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发展论文

2022-04-29

摘要:文化产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把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文化产业不仅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战略背景下,毕节市选择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发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发展论文 篇1: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的思考

摘 要:在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背景下,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行业要改正扭曲的供给观念,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才能抢占市场,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促进民族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让民族经济进入新常态。

关键词:民族 民间工艺 市场 新常态

1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现状

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类繁多,是各族人民一針一线纯手工制作出来的,饱含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气质,各族人民用其最朴实的双手就地取材,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都藏在美术品里,生动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征,更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表现,是民族发展进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构建文化强国打下了夯实之基。随着各国文化自由交流,外来文化给我国民间工艺美术思想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首先,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创作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西方科学文化理念的不断渗入,民间工艺的创作的初衷已经离我们远去,只是随大流,没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失去了工艺美术的本质和精神,丢掉了千百年来民族的精髓。并且在利益的诱惑下,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改变了原本的模样,那不是进步的表现而是堕落,利益的驱使让饱含民族灵魂的工艺美术品成为了廉价的工具,退去了本身的颜色,忘记了民族工艺本来的容貌。加之老旧工艺思想的束缚使得民族民间工艺畏手畏脚不能发挥,民族民间工艺没能利用好文化自由交流的大环境,无法大展身手。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初衷,最初的创作思想不断地受到侵蚀,老旧观念顽固不变,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令人堪忧。

其次,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机械化取代了手工制作。民族民间工艺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和审美的追求而诞生的,是依靠技艺精湛的师傅慢工出细活儿,一点一滴地制作完成的,是传统手工业的精神所在。但随着科技的到来,机械化地生产,使得传统手工业日益衰微,而民族民间工艺离开了精湛的手工制作就不能体现民族特色的手艺了,同时也失去了民间工艺的精神。机械化的工艺制作不能代替纯手工工艺的制作,因为那是人们倾入了自己全部的情感融入了民族的思绪,一针一线地创作出来的,不是僵硬的机械所能取代的。加之传统手工业的效率降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的审美不断地发生变化,让原本衰微的民间工艺变得更加的没落。

最后,民间工艺美术的结构单一。面对人们对审美的不断变化和追求,民族特色浓厚的民间工艺很难接受新鲜的审美观念来改进自身的不足,也没能把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与现代审美观念相融合,抓不住现代审美的需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原本竞争力薄弱的民间工艺显得更加无能为力了。市场激烈的竞争给保持单一手工制作模式的民族民间工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如果民间工艺没能转型升级,只会逐渐失去自身的竞争力,最后走向消亡。

2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面临的困境

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竞争环境下,以传统手工制作为主且制作效率低下的民间工艺美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场里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是天方夜谭,这样的现状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使得民间工艺举步维艰。

2.1 民间工艺美术丧失了生存空间

在生活快节奏、信息网络全覆盖以及高科技引领的新时代下,历史文化环境不断变化调整,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生存的空间逐渐的缩小。以民族文化为创作背景的工艺美术更是失去了精神的支撑,没有纯真的民族文化作为民间工艺的创作来源和生存环境,一切创作都是毫无意义的。此外,针对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相关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导致民间工艺的传承链断裂甚至灭绝,缺乏后盾的濒临消失工艺毫无抵抗能力依然努力地挣扎着,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处。民族民间工艺没有生存的环境,是其走向衰落的核心问题之一,也使得民间工艺美术的市场开发任重而道远。

2.2 民间工艺美术整合力度薄弱

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地域性,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并且零星散布没能集中起来。民间工艺是个大家庭,但由于分散无法对民族工艺进行有效的规划发展,以至于在外来文化的强势来袭时没能团结一心像一盘散沙没有防御的能力。并且整合力的薄弱还体现在资金投入的不集中、盲目发展、发展结构混乱等因素,使得民族民间工艺产业链结构难以发挥作用。整合力度薄弱,无法开展有效的发展计划,加之各民族对文化资源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配合相关部门的整合规划,造成了民族文化资源的浪费和搁置。与此同时在利益的诱惑下,各民族间相互抢夺民族文化资源搞民族工艺发展的破坏,导致了民族民间工艺原生态的彻底毁灭,永远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

2.3 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的稀缺

民族民间工艺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因此在不断的传统工艺发展过程中,技艺不外传的传统让民族特色强烈的工艺美术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另外,民族工艺市场的开发的瓶颈还表现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的断代、经营人的稀缺以及创意人的紧缺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工艺传承人抛弃传统的民族工艺事业,选择外出打工来获取经济来源,放弃了民族事业的发展,没有将民族工艺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使得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出现了断代的现象。再者民间工艺美术创意人的紧缺,高层次的民族工艺创意人具有工艺包装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民族工艺资源,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不仅是民族工艺发展的必然道路也是人们了解民族工艺的最好途径。创意人的紧缺也因为民族民间工艺教育的投入不给力,没能让民族工艺走进课堂,培养民族工艺创新的下一代新生,因此,民族工艺的发展只能止步于老一辈的手里。因为老一辈的传统封闭思想,没能接受现代思想的融合,一直保持原有的创作思想,面对人们对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原先的审美工艺创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使得民族民间工艺发展遇到了瓶颈。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民族工艺美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一成不变的传统工艺美术是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不会被接受。最后,民族工艺经营人的短缺,民族民间工业的经营人士从经济收入出发的,在他们看来没有市场或者市场竞争力弱的产品不是他们的目标,没有市场激发不了生产的积极性,就没有发展可言,市场是每个“工艺产品”的最好见证。没有经营者的宣传,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产品就走不出去,因而形成不了产业链。虽然说民族民间工艺是高尚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体现,但是没有经济的刺激,也无处可寻。只有将民族工艺技术和市场相结合,才能将民族工艺转化为生产力,变成民族发展的内生动力。

3 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发展的措施

3.1 优化民间工艺产品结构和管理模式

随着人们各方面的要求提高,人们日益发展的审美角度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不能满足审美的需求,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创作的动力,留下的只有消亡的命运。因此要优化产品的结构,创作出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的产品,才能实现民族工艺的长久发展。我们要以改革的办法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供给结构以应对市场需求的灵活性,提高民族工艺美术的创作效率,促进民族经济的健康可持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正视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行业的传统的需求管理方面还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通过改善民间工艺美术供给侧环境、优化管理机制、优化决策机制以及用改革的精神激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内在活力,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优质配置和再生,以此增强民族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新动力,为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尽力。

3.2 准确定位民间工艺的市场

市场是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最好见证,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发展前途,产品是行业经营的核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时代的到来,产品以前所未有的更新速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民族民间的工艺行业是否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取决于是否能创造出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是否跟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民族民间工艺要创新出符合消费者心理本能需求的民间工艺,可不能再按照传统的市场观念进行民族工艺的制作,那样会被市场所淘汰,被人们遗忘,因此要准确定位市场,让我们的民间工艺美术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 龚垚奔.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发展探析[J].艺术文化交流, 2014(7).

[2] 陈希.对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的思考[J].新思路,2007(3).

作者:文静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发展论文 篇2:

浅谈贵州省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路

摘 要:文化产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把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文化产业不仅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战略背景下,毕节市选择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

关键词: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思路;

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汇处,全市总面积26853平方公里。元代置驿,明代建卫,清代设县,红军长征途中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有“三省红都故地”之称,是胡锦涛同志倡导建立的毕节“生态建设、开发扶贫”试验区。

文化产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仅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环境下,毕节市选择发展文化产业是必要的。

一、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地区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毕节市成了试验中心。近几年,毕节市相继成立了毕节市乌蒙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毕节民族乐团、小杜鹃艺术团、军乐团、杜鹃京剧票友艺术团、杜鹃女子合唱团、中老年艺术团、红都艺术团、老年腰鼓队、秧歌队、等群众性业余文艺团队。金沙、黔西、赫章三个县的不少乡镇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题材,自编、自拍、自導、自演小品、话剧、电视剧,所到之处,观众云集,掌声雷动,成为老百姓离不开、引以为荣的家乡戏。黔西县金碧镇2007年1月组建了“谐乐”电视剧组,剧组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村先进文化为己任,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婚育新风、乡风文明,先后拍摄了《村泪》、《香火》两部乡村电视剧,为老百姓奉上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大餐,也使金碧镇成为中央、省、地新闻媒体聚焦的热点。金沙县积极鼓励村级文化队伍建设,采取县级鼓劲造势、乡村补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成立农村村级文化队伍。在村一级文化建设中实施 “六个一工程”,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创作并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毕节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2009年,毕节地委召开了六次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会议。制定2010—2020毕节试验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公布了56个,2010年—2015年首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而且公布了实施项目的责任单位。每年在各县相继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先后组织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地开展旅游推介,积极参加每年举办的深圳文博会。投资近亿元在大方重建“贵州宣慰府”和彝族风情街。斥资2400万,邀请国内著名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负责拍摄制作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2012年7月,大型电视连续剧《乌蒙磅礴》投资拍摄签约已结束。该剧预计投资700万元,将于2014年4月投拍。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演出单位和举办演出活动,支持、鼓励私营、个体、股份制单位的健康发展。推动演出公司发展壮大。加强打击违法、违规演出活动。组建以“弘扬毕节市文化、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宣传推介毕节市,文明、健康、优质、繁荣”为主题的专业文艺团体——毕节市乌蒙演艺集团以传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打造文明城市为目标,通过文艺创作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演出活动,全面展示我市多彩的地域文化,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和全市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力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艺演出业,不断壮大和提升文艺演出团体经济实力和凝聚力,鼓励文艺演出业和旅游业、会展节庆业加强合作,互利双赢。

二、毕节市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我市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我市初步形成包括出版印刷、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网络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运用文化元素聚集资金、发展经济,再用聚集来的资金,通过产业化的形式来发展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截止2009年底,全市文化经营户达1230余家,经营范围涉及文艺演出、电影、图书音像、文化娱乐、文化旅游、艺术培训、广告传媒、网络文化等门类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文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全市文化企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机制。要打破条块分割,实行行业管理,对全市文化、广电、体育、图书音像制品、旅游等文化产业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走“以文养文”、“以文促文”之路,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允许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充分挖掘和释放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潜能,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从而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

三、毕节市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毕节市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照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由市直向县展开,确保不翻牌、不走回头路。2010年,已完成地区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影剧场的转企改制任务,全面启动市(区)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2011年将毕节市艺术团改制,成立乌蒙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纳雍县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作“滚山珠”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当地打造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遗产所在发源地纳入纳雍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预备以文化传习和旅游产业打造为手段,多方推进“滚山珠”的传承和发展;七星关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屯土司庄园”“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作为毕节市重要的文化符号,已经修葺一新。千年古树、苗汉彝文化及本土文化,相互辉映。地处黔北文化和乌蒙文化的交会地的打鼓新场,金沙钱壮飞、熬家坟墓雕石刻艺术等文化碎片的产业整合;织金平远古城,织金洞、八景、官寨、苗族刺绣、蜡染,都成为织金打造文化产业的依据;威宁草海,石门文化遗址,撮泰吉、彝族咪古等,都成为当地打造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的百里杜鹃景区,拥有目前我国已查明的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总面积超过120平方公里,拥有各类杜鹃花41种。2011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6亿多元。

四、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毕节市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文化发展的紧迫形势与人们对文化产业认识滞后,甚至存在误区文化产业已备受关注,但宏观战略层面的明确并不代表微观实践的明确,在如何发展文化产业问题上,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有的部门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很不完整,甚至是支离破碎的,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很高,但缺乏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和调控引导。

(二)群众文化消费快速增长与文化生产方式落后,文化经营单位机制不活的矛盾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们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论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毕节市拥有10个艺术表演团体,普遍存在冗员多,社会负担过重,面临着生存和发展危机,由于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管文化,办文化,以至于这些文化单位,事业不像事业,产业像产业,事业也创收,产业也由政府包起来,艺术表演团体游离于市场体制之外,没有形成进入市场主动竞争的意和机制,重塑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打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是毕节市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如何做好旅游业人工服务文化的人性化、旅游饮食文化的风味化、旅游起居文化的乡土化、旅游交通文化的多样化、旅游导游文化的艺术化、旅游购物文化的传统化、旅游娱乐文化的色彩化是毕节市打造旅游品牌无法回避的问题。

(四)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后继乏人。“大方农民画、漆器”,纳雍“滚山珠”,威宁彝族“撮泰吉”,赫章彝族“铃铛舞”、“撒嘛舞”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无论是在技艺传承上,还是在制作规模上,这些民族民间工艺的衰落状态依然存在。当前,这些民族民间文化艺人队伍不容乐观,老一代正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消退,新一代为个人就业另谋他途,坚守在民族民间艺术领域里的人数本来就少,随时有断代的可能。要大力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与时俱进,是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课题和历史使命,也是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如何焕发新的活力必然选择。

五、毕节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当前,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和优势明显:第一,我市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第二,现实发展已具备一定的水平。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并显示出清晰的发展脉络和较强的生命力,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在文化事业发展步履维艰的情况下,对满足全市人民文化生活需求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刺激消费、增加就业、涵养税源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三,人们的文化意识普遍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意义、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品位不断提高。第四,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针对我市实际情况,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确定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导向,面向黔西北市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整合优化文化资源,调整布局和结构,逐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黔西北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之成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从生态旅游品牌织金洞、大方九洞天、百里杜鹃、威宁草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代表的“滚山珠”、“撮太吉”、“阿西里西”、“铃铛舞”等,都在现代文化交流和文化旅游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彰显了乌蒙的神奇文化。毕节在古老文明和现代发展中寻找她的价值和归宿,这片土地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胜景,也是在西部大开发启程的地方以文化再发现开启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毕节试验区现在和将来所走的工业化道路就是毕节试验区现在和将来所走的工业化道路,就是这样一条道路,现在已经规划了“三大基地”“九个文化产业园区”,“十二五”期间工业产值将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工业投资将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实现新时期的“毕节试验区”,以文化产业作为精神动力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六、结语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冲突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其次要从体制上解决长期存在的经济与文化“两张皮”问题。文化产业要依靠文化的支撑,从文化中吸取营养,文化也需要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创新、繁荣,使经济文化相得益彰。应将市场机制引入文化生产领域,使其成为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业态创新、科技创新,增强文化产的生机和活力,再次是增强商品和市场意识,对文化产品,在注意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作为特殊商品的属性,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离不开其产业属性,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越来越依赖于其产业功能,只有占领市场,才能占领群众,也就是说,一种文化产品如果不能在市场上被消费者所选择,那么它的意识形态属性就不可能完全实现因此要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创意、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要来组织生产,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多元文化的交流,交流可以促进沟通、创新和发展当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成为第十一个国家规划振兴产业时,毕节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春天,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促进毕节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乌蒙论坛》2012年第六期《毕节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刘伟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市场发展论文 篇3:

从湘绣的历史起源看其传承和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名片。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表现。通过对研究湘绣历史起源、发展现状、发展措施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总结,了解湘绣当前的研究水平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比较和研究,使湘绣这一被称为我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瑰宝的艺术得以永久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湘绣 湘绣历史起源 传承和发展 文献综述

1 湘绣的历史发展

1.1 湘绣的起始年代

湘绣是中国刺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代表,据《皇图要览》记载:“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在新石器代时,即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就开始出现了养蚕缥丝织帛。刺绣要以纹样和色彩为蓝本,因此,《周礼·考工记》的“五彩备,谓之绣”,就将刺绣和形象的描画剪纸结合起来。《诗经》中的《唐风》所载“素衣朱绣”、《秦风》所载“敝衣绣裳”、《左传》中的“衣必文绣”,都说明古代中国刺绣的盛行。

刺绣在民间颇为普遍。据清嘉庆庚年(1810年)《长沙县志》卷十四“风俗”条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光绪丁丑(1877年)《善化县志》(含长沙市西南,望城县)卷—六“风俗”条载:“省会刺绣者多,乡村习纺续者众。”说明这时的刺绣还只是自给自足,并未进入市场流通。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宫中文绣院掌纂绣”,宋徽宗年间还设有绣画专科,开始有了官方的刺绣学校,设有人物、花鸟、山水等绘画刺绣技术课程,有力地推动了刺绣业的发展。据明项子京《蕉窗九录》:“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工地在1958年出土了战国木廓墓中的两件绣花绢残片,佐证湖南刺绣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田自秉教授在所著的《中国染织史》中指出:“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末年,最为晚出。但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

清代是中国刺绣史上的全盛时期,专业分工细致,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师绘制绣稿,经审核后发往江南织造管辖的作坊,照样刺绣,作品极其精美。据张蕾主编的《中国刺绣》—书总序中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优秀绣师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市区开设了第一家销售自绣品的‘吴彩霞绣坊’(后改称为绣庄,又曾改为公司),由于作品精良,流传到各地,湘绣从此闻名全国。当时,湖南宁乡著名画家杨士焯倡导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了解技法,绘制绣稿,创造了许多针法,并培养了肖泳霞、杨佩贞等出类拔萃的绣工。不但开创了湘绣与文人画家的结合的先例,湘绣著名艺人李仪徽首先使用了‘掺针绣法’,它能表现物象的浓淡阴阳、色阶变化,大大提高了湘绣的技艺水平。”湘绣的针法细腻,繁多。绣线的色系、色阶品目繁多,达到可配任何色彩的程度。据湖南近代著名社会史料汇集人徐崇之在《庐演羁居记》所述:“吾湘旧时绣店,亦题‘顾绣’,莫知所从来。”“上海顾绣始于顾氏,顾即顾名世之闺阁妇人,刺绣人物,气韵生动,字亦有法”,“长沙光绪末叶,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绣象今复见之湘工,且流播海外,非顾氏所能几矣”。从此湘绣不再沿用“顾绣”之名,“湘绣”的名称,在这个时候见称于世。

1.2 湘绣的兴盛年代

据田顺新教授《湘绣的历史渊源》中记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长沙一地开办绣庄多达40余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花鸟、山水条屏是湘绣的传统产品。以前大多以白描为主,后发展为青绿山水、仿古山水等。狮、虎则是湘绣的传统题材,最负盛名。”而在《中国刺绣》一书中提到:“1955年由众多绣庄联合成立了湖南省地方国营红星湘绣厂(生产合作联社)后改为湖南省湘绣厂,1979年改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湘绣的双面全异绣,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技艺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国人誉为‘超级绣品’,外国友人称为‘魔术般的艺术’。”多年来,湘绣精品作为国家重要礼品,赠送给国外领导人及国际友人,多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许多经典之作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珍藏。

1.3 湘绣的新时期

田顺新教授在他的《湘绣的历史渊源》中写到:“1995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入发展,计划经济下集体所有制的传统手工业面临极大的挑战,这时长沙县湘绣厂、望城县湘绣厂相继宣告破产。长沙市湘绣总厂、长沙县沙坪湘绣厂也随着转产或改制。到2006年,仅维持国营的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在国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下,也将加速改制的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将有欣赏和购买能力,逐渐进入高消费时代,高附加值的湘绣精品肯定会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一调整时期,湘绣从业人员重视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反对模仿抄袭,尊重艺术创作的知识产权,湘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的时期,在保护、传承、发展湘绣技艺的同时,协调、规范湘绣业的经营管理,注重创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注重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变为湘绣再次发展的源动力。

2 湘绣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2.1 历史价值

吴洁华在文章《从民间看艺看社会文明》中提出,“我国民间艺美术从各个角度折射出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装饰纹样、工艺制作、艺术风格方面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社会文明”。

陈庆菊在她的文章《从出土绣品看湘绣的源流及文化特征》中指出,“无论古今,任何民族必然身处多种文化同时并存的现实环境之中,对自体文化的源流,以及与异族、异地文化的交流是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命脉;交流使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更显丰厚多彩,更有生机和活力。湘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绣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异族、异地文化,经历了由浪漫、神秘的楚汉文化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为题材和早期的民间题材到现代以国画为蓝本的人物、花鸟(竹石)、动物等题材及西方油画作品题材的转变。”可见对于湘绣的传承和发展原本就属于湖湘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部分。

2.2 艺术价值

据《经典湖湘系列丛书》记载湘绣的传统针法有用于写实表现和装饰表现两大类近百种,以及后来不断完善的“鬅毛针绣法”、“交叉针绣法”、“隐针绣法”。传统针法5大类72种,平绣类32种。田顺新教授在他的《湘绣的历史渊源》中指出,“湘绣的风格及技艺体系的形成,是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绣制材料的更新和为充分表现作品题材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刺绣针法的过程中完成的。同时,通过艺术和技术的不断交流,经过历代绣工和画师的共同努力,经初创、发展、全盛的三个不同阶段,逐步完善了湘绣独立的风格与技艺体系。”其精湛的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3 经济价值

随着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对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丰富和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并借此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4 文化价值

湘绣作为“四大名绣”之一,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它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蕴藏了深厚的湖湘文化内涵和艺术的审美价值。

3 传承与发展湘绣的对策

3.1 政府牵头,政策先行

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法律护航力度、积极促进湘绣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合作、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毛珊在《湘绣的传承和保护》一文中提出:“对于湘绣的传承和保护要在抢救中研究,在研究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生产,在生产中传承,湘绣产业在行业自觉抱团的实践中,两条腿走市场之路,摒弃过去民间工艺传承的闭门自守的弊端。”

3.2 培养人才、尊重人才

人才是湘绣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制订人才激励政策,以人才优势来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王家声《从当前的湘绣现状看湘绣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指出,湘绣的人才培养,“一是要加快人才培养。加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实行订单式职业教育,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变。二是广泛招聘人才。要积极引进一批与刺绣行业发展相关的各类技术人才,包括书画家、摄影家等艺术类人才,设计、宣传、策划等创意类人才,管理、营销等服务类人才,为湘绣产业发展所用。三是鼓励尊重人才。对已获得国家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职称的要给予让人眼红政策,不仅要给政治荣誉,还要在经济上给予倾斜。同时,也要鼓励这此高职称人才广授门徒,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使湘绣行业的传统技术真正有人传承与发展”。

3.3 与旅游业相结合

同旅游产业结合将单一化的民间工艺融合到文化传播中。通过旅游产业提高湘绣的知名度,同时通过旅游加强湘绣的对外交流加强创新能力。李学勇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谱写湘绣发展新篇》中谈到,“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沙坪作为湘绣的原产地,有‘中国湘绣之乡’的美誉,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2011年,沙坪与成功、汉回、茶子山、罗汉庄、伍家岭6个村整体纳入了沙坪风情小镇的规划建设。要以湘绣产业为基础,把沙坪小镇打造成集湘绣艺术、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商贸购物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小镇”。

3.4 创新是源动力

创新是湘绣发展的动力,创新不是抛弃固有的湘绣传统,也不是简单的画一幅新画,设计一个框架,而是在传承的基础加以创新。王家声《从当前的湘绣现状看湘绣的传承与发展》中提出,“一是要观念创新。创新,首先应当是观念上的创新,如果没有从观念上创新,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创新。湘绣已经不手工业时代的湘绣了,而是进入一高速发达科技时代,严格意义上说,湘绣应当是世界的湘绣。要融入各种有利于湘绣发展的力量,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二是内容创新”。就是要从内容创新开始,不仅仅是画稿上要有新意,更要在材质创新入手。在采用传统丝绒、缎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胆尝试新材料应用于湘绣工艺,表现出新的题材,创造出新的美感和舒适的质感,让湘绣艺术更生动、更富生命力。

“三是形式创新”。就是要从品种款式创新入手。建立独立的设计团队。研究国际贸易规则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品种、新工艺,使湘绣保持强大的产品竞争力。既要研发那些挂在墙上、摆在桌上、可供欣赏的“耐用”的工艺美术品,更要研发穿在身上、提在手中的“消费型”生活必需品和时尚用品,从而缩短消费周期,拓展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四是技术创新”。就是要从技术创新入手。建立技术研发申心或基她,加强科研。在针法创新上不拘泥于传统,调动一切手段去表现原作,将针法与技法、与色彩等进行调整、改变、重组,寻找刺绣与现代艺术、现代科技的最佳结合点,真正收到以针代笔、和色无迹、丝缕分明、摄人心魄的理想效果。同时,将部分刺绣工序机械化,为实现湘绣产业规模化提供有效途径”。

结语

历史步入今天,世界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又相互交融,原始手工劳动与现代高科技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湘绣也再面临这样的转型期,而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问题,我们也在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学者对于湘绣历史渊源的研究为湘绣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由于湘绣属于民间艺术,因此文献记载和资料并不多,所以对于很多湘绣的技艺和技术的研究仍然值得深入挖掘。对于湘绣的传承和发展学者们也提出了很多实效性的解决措施和意见,可喜的是很多措施在逐步实践中,但是这些措施和意见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系统,难免会出现众说纷纭的混乱局面。使得湘绣企业和从事湘绣产业的人员无从下手。这样的理论和研究应该资源整合互相论证,已达到最佳的指导效果。另外目前的学术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湘绣是一门工艺,具有很强的技术含量和操作性,因此对于湘绣技艺和技术甚至湘绣所用材料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在这一方面的学术研究仍十分匮乏。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著.《工艺美术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田自秉著.《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2001.

[3]田自秉著.《中国染织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李湘树,李立芳著.《湘绣史话》[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5]张蕾主编.《中国刺绣》[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

作者:刘靓

上一篇:Multisim电子技术论文下一篇:现代广告意识传播策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