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舒适护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样本,以双色球法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干预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气喘缓解时间、心律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慢性心衰舒适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慢性心衰舒适护理论文 篇1:

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的患者96例采用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使患者的治疗舒适性显著提高,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舒适护理;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特别针对老年患者,病情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容易出现抵触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所以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对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干预,针对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性也应考虑,通过护理进行提高。本文主要观察分析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的患者96例采用双盲法分成两组,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的患者96例采用双盲法分成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61岁到85岁,平均年龄(76.91±2.14)岁;男性在28例,女性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1岁到83岁,平均年龄(76.47±2.82)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2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治疗护理,生活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接触,在治疗期间多与患者沟通、交谈,充分尊重患者的表达及诉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给予足够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各个治疗阶段均将治疗效果准确向患者加以说明,并予以适当的心理暗示,帮助患者坚定对抗疾病的信心,以促进治疗依从性提升;此外,还需和患者的家属做好沟通并达成共识,给予患者家庭的支持和关爱,用家庭的温暖将患者带出心理误区。给予认知干预,避免患者认知受限,影响治疗配合度[2]。开始治疗后为其普及疾病知识,讲解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诱因和风险因素,告知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说明病房中呼叫、监测与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强调积极参与治疗的意义;讲解治疗期间患者自我观察的重点,在实施各项护理与治疗操作时均提前加以解释,说明其意义和配合要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对患者的住院环境保证干净整洁,降低噪音,多摆放绿植,舒缓患者的情绪。合理饮食,进行饮食指导干预;适当运动锻炼,绝对禁止剧烈运动。

1.3观察指标

比较兩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

1.4判定标准

生活质量调查包括心理功能、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单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合并症,其具有病程长,反复性等特点。特别针对老年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心理负担重,临床治疗的配合度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下降。

舒适护理的理念是由台湾学者萧丰富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并推出,舒适护理的理念主要以患者的身心的舒适性得到提高为主要目的。舒适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患者的细节护理更加注重,将病情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转变,通过灵活的干预手段使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感到舒适,保证良好的身心状态,达到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率的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使患者的治疗舒适性显著提高,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田甜,魏金玲. 强化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2(7):1691-1693.

[2]周瑜利,刘亚平,刘艺华.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 吉林医学,2014,35(12):2664-2665..

[3]仇建华.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 世界最新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5(30):217-218.

[4]成丽.ICU护理中舒适护理应用的方法及价值研究[J].北方药学,2014,11(6):192-193.

作者:王晶

慢性心衰舒适护理论文 篇2: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舒适度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样本,以双色球法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干预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气喘缓解时间、心律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心衰;应用效果;舒适度

舒适护理服务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手段,以患者作为第一,以正确合适的护理服务方式,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心衰作为老年人群常见病症类型,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影响。患者在发病后,整个周期都离不开严密有效的护理干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寻找更加适宜、有效的护理服务,从而满足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以有效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中,主要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证实舒适护理服务是否具有优越性,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研究时间:2020年4月~2021年4月。以双色球法将100例病患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舒适护理干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确诊为慢性心衰,全部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史患者。对照组及观察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如何分组,对照组多少例年龄及范围,观察组多少例年龄及范围。

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比例分别为:27例、23例;年龄范围:57~79岁,平均:67.7±4.8岁;NYHA分级:Ⅱ、Ⅲ、Ⅳ级分别为:22例、18例、10例。

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54~78岁,平均年龄:67.5±4.7岁,NYHA分级:Ⅱ级23例、Ⅲ级16例、Ⅳ级11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展开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根据医嘱对患者实施病情监护、药物指导等,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另一组患者则以舒适护理干预为主:首先,舒适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全程保持亲切、关心、温柔对待的服务态度面对患者。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现有的护理要求落实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有需要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勇敢面对自身疾病,提高患者的主动性,提高其心理耐受度。其次,舒适的治疗环境  由于大部分慢性心衰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病,自身体质较为虚弱,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舒适的环境护理。定期的开窗通风让病房保持较高的氧气浓度,同时地面需要定期消毒,提高环境安全性。最后,舒适的治疗服务  在患者输液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对于需要吸氧患者,应该提前展开健康教育指导,使其能够密切配合护理工作,此外,适当的调整流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症状包括:气喘缓解时间、心律失常恢复、住院时间。

1.4统计学

SPSS22.0,计量资料“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 ”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心衰的发生,与心脏排血量供应不足,无法满足机体各个器官的需求有一定关系。该疾病常见与老年群体,近年来,我国老年化进程明显加快,致使该疾病发生率显著升高。除了确切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慢性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离不开优质、舒适、严密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前,常規护理比较机械化,且重视患者的生理健康,而忽视了身心健康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将人文化放在首要位置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人文意识,能够给予患者持续性的人文关怀。舒适护理服务中,通过连续性、有计划性的护理内容,按照相关流程开展具体活动,重视患者的主观性,并通过良好的心理干预手段,引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尽可能的提升患者心理舒适度。通过舒适的治疗环境与护理服务体验帮助患者能够进一步了解自身疾病,取得患者的认可与理解。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舒适护理措施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保证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朱秀屏. 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9):128.

[2] 祖洁.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4):151,158.

[3] 彭超.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效果并作针对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2):137.

作者:朱春晓

慢性心衰舒适护理论文 篇3: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

【摘 要】 目的:观察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的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3年01月入住我院的老年慢性左心衰患者3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组,15例舒适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1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的血压及心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临床护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提示舒适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更佳。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可稳定血压、心率,提高舒适度,值得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老年 慢性心衰 护理效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予选择恰当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可缓解患者痛苦,提高其生理及心理舒适度[1],本文为2011年06月~2013年01月1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舒适模式护理,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1年06月~2013年01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30例,将其分成舒适组15例,对照组15例。舒适组:男9例,女6例,年龄65~87岁不等,平均(77.2±3.4)岁,7例患者为冠心病,7例患者为高血压心脏病,1例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②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63~83岁不等,平均(76.2±3.3)岁,8例患者为冠心病,6例患者为高血压心脏病,1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两组患者均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一般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合理饮食。

1.2.2 舒适组

给予舒适护理:①治疗前的舒适护理:护理人员深入病房,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调查患者基本需求,倾听患者的心理担忧及心理顾虑,与患者沟通,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提高心理舒适度;②治疗时的舒适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协助麻醉师调整平面,必要时给予面罩吸氧,柔和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让患者感到温馨、舒适;③治疗后的舒适护理:术后48h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相关记录,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卧床体位,向患者提供贴心优质的护理服务,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生活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为缓解患者疼痛感,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分散注意力,提供生理舒适度。

1.3 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血压、心率变化,做好相关记录,比较两组护理舒适度。

1.4 数据处理

借助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改善情况比较

舒适组血压及心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比较

舒适组临床护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老年人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心肌收缩力下降,就容易发生慢性心力衰竭,近年来,我国人口呈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与此同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越来越高。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给予老年患者合适的护理模式,可促进康复,降低死亡率。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具有人性化特征的护理手段,可帮助患者生理、心理达到最愉快的程度,与常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能创造性的、个体性的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程度。

有学者[3]分析了舒適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舒适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了解与心衰相关的知识,可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改善护患关系。有学者[4]为30例观察组心衰患者应用舒适模式护理,为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模式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不适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提示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不适感,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舒适组血压及心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近似于相关研究结果[5],提示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需长期卧床,给予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及心功能,缓解患者烦躁、不安、紧张情绪,从整体上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及高效性,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及舒适度。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可稳定血压、心率,提高患者生理及心理舒适度,值得在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梅.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1(15):34-35.

[2]杜剑兰.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20):235-235.

[3]朱继艳,余翠玲.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15(10):2029-2030.

[4]郑晓风.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07(05):1378-1379.

[5]王金燕.舒适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8(06):4925-4926.

作者:刘芬芳

上一篇:肝癌病人护理探讨论文下一篇:国际证券税制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