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07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精选8篇)

篇1: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四川省简阳市玉成乡回龙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毛琼

摘要: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论述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应用目的。

关键词: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初中物理教学

应用 引言:

我国学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教育将从中小学普遍开设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课程,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三个方面全面抓进。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极大促进了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条件的改善。怎样从微观角度参与到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实情。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便于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外形、真实的画面,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优美动听的音乐等,不但能把学生吸引到具体的实践中来,而且完全能刺激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课堂变成了真正的知识实践场所。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可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教材,采用自制或利用现成的国内外教学软件,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平台上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有听其声、见其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而且还能全方位、更完善、多角度地展现教学信息,给学生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同时使他们的审美情绪也得到发展。这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烈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并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记忆的效果,使课堂教学形象化、兴趣化、交际化和生活化,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实践,体验和交流,这样不但扩展了学生运用物理的渠道,而且还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还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努力创设或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以学生为本,以趣味活动为手段,以学生身心发展为重点,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过程;成为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成为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扩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

例如:安全用电知识的教育教学和发电机的内部结构等教学,学生不能直接观察物体的内部结构,不能亲自动手操作,不能直接从实验中感悟。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先利用现成的素材库和通过画图软件画图,在用Aouthoware软件进行脚本安排和利用交互图标的设置去装配仪器,让计算机去演示其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这样教学学生很容易认识、接受和理解。使教学自观、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效果好。

二、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作为一名乡村初中物理教师,平时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些内容难以表述,并且初中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初中生思维的形象性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的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如浮力,电功率等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重难点知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深刻的交互性,进行比较恰当的脚本控制,该停顿的停顿,该慢放的慢放,同时还得有很好的回放功能和选择功能。这样很多难点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分解展示,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启迪思维,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地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多器官的同时运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物理实验,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实验的原理,认识实验的过程,理解实验的结论十分重要。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难以接受存在而看不见的现象,而通过多媒体的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媒体手段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知。

譬如,我们在教学光的传播这部分内容时,会涉及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用实验很难演示,但是我们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课件,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上就能轻松、准确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看就明白,印象深刻,对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一些实验,都可以这样做,效果很好。有的实验产生的现象不够明显,实验过程比较快,可视性不强,学生难以观察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进行结论的判断,这使学生无法对实验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形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课件教学,它能轻松的控制实验的速度,让学生能够分步骤观察实验的物理过程和发生的物理现象,明确产生变化的条件,理解实验的结论。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用常规仪器和传统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下来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图形处理能力高超,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作微缩处理,对瞬间变化搞定格分析,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的使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三、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更新教师的角色与教学方式。

在大力倡导课程整合的今天,教师的素质决定着不仅是课堂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还决定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课堂整合的进程,每一位教师都应当理性地看待课堂整合,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现代教师应具有全面的信息修养,能了解和熟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理解与把握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课程理念,从而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开创教育的新境界,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人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在课堂整合的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构建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是课堂教学模式化的“美丽借口”。教师必须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最为关键的是在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据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当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并且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现代教师要改变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观念,但现在也不是告别“黑板+粉笔”的时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讲课时间少了,绝对权威地位减弱了,而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培训指导意见》中指出,通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培训既要使中小学教师建立科学的、基于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还要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教学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论,才能对教育的实践过程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评价,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给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不是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是信息时代教师的教育观念。

四、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特有功能,把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和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学科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采用教师主讲、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即所谓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大都凭老师“天马行空”的描述,被动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压抑,使其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学生采用锲而不舍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然后到课后作业中加以应用,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只能够考试做题。学以致用是对学习的基本要求,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学科,应用性是物理学科非常重要的特性,也是物理学科得以发展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获得信息的手段过于单一,学生往往只能对着课本和教师“满堂灌”的讲授被动学习,而不能得到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情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就成为“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

2.把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学科特点结合起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最主要的学习模式。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紧跟和赶超时代步伐。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的裂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课堂活跃了,师生活跃了。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听课者,而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思维不再单

一、沉静,而变得活跃。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便可搭建协作交流平台。这种交流平台即包括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学习。学生站在同一角度相互交流,有利于学习经验和学习灵感的共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如:在传统的电学实验课时,教师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这些实验不允许学生亲手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而学生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进行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实验仪器,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环境下,通过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在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

3.把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学科特点结合起来,采用创设物理情境的情境教学的学习方式。

物理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拓展、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物理问题,选择物理问题就成为物理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如网络信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境资源。例如,我在《大气压》的教学中,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制作动态大气压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大气压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大气压在我们生活意义和作用。可见,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总之,正确、合理、科学地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是新时代广大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虽然在物理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有许多优势,但并非使用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就能保证教学的成功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它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根据物理教学特点,适时、适度运用,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认真实践、反复推敲。一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教学要适当,要考虑教学内容和特点,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破和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要灵活、恰当。在什么地方展示,结合什么问题展示,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有利于调动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用好、用活、用巧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教学辅助手段,还需要广大教师去不断学习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2)王建荣:《开启学校运程教育新思路》(3)《四川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教育》

篇2: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在教学中突破难点,让学生有话可写,写出真情实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着力追求的目标。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创设作文情境、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及提高作文评改效率等方面提供帮助,为困境中的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多媒体 信息技术

作文是人们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都有写作恐惧症。寒窗苦读十几年,毕业后踏入社会,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差的现状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进行反思。

在传统作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足,不善于观察,因此“无话可说”,再加上平时阅读量少,语言积累不足,言语贫乏,写出的作文味同嚼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缺乏创新精神。很多学生照着《考场满分作文》的模板写,在教师设置的框子里模仿,甚至抄袭,大大影响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在校园中普及开来,恰如一股清泉注入学生心田。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合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可有效优化作文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应该怎样促使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境,以引导学生感知为基础,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播放图片、视频或录音等多媒体手段,创设特定教学情境,通过形、光、色、声等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把客观事物具体化、直观化,具体、直观的事物能唤起学生一连串的遐想,因而它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无法估量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真挚情感。面对情境,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求知创新,促使他们进行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写作文由苦差事转变为学生情感交流的需要,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例如,在写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课件上有“母亲在桌旁轻放的一杯茶”、“爸爸冒着风雨的接送”、“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希望学校里渴望读书的孩子的眼神”、“地震灾难后的断壁残垣”……这些让人震撼的图片,让学生从内心感觉到自己确实是“幸福的”,激发学生兴趣,触动情绪的燃点,作文任务很快就完成了。

又如,每次遇到写景作文时,学生几乎只选择校园、公园等地方。写出的内容大同小异,于是我在上课时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有苏州园林的玲珑秀美、泰山的巍峨高大、内蒙古草原的辽阔无边、“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和神秘的“彩云之南”……学生在祖国的秀丽山水中遨游,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时,我要求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写写那儿的美景。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把心中的赞美化为文字,文字中饱含真情。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学生的心思和思维紧紧吸引在屏幕上,产生浸润、诱发等效应,促使学生自由翱翔在思维的王国之中。

二、展开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乌申斯基曾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一切创造活动都从创造想象开始。多媒体能把活动形象、逼真的声音和富于变化的情节展示给学生,以此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给学生的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际,借用多媒体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力。

在指导学生以“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为题作文时,我利用电子白板演示了大量材料:看奥斯卡最佳短片《让我们一起污染环境吧》,我们也许听惯了环保者们喋喋不休的絮叨,说着环保有多重要,说着我们应该怎样做,但却没有真正在心里起到一点作用。这个短片反其道而行之,大肆鼓励大家一起污染环境,然后把污染环境的结果反讽式地加以美化,风趣幽默,引人深省。一个个深刻的教训、触目惊心的事例真实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在孩子们内心引起强烈的震撼。播放过程中,教室里静悄悄的,或许他们在思考:为什么雾霾这么严重,空气质量如此之差?为什么鱼儿越来越少,水质越来越差?为什么城市里汽车越来越多,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唯一的共同的美好家园。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了心中潜在的呐喊,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创造力大大发展,于是一篇篇想象丰富、思考深刻的文章诞生了。

例如,教学课文《与朱元思书》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立体的感受,我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制作课文的Flash视频,展示给学生,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美丽的山水美景仿佛就在眼前。课后延伸拓展环节中,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在写景片段训练中,写出许多的优美片段。

三、指导观察,突破学生的写作难点

很多中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篇幅短小、平淡如水、空洞无物,并不是他们生活中真的没有材料,主要是由于学生不善于观察获取、积累作文素材,不擅长细节描写。随着时间的流逝,往事会在人的头脑中渐渐发黄、褪色。即使是一些曾经难忘的事,也会变得模糊起来。有时学生想写却苦于细节不完整,不得不编造,让人看了有些失真,于是现代信息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细节描写是学生作文的难关,写好细节,才能使文章丰满起来。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实活动中的情景通过加入文字和声音搬进课堂,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观察对象集中,观察时间充裕,这样学生才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教师在指导学生描写动物时,可选取动物形态、动作、睡眠等细节,对需要仔细观察的部分进行镜头定格,使学生从中了解和细致观察其属性,用各种感觉体会电脑上形态各异的动物姿态,并抓住特征,学生按作文要求,边听从老师的指导,边抓住细节进行描绘,在观察中轻松完成作文,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对多彩人生的体验,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四、巧用评改,架起师生互动的桥梁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作文评改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得失,总结写作经验教训,提高写作能力。以往作文评讲中几乎只有教师在活动,缺乏学生的参与。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作文评讲也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原作展示出来,全体学生参与评改,充分调动学生的集体智慧,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变传统的背对背的作文评改方式为面对面的作文评改方式。如我在评改《那一刻,我心如潮水》时,首先把写得不错的几篇作文投影在屏幕上,用电子白板的电子笔圈画标注,让全体学生品词析句,共同评改。

另外,我还利用网络建立了教师博客,定期上传学生的优秀习作,添加“学生作品”栏,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多人同时阅读,将自己的意见发到评论栏中。师生、生生互动交流非常方便。如某个同学先读了这篇作文,就可以先撰写点评,后读的同学不仅可以看原文,还可以看这个同学的点评。这样,除了评点原文外,还可以就别的同学的点评发表见解。最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及时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提高写作积极性。

我还尝试将学生修改后的优秀习作印刷成铅字,写上评语,将学生的作文放在一起组合成作文集,取上雅致的书名,印刷成册。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写作热情高涨。更乐于随手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真正踏上“我手写我心”的快乐作文之旅。

篇3: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作文课堂教学中, 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足, 不善于观察, 因此“无话可说”, 再加上平时阅读量少, 语言积累不足, 言语贫乏, 写出的作文味同嚼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 以学生为客体, 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 缺乏创新精神。很多学生照着《考场满分作文》的模板写, 在教师设置的框子里模仿, 甚至抄袭, 大大影响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在校园中普及开来, 恰如一股清泉注入学生心田。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合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可有效优化作文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应该怎样促使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 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境, 以引导学生感知为基础, 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通过播放图片、视频或录音等多媒体手段, 创设特定教学情境, 通过形、光、色、声等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把客观事物具体化、直观化, 具体、直观的事物能唤起学生一连串的遐想, 因而它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无法估量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培养真挚情感。面对情境, 学生兴趣盎然, 情绪高涨, 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求知创新, 促使他们进行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写作文由苦差事转变为学生情感交流的需要, 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例如, 在写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时, 我精心制作了课件, 课件上有“母亲在桌旁轻放的一杯茶”、“爸爸冒着风雨的接送”、“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希望学校里渴望读书的孩子的眼神”、“地震灾难后的断壁残垣”……这些让人震撼的图片, 让学生从内心感觉到自己确实是“幸福的”, 激发学生兴趣, 触动情绪的燃点, 作文任务很快就完成了。

又如, 每次遇到写景作文时, 学生几乎只选择校园、公园等地方。写出的内容大同小异, 于是我在上课时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 有苏州园林的玲珑秀美、泰山的巍峨高大、内蒙古草原的辽阔无边、“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和神秘的“彩云之南”……学生在祖国的秀丽山水中遨游, 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时, 我要求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写写那儿的美景。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把心中的赞美化为文字, 文字中饱含真情。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把学生的心思和思维紧紧吸引在屏幕上, 产生浸润、诱发等效应, 促使学生自由翱翔在思维的王国之中。

二、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乌申斯基曾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一切创造活动都从创造想象开始。多媒体能把活动形象、逼真的声音和富于变化的情节展示给学生, 以此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给学生的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作文教学中, 我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际, 借用多媒体启迪学生思维, 发展学生想象力。

在指导学生以“地球, 我们共同的家园”为题作文时, 我利用电子白板演示了大量材料:看奥斯卡最佳短片《让我们一起污染环境吧》, 我们也许听惯了环保者们喋喋不休的絮叨, 说着环保有多重要, 说着我们应该怎样做, 但却没有真正在心里起到一点作用。这个短片反其道而行之, 大肆鼓励大家一起污染环境, 然后把污染环境的结果反讽式地加以美化, 风趣幽默, 引人深省。一个个深刻的教训、触目惊心的事例真实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在孩子们内心引起强烈的震撼。播放过程中, 教室里静悄悄的, 或许他们在思考:为什么雾霾这么严重, 空气质量如此之差?为什么鱼儿越来越少, 水质越来越差?为什么城市里汽车越来越多, 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 保护我们唯一的共同的美好家园。最后,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了心中潜在的呐喊, 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 创造力大大发展, 于是一篇篇想象丰富、思考深刻的文章诞生了。

例如, 教学课文《与朱元思书》时,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立体的感受, 我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 制作课文的Flas视频, 展示给学生,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美丽的山水美景仿佛就在眼前。课后延伸拓展环节中, 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在写景片段训练中, 写出许多的优美片段。

三、指导观察, 突破学生的写作难点

很多中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篇幅短小、平淡如水、空洞无物, 并不是他们生活中真的没有材料, 主要是由于学生不善于观察获取、积累作文素材, 不擅长细节描写。随着时间的流逝, 往事会在人的头脑中渐渐发黄、褪色。即使是一些曾经难忘的事, 也会变得模糊起来。有时学生想写却苦于细节不完整, 不得不编造, 让人看了有些失真, 于是现代信息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细节描写是学生作文的难关, 写好细节, 才能使文章丰满起来。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现实活动中的情景通过加入文字和声音搬进课堂, 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观察对象集中, 观察时间充裕, 这样学生才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又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教师在指导学生描写动物时, 可选取动物形态、动作、睡眠等细节, 对需要仔细观察的部分进行镜头定格, 使学生从中了解和细致观察其属性, 用各种感觉体会电脑上形态各异的动物姿态, 并抓住特征, 学生按作文要求, 边听从老师的指导边抓住细节进行描绘, 在观察中轻松完成作文, 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积累对多彩人生的体验,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作文评改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得失, 总结写作经验教训, 提高写作能力。以往作文评讲中几乎只有教师在活动, 缺乏学生的参与。为了改变这一现象, 作文评讲也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原作展示出来, 全体学生参与评改, 充分调动学生的集体智慧, 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 变传统的背对背的作文评改方式为面对面的作文评改方式。如我在评改《那一刻, 我心如潮水》时, 首先把写得不错的几篇作文投影在屏幕上, 用电子白板的电子笔圈画标注, 让全体学生品词析句, 共同评改。

另外, 我还利用网络建立了教师博客, 定期上传学生的优秀习作, 添加“学生作品”栏, 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 多人同时阅读, 将自己的意见发到评论栏中。师生、生生互动交流非常方便。如某个同学先读了这篇作文, 就可以先撰写点评, 后读的同学不仅可以看原文, 还可以看这个同学的点评。这样, 除了评点原文外, 还可以就别的同学的点评发表见解。最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及时鼓励, 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提高写作积极性。

我还尝试将学生修改后的优秀习作印刷成铅字, 写上评语, 将学生的作文放在一起组合成作文集, 取上雅致的书名印刷成册。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 写作热情高涨更乐于随手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 真正踏上“我手写我心”的快乐作文之旅。

总之, 信息技术涉及、可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 我们不要局限在某一方面使用, 要在多环节加以利用, 使它真正发挥优势, 提高教学效率, 为教学服务。信息技术与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的确优化了作文教学过程, 给作文教学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但是,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手段, 都应立足于教学实际, 真正实现语文教学资源的优势组合, 切实在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中推动作文教学改革, 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使作文教学真正顺应时代要求和发展。

四、巧用评改, 架起师生互动的桥梁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在教学中突破难点, 让学生有话可写, 写出真情实感, 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着力追求的目标。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创设作文情境、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及提高作文评改效率等方面提供帮助, 为困境中的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篇4: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多媒体 提高学习效率 激发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显现出了很多弊端,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采纳,为当今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开发资源,拓展学习渠道。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渠道。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改进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拓宽学生视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听力教学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录音材料引导学生反复听对话、短文等,然后再完成一些练习或测试题。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心理。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听力资料,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听力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反复、慢放某一句或某一段,可以使听力任务设置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解决他们在听力中的难点。在听力之前pre-1istening阶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词的音、形、义,使学生能够在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下迅速建立起词汇各方面的联系。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英语读、写教学是教师要在黑板上书写各种重点短语或句式,引导学生读并且做好相应的笔记,所以课堂容量是有限的,教学起来相当费力耗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将所需板书、板画、练习题等内容制成课件,用幻灯片或视频的方式在教学中展示出来,留给学生更多的读和写的练习时间。在相同的45分钟内,教师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呈现更多的知识。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图、声、字、动画集于一体,将信息图文并茂的展现给学生,学生既能看得见,也能听得见,采用活泼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他们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要多得多,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文阅读理解有个感性认识,我们可以利用多媒制作的视频片断,以让学生看电影片断的方式导入新课。

在写作教学中通过设置一些图片或者一些场景,如圣诞节、万圣节等,用一段视频展示出来,学生觉得很新鲜,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描述所看到的图片或视频,并且集思广益,进行短文的写作。这就集听、说、读、写于一体,学生人人参与,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单调、枯燥的“重复”式学习变得生动、逼真,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教师根据英语学习及学生的记忆规律,引导学生对所习得的语言知识进行及时复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将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初中英语复习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解决“重复”式教学的弊病。如在复习重点句型和相应练习题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Flash动画,每当学生答对时,电脑屏幕上就出现卡通人物带来成功时的奖励:或是得到分数,或是得到实物奖励,或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对学生说“Very good”。学生答错时,Flash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还会鼓励学生“Dont worry, try it again.”(别泄气,再试试),在复习单词时,可以做一个有意思的Flash游戏,每次出两个单词,电脑读两遍然后学生选择读对的单词,我用鼠标点击学生认为正确的单词,如果答对,画面上的小猴子会得到一个香蕉;如果答错,小猴子会被树上掉下的椰子砸到脑袋,学生们都不愿意小猴子被砸到脑袋,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这样课堂就变的非常活跃。因此经常给予学生有趣的、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个成功者,使学生变苦、厌学为喜、乐学,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四、结论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趣味的学习英语的情景,解决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等有关教学问题,使学生通过看、听感知英语语言材料,不断发展听说和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为实现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3.

[2]胡春洞.初中英語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叶上雄.多媒体教学的利用优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5: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当今较为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科学被应用在教学中,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传统教育发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较之传统教学有着鲜明的优势,它们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信息,渲染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深入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审美情感,突出重点、难点;营造浓郁轻松的教学氛围,深入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合作、探究,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获得更清晰准确的知识,从而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不仅是2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本来就是一篇活泼的童话,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叙述故事,这样枯燥的文字,也因此生动了起来,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在教?W《安塞腰鼓》时,先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录像,在黄土高原广袤的背景上,那些年轻的后生们尽情的舞着。这种忘情的表演场面很快地感染了学生,有效的帮助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品位,让学生感受到力量与激情的完美结合,受到强烈的震撼。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二、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关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当前许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依旧是教师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主动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和课件;而是让学生来适应老师,带着知识和课件走向学生。因此,我们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前,首先要从思想到行动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因为那样会严重制约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所以,我们要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重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以实践感悟为主线,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多媒体课件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它是教学形式,不是教学内容;它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语文教学本身。但是由于许多教师认识错位,备课时把重点放在了如何设计出赏心悦目的课件上,甚至还把一些影响学生注意力的东西设置上去,例如有好多教师在幻灯片的左上角或右下角设置一个会动的画面。表面看来,整个画面有动有静,热闹活泼,但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学生思维,喧宾夺主,冲淡了教学主题,偏离了语文课教学的本位。要真正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必须在“辅助教学”上下功夫。

三、使用信息技术优化了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是观察、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人们进行交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对某一内容进行交流的。在教学中,我们应以教材为根据,运用多媒体创设与教材相关的各种交际的情景,组织口语交际活动,使交际活动热烈、生动、活泼,使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交际的能力。如《保护有益的动物》,让学生观看动物在森林中嬉戏的场景,一只只可爱的动物在画面中奔跑,这一段录象的播放就是要渲染一种大自然和谐的气氛,让学生身临其景,感受动物给大自然带来的欢乐。学生心情非常兴奋,纷纷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再让学生观看动物们受到虐杀的图片,利用图片的效果震撼他们的心灵,学生情感感染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在听、说、问、议、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水到渠成地开动脑筋,学生的创新精神便伴随着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识的活?佣?不断的发展。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文本进行适当补充,创设有效的情景,让学生会说能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就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景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口语交际的多向互动。个人不能完成的,交际往来必须由双方或多方才能构成。因此,口语交际课必须呈现多个的交际方面和多种交际往来的形式,具有活动的互动性。

四、语文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语文教改的追求。教改的根本意义是凭借一切可能来兴利除弊,实现教学最优化。但有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只一味地追求形式变化,却忽略了教育思想的改进。如果教师只是把原来的课堂教学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不仅不能让信息技术“化”掉语文学科原有的弊端,反而会失掉语文课堂教学中某些固有优势;把学生引上因特网去随意浏览,当然更不能与“优化”同日而语。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发现、探究、认识社会和接受新信息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知识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重视反馈情况。其次,语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直观、形象、立体的综合效应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作用,让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智能化、网络化等强大功能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开发。

篇6: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为了适应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就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也就是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手段、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对这两年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整合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了生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世界文化之旅》一框时,首先让学生们通过多媒体浏览了世界多个国家特有的文化,观看了多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使学生一饱眼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道德情感,灌输为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教八年级上册《我爱我家》一框时,讲课之前,我先让同学们看了一段视频:父母在子女生命垂危时,不分日夜、不眠不休的照顾孩子,甚至恳求医生宁愿拿自己的生命来交换。看得过程中学生们大都流泪了,他们深切感受到了父母对儿女的爱,深刻了解了父母的伟大,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接着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让学生聆听表达家庭温暖的歌词,感受家庭的爱更加深刻。

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时,让同学们亲身使用网络,感受网络的巨大作用,同时,让学生看到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学会正确利用网络的优势。

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现实生活、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把它们融入到思品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

综上所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因素,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态下,在令人信服的实事中,接受教育,明白道理,对提高思品教学实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对信息技术与思品课堂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例如,以往的思品课往往是一只粉笔、一言堂的灌输式,而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们反而不如孩子们反应快,在很多方面他们远胜于我们,我们没有理由在站在讲台上发表长篇演讲,而应该更多的让孩子们发表见解。既然网络是五彩的、社会是多元的,我们也应该抛弃答案唯一,在坚持是非标准的大前提下,允许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增强角色体验,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思品教育资源,让乐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

篇7: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西充县凤鸣镇小学 杜圣

内容摘要: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实践,能够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发道德情感,促成自然感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四个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思品学科教学 渗透信息技术 四个方面 效果良好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拥有的强大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大思想品德教师的青睐。众所周知,传统的思品教学偏重灌输,而讲授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最终是思想品德课成了纯粹知识的传授课,根本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所谓整合,也就是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手段、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对这两年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思品课教学中的确能够在四个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视听优势,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心理学家特瑞拉经过研究发现:我们的学习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是 通过听觉,83.5%是通过视觉,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的重要性。而采用多媒体可提供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合的教学环境,能明显增加视听效果,优化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强教学效果。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在开始讲新课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了两组配有背景音乐的图片,一组是鸟语花香图,伴有鸟叫流水的美妙背景音乐:另一组是荒芜贫瘠的图片,伴有伤感的背景音乐。通过这两组图的强烈反差,学生们心里都能感悟到了这个世界因为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精彩。

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道德情感,促成自然感悟

鲁迅先生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感染,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情景交融,升华道德情感,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样在教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离课堂结束还有五分钟的时间,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所学的知识令他们回味 无穷,我选择了flash 动画“地球的诉说”作为结尾。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将“生命与生命之间要相互关爱”的主题表达的淋漓尽致。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还感动,沉浸在动画中。如教学《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一课时,我先回忆自己童年时代得到老师关怀和培养的事例,表露出自己对老师教诲的真诚感激之情,并以一声“谢谢您,老师!”引起全班学生的情绪共鸣。接着,播放录像《烛光里的微笑》,再出示一幅平时老师关心学生的画面,让学生从录像中老师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事迹联想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体会认识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最后,在课件《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说说想对老师说什么,想为老师做什么。此时,学生已经很想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了。可谓情到深处,一触即发。

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利用了多媒体播放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 忘返,使学生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现实生活、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互联网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把它们融入到思品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

四、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在思品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们并不完全相信,他们总爱追着我问:老师,真有这个人吗?(是不是为了教育我们编出来的人物)他还活着吗?他长什么样?”可见,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而教材的介绍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则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例如,我在教《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时,发现大家对挫折及如何面对挫折这一材料并不很熟悉。我就号召同学们去收集资料,增加对材料的了解。自己则在互联网上下载了澳大利亚著名残疾 人励志演讲家力克·胡哲的视频,让同学们观看。孩子们被力克·胡哲的表现所深深震撼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孩子们亲眼看到活生生的例子,他们信服了,也乐于向榜样学习。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活现了榜样形象,强化了正面教育的效应。

总之,信息技术的到来,正吻合了思品教学改革的需要。它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扩大了阅读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感性和思维空间,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习自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同时也密切了师生关系,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知心朋友。有人曾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里程中最辉煌的一段。那么,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将为“辉煌的历程”增添更为神奇绚丽的一笔。潜心钻研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必然给增强实效性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黎奇.新课堂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策略.2006年4月.徐建龙.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创新.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丁玉英

《运用多媒体 优化思品课》 陈庆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作者简介:

篇8: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数学教学与它们密切结合时,它们能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而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呢?

下面根据我数学教学中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几点尝试。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严谨性,以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性,学生常常会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和无味,厌学,怕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节数学课的关键。现代信息技术不但以其丰富的资源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素材,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生活中的轴对称”教学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单纯的知道什么是轴对称、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如何做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学习过程中,的确是枯燥而无味的。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我首先收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随风起舞的风筝,凌空翱翔的飞机,以及很多中外典型的建筑等等,然后配以音乐、动画,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轴对称的世界里,感受到了轴对称的奇妙和美丽,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知识因其抽象性而难以理解,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其呈现方式的局限性,让学生难以接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直观形象地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探究,变感性为理性,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如在学习八年级数学“变化的‘鱼’”一节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例题的要求,得到新的点的坐标,然后描点、连线,得到一个新的“鱼”,观察坐标和“鱼”的变化,并总结规律,学生感觉枯燥而无味,缺乏学习的兴致,也无法真正理解变化的实质和规律。而当我把学生前面的操作利用多媒体,把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图象等集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由于坐标的变化,“鱼”儿时而左右游动,时而上下沉浮,时而翻转,时而变大变小……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体会到了“鱼”的变化,感受到了数变而形变,形变而数变,数形结合的思想,真正理解了“鱼”变化的本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为数学学习提供了各种需要的资料,包括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并且以不同的呈现方式,多角度地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动机,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活动,变成学生心理的需求,激活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从而诱发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能大胆地提出新问题,进行质疑,猜想,并积极地探究,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进而养成了观察,思考,实践探究的习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优秀教学案例下一篇:感人爱情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