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

2024-04-09

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精选9篇)

篇1: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

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物理教学,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兼备的表现形式将物理课堂引入到生动形象的新的境界;可以将教学内容多媒体化,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有利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掌握更多的知识。

但是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法宝,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最佳效果和良好功能。反思近几年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中有几点感悟,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勉。

一.充分肯定,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由于它交互性强、表现形式丰富、容易为学生接受、有利于分层教学、信息量大等优点,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电教手段中的幻灯片、录音、录像等,处于电教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即在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VCD、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创建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倘若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变阻器”这一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中的常见的改变电阻的电位器,给学生以感官的认识,并通过利用改变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这一身边经常见的东西竟有这么神奇的作用深深吸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方便?如果让你制作一个改变电路中电阻的仪器,你会制作吗?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

2.可创建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模拟。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在物理课堂中,用实验来演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因而总有许多力不从心之处。存在教师操作时,学生听、看(且看不清)、不能参与的缺点。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开发功能可弥补其中不足,现在我们可运用不同的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过程可获得很好的效果。要解决学生既积极参与,又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们采用了制作课件。

例如,通过动画演示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阻以实现改变小灯泡亮度,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轻易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把握住了教学重点。

3.重视态度情感,加强学生品质素养观念。重视态度情感因素的熏陶与教育,是落实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挖掘媒体资源时,应重视内容中体现真、善、美的价值成分。通过设计具有特色的多媒体画面,在课堂上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燃料利用低,空气污染,浪费用电”等不良现象,让学生去批判,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识。物理学史中有许多科学家在成功的背后有着感人的故事,我们可搜取资料,网上下载他们的故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二、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手段,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也应注意这个问题,课堂上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并反复推敲,确实有利于教学,才可应用,不能一味地追求整堂课用录像,课件等手段机械地教学,而忽略传统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情感教学优点,只有它们之间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优化效果。

2.初中物理教学中,不能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完全替代动手操作的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不可替代的。应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才是可取的。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而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应体现对物理问题的探索、师生共同讨论的合作性和学生思维的自主性。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方法的启示和能力的培养、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不是任何现代化手段所能代替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入研究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及各种媒体的特殊性质,根据需要选择和有效应用媒体,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就像我们买衣服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3.平时应多注意素材收集,使用时才能灵活应用。比如要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没有充足资源,有用的素材是很难以做到的。素材收集的途径有三种:一是从市场上购买现成的软件、录像、DVD资料等,一是通过Internet由网上下载获得,三是利用已有设备软件自己设计,处理制作。最后把素材剪辑、加工处理形成资源库以作备用。现在大多数教师采用的FLASH动画制作软件,不仅简单易学,动画流畅,而且文件体积极小,非常实用。

篇2: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

罗塘中学 樊远标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兼备的表现形式将物理课堂引入到生动形象的新的境界;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抽象、理论性的知识,直观、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有利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是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法宝,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最佳效果和良好功能。反思近一年多来,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中有几点感悟,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勉。

一、要充分肯定,信息技术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信息技术手段非常适应于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目前使用的初中新课标,物理教材虽然克服了以往教材中教学内容偏旧等的不足,但教材内容还是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造成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种神秘难学之感。现实生活中处处隐藏着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首先教师要依照物理知识点,在网上找到相关网站,把站名提供给学生或在网页上提供相关链接,让学生上网浏览,便可以从小小的窗口实现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大量的感性材料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不但搜集到了和书本知识相关的内容,而且搜集到了许多让他们意想不到的内容。让学生感到满足的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发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体验。这也正好体现了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所以信息技术对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信息技术知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是:内容呈现多媒体化;学习过程互动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学习资源开放化;学习形式全球化。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学习方式比较单

一、被动,缺乏自主、合作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我们力求在每一节物理课中都安排分层的课堂练习,在练习中,多媒体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等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对知识掌握的情况逐步深入。计算机还可将不同解题过程,显示在大屏幕上。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也可使教师从中获得众多的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多样化趣味化,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改革质的飞越,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3、信息技术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利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和提高。鉴于我校目前开展的 以人为本的“生本课堂”初具规模,把信息技术知识高效地应用到“生本课堂”上。有利于这项课改的顺利开展,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主题网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到“主题网站”去学习、探索。学生接受任务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动手实验 ;将真实实验和网上虚拟实验相结合,使传统媒体和信息媒体优势互补,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网站上的资源丰富,计算机操作方便、容量大、非常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评互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展示平台,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时间、有能力参与探讨、展示和评价,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充满信心地展示才华、参与互动、构建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体现“生本课堂”的显著优势。

4、用信息技术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这浩如博大的信息世界中获取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如果给他们一个探究物理的“小课题”;学生受各自兴趣、喜好等个性特点的影响,他们会在不同网站或不同媒体上,以不同的视角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在交流研讨中,进行思维碰撞,各展所长,互为补充,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又感受到与他人共同讨论、探究的乐趣。“小课题”的探究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验,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甚至影响到主体的终身学习。

二、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1、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的教学内容要要多取向实际生活,体现形象、直观: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融合,要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效地克服传统物理教学内容缺乏鲜活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弊端。要取向生活、体现形象、直观,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丰富的、多样化的物理知识。教师需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结合教学探究,因势利导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源,使物理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在这一全新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内容呈现开放性,不惟“纲”、不惟“本”,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让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是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也是学好物理知识的有效途径。

2、建构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所追求的最新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机融合,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让教师和同学在协作交流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以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的“讲”更多地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构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变整齐划一的“不得不学”为主动多样的“积极去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的物理教学过程应趋向于探究性: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探究性课题的研究中,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所学知识与科学发展、社会生活有密切的关联。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他们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课题有关的资讯,从而达到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的目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在物理学科的探究学习中提供精良的技术工具和良好的环境氛围。

4、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但它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媒体。能否在教学中使用,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它的角色应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代替不了教师的课堂现场教学和智慧。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信息技术下的网络是个是个双刃剑,他可以给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知识、寻找知 识,互动交流,资源库丰富巨大且可共同分享的最理想的平台;同时网络游戏也对靑少年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学生若能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信息,探索知识,与同学互动交流构建知识,对扩大想说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非常有益的,但若使学生因上网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毁了想说的理想和信念,那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网络手段,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对学生做好信息网络应用的引导和监管,不能让学生误入歧途。

(2)、初中物理教学,不能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要科学地选择应用;不恰当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往往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如:一些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制作课件上,整堂课基本是由教师点击鼠标,由计算机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一一展现出来,这样一堂课就成了“流水课”,把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演变成“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其结果是上课时师生“围着屏幕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均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还有些老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过度使用与教学无关的图像、音乐、动画,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其效果可想而知。

(3)、初中物理教学中,不能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完全替代动手操作的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不可替代的。应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才是可取的。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而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应体现对物理问题的探索、师生共同讨论的合作性和学生思维的自主性。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方法的启示和能力的培养、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不是任何现代化手段所能代替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入研究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及各种媒体的特殊性质,根据需要选择和有效应用媒体,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就像我们买衣服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通过一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经验,感悟到信息技术手段的选择,要适应物理教学的需要,要促进物理教学的需要,应根据物理教学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教学改革,保障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篇3: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增加课堂教学内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时候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的板书,这样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如果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用口头讲述来代替板书,往往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候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把信息技术作为显示工具来使用,既能解决时间问题,又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所学的内容。除此以外,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储存功能,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功能在备课的时候就事先准备好必要的教学材料,这样不但能大大增加课堂的容量,而且能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二、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校园网络建设也在不断地完善,很多学校都有了自己的校园网,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学习。有些学校的校园网已经连入了国际互联网,这样就使得学生能够在互联网中无限大地扩展交流领域。在这种相互交流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例如,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目标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通过访问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网站,或者是通过互发信息、BBS留言等形式与其它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来解决问题,而教师只需要从旁作适当地指导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变成了学习的主人,不但能掌握知识,而且能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有利于教师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个体,因此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最理想的教学形式。然而由于现实条件所限,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还是班级授课制,要想实行一对一教学是不可能的,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例如,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之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基础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并且在做练习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在这种个性化的教学中,学生的潜能更容易被挖掘出来。

四、有利于优化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优化实验教学。

1. 放大实验效果

在很多物理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的可见度小,很多学生观察得不是很清楚。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的放大功能,把一些物理现象进行放大,学生就能够观察清楚。例如,教师在讲到电流表的读数时,由于电流表太小,学生无法看清楚电流表的数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把表盘放大,这样学生就会观察得很清楚,从而有效地提升实验效果。

2. 对实验过程进行多次观察研究

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很多物理现象出现的时间往往非常短暂,很多现象甚至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了,教师如果学生没有留意,可能就错过了某些重要内容。这时候,如果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实验中来,利用多媒体把整个实验过程记录下来,学生就能够通过多媒体反复观测实验过程,避免重要内容的遗失。另外,当教师在开展复习课时,由于实验做过太久,很多学生对实验过程都忘得差不多了,在复习课上教师把之前上过的实验再重新做一次又不太现实,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之前用光盘记录下来的物理实验再一次播放给学生看,这样既可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节省课堂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

3. 进行模拟实验

很多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无法完成,或者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时候,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利用多媒体进行的模拟实验不但能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而且通过多媒体所进行的模拟实验,由于不会受到现实环境的干扰,得出的实验效果往往是最理想状态下的结果,这样,对于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都是一个很好的保障。

五、增加知识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中的很多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有时候是非常抽象难懂的,这也是很多学生觉得物理难学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化、具体化。例如在上到“光的直线传播”的时候,教师可拿日食和月食的例子来举例说明。如果教师只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对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进行描述,很多学生都理解不了,这时候,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Flash课件,学生就能够更加动态直观地了解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了解光的直射原理。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把一些文字化的知识转变成为各种生动有趣的图片、动画,会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更加有兴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95-1

一、用好计算机,做好课堂展示

这种应用,是把计算机当作一个工具,只不过它同时具备了黑板、粉笔、计算器等的功能。它把过去在黑板上写的,在投影机投的,在挂图上展现的各种信息,由计算机进行相关处理,把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多媒体资源,以达到流畅展现和交互的作用,极大地提高的课堂输入量。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或电子白板)连接起来,也可以在网络教室中,连接到各到学生机电脑上。这种应用,可以在较少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提高接收的信息量,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但利用计算机时行课堂展示,对各类信息的处理,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的,要根据教材,根据学生,根据当堂教学任务来组织和处理,使知识更条理化,更形象化,更系统化,使深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简明。比如初三教理中有关核能的教学,学生在书本也只能知道核能很强大,到底怎样,不清楚,这个实验也做不了,这时,就可以视频教学,让学生看看核电站的工作示意图和一些核武器的试验情况,自然要比看书本效果好得多。还有在讲微观粒子时,它们的组成和结构,我们也看不见,摸不着,图片是静态的,这对很多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但一段简单的动画,一目了然。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推理能力。

但计算机只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教学应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和引导,且信息量也不能过大、过多,弄得学生们眼花缭乱的,反而容易让学生在一波接一波的信息刺激中,找不到重点,失去方向。

二、用好计算机,做好小组学习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促进下,我们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从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学,渐渐地发展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中来,以共同解决问题,发展培养能力和强调自主探究为重点。其中,解决问题,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片面地强调知识的记忆,规律的认识和应用,忽视了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现在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和网络通讯,为学生在物理学中探究学习提供了方便,它的动态情境可以为学生“做”提供工具和手段,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由的进行探索,“做”实验,收集、处理信息,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把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

在分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4、5个人编成一组,每一组共同使用一台电脑。教学中,教师提供待解决的问题,创设探索情境,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资源和环境,积极思考、观察、讨论、演算……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参加讨论,观察他们的探究进程,了解他们的情况和遇到的新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把一些共性的问题发到其他小组,组织全班讨论,努力为学生们创设一种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

在这种小组学习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辅导者和帮助者,由教师提出问题,并通过适当引导来刺激学生去探索,事先,要对他们的探索问题有一个全面的预想,为他们的学习探究准备相应的资源和工具,使学生学会把问题和资源、工具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三、用好计算机,做好复习作业

每堂教学之后,可以利用一些软件来巩固和熟练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完成速度和准确程度,把计算机变成检测工具,大家可以同时进行,又快又好。这种软件(课件)可以使用多种资源(图形、动画、考试卷……),内容可以根据章节来编排,按知识点归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选进度,自选择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这种软件(课件)的交互性、及时反馈的特点,能够激起学生的复习热情,提高复习效果。

作业是每课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但由于书本的局限性,往往我们的知识点被人为分断,但计算机可以使这个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呈网状联系,有机结合,做一题,可以联系很多相关资源。可以做成闯关游戏型练习,让学生自由练习,把相关的知识练习进行逐步展现,让学生做完还想做。而且计算机的调整存储功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我们可以把所以相关的知识点练习做成一个智能题库,学生既可以利用它来做练习,也可以复习。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上,由计算机的智能功能自行调节题型、题量,还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源搜索。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并能及时得到计算机或教师的帮助。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试卷的考试,速度快,问卷快,还能生成各种分析数据,便于教学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补救。

篇5: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中学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信息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因此,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更是在无力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它的知识比较抽象,有很多学生觉得它们看不见也摸不到,更是难以想象,久而久之对物理学科会失去兴趣,而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创设物理情境,并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整合物理学科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视频技术、实物展台、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媒体,在物理实验中具有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改变时空、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功能,为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物理学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对于整合物理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能够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在有关物理的网站上学生可以查阅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家的生平简介、他们的故事和趣事、中国和世界物理的发展史、课堂自学题和趣味题、以及学习中的有关问题等,在网上可以自由的涉猎、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掌握许多终身受益的方法。

二、信息技术的在物理教学中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工作、教师的职业,突出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强调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组成的对立统一体,“学”是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是为了学,“教学”即“教师教学生学”,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来了解物理这一门学科,联系实际生活,打破了传统课堂上老师为主导的模式,使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物理的研究探索中来。使课堂的教学不再沉闷。信息技术的加入,让学生产生了主动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动力。

三、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

教育无法孤立的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的进步促进这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到当前世界顶级物理学者的信息,也可以了解我国物理研究发展的趋势,更可以了解到物理教育领域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只依靠课本来了解物理,他们所接触到的物理不再是单纯课本中若干年之前的论点,而是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的新观点和理论依据,这也可以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感到,在实际生活中,物理知识也是必不可少了,将物理从单纯书本学科这个狭小空间里脱离出来。

四、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能够将抽象变为具体

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如本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五、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科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果好。

(1)巧妙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又与学生实际紧密相连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来认识理解物理现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设计模拟实验。有些物理实验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控制实验的速度,调整教与学的进度,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共同启发下,达到实验学习的目标。同时,模拟物理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3)力求突破难点。教学中的难点,有些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突破,若用电脑模拟,往往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动画来描述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或者一个物理过程,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此时可以把静止的图片变成能够运动的二维或三维动画,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更为直观,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形象化。

(4)整合已有知识。物理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在毕业班复习物理实验时,如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做过的实验全部重做一次。此时若利用电脑模拟,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同时会节约大量时间。

六、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倡主体性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上教育改革的趋势。主体性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也可以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来学习,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较好地实现了上述要求。

七、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能力

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如果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同时,应用计算机与网络的功能创设引入概念的情境、创设推导规律的情境、创设提出能够逐步深入的问题情景、创设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外化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所设置的物理问题情景中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是辅助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完成“创设情景、激发动机、提出问题、建立图景、引导讨论、画龙点睛”的极好工具,按照“以能力立意为主”进行教学的基本思想,多媒体课件不仅仅有利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用它创设情境进行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应用课件创设物理情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2、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物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应用多媒体课件分析图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创设动态、变化的图象,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变化分为量变与质变,其中质变是突变,而量变就有一个过程,并且事物在量变的过程中质并不变。因此寻找变化中保持不变的部分,乃是把握事物本质的重要方法。

篇6:李彬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李彬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共享了许多教学资源,期中包括优秀的物理教案,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科教学有了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物理课堂有了很大的变化,物理一直被同学们认为是最抽象、最难以让人理解的学科,有了信息技术、老师们可以更加清晰的向同学们讲解物理概念、理论知识,帮助同学们理解物理的情景,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物理概念 学习效率

一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创设物理情景

现在我校有将近100个教室,每个教室都开通了班班通设备,老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创设一些物理情景。比如老师在讲到物理光滑的理想平面,讲到物体会一直在光滑平面运动下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无摩擦光滑平面的平面,要在光滑平面上放上物体给同学们演示更是不可能。有了信息技术老师就可以,老师通过动态效果、制作出无摩擦的光滑平面模拟小球的运动。从而更加直观的帮助同学理解理想平面。通过信息技术运用达到了创设物理情景的效果。

我校老师在备电容器这节课时。以前老师讲解本节课时就是几个简单概念和定义,反复强调电容定义式:C=U/Q,电容器电容决定式:C=εS/4πkd。然后就是不停的做有关的练习题,至于电容是什么样就只有书上的一两幅图,在实际生活中、电容是什么样更多的同学不知道。老师们在教学时感到、要让同学们正真理解懂得、并有认识常见电容的能力很难,同学们在学习时感到抽象。现在老师们除了讲解概念外、还下载各种各样电容器的图片,生活中各种集成电路电容的图片,通过展示更多图片同学们更加清晰的认识了电容器。

图 为老师向各位同学展示的部分电容器图片

同时老师们还在网上购买了一些常见的电容。在课堂用图片和实物一起给同学们展示、同学们最终掌握本节的知识内容就会显得容易多了,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初步认识部分电容器的能力。

其次是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老师在讲解电容器这一节的内容时、如果就只讲解概念,强调重难点、而没有让学生看到各种各样电容器、在生活中看见同学们对它还是不认识。我们的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向同学们展示了许多电容器,从而使同学们一下子回到了生活、感觉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当他们看到一块复杂的电路板时、他们会大声的告诉你:“老师这个就是某某电容”。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达到目的了。以前在没有使用多媒体时、老师备课都是用备课本写得很多很多,对于教案的好坏不得而知。有了信息技术老师们就可以更加方便,通过教师假期提前集体备课,老师们通过自己的构思写出自己的教案,然后在组里进行讨论、修改订正,同时也可以和一些优秀物理教案进行对比,总结自己在那方面做的好,那些方面还存在欠缺。可以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大大的增强了学习效率。二 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的使用可以激发同学们对物理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当老师在上作用力与反作力用时、老师向同学们播放了一段、关于神州七号飞船升空的视屏,当看到我们的火箭慢慢升上天空时,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沸腾起来,同学们的焦点一下子转移到升空的火箭上来。

图 为神舟七号升空的精彩瞬间

紧接着老师再向同学们提出一个个问题,火箭为什么会升空?是什么给了火箭的力?同学们一下子陷入了沉思。如果大家想知道答案就看本节课的内容,引入作用力与反作力、接着展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加上课堂小实验让同学们的思想紧跟老师走。这样通过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是非常受同学们喜爱的,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三 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的使用可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现在一节课仅仅只有40分钟,如何高效的利用好课堂时间,这是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都是讲解本节课的物理概念,进而强掉重难点当讲解到相关的应用举例时、老师们都担心时间不多,也不会讲解的太多,举太多例子时间不允许,物理课堂需要同学发挥想象的空间,建立物理模型。通过物理试题建立各种物理模型,课堂时间不足是许多老师面临的问题,有了计算机一下子帮助老师们解决了课堂时间不足。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经过反复筛选后,将筛选后的例子进行分类,做到经典、有实际的价值。通过计算机不用老师在黑板上画图,直接用多媒体引导同学们一步步的去思考,去实践。从而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四 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的使用可以增强物理实验的效果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每学期都有很多的物理实验,同学们来做实验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完成物理实验,实验的结果只能是完成教学的任务,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同学们可以在班上观看每个实验的相关视频,然后从视频中自己去思考本实验该注意什么?自己做时要如何改进实验、从而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同时也可以使同学们对自己的实验、有一个清晰的对比。在理解的基础上、改进相关的实验方法,真正的探究物理实验。做完相关的实验我们也为同学们收集了、许多相关的实验试题,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向同学们进行实验巩固练习,从而增强物理实验的效果。

五 信息技术是我们物理发展及教学的真实记录

我们物理实验室有你想不到的实验仪器,它们分别生产于1956年,1964年上海电器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虽然看起来古老、陈旧。但是在我们看来它们不再是简单的一些物理仪器。它们是现代先进仪器的前身,图(1)图(2)

图(3)图(4)

图(5)图(6)

它们是仪器的成长记录,是各种仪器发展的历史,从它们更新我们看到了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从这些仪器我们感受到了物理的神奇。我觉得让同学们多了解它们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正在学校向同学们宣传,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它们。现在我们将这些实验仪器拍成照片、通过在计算机制作成仪器教学视屏,呼吁更多的人们参与保护它们、同时已将它放在网上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将专门用一间屋子作为陈列室让同学参观。

六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及评价学生方面更加具体,更加客观

高中的学习对于同学来说是辛苦的,对于老师来说、及时掌握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几乎很多学校都有期中检测,月考,甚至是周考,或者是一个简单检测,在这个过程中网上评卷、给老师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在我们物理组一提到改卷大家都会说:和以前相比现在网上评卷好的太多了。是的、网上评卷给老师带来了方便快捷,比如今天考完,明天就可以有详细具体反馈结果。下图就是我校物理改卷的网页页面:

我们所用是南昊系统,对于校园版完全可以满足校园的需要,为了更好的实现为学生,老师服务的理念。学校正在洽谈更好的网上阅卷系统以便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网上阅卷可以详细的统计出每个试题的难度系数,得分情况,个人学习情况,班级情况等等,网上阅卷系统为同学们开放,便于同学们今后改进学习方法。再者在开展教研会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将某班,某人的成绩做成折线图、更加清晰的看到学习的走势,进而加以分析。对于老师及时采取相关的教学手段加以引导,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合理正确的利用计算机、让它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更好服务。使物理教学从教学方法和形式上都有所改变,将传统的物理教学和多媒体紧密结合。实现物理教学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一)山东科技技术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二)山东科技技术出版社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山东科技技术出版社

篇7: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

1在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1.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

在初中阶段,物理课堂教学多以演示实验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实验规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接触到物理,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求知欲强,爱动,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还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支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既可激发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又可引导学生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1.2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个例分析——《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是人教版初中三年级的物理知识,其中包含了分子的扩散现象、分子动理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内容[1]。微观世界的分子较为抽象,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比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微观世界的分子,尽可能通过教学媒介将微观世界中的分子直观地表达在学生面前。课堂程序如下:

2回顾及拓展

2.1知识回顾

首先,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回顾物质的构成,那么分子的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分子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构建物理模型,由抽象到具体,微观到宏观,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图1为分子模型。

2.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分子的扩散现象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实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但一节课只有有限的45分钟,那么,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录像就打破了课堂上对时间的限制,增大了课堂容量,让结论更加清晰易懂。而且运用Flash动画可以让学生全方位的更加清晰的看到整个实验过程,照顾到每位学生,使学生更易理解,且印象深刻,而且节约课堂有限的时间,丰富学生知识,增加课堂容量。例如讲解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现象,如图2所示最左边的图中沉在量筒下部的.是密度比水大的硫酸铜溶液,与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面,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两种溶液混合均匀,这段时间比较长,若在课堂演示此实验,在宝贵的45分钟课堂时间肯定不能观察出明显的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的实验现象。利用多媒体播放记录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现象的图片,将物理现象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打破了课堂演示实验时间的局限性。

3在高中阶段物理实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3.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

在高中阶段,有许多的实验原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还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物理实验都无法严格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进行,导致实验效果较差,而且高中阶段学习比较紧张,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实验结果的认识,还是通过教师、课本所得,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并不深刻[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这一阶段的教学需求,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优化教学,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3.2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个例分析——多媒体动画模拟

高中物理实验的研究内容范围较广,例如宏观的宇宙天体,微观的基本粒子均有涉及,而这些物理实验都是不能在实验教学中得以实现的,还有一些实验设备只有研究实验室才有。但运用3DSMAX和Flash等软件对难以实现的实验进行多媒体动画模拟,例如地球人造卫星运行的场景模拟(如图3),核裂变的动画模拟(如图4),可使学生对这些物理事实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究宇宙奥妙的积极性。

4在大学阶段物理实验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4.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

本科阶段实验大多为验证性的实验,所以实验数据的处理非常重要,需要细心,耐心,实事求是的精神;学生通过操作一些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并加以处理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又培养了观察分析问题、动手操作能力与科研能力[3]。

4.2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数据测量分析处理

近代大学物理实验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以密里根油滴实验为例,其采用了反转运动法测量了10个油滴分别上升下降2mm的运动各10次,得出大量的数据,而数据的处理又非常繁琐且易出错[4]。若采用人工计算,耗时又极易出现错误。为解决以上实验数据处理问题,实验中采用VisualBasic6.0编程设计的密里根油滴数据处理系统,通过VB内部程序操纵Excel应用程序,运用ActiveX技术调用Excel,实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如图5所示为密里根油滴实验系统数据处理界面。系统通过应用程序快速准确的对录入数据进行处理,减少手工计算的繁琐程序,而且节约时间降低了实验数据处理出错的风险。

5信息技术和物理实验有效结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物理对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前提就是要符合物理学科精确、科学、严谨的特点;虽然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但是不能代替实验操作,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信息技术只是用来辅导物理实验教学的工具,使实验进展更加顺利,不能本末倒置[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最终目的,但学生自身存在个体差异性,在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引入要注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等;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还要注意适当的速度并配以讲解,照顾到每位同学。

6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国力的不断壮大,教育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教育趋于信息化发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课堂容量得以扩大,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信息资源,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6]。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未来,物理教学将会全面朝着素质教学方向前进,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全面先进,将会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科技型人才,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琪.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2]宋国强.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物理教师,2004,25(12):8-10.

[3]潘琦.浅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J].科技资讯,2010,7(10):2-3.

[4]李卓凡.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处理系统设计[J].大学物理实验,2010,23(3):69-71.

[5]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1(9):5-10.

篇8: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教学平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 具有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学科教学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只有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的改变, 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本文通过物理课《全反射》的教学实践研究, 探讨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 信息素养的含义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他认为:所有经过训练把信息资源运用于工作中的人, 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已学会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以解答。在现代社会中, 信息素养主要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源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信息素养是人们在未来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是人的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才能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接受新知识新信息, 才能在这个时代生存发展。

2. 物理学科的特点

首先, 物理学科最大的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这一特点决定它易学的一面, 同时也决定它难学的一面, 只学理论而不联系实际是徒劳的, 只会是高分低能。其次,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实验较多, 需要较强的实验能力, 这些会使学生的成绩产生较大的差距。第三,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它需要语文、数学等知识作为学习基础, 需要其它学科知识作为研究基础。

3. 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素质教育中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逐步培养他们具备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在应试教育课堂上, 主要是教师设计课堂、讲授内容, 学生接受信息, 学生没有选择。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信息来源的广泛, 首要的信息源是教材、生活。其次是教师、实验和网上资源等, 这些特点对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非常有利。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就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去获取、去研究、去发现。信息素养是一种技术、技能, 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关键特征。所以, 教师的立足点不在怎么讲课, 而是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工具及信息解决问题, 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与重新设计课堂教学

1.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分三步:首先复习提问, 进行旧知识迁移;然后是新课的讲授, 教师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包括问题、实验、讨论等, 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 用各种教学手段诠释着每一部分内容;最后是复习巩固, 结合几个综合典型题来结束教学。这种课堂设计有它成功的地方, 如果学生每一步都能跟住老师, 认真听讲, 认真理解, 再有较好的基础就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这是教师一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全反射》一课教学中, 笔者也采用了其中的一些环节, 如:复习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率的计算公式, 利用知识的迁移和观察碳酸饮料中气泡的实验引出全反射, 效果就很好。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很难在四十五分钟内完完全全地跟着教师走, 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被动的, 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 更谈不上学习能力的提高。

2. 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要改变上述状况就要重新设计课堂教学, 教师的观念就要有所转变。学生听讲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但信息的来源不应仅局限于教师, 而应是多方面的, 教师应该提供这方面的条件, 不要以教为主, 而是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能力。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学习目标的确定, 可以运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 在教学伊始就直接给出这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做什么及努力的方向。其次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在课前给出学生要研究的问题, 布置学生设计实验, 让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等。如:在《全反射》的教学中, 教师课前布置小课题, 研究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制成的光导纤维有哪些应用, 课上请各组组长把同学们通过上网等途径查阅的信息结果给大家做介绍, 并开展研究和讨论, 在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热情。

三、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的教学效果

从知识的角度看, 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使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 学生在学习时, 有时感到其抽象枯燥无法理解, 有时又感到司空见惯没有兴趣。如果能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课的教学, 效果就可能大不一样。如:在《全反射》的教学中, 教学全反射棱镜时, 笔者自制了一个Flash课件《潜望镜》, 用动画演示全反射棱镜代替平面镜在光学仪器中所产生的作用, 学生非常感兴趣, 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 传统的方法主要是讲授式, 教师讲, 学生背;教师板书, 学生笔记;教师做实验, 学生观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传统的课本已经不能承载知识的发展, 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不能有效地获得信息,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将信息技术的成果迁移到物理课的学习中, 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在讲解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时, 首先,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全反射现象, 体验科学实验的真实性。然后, 通过网上下载的课件, 应用Flash动画模拟演示全反射现象, 学生边分析、讨论, 边学习、研究, 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总之, 信息时代的到来, 为教育事业展现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必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9: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学习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简单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一、巧用网络,优化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习物理的一种良好习惯,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自学教材,查阅有限的纸质资料,对相关的物理问题进行初步的认知和解答。由于资料和获取的信息毕竟有限,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也很片面。而借助网络来完成预习可以大大优化课前预习。学生利用网络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查阅资料来寻找答案。教学中,效果非常明显。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不少同学还根据查找的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课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情境激疑,引入新课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创设好的情境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教学内容上。中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长期采用复习、质疑等引入方法,学习兴趣会减弱,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产生强烈的疑问,亟须解决问题,成功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从而及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利于优化教学,突破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能使各种教学资源、要素和环节,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教学中有的原理概括性和抽象性很强。运用传统的启发、比喻、类比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起来确实困难。对于这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物理过程,用多媒体动画技术模拟再现,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节省了大量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形象直观地展示素材,顺利解决重难点。例如在学习分子运动论,电动机、发电机的原理时,学生感觉很抽象,很难形成正确的认识。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逼真地將这一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快就能从模拟实验中明确其中的道理,从而轻易地突破重点、难点。

四、便于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并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和传统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式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教师的主导重于学生的主体,学生在“伪主体”下被动学习。他们的思维得不到发散,个性得不到张扬,创造性被无情抹杀。但在多媒体和网络的教学情景下,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自主性、合作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拥有更大的自由度,真正体现了主体地位,各种传统条条框框的限制也被打破,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符合当前新课改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

总之,恰当、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也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开展创新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才能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境界。

上一篇:1次修改 MSN多余共享文件夹彻底消失下一篇:升旗仪式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