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发展农业经济论文

2022-04-27

摘要产教关系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表现,实现产教关系和谐发展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演进轨迹具有阶段性和发展性,影响和制约因素复杂多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产学研结合发展农业经济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产学研结合发展农业经济论文 篇1:

高校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产学研”体制探究

【摘要】高等学校是培育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和开创现代生产技术的基地,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优势凸出。尤其是那些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的高等学校,农业对其依赖更为明显。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高等学校服务现代农业的潜在优势,重构“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扫去制度屏障成为时代课题。本文拟就“产学研”结合的思想路径所做的思考,但愿能对探索“产学研”结合模式有所裨益,对高等学校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校 农业经济 产学研 体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武汉轻工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当前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y16。

高等学校是培育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和开创现代生产技术的基地,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优势凸出。尤其是那些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的高等学校,农业对其依赖更为明显。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高等学校服务现代农业的潜在优势,重构“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扫去制度屏障成为时代课题。本文拟就“产学研”结合的思想路径所做的思考,但愿能对探索“产学研”结合模式有所裨益,对高等学校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发。

一、以整体发展为统领,夯实“产学研”结合的思想基础

發展是第一要务,而整体发展则是发展的基本要求,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整体性发展始终是统领一切思想行为的旗子。有了这面旗子,“产学研”结合便有了合理性,有了前进的目标和为此目标而奋斗的不懈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时代条件下,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公司企业必须积极迎和市场需要,快速更新观念,以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重整组织模式和工作关系,革新激励模式和评价标准,以项目为纽带,按贡献计酬劳,推进社会整体发展。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安宁摇篮。除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人才培养工作外还,还应在探索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功能与外部社会的合作模式与合作途径,打造出一套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公司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探索出一条不同以往的、又很适合今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政策引导为方向,兼顾“产学研”结合的社会需求

政府政策是政府以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站在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的立场上制定出来的,具有宏观规划作用。因此它所设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不论是整体性的还是局部性的,其间的关系都是非常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是在当今这种日益凸显出来的大科学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以争取最大工作合力的新型的生产关系模式。实现这种生产关系模式,将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只有在政府政策的宏观引导下,“产学研”结合才能把各种社会机构的分力最大程度地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才能避免社会出现各种发展能量相互抵消的负面效应。一是要有通盘考虑和长远设计。各参与单位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认真领会政府政策的基础上,正确分析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利益需求,设计出符合自身需要的具体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最大可能提升生产力水平。二是高等学校在这方面要有战略性考量,不断增强自己的政策敏感性和实践鉴别力,强化发展观念,树立战略意识,为最终建立起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并积极投身到社会产业模式调整的洪流中去。

三、以项目合作为纽带,重构“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

改革开放前,我们的产、学、研一度也是结合在一起的。但结合的力度和发展水平不高,通过革新制度、重整责权、凸现效率、提升速度,为之后的以项目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提供了有效的经验。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量上出现了质的飞跃,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量的要求,在质的方面,高等学校与外部社会的结合之路日益凸显。以项目来结合,项目是价值体系、创造体系和利益体系。项目执行时,项目参与主体首先以合同方式规定各自的责权利。这样一来,参与主体在市场规范的约束下各自发挥竞争优势,大家各显其长,各尽其能,责任互束,各取其利。

四、以转化现实生产力为动力,激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能量

高等学校里的教师被固定在某个院系或者学科专业,在行政管束和学术层压的双层制约下,开展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样一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了很大限制。在激发教师的潜、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与当前的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和大科学时代相比突显弱性。要调整和改善这种关系,就要打破旧的格局,重塑新的格局。在保证学校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只能采取渐变方式,探索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高校教师的生产力转化。一方面,“产学研”结合模式是由政府倡导的正在积极试行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处在发育期,尚未成熟,需要大力扶持和支持。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模式又是大家都愿意实行的。因为这种模式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给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探索利益重分配机制留下了时间和空间。所以,高等学校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期,积极探索,大胆偿试,普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当然,高等学校在探索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高校教师的利益关系时,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本质要求。高等学校不是企业,其价值取向不是掘取利润。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其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这样一来,高等学校在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时,一定要站牢自己的利益阵地,谨守教育忠诚,维护教育利益。在利益分配中把握一个总原则:人才培养第一,科学研究第二;凡是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事,就做,否则,就不做。

五、以法律规范为准绳,保证“产学研”结合的良好秩序

任何社会主体都要在法律的约束下活动,任何社会事件都要在规范的指引下发展,“产学研”结合也不例外。“产学研”结合是个复杂体系,这里面存在着利益主体和纷繁的事件过程,值得约束和指引的元素很多,同时,它又是一个创造体系,更多地需要体制的柔性和规范的活性,否则,“产学研”结合就走向了“吃大锅饭”的尴尬境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日益成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领域的法律规范的建设工作,尽早动手,让法律规范建设与“产学研”结合共同成长。

因此需要制订适合“产学研”结合的法律规范。对于高等学校,在探索践行“产学研”结合模式时,也要在法律规范的形成方面积累经验。尤其是针对那些牵涉到学校本质发展要求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方面,高等学校更是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因为不做不知道,只有做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复杂性。比如这里头的交叉学科的管理问题、产学研的对接方式问题、多元利益格局中的利益分配问题,都是十分难解的问题。都需要法律规范的指引,同时,又都需要给以足够的柔性照顾。对于法律界要积极关注这些交叉领域,紧跟时代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编写相关法律条文。政府部门要强化这个领域的管理工作,多调查研究,出台相关制度规范。只有政府真正重视起来,并且组织相关力量认真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套刚柔相济的法律规范才能出现。唯此时,我们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才能在健康发展中生动活泼。

作者简介:

史要防(曾用名史铠逢),男,汉族,河南濮阳人。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中国近现代史。

作者:史要防

产学研结合发展农业经济论文 篇2:

新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演进轨迹、影响因素与系统构建

摘 要 产教关系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表现,实现产教关系和谐发展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演进轨迹具有阶段性和发展性,影响和制约因素复杂多元。新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展需要遵循职业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体现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征,彰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和谐发展的趋势,在新的历史方位系统构建高度适应生产力发展、表现形式多样、产教协同共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演进轨迹;产教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需要优先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社会产业的良性互动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1],产教关系发展是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领域,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还难以实现和谐、协同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认识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发展趋势。本文试从产教关系发展演变轨迹入手,分析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索如何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进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演进轨迹

产教关系是国家教育体系和产业体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各种类型教育与产业体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新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是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产教关系是社会大生产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体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思想、政策、制度等要素体现其发展轨迹。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现代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工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并参与社会分工,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产教关系是教育与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形式,也是教育与产业相互发展的客观表现,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促进了传统分工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革命加快,社会出现新式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教育、产业分工将重塑。“科技业的出现是社会生产第四次大分工,人类社会将由传统的生产分工发展成知识理念多层次分工”[2]。职业教育产教关系随着新式分工的出现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伴随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变化,与社会各产业的合作呈现出不同形态,成为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

(一)职业教育确立与初期发展阶段的产教关系:校企合作

新中国建立之初,“理论与实际一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的教育方法,蕴含了“教劳结合、劳教结合”的思想[3],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了思想基础。1958年5月30日发布的《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明确阐述了两种劳动制度与两种学校制度相互结合的办学思路[4],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校企合作的雛形。改革开放之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有新的发展,引发了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方面明确了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这种形式主要从办学实施等微观层面体现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具有具体性和微观性特点。

(二)职业教育规模扩张阶段的产教关系:产学结合和产学研合作

产学结合是教育与社会产业的生产劳动在人才培养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是学校与产业部门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办学形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从办学模式看,它利用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不同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人才[5]。产学结合和产学研合作是合作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1999]4号)提出“加强产学研合作”,“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提出的重要思想。产学结合和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和高校自身发展的新的生长点[6],也是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这种合作教育主要从办学主体的微观层面体现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同样具有具体性和微观性特点。

(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阶段的产教关系:产教结合和工学结合

产教结合和工学结合是联结教育与社会经济的重要纽带,其源头可追溯到“师傅带徒弟”的“古代学徒制”。1958发布的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为产教结合和工学结合奠定了基础。“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明确的基本办学思路,为产教结合和工学结合提供了政策支持。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这为产教结合提供了法律依据。“工学结合”旨在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两种教育环境共同培养人才,其教育模式涉及学校、政府、企业、学生等各个方面,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和融入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核心[7],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上的具体表现。工学结合主要从微观主体层面体现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产教结合从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反映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发展。

(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教关系: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的起点和标志,“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教育发展方略[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进一步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了产教融合学术研究的空前繁荣。从发展政策推进的频率看,《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国发[2019]4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19]590号)、《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19]1558号)等国家政策密集出台,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产教融合区域推进政策,职业院校结合办学实际进行深入探索,产教融合从国家宏观、区域中观及学校和企业微观层面全方位体现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具有系统性和协同性特点,把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

上述分析显示,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和工学结合不仅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办学模式,其实质是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现代科技革命改变着社会劳动形式,智能化时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既是直接的生产者,也是科技的运用者和创造者,由于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社会分工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科技革命推動产教融合的孕育和发展,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生产力发展新阶段的表现形式,也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互融合新式分工背景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从校企层面、区域层面向国家层面不断推进的演进过程[9],也是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从学校和企业微观层面向区域中观、国家宏观层面发展的过程。

二、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演进的影响因素

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是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其演进轨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受多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全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把握其发展规律,对科学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实践意义。

(一)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是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需要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和制约。新中国成立之后,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至1978年止,发展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规模发展缓慢,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不含中等师范学校)招生数为26.80万人、在校生数为52.93万人,全国高中招生数为692.9万人、高中在校生数为1553.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仅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3.72%[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转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当时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中等职业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环境中萌芽和发展起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影响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了扭转教育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1983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的通知》提出“积极提倡大城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和大企业举办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可见,经济发展直接推动了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二)教育政策

国家教育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直接动力,对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从1980年以来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看,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强调“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倡各行各业广泛举办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1999]4号)明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务院历次颁布的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对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指出,要面向社会实际需要,部门办在地方的学校,在首先满足本行业所需人才的同时,也应积极为当地培养所需人才”;《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要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职业教育政策的变化体现了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发展变化,对国家政策文本分析表明,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对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进由隐性的模糊变得显性的清晰。

(三)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是国家最根本的政体制度,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受政治体制的制约和影响。我国政治体制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依法治国,确保人民享有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教育的权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利益至上的制度体现,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属性,发扬民主和实行集中统一有机结合,激发全国政治主体的活力,有效保证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规模上与普通学校大体相当的目标[11];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是政治制度推动的优势体现。《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44.6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2.38%,普通专科招生人数、在校生数分别为524.34万人、1459.55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数的54.2%、44.43%[12]。据统计,1997-202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学生(含结业)总人数8839.39万人,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含结业)学生总人数5087.8万人[13],为社会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为形成最广泛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奠定了基础。

(四)经济体制

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较为明显。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职业教育发展由国家统一管理,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安排,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缺乏活力,难以实现最大效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配置的作用增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凸显。市场机制的建立激发了各类社会主体的办学活力,逐步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民办职业院校的兴起加快了职业教育发展,也推进了职业教育所有制结构变化,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产业发展的能力增强,产教关系逐步丰富和完善。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未含技工学校)数为7473所,其中中央部门举办21所,地方教育部门举办4460所,地方其他部门举办972所,地方企业举办66所,民办1953所,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1所;全国高职(专科)院校数为1468所,其中中央部门举办4所,地方教育部门举办565所,地方其他部门举办512所,地方企业举办47所,民办337所,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举办3所。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中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协同效应明显[14]。

(五)教育体制

教育是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战略产业,教育体制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能够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体制的重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管理体现出高度集中、统一运行特征,职业教育中的决策由国家集中确定,对教育发展的效率、速度和质量产生相应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业教育主要由国家行业部委举办,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行业特点鲜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职业教育办学自主权被交给地方,由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办学。《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指出要“加大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由行业举办的职业院校逐渐转为由地方政府举办。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更加直接和明显,区域性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得到强化,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区域性特色逐步展现。

(六)传统文化观念

文化观念是影响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不容忽视的文化特质,尤其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我国传统文化观念是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客观表观,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文化观念发展中,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重视劳动和生产技术培养的农家和墨家思想受到人们的轻视,从而影响人们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仍然具有强大形塑力[15]。古代“士农工商”中,与职业教育相连的“农工商”阶层的地位要低于与知识相连的“士”阶层,传统文化观念直接影响了古代的职业教育,也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知识经济转变,职业教育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职业教育对社会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实施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的推进,职业教育参与社会分工的功能越来越得到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职业院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就业定位得到职业院校广大学生及家庭的高度认可,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内涵也得到丰富和拓展。

三、新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系统构建

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需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突破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体现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征。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下,要构建高度适应生产力发展、表现形式多样、产教协同共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新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互动、和谐发展的综合体现,体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现代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职业教育产教关系适应现代社会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高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

我国职业教育是由在“实业救国”思想指引下興办的实业教育发展而来,北洋政府《学校系统改革案》首次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但职业教育没有在当时生产力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没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社会生产中无法得到应然体现。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并更多地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社会生产中不断凸显,职业教育规模扩大且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结构逐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新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生产体系,包括宏观层面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之间的关系、中观层面的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的职业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三个领域,建设高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需要在三个领域全面协同发展,全面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特别要适应未来智能化生产需要,构建从中职、高职到专业硕士学位的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16],形成职业教育类型完整的、独立的形态体系。当前,职业教育要全面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充足、适用和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建设高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需要职业教育不断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科技革命而进行变革,及时调整职业教育供给的层次结构,形成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职业院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及时跟进现代产业发展和世界科技创新趋势,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把科技最新前沿知识和产业最新技术技能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培养,大力推动学生对数字技术技能的学习与应用,服务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发展。

(二)建设表现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

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外在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与社会产业互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而且要服务职业院校学生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发展需要,同时也要实现职业教育自身由数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因此,职业教育既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也需要以生涯为导向,构建两种导向的职业教育动态协调机制,形成“共生共存”的调和关系[17]。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性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会使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地域上具有不平衡性,它总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制约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表现形式伴随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受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政策、教育体制及传统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组织发展相适应,当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和产业组织发展变化时,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表现形式会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从而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各个发展阶段形成的表现形式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和谐并存,但哪一种形式占主导地位由其适应社会大生产需要而定。从产教关系发展的视角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标就是实现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互动、和谐发展。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审视,产教融合更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发展需要,应构建以产教融合为主导的多种表现形式共存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格局。

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职业院校层面体现为各种不同的办学模式,建设表现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需要职业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布局和产业集聚发展状况等要素选择不同的办学模式。处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发展集聚明显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现有资源状况优先选择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处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发展集聚不明显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选择产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处于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科学研究资源比较丰富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优先考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不同行业属性的职业院校需要根据行业特点选择不同的办学模式,发挥各种办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具有传统制造业属性的职业院校可以优先选择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电子信息产业、计算机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属性的职业院校可以优先考虑产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具有农业产业、商贸流通行业属性的职业院校可以选择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办学模式。各种办学模式在职业院校得到应用,既体现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体现职业院校办学的特色性。

(三)建设产教协同共赢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

和谐发展是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的理想目标。和谐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构成事物的各种矛盾不是处于斗争状态之中,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引导系统中的各种矛盾达到和谐的状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相互作用形成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是一种社会矛盾体,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职业教育总是要服务和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职业教育专业群建构与区域产业集群动态耦合匹配[18],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职业教育与社会产业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矛盾运动之中,职业教育和社会产业这两者互相协调、相互适应、互相促进、融合发展,形成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内在的对接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只有职业院校和产业企业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合作共赢,才能实现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和谐发展。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各历史阶段社会生产特征的体现,是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自身协调发展的结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互动和谐的基本途径。

建设产教协同共赢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需要政府发挥统筹协调功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多元化、多主体办学,建设有利于产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体制机制,推动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产业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产业企业真实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职业院校内部治理,同时实现产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利益分享与利益平衡,为产教协同奠定利益基础。

(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

中国职业教育经过70多年的发展,支撑着国家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特色体现在:发展职业教育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职业教育工作实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统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坚持人民属性,是面向社会和面向人人发展的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职业教育具有自主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参与社会分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体现这些特色,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产教关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要聚焦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问题,建设世界水平的高质量职业教育[19],向世界贡献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方案”。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产教关系不仅要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中国大地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同时也需要拓展职业教育国际视野,建设符合世界产业发展及调整趋势的国际化职业教育体系。我国产业企业具有参与世界产业分工发展的体系优势,根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参与世界产业分工的国际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中国职业教育的磅礴力量。新发展阶段的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应融入到世界产业发展格局中,树立参与国际职业教育竞争的办学思维,建立国际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提高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林晓雯,刘志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话语范式的演变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19(23):5-11.

[2]王磊,杨谦.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碰撞与融合[J].学习论坛,2016(6):58-62.

[3]周晶.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47-48.

[4]愈启定,和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49-151.

[5]張承斌.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4-6.

[6]胡建华.“产学结合”是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以日本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0-37.

[7]苏俭,王益宇.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5):74-76.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邢晖,郭静.职业教育协同治理的基础、框架和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90-95.

[10]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338,1690.

[11]孙帅帅,祁占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地位变革的审视——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9(10):15-2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08-27)[2021-10-16].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108/t20210827_555004.html.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7~2020年各年度全国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5-01-08~2021-08-30)[2021-10-16].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moe_569/.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育统计数据[EB/OL].(2021-08-30)[2021-10-16].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2020/quanguo/index_2.html.

[15]杨满福.儒家价值观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19(2):104-112.

[16]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2-78.

[17]郝天聪,石伟平.就业导向,还是生涯导向?——职业教育发展两难抉择的破解之策[J].教育科学,2017(2):59-65.

[18]王亚南,成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内涵意蕴、逻辑及技术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0(6):118-124.

[19]潘海生.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建设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0(1):116-119+127.

作者:李新生 杨正香

产学研结合发展农业经济论文 篇3:

“三农”背景下的李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摘要:文章从现代农业的概念入手,在分析李渡区位优势及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重庆市涪陵区李渡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措施办法,探讨了李渡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基本方向及根本保障。

关键词:李渡;现代农业;发展

一、引言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起点,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李渡街道办事处位于涪陵城以西,距涪陵城15公里,距重庆主城80公里,处于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是涪陵的新城区和特色工业基地所在地,境内交通发达,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海拔在175m-980m之间,具有明显的沿江、坪上、后山优势,常年气温17℃-18.9℃,平均日照1041小时,土壤以为灰棕紫色水稻土为主,适应多种种养殖业的发展。目前李渡境内在涪陵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主要有花卉、水果、水产、蔬菜、草食性动物等,有小微型水利工程1124座,小(二)型以上水库16座,具有生态良好独特的“一山一库两河”(黄草山、水磨滩水库、斜阳河、平滩河)资源,是典型的城效型经济发展所在地。怎样落实好《决定》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李渡现代农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在尊重李渡农业发展现实的基础上,提高对发展现代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必须按照《决定》的要求,理清李渡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必须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出发,谋划好李渡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二、李渡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

或许有人会说,李渡作为街道办事处理应以服务城市发展和发展第二、三产业为重点,农业应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还谈什么现代农业发展呢?笔者却不这样认为:李渡街道办事处是2008年5月16日涪陵区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致韩镇、石龙乡及原义和镇所辖的大鹅村、盘龙村、双溪村合并组建而成的,是涪陵区委、区政府为了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而设立的,它是为今后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格局而设立的。从街道幅员面积看,李渡169.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根据规划用于未来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面积仅有40平方公里,还有近13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农村;从人口看,全街道2008年末有10.4万人,其中规划区外农业人口就有8.5万人,而这8.5万人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全部转移到城市或集镇的。因此,加快李渡现代农业的发展仍是今后李渡街道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全面稳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大力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统筹兼顾,就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只有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真正把农业发展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中处于中心地位。发展现代农业既为改善农民生活、改变农村面貌提供重要保障,也为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没有现代农业作支撑,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优化李渡农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从1998年设立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以来,李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鼓励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土地流转,支持大户农业、企业农业、合作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10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水产、花卉、水果等生产基地,曾一度引领涪陵农业的发展,但规模都不大,比较效益都不高,未起到幅射带动作用。截至2008年底,李渡农业仍是一个“多业并举,业业不精”的局面。一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由于特殊的地势,总体上看李渡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很低,适宜李渡发展的农业产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之近几年来随着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农村基本上没有年青力壮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二是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低。李渡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农民的种植经验在支撑,加上近几年来不停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导致大量的农业科技人员流失,切断了科学技术进农家的链条。三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一旦发生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往往是灭顶之灾。四是农产品加工水平总体不高。李渡农产品的深加工仅占10%左右,低于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李渡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仅为1.1:1,而发达国家为2.4: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规模较少、带动能力弱等问题,与农民的利益连结机制还不够紧密,导致农产品价格低廉。因此,加快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

(三)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现代农业就是高产、高效农业。2008年末李渡农民人均纯收入4355元,其中农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只有2046元,仅占47.1%,而国内现代农业发展较好地区是80%以上。因此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增加农民收入。

李渡发展现代农业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要求,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最终目标,把发展大户农业、企业农业、合作农业、品牌农业、一体化农业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力争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500元,在2008年基础上翻一番,农业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达70%以上,农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

三、李渡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围绕发展城郊型经济来着力抓好工作

(一)抓结构调整

抓结构调整,就是要抓具有李渡特色的产业发展。截至2008年底,李渡街道有耕地面积70870亩(田45707亩,土25163亩),所产生的收益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6%,林地面积50120亩,所产生的收益仅占农民纯收入的1.4%,水面面积6500亩,所产生的收益仅占农民纯收入的5.9%。充分说明了现有产业效益低下,还是传统的粮猪型经济,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因此必须进行调整,必须将李渡农业经济调整到城郊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1、因地制宜搞好产业规划布局

重点是围绕“菜篮子”抓好蔬菜、水产、草食性动物的发展,盯准城里人的“钱袋子”抓好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针对李渡独特的沿江、坪上、后山优势,产业布局上应按“带”状进行安排,即渝涪高速路以南为沿江农业经济带,该地区属于城市和工业经济规划区,在未征占用的土地上重点发展蔬菜产业;渝涪高速路以北至国道老319线以南为城郊型农业经济带,应以布置蔬菜、水产、特色林果业为主,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重点在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两桂村、斜阳溪流域、水磨滩水库周边发展休闲农家乐和体验式农家乐,建成农家乐相对集中的都市休闲农业;国道老319线以北至黄草山山脉为后山经济带,主要发展草食性动物、高山特色林果业和反季节蔬菜,并以黄草山为核心,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天然资源优势发展旅游、观光、度假,森林别墅等生态农业。在此总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落实专人制定蔬菜、水产、特色林果、草食性动物、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五大专项发展规划。

2、扎实推进产业布局规划的落实

牢固树立企业农业、大户农业、合作农业、品牌农业、一体化农业理念,采取“内激、外引、上争”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产业布局规划的落实。

第一,大力发展企业农业。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实践证明,传统农业要脱胎换骨、升级转型,必须大力发展企业农业,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引进企业,推进城市资本下乡,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和园区。近年来,我们着眼于发展开放型农业,先后引进重庆绿树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涪陵黑土地实业有限公司、新亚实业公司等区内外企业,参与统筹城乡试点和农业开发,探索出了具有李渡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路子。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比如江苏无锡市通过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企”战略,引导城市工商企业与785个村结成村企对子,近三年投资农业56亿元,兴办农业企业和园区300余家,建成“一村一品”特色村301个,占总村数的40%,使无锡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仅农产品出口去年就达1.89亿美元,居江苏全省之首。因此必须宽松发展环境,引进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李渡农业的发展中来,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大户农业。农业大户是农业企业的雏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牵头者,农业规模经营的主体。近年来,尽管养猪农户逐年减少,2008年街道有养猪户14385户,其中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72户,大户出栏生猪头数占41.5%。从当前农村改革的重点土地流转来看,大户流转占1/3左右。大量事实表明,一个地方、一个产业的发展,没有一批专业大户支撑,就不可能取得新的突破、实现上档升级。因此,要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李渡农村专业大户发展的“千百十”科技致富工程的实施,即到2012年,新培育发展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大户十户,年收入超50万元以上的大户标兵100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大户明星1000户。进一步完善街道领导和农业科技人员联系专业大户制度,继续对农业规模经营实行扶持补助,激活街道内部农民的发展潜能,大力引导农民工返乡开展农业规模经营。

第三,大力发展合作农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转变。发展农户的联合与合作,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截至2009年年底,我街道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8个,成员5351户,占全街道农户17.9%,略高于全国13.8%和全市11.5%的平均水平。但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农户入会率低,组织运转不规范,合作社的作用未能很好的发挥。而江苏苏州市目前已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2512家,农户入社率达88.2%。我们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从2009年开始,国家在重庆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项目,涪陵也是全市10个试点区县之一,要以此为契机,坚持多主体发展,强化规范管理,加大政策支持,推进机制创新,在农村掀起新的“合作化运动”。重点实施好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项目,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合作经营模式,扶持发展5个-10个明星合作社。

第四,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敲门砖。创建一个品牌,就能带动一方产业发展。一是要加大打假力度,保护好现有品牌。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品牌创建力度,继续实行奖励政策,引导更多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名牌产品。要整合品牌资源,对非加工农产品原则上实行一业一牌或两牌。三是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汲取“三鹿奶粉”的教训,重点是要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确保不发生质量安全事件。

第五,大力发展一体化农业。就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虽然目前涪陵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在全市前列,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部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之间还是纯粹的买卖关系,作用发挥不够好。要坚持内培和外引两手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着力扶持德丰食品公司、兴宏园林公司、重庆绿树农业公司等本地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同街外的榨菜集团、桂楼集团、美心集团、南方集团、金科集团、金土地集团等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使每个主导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要完善农业产业化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围绕特色建基地、围绕基地强龙头、围绕树龙头品牌、围绕品牌抓联盟,构建品牌牵动、龙头带动、合作社联动、大户推动的主导模式,形成企业引导大户、大户建立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千家万户的产业发展链条。

(二)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设施装备既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发展中急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水平的关键措施。抓紧编制和完善街道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一是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形式,完善“一事一议”筹资办法,调动农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2、抓紧实施病险塘库除险加固

病险塘库除险加固既是农业灌溉的需要,也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李渡街道小(二)型以上水库已除险加固整治了14口,剩下的2口要借助国家扶持政策尽快落实。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山坪塘、山湾塘等小微型水利工程的整治。一是街道要每年预算一部分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病险塘库整治。二是要加快编制塘库整治规划,策划、包装一批项目,争取国家支农资金的支持。三是宽松发展环境,以转让经营权的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

3、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饮水安全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要借助国家在2012年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重大利好政策,科学编制街道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精心策划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在实施的方式上,城郊区域采用城市供水设施辐射解决,远离城市的人居集中区域,采用建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方式解决,单家独户的饮水安全问题采用打深井的方式解决。

4、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

一是要抓住森林重庆建设的机遇,加快推进森林工程建设。广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捐资造林,组织全民参与义务植树,重点是结合李渡特色林果业发展规划,抓好城周屏障工程、库区生态绿化工程、水体保护绿化工程、庭院绿化工程、道路绿化工程等国家投入为主的工程项目的实施。同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利用退耕还林地、低效林地、荒山荒坡发展速丰商品林、改造低效林。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加大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治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由社会上各类服务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提供农业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一是合理设置街道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稳定农业公共服务人员。借助事业单位改革的机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竟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把具有服务意识、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拔到农业公共岗位上来,确保人员素质。二是完善考评制度,落实事业人员绩效工资,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保障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机构工作条件。

2、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合作经济组织置身于农民之中,直接为农民服务,是新型农业社会化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说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要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抓紧出台税费优惠等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增强其为成员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能力。供销合作社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合作经济组织,已有数十年的经营历史,在为农民提供购销服务、农资供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快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强化为农服务功能;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把供销合作、专业合作与金融合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3、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与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可以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全程服务。虽然近年来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总起来看经营规模偏小、生产技术设备落后、核心竞争力不强,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加大财政、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增强社会责任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为农民提供更多先进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生产经营服务,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4、支持其他服务组织发挥作用

其他社会力量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生力军。要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与科技服务,构建科研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有效机制。农民经纪人熟悉本地生产状况,了解国内外市场需求,是联结农户和市场的纽带与中间人,在促进农副产品流通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要按照在培育中发展、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创优的工作思路,加强教育培训,规范经纪行为,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各类农业专业服务公司发展较快,应积极支持加强引导,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规范化、专业化、高效率、低收费的服务。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今后李渡农业发展的目标,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城乡统筹,必将使李渡为涪陵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开拓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中央政府门户网,2008-10-19.

2、罗晓梅,黄远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涪陵区委书记张明在2009年全区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以增收为核心,以民主为重点全力推进我区农村改革发展[Z].

4、李渡街道办事处2008-2012年农业经济发展规划[Z].

5、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文件)[Z].2009.

6、市政管理学基础[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作者:石焱梅

上一篇:情境教学下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下一篇:钢铁企业产学研低碳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