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2022-04-22

摘要:《产科护理》是助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积极的课中渗透、认真的课后反思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可以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关键词:产科护理;高职;助产专业;职业素养;策略助产士肩负着两代人的健康,三个家庭的幸福,责任重大。因此,临床需要助产士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1:

形体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重要作用

摘 要:本文阐述了形体教育可以使护生形成良好的形体气质,增强护生体质,还可以提高护生与病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护生坚定的意志,锻炼护生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提高护生的职业自信心,使其能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形体教育;护生;职业素养

近年来整体护理理论已被引进护理专业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整体护理要求护校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加之现在的就业形势较为复杂,难度加大,所以对从业者各方面的要求均有所提高。而且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职业教育也是提高职教水平的发展方向。

从以往重点学生的培养经历和就业后的表现来看,形体教育与学生社会表现相关系数很大,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就本人在多年的中专生形体教育中积累的经验谈几点认识。

一、形体教育可以使护生形成良好的形体气质

优美的形体是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所向往和追求的,而形体教育是对人的身体在大脑和运动神经支配下,完成站、坐、卧、走、跑、跳、支撑等动作形象的训练和培养,能有效地促进体态正常发展,增进运动肌体的柔韧与灵活性,发展肌体的表现力,提高肌体的可塑性和形态美。由此不难看出护理专业学生接受形体教育的重要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护生只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形体知识,经常参加形体锻炼,才能养成良好的形体气质,才能在职业生涯中通过美的形象感染患者的情绪,舒缓患者的压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无疑会对病人的康复起到帮助作用。

二、形体教育可以锻炼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从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来看,一堂好的体育课,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形体教育同样遵循这样的教育方针。例如,在有些静力性练习过程中,身体肌肉要承受的压力往往使人头晕眼花、心跳加快、肌肉发抖、浑身冒汗,但只要你用理想或者追求坚持到一定程度,那么,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加强和意志品质的提高。包括许多形体方面的练习,都能使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体验到痛苦、彷徨、矛盾、渴望、向往、信念、坚持等心理感受,再通过教师的点拨和鼓励等教学手段,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甚至对他们的专业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和教育。

三、形体教育可以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形体学习是一种互助的学习过程,与教师、同学、场地器材管理者、音乐创作者、网络资源等都有密切联系,护生要完成此类学习,必然要接触到一系列的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加上教师刻意地引导学生锻炼综合能力的教学,护生在整个过程中从发现美到拥有美,从发现难题到解决难题,从发现美妙音乐到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特定音乐,从发现合作的意义到完成美妙的合作等,都是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合作的锻炼。这种学习可以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活中对事件做到提前预知,遇到问题少走弯路,积极寻求最佳沟通方式,高效完成本职工作。

四、形体教育可以增加护生的职业自信心

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曾告诫人们:“如果没有自信心的话,你永远也不会有快乐。”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形体教育对护生形体美的塑造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提高,可使护生重新认知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进而产生职业自信,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在工作岗位上经常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旺盛的精力,不惧于“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

综上所述,形体教育用塑造美的方式服务于专业课教育,着眼于护生职业生涯发展,致力于培养护生综合素养,以此来提高职业学校教学效果,提高护生就业率,提高护生社会价值,这些也充分体现了形体教育对护生职业素养形成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王玲,叶明志,韩自力,等.自信与医学生心理状态及行为方式关系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53—54.

黄宽柔,等.形体健美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卫生学校)

作者:贾惠敏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2:

在《产科护理》教学中培养高职助产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摘 要:《产科护理》是助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积极的课中渗透、认真的课后反思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可以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产科护理;高职;助产专业;职业素养;策略

助产士肩负着两代人的健康,三个家庭的幸福,责任重大。因此,临床需要助产士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在教授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中注重培养职业素养。

《产科护理》是助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积极的课中渗透、认真的课后反思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可以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收集与《产科护理》相关的职业素养素材,选好每次课职业素养的渗透点,然后将其精心地设计到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明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哪一环节进行渗透、如何渗透。借助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又可以进行“润物无声”地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积极的课中渗透

1.第一堂课

教师在第一次课中介绍《产科护理》与助产岗位的关系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未来的职业,同时要强调助产士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如态度和蔼、严谨求实、语言文明、团结协作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的医德规范,还可以介绍临床工作中因助产士修养问题与患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如有的助产士关心、爱护病人,患者能感受到助產士的温暖,理解、支持助产士的工作;有的助产士对患者漠不关心、态度生硬,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引发一些矛盾。当然,教师尽量多举正面、积极的案例,在课堂上多传递正能量。这样学生会认识到自己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加强自身修养,为胜任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教师要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教学设计中每次课的素质目标都要与本次课密切相连,而且要将具体内容细化。通过长期、逐渐地渗透,让学生渐渐地去接受并意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潜意识,让学生能逐渐地进行自律。

3.教学内容

教师要善于挖掘课程,在充分把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挖掘职业素养的渗透点,渗透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并且能恰到好处。在对学生渗透时,不要长篇大论,那样学生会反感,认为你在说教她,她不愿接受,一定是巧妙而润物无声的渗透。如《产科护理》课程中,学生们会学到围绝经期女性生理特点,在学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会“无意”的问道同学们,你们的妈妈是不是已经处于这个年龄段了?然后借题发挥,让学生理解父母,懂得感恩。

4.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自然渗透的作用。如案例教学法,教师课前布置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这种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教师要巧妙设计案例,充分发挥案例的积极作用,如在案例中设置护患的矛盾,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助产士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

5.教学手段

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如借助实训室,实训室是模拟临床医院设置的,学生所有的技能操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仿真实训室不但为学生提供实训物品,而且可以提供仿真工作环境,逼真的工作环境能让学生热爱助产士这一职业的情感油然而生,只要进入这样的环境,就能让学生意识到她的职责。

6.借助教学评价

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意识和自律,但若能再辅以外在的他律,会让效果更牢固而持久,所以,要重视教学考核评价的约束作用,可以将职业素养列为考核内容,但要注重方式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抵触。我们在对学生考核内容中,将职业素养的内容列为平时考核项目,另外,在考核学生技能操作时,也将职业素养的内容列为考核项目,但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考核主要起辅助、稳固的作用。

三、认真的课后反思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及渗透点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主要是以感想、心得体会的形式来完成。通过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某些方面的培养。此外,布置作业也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

四、教师的积极引导

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首先,教师自身就有示范、榜样的作用,教师应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对待工作,能认真、严谨、求真务实;对待学生,能多一些关心、理解和帮助,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如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时,同学之间能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对问题的解决很恰当,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学生会受到很大的鼓舞。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要让学生多发挥她的长处,日积月累的引导,一定会让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能结合自身的工作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2).

[2]周建良.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1).

[3]梁晓霞.提升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对策[J].广西教育,2011,(03).

[4]郑红.叶萌.王辉.高职护士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1,(2).

作者:杨杰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3: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探究①

[摘 要]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是一种公共素养或普适性素养。构建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具体包含基本知识、思维观念、执行能力、行为规范、交流合作、人文精神6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和观察标准,以期为各高等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关注的不僅仅是病人的疾病,而是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整体关注病人。同时,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势必导致护理服务发生相应变化,给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掌握很好,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等较差,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培养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高职护理专业,在护理学生进入临床前,如何增强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探索建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对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护理人员的职业基本素养及我们教育的进步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一、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内涵及要素构成

高职护理专业职业基本素养是指为了满足护理岗位对护士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护理专业学生通过自身的修习而蓄积的素养。护理岗位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是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终极目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获得既要靠自身的修习,更需要高职院校进行系统的教育。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高职学生需具备交流表达、与人合作、信息处理能力、数字运算、外语应用、解决问题、创新革新、自我提高等八种普适性能力。通过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六个方面的职业基本素养,各自包含更为具体的内容:(1)基本知识包含政治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法律知识;(2)思维观念包含观察分析和创新思维;(3)执行能力包含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行为规范包含行为规范和勤劳敬业;(5)交流合作包含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6)人文精神包含人文关怀、批判精神和审美能力。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六个内容而言,如何将它们建构起合理科学的评价系统是关键所在[1]。当前,国内对护理人员职业基本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重要性研究”和“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方法研究”两个方面,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的研究比较少。笔者通过咨询权威专家确定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包含的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及权重分布,以期为各高等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依据

1.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曾于2002年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指世界各地的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及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7个领域,共有60种核心能力。“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是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

2.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总要求,因此教育评价指标的确定必须紧紧围绕教育目标的要求。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提出: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

3.教育评价理论。教育评价的基本思想就是注意教育效果的价值观,分析教育应达到的目的,依据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并利用评价的手段来指导如何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必须遵循教育评价理论,并以此作为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学理依据[2][3]。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面评价、全过程评价、全员评价方式,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构的评价体系便于实施,可真实可靠、较为准确地反映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状态,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为初步判断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二)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尽量做到全面评价,确保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基本素养要素全部得到体现。笔者选择、收集涵盖基本知识、思维观念、执行能力、行为规范、交流合作、人文精神六个方面为一级指标,同时进行二级细化及制定观察标准,尽量使指标落实到具体内容上,使评价者在进行具体评价时易于理解、掌握评价尺度。

2.实用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指标数目适中,描述简洁清楚,评价方法简单易行,数据收集方便,确保指标具体化、数量化、清晰化。

3.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体现广泛、公正、全面、客观的评价要求,选取的指标能客观地反映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质量水平。

(三)評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笔者采用专家咨询法,选择的专家涉及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科研等领域,专家范围包括北京、浙江、济南、滨州、淄博等6所高等院校和13所三级甲等医院,多位专家具有副高和正高职称,专业领域工作时间均为10年以上,专家的权威程度在0.8以上,专家的预测建立在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上的,可信度较高。经过三轮专家咨询,确定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及各要素权重。评价体系包括基本知识、思维观念、执行能力、行为规范、交流合作、人文精神6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笔者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客观、准确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最终建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及权重分布见下表。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表

(四)各评价要素观察标准

根据以上论述,同时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二级指标拟定了描述性语句,职业基本素养评价指标多属于定性指标,为了便于量化,我们将每一指标的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即A优秀(90~100分),B良好(75~90分),C合格(60~75分),D不合格(60分以下)。描述性语句、观察标准和评价指标一起提请专家进行了咨询,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

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实施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指导着评价的全过程,我们在制订评价标准时,咨询了在不同岗位上的护理人员,严格专家评判并修正,最大可能地提高标准的准确性。因此,在评价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制订的方案组织实施,以确保评价程序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多角度多主体实施评价

评估者的主体意向会影响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基本素养进行评价,按照360度绩效考核理论[4],采用多角度、多主体,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进行评价,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更加客观。

(三)加强评价宣传

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职业基本素养评价是对他们有利的,并向他们介绍整个评价方案、过程及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批判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减少或消除部分学生的负面心理。

(四)评价结果的应用

评价结果用于学生的自我提升和改进,应将评价结果作为指导和监测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依据和标准。评价结果可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3个等次,对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职业基本素养合格证书,优秀等次的学生可优先获取就业推荐资格和奖学金评选资格,同时可作为学生评优,发展党员等的依据;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需要重修相应的培养模块,学生毕业后将职业基本素养成绩纳入毕业档案,将成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依据[5]。

参考文献:

[1]肖润花,王春凤.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探究[J].职教论坛,2013(17):56-58.

[2]金娣,王剛.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3]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8.

[4]崔奎勇.高職学生基本素养评价体系探究[J].职业时空,2012(6):81-83.

[5]宗美娟.高职护理专业职业基本素养培养新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0):24-28.

作者:高荣侠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措施论文下一篇: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