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建筑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在信息化驱动下,工程建设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建筑企业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高校要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综合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文章就以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讨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建筑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建筑学论文 篇1: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摘要:在综合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不足。通过论述校企协同在高层次创新复合式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构建基于校企协同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新思路。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特点,以强化实践教学为导向,围绕培养目标设定实践教学原则和方案,以多元融合为切入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和企业满意度为准则构建考核评价体系,以互惠共赢为驱动构建长效保障体系,从多个方面对校企协同环境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校企协同;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1949—2013),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98年底的30.4%发展到2013年的53.7%,比2012年提高1.13%,并将在21世纪中叶达到65%,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然而,随着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经济高速增长,“城市综合症”日益突出,如土地资源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严重堵塞,环境污染加剧,基础设施综合防灾能力薄弱等。因此,

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城市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战略[1]。实践证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率大幅上涨,面积由2003年的3 711万m2,增至2013年的22 482万m2,年均增长率高达19.7%[2]。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浪潮,必然导致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3-4]。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素质从某种意义上影响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水平。

一、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教育部根据我国城市发展趋势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方面人才短缺的实际情况批准设立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全日制本科专业,2012年列入教育部特设专业目录(081005T)。2001 年,中南大学在城市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申请在高等学校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同年获教育部批准,于2002年秋季正式面向全国招生。随后,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

学、西安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也相继申办开设了该专业。2010年以前,全国只有8所院校设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总招生人数每年不足500人。到2014年,设立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增至40所,总招生人数每年2 382人。无论是开设高校数量还是招生规模,均呈指数增长,见图1。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12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尽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生逐年递增,但随着我国各级政府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日益重视以及大型城市地下综合体建设项目的急剧增加,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依然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以地铁建设为例,到2020年全国将有40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里程达7 000 km,是目前总里程的4倍。有研究以地铁行业需求为例,预测广东省未来几年每年需要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大约900人[2],揭示了该专业人才存在突出的供需矛盾。另外,以郑州市为例,根据城市GDP和人口增长速度、建成区扩大速度以及城市机动车发展速度,参考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曲线,预计到2050年郑州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约2 000~2 400万m2,达到中心城区房屋建筑总量的15%左右[5]。截至2014年,河南省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高校,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所,每年该专业毕业生不超过300人。由此可见,我国正迎来以轨道交通建设为龙头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高峰,而现阶段该专业毕业生数量难以满足巨大的人才需求,这也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专业建设不断规范化、成熟化

鉴于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就业形势前景良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申请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然而,由于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高校背景不一,涉及诸多不同行业,如矿业、核能、交通、建筑、水利、铁道、石油等(图2),高校根据自己的历史特色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难免造成各自为战的局面,严重影响该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统一性。另外,开设该专业高校层次参差不齐,既有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也有省属地方高校。由于学校的办学历史、层次与条件不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材、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此,在2010—2014年连续五年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研讨会上,对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材建设、专业培养特色、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简称、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并决定以后每年召开全国性专业建设研讨会,交流办学经验,研讨、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2014年还在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召开了全国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讨会,力争使该标准成为指导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准入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价标准。经过多次全国性专业建设研讨会,加强了开设该专业的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享专业建设经验,协调解决在专业定位与特色、社会认同、培养方案与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逐渐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和成熟化轨道。

图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开设高校行业背景与特色

3. 实践教学环节尚显不足

赵景伟等[4]认为目前所有本科专业中,仅城乡规划(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特设专业)涉及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人才培养,但无论是上述三个专业中哪一个专业,在培养专业型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人才上都存在某些实践方面的缺失。李富荣[6]认为虽然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但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却遇到难题,专业建设缺乏统一指导,实践教学环节尤为明显。实习和实践是目前高校本科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而实践经验是反映就业能力的一项核心指标,缺乏实践经验已经成为困扰就业的主要瓶颈[7]。根据麦克思研究院的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结果[8],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图3)。其中本科毕业生认为应加强专业实习,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对于已毕业三年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来说,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比例更高(本科72%和高职69%)。这一方面可能由于几年前的大学专业教学中更加缺乏实践环节,另一方面是因为工作三年以后,更高的工作要求使毕业生更多地发现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可见,加强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大学生对学校教学的普遍要求。如何有效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校企协同在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式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11年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二条明确提出: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企协同的开放、集成、高效人才培养新模式。可见,“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校企协同是培养集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能力于一体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7]。通过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实习、实训直接面向工程实践,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本质属性是校企合作教育的深化和创新,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例,该领域对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式工程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然而,偏重理论和学术的传统本科教育与企业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

存在一定差距,而“订单式”高职高专培养的专业技能型毕业生,由于理论功底薄弱,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不足,均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和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领域对创新型复合式工程人才的需求。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本”的校企协同创新型高层次复合式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在进行校企联合科技攻关同时,增强企业在人才高地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培养、工程实践和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三、基于校企协同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一)围绕培养目标设定实践教学原则和实践教学方案

只有围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工程人才目标设定实践培养原则和方案,才能避免实践课程和教学安排的盲目性和随意性[8]。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工程意识、过硬的创新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精神,能够有效表达和交流,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相比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招生人数较少,以郑州大学为例,土木工程专业每年招生200人,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每年招生仅60人,其他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招生人数也基本上在60人左右。因此,根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该专业招生人数较少的特点,突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自身特色,通过校企对话和深度沟通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原则和方案。

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是综合性、阶段性、精细性、实战性。其中,综合性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综合了城市规划、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内容;阶段性要统筹安排学校和企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和渐进性;精细性是由于班级规模较小,学生可以分享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具有较多的独立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小班化、精细化实践教学的优势;实战性是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学生到企业参与具体的规划、设计、施工项目,通过实训和实战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培养方案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借鉴郑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校内+企业培养方案,紧密联系轨道交通等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实际,在深入考察企业需求,召开专业实践教学研讨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验环节、专业实习、专业设计与企业实战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4),充分利用校企实践教学优势资源,为学生创造各种独立的工程实践机会,全方位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更高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式工程人才。

(二)以多元融合为切入点构建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1)学校创新实验平台与企业工程实践平台相融合。学校层面: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需求,将实验教学分为基本项目和提高项目,鼓励开展创新性实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同时,结合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搭建开放式创新实验平台,将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式课题、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全部在校内网上公布,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可以网上预约申请开放式创新实验课题和指导教师[9]。企业层面:根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特点,开展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试验项目,如原位测试、现场试验、工程监测等。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在校企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构建与具体工程或项目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或科研项目,实现服务企业、提升能力的双赢效果。

(2)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导师相融合。目前,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职业规划指导相对较少,为此应利用校企协同创新、资源互补的优势,加强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首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聘请企业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家到学校兼职讲授专业课程,一方面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进修培训[10],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师资共享、交流机制,提高师资内涵,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其次,实施开放性“双导师”培养计划。在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由专业教师担任的“班主任”,全程进行专业学习教育指导。例如:郑州大学2014年启动了新生班主任工作制度,为全校所有新生班级配备专业型班主任。在企业,全面实施“传帮带”计划,为在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学习的学生指定企业导师,建立学校和企业双重考评机制,加快学生成长成才。

(3)学校实践课程、教材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融合。学校在全面考察企业工作岗位技能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然后联合企业专家携手打造适合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课程、教材体系。按照学生基础和接受程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计划,从而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岗位标准相融合,避免了毕业生上岗后的二次培训。积极实施“项目承载”实践教学模式,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和单位,基于校企协同全面开展科技攻关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在破解行业技术难题的同时,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例如:江南大学、常州工学院与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建立了土建类专业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4)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贵州大学郑强教授一再强调大学培养“文化人”理念,落实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营造相应的育人环境,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校园文化(包括专业文化)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孕育形成的,体现师生价值取向的独特环境,是培育具有道德基础、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的高素质人才的土壤和根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历史传统和工作作风,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立体融合,实现素质培养、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以企业和学生满意度为准则构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为全面衡量校企协同培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效果,应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校企协同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让“产品”和“客户”来评价“生产模式”是否合理,才具有权威性。因此,应以“产品”和“客户”为主体,建立以企业和学生满意度为准则的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管理、效果等进行综合测评。李开复指出,大学应重视聆听“客户”需求,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企业满意度表现为用人需求零距离和人才效用最大化,通过企业满意度调查,摸清毕业生质量与企业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体现在核心就业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找出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构建实践质量评价、实践信息反馈和实践创新考核等多目标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校企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另外,建立学校和企业双重考核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学习阶段的综合表现,侧重创新与实践能力,在评优、保研、就业等方面设立绿色通道,为企业输送真正符合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同时为优秀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四)以互惠共赢为驱动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为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有效运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应以互惠共赢为驱动,在明确校企协同参与各方角色和作用的基础上,以政府与行业为引导,以高校与企业为主体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首先,以教育部“2011计划”实施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在校企协同创新方面提供的支持与扶持制度,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政策法规以及行业组织在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作用,为校企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其次,以共同愿景为基础,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双重主体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校应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从单一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向创新型大学转变[11]。作为校企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高校应清楚地意识到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以及企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主动加强与企业、社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积极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平台。企业的参与程度是关键[12],应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其中有效办法是让企业获得实际利益。通过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企业不但可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优惠及学校给予的实践教学资金补贴,提升企业声誉,扩大企业知名度,最重要是可以获得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利用高校教学资源对企业潜在的员工进行培训,节省员工培养的精力和成本。另外,企业可以通过项目承载提升核心竞争力。最后,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校企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长期稳定。唯有制度化,才能将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纳入利益共同体之中,推进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序地发展。

四、结语

为弥补传统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模式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式工程人才方面的不足,针对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思想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路。根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特点,围绕培养目标设定实践教学原则和实践教学方案,以多元融合为切入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和企业满意度为准则构建考核评价标准体系,以互惠共赢为驱动构建长效保障体系。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校企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式工程人才,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参考文献:

[1] 叶琳,丁新中. 城市三维空间的建设与发展[J]. 城市开发,1996(1):33-35.

[2] 符锰,林伟弟,陈添宝,等.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人才需求预测及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建设教育,2014(3):26-30.

[3] 唐礼忠.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J].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5):88-90.

[4] 赵景伟,张晓伟.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14,23(5):35-40.

[5] 李富荣.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 教育与职业,2014(5):158-160.

[6] 邱文芳.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1(1):172-174.

[7] 杨路. 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 62 - 65.

[8] 白非,万圆. 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内涵、路径与关键问题[J]. 现代教育管理,2014(10):85 - 90.

[9] 彭大文,丁文胜,孙雨.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4):1-5.

[10] 谢笑珍. 创新机制,推动工程教师“工程化”[J]. 高教探索,2014(5):129-131.

[11] 李健.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创新型大学建设[J]. 现代大学教育,2005(4):1-3.

[12] 孙秋柏.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机制的构建与深化[J]. 现代教育管理,2014(1):34-38.

作者:闫长斌

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建筑学论文 篇2: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在信息化驱动下,工程建设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建筑企业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高校要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综合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文章就以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培养;模式

引言

当前,新工科建设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化的驱动下,对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推动创新教育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作用。

一、传统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传统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学生教材、课程考核方式等,不能很好的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以课程为中心,人才培养通过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最终考核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教师传授知识主要在课堂中完成,属于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

(一)行业发展迅速,教学体系难以保障

全球BIM市场规模近年来都在快速增长,中国又是全球BIM技术应用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家提出的多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要重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企业行业培养更多的具有BIM能力的工程造价创新型人才。

许多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依附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行业需求还有一些差距,学生在胜任工程造價专业的工作方面能力有待提升。

(二)创新教育理念亟待转变

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理念,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名利观,不能将创新教育过于功利化。教师要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贯穿于整个专业知识的讲授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目前,我国创新教育的工程行业入行门槛较高,对项目管理协调能力要求高,毕业生在上岗前必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利用专业知识在行业内有所创新。

(三)缺乏专业实践能力

学生在本科培养阶段,多采用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以认知实习或者以走过场形式完成工程实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融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毕业后工作上手难。许多高校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不能及时掌握行业新动态、新技术,比如平法、计价规则更新、BIM技术等,不能迅速融入到教学中,导致学生无法紧跟行业变化,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碍。

(四)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成效不明显

高校较注重理论考核,轻实践考核,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运用不足,使得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理论部分的考核方式大多以试卷、试题考核的形式进行,而且以闭卷居多,考试内容则以概念性和客观题居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重点。

二、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新工科要求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具备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改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树立正确人才培养理念。工程造价专业贯穿于全过程、全周期的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具有的经济性、实践性、技术性等特点,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新工科理念下,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前的创新意识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同时兼具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

(一)技能培养目标

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毕业后可在设计、施工、咨询等单位从事工程项目招投标代理、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工程审计、成本分析、咨询等相关工作,熟练应用工程造价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把握项目建设单位工程经济命脉,实现全过程、全周期项目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二)知识培养目标

知识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技术、房屋建筑学、工程经济学、建筑设备概论、安装工程施工、建筑与装饰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主干课程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素质培养目标

素质培养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决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实事求是,富有创新精神。同时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自觉维护和履行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应变能力。

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为顺应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深化我校办学体制改革,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以学生为中心,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相融合,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分层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我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健全工程造价专業应用技术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建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制定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注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打造产教融合基地,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人才分类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过程中,邀请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专家或者本校优质毕业生与学校共同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根据各阶段学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建立分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大一充分挖掘已有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创业思维训练;大二通过专业理论课程辅以相关实验实践课程内容,进行专业基础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大三,通过专业课程交叉融合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理论知识、工程意识、专业能力进行进一步梳理。大四,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进行产教融合,以社会生产需求为导向,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培养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提升专业技能,结合职业教育,进行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充分发挥创新潜能。

(二)强化实践环节

新工科背景下,要求高校应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要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创新实践考核标准。根据企业行业需求制定专项教学目标,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将企业需要的知识技能融入教学活动中,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应用、大胆创新。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共赢的目标。

(三)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是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建筑模型的构建以及实践化的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教师需要整合相关专业课与理论基础知识,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等方式充分给学生展示,便于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对与实际不符的知识及案例进行更正,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针对传统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予以在整体的教学框架上从教学中的各个层面进行修改与讨论,通过建立立体化课程资源、分层设置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等方法,把教与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课程结构体系而言,新工科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各个课程模块的设置,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例。从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如力学课程的学习,可以通过结合学科竞赛、工程实践等方式,加深学生的认知。行业软件的学习应与行业并肩,如:CAD、BIM、PKPM等计算机软件类课程。

课程体系的重构需要前期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分析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所从事的主要岗位以及岗位业务职责,对学生完成工作业务必备的职业能力深入剖析,依据职业能力重构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有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通识类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科基础课其目的是为专业课的学习夯实基础;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类课程分阶段实施,让学生学以致用,扩大知识面,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类课程的设置,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思维,具备从多视角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课程重构,相通内容交叉融合,合理安排课程学时;对传统的、针对性不强的实践类课程进行创新,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度;改变传统的单一课程考核方式,考核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让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课程教学方式多元化,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培养。

2. 课程内容的规划思路: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核心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行业先进的新技术,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学科发展,为将来就业做好提前规划。

五、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一)构建多元化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校企协同育人可以实现学校、企业优质资源共享,通过学校实训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从而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1. 师资共享。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能力强,但往往缺乏实践,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下,高校需要双师双能型师资力量,企业恰好可以提供师资方面的帮助,从而实现双师双能型教育模式,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地融合。

2. 项目共享。校企双方可以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参与进来,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项目实操,提出具有创新性、可借鉴的想法,帮助企业完善项目;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操,可以提升自己对工程项目的认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

3. 实训基地和平台共享。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可以搭建校内外实践共享平台,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学生则可以获得寒暑假顶岗实习的机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可以共同指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探索与改进“N+1”协同育人模式,即最后一年,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共赢的目标。

(二)依托学科竞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科竞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设计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也是促进跨学科学习的载体。鼓励跨学科组队,不同专业背景学生之间通过协调合作,呈现出的作品也会凝聚多学科知识。

六、结束语

结合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提出将课程体系重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希望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需求、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质量人才,提高学生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伟,李媛媛.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J].工程经济,2019(07):73-75.

[2]章国美,吴坚生.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06):100-102.

[3]牛杰,韦有信,蒋美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A2):49-50.

[4]徐伟,武春杨.新工科理念下工程造价专业“双创”教育体系建设[J].工程经济,2019,29(11):9-11.

[5]馬俊清,马小龙.“互联网+教育”视角下以“手段+内容+分析”融合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9(34):54-58.

[6]王英华,于海龙.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的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190-191.

作者:卢荣山

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建筑学论文 篇3:

基于创新性能力培养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建筑行业面临从粗放发展到精细提升的转型,吉林建筑大学在“朴实性与开放性”教育观的指导下,以创新性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多模块立体式”教学体系构建,通过多学科交叉平台和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立,构建创新训练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工科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强调职业性与学术性结合,通过细化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和改善实践途径,形成了立体式、网络式的框架,构建设计主干课程“一横多纵”教学体系。依据不同阶段的能力培养需求,强化设计能力的创新性培养,将课程模块化组合,同时细化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整合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为适应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提供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培养模式;建筑学;创新能力;教学体系

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对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社会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1]。在整个建筑行业面临全面转型的背景下,建筑教育必须适应变化,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适应市场变化的人才,在培养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平台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吉林建筑大学1980年开始设立建筑学专业,目前已成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建筑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吉林省首批品牌专业,2002年以来连续三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教育评估。38年来依托地域办学特色,从经验的传授到理性的建构,逐步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学本科教育开放性教学体系。

多年来,建筑学专业融合“朴实性与开放性”的教学理念,调整教学体系,推进实践训练,强化 “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专业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建筑师执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地方院校建筑学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建筑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研究目标

近年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连续性培养,吉林建筑大学积极开展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改革研究,构建基于创新性设计能力培养的建筑学专业“多模块立体式”教学体系。

“多模块立体式”教学体系强调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多模块”是指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将知识要点归纳整合为某种程度上相互独立的模块单元,在模块化的基础上引入相关专业知识点,构建合理的专业教育体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系统扎实地落实相关知识要点。“立体式”是由主线教学设计、探讨式理论教学、课内外大创实践活动、科研项目、企业实践活动等模块组成的多元化教学体系。

(二)指导思想

通过细化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改善实践途径等措施,强调创新训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融合,尝试建立多学科交叉平台和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进并深化建筑学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破解高校工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解决建筑教育精细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学科、专业的布局和设置,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的调整和改革,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都要突破单纯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2)使学生能在更广阔的学科视野下学习,实现传统工科专业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强调新理科、新人文社科以及新通识教育交叉融合,推动工程科学与人文等学科深度融合,实现转型建设,为工程人才培养带来理念和范式的转变。

(3)以常变常新为目标,新工科建设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工科建设,提供学生知识拓展的平台,着力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新工科”建设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仍然较为少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新工科”内涵的研究。 “新工科”是新经济背景下催生的,突显学科交叉与综合特点的新兴工科或理科。“新工科”以培养多元化和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升级版,在教育教学理念、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多方合作教育、实践创新平台、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拓展和质量提升[2]。

二是关于“新工科”建设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 “新工科”具有“集成与融合”“智能与创新”的特点,重视工程伦理教育。

三是关于“新工科”的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研究。“新工科”教学宜采用合作学习、整合教育技术、创建虚拟学习环境、跨学科协同合作、重视本科生科研、促进师生互动、实践互动的教学策略。

四是关于“新工科”建设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复合交叉模式”、浙江大学为代表的“主辅+本硕”贯通模式及地方高校的“多元多样模式”。

2017年各高校通过持续改革与实践研究,逐步进行新时期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3],开拓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新路径。

三、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既有理工科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又具有艺术的美学素养,体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结合的特征,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纵观原有建筑學专业教育体系,突出的矛盾在于单一的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迫使具有个体差异的师生通过同一模型进行翻制。这种被“格式化”和“生产线”的教育和评价体系(图1),使师生的特长得不到发展和肯定。在教学中,传授知识点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但何时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是应重点关注的教改内容。

(1)针对学生的“学与用”脱节、实践与应用能力弱、缺乏创造性才能等问题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

(2)强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打破“格式化”和“生产线”的教育和评价体系,使师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和肯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从“教什么”转移到“学什么”,体现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

四、建筑学新工科培养模式的路径优化与框架构建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在教学内容组织中建立细化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改善实践途径的培养框架,以适应专业建设的新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强调创新训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融合,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方面进行改革,关注学生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平衡问题[4]。

(一)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建筑学新工科培养路径

学校建筑学专业注重的是创新性、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新工科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强化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培养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平台和教学手段等改革为依托,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1)创新教育理念。提出“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建筑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理念,探索创新教育融入当代新工科教育的模式和路径。

从狭义的专业框架中脱身,转向多向性、复合化和创新化人才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线,从注重知识型的教育转变为创新性专业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建筑学执业资格认证体系,以提高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为目标,构建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立体框架。

针对学生差异性,注重创新训练的平台建设,通过不同模块课程的组合和实践任务的选择,在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提出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训练目标,强化设计意向,进而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2)更新培养体系,形成立体式、网络式框架,构建 “一横多纵”教学体系。

建立交叉复合的课程结构,围绕注册职业资格基本素质训练形成课程群。将知识点构建为立体式、网络式的框架,将实际工程研究项目引入教学环节,设计主线课为教学载体,构建设计主干课程“一横多纵”教学体系,强化专业设计课程体系。同时,将数字技术和实践教学手段与创新素质培养相结合[5],完成教学技术更新,实现先进教学手段与新颖教学内容的对接。

(3)革新教学模式,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提出实题、实地、实操的技能训练模式,推进教科融合。

将真实的科研和工程项目引入课堂,转化为“理论+实践”系列课程,整合不同内容、方式和层次的实践环节,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有效连接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利用BIM等集成化辅助设计方法和手段使专业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化,促进人才培养标准更加全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建筑学新工科培养框架

1.细化培养目标,在设计主干课中全面实行垂直体系

(1)拓宽基础知识训练平台的广度,形成多专业融合式、交叉式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式,与相关专业进行基础课程置换,为学生专业技能的补充和拓展搭建大平台。

(2)在培养方案中系统安排课程的前后衔接顺序、知识点难度的推进顺序,特别在设计主线课中,注重落实每个过程中每一阶段相对应的知识支撑和实践训练需求,注重实践环节与课程内容的对应顺序(见图2)。

(3)进一步强化设计能力的创新性培养,将知识框架系列化。依据不同的能力培养需求,将所有课程模块化组合,同时细化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梳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2.改革课程体系,建立交叉复合的网络化课程结构

(1)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同时在知识点传授中配套提供不同形式和侧重点的实践训练。

(2)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课程组合的多元化选择,积极倡导并利用BIM等集成化辅助设计方法和手段,提升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的空间能力训练。

3.更新教学内容,高低年级授课侧重点不同

(1)把课程学习的重点从重视知识点的学习,转为在实践中学习知识的模式,激发学生能力,形成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2)将知识点重新以立体化和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精心组合,课程设置中以“辅学多练”为主要特色,建构长短结合、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的实践训练和实习环节。为强化知识点的落实配备不同形式的实践学习环节,强调设计课程答辩制度,加大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

4.革新教学手段,倡导体验式的实践教学

(1)教学改革中强调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实施方式的改变。课程过程管理和分阶段、按比例累加的成绩评定,认可不同形式的学习成果,支持成果个性化表达等措施已经逐步得以实施。

(2)多样的实践选择分布整个五年在校学习期间,实践方式包括课程实践、联合设计、学科竞赛、综合设计院实习、创新创业项目、卓越工程师计划和教师的纵横向科研课题等。

(3)在教学环节的实施上,给予个性化的教学引导,保证多元化实践训练的开展,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多样化处理。

五、建筑学新工科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

学校建筑学改革以专业知识、创新技能、实践能力为切入点[6-7],将实践过程与创造力培养结合,为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策略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明确用人单位及相关部門对建筑学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的具体要求,采用相关院校教学内容的类比法、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对获取的第一手数据及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努力挖掘数据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当前建筑学新工科教育与教学内容优化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求建筑学新工科教育与学生设计实践能力衔接的最佳平衡点。

(1)强调知识传授的启发价值与创造能力培养的新视点,通过思考方式的转变来启迪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建立监督机制,构建新工科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设计和科研实践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表1)。

(3)通过选修不同的课程,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注重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 “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 。

(4)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线,将知识型培养转变为创新性专业能力培养(图3)。

(5)建立交叉复合的课程结构,围绕注册职业资格基本素质训练形成课程群。

(6)以多途径多形式将真实的科研和工程项目引入课堂,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有效连接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

六、结语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示范性,在新工科培养模式下,学生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建设已见成效,专业人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毕业生创新设计能力广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步构建多学科交叉平台和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进并深化新工科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为适应专业建设的新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提供适合地方院校教学改革特色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伍济钢.主动开放科研平台 积极参加创新竞赛——省属普通高校工科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7):39-42.

[2]张海生.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8(1):41-55.

[3]张凤宝.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刍论——天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7):8-12.

[4]吕静.“1+1+3”三段化教学模式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群优化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3):93-96.

[5]孙爱晶,范九伦,杨武军.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5(5):59-61.

[6]杨青娟,沈中伟.基于创造力构成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08-112.

[7]柳亮.地方医学院校“全程化、分层次、多平台、广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17):57-60.

Key words:  training mode; architecture; innovative ability; teaching system

(責任编辑 周 沫)

作者:吕静 公寒

上一篇: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小学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