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纤维艺术工业设计论文

2022-04-27

摘要: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南京云锦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其传承与创新,并以此为例,提出解决的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纤维艺术工业设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现代纤维艺术工业设计论文 篇1:

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重要性

摘 要:纤维艺术是一门材料的艺术。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重要性得以突显,材料是构成的物质基础,它具有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性。纤维艺术通过材料语言实现对形态和空间的表达,所以对材料的充分认识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纤维艺术; 材料

纤维艺术史可谓是一部材料的发展史,无论是传统的平面作品,还是带有前卫观念的装置作品,都是以材料作为基本的元素,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表达各个时代的观念和思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纤维材料应用于纤维艺术的创作中,可以说材料是纤维艺术极为重要的表现语言。

一、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美感体现

1.材料自身之美

大自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天然材质,而人类又创造出了许多人为的材质,然而每种材质都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效果。如动植物纤维材料具有朴实天然的美;人造纤维材料具有光亮华丽的美;而实物材料则有着实物特具的内涵信息的美。如果不能认识材料的特性和肌理,就会失去资源,这就需要艺术家要不断发掘,开拓视野,以及用其敏锐的眼光去认识和发现材料的美。

2.材料组合之美

材料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不同材质形成对比关系,如粗糙与光滑、长与短、厚与薄、粗与细、层次与空间等产生不同的变化,通过组合,使材料的特性和优势得到互补,同时变化产生的关系使材料的个性、独特性、肌理效果更加显著,其面貌更加非凡。而材料的组织往往产生巨大变化效果,极大的提升了材质的价值。

3.材料可塑之美

材料的独特性、差异性,加强了纤维壁挂形态的可塑性、变化性,使材料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成为软质材料与硬质材料连结的纽带。美国艺术家帕特丽霞·砍贝尔的系列作品《单位造型》,作者采用涂上色彩的块面与直立的木条、捆绑的线,使之与作品的结构造型交织出了生动复杂的立体图案,他们似乎暗示着建筑物的块面,呈现装饰的多样风格,成为软质和硬质材料结合的成功力作。

二、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重要性表现

1.材料的丰富性为纤维壁挂选材拓宽道路

随着现代主义的出现,纤维艺术的设计风格出现了多样化。从早期纤维艺术所使用的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到现代纤维艺术所运用的羊毛、丝线、纸、棉线、纸浆、铁丝、布、线绳、银线、书的碎片、毛线、麻、丝网、稻草、亚麻、油画、铜丝、织物、树脂、塑胶、手工纸、锡纸、不锈钢、塑料、布带、丝、棉、混合材料、单丝纤维、多元酯纱、装饰纱、蓝色牛仔、特制线、尼龙、棉布、女人头发、蚕丝、人造丝、尼龙绳、钩针织物、包装带、银丝、聚酯丝、高丽纸、丝绸蜡染、金属丝、报纸、手工染色蚕丝软缎、苎麻、金属网、纱线蜡扎染、金属软管、矽树脂、光纤、丙烯酸树脂、手工染色毛线、木、蜡染棉布、卤素灯、相片、丙烯酸纤维、纱、丝缝钉、黄麻、宣纸、金箔、蜡、仿亚麻薄纱、有机玻璃、鱼线、丝绸、领带、衣领、人造皮毛、加热粘合剂、藤、树枝、玻璃丝、毛、电影印刷品、碟子、珐琅、鸟笼、绡、铝箔、棕丝、钢网、手套、竹、草蒲、麻绳、方铁管以及现成品材料等等,为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拓宽了选材面。

2.材料的广泛发展和运用使现代纤维艺术设计创作多元化

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与传播,艺术家们逐渐发现了纤维艺术中使用各种材料可以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样式。这种手段的运用,从本质上就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上材料处于隶属地位的观念束缚,这样在无形之中促进了艺术家对传统纤维艺术观念、形式认识上的深化,同时也促使纤维艺术家们对现当代纤维艺术独特语言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大胆的开拓和试验,使纤维艺术构成形式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的风貌。平面性、立体性、装置性的软雕塑;环境与纤维艺术互动的陈设性纤维艺术,无疑都给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这一切标志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艺术语言、开拓性的创造思维和自由的试验性特征与现代、后现代美术思潮相同步、相融合,强调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多维性,强调了材料和技术的综合性、多重性,反映了隐藏在视觉形态中的时代特征,并且为纤维艺术设计创作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石。

3.材料的不同材质使纤维艺术视觉效果产生变化

桑塔耶纳在《美感》中写道:“假如雅典娜的巴特农神庙不是有大理石砌成,王冠不是用黄金制造,星星没有亮光,那他们将是平淡无奇的东西。”从纤维艺术发展看,材质是其表现的重点,强调对材料的认识、材料的运用和创新,引发了越来越丰富的制作工艺,多样的工艺手段又引发了形态与形式的变化,无论是运用传统材料还是运用现代新材料,不同的材料配合不同的工艺,都会产生不同的空间形态和视觉感受。因此,在纤维壁挂创作中,对材料的充分认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材料的自身发展,在当今的中外纤维壁挂创作中,许多材料的创造性使用拓展了作品的表现力、想象力和感染力,将各种材质的可能性充分发掘出来,使纤维壁挂的视觉效果产生充分的变化。

4.综合材料的广泛运用为纤维艺术带来了飞跃发展

在纤维艺术中,艺术家不是简单的将多种材料进行堆砌,而是利用材料的某一特性,根据作品的效果和要求,改变材料外部特征。将材料与材料进行组合,保留增强材料的某一方面特性,弥补单种材料的不足,并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综合材料。随着纤维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和努力,现代纤维艺术的综合材料在种类与具体表现方式方面都日益丰富和完善起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加入到纤维艺术中来,像金属、木材、塑料、光纤等材料也开始被广泛应用。综合材料的开发与综合运用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因此,对综合材料的挖掘与探索、研究与实验,为纤维艺术的飞跃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随着越来越多新材料的开发与综合运用,极大地丰富了纤维艺术的材料表情,拓宽了纤维艺术的材料范围,加强了纤维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

[2]何晓佑.设计教育,为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作准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田自秉著.工艺美术概论,知识出版社,1992.4

作者:徐训鑫

现代纤维艺术工业设计论文 篇2: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摘 要: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南京云锦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其传承与创新,并以此为例,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文化内涵;商业创新;现代纤维艺术

1 概述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分析

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非物质文化似乎正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中国非物质文化更是如此,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作为非物质文化“存活繁衍”的“土壤”即中国社会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值得欣慰的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却遇到了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重承用,轻创新。上文提到,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土壤已经不复存在,要完全恢复其本来面貌是不切实际的,然而,我们在继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却只注重外在形式,不注重其内在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创新,只得其势而不得其意。最终的结果就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遇到重重阻碍,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生活等需要。

第二,重保护,轻扬弃。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证其自身文化精髓的同时,有必要去其糟粕,甚至可以抛弃其古老的形式,而赋予其以现代化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是神秘的、古老的,而应该是大众的,民族的,满足现代人生活的。

第三,重利益,轻文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生活品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更多时候作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销售噱头存在,然而,人们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与理解可以说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必将流失。

1.2 “南京云锦”的概述与现状

南京云锦是一种富含传统科技和文化特征的织锦,在几千年的丝绸发展史上,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三大名锦之首。云锦的名字是以该类丝织物的色彩、花纹绚烂如云霞而来。它始于元朝,盛行于明,流行于清,是当时皇家御用贡品和赏赐礼品,其传承至今的云锦织造工艺,是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活化石;云锦图案艺术及配色规律,集中了我国传统图案的精华;云锦的“妆花”工艺无法以机器代替,其制作方法由师徒口头相传,至今已属罕见,因此,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世纪初,由于连年的战乱与社会的更迭,云锦丝织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加上后来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云锦的生产几乎断绝,到解放前夕全市云锦织造机仅存150台左右,能生产的只有四台而已。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政府的保护与恢复中,南京云锦开始逐渐恢复生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锦这一古老的工艺蓬勃发展,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特许商品”,2009年9月30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半个世纪以来,南京云锦的科研人员经过努力,把濒临消亡的南京云锦织造工艺逐渐恢复,并搜集整理了云锦图案和画稿,恢复了失传品种“双面锦”、“凹凸锦”、“妆花纱”等,复制了汉代的“素纱禅衣”、宋代“童子戏桃绫”、明代“妆花纱龙袍”等珍贵文物,为云锦的保护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可见,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于其保护与研究是成功的,然而如何使它们真正成为民族的、大众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非物质文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通过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思路

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份子,我认为,为了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题材内容形式的丰富与扩充,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的审美观念以及现代审美的意识;第二,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才能体现社会的新要求与新时代的美;第三,产品形式的创新,打破传统服饰、礼品、室内装饰品等的局限,创造面向未来的产品形式;第四,继承传统工艺并引入新技术,才能满足生产与销售需要;第五,加强云锦产业化,将其商业销售摆到与其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中,走向世界,只有这样,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如何实现上述五点思路,本文将在下文进行讨论与研究。

2 南京云锦的古今文化内涵

2.1 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南京云锦

无规矩不成方圆。礼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古代封建皇权的行为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等级社会,这深深影响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南京云锦作为皇家御用之物,与其他封建社会的产物一样,是等级制度的典型代表,帝王自命“天子”,受命于天,驾临人世,统治众生,在服饰上大量采用“龙”的形象,象征皇权。云锦图案中尤以代表“天子”的龙的表现形式最引人注目,同时配以日、月、星辰等传统图案,均具有皇权的象征意象。除皇权以外,各级官员按不同品级其官服图案各有不同,一品至九品所用禽兽图案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赏赐的赐服,配以特殊的图案。综上可见,传统云锦是社会等级的象征,是区分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宗法等级制的物质表现。

云锦还是中国古代吉祥文化的表现,做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其核心主题,即福禄寿喜财,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文字类、器物组合等等。表现手法有象征、寓意、谐音等等。例如:石榴、葡萄等多子植物,象征多子多孙,生生不息;鸳鸯、并蒂莲(一蒂开双花的荷花)等等寓意夫妻恩爱;玉兰、海棠、牡丹三者的组合谐音“玉堂宝贵”等类似表达方式也在云锦图案中非常普遍。此外,将各种表现方式综合运用的方式也很常见。

最后,云锦与其他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一样,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与思维方式的体现。第一,云锦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和谐与圆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云锦图案力求完整、和谐、圆满,不求矛盾、残缺、突兀,图案线条弯曲柔和,图案表达细至微毫,线条生生不息,构图完满,图案取材于自然,体现了中国人拥抱自然、亲和自然的艺术造物法则。第二,云锦与其他服饰色彩的运用一样,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观”,中国古代色彩制度按照“五行相生”为法则,五行分别对应五种颜色,即金木水火土对应白青黑赤黄,其中“以土为尊”,黄色也在隋代起成为皇帝专用色。第三,南京云锦的手工制作过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其部分复杂的制作过程无法分段成具体的步骤,缺少现代文明的逻辑性与数字精确性,更是无法用机器代替,必须靠制作者心眼手的协调一体与艺术直觉来完成。

2.2 新时期南京云锦的新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已经发生了更本的改变,在封建社会中,云锦为满足皇家及其皇权统治的需要而存在,在其华丽外表的背后,是无数高超艺人脑力与体力的辛勤劳动与汗水,当封建皇权统治被彻底推翻之后,其华丽的外表以及其封建文化的内涵,已经成为次要方面,而在现代社会中,南京云锦更多的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更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风采。此外,南京云锦在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中,二者相互融合、吸纳,衍生出更多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新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民族气质。

云锦在现代社会中更多地的作为纯观赏性的高级艺术礼品的产品形式出现,通过艺术的高度与工艺的难度上吸引群众;云锦还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诞生出了云锦西服、礼服等等,走入了人民生活之中;作为室内陈设与装饰,如地毯、壁挂、床上用品等等,也是现代云锦的发展方向之一。

3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3.1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与品牌化

品牌化的根本是创造差别使自己与众不同。所谓品牌,也就是产品的牌子。它是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用作一个企业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标志,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品牌化其实是对某一类或一系列产品的认知标准化、宣传标准化。以达到市场突出和市场区别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通过商业化运作促进其发展。为此云锦南京云锦必须加强品牌化意识,制定品牌战略,通过深度挖掘云锦艺术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销售品牌,这样才有利于云锦文化深入人心,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云锦的发展以及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其中品牌文化是品牌化的核心内容,而南京云锦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使得品牌文化成为其市场竞争的重点,为此,要充分利用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优势,把握民族传统与时尚潮流的关系,将现代文化理念应用到其品牌文化中,打造全新的文化品牌,同时营造出符合其品牌文化的销售氛围与经营文化。

3.2 云锦文化内涵与文化设计

传统文化也需要设计,为了使云锦文化内涵得到更好地表达与传承,同时又符合现代人对于流行化与个性化的审美生活需求,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图案题材等等进行再设计,提高综合设计水平。从艺术的角度讲,可以从色彩、构图、肌理方面借鉴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创新设计,给云锦产品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艺术效果;从科技角度讲,借鉴例如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等现代科学原理与手段,全面改良产品的外形、色彩、面料等等,使其功能性更强,同时引进新的科技,一方面扩大使用人群,另一方面更好的展现云锦的文化内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3.3 南京云锦的商业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使得类似南京云锦已经初步产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仅仅靠部分政府部门或部分人的研究与保护是不可行的,必须打造其特有的文化艺术品牌,并且对其商业运作予以创新,融入特色消费品市场,通过竞争博得更多人的关注,进而有利于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1)将南京云锦定位于奢侈品市场。南京云锦在元明清一直是皇室御用的高档生活用品,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工艺,复杂的制作过程,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中国独特的奢侈品品牌而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

2)大力发展南京云锦“网络营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贸易沟通只需要网络即可达成,南京云锦的销售也是如此。

3)建设以“云锦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公共空间,例如酒店、商场、公园、游乐场、广场、步行街等,真正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云锦文化,在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下,让云锦文化得以普及,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

3.4 南京云锦与现代纤维艺术的融合

纤维艺术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使用天然纤维、人工纤维、化学纤维、有机合成纤维,通过各种技法构成软体或者综合材料构成体。现代纤维艺术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之一。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源于传统纤维艺术,中国的传统纤维艺术尤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南京云锦正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在古代中国,云锦大多作为一种服饰文化而出现,随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我认为,南京云锦可由单一的创作思路向多元化复合型模式发展,结合周围生态环境、建筑空间等等,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和审美理念,配合以现代装饰手法,如声光科技等等,创造出具有现代文化的云锦艺术品。这种传统文化技艺与造型的蜕变,也是文化内涵的蜕变,必须始终贯穿云锦艺术制作的全过程,融入现代结构与材料,将旧有的观念转化为全然不同的造型、构图及表达方式的现代理念。例如,借鉴西方纤维艺术的创新经验,打破平面式的纤维艺术范畴,创造云锦造型艺术的“软雕塑”;将云锦艺术移植到现代建筑环境中,演绎为一种独特的室内装饰风格,这也符合西方纤维艺术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存的学术思潮;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引入云锦文化,将云锦艺术部分系统化、程序化,使得云锦艺术文化更加普及。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挖掘、开创新的文化内涵,只有引导南京云锦艺术与生活环境的同化并将纤维艺术与环境意识同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才能保持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4 结语

南京云锦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灿若云霞,华贵美丽,传承着古老的华夏文明,走到今天进入了21世纪日新月异的时代。通过对南京云锦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得天独厚的先天发展优势,国家政府以及部分群体个人也大力保护与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我们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与消费观念。我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凭借其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发挥其璀璨的光芒,开拓出一片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宝林.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J].学海,2003(02).

[2]阙碧芬.南京云锦设计口诀的探讨与其创新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2004(04).

[3]“云锦织造”今何在·[N].邯郸日报,2010619.

[4]南京云锦保护的30年坎坷沉浮[N].中国文化报,201141.

[5]任!.南京云锦的历史进程及文化内涵[D].南京师范大学.

[6]周雷.南京云锦营销环境分析与价值开发建议[D].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7]耿红路.南京云锦产业化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8]郭晓燕.传统云锦工艺的现状分析和设计开发[D].江南大学.

[9]许慧宏.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D].福建农林大学.[10]周海燕.论南京云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东南大学.[11]闵光辉.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12]卞戎戎.云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

[13]徐仲杰.南京云锦史[M].江苏科技出版社.

[14]朱尽晖.现代纤维艺术设计[M].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媛媛(1987—),山东潍坊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王媛媛

现代纤维艺术工业设计论文 篇3:

织女孩的编织梦

川美大学城校区,坐落校园微企一条街的吾纺纤维艺术工作室里,一幅画引来了众多围观,一位简洁婉约的少女站在海边,鬓边点缀着一朵红色的百合花,随风扬起的长发,若隐若现的贝壳项链。少女微闭双眼,微微后顷的身体,似乎在听海的声音。她的身后,波涛汹涌的大海与蓝色的天际相交。

这幅画横看竖看都非常特别,凹凸得当,深浅不一。无论人物还是风景,近景远景总给人立体跳跃之感。有种浮雕的优雅。走进细看,轻抚,发现柔柔的,软软的。原来,这幅画是毛线织出来的。

这幅标价8000元的《海之图腾》纤维画获得了KAB创业俱乐部公益创业项目优秀创意编织奖。画的主人,川美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研一学生编织女孩姚蓓蓓,和同伴谯梁一起获得了第三届“青春恒好”大学生公益创业展示活动“织梦编织吧”提供的6万元创业扶持资金。

姚蓓蓓小学时就会给布娃娃织小毛衣,上大学后能一口气织好几条围巾。相比其他女孩,她有织的天赋。“我是受妈妈的影响。”姚蓓蓓说,从自己记事起,妈妈总爱坐在沙发上织毛衣,家里沙发、桌子的垫子也是妈妈织的。

大二时,学校开设了编织课程,她更是迷上了织艺术。她开始试着织一些风景人物,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最开始织的是一只兔子,当织到三瓣胡的时候,总也织不好,她织了拆,拆了织。还专门养了一只小兔子,认真观察它的动作神态。织到别人都叫好时,还是不满意,因为织出的胡子的线是抽出的,纤细比较薄弱,容易断,厚度和整体不太搭,缺少和谐美。她想,有没有一种既细又柔韧的线能解决这问题呢?她一遍遍搜淘宝,逛坊间小店。

有天在饭厅吃饭时,她猛然看到饭厅悬挂的十字锈,灵感顿现,能不能用十字绣的线试一下呢?她饭也不吃了,急忙奔回宿舍,一试,画龙点睛的效果立竿见影。寝室的姐妹啧啧称赞她是个聪明的织女孩。

大三那年暑假,她去广州姑妈家探亲,游玩飞机场的时候,她被飞机场一幅巨大的纤维作品吸引了,作品的名字叫“行云流水”。她呆呆地看着,心中满是陶醉。那凹凸有致的立体感、唯美的意境,给人一种质朴真实的美感。心中梦想再次明晰起来。她下定决心,回去就着手创办工作室。她要一步步地追寻自己的梦。

导师张海东非常欣赏她的灵气和执着,经常给她指点,带一些纤维编织方面的书给她看。从导师给的书里,她知道了纤维艺术起源于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文化,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纺织科技的最新成果,因而它是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目前在中国还处于初始阶段。知道了这些,她的热血沸腾起来,她觉得,自己有义务把纤维艺术发扬光大。导师过生日的时候,她亲手编织了一幅《南山不老松》送与导师,张海东宝贝似的把它悬挂到家中最显眼的地方,称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她一边勤工俭学,筹备资金,一边考察纤维画的市场和毛线的成本。挤出时间看关于纤维编织的书,系统提高自己的艺术美感和编织技巧。终于,研一那年暑假,她和自己的同学,一位同样热爱编织的女孩谯梁一起创办了梦寐以久的吾纺纤维艺术工作室。

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扑到了工作室上,四十平米的空间,成了她追逐梦想的地方。她的工作室坚持纯手工制作,拒绝机器制作。因为用机器来复制作品,产生的艺术价值就不一样了。如果接到大的订单忙不过来,学弟学妹们也会积极地参与进来。

提到梦想,姚蓓蓓的目光里充满了热情。她兴奋地说,刚刚以1.5万元的价格将一组作品卖给了一家软装公司,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下一步,她想成立小作坊。她说这个技艺简单易学,她可以提供原创画,教那些下岗女工来编织,让一样有梦想的人和她一同追逐梦想。如今,工作室每天门庭若市,墙壁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画,山水、风景、人物,每幅画都栩栩如生,真实与美感浑然一体。

这位织梦的女孩,身体和灵魂一同奔跑在梦想的路上。其实,梦想离我们并不遥远,遥远的是我们追梦的心。

作者:蒋叶红

上一篇: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