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国际交流研究论文

2022-04-25

摘要:随着2012年教育部相继批准了国家开放大学等六家新型大学的组建和更名。作为践行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力量,开放大学正式走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开放大学继承和拓展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及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内涵,根据自身需求探寻融入国际化浪潮的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远程教育国际交流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远程教育国际交流研究论文 篇1:

广西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现状分析及发展途径探究

摘 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l世纪世界教育的总体趋势之一,各国高等教育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广西作为经济、教育欠发达的省份,在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本文分析了广西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现状及其与国内重点高校之间的差异,探索符合区情、有利于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广西 研究生教育 国际交流 发展途径

1 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增强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国际化教育的经历对研究生的专业水平、思维方式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在思想上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在能力上可以培养研究生掌握在國际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国际交流能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起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国际化研究型人才,不能以“一穷二白”为起点,不能简单地从零开始或从现状开始,而应当以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作为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的起点,争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取得较大的突破。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合作与交流拓展了研究生学术视野,提升了研究生学术起点;二是国际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研究生的胆识,增强其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国际合作与交流优化了学术环境,改善研究生学习的单一与近亲状态;四是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研究生教育实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声誉。

2 广西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现状

广西高校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种类相对齐全,短、中、长期项目都有,以中短期为主。例如作为教育部最早确定的全国对外开放接受外国留学生的66所大学之一的广西大学,其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方面开展全英文教学工程、国际交流工程、东盟国际化学院建设工程。其中,国际交流项目有出国(境)交流学习、赴美社会实践、游学、以及“中日泰”三方大学生国际论坛等。

作为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之一的广西师范大学,开展的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与法国、美国、韩国、越南、泰国国家知名大学以“2+2” “2+1” “1+1”等多种模式合作培养中外硕士研究生;中长期的有为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交流、交换生项目,日本、台湾高校的暑期研习班;短期国际交流的暑期海外文化夏令营项目;还有“桂港两地学生文化交流双向之旅”、日本学生会话伙伴等国际交流项目;实践性质的亚非欧22国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印尼国际志愿者服务学习项目等以及国际性的研讨会和外国文化系列讲座。

3 广西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1)缺乏高端稳定的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长期项目。发达地区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丰富,尤其是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研究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接受最高水平的学术训练。重点高校具有更多的优势和机会与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还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与近100个排名世界前列的国外高等院校和机构签订了学生交换协议,研究生可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合作院校、机构申请当年的派出项目。而广西的高校则很少有这类联合培养项目和国家级项目。广西近两年设立了“博士研究生海外研修项目”,资助博士研究生进行为期六个月到一年的海外研修,但资助数量有限,尚不能面向更大规模的硕士研究生。

(2)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短期项目不够充足。发达地区高校除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深层次国际交流项目外,其他如交换学习、短期交流、国外实践、国外游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项目十分丰富。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有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夏令营、荷兰教育主题日活动、欧美高校秋季学期学生海外校际交流项目、赴境外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暑期项目等。广西高校中也不乏国际交流短期项目,大多以短期国外高校游学为主,但项目数量较少、能够参加的研究生学生人数较少,且主要集中于亚洲国家,这类国际交流项目的方式多以浅层的参观国外高校、体验国外高校文化为主,主要作用是开阔研究生国际视野和提高国际文化交流意识,从深层次上来说,对研究生学术研究、科研训练的帮助是有限的。

(3)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专项奖学金资助力度有限。发达地区高校关于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的奖学金项目较多,奖学金项目能提高研究生主动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意识,且因奖学金项目的名额有限,择优参加,更能激发研究生的进取精神,从而形成奋发向上的学风。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有“中俄政府奖学金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澳大利亚奋进奖学金项目,英文国际专业建设项目全程英语授课并向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广西由于财政投入有限,社会捐资助学的力度较弱,相应的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奖学金项目也比较缺乏。

(4)外籍专家到校开展学术交流的频率不高。能够让大多数研究生参加的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是邀请国外高校教授、科研机构专家来校讲学、交流,这类项目能使研究生不出国门接触到国际文化,开阔国际视野,受益面更广。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为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国际知名度,仅2014年就举办了106个国际和双边学术会议,积极参加国际学术联盟,这种国际学术联盟组织能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带来更多资源。广西高校的这类国外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是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的重要部分,但相对其他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好的高校来说差距仍然较大,广西高校的国际讲座能做到“月月有”,但很少做到“周周有”、“天天有”。同时,少有世界知名高校教授来校讲学。

4 推进广西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1)加强国际交流意识,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建设。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培养人才资源“金字塔”中最上层部分的人才,对这部分塔尖人才的教育中,“国际化”的培养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国际交流不论是给学生学术水平、学校竞争力、政府人才需求、国家软实力都能带来很大的益处。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更快发展。以政府、高校为主体,多方争取社会资金力量,设立更多的专项基金,确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的投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学校自筹经费、开拓社会资源、引进海外奖学金的多种方式,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吸引更多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优化研究生培养环境,推进区内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形成区域特色高校国际交流项目联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广西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截止到2015年一共12所,其中6所位于首府南宁,4所位于的桂林,分布态势集中,各地间交通便利,可以形成联盟以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的发展,形成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模式,体现教育资源共享,节约办学成本。探索富有本土特色的模式,既能避免盲目仿照他校经验而发展缓慢,又能结合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促进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发展。

(4)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开国际交流网络教育之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智能产品的快速更新,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上大有可为,可以缓解因缺乏资金而难以大力推进国际交流项目建设的局限。建立专门的研究生国际远程教育系统,与国外具有先进学术水平的高校开展互联网模式的国际网络办学;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资源,建立专门的国际学术会议平台,通过在线多方视频等功能邀请专家、教授、各国研究生共同参与;同样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也可以开办学术交流讲座等。这种通过网络等工具实现国际交流的办学模式在前期建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但模式成熟后这将成为最快捷、最先进、最低成本的国际交流模式。

广西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仍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意识、国际交流形式、交流资金渠道等需要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各种因素齐心配合,方能有效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发展。

參考文献

[1] 叶硕.大力加强国际化教育提高研究生国际竞争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22-25.

[2] 唐春安.国际合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2003(7):307-309.

[3] 查远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4] 穆伟山,马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的回顾与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2013(5):88-91.

[5] 李海生.我国部分研究生院国际合作的趋势及问题分析——基于对57位研究生院院长的问卷调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4):23-29.

[6] 熊玲,李忠.关于推进国际水准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0):15-19.

作者:何宇虹 蔡星

远程教育国际交流研究论文 篇2:

开放大学国际化战略定位与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2012年教育部相继批准了国家开放大学等六家新型大学的组建和更名。作为践行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力量,开放大学正式走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开放大学继承和拓展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及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内涵,根据自身需求探寻融入国际化浪潮的途径。研究从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开放大学战略任务为切入点,剖析开放大学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实践策略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开放大学;国际化;战略定位;实施策略

2012年,教育部批准了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国家开放大学,并同意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云南五省市电大更名为开放大学。这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举措为中国开放远程教育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新趋势,开放大学承担着新型大学的特殊使命,其发展战略亦呈现出与传统大学截然不同的鲜明特征,这也决定了国际化进程在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所具备的独特功能与定位。

1 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开放大学战略任务

国际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理念,为中国开放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经验策略与发展路径,对于我国完善新兴开放大学的管理运行体制,推动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开放远程教育战略转型有着积极的意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开放大学亟需明确其战略任务与国际化之间的关联,并采取积极的实践策略予以实现。

终身教育思想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至今,从趋势上看体现出了两种转变:一是教育从满足个人或社会对功利取向的应急需要,转变为个人或社会对教育的多取向的长远需要;二是从学习者被动地选择教育,转变为学习者自觉地接受终身教育(吴结,2012)。开放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强调思想的开放、模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对象的开放,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收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杨志坚,2012)。它承载着终身教育的任务与使命,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终身教育制度、加快形成学习型社会建设新机制的主力军。

终身教育越来越注重个体个性与社会能力发展并举,社会融合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本土化、多元化发展模式,这也是我国开放大学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国外许多开放大学在学历教育、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功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有的开放大学对于大众化全民学习并不关注,也不开放,甚至异化为一所失去开放大学应有之义,运行模式与普通高校没有区别的大学。为此,我们在探究开放大学的国际化之前,首先应该正本清源,明确其与生俱来的战略核心任务。

在开放大学组建和更名的批复函件中,教育部要求各开放大学坚持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并举,以课程为单位建设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学分银行”建设,通过建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学分的累积、转换制度,探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教育部,2012)。这意味着我国开放大学今后不仅要为广大成年人提供各种优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还须通过国际化手段与全球教育体系合作,吸纳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服务。

2 我国开放大学国际化战略定位分析

学校的战略任务直接决定着我国开放大学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开放大学需要何种国际化策略,应基于这一过程中学校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准确的把握和分析方能保障其战略任务在国际化进程中得以最终实现。

2.1 开放大学国际化正面临的机遇

(1)国际化有力推进国内开放大学创新发展。经济全球化拉动了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人才、信息等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带动了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刘劭婷,2012)。作为中国教育界的新生力量,开放大学在国内没有前例可循,而国外在开放大学建设方面已有了多年的试验经验和理论积累,这些都是我国开放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我国各所开放大学要通过合理的国际化手段将使之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各所开放大学要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促进学校的机制创新和内涵发展。

(2)国际化将给学习者带来更多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随着国民收入的日益增加,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留学海外接受国外优质教育。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33.9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14%,居世界第一,2012年更是逼近40万(王辉耀,2012)。此外,中国入世后海外教育服务以中外合作办学形式进入国内教育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然而,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能够获得这类教育机会的国人为数有限。开放大学的国际化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传递教育资源,为学习者享受海外优质教育创造了在人数、时间、空间上都不受限制的独特优势。

(3)国际化得以在全球高等教育界更大程度提升中国的影响力。随着全球化浪潮和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我国一些传统和优势学科逐渐受到全球的关注。根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33万左右,涉及200个国家。另一方面,我国高校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中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创造了良机。开放大学参与国际化,将以其开放、灵活、无界等特点,为我国教育扩大海外影响力发挥独特的作用。

2.2 开放大学国际化将迎接的挑战

(1)跨国界高等教育使我国开放大学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压力。在全球开放远程教育领域,一些知名开放大学的系统空间覆盖面已经超出主办国,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等大学凭借语言、技术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其教育活动覆盖面早已延伸到世界各地。在我国,英国开放大学已经与北京大学医学院、国家开放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项目。我国开放大学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成为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一方,首先必须制定和实行强身战略(王一兵,2012)。对于创建初期的开放大学或者说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的开放远程教育来说,这就更加显得形势严峻。

(2)国际化的开放远程教育质量标准是我国开放大学走向世界的门槛。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开放大学要能够和世界联通、接轨,就意味着中国的开放教育必须具备和世界知名开放大学相近的水平(杨敏、孙耀庭、顾凤佳,2012)。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法律政策制度上的差别,世界各国政府对于本国开放大学和远程教育的规范、监管政策各异。这种多样性给我国开放大学进入国际市场带来了困难,而更为令人关注的是,我国开放与远程教育在管理体制、教学模式、质量保证等方面本身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丹尼斯·克伯蒂克,2008)。能否构建起国际认可的开放远程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管理体系,是我国开放大学走向世界的一道门槛。

(3)中國开放教育国际影响力取决于我国开放大学在全球开放远程教育界的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就其内涵而言,是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订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梁凯音,2011)。我国开放大学应该有能力在国际教育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将自己的教育管理模式和质量标准渗透到国际话语体系中,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中国软实力。早在二十世纪初,开放远程教育国际组织就已在全球蓬勃发展。当前全球开放远程教育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国际开放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以及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EADTU)等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开放远程教育政策、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等领域的协调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开放大学在这些国际教育组织中虽有所参与,但其国际影响力与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所处的地位远远不符。

3 开放大学国际化进程的策略思考

国际化手段是应对开放大学战略任务的现实必要途径。无论是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多元创新教育体制,还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要实现开放大学的战略任务,可以从国际远程教育实践和理论中寻找渊源。基于上述的分析与思考,笔者对于我国开放大学国际化的实施策略提出以下建议:

(1)正确认识国际化,将国际化办学理念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国际交流多限于一些交流互访和浅层次的合作,随着各地开放大学的相继出现,国际化的理念应逐渐上升到学校的战略高度,在终身教育视野的高度来制定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和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切实地为本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改革做出相应贡献。

(2)破除政策藩篱,寻求开放大学国际化的支持性制度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各省市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相应提出了发展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开放大学在教育国际化政策明晰的背景下,应紧密围绕自身战略任务,将国际化作为教育制度创新的推动力,积极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沟通,解决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区隔对待的各种制度障碍,破除开放大学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政策藩篱。

(3)构建符合国际水准的开放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我国现有六所开放大学都是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建立起来,继承了后者的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开放大学应该大胆调整和更新不合时宜的课程专业和教学内容,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使之与国际接轨。同时参考国际知名开放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开放灵活在线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方面,积极争取在国际权威专业组织中制定开放远程教育质量框架体系的话语权,让国际同行了解和认可我国开放教育,推动我国开放大学的教育改革以及国际开放远程教育质量标准的互融互通。

(4)坚持发挥各地开放大学区域优势,实施特色化国际发展战略。各所开放大学应找准定位,寻求适合自身特色发展的国际合作办学之路,在不同领域争创一流。国家开放大学在制定和明确自身国际化办学战略重点和实施路径的同时,应科学指导、扶持各省市开放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的区域战略。北京开放大学为服务首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云南开放大学地处中国唯一一个湄公河次区域的省份,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为邻;上海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和广东开放大学地处我国沿海地区、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在实施开放大学国际化进程中同样具有自己的区域特色、区域优势。不同的区域优势和区域战略构成了各所开放大学的魅力和实力,这种特色让各所开放大学都能够以其优势找到与国际远程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着力点,获得国际化的真正收益。

4 结语

我国开放大学由于自身所肩负的战略任务,是既不同于国内的传统高等院校,也不完全等同国外开放大学的一类新型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开放大学始终要明确其战略任务与发展特色,不能单纯模仿国外开放大学的运行模式。学校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应该理顺教育国际化与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辩证关系,在现有国际化基础上坚持“继承、融合、拓展、创新”的原则,重点在通过国际化途径实现教育思想、入学对象、师资结构、教学形式、服务模式、质量评价等深层次开放,有效吸纳和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为在我国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辉耀,刘国福.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No.1)[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王辉耀编.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No.1)[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 杨敏,孙耀庭,顾凤佳.中国建设开放大学的基础、机遇与挑战[J] .开放教育研究, 2012,18(2):40-46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的批复[D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81/201207/xxgk_138826.html

[5]王一兵.国家开放大学国际化及其实现的战略路径[J] .中国远程教育,2012,(4): 22-25

[6]吴结.开放大学功能的理念依据及定位分类[J] .继续教育研究,2012, (2): 51-53

[7]刘劭婷.试议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校发展策略[J] .科教导刊,2012,(01)上:67-68

[8]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J] .中国高等教育,2011,Z2: 33-35.

[9]梁凯音.国际话语权: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N] .中国教育报,2011-12-06(11)

[1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DB/OL] .

http://wenku.baidu.com/view/a7453a3b376baf1ffc4fad88.html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2]丹尼斯·克伯蒂克.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韩钰

远程教育国际交流研究论文 篇3:

论人文类社团在进行高职院校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阅读现状及阅读推广的必要性入手,研究学生人文类社团的特点,挖掘人文类社团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优势,探讨人文类社团在高职院校人文阅读推广中的宣传作用、组织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

关键词:人文社团;阅读推广;高职院校

[FL(K2]一、高职院校阅读现状及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自2014年起,“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政府的大力推广,迎来了全民阅读的春天。然而当前我国国民整体阅读量还不高。据统计,犹太人每年每人读书64册;俄罗斯人年读书55册;美国制订了计划每年每人读书50册的目标,而中国每年每人读书仅5册。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族群的阅读情况也并不乐观。据《中国青年报》对全国部分高校的调查显示,17%的学生一年中未购过一本课外读物,8%的学生从未走进过图书馆。趋向功利化、碎片化和娱乐性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相较之下,高职学生的阅读状况更令人担忧。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近500位学生的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学生阅读的时间偏短,数量偏少,而阅读的最主要渠道则是“网上下载和在线阅读”(6937%),阅读最多的是“电子读物”(5313%)。纸质书的阅读量少得惊人。学生最爱阅读的作品以“青春励志类”“娱乐休闲类”“侦探武侠类”为主,读得相对较少的是“文史经典类”和“专业学习类”。上网(7123%)成为学生打发课余时间的最常用方法。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高职学生阅读的现状虽不容乐观,但是他们对阅读的态度还是比较端正的,大多数学生(7322%)赞成阅读是很重要的。他们在“喜欢的阅读推广方式”中提到了“好书推荐”“图书漂流”“名著欣赏”“名家讲座”“征文比赛”“诵读大赛”等十几种推广方式,在“建议阅读推广措施”中主要是“希望改善校园阅读环境(图书馆)”和“希望多开展读书活动”。这都說明学生对阅读推广活动是有兴趣、有需求的,高职院校有阅读推广的基础,也应承担培养学生阅读意识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责任,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因此,在高职院校引导性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符合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

二、人文类社团参与阅读推广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认为:阅读推广就是对于缺乏阅读意愿的人,通过生动有趣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他们感受阅读的魅力,享受阅读的乐趣,并逐步形成阅读的意愿。因此,阅读推广一般以“活动”的形式出现,组织或引导读者参加各种活动,甚至介入读者的阅读过程,影响读者的阅读选择。

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受众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学生本身有阅读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成为阅读的推广者。一些由各院系、班级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社团,成员众多,开展活动积极,在大学生中广受欢迎,有较大的影响力。尤其是人文类社团,如读书会、文学社、话剧社、传统文化社、汉服社、摄影协会等,其本身对人文知识有浓厚兴趣,是一个层次丰富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阅读群体,加以引导培养后,能发展成为一支优秀的阅读推广团队。人文类社团参与阅读推广具有以下优势。

1.发动更多群体参与阅读活动。人文类社团参与学院组织的阅读推广活动,一方面因为这些社团的成员本身就对阅读活动拥有浓厚兴趣会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他们以书会友,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不断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依托社团的影响力,形成人人爱读书的阅读氛围。

2.沟通上下,丰富活动内容,反馈活动效果。学生总是最了解学生的,人文类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组织,对学生的阅读需求最为了解。社团可以及时与组织者加强沟通,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创新活动内容,使阅读推广活动更具吸引力,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不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帮助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更广泛。同时,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通过社团把在活动中的感受及时反馈给组织者,通过广泛反馈,有利于活动组织者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下一次组织更高质高效的阅读推广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拥有丰富组织经验,有能力协助组织者开展活动。高职学生社团由学生自发组织,其宗旨、章程及制度都是社团成员联合发起、协商并制订,社团领导者由社团成员民主推荐,活动内容及实施办法由社团成员集体讨论和分工,能独立自主地开展社团活动。因此,可以承担阅读推广活动中具体活动项目的实施开展。例如,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知味文学社”每年承办经典诵读大赛,从组织报名到比赛选拔、会场布置、舞台呈现,全部自主完成。这项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起到优化学生阅读选择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想进行阅读推广,就应加强与人文类学生社团的合作,充分发挥其优势,依托社团影响力,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活动效果。

三、发挥人文类社团在高职院校阅读推广中的积极作用

笔者在这两年工作实践中发现,依托校内人文类社团协同合作开展阅读推广工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人文类社团在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发挥宣传作用,营造校园阅读氛围。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活动通常由图书馆或人文类专业教研室策划举办,如果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对活动关注度不够,兴趣不浓,活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星星之火难以燎原。但是,如果一个活动由口碑良好、广受欢迎的学生社团在学生内部发起倡议,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人文类社团可以结合社团特点采用不同的宣传方法.

程中,高职院校仍处于“中介性服务机构”,不仅缩短了学生的受惠范围,还由于专业课教师的水平不足,在派遣、访问及考察的过程中,直接影响交流效果,无法真正发挥国际交流合作的作用。

3.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结构失衡。高职院校的中外办学项目,缺乏健全的评估机制,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无法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同时,受国际教育体系及文化背景的限制,办学内容结构失衡,不仅无法实现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目标,也无法突出财经类专业的特色。

4.合作项目过于局限。学生和教师是保障国际交流合作的基本要素,即生源要素与师资要素。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中外办学项目受学生学历及外语水平的限制。同时,还存在一部分高职院校对师资团队的重视程度不高,外籍教师的组织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主要包括:(1)校方特聘外籍教师:受外籍教师需求量的限制,缺乏健全的外籍教师教学水平评估体系,造成外籍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2)外方直接委派外籍教师:此类教师的流动性强,人口来源复杂,同时,无法短时间适应中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水平,造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过于局限,无法可持续发展。

二、财经类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具体措施

1.[JP+2]以合作办学为主要模式。高职院校要以联合办学为主要模式。例如:多数学生的学习年限,实行“3+0、1+2及15+15”等形式。以“1+2”形式为例,学生入学后,以基础课程及语言为主要内容,完成第一年的国内学习,再以财经类专业为主要内容,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完成两年的国外学习,认证学分,一旦学生的考核合格,获取学历证书,其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突出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要求办学双方,以实现人才培养及办学目标为基础,共同协商选派教师、选定教材、设置课程及制订教学计划,再细化教学方案,便于开展教学活动,适用范围广,有利于学校自行调节。(2)组织相应的中方师资培训。高职院校委派骨干教师,完成专业课程进修,同时不断学习国际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科学教学理念,或委派专业课教师,完成企业实习,了解财经行业的管理模式变革进程,与现有的教学方法相融合,便于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更好地服务社会。

2.以跨境交流为主要方法。相较于其他国际交流方式,跨境交流的难度大,如跨境就业、跨境实习及跨境学习等。但是,跨境交流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工作方式及学习环境,重建其价值内涵。同时,文化间的碰撞,有助于学生改变传统定向思维,优化其心智模式,树立自信心。

3.以短期培训为实习项目。培训,多指中外合作办学的短期培训模式。即学生完成国内学习任务后,于学习期间,以办学双方协议为基础,开展国际短期培训或短期实习的过程,以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要求学生在实习或培训的过程中,以财经类专业技术为基础,学习国际语言,考核合格后颁布合格证书。办学双方也可委派教师,完成培训或进修,观摩学习,这样不仅能显著提高双方的办学水平,还有利于交流教学信息。

4.以远程教育为课程形式。远程教育,经济性强,是指授课方式以卫星电视为主,由国际至国内,或由国内至国际,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因此,要求参与远程教育的学生,在本地学校办理注册手续,再完成远程教育的课程传授,一旦于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考核并合格,由高职院校统一颁发学位及学历证书。近年来,随着远程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对于远程教育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远程教育模式的受益面也更为广泛。

5.以邀请外教为培训方式。相较于国际论坛等中外合作模式,邀请外籍专家,组织相应的专题讲座,经济性强,教学效率高,教学受益面广,操作简单。专题的内容主要包括:财经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财经类话题。

三、结语

[JP+1]笔者通过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财经类高职院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财经类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在逐步成熟。为了提高财经类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分析了现阶段财经类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然而,从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来看,受传统因素影响较为严重,仍停留于粗放型阶段,对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健全的国际交流合作管理体系,信息化水平薄弱,合作手段落后,合作方法单一,合作效率低下,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财经类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转变传统理念,加大对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国际交流合作的工作流程,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国际交流合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推进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欲晓.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1-12.

[2]张楠楠,孙连双,周苗苗,张忠友.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9-50.

[3]高文静,庄群.关于航海类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1):13-15.

[4]张雪阳.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4(5):23-25.

[5]鐘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高职院校英语学习氛围[J].内江科技,2014(8):143.

[6]杨玥.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之思考[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5):38-39.

作者:侯敏霞

上一篇:工程造价审计改革措施论文下一篇:网络经济市场营销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