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20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站在这个新起点,对新时评发展历程作一个回顾和梳理,很重要,也很必要。作为传媒的旗帜和灵魂,时评是时代的思想原声,是思想交锋光芒的体现。自1904年中国近代时评诞生以来,其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历史发展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我国历史发展分析论文 篇1:

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历史发展与分析

学前教育指标体系是衡量、评价与监测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参照物。近年来,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设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一直以来,我国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而是作为教育指标体系的一部分,依附于教育指标体系中。直到2012年9月,教育部组织开发了“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对学前教育的有关指标进行了说明。我国开始有了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雏形。分析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历史发展,有助于了解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一、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教育指标体系中的学前教育指标

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发展起源于我国教育指标体系的发展。我国教育指标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重要的标志是1988年开始每年定期发行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这可以算是我国教育指标体系的雏形。一直以来,我国都未形成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而是将学前教育指标视为教育指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教育事业有了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育统计系统也日益健全,突出的特点是教育指标的逐步规范化和统计数据的公开化。[1]主要表现为:(1)教育统计工作的相关法规逐步建立健全,我国教育指标体系逐步走向规范化。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年和1987年分别发布了《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86]教计字034号)和《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试行)》([87]教规字002号),这两项法规的出台,明确了各项教育指标的内涵,促进了全国范围内教育指标的规范化。(2)通过发布教育年鉴的形式,教育统计信息逐步公开化。在各种相关教育年鉴中,《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是我国教育部公开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我国教育方面最重要最全面的综合类年鉴,也是分析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标的重要文献。1988年原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编订并第一次出版了《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主要是公布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教师的年度数据以及不同层次、科类专业、隶属关系和地区分布的基本机构状况。1990年以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其中1993~1998年期间更名为《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采取中英文对照方式向国内外每年定期发行。一直以来,我国都未形成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而是将学前教育指标视为国家教育指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纳入常规教育统计。因而,分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2010》[2]中有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指标和统计数据,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和把握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的变化阶段。

1. 1987年至1997年,关注教育规模和师资队伍两类指标,指标总量较少。这一时期,我国学前教育指标关注了教育规模和师资队伍两类指标,指标结构不完整,总量较少,仅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分类别的数据统计。(1)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结构仅有“教育规模”和“师资队伍”两个部分,尚未关注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其它重要要素,指标结构极其不完整,不能反映我国学前教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且,在教育规模中仅反映了教育机构和教育对象的数量指标;在师资队伍中仅反映了教职工的数量、园长和专任教师的学历,未能全面反映师资队伍的质量情况。(2)仅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分类数据统计,对“园长和专任教师学历”没有进行“分办别”和“分城乡”的数据统计,无法了解不同办别间和城乡间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差异。

2. 从1998年至今,逐步增加教育经费和办园条件等指标,指标总量不断丰富。这一阶段是学前教育指标的重要发展时期,学前教育指标结构逐步完善,在继续关注教育规模和师资队伍指标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教育经费和办园条件等指标,指标总量不断增加,更为丰富。由于这一时期以指标的增加为主要特征,根据不同年份指标增加的数量和重要程度,这一阶段内学前教育指标有三个重要变化节点。

(1)1998年,增加了教育经费相关指标。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的第一个重要变化节点是1998年。这一时期,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重要的补充,从仅关注“办学规模”和“师资队伍”两个方面,到关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三个方面,同时增加了相应的指标。学前教育经费指标主要反映了经费的不同来源和支出方向的数量,以及政府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努力程度和支持程度。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中增加了“教育经费”这一指标领域,同时增加了“教育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两项一级指标,包括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中央年度完成投资”、“省级年度完成投资”等11项二级指标,初步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情况。

(2)2001年,增加了办园条件和幼儿教师职称的相关指标。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的第二个重要变化节点是2001年。这一时期,在学前教育指标的结构中,增加了“办园条件”这一指标领域,指标的结构更趋向完整,同时增加了“幼儿教师职称”等反映教师质量的重要指标。具体来看,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①增加了“办园条件”相关指标。办园条件指标主要反映了幼儿园所需的校舍、设施设备等基础硬性指标。在“办园条件”的指标领域中增加了“幼儿园校舍”和“图书以及其他”等一级指标,初步反映了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的基本情况,同时该项统计中按城市、县镇、农村分类的方式,可进一步反映出基本办学条件的城乡差异,反映学前教育领域的城乡公平状况。②在“师资队伍”指标领域,增加了“代课教师”、“兼任教师”和“幼儿教师职称”等指标。在“教职工数”中增加了“代课教师”和“兼任教师”两个二级指标,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幼儿教师队伍中不同类型的教师结构。同时,“代课教师”这一指标的加入,是国家和社会对代课教师这一特殊教师群体关注的产物。而“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的职称”指标增加,反映了对幼儿教师质量的进一步凸显。③在“办学规模”方面,增加了“学前班”、“入园(班)人数”和“离园(班)人数”等指标。“学前班”在“教育机构”指标中细化出来,有助于我们了解学前班这种我国幼儿教育机构中的重要特殊形式在学前教育事业中发挥的作用。在“教育对象”中加入“入园(班)人数”和“离园(班)人数”等指标,体现了对教育对象流动性或动态趋势的关注。

(3)2003年,增加了民办学前教育和和分年龄幼儿数相关指标。我国学前教育指标的第三个重要变化节点是2003年。这一时期,学前教育指标中主要增加了民办学前教育和分年龄幼儿数相关指标。①增加民办学前教育相关指标。民办学前教育相关指标的增加,是民办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底《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产物。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中,增加了“全国各级民办教育基本情况”的统计项目,其中对民办幼儿园的园所数、毕业生数、招生数、在园幼儿数、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等六项指标进行了统计,有助于了解我国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②增加了分年龄幼儿数。分年龄幼儿数有助于了解适龄幼儿数量的变化,是幼儿园所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影响着对教师、教育设施与用品以及其他教育资源的需求。在幼儿人数统计方面,增加了“幼儿教育分年龄学生数”这一指标,对不同办别的城乡的“3岁以下”、“3~5岁”、“5岁以上”的“入园(班)人数”、“在园(班)人数”和“离园(班)人数”进行了交叉统计,使得原来对幼儿数的统计更加细化,信息量也更加丰富,不仅可以对全国各年龄段幼儿的总数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还能够实现对学龄人口数量、结构变化的预测。另外,这一时期与幼儿教师培养有关系的指标“中等师范学校中幼儿师范学校基本情况的统计”被删除。分析该项一级指标及其全部指标内容整体删除的原因,主要与我国中等师范学校撤并升级改革后,中等师范学校数量急剧减少,结构发生剧烈变化有关。

总的来说,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2010》中有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指标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我国学前教育指标最初仅能部分反映学前教育的规模和师资队伍状况,发展为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前教育规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和办园条件状况。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经过了一个较为长期且曲折的发展过程,总体的发展趋势是指标结构不断完善、指标内容不断扩充。这一时期,形成了包括4类9项一级指标37项二级指标在内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其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

教育规模:教育机构数(园数、班数、学前班数);教育对象数(入园幼儿数、在园幼儿数、离园幼儿数、毕业生数、招生数)。

师资队伍:教职工数(园长数、专职教师数、代课教师数、兼职教师数、保育员数);园长和专任教师学历情况;园长和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教育经费:教育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学费和杂费、其他教育经费);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中央年度完成投资、省级年度完成投资、学校自筹、个人集资、新增固定资产)。

办园条件:幼儿园校舍(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其他用房、危房面积、当年新增面积、幼儿园中的户外活动场);图书及其他(图书、教学用录像录音带)。

(二)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雏形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和大力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来衡量、评价和监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做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依据。2012年9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教育部组织开发了“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对学前教育的有关指标进行了说明。[3]我国开始有了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雏形。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的学前教育指标相比,有如下变化:

1. 在师资队伍指标中增加教师的编制、工资待遇与培训等重要指标。之前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指标关注了幼儿教师的数量、学历和职称情况,仅能反映出教职工队伍的规模信息和基础性的质量信息,而幼儿教师普遍关心的编制、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以及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培训等指标严重缺失。在当前我国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的强大呼声和政策导向下,对幼儿教师的编制、待遇保障和培训指标进行了增补。现有指标体系在师资队伍中增加了如下指标:

师资队伍:教师任职情况(专业技术职务;编制情况;绩效工资;基本工资;其他津贴补贴;上年平均月收入;参加社保类型;有无医疗保险;有无失业保险;有无生育保险;有无基本养老保险;有无住房公积金;有无工伤保险);教师学习简历;教职工培训。

2. 将教育经费指标进一步细化为收入和支出两类,并按照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分别统计。教育经费指标的进一步细化,有助于详细地了解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经费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现有指标体系在教育经费中进行了如下调整:

学前教育机构收入: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收入;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收入。分别包括:财政补助收入;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基金;事业收入;其他收入;基本建设拨款;本年实际收取学杂费。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收入还包括: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收入还包括:企业拨款/举办单位、个人投入;校办产业和经营收益用于教育的经费。

学前教育机构支出: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支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支出。分别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其它资本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3. 在办园条件指标中增加幼儿园卫生和安全指标。之前的办园条件指标关注了幼儿园校舍面积和图书情况,仅能反映出办园的规模信息和部分教学资源信息,而保障幼儿卫生健康和安全的指标严重缺失。因此,在办园条件中增加了如下反映幼儿园卫生和安全的指标:

办园条件:安全保卫人员;数字资源量;供水方式;厕所情况

4. 增加了幼儿资助和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实施两类指标。现有指标体系针对《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中的相关政策导向和重要举措,及时调整和增加相应指标,增强了政策敏感性。首先,增加了“幼儿资助”指标,反映了国家对弱势人群接受学前教育状况的关注。其次,增加了“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实施”指标,反映了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学前教育政策中关键举措和项目的实施情况,有助于监测和评价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幼儿资助与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指标具体如下:

幼儿资助:家庭人均年收入;本学期补助伙食费金额;本学期减免保教费金额;本学期其他补助金额;资助发放学年及学期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实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基本情况;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中西部地区农村闲置校舍改建项目;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中央财政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申报情况;城市学前教育综合奖补资金项目;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项目;学前教育资助项目。

二、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历史发展的特点分析

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从教育指标体系中的学前教育指标发展为独立的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雏形,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结构和内容逐步完善,初步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结构包括“教育规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办园条件”、“幼儿资助”和“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实施”六个方面,指标结构逐步完善,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各领域的基本情况:(1)教育规模方面主要反映了园所数量和在园幼儿的人数。(2)师资队伍方面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幼儿园教职工数量、学历、职称、编制、工资待遇和培训情况。(3)教育经费方面反映了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情况。(4)办园条件反映了幼儿园面积、教学资源、卫生健康和安全等方面的硬件条件。(5)幼儿资助指标反映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建立情况。(6)学前教育政策和项目实施指标反映了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学前教育政策中关键举措和项目的进展情况。

(二)呈现时代性,体现了各时期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下转27页)(上接9页)

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反映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所面临的新情况。首先,指标关注了一段时期内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学前教育普及、幼儿教师质量和民办幼儿教育等一直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次,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呈现出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指标也随之出现增减调整。依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中提出的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和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等新政策,相应增加了师资队伍和幼儿资助等指标内容。

(三)功能逐步多元化,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进行评价监测和政策决策

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已经从简单的描述功能逐步发展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评价监测和政策决策功能。首先,客观描述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现有指标在教育规模、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办园条件等多方面实现了描述功能,如实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要特征。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和监测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现有指标对我国学前教育及其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评价和监测的功能。第三,现有指标针对我国各个时期学前教育相关政策导向和重要举措,及时调整和增加相应指标,增强了政策敏感性和决策功能。

尽管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成就,但是相对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来说,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比如,现有指标脱离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与条件,对社会经济、人口等背景反映不足;现有指标缺乏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各指标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难以对指标反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现有指标的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较差,无法进行国家间和地区间学前教育的比较和借鉴。因此,在吸收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更深入的探讨,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力.教育政策的信息基础:中国、新加坡、美国教育指标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2010)[J].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011.

[3]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关于印发《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工作方案》的通知(基二司函〔2012〕109号),2012年9月26日.

作者:熊灿灿

我国历史发展分析论文 篇2:

我国新时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站在这个新起点,对新时评发展历程作一个回顾和梳理,很重要,也很必要。

作为传媒的旗帜和灵魂,时评是时代的思想原声,是思想交锋光芒的体现。自1904年中国近代时评诞生以来,其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思想的解放、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复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评也开始走上媒体,并伴随着社会变革曲折成长,走向成熟。

一、时评发展及研究现状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具有政论传统的国家,中国知识分子对政论写作与表达情有独钟。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后期和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论说文的一个辉煌时期。

近代报纸问世以后,政论和一般的言论,又开始成为报刊版面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时务报》《新民丛报》《民报》《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以刊载政论为主的报纸,也涌现出了王韬、严复、章太炎、梁启超、宋教仁、陈天华、章士钊、张季鸾、胡适、邹韬奋、王芸生等一批杰出的政论作家。

自1904年《时报》出现署“时评”之名的言论以来,时评与政论文出现分野,逐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且受读者欢迎的文体。时评文体在刚出现之时便有了诸多好处,词句简短,冷隽明利,段落分明,一目了然。从近代报纸时评的运作来看,时评品牌及时评作者品牌的树立对媒体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公报》的“社评”等就是典型代表。

近代以来,中国时评经历了一个“产生——繁荣——沉默——复兴”的艰辛历程。

时评被认为是当今媒体评论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文体,近年来活跃在各大媒体中,呈现出一片繁荣兴盛的景象,人们称之为“时评热”现象。

新时评的发展从1996年开始,到2006年共走过了10年历程。这十年很好地证明,“报纸不可无时评”。时评是平面媒体应对网络竞争的有力武器,因为只有时评,可以突破数量而追求内容和质量,时评正开拓着主流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媒体不可无时评,时评不可无品牌。作为一种新闻品类,时评要满足消费者(读者)的需要,就必须打造成一种品牌。表现在版面上,在几十个版面中,半个版、一两篇文章,显然不足以打造一个品牌,更要在准确度和质量上下功夫。

随着新时期报纸时评的勃兴,新闻学术界开始关注报纸时评,有关报纸时评的文章散见于各新闻学术刊物或媒体版面上。但这些文章,多是对报纸时评个案或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全面而系统研究的文章尚未出现。对于新时评的研究,不能仅从书本出发,也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是着重于对新世纪报纸时评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地考察,归纳和概括报纸时评勃兴的表现,阐述报纸时评勃兴的历史渊源,并分析新世纪报纸时评勃兴的现实原因。

虽然中国报刊的政论发源已久,变迁迅速,但长期以来关于新闻评论史的研究比较缺乏,特别是对当代尤其是新时评史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国内研究者关于新闻评论现状和写作的研究颇多,有关时评特征分析、时评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论文也是屡见报刊,但这些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新时评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领域,参与研究的人员也比较有限。笔者观察到,很多文章对新时期时评的论述,覆盖的大多是技术层面如选题、写作模式、写作语言等上的问题,还有一些是停留在经验总结上面,这些研究大多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持,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可以说,当前真正从新闻史学的角度对时评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几乎没有。

西方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对时评史的研究依然缺乏。西方国家把时评大多称为社评或社论,是报刊的灵魂和眼睛。遗憾的是,它们对当代时评研究的资料不是很多,但对评论研究却也十分重视。例如,美国知名学者康拉德·芬克著的《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中,就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评论撰稿人的职责及社论写作、个人专栏写作、艺术评论写作,以及新闻评论与法律的关系处理等等问题,“如果你想学习合理而强劲、平衡而尖锐、深思熟虑而丰富多彩、吸引人而具有可读性的评论写作,那么这本书就对路了。” 但它并没有从新闻史学的角度去分析美国当前的时评现状及走向。

二、新时评的核心特征

近些年来,时评的复兴,导致“时评”称呼流行起来,甚至有逐步取代“新闻评论”之势。虽然从事时评写作的人很多,探讨“如何写好时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时评”的也不少,可是,据笔者的调查和观察所见,能把时评的定义弄清楚的人并不多,并且大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笔者收集了一些时评家和时评爱好者对时评的定义和理解。

鄢烈山认为,“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这个定义明确地把它与“新闻评论”和“杂文”区分开来。它包括“新闻评论”,或者说“新闻评论”是它的“子集”,换言之,“时评”可以取材于新闻,“被动”地对新闻事件和人物发表议论,也可以不依傍“眼前”的新闻,而就“身边”事、“心头”事发表意见,只要是关于当下的(现在进行时)意见,就是“时评”。①

刘洪波指出,时评是指由事引发的评论,“快”是它的最大优势,它最大运用了新闻的评论空间,其应该是思想信息的传达,而不只是对事实的褒贬。②

时评是近代报刊产生之初兴起的一种文体。全面、系统考察时评的产生、发展、繁荣及转折历程后,我对当下的时评做了一个定义的表述。我认为:

广义的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简称,也是新闻评论的略指,包括报刊言论,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及网络评论等。

狭义的时评,是民众通过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表达关于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看法和观点的方式。其核心特征则为:由事而评、简短明快、公民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能称做为时评。因为它们缺乏意见广场、公民写作等特性。

从这个定义中看,狭义的时评是新闻评论的子集,有别于杂文。很多新闻评论和杂文并不具备时评的由事而评、意见广场、公民写作等核心特性。

新时期时评不等于新时评。“新时期”一般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时期。与其他行业相比,新闻传播业由于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更甚。“文革”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新闻事业所遭受的影响余威未消,故“新时评”并没有在1978年诞生,当时正在孕育之中。当然,1978年至1996间报纸上也零星地出现一些新时评文章,但由于不成规模与气候,不能称做为新时评的起点。本文认为,新时评的真正开端是1996年1月《南方周末》开辟的“阅报札记”专栏。该专栏以报章报道的新闻事件为由头,并包含有意见广场、公民写作的基本特性,初步具备了新时评的特征。新时评的起点比新时期的起点要晚。因此,本文考察新时评的时间段是1996年至2006年。

本文认为,新时评不仅是指新时期的时评,更是指新时期内时评呈现出的发展特性与内涵,这主要是相对“传统时评”而言的。“传统时评”的基本特征是:基于时事或时政的评论;文字简短;表达风格直白、明快、隽利。“新时评”除了具备这些特性外,还具有一个核心特征:公民写作。换句话说,新时评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是一个时代概念。因此,新时评的起点不一定是新时期的起点。新时评的起点比新时期的起点要晚。

三、新时评的勃兴与发展

中国新时评发展史概况到底怎样,在运作上有哪些经验与教训?(即“时评自身发展”)新时评与民主进程、公民写作与公共领域建构到底有哪些内在联系?(即“时评与社会的关系”)

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本文突破了阶级分段与时代分段模式,以“时评形态变化”为分段标准,以专题史为研究模式,对新时评专栏、版面、报网互动及其主要运作人进行采访分析,对新时评推进公共领域建构进行深入解读。

本文将1996年至2006年新时评发展变化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时评专栏的产生(1996—1998)

1996年1月12日,《南方周末》新年改版,在“时事纵横”版开办“阅报札记”专栏(后来更名为“纵横谈”),发表第一篇署名为鄢烈山的文章《卧榻之侧怎忍他人哀号》。从此,该栏目每周推出一篇鄢烈山主笔的时评文章,直至2001年4月。

“阅报札记”这个名字已经凸显出栏目的定位:一个来自于报纸的时事评论栏目。但鄢烈山仍有自己的写作追求:重大主题,独特视角,思辨色彩,文化意味。因为有新闻由头,所以明显区别于当时盛行的杂文;因为有写作追求,所以带有鲜明的“公民写作”特点,明显有别于传统新闻评论。

以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为宗旨的“阅报札记”推出后,迅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为一个布衣作家公告健康信息,自建国以来,国内报纸几乎没有这样的先例,但主笔“纵横谈”的鄢烈山实现了。1997年和1998年,他两度因病住院治疗,引起许多读者的强烈关注,以至于编辑部两度公告其健康信息于报端。“曾几何时,鄢氏时评的刊出或断档,竟成了政治气候变化的‘晴雨表’,其为上下关注的‘紧张’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③

与传统新闻评论不同,“阅报札记”、“纵横谈”点燃了新时评的星星之火。之后,《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从纯杂文专栏转型为杂文化时评专栏,“冰点时评”也于1998年11月问世,国内时评逐步兴起。

可以说,新时评专栏的出现,推进了批判公共性的初步实现。人们从中清醒地认识到:可以借助媒体表达平台,采取话语与交流而非其他形式。“纵横谈”便是一个显例。自“阅报札记”、 “冰点时评” 推出后,许多媒体开设的言论专栏,从栏目名称到文章风格,都有所效仿。

第二阶段:新时评专版的发展(1999—2001)

1999年,《中国青年报》率先开辟时评专版——“青年话题”,开创了中国近代媒体设立独立评论版的历史。时评从“栏”发展为“版”,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时评专版一方面发挥了整合集约的优势,联合起分散的力量,能更强势的吸引人们的眼球,并更容易打造成一份报纸的旗舰,为报纸赢得声誉;另一方面有利于开辟一片思想和观念争奇斗艳的园地,打造一个具有理性批判精神的公共话语平台。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时评专版正式与读者见面。“青年话题”发刊词——《倾听》这样写道:

青年话题是一个发表意见的场所,一只张开听您说话的耳朵。无论是脱口而出,还是深思熟虑,我们欢迎不拘形式、不论长短的观点和意见。关键是“不同”。“不同”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包含着思想解放和论争的正当秩序,包含着新闻媒介求新求异的运作规律,更重要的意义是:思想进步可能就孕育在“不同”之中,而相同只能使我们停在原地。

自创办时起,“青年话题”的定位就是“意见广场”,特别强调声源的“广众性”。“青年话题”几乎从不刻意把作者引导到某个话题上来,一切由作者自己去发现、议论。

作为国内第一个成熟的时评版面,“青年话题”所秉承的“意见广场”的办刊理念,备受受众和业界广泛认可,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青年报》的公信力、影响力及美誉度。目前,在读者与专家两个评价系统中,“青年话题”持续居各新闻版“经常阅读率”前列。

2001年,《北京青年报》在“今日社评”的基础之上创办了“每周评论”版。“每周评论”突破了“青年话题”在版名上的含蓄与避讳,直接将“评论”的旗帜悬挂于版头。它的成功运作,有效地呼应了“青年话题”,为新时评专版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媒体时评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此,“评论”、“时评”、“社评”等毫不隐讳地成为版面的名称、频道的名字。

第三阶段:大众报时评版的兴盛(2002)

2002年3月4日,就在《南方都市报》扩版为常规每日出报88版的当天,“南都时评”面世,开始了《南方都市报》迈向“有厚度,更有深度”的主流媒体之旅,开创了中国都市日报时评版的先例。创办之初的时评版每天一版,一周7期。由于当时的话语空间较为开阔,“南都时评”创刊后,广东本地媒体纷纷跟进,全国媒体也群起效仿。“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南都时评的品质总体上要高出同行一截,但在形式上已经‘泯然众人矣’。不过南都时评并不是只能开风气之先的角色,而是有着足够的实力继续创新,比如增加一个版面。” ④为了给读者提供类型更加丰富的评论产品,“南都时评”率先拉开扩版序幕。

2002年12月,《齐鲁晚报》开辟时评版,每周五期,主要栏目包括“头条评论”、“传媒观点”、“画里画外”、“声音”、“观点碰撞”等。“头条评论”一般针对重大事件发言,“传媒观点”专门浓缩、选登其他媒体的有见地的言论,“观点碰撞”将有分歧的观点放在一起证明,“声音”则是将一些人对于一件事情的一两句评论进行刊登。

在运作形式上,“南都时评”、“齐鲁时评”等对同行媒体的时评运作有借鉴价值,比如:时评从不定期发表到定期发表,从散落于不同版面的栏目变成专版,从不定期版或数天一版变为每天两个版面以上。周期的确定、版位的明确、容量的扩大,都直观给受众一种感觉——时评热起来了,言论火起来了。

第四阶段:报网时评的互动(2003—2004)

2003年前后,一股“网络时评风”遍吹中国众多网站。无论大小如何、性质怎样、何种类型,这些网站都设有专门的时评专栏或频道。如搜狐网“搜狐星空”、新浪网“新浪时评”、网易“第三只眼”、人民网“人民时评”、千龙网“千龙时评”、红网“红辣椒评论”、东方网“东方评论”、四川在线“零点评论”等等,甚至出现了分门别类的时评网站(如法学时评网等),它们都为时评设主题、为时评作者开辟专栏。

2003年,“搜狐视线”是搜狐网力推的评论专题栏目,几乎全部国内一流的时评家都是搜狐的特约作者。在这个栏目中,及时地对时事新闻发表专家意见,引导读者理解新闻背后的价值。不仅给提供读者及时准确的信息,更能还原新闻的全貌,对新闻价值的产生做出客观的判断。“搜狐视线”以及后来的“搜狐星空”,推出了许多有影响力、震撼力的时评文章。尤其是在科学与伪科学斗争的思考、孙志刚案、沈阳刘涌案等重大事件中刊载的系列时评,对传媒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在网络时评轰轰烈烈发展的同时,全国城市党报也纷纷开始开创时评版,并设立网络版,与新华网、人民网等新闻网站合作,互相转载、摘录,加速了报网互动,深化了传播效果。报网时评齐头并进的局面清晰呈现,并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互相补充”的态势。网络的草根性和去中心性导致时评观点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从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时评的个性光彩。

第五阶段:新时评的缩水与坎坷(2005—2006)

2004年4月,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门户网站有影响力的原创时评频道和栏目均被有关部门叫停,为新时评的坎坷埋下了转折的伏笔。

由知音集团斥资5000万元创办的《新周报》于2004年10月26日在武汉高调创刊,可是,这份报纸仅出刊7期,12月8日,便宣布休刊。2005年3月15日,《新周报》正式宣布停刊。据传,《新周报》被勒令“停刊整顿”,以致最后停刊,源于陆高峰的一篇时评《精简机构应从省委副书记开始》和另一篇调查报道《南京师范大学女生停课陪舞事件调查》。但具体停刊原因与这篇“重炮级”时评是否有关,至今均没有定论。

2005年前后,一批报纸时评版停办、转型与缩水。2005年初,运作不到一年时间,却较受读者欢迎的《武汉晨报》时评版——“说吧”关停。随后,《中国青年报》《武汉晚报》等媒体的时评版纷纷转型。“青年话题“由以前的周一至周五每周五期,恢复为扩版前的每周一、三、五的三期,后来更改为每周二、四、六的三期。《南京日报》由于经营效益不佳,重新把32版缩为8版、12版,“时评”版缩减,恢复为原来以“根生时评”为主的传统党报评论布局。

据笔者对这些媒体时评版的调查,不论是停刊,还是转型或是缩水,他们均表示“迫于舆论环境及经营状况的现实选择”。

综上所述,在公共领域建构的过程中,新时评专栏的产生推进批判公共性的有效激发,新时评专版的发展促进“自治”精神的逐渐培育,大众报时评版的兴盛加速“公开性”、“开放性”言说风气的初步养成,报网时评的互动推动平民主张的崛起,而新时评的缩水与坎坷也折射出公共领域建构的艰辛。

民主兴则时评兴,时评兴则民主更兴。伴随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舆论空间的逐渐开放、传媒市场化的快速发展,时评成长的土壤会更加肥沃,生命力更趋旺盛,推进公共领域构建的历程将更加平坦。

注释

①鄢烈山:《21世纪的“新乐府”——我的“时评”观》,《青年记者》,2004年9月

②陈栋、王丽明:《“我”只是一个与别人思考问题的个体——访青年杂文家、时评家刘洪波》,《青年时代》,2005年5月

③朱子庆:《重大主题:一种极限言说策略——鄢烈山杂文片论》,《唯实》,2002年11期

④引自李海华:《南都时评的历史》,《SOHO小报》2007年6月24日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作者:陈 栋

我国历史发展分析论文 篇3:

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分析

摘 要:对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历史发展、基本现状、主要问题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目的在于为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改革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改革启示。

关 键 词:业余体育训练;青少年;中国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孙 岩 马襄城

上一篇:工业旅游开发研究论文下一篇:作文想象翅膀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