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分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更是有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历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历史课堂教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分析论文 篇1:

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

学习历史课,很多人都有一种普遍的认为,觉得历史课是严肃的,并且是很枯燥的一门学科。甚至有的人会认为历史的陈述就不能够用故事的形式进行展开,觉得历史就应该是真实的陈述,而不应该是通过编故事扭曲事实编造出来的。但是要知道在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很多历史文化之所以流传这么久,经久不衰,全部都是靠它引人入胜的历史事件和曲折感人的故事才得以广大群众熟知。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运用故事情节的方式来表达历史的过往,渗透历史文化知识对于初中生的学习非常有益,这种方式不仅仅让初中生学习到了历史知识,还提高了学生们的认知。

一、关于应用历史故事的意义

(一)以故事的形式加强学生记忆

一般的讲故事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讲述或者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进行表达,情节故事比较吸引人的往往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记忆,那么故事情节可以使学生更加的身临其境,体会到过往的历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对于历史知识也是记忆犹新。我国优秀的历史故事起到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弘扬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以历史故事的形式展开历史课本知识的讲解,能够充分的让学生了解到当时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各个阶级的情况,在讲故事的时候对于部分细节地方详细的讲解能够增强故事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习更为专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老师讲的生动,学生听得认真,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效率将会越来越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是一个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学习阶段,这个时候学生们的思维都非常的活跃,如果说历史课程过于死板或者单一,学生将会有种厌倦的情绪和不愿意学习的态度;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穿插历史故事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样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在讲故事的同时老师可以生动有趣的讲述历史事件,这样就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运用历史故事所遵循的原则

历史故事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也是要有方法和技巧的,必须遵循相关的原则才可让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一)必须要有针对性

在授课前,历史老师就应该有相应的准备,要充分的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关的历史故事来给学生讲述。这个故事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本节课的中心思想,还要有一定的思想蕴含,这样选取故事是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脑海里,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比如说在讲到新文化运动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引入陈独秀在东京留学,强行减掉留学简单度姚煜辫子的故事。老师在讲述的时候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这个时候对于陈独秀来说他一生的目标就是剪去国民灵魂中的辫子。故事必须引人入胜,要有针对性的论述,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

(二)准确真实的讲述故事

不可因为故事的生动而胡编乱造,歪曲历史事实真相,要有条理正确对的论述故事情节,并且在讲完真实对的历史事件以后要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悟和感受,在掌握了历史背景对的时候,还要把过往的历史跟现代进行结合思考问题。举个例子,在学习《走向全盛的唐朝》的时候,可以通过中国唯一女皇帝和她的无字碑以及治国策略为出发点给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在讲述的时候一定要尊重事实,不可胡编乱造。还可以谈谈与之相关的电视剧集,各抒己见,讨论一下电视当中有哪些地方是违背了历史事实的,让学生明白电视的虚构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历史或者它们二者的区别所在。

三、关于不同类别的历史故事

(一)故事以人物和事件为主

我们可以根据故事的中心内容把历史故事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另一类是以事件为中心的故事。

一般的通过对人物的各种言行举止还有性格方面来叙述故事的就叫做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故事,在讲述这类型的故事的时候,比较注重的事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而不是整个事件的发生。整个事情的发生是围绕人展开的,必须先了解人物性格才能够理解整个事情的意义。比如说在讲到《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这门课程的时候,可以选用史书中的一段故事:汉武帝刘彻16岁即位后,就带领一批随从到处游玩,肆意践踏老百姓种的庄稼,并且还捕捉民间的鸡狗,官府的人看到他们的身份以后都不敢管,有一次,他们看到一家人要喝水,这位主人怀疑来的都是坏人,唤来不少的人,要把这批家伙抓起来。主人的妻子看到领头的人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就把那些人都遣散了,并且好好的招待了这个年轻人。这段故事引人入胜的讲述了汉武帝的性格和禀赋,通过对此人物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他有好大喜功的性格,这样就好理解他接下来的治国政策了。

(二)关于史实故事、文学创作和传说故事

一般的真实发生过的事实都会有相关的史书记载,所以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我们都能够通过史书资料来查证,比如说荆轲刺秦王。

文学作品也是有很多与历史相关的,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作品都是在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改造的,故事的情節都是依照那个时代的背景来创作的。但是在具体的情节上面与史实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对于曹操的评价不要被作品当中的形象给误导了。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真实性。

大家流传至今人人皆知的都是传说中的故事,比如禅让、仓吉造字等等,这些故事都是反映了当时生活的状况。但是类似孟姜女哭长城这类的故事都是虚构的,所以老师在讲述这类故事的时候要注重时代背景是否合理。

那么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了解到历史故事在历史课教学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很多有趣的故事都可以拿来教学当中使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

作者:沈孝俭

历史课堂教学分析论文 篇2: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分析

摘要: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更是有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历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不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录,也是对于时代发展的推动,随着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渐渐成为人们忽略的一部分,随着教育的全面改革,社会和学校对于历史的教学有了新的需求,学科的核心思想也被逐步提出,历史科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内容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还有家国情怀等。基于学科的基本素养,在中学历史的教学展开中,教师对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要有一个全面的改变,本文主要以初中历史为例,分析了学科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希望给中学历史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借鉴,也希望给中学历史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方向。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分析;学科素养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该学科展开教学内容的基本方向,也是重要基础。比起其它的学科,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传承性,因此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历史发展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历史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全面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历史有着独特的意义,所以现代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历史独特的传承性诠释,还要融合现代化的教育特点。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融人新的教育改革思想,“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科核心素养背景教育展开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全面融合“素质教育”理念。这不仅有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

1.1忽略了历史的重要性

在中学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一直都是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重点,和这些主要科目相比较,政治、历史、地理等一些自然学科在教学中被下意识的忽略了。历史学科是从初中开始学习的,初一初二的历史都还只是作为选考的科目,所以不管还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忽略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中考和高考的考核中,历史也是占据着较小比例的,除此之外,历史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全面重视历史的教学发展。

1.2课堂模式过于传统

虽然教育全面改革,但是在历史学科的发展中,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向还是以书本的内容为主。比起其他的学科,历史学科的组成主要是文字的记录为主,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以書本的内容为主,很容易造成课堂的枯燥和单一,长时间的影响下,学生会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降低,甚至还会产生厌学的心理。面对历史学科的发展,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该有一个创新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优秀的历史文化,要懂得传承,然后融人性的学习思想,对其进行新的结合。

1.3没有正确认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的科目都尤其必然性,不管是语言类的学科,还是计算类的学科,存在都是实践的证实。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学科的核心素养,在中学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的唯物史观是最重要的一点,除此之外,国家情怀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述的重要是思想。但是应试教育的发展背景下,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习题的创建,这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科素养的基本意义,也没有正确认识学科的核心素养。

2 学科的核心素养融入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措施

2.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唯物观念,针对于历史发展的趋势,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历史观念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遵循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以一个客观的思想对事件进行评价和记录,是学习历史的根本意义,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古代历史”一直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关于古代政治的权利集中制度是古代史的基本特点,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内容,古代权利集中制度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思想,产生这一思想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时期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立足于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

2.2结合现代化思想进行教学

历史是国家过去的记录,其中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值得探索的文化糟粕,所以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学科的基本核心素养。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我国历史的发展也得到了全面的推动,所以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现代化思想进行教学,一方面是文化的创新培养,另一方面是加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3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有明确的职业要求和素养需求,但是对于历史学科教师,学校的要求相对会比较放松,这就造成了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缺乏的现象。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体现,所以要将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基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一定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3 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不管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还是教师教学的过程,核心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课堂教学,要融入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J].文教资料,2017.

[2]代国波,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01):45-45.

[3]许伟,张斌,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8( 07):24-28.

作者:申亚娟

历史课堂教学分析论文 篇3:

以问题意识为培养目的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分析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高级中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其主题强调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要教学目的,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表现为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对问题意识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从而有效提高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意识;目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通常指的是面对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产生一种质疑并探究的心理,进而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分析与解决,最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有效改善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有效地把填鸭式、陈旧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自主式,使得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位置,并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把问题意识渗透到整个历史课堂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具备自主的创新精神与技巧。而问题的提出对于创新的培养非常重要,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除此之外,问题意识还能够有效突破思维的条框,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进而激发大脑的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因此,问题意识与一个人的生存能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适应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同时问题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生存能力,这对于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之一是老师需要转变观念,相对于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其主要教学任务是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解,并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进行强化训练。而新课改下所提出的则是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问题的发现与探究交由学生来完成,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改变传统的观念之二是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认为只要把老师所讲的听好、记好就可以了,显然这种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然无法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具体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把问题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2.营造良好的问题意识氛围

学生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有助于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并能够真实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能。正是有了这种安全感,在学习过程中才不会有害怕出错的心理,从而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放松,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目前很多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正是由于没有为学生创造出这种安全感,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提出问题,也就谈不上问题意识的培养。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由与平等的重要性,并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把课堂变为学生參与的舞台剧,从而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助于问题的提出、讨论与解决。

3.采用兴趣生疑法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动力,当学生对高中历史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时,就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例如,在学习到《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罂粟花到鸦片毒品的制作流程,以及中国人吸食鸦片之后的惨景,激发了学生的悲愤之情。教师还可以采用批判反思法来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善于提问、勇于批判。可以选择一些恰当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能够使得高中历史课堂充满兴趣与竞争,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挑战,教育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从而有助于培养出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主要目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最终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江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与思考[J].现代教育,2012(Z1).

[2]屠宝印.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学周刊,2012(14),

[3]蒋华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化”[J].江苏教育研究,2012(11).

编辑 鲁翠红

作者:曹维

上一篇:试卷讲评初中数学论文下一篇:书法学习技能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