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中,需要培养熟练掌握会计职业技能的学生,使其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并保持自身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概念,并从实际出发探讨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从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社交能力、管理与学习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角度阐述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论文 篇1:

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国家将至少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这是中央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首次巨额投入。面对如此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文章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和职业技能认证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职业能力;实践性教学

[作者简介]刘素菊,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会计教学及财务管理,广东 广州,511442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会计的发展,又较好地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中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2006年11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完善国民教育体系,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此,“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中,国家将至少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这是中央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首次巨额投入。

目前,许多用人部门对应届会计毕业生,认为他们综合能力评价较差,特别是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从而使得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遭受冷遇,造成供需矛盾加大,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无业可就,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用人。而这一空档,恰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因此,面对如此机遇与挑战,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

一、课程设置改革

与本科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这种技术型人才应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这种技术型人才应掌握岗位群的多种技能,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较高的协调与合作能力。这就决定了这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采用“职业能力中心”模式。因此,高职课程的设置应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课程体系,应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使其课程结构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结构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更讲究课程的相对独立性,而不是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也就是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训练什么,突出职业性,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但从目前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一方面,专业课程中内容重复的问题比较严重,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几门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复现象。内容的重复导致了教师教学的重复劳动及学生的时间、精力的重复耗费,从而增加了老师的授课时间,减少了学生的自学和实践时间,降低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果教学效果并不好。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往往是让学生掌握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整个流程的操作,从而忽略了学生对每一个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的认识。这样一来,学完了几年的专业课程后,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将来到企业的某一会计工作岗位上要做哪些工作,一旦真正参加工作后,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差。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求在高职会计学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尽量减少课程的重复。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学习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并结合一些企业的《会计岗位职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每一个会计岗位的具体职责、工作内容和操作方法。教学过程亦可结合将来学生到工作中所面临的每一个会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来开展。这样,可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将来学生无论是去实习还是去工作,都会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重视实践性教学,突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学了相关的知识并不等于就具备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只有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转化为能力。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到工作岗位后,一般要经过1~2年的适应期才能独挡一面。因此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往往在就业市场上因没有工作经验而遭受冷遇。这就要求会计教学,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一定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突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教学是指根据会计各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财会工作实际,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实践教学。校内实践可以充分利用会计模拟实验室,比如配合会计基础课程《会计学原理》的教学,可以开设“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登记”、“错账更正”、“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报表编制”等几个主要实验项目。让学生接触、见识真正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账簿,并且通过动手操作,使其掌握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基本技能,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形式和基本内容。通过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如此,仅有校内实践还是不够的,学校还应与一些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联姻建立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践。只有通过校外实践,才能切实增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具体工作问题的应变能力。

三、加强师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的高低。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不仅要熟悉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而且对与会计息息相关的经济学、经济法、金融学、投资学等学科的内容要熟悉,以丰富会计教学内容。但从我国现有的11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来看,“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够完善。而要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培养他们成为学校教学中的多面手。

在业务方面,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因而缺乏会计实务工作经验,所以应鼓励会计教师深入社会,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或会计事务所中担任一定工作,以获取实际业务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教学中既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亦可适时地邀请一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实务工作者为教师、学生作讲座,介绍实际工作中会计实务的动态、发展等等,以使教师获取新鲜知识,引导其改变教学思维模式,改进研究方向和手段,使其教学效果更具有应用性和针对性。

在理论方面,可以积极开展会计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进行会计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创新意识,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另外要多给教师创造学习进修机会,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学校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让教师适当地进修学习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税法》、《经济法》等课程。一方面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更好地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服务。

四、强调职业技能认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与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因此财会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前应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这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条件。从学生的后续发展来看,会计人员必须通过全国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职业技术资格考试方能晋升职称。因此,在高职的会计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认证。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与能力。作为技术型人才,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作者:刘素菊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论文 篇2:

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中,需要培养熟练掌握会计职业技能的学生,使其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并保持自身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概念,并从实际出发探讨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从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社交能力、管理与学习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角度阐述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职业能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8.097

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缺口扩大,但锐会计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适应能力。

1 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

以专业书籍中的定义为依据,专业能力是指能够成功完成某项工作而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与专业技能。而对于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要素,并没有完整的统一界定,有的观点将职业能力分为基础职业技能与综合职业技能两种。基础职业技能是从业者能够完成特定职位所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从事这项工作;综合职业能力是指除基础职业技能外,完成特定职位工作所需要的其他专业技能。此外,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职业能力包括基础职业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社会能力3部分。基础职业技能是专业基础任职资格,也就是针对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水平。在会计专业中,基础职业技能包括会计管理、记账凭证填写、财务与会计报表编制等;专业技能则是完成特定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计专业中的专业技能包括发现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并完成错误改正等;社会能力则是完成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能力,在会计专业中,社会能力指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抗压能力。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可以将会计专业能力分为职业技能、社会能力以及管理学习能力。职业技能是会计专业从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包括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并熟练运用;职业技能可以在高职教育中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社会能力是会计专业工作中与相关工作人员合作以及团队协调沟通的能力,需要在高职教育中加强训练与培养,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水平;管理学习能力是在会计职业工作中,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在工作中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在这些要素中,职业技能是从业基础,社会能力是职业发展的关键,管理学习能力则是自我提升的核心。

2 高职会计专业的能力要求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不同单位从事的岗位包括会计、出纳以及审计助理等。通过调查研究证实,会计专业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最需要的职业能力是理论知识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化与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旧的财务报表编制以及记账工作已经逐渐简单化,会计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从实务型转向管理型。因此,在会计职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在更高、更新的角度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企事业单位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成绩及会计专业的资格认证证书选择毕业生。近年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会计岗位从业资格的基础性条件转变为初级会计职称。针对这一变化,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对专业资格认证的重视程度,设置针对性的指导课程,让学生能够在高职教育中尽量取得相应专业资质。同时,从事会计专业工作还需要更高的职业视野,保证学生能够跟上行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步伐。财务会计工作并不是单纯的收款、付款、记账、算账等,还需要根据单位的具体特点与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税赋。在一些情况下,企事业单位需要以本单位的财务状况为依据进行重大决策,这就需要会计工作人员了解并熟悉税收政策以及单位管理决策等工作。因此,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设置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还必须将思维角度提升到单位管理以及决策层面,从更高的高度以及更广阔的视野设置相关课程,让学生接触并掌握税收、金融、财政、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会计人才。针对实务型职业教育中的工作实践经验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在高职会计教育中,会计专业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实习工作以及模拟训练,利用自己在课程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与模拟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会计工作岗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在实习工作中办理一些業务以及工作事项时,需要以会计准则与规范为依据,通过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选择处理方式。

3 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法

3.1 强化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知识教学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需要设置针对会计岗位的核心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核算、资金筹备、财务审计与财务监督等基础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同时,教师要拓展经济法规、税收政策以及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会计相关知识,通过采用以职业能力需求为核心的教育方式,使会计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掌握会计、税务以及财务决策等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会计岗位职能。此外,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训练中,高等职业教育还应增加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成长为有管理能力的高等级财务会计管理人才。

3.2 加强职业实践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方式的主要差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应着重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构建仿真实训基地、沙盘模拟教室等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教学平台,将实践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增加学生的实训教学内容,通过职业角色体验逐渐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模拟实训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企业从成立到发展的过程,从企业申请成立开始,到银行开户、物资采购、会计核算、销售、纳税登记等所有业务流程均有涉及,让学生能够体验会计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同时,高职院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机会,让学生进入企业财务部门实习,了解会计工作的具体流程,在实践中逐渐应用理论知识,熟悉专业工作技能。此外,高职院校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岗位上实习,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

3.3 培养团队合作与社交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会计工作是通过整个财务管理团队完成的。在实际会计工作中,沟通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团队合作与社会交往能力是衡量会计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现代职场中的所有職业都需要较好的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会计岗位对社交沟通的要求更高。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人员不仅需要与公司团队协作沟通,还需要与银行以及税务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办理相关业务,财务会计岗位对于社交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需要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社团活动与技能训练,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在教育教学中增加口语测验、语言表达等课程,从课程构建角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社交能力,确保学生毕业后拥有良好的团队沟通与社会交往能力。

3.4 培养管理与学习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只是学生职业生涯中的一部分,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持续学习的能力,才能确保学生在进入会计工作岗位后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实践管理能力能够提高工作中的质量与效率水平,让学生在进入会计工作后更快地适应岗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会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在会计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3.5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素养,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也是必备的职业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坚持会计岗位的道德底线与职业操守,确保在利益面前能够坚持自我,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自律廉洁的职业道德。

4 结 语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需要丰富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技能、社会交往能力、管理学习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强职业能力培养,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向社会输送符合时代发展以及市场环境要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妍,石旦.基于职业胜任能力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会计,2018(17).

[2]杨飞.新时代高职会计岗位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3]刘云珊.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核心职业能力探究[J].中国商论,2017(6).

[4]吕岩荣.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7(23).

[5]隋旺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福建质量管理,2016(3).

[6]孙丽娜.培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

[7]毛玉萍,赵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08(20).

[8]陈跃辉,满莉.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

[9]戴小玉.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3).

[10]邹元婷.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J].财经界,2015(26).

作者:刘馨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论文 篇3: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激增,致使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愈加趋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提升学生就业率,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不仅需要政府及社会的普遍关注,更需要从学校和学生自身角度分析,探索解决就业难题之道。

一、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长久以来受传统办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会计专业人才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足,忽视对学生应变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计职业的特点决定从事会计工作要经常与钱财打交道,如果会计人员抵御不了金钱的诱惑,就会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会使会计人员自身走向犯罪之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表现在日常教学中偏重对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现行教学体系中仍属于薄弱环节,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职业道德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导致学生对相关国家政策与法律规定缺乏了解,社会责任感不强,工作后不能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人格扭曲的现象。

2.实践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突出强调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但就实施效果来看,我们培养的人才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究其原因,和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不无关系。造成实践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的原因有三:其一,会计实践教学计划很难落到实处。目前,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达到了1:1,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占用了实践教学的时间,致使实践教学计划成为一纸空文。其二,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不高。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教学水平。目前,通过考证或培训方式高职院校中具备双师资格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多是取得了相关证书,而其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原因在于会计类证书如“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主要侧重理论考核,能够取得双师资格证书的学习培训也是主要采取从校到校的培训方式,仍然停留在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层面上。其三,企业实习实施困难。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是实现与社会零对接的必经之路。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多数企业怕麻烦、怕泄露机密等原因而不愿意接收学生就业前的实习,即使安排了社会实践计划也很难落到实处,有的学校干脆把实践性教学等同于毕业实习。

3.会计教学模式仍沿袭传统,阻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上发展而来的,其主要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场所,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能力止于模仿,对所学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探索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到工作岗位上,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仍是一脸茫然,学难以致用。以“教室为场所”的教学环境严重阻隔了与社会的对接,学生在教室中不仅要完成会计理论学习,甚至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也要在教室中完成,由于缺乏仿真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后,竟不知会计在实际中究竟该做些什么,一旦离开教师的讲解面对大量的凭证、账簿、报表和形形色色的经济业务,学生将无从下手。“以教科书为依据”,这种本本教学由于目前多数会计教材的陈旧落后,不适应实际的需要,使得学生得到的大多是书本层面的知识,很难适应会计岗位需求。现行的高职会计教材大多与本、专科教材差别不大,仍是按理论框架构建学科内容,如财务会计课程按会计要素设置各章节,使学生很难将所学内容与会计实际岗位联系起来,到实际工作中无从下手也就不足奇怪了。

4.考核方式单一,没有发挥“以考促学”的作用。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考核方式仍处于“应试阶段”, 校内考核方式还主要是“一支笔”、“一张卷”,在会计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考核中,大多采用传统的闭卷方式。闭卷考试的试题相对简单,且大多以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为主,分析性综合题和会计实务题比重偏低。这样,致使一部分学生依靠考前突击,背答案、抄笔记也能通过考试,没有达到考核学生会计实务的目的。此外,在会计课程成绩考核中,动手实训的成绩虽然占有一定比例,但比重偏低,期末考试的重要性依然突出,学生成绩的优劣仍然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必然导致考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另外,校外实践考核也多以学生实习结束后交来的一纸实习报告给定实践成绩,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这种考核体制下,非常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应变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就业形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要求会计人才应具备三方面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会计人员要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知识素质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过硬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其它相关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会计人员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等等。多年来我国教育的应试氛围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只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且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应变与创新能力,忽视自身职业道德素养。这种状况如不加以改变,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也不能适应社会就业的需要。

2.坚持就业导向,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方面,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积极动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传统会计教学,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學习的会计知识,再让学生按步就班去做一定的练习。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而现代教学理念,正好要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在教学方法方面,应改变单一的“教师授课式”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协调应用,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贯穿使用,强调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会计专业是一门技能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因而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长期以来,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性、系统性研究较为缺乏,在会计实践环节的设置上缺乏连续性、科学性、可行性,致使实践教学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当前,要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加强校内会计实验室建设。会计实验室是通过建立仿真会计环境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会计实践工作,在当前到企业实习比较困难的现实状况下建立和完善会计实验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走出教室,走进会计实验室使学生在校学习如同在企业的财会部门一样,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想、做、学、合作、交流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2)加强社会实习。在加强校内实训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参加社会实习,使学生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实习过程中,能全方位提升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使其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接触新鲜有趣的事物,并发现、弥补自己知识上的欠缺,提升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识。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环境和活动,让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以及与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3)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职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

4.顺应就业需要,加强教材建设,改革考核方式。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教材是在本科教材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内容体系还很不完善,大多存在着内容偏多、理论程度较深、实践性不强,与实际会计岗位脱节等弊端,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应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出满足岗位需要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跳出学科课程体系,从提高素质和加强应用的角度选择教材的内容,满足就业岗位需要。使学生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马上适应社会,适应专业岗位的需要。

(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作者:孟文新

上一篇:非会计专业教学会计学论文下一篇: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