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医学护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慢性心衰患者医学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慢性心衰患者医学护理论文 篇1:

浅析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摘要】慢性心衰竭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当前疾病谱的改变和人类寿命的增加而引发了一系列临床医学问题。特别对于如何有效解决慢性心衰竭疾病,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当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研究探讨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活质量测评工具简介和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两个方面,后者又可以进一步细化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大方面。希望为今后提升慢性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

【关键词】慢性心衰;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一、生活质量测评工具简介

对于生活质量测评最早出现在美国的社会学领域,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概念,当前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通过广泛查阅已有文献,本文对生活质量的认识比较认可的是WHO的界定[1],即个体根据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价值系统对其生活的主观评价,受到个体的行为方式、目标价值、标准和关注点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对于生活质量测评的内容,大都包括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特异生活质量两个方面。生活质量测评的工具主要[2] [3]有简短表格36(SF-36)与12(SF-12)、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P)、诺丁汉健康问卷(NHP)以及完好状态量表(QWB)等。

二、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运动耐力下降和性功能下降。运动耐力下降主要是由于慢性心衰患者心排血量不强,使运输到运动肌肉的氧量不足造成的[4],直接造成患者体力活动受限,运动耐力下降,最终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对于长久卧床的患者而言,肌肉萎缩、肺部感染以及血栓形成等会进一步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心理效应,进一步加大生活质量的降低[5]。因此,需要合理的提升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训练强度,缓解患者出现的生理障碍,减少活动受限引起的社会角色功能受限的问题出现,增强慢性心衰患者的社会满足感,从而尽可能的提升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性功能下降主要是由于慢性心衰重症患者心脏功能、心力衰竭症状及药物治疗而影响患者性功能下降的。通过已有文献分析发现,慢性心衰患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性关系,促使性交次数的减少[6] [7]。甚至还有部分患者完全杜绝性,性趣和满足感严重下降,从而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2心理因素

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焦虑与抑郁、认知障碍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差异三个方面。焦虑与抑郁是当前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普遍因素,可以促使人意志消沉,生理功能下降,免疫力下调和治疗依从性降低等,并且可导致慢性心衰竭患者躯体疾病症状的扩大和社会功能的缺失,从而大大降低生活质量[8]。当前已有学者对慢性心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测试发现,心力衰竭伴明显焦虑与抑郁患者的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要明显低于无焦虑与抑郁的患者,并且出现焦虑与抑郁的慢性心衰竭患者在生活质量上也要明显低于无焦虑与抑郁的患者。

慢性心衰竭患者在认知上的障碍总体上影响患者的生理状况和总体精神状况,包括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和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而慢性心衰竭患者个体心理特征可以通过一系列行为、认知机制来间接影响慢性心衰竭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自我效能对慢性心衰竭患者的作用最为突出。有关文献显示,慢性心衰竭患者自我效能与抑郁症状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并通过间接的作用于患者其他功能状态,从而影响到慢性心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2.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环境中不同群体提供支持性行为的方法,包括结构性支撑环境即提供支持并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网络和功能性支持环境即个体社会关系网络提供的支持性资源,诸如情感支持、工具支持以及信息支持三大类。部分学者对当前社会支持与慢性心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发现,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是慢性心衰竭患者重要的支持动力。在当前慢性心衰竭患者干预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家庭的支持作用也凸显其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经济压力给家庭成员造成的困扰也在逐渐增加,这无疑给慢性心衰竭患者质量的提升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也有研究发现,慢性心衰竭患者配偶普遍感觉难以承担照顾任务,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反应。因此,医务人员当前迫切需要关注到慢性心衰竭患者家庭程度的内在诉求,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帮助其提高照顾水平,从而促使慢性心衰竭患者得到最大的家庭照顾与帮助。

三、结论

慢性心衰竭病人因疾病产生的心理、生理、认知功能改变等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慢性心衰竭随着当前疾病谱的改变和人类寿命的增加而引发了一些的临床医学问题。特别对于如何有效解决慢性心衰竭疾病,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当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探讨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相关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价值上还是在实用价值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应该充分重视影响慢性心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案,最大程度上改善慢性心衰竭患者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莉,李瑞杰.运动康复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04:315-318+323.

[2]张悦,严静.心衰患者的自护教育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初步评价[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05:50-52.

[3]郭华,徐军.高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J].临床军医杂志,2013,11:1111-1114.

[4]郑白茹.护理干预对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医药,2011,18:46-47.

[5]潘光明,盛小刚,邹旭.调脾护心法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09:2097-2099.

[6]袁素平,杨红.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9,01:4-6.

[7]王璐,董梦青.严格管理心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01:35-37.

[8]董璠.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作者:吴静

慢性心衰患者医学护理论文 篇2:

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

【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中文版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探讨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不同影响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NYHA分级Ⅳ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分级,Ⅲ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Ⅱ级与Ⅰ级患者,Ⅱ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Ⅰ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病因患者(P<0.05)。多元回归分析可见,NYHA分级、病因均为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NYHA分级、病因均为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 慢性心衰 生活质量 高危因素

[

[Key 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High risk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 Dongguan East Central Hospital, Dongguan 52356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8.035

慢性心力衰竭(簡称慢性心衰)主要是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性疾病,导致了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状态下,心排出量也无法满足机体正常代谢的需求,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情况,为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1]。近年来针对慢性心衰的治疗仍然以药物为主,同时要求患者注意日常休息以达到辅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2]。不过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以及长期的卧床休息容易带来诸多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包括体力明显减退、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可进一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3]。因此,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影响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至关重要,旨在为后续的干预治疗提供可靠的基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慢性心衰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4];经过治疗,病情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存在老年性痴呆或精神障碍性疾病;病情严重;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无心脏器质性疾病;无慢性心衰相关症状及体征。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探讨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不同影响因素对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中文版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5],该量表共包括21个条目,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身体领域(8个条目)、情绪领域(5个条目)及其他领域(8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均为0~5分,身体领域满分为40分,情绪领域满分为25分,其他领域满分为40分,总分为105分,指导患者对自身情况进行主观评价,旁人切勿干扰,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2)使用本院自制的临床资料调查量表,调查项目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6]、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7]、生活习惯、心脏病家庭成员、病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生活質量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总评分、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和其他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观察组不同影响因素下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NYHA分级Ⅳ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分级患者,Ⅲ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Ⅱ级与Ⅰ级患者,Ⅱ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Ⅰ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病因患者(P<0.05)。见表2。

2.3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NYHA分级、病因均为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剧,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机体功能显著降低,加之基础疾病的增多以及脏器功能的改变,使得各类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慢性心衰发生率不断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8]。因此,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而言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9]。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的不断发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临床或基础指标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评价,其中生活质量已逐渐成为评价慢性心衰的一项新指标,得到了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与认可[10]。

生活质量又被命名为生存质量,英文为Quality of life,亦可被翻译为生命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对生活质量进行的研究最早源于30年前,于80年代中期被引入到我国,并引起了诸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1]。随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将生活质量进行了标准化的界定:生活质量主要是指在不同文化与价值体系的背景下,个体对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具有密切相关性的生存状况的一种体验[12]。

在此次研究中,本院将MLHFQ作为评价慢性心衰生活质量的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评分、身体领域、情绪领域评分均较高(P<0.05)。可见心衰患者在发病后多面临着生活质量降低的情况,原因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工作中通常可表现出乏力、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等症状,且其症状表现逐渐趋于恶化,而这些情况对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来自方方面面,包括日常生活、运动训练、家务活动、休息睡眠等[13-14]。因此,对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YHA分级Ⅳ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NYHA分级,Ⅲ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Ⅱ级与Ⅰ级患者,Ⅱ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YHA分级为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的高危因素。分析结果可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的不断升高,病情也越来越重,临床症状愈发的明显及严重,这就对患者的生活、生理及心理带来了更多的不良影响,可导致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增高,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与文献[15]研究报道基本一致。另外,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而言,即使进行轻体力活动后也可表现出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这就使得此类患者的正常日常活动受到了明显限制,或者经常需要他人提供照顾。长此以往,有部分患者开始由于为照顾者所带来的沉重照顾负担而产生挫折感或内疚心理,也有部分患者过多担心因自身原因对照顾者健康造成影响而使得生活质量降低。也有报道指出,病情较重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伴随而来自我感受负担加重的情况,这些感受负担使得患者在疾病期间表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的产生能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激活作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得儿茶酚胺、皮质醇等释放量明显增加,导致心室重构情况加重,引起心功能不断恶化[16-17]。此外,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不同NYHA分级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可表现出逐级升高的趋势,这类患者通常因心功能降低,而致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也随之减少,与此同时左室充盈压与室壁应力随之升高,导致运动耐力降低的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病因患者(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因可为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扩张型心肌病作为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随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心肌病而言预后更差,原因是该病在进展期不仅容易引起心力衰竭,还同时伴随心律失常的出现,甚至部分患者发生猝死或栓塞等改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病因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慢性心衰患者与病因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肌病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比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但具体原因未知,可能与病情较重,预后更差,对患者造成的身心负担越大有关。

综上所述,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NYHA分级、病因均为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据此制定有效的干预对策可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冬娟.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4):183-184.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華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3]高三玲.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29(5):351-353.

[4]刘慧芳.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7):33-35.

[5]刘玉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其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8-10.

[6]张波,付余,杨梅,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1):80-82.

[7]梁菲菲,冀美佳,武俊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8(1):20-23.

[8]韩旭,张云明,徐蕾.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9):159-160.

[9]罗永丽,王洪雄,李东霞,等.分级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6064-6065.

[10]柳晓,陆萍静,郭立华,等.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6):859-860.

[11]赵黎.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7,23(6):1052-1053.

[12]王艺萍,王甲甲,张晓勤,等.老年危重症患者心衰发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1):148-151.

[13]吴礼泓,李英.老年危重症患者心衰发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46-47.

[14]张学强.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2):212-214.

[15]俞春霞.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8):128-129.

[16]肖彬,汤蓓.抢救室和ICU内科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1):102-103.

[17]陶利洪,徐维凤,李馨,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与预防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403-3404.

[18]陈志亮,顾宁,黄霞,等.化湿降浊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干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714-715.

(收稿日期:2020-03-12) (本文编辑:程旭然)

作者:黄永坤 陈小飞 李凤云

慢性心衰患者医学护理论文 篇3:

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绪影响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早期心理护理对于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64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慢性心衰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接受慢性心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情绪临床指标,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强迫症以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衰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额,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情绪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早期心理护理;不良情绪;影响

由于心室长期容量负荷过重和压力过大以及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导致患者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脏排血量无法维持正常水平,最终形成的慢性心力衰竭[1]。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病发率尤其高,并且出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存活。如何调节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因疾病导致的不良情绪,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早期心理护理对于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文章选取2010年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64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是63岁至85岁,平均年龄65.2岁。实验前64例患者全部接受实验室慢性心衰相关项目检查、常规体检以及全面的病史调查,根据检查结果,64例患者全部符合老年慢性心衰诊断标准,并且确定没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在病史、年齡、性别以及学历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全部接受老年慢性心衰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要接受早期心理护理,具体内容有:①早期指导性心理护理。对观察组3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深入全面的指导性护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保证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温和,耐心详细的指导悲观消极的患者摆脱各种负面情绪,鼓励其参加与其身体健康状况相符合的社会活动。另外还要将治疗过程中各种药物的合理服用方法、日常饮食注意等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②早期深入性心理护理。实验中,为了帮助患者调节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沟通中,详细、耐心的询问患者家庭生活、其对病情的了解和感受以及其他能够对患者情绪起到影响作用的事情,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准确找出其不良情绪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然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对症下药。心理护理方案中,鼓励患者多多阅读能够缓解不良情绪、慢性心衰保健类以及慢性心衰康复书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调节。③早期认知性心理护理。为了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治疗环境,患者入院当天,护理人员应该为其进行入院指导工作,详细告知医院治疗规章制度、治疗期间作息活动等。另外还要态度和蔼的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以及护理负责人,让患者尽快适应治疗环境,消除因陌生感导致的不良情绪。

1.3 观察记录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患者情绪,问卷主要调查焦虑、抑郁、强迫症状和躯体化等因子在内的焦虑抑郁问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χ2统计学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具备。

2 结 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强迫症以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2例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是5.30、6.35,对照组32例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是8.67、11.01,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因子评分比较结果,见表1。

3 讨 论

慢性心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严重的终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综合征[3],难以治愈,因而临床死亡率较高。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相关医学调查统计报告结果,每年死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人数多达50万,超过75岁的老年患者比重超过一半,年死亡人数达到27万[4]。严重的病情、死亡的威胁都会导致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痛苦、惊恐、悲伤、忧愁、焦虑都会引起人体负面反应,长期不良情绪会导致患者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各种系统性疾病的形成,为临床治疗效果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调节患者不良情绪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期心理护理通过能够系统的、全面的干预患者心理状况,帮助患者调节各种不良情绪,避免不良情绪长期化。本次实验中,观察组3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全部接受早期心理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强迫症以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因而可以确定早期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衰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额,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情绪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晓风.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78-1379.

[2] 许金梅.早期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1-3.

[3] 曾毅.浅谈慢性心衰的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2(10):206-206,208.

[4] 张艳桦.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3):104-104.

作者:章鸣芳

上一篇:改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下一篇: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