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等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深受用人单位的关注。现实需要有本事、有能力、肯干、会办事、有培养前途的会计人才,但部分高校距离这一要求甚远,在一些会计专业学生中出现“眼高”、“手低”、“傲慢”的现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1: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保障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步骤,也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起到引导作用,因此需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之后认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适应能力比较差,没有将自己学到的基础知识与岗位需求有效结合,简单的说便是学无所用;其二,实践能力比较差,自身的动手能力不强,尽管在学校经过了一系列的实训实习培训,但是与真实的工作场景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都是职业素养没有得到针对性培养的直接表现,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迅速的了解实际岗位需求,沟通意识不强,团结协作能力较差。若与企业的沟通能力不强,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工作效率比较低。为了弥补学生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要从各个方面着手,以便使学生能够成为新时代社会所需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文章基于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结合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问题,提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为学生的会计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及现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需要。

(一)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

当前高职院校内部的各项管理体制正在进行深入的改革,各个院校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其中管理模式将教育管理作为中心转移到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中,更多的院校特别注重学生软实力的培养。例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等等。因此,职业素养培养作为增强学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是目前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考察,构建有效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是教育管理的关键环节。

(二)调整职业素养结构的需要

从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来看,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存在着不符的现象,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将其进行完善;其次,企业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完全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是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能力的基础之上,拥有更多的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职业修养等等。这些与专业看似不相关的素养,却是企业招聘人才时非常注重的。所以,高职院校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合理构建,以便提升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效率,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状

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不明确

受传统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整体上的教学模式比较偏向于理论教学,对于教学目标忽略了综合素养、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内容,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关注的比较少。

(二)专业课程的缺乏

基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还是应开设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但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这样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针对性培养和快速形成。

(三)评价机制的缺乏

当前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考核模式中,以闭卷的形式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上课听教师讲理论知识,做笔记、抄笔记,在课下学习的时候复习笔记、背诵笔记。这样的学习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也限制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由于职业素养不像知识和技能可以具体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改变对学生考核的模式,实施综合性考核,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外,还应对学习态度、团结意识等有关品德、素质的成分进行考核,有利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强化。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结合上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层面提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一)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对于会计专业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甚至在刚刚学习的时候,完全是陌生的,没有很高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工作,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会计学习热情,并组织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互动,促进学生的潜能发挥。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要精心准备各项专业课程的讲解,并将学生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以及需要考取的相关资格证进行整理,使学生在刚学习时便对之后的发展方向和学习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还可以聘请专家学者,企业的专业人员以及毕业工作的学生进行知识讲座,这样可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

(二)理论教育+素质教育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对于学生的理论教育,需要拿捏好一个度。首先,要保障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为之后的实践教学打好基础。实践教学是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关键环节,更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给予了高度重视,所以在实践教学授课的过程中,要将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展现出来。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适当创新,以市场作为主题,以就业作为导向,对学生的技术能力进行培养,将学和做进行有机结合。结合社会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综合技能以及职业能力来设计实践教学,以便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

例如,将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作为主线,岗位实训等课程作为辅助教学。在开展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由浅入深,逐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以便学生对职业技能产生重视。在学生基础会计单项训练方面,可利用实训使学生对会计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深入掌握会计凭证报表,将其应用于实践。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这种授课模式,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对学生之后的就业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校内校外合作

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可以限制在课堂内。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相关的会计知识,还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会计课程有着很强的枯燥性,并且其中有些知识比较难懂。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当前,随着对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课堂转移到了课外,与一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枯燥的课堂内容转移到企业实际工作中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将繁杂的会计知识进行简化,并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学习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其中,可将学生进行分组,逐步进行辅导,并模拟真实的场景,之后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给予相应的评价。同时还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参与真正的社会实践,这样便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授课模式。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实现了产学合作的教育模式。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培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总之,当前高职院校内部的各项管理体制正在进行深入的改革,各个院校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此,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索也在不断的深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其更具竞争实力,成为社会所需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作者单位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周浩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2:

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摘 要]高等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深受用人单位的关注。现实需要有本事、有能力、肯干、会办事、有培养前途的会计人才,但部分高校距离这一要求甚远,在一些会计专业学生中出现“眼高”、“手低”、“傲慢”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要从“敬业教育”的角度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将“职业素养”教育活动纳入高校“教学活动”之中,从职业技能培养的角度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

[关键词]高等学校;会计专业;职业素养

一、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自1993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翻了三番,高等学校“精英”教育已转向“大众化”教育。一些名牌学校由于生源质量好,高校领导重视抓教学,教育质量没有退化。他们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有本事、有能力、肯干、会办事、有培养前途。[1]但是,许多生源不好或不太好的高等学校,不重视教学质量, 他们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不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工作态度浮躁,不愿意干实事。这一问题在就业态度上表现得最突出:不愿意干“苦”和“累”的活儿;不愿意干“非专业”的活儿;不愿意干“份外”的活儿;不愿意干“基层人员”的活儿;不愿意干“无电脑”的活儿等。部分学生找工作的标准是:坐在办公室玩手机、看报纸,拿较高的工资,过着轻松愉快的日子。他们不愿意去艰苦的行业、落后的地区工作,也不愿意去繁忙的单位、普通的基层工作。一句话,“眼高”。

2.业务能力不强,干不了实事。会计专业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扎扎实实学好会计专业知识。专业书中许多知识他们都没有学、没有看、没有碰,存在很多“盲区”。当他们一走上工作岗位,就露了“马脚”:会计业务工作不会干,也经不起询问和检查。一句话,“手低”。

3.处理事务不力,语言缺乏修养。有的学生到工作单位后处理事务不到位,不会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说合适的话、办合适的事。一句话,“傲慢”。

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在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职业素养”教育,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工作观、职责观、成就观。[2]

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从“敬业教育”的角度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敬业。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 千方百计把事情做好。对大学生进行“敬业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中体现人的“职业素养”。开展“敬业教育”有四种方式:一是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作用,在平时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开展敬业教育;二是聘请現场会计人员、高校优秀人员讲述兢兢业业工作的事实;三是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电台、师生微信群传播敬业思想、敬业精神、敬业事迹,营造良好的敬业环境;四是以“敬业”为主题开展班务活动、团支部活动、学生会活动等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当演讲主体。

(二)将“职业素养”教育活动纳入高校教学活动之中

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已经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高校教学活动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的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敬业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几个方面。1.让学生掌握“爱岗敬业”的内容。会计人员的爱岗敬业,指的是会计人员忠于职守、热爱会计事业的精神。会计人员爱岗,就是热爱自己从事的会计本职工作,安心会计本职工作岗位,稳定地、持久地、恪尽职守地做好会计本职工作。会计人员敬业,就是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做好会计本职工作的意义,明白会计本职工作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做好会计本职工作的道德价值,明白会计人员的言行会影响与财会部门打交道的各种人员,会传递会计道德风尚。因此,会计人员要在从事会计工作中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发挥自己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2.让学生掌握“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办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始终忠于职守,尽职尽责。3.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学生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做假账;要保守单位商业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要谨慎执业,维护职业信誉。4.教育学生廉洁自律。要求学生做到遵纪守法,廉洁清正;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两袖清风,一身正气”。5.要求学生办事客观公正。办事客观公正就是依法办事,守住底线;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如实反映,保持会计履行职责的独立性。6.让学生始终坚持准则。这里所说的准则包括:会计准则;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坚持准则是会计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其基本要求是:熟悉准则;遵循准则;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7.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执业本领。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终身学习、积极奋进的恒心。8.教学生如何参与管理。会计人员参与管理,就是参加企业、单位的管理活动,当好管理者的参谋,为企业、单位的管理活动服务,使会计的思想、行为能够影响管理者的决策。9.强化会计人员的服务职能。教育学生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既要有服务意识,又要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在实践环节增设思想品德提升训练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敬业品行训练。

1.进行会计职业情操的训练。其具体包括:热爱会计本职工作、安心会计本职工作和乐于会计本职工作等。2.进行会计职业态度的训练。其具体包括认真、仔细、诚实、守信、公正(道)、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3.进行会计职业责任的训练。其具体包括:对待会计工作的责任心(感),会计职责的履行(尤其是讲原则,讲方法),奉献社会的精神,正确的荣誉观等。4.进行会计职业作风的训练。其具体包括:循规蹈矩、实事求是、当“家”节俭、服务耐心等。5.进行会计职业纪律的训练。其具体包括遵纪守法、保守机密、清正廉洁、自警自律等。

(三)从职业技能培养的角度提升大学职业素养

2007年1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明确提出,“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其中,专业性求职技能和社会性通用技能对大学生就业尤为重要。对求职技能通知进一步指出:要“具体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技能”。笔者认为,在这些技能中,“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2009年8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规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应当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促进就业,即“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从业素养”为根基。[3]

常州大学会计学专业开设会计岗位实务训练课程[4],对会计工作每个岗位的训练都提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概括起来是“八大”敬业基点:一是把住“出纳报销关”,保证货币资金安全完整[5];二是掌控“物资价值流”,保证存货岗、固定资产等财产物资有效营运、不减损;三是维护“职工权益”,保证职工取得合理薪酬;四是维护“债主业主权益”,保证按期还本付息和支付红利;五是维护“客户权益”,保证提供合格产品,及时结算货款;六是维护“国家利益”,遵守税法规定,如实纳税;七是讲究“成本效益”,控制好成本费用;八是“诚信做账”,保证如实编制财务报表。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建勇,朱学义,朱亮峰.以从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3):35-39.

[2] 朱学义,黄国良,杨玉凤.会计人才的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1(7):33-34.

[3] 朱亮峰,朱学义.论高校会计职业型技能培训[J].會计师,2011(1):87-88.

[4] 朱亮峰.论会计专业学生实训中“现金会计”综合素质的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5(6):161-164.

[5] 朱学义,李兴尧,朱亮峰,仲旦彦.会计岗位实务训练(第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6] 沈皓.新公共管理模式与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2(8):124.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朱亮峰 王一舒 李兴尧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3: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战略,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产业都开始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进行转型,教育事业也不例外。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对新颖教学方法的探究从未停止,而“互联网+教育”战略为新一轮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来说,会计行业必须融入信息化,且教师需根据时代的新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会计专业   职业核心素养   互联网+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行业早已开启了信息化工作模式的调整,传统的会计核算与记账方式发生了改变,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增加了具有较强信息技术素养这一条件。在如今的会计工作中,工作人员不仅需要精通专业知识,熟悉各类会计业务的处理方式,还要熟练操作各类与会计工作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了解相关的电子商务知识。

一、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道德素养属于思想教育范畴,由于耳提面命式的直白教导方法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甚至会引起高职学生的反感心理,所以教师应采用渗透式的宣扬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如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使用互联网技术完成上述教学活动。在课后,会计专业教师可搜集一些新闻报道中的优秀会计工作者的实例,并推送到班级的学习群里,为学生解释其中体现的职业道德,将经济法课程中枯燥的条理转变为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时刻将“法”铭记于心,这样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才不会误入歧途。

二、增强专业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教学

过去,会计专业的专业课大多是基于书本进行教学的,学生只有在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才有机会参与实践,而当信息技术与高职会计專业教学相融合后,学生需要从实践中练习计算机操作方法,并借助计算机的模拟系统体验会计工作。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高职教师必须将专业课的理论与计算机课程中的操作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摸索理论知识,提前适应信息化的会计工作模式。

如在指导学生记账与核算实践时,高职教师可以提前向学校申请开放机房,将学生带到机房,用计算机操作记账与核算流程,让原本的纸笔实践转变为计算机操作实践。不仅如此,在实践时,教师还可让学生进行两两分组,分别扮演企业的出纳与会计,用计算机完成教师设计的题目,并让相邻的两个小组互相检查核算结果的正确性。在此期间,教师应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出现问题并举手示意时,教师再进行解答,从而让学生全情投入地感受未来的工作内容,体会会计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模式。

另外,高职教师也要尽量多带领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中参观,请企业内部人员为学生介绍当前会计工作中常用的计算机软件是什么版本,具体优势在哪里,并告诉学生专业知识在本企业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详细要求。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清晰地认识会计岗位的具体需求,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将来更好地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会计办公逐渐转向信息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应加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这一要求,这是对学生工作能力负责的表现。因此,在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时,教师应将职业道德放在第一位,以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同时,高职教师可将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搭配在一起实施教学,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的专业知识操作练习。

参考文献:

[1]侯红英,林青.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与实践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2]周浩.就业导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智库时代,2018,(29).

[3]吴秋红.“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素养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4]李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7).

(作者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作者:朱迪珍

上一篇:电力物资完善仓储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服务后勤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