的操纵量更小,如果所选择的具体应计项目不够敏感,则会使某些实际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无法被检测出来。

三、结论

在盈余管理的研究方面,如何准确地测量盈余管理程度一直是个难点。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行为的测量方面。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之后,会计准则的弹性空间被收紧,公司高管通过会计操纵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受到遏制,同时为了规避责任,公司高管也越来越多地采用隐蔽性更高的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行为达到误导报表使用者的目的。在这种形势下,要求理论界开发出更合理、更准确地模型来更好地衡量两种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目前在盈余管理测量方面主要存在三种测量方式,盈余分布法主要适用于发现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总体应计模型主要适应于发现会计操纵性盈余管理,而特定应计模型既可以应用于发现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也可以应用于发现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行为。但采用特定应计模型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不同手段,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特定项目单独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会计研究》2004年第9期。

[2]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探析》,《会计研究》2005年第6期。

[3]孟越等:《基于盈余分布密度检验的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2期。

[4]夏立军:《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0期。

[5]Burgstahler, D. and I. Dichev. 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6]Cohen, D. A., A. Dey, et al.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 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 Accounting Review,2008.

[7]Cohen, D. A. and P. Zarowin ,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

[8]DeAngelo, L. E. Accounting Numbers as Market Valuation Substitutes: A Study of Management Buyouts of Public Stockholders,Accounting Review,1986.

[9]Dechow, P. M., R. G. Sloan, et al.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Accounting Review,1995.

[10]Degeorge, F., J. Patel, et al. Earnings Management to Exceed Thresholds,Journal of Business,1999.

[11]Healy, P. M. The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5.

[12]Healy, P. M. and J. M. Wahlen.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Accounting Horizons,1999.

[13]Jones, J. J.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

[14]McNichols, M. F. Research Design Issues in Earnings Management Studie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0.

[15]Roychowdhury, S.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

[16]Schipper, K. 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Accounting Horizons,1989.

(编辑 梁 恒)

作者:王莉

经济后果背景下盈余管理论文 篇3: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评述

摘要:近年来在监管日益严格的环境下,真实盈余管理被越来越多的采纳为新的盈余管理方式。本文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手段、计量方法、经济后果及约束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关系,探讨了从应计盈余管理到真实盈余管理的发展演进的脉络和原因。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会计操纵

盈余管理已成为管理者操纵利润谋取个人利益或公司利益的常用工具,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自2002年SOX法案颁布以来,企业管理相继都减少对应计盈余管理的使用,而倾向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显而易见,监管环境的日益严格加快了企业走向真实盈余管理的进程。当然,其原因绝非这么简单,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真实盈余管理的文献进行梳理,对其中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演进发展的脉络,以期为盈余管理的研究和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界定

关于盈余管理,最狭义的定义认为是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其背景是造假的极端猖獗使得人们认为会计不过是一个游戏而已。比较一般的能够为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定义被解释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前期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三点:第一,盈余管理的结果最终要改变财务报告,使其“看起来很美”;第二,其实施是为了获取管理层自身的个人利益;第三,其属于会计操纵,手段通常是寻找会计准则中可资利用的漏洞去控制盈余,或者说,在操作层面上,是一个技术活。

Schipper(1989)提出盈余管理是“一种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而获取某些私有收益的行为,并认为真实盈余管理通过适时性的财务决策来改变报告盈余。认为盈余管理的研究发展至今,多数文献均围绕“会计手段”展开,“构造交易”式盈余管理却很少被关注。前者可称为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后者可称为“真实盈余管理”,这是首次提出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Healy和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运用会计手段或构造交易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实际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某合同条款的结果,而该合同是以报告的会计数据为依据的。该定义只是增加了对真实盈余管理契约动机的表述而已,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直到2005年,Ewert和Wagenhofer(2005)对真实盈余管理定义做了补充,即改变真实交易的时间以及构造真实交易意味着管理者偏离最优计划来改变盈余。在Schipper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增加了“改变交易的时间”,他们认识到真实盈余管理不仅仅是“无中生有”(让一个正常情况下不该发生的交易发生)的过程,而且还可以是真实交易的时间控制过程。目前,关于真实盈余管理代表性的定义来自Roychowdhury(2006),即真实盈余管理是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管理者希望通过真实盈余管理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财务报告的目标。Zhao,Y.et al.(2011)提出真实盈余管理就是为实现短期盈利目标而进行的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从盈利目标的角度对真实盈余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从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第一,它不直接影响财务报告,而是通过对交易的控制间接影响财务报告。第二,在操作层面上,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活,更大的意义上它是一个体力活,因为它发生了实实在在的业务,产生了真实的现金流量。只不过这个业务可能很多都是在管理层的掌控之中进行的,而非自然而然的市场行为。第三,它的视野更加广阔,其所操控的交易活动与会计相联系,却又远远超出了会计之外。它操作起来难度可能更大,如果将交易分为内部交易和外部交易两种情况的话,则内部交易还仍然可以为管理者独立运作,但外部交易则需要与本企业之外的主体发生联系,需要他们的配合,所以实施起来难度更大。

宁亚平(2004)尝试将两个定义进行综合,提出“盈余操纵”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包括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两种。而“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在今天看来,他认为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这个观点显然有失偏颇。从定义中可以看到,与“会计手段”盈余管理相比,真实盈余管理的不同在于它通过构造真实的交易活动实现盈余目标;而与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正常的经营活动相比,真实盈余管理偏离了这一初衷、损害了企业的价值。通过两个定义的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两种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却是为着一个同样的目标,即让利益相关者相信,他们已经实现了财务报告的目标,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任务。第二,二者的理论基础也是一样的,都是基于信息观指导下的盈余管理,即管理者并不关心盈余管理所获得的真实收益,而只关心信息使用者的满意程度,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迎合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以最终达成管理者的个人利益或公司利益。第三,会计准则对二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应计盈余管理更多的是利用现有的准则,在准则规定的备选方法集合中去找寻机会,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是绕过会计准则去构造真实的交易,试图逃离准则的限制。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具体内容及方式选择

( 一 )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其计量 (1)动机。监管者在不断规范管理者行为的同时,管理者也在不断改变管理盈余的方式。从最初简单的造假到现在的复杂交易,盈余管理的方式变化多端、层出不穷。学术界对管理者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基本形成了共识。真实盈余管理是盈余管理的一部分,它包括了盈余管理的一般动机,在这一点上,它与应计盈余管理并无不同。(1)管理者为了获取个人利益(Dechow and Sloan,1991;Marquard and Wiedman,2005)。(2)避免违反债务条款,使企业经营行为不受债务契约的限制(Hand et al.,1990)。(3)实现分析师的预期,避免不良市场反应(Roychowdhury,2006)。至于真实盈余管理是否有自己独特的动机,学术界尚无人对此进行研究。(2)手段。对于如何进行真实盈余管理,通常认为有五种手段:销售操控、费用操控、生产操控、销售资产和回购股票,也有人将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三大类型(Xu, Taylor and Dugan, 2007)。这种分类方法显然借鉴了现金流量表的关于影响现金流量的活动类型的划分,也从侧面说明了交易操纵通常情况下会引起现金流量的变化。当然,前述五种手段的分类可以分别纳入三个类型中进行考察。目前研究较多的经营活动操纵行为主要包括:操纵研发活动(R&D)开支、加速销售、过量生产、非流动资产的销售等。其中R&D开支的操控很早就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DeChow and Sloan(1991)的研究则表明制造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在其任期的最后几年通过减少R&D开支来提高短期盈余。投资活动操纵的典型表现形式是在特定的时间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通用电器(GE)就是一个典型,通过上述交易操纵行为,GE实现了收益的长期平稳增长,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奇迹。投资活动操纵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形式。例如,股票回购、投资可转换债券或可转换优先股并控制转换时机等。此外,企业可以通过构造特殊的融资交易或者选择特定的融资方式来影响企业的当期盈余。如Marquardt and Wiedman(2005)发现,企业大量使用有条件转换债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Debt,简称COCOs)来避免对于EPS的稀释效应,COCOs中转换条件的设置主要是出于财务报告目的,而不是正常的商业目的。企业对于融资时间的选择也有可能不是基于经营或投资活动的实际需要,而是基于实现特定盈余目标的考虑。比如利息费用资本化问题,一个企业在资本项目完工后故意不停止利息费用的资本化,就违反了会计准则。但若企业放缓施工进度,在没有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同样达到了延长利息费用资本化时间的目的,这一行为即属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计量。在识别了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在应计盈余管理方面,操控性应计项目的绝对值或相对值能够反映会计操纵的整体水平,而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还没有类似的、非常理想的替代指标。目前的实证研究一般是对不同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分别选择相应的替代指标。例如,Gunny(2005)利用异常的R&D费用和异常的SG&A费用作为可操控性开支的计量指标。Roychowdhury(2006)将异常的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异常的生产成本、异常的可操控性费用分别作为加速销售、过量生产和削减可操纵开支等操纵行为的替代指标。Cohen,Dey and Lys(2008)则尝试将将单一指标转变合并为一个综合指标来反映企业整体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但是,其所设计指标的综合性还不足以代表企业整体,甚至连经营活动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都不能反映,更不消说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了。目前研究最集中的几种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均已建立相应的估计模型,例如,削减R&D开支(Berger,1993;Anderson, et al., 2003)、过量生产(DeChow et al., 1998)、加速销售(Roychowdhury,2006)等。其他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目前还没有开发出适当的计量指标、模型和方法。从单一指标到综合性指标,从单纯的R&D开支研究到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等多种手段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标志着学者们对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范围的扩大和深度挖掘。

( 二 )管理层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 从成本方面考察,实施两种类型盈余管理的成本差别较大。对于会计操纵,管理层只需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即可,企业不会发生实际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因此实施成本相对较低。而对于真实盈余管理,它通常需要有外部关联方的配合,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筹划并完成一项交易,还会发生实际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因此实施成本相对较高。综合比较两种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见表(1),我们知道虽然会计手段一样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但是管理层却还是倾向于选择实施真实盈余管理。就外在压力来说,主要是监管环境的变化,即监管日益严格,使得管理层采用会计操纵行为的灵活性越来越差,这降低了他们选择会计操纵的可能性。因为管理层从事会计操纵行为的能力可能会受到以前会计期间类似活动的限制。Barton和Simko(2002)认为资产负债表对以往的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累积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净资产水平反映了以往盈余管理的程度,当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被高估时,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弹性减少,后期管理盈余的能力将会下降。从而使管理层转向真实盈余管理。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经济原因:管理层对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本质上,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实施成本不是管理层关注的重点,管理层个人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才是实施某一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会计操纵行为实施成本较低,但被发现的概率较大,管理层个人将会承担较大的成本,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实施成本较高,但被发现的概率较小,且成本主要由股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承担,管理层个人承担的成本很小。管理层行为成本的“内在化”程度要比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高,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则具有更大的外部性。(2)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管理层充分利用真实盈余管理并从中榨取最大的工具性利益。真实盈余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不是被他们体验为一种净成本,而是被体验成一种净收益。他们并不以每个人的赞同为目标,而是在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职业经理人和分析师圈子里展示自己的能力,并获取赞同和尊敬,这些圈子之外的人的反应对他们而言具有很少的内在价值。他们倾向于与外部人互动以获得工具性利益,他们能够利用这些利益来加强他们在圈子中的位置,继续他们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并可能获得升迁等种种利益。(3)法律原因。Gunny(2005)认为,会计操纵行为事后遭受监管机构调查和集团诉讼的风险较高,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和正常的经营活动很难区分,它比会计操纵行为更加隐蔽,不易被发现。同时,监管者和独立审计人员对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通常缺乏检查的依据和标准,从而对其很难发挥遏制作用。即个人或企业为了避免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而选择了真实盈余管理。

三、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及其约束机制

( 一 )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盈余管理对企业决策、债权人决策、作为会计准则和监管规范制定者的政府决策及投资者的决策及市场的资源配置都存在影响, 尽管影响程度尚不能确定。理论分析表明,真实盈余管理虽然在短期内虽然增加了收益,但对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企业造成了实际的成本,会损害公司价值。在一项重要的问卷调查中,被调查的CEO和CFO们承认他们愿意为了达到盈余目标而对实际的业务活动进行操纵,即使这样做会降低企业的长期价值(Graham、Harvey and Rajgopal,2005)。Bens et al.(2002)发现企业通过削减R&D和资本性开支为股票回购提供资金,从而避免员工股票期权对于EPS的稀释作用,但他们提供的证据说服力很弱。Cohen and Zarowin(2008)的研究证明,在企业股票增发前后,企业的ROA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由于交易操纵导致的ROA下滑幅度要大于会计操纵造成的ROA下滑幅度,这表明前者要比后者具有更大经济成本。但现有的实证研究结果并没有提供关于交易操纵会损害企业长期业绩和价值的一致、充足的证据。即使是同一个研究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得出了相反的结论。Gunny(2005)的研究结果显示,从事交易操纵活动的企业在随后的年度里盈余和经营性现金流量显著下降,从而证明交易操纵活动降低了企业的长期业绩。然而随后他在2010年的研究则表明交易操纵使得公司的股票价格提高,管理层与顾客、供应商和(或)债权人的关系加强,给公司改善未来业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将使公司在未来运行得更好。Xu and Taylor(2010)的研究也发现,从事交易操纵活动的企业随后年度的经营业绩并未发生显著的下降。本文认为,从应计盈余管理到真实盈余管理,体现了企业管理当局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所做出的反应,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管理创新。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表现。但无论如何,其目的非常明确,即在于获取私人利益。毋庸置疑,该目的:第一,与公众利益相互冲突;第二,与公认会计准则中的中立性原则相矛盾。但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所以其经济后果并不一定是不利的。单就其对时间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对交易的安排而言,它的计划性很强,交易的操控如果按计划进行,则说明了其执行力的强大,所以最终也很可能会造成有利的经济后果。另外,通常认为真实盈余管理只关注短期目标,而对企业的长期目标不能兼顾,所以会增加企业的长期成本,从而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如果在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时候,能够平衡长短期目标,那么其对企业价值的损害这一结论就很难成立。虽然从出发点而言,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公共利益甚至是企业的利益,我们仍然只能说它很可能会产生不利于企业的后果,但也可能产生有利于企业的后果。只不过根据谨慎性原则,我们对于其可能产生的有利后果存而不论,专门探讨其不利后果,这就涉及约束机制的构建问题。

( 二 )真实盈余管理的约束机制 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相关问题是什么因素可以约束这种行为并降低其不利影响,从制度层面上看,影响和制约控股股东和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二是公司治理机制。(1)准则的制定:从具体到一般。Nelson, Elliott and Tarpley(2002)的研究表明,当会计准则规定的越具体的时候,企业越有可能通过构造交易的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因此,会计准则的改进,尤其是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向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转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交易操纵行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持续的博弈过程,准则运用者利用准则的漏洞,通过交易构造而实施盈余管理,而准则制定者则及时地通过修订旧准则或颁布新准则而填补漏洞,这是一个无休止的、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当然,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即同时也要考虑到准则制定的双重效应,在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中是否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而又反过来给管理层进行应计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个度的把握实在是对准则制定部门的一个考验。在当前学术界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效果分歧较大的情况下,寄希望于通过准则的改善去防范它,效果不佳自在情理之中。虽然,有学者经过论证得出了准则的制定从大处着眼,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管理当局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但其说服力十分牵强,也有赖于以后研究的推进提供进一步的证据。(2)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不单纯是一个会计问题,甚至不仅仅是一个管理问题。当前的研究成果倾向于证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能够减少交易操纵行为或减轻其不利后果。公司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又要受到其组成部分的制约。它包括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前者包括法律制度、产品与要素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等,后者包括董事会、管理者报酬、股权结构、债务融资、信息披露等。这些不同的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方向及程度也不尽相同。Cheng(2004)、Roychowdhury(2006)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存在能够减少经营活动的操纵行为,能够约束不适当的削减R&D开支的机会主义行为。Cheng(2004)同时发现有效的薪酬委员会理解并能够阻止操纵R&D开支的机会主义行为。Cohen ,Dey and Lys(2008)发现,高质量的审计师能够约束交易操纵。Yu(2008)则发现,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对会计操纵还可以进行较好地约束,但却有可能将使得被审计公司从事更多的交易操纵。其研究结果还表明,即使是高质量的审计师,他们对于交易操纵的监督不能达到满意的水平,这很可能是因为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在识别和定性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审计的时候更多的只是怀疑,而没有有效的证据证明他们的某些交易是被操控的。在二者之中,公司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更大,因为如果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再好的会计准则也可能成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技术手段。因此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是保证会计准则有效实施、提高盈余质量的重要制度安排或制度环境。

四、未来研究展望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盈余管理将会长期存在,由于监管的日益严格,真实盈余管理会被更加频繁地使用。自2005年以来,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一,现有的计量模型较为简单和粗糙,没有充分地考虑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还没有恰当地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所以,能否设计更加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去反映真实盈余管理的水平,并将某一因素对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的双重影响区别开来,是计量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也是后续研究应该关注的。第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企业会否在交易操纵之后又同时实施会计操纵呢,值得研究。第三,鉴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广泛性,似应将盈余管理置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之下去考察并研究,即结合社会学、法学等进行交叉研究,而这或许可以开启新的方向,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第四,如前所述,外部的监管显然只对会计操纵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而对于真实盈余管理则似乎效果不佳。那么,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会计研究》2004年第9期。

[2]陈波、王翠婷:《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3期。

[3]李彬、张俊瑞、郭慧婷:《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管理评论》2009年第6期。

[4]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期。

[5]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6]Schipper,K,.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Accounting Horizon.1989 .

[7]Healy, P.M. and J.M. Wahlen.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 Accounting Horizons, 1999 .

[8]Ewert, R. and Wagenhofer. A. Economic Effects of Tighten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to Restrict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5 .

[9]Roychowdhury,S.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6.

[10]Dechow, P.M. and R. G. Sloan. Executive Incentives and the Horizon Problem.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1.

[11]Marquardt and Wiedman.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Transaction Structuring: Contingent Convertible Debt and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ch, 2005.

[12]Hand, J, P. J. Hughes, and S. E. Sefcik. Insubstance Defeasance: Security Price Reactions and Motiv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1990.

[13]Xu, R. Z. and G. K. Taylor. Consequences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on Subsequ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 2010.

[14]Gunny, K.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olorado. 2005.

[15]Cohen, Dey&Lys.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 and post-Sarbanes Oxley periods",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16]Berger, P. G. Explicit and Implicit Tax Effects of the R&D Tax Credit.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

[17]Anderson, M.C., et al. Are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

[18]Dechow, P. M, 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and Cash Flow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8.

[19]Bartov Eli..The Timing of Asset Sales and Earnings Manipulation.The Accounting Review,1993.

[20]Graham, J.R., C.R. Harvey and S. Rajgopal.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5 .

[21]Bens, Daniel A., Venky Nagar, Douglas Skinner, and M.H. Franco Wong, employee stock options, EPS dilution and stock repurchas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

[22]Cohen & Zarowin.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

[23]Gunny,K.,"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real activit ies manipulation and future performance",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7(3): 2010.

[24]Nelson, M. W., J. A. Elliott, and R. L. Tarpley. Evidence from Auditors about Managers’ and Auditors’ Earnings Management Decisions.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2 .

[25]Cheng, S. R&D Expenditures and CEO Compensation.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4 .

[26]Cohen,Dey &Lys,"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 and post-Sarbanes Oxley periods",The Accounting Review 82(3) : 2008 .

( 编辑 聂慧丽 )

作者:郝继伟

上一篇:农村经济发展之农业机械论文下一篇:工学结合与高职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