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已逐渐成为当今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不言而喻,也必然要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文化教学要成为汉语教学的主流或主要内容。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进行汉语言文字教学。

第一篇:国际教育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学生在华教育经历研究

[摘 要] 世界各地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把注意力转向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蓬勃发展,来华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本文报导一项正在进行中的长期跟踪研究,旨在分析在我国攻读本科学位的国际学生的跨文化教育经历,数据搜集方式包括问卷与年度访谈。阶段性研究发现学业成就是国际学位生来华的首要動因;定性访谈分析发现,在我国求学期间,大多数国际学生能够适应新的学习与社会环境,同时表现出更深入的跨文化理解、尊重与包容;研究也显示了机构与社会因素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本文贡献于政策制定者、高等教育机构与教职人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与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生;跨文化教育经历

1 背景

过去20年,世界各地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把注意力转向“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1],招收国际学生和员工,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化俨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蓬勃发展,作为“国际化”最显著的标志,来华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大。2001~2010年,来华留学人数年均长幅超过10%,2011年在华各类留学人员达292611人[2]。目前我国已成为继美、英、法后第四大留学目的国,承担着全球约7%的国际学生教育[3]。该数字在未来十年还会提高:至2020年我国各层次院校拟接纳留学生50万人次[4]。

尽管如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依然存在疑点。以西方主要英语国家为例,其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的国际化转变,日益强调经济收益与国际市场上的国家竞争;因此与“全球化”混淆,后者源自经济领域,追求利益最大化,促进西方思想传播,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动机。为了纠正这一偏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人文精神与教育本质出发,讨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依据,提出聚焦个人发展、构建跨文化理解、促进知识共享,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意义与价值的真正体现。

基于文献分析,本文聚焦个体学生;通过对国际学生在我国高校学习的长期跟踪研究,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教育经历;着重分析留学经历对留学生文化理解与包容度的影响,探讨这样的经历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国际化”视野,促进真正意义的跨文化理解,后者是国际化的本质与重要信条之一;在此基础上,尝试讨论我国国际化现存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式。本文由背景介绍、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详细的数据分析组成,文章最后归纳研究结论。

2 高等教育国际化

1)Knight的阐释。Knight给出的“国际化”定义可能最具影响力,根据1997年她对这个概念的诠释,“国际化”是“国际的、跨文化维度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和服务职能部门的整合过程”[5],然而,这一定义没有阐明“国际”维度的确切所指,造成了这一概念理解上的混淆;2004年Knight对“国际化”定义做了修正,认为国际化是“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在后中等教育机构的目的、功能与实施的整合过程”[6]。修改版定义加入了“全球的维度”,明确了全球化对国际化的影响,承认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回应:“国际化正在改变高等教育世界,而全球化正在改变整个国际化的世界”[6]。

1997年Knight就高校国际化给出了学术、文化/社会、政治与经济四点理由:学术理由包括创建学术质量的国际标准;文化/社会理由强调“提升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5];政治理由号召与外国高等机构形成“某种有利于未来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外交投资形式”[5];经济原理强调高等教育带来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2004年Knight[6]对以上四点做了补充,强调政治动机与经济动机紧密相关,后者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重要原因;经济动机不仅体现在机构(即高校)层面上,还体现在国家层面上,如国家政府越来越关注劳动力知识水平与是否具有国际市场需要的技能,能否促进国家知识经济发展与全球市场竞争。

2)对Knight的质疑。Knight对国际化的定义与理论框架对世界高等教育机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已成为普遍共识。然而,对过去20年西方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分析发现,高校决策与实践越来越表现出“高等教育全球化”,而不是“国际化”的特征,高等教育全球化是大学从财政经济方面考虑,在一个基于竞争的全球高等教育市场谋得生存的过程。其表现为对经济收益的过分关注,如采用企业战略出口营销高等教育,收取高额学费,高校成为产业,海外学生成为客户[7],所声称的“学术”理由,表现为对世界排名与国际声誉的过度追求,往往也与全球生源和竞争紧密联系。这样的趋势同样反映在我国高校。Yang[8]对华南理工大学国际化程度的案例分析发现,全球化已经负面影响了中国高校运行,竞争文化与企业管理模式开始被引进学校决策与实践,匆匆上马的国际项目有损高校传统价值理念,忽视了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责任。

除此以外,Knight[5]对于国际化的定义与阐述着眼决策层,着重宏观现象与趋势,尽管对高等教育管理如何实现国际化目标具有指导意义,但对个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Eisenchlas & Trevaskes[9]曾指出,以宽泛的政策和机构行为为研究单位的国际化理论,没有将国际学生交流摆在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位置,忽略了学习方式、没有阐释学习目的、不能对教师国际化课程提出具体的指导。随着目前对国际化认识的逐渐深入,相关研究应该由聚焦机构转型为聚焦个人,以更好的服务于个人在国际化过程中的自我成长与变化[10]。

3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学生经历:人文 精神与教育本质

3.1 注重人文精神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针对全球化时代高校过度市场化的趋势,Sanderson[11]认为是时候“重新考虑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关系”,要求摒弃“……全球化推崇者对(二者关系的)偏见又急功近利的解读”。通过重新阐释Appadurai的“弱”国际化和“批判性”国际化,Sanderson[11]指出“弱”国际化仅仅满足于知识跨国界流动,而“批判性”国际化推动不同文化社区敞开胸怀、克服偏见、探讨人类共享的知识与观念,展现出高等教育“推动人文发展的可能”。

以国际教育为观察点,Turner & Robson[12]区分了“象征性国际化”与“转型国际化”。指出高校以经济收益为出发点,大量录取国际学生,而又不付诸努力适应国际学生的需要,则其国际化是“象征性”的;与之相对的是“转型国际化”,当国际学生教育真正影响并促进高校在教学、科研与服务等环节的工作改革,推动高校教学、后勤与管理人员的自省与批判性反思,导致了更理性、开放、包容的世界观与差异观,促进了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时,则高校的国际化就带有“转型”的特征。

同样,Yang[1]区分了“经济”与“人文”国际化,认为推崇人文精神的高等教育是更合理的国际化形式(也见文献[13])。这里,人文主义国际化目标是建立民主平等的世界,认为国际化策略应该增进“全球理解”[12]和关注多元的大学文化建设,了解文化价值、信仰、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对‘他者’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发展针对自己文化……和民族主义偏见的批判性立场”[13]。

3.2 聚焦个人的国际教育经历:教育本质的回归

1852年Newman[14]在其《大学的理念》中这样描述大学的基本功能:“我认为在大学拥有一席学习之地的价值,在于这里是受教育的所在……他们学着尊敬、讨教、彼此扶助……形成终将受益一生的习惯,包括自由、平等、避免极端、审慎与智慧。”今天,尽管科技带来巨变,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Newman的观点依然具有生命力,高等教育的“形成性”功能,即对个人成长、认同与思维方式的塑造,始终是高校的基本责任。

正因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从人文精神出发,聚焦国际化影响下个人的发展。重要代表是Sanderson[10]提出的“自我国际化”的概念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概念是个人层面 —— 相对于机构与政策层面——国际化,是国际化的“枢轴”;换言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接受文化差异与理解“他者”文化,始终要通过个人观念与行动的转变来实现。

非常类似的阐述是Stier总结的教育主义国际化。与Sanderson一致,Stier[15]认为教育主义国际化不以经济收益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不直接服务于政策决策;而是关注学习者在跨境学习过程中,如何适应陌生的学术与社会环境(以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教育主义国际化研究学生经历与适应“新的”教学与社会环境的过程,认为海外学习经历可能导致不确定性、不安全感、焦虑、不适、失落;但这样的经历可以锻炼学生应对与处理问题的技能,可能促进自我反思与批判性反思;个人国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在跨文化学习过程中,发现文化异同,并在尊重文化异同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与不断反思个人原有的信仰、态度、偏见与思维定势的过程。

上述文献中关于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化的讨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应该看到,Knight的理论阐述与之后回顾的人文与教育主义的国际化一脉相承。在跨国学术活动蓬勃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领域对国际化的方式、过程、原因、策略与政策了解不足,在这种环境下, Knight 1997年定义明确强调了“跨文化维度”的核心地位,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但是此后20年的发展中,高等教育的“跨”文化使命、国际化的“文化”动机在实践中渐被忽视,Knight在2012年接受我国社科网专访时指出,高校过度商业化已经偏离国际化初衷与核心价值,即“合作、交流、互惠互利”[16],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有待进一步探讨。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关注人文精神,关注高等院校基本教育功能,这里人文精神指的是克服文化偏见、消除文化隔膜、促进文化理解;同时,国际化不是空谈,始终要落实在个体学生的成长上,教育主义的国际化要求人们从人文精神出发,以跨越国界求学的学生为观察点,看国际化进程中的高校是否给学生个人带来了转变,表现在学生克服了的文化偏见、消除了的文化隔膜、提高了的文化理解。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分析,本文聚焦在我国求学的来自海外的学子,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是否促进了学生积极的跨文化经历,促进真正意义的跨文化理解,在华的海外学生是否在逐漸熟悉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表现出更深入的跨文化理解、尊重与包容。

4 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在我国西部某高校展开的一项旨在分析我国留学生跨文化经历的长期跟踪性研究。本研究先行研究已分析了来自美国的8名语言交换生在我国高校留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经历[17,18]。基于先行研究结果,本文报道的研究拓展至同一所高校2011学年入学的五年制医学(本科)专业国际新生,该专业针对留学生开设、全英文授课。研究旨在分析学位生在我国高校的整体教育经历及这种经历是否促进了学生个人成长与更深入的跨文化理解。

研究设计包括三个阶段:首轮问卷(第一阶段2011.09~2011.10),在征得高校同意后,邀请全体留学新生参与,调查个人背景、留学原因、期望、留学前对中国与高校的了解;问卷采用纸质版本,提供英语、韩语、日语三种选择;采访(第二阶段2011.10~2015.10),计划于受访学生就读期间每学年开始时进行一次,访谈着重各阶段语言、专业学习和社会经历,着重跨文化求学过程中个人发展、成长与变化;第三阶段(2015.10),计划于学业结束前,邀请全体学生参与第二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整体就学评价。

截至目前,首轮共发放问卷118份,全部回收,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已完成;已成功邀请问卷参与者中的17名学生进行受访,分别来自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加拿大与非洲的三个国家;迄今已成功开展三轮访谈(2011.10,2012.10,2013.10),访谈根据学生要求,采用个人或小组形式,以英语展开,首轮访谈以问卷数据为基础,着重留学动因、期望、对中国社会、文化与高校的了解、留学初期经历;第二、三轮采访着重过去一年中学生的课业与语言学习,个人成长与认同变化;访谈数据已撰抄、采用定性数据分析方法分类,以主题形式加以分析。本文涉及的访谈摘录由专业人士翻译为中文,使用A~Q指17位受访学位生。

5 研究发现

5.1 留学前

研究的阶段性结果显示,本科学位留学生选择来华的主要原因是以合理的成本获取学位,掌握学科知识、为未来谋得良好待遇的工作与职业做好准备,表现出期望取得学术成长的决心,体验中国文化反在其次。以下是参与者在首轮访谈中的陈述,同样说明他们来华求学动机的学业导向。

我在坦桑尼亚完成了A-levels课程,然后去了巴西,本来计划在巴西读本科,后来发现医学学位太贵了……所以,我想,哎,为什么不来中国,中国的医学教育也不差……(C)

这所大学在全球声誉很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承认这所大学的学历……(N)

问卷调查显示,在开始学业前,大部分学生对东道国没有足够的了解:分别约62%,84%,69%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中国 “历史”、“政治制度”、“地理”一无所知或了解非常有限。学生对中国文化有限的了解主要来自互联网(39%)、传统媒体(如书籍、电影和电视,29%)和亲戚朋友(25%)。然而,上述渠道获得的信息不乏对中国的刻板描述,往往导致参与者对中国社会片面的理解,如:

……我看了很多英文电影,电影中(中国)的形象很糟糕……就好像到处是骑自行车的人,非常拥挤。(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方。人们也一样,他们的思想很古老,好像生活在过去一样。(P)

相对而言,学生对于即将求学的高校了解相对充分、印象更积极,33%认为所选择的大学不错,19%觉得相当不错;这一点与学生留学的学术动机一致,说明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收集高校相关信息。尽管如此,访谈仍然反映了申请就学过程的一些问题,集中在信息不充分、渠道有限、校方支持不足、中介良莠不齐。

……我申请入学的时侯花了很多时间在互联网上。我想找在线申请网页,但是找不到。我看到一个都是中文的网页;另一个英文网页从2007年后再没有更新。不过我在上面看到一个中国的联络电话,我打过去,现在我也不知道是不是XX高校……然后她说我给你另一个电话。然后我和另一個人谈了,那个人说,我们在巴基斯坦有中介……后来我付了中介1200美元……(P)

5.2 留学经历

1)课堂内。来到中国后,学生们很快发现在“异邦”土地生存和获得学业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首先体现在任课教师差强人意的英语水平上。中国式发音、有限的词汇量、难以理解的表达方式是学生们抱怨的主要方面。

80%老师的英语是非常非常差的。(J)

我觉得一些老师有英语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他们的词汇有限,只能用某些词……(T)

缺乏适当的语言能力支持,课堂授课往往成了教师独白。

我们从来没有小组活动。一直是老师讲,然后回家自己学习,考试……(M)

在极端的例子中,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被ppt朗读取代,教师“删掉 [幻灯片]图片……写满单词,然后开始读”,师生互动非常有限。

老师们好像……呃……电脑。他们只是教。如果你问他们问题,他们不明白你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他们也不能回答你的问题。……他们不明白我们的问题,或者他们试了,但是说不出来。他们只是读幻灯片。(R)

结果是学生坐在教室里,“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N),“瞌睡”(S),“在后面放音乐”,“用很大的声音聊天,整个教室都能听见”(M)。受访学生普遍认为上课是“浪费时间”(J),很多坦白如果出勤不计入成绩的话,他们会选择逃课,因为“掌握专业知识还得通过自学”(M)。

有受访者说他们刻意观察过同一位教师用中文做的相同主题的讲座,后者有更多的师生互动,授课效果也显然更好。这样的观察肯定了中国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但也让部分国际学生质疑他们在支付了相对于中国学生更高的学费后,没有获得同等质量的教育,被不公平的对待了。

我的一个朋友在汉语班学习,我想要做一个比较。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师本身的问题吗?还是语言?然后我发现是语言。(G)

所以我觉得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教育质量是绝对不同的。在加拿大不管国际生或当地生是没有区别的。(M)

积极的方面是,所有受访者无一例外的称赞中国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态度,描绘老师平易近人、认真、欢迎问题、乐于提供帮助、对教学高度奉献。笔者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即便在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西方高校,随着对科研的日益强调,温暖的师生关系日渐缺乏,往往是国际学生抱怨的主要方面;在我国,教师的敬业精神弥补了语言的不足,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

老师都非常敬业。……如果你去问老师说,我能约个辅导时间吗?老师会说:“当然。”他们会安排时间和你见面。这就是我早些时候说的“敬业”的意思……因为他们确实意识到[语言问题],他们会说,“对不起,我的英语不好”。他们能够这样降低自己的身份,我非常尊敬他们。他们还说,我的语言不足以让我这样[流利的讲解],但如果你足够认真,我会帮你解决你的问题。就是这个原因,我们由衷觉得“谢谢”。我们有这样的老师,他们了解他们的不足,而且尽力弥补。(G)

在受访高校,和所有中国本科学生一样,每一级攻读学位的留学生都配备有一位辅导员。学生们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并不相同:有些人觉得自己像“小孩”一样被管着,缺乏自由与信任;大多数认为辅导员非常敬业,帮助他们提高汉语、关心他们学业发展,认为辅导员的支持对适应新的学术环境有积极的帮助。

他[辅导员]很棒。非常非常好。他的英语也很好,这有助于我们沟通,他尽最大努力帮助我们。………他花很多心思在每一个孩子的功课上,我不应该用“孩子”这个词(笑)………像今天他检查我们的[汉语]作业,他很认真纠正我的错误,告诉我不能这样写。然后他再花20分钟检查下一位学生。除了我之外,还有21名学生等着他。所以他是真正的关心我们,不是只是说好,你做完了。(D)

2)与工作人员的交流。留学不仅只是学习,生活中学生们面临着种种麻烦。在校第一年留学生被要求住在校内公寓,访谈中他们罗列了宿舍问题,包括马桶漏水、地毯陈旧、单间宿舍有限、网速缓慢。与中国工作(管理)人员解释清自己的需求并不容易,问题的拖沓处理往往让学生觉得前者效率低下和作风官僚。以下摘录还显示,与工作人员的交流让学生感到自己被视为缴纳高额学费的“现金乳牛”,不受欢迎、被忽视,整体就读体验受到负面影响。

至少在我们这个校区,我看到的是……他们[工作/管理人员]并不在乎外国人。管理人员(停顿)还可以,但是我想他们主要为了钱而工作,而不是真正为学生考虑。(C)

另一段摘录则含有明显的种族主义语言,暗示来自海外的国际学生,就学高校不是他们的“家”,也不会成为他们的“家”,这样的话语与拥抱多样文化、倡导平等尊重的人文精神,及促进文化理解、培养世界公民意识的教育主义国际化背道而驰。

有一次我们去办公室,我们跟他们说我们想改一下考试时间或者房间问题什么的,我记不清了。你知道他们怎麽回答我们的?“如果你在这儿觉得不舒服,回你自己家去”,他们就是这麽告诉我们的。(K)

让情况变得更糟的是,学生认为并非所有的管理规则都有明确、充分的书面解释。例如 F谈到她对住宿缴费的困惑,提到管理员收取她超过限额的电费但是拒绝提供收据的经历。管理制度透明度的缺乏,可能直接导致留学生与工作人员间的相互误解。在笔者的访谈中,受访者怀疑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被工作人员差别对待,认为处在金字塔结构顶端的族群,包括欧美与华裔学生,受到优待;也有学生认为优待是因为有人“桌下给了钱”(J)。这样的质疑——不论是否依据事实,抑或仅仅是学生间的传言——本身是非常严重的,显示了至少部分留学生对我国工作(管理)人员基本信任的缺失。

3)社会经历。校园外,由于与众不同的肤色和外貌,留学生走在街上备受注目;在餐馆用餐或旅游经常被人不经允许拍照。这样的遭遇相当困扰那些此前没有海外经历的学生,在访谈中,笔者清晰地感到学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被定位为社会的少数族裔,以及由此产生的冲击:他们一方面视中国当地人为“文化他者”,同时也觉得自己被对方视为“他者”,对不可避免的交流与文化碰撞感到无措,甚至恐惧。

……有一次一位妇人跟着我们,从我们下公车就跟着,直到我们上了另一辆公车。她就这么一直跟着我们。后来有人加入了她,后来事实上有一堆人跟着我们。起初我想我们要被打或者被抢劫。我们看见了一位警察,就试着跟警察交流,我们说 “我们很需要帮助”。警察过去问“你们想要干什么?”“哦,他是一个黑人,我们没见过像他这样的人……”我们接着走,他们就这么跟着。他们一点也不避讳,这非常可怕……(P)

5.3 个人成长与变化

首轮访谈展现出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学位生,在求学第一年面对的学业与社会生活挑战,受访者的陈述也反映了他们在努力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经历的某些强烈的、并不都是积极正面的情感。一年后,筆者对同一组学生做了第二轮访谈,发现了一些变化。比如,学生们对教师更加宽容:英语仍然是一个问题,但学生普遍看到了老师为改进教学效果所做的努力。

现在情况变得好些了。我听说我们学校正敦促教师学习英语。上一次我抱怨过老师的英语水平,现在看来他们正在改进……(E134)

课堂以外,学生高兴地发现他们的汉语水平大为改善,受访者描述了他们如何能更好地运用汉语处理日常生活,尽管他们的汉语还远非地道流利。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因为语言问题不存在了。(停顿)问题还在,但是少多了。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情况开始慢慢变好……我可以自己翻译,我是说,不能大段的翻译,但是普通的表达像砍价啊没有问题。(E134)

现在,学生评价自己变得更豁达、更善于交际。很多学生交了当地的朋友,这些朋友会在他们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部分学生与中国朋友频繁互动。特别是与当地友人的交往让所在的城市开始带给留学生“家”的感觉。

我想说他们习惯我们了。他们认识我们。2、3天前一位摩的司机说……他认识我,说我经常坐他的车……我想我们总是去相同的地方,我们去的地方越来越多,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我们。(E114 B)

我喜欢出去交友。我喜欢足球。我认识香港和本地朋友……我们可以一起到中国各地旅游,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谁有什么问题,他们会给我打电话。我有很多朋友,我几乎可以解决任何的问题。 (E170)

与当地人的沟通,也帮助学生形成了对中国社会新的理解。以下摘录反映——其实访谈中有很多类似的陈述——学生变得能够更加灵活的理解“差异”,更善于批判与反思文化刻板认知,也越来越能够正面欣赏留学城市和当地群众。

我喜欢这儿的原因是……这儿的人们很欢迎我们,能够接受外国人。我看见他们对我们非常感兴趣。他们不是想杀你,或者其他什么。他们只是想看看你、了解你。在这儿你逐渐学着欣赏。(E178 & E182 B)

中国人非常的友好,很欢迎我们……来这儿最棒的是,作为一个穆斯林,你不用担心被别人妄加评判。这是我觉得我们喜欢中国的最重要原因。(E134)

6 结论与建议

本项长期跟踪研究的阶段发现说明,我国高校在国际学生,特别是亚非国家学生中享有良好的声誉。中国高等教育对毕业生就业与竞争力的可能的促进,是国际学生选择我国高校就读学位课程的重要原因。聚焦个人的定性访谈分析发现,在我国求学期间,大多数国际学生能够适应新的学习与社会环境,跨境学习可以加深学生的跨文化理解。本项研究的参与者在开始他们的中国之旅时,兴奋、好奇,更带着对这片陌生土地的无知、偏见,以及由此引起的焦虑甚至恐惧。两年的学习生涯逐渐让学生开始跨文化理解、反思曾经持有的文化偏见,加深了对东道国的感情依赖。他们逐渐提高的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有助于最终学业的顺利完成。

然而国际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不是线性的、必然的;正相反,个人、机构与社会因素均可能影响学生的适应与转变。从焦虑到适应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个人,也正因此笔者看到在同一群体中个体学生的适应程度并不相同。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职员工。学生的汉语能力、专业课程学习强度、居住场所(必须住在学校宿舍),决定了他们至少在入学第一年与当地群众的深入交往十分有限。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教职员工不仅仅是教育者,更是学生联系校园外社会的重要窗口。任课教师曾经是学生就学伊始焦虑的重要来源。课堂上学生的困扰曾经是早期访谈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至少部分学生认识到教师在改进教学效果上所付出的努力。教师与年级辅导员的敬业与奉献、温暖的关怀与支持不仅帮助学生语言与学业进步,更辅助他们建立了在东道国的归属感,克服了原有的文化偏见,增进了对中国的理解与尊敬。

也正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审视自己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增进跨文化理解中可能和应该扮演的角色。这里需要重申一个立场,即应该避免使用“文化惊诧”来描述国际学生在留学初期的情感焦虑。这一概念可能让高校认为负面的情感回应是不可避免的、因而错失推进更积极的跨文化经历的可能;事实上,学生所遭遇的困难往往不是“文化”的,而是“跨文化”的问题。跨文化适应焦虑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之前没有海外旅行经历、留学前对东道国(教学)文化与社会环境缺乏基本了解、文化与语言学习不是主要留学动因;尽管如此,需要注意的是留学早期的负面情绪可以固化学生持有的偏见。本研究中部分教师差强人意的英语语言能力、后勤与管理人员拖沓的问题处理与官僚作风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批评。校园内负面的交流经历,困扰了这些本来就远离父母、相当敏感的“孩子”,加重了他们的不安全感、焦虑与失落,这样的经历还可能影响学生对校园外被“他者化”遭遇的负面解读,加深对于所在國群众“文化他者”的排斥心理。我国高校进一步推进人文与教育主义国际化、辅助更积极的跨文化经历任重道远。

最后,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流,特别是与国际学生相关的交流,至关重要”[9],要实现增进的跨文化理解,需要政策制定者、高等教育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政策制定者应区分扩招留学生背后隐含的以利益为主导的,与以人文、教育为主导的国际化动机,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跨文化理解与国际主义精神。大学应认识到留学生在校园外感受到的社会隔膜可以影响到学生对整体留学经历的评价;社会排斥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文化偏见的固化和民族主义心态的加强。因此,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与其所在地方的国际化进程紧密联系;前者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更积极的承担公共教育责任,为更广泛的社会态度的转变贡献力量。

当务之急,高校应进一步调整国际化战略,加速教职员工的国际化转变:教职员工应努力挑战任何形式的偏见与种族/民族主义倾向,转变心态,视国际学生为“资源”而不是 “麻烦”,在帮助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语言交流是促进跨文化理解的最基本技能,英语依然是世界最重要的学术与教学语言,英语能力的不足是我国教职工与国际学生跨文化沟通的最重要障碍之一,解决的方式包括提供更多的语言培训机会、教职工的长期努力与双方的互谅理解;留学生相关管理要求与规章制度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应更公开透明,各级后勤与管理人员应更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根据问卷与访谈结果,认真反思、调整工作方式。一个“全纳”的国际校园,不仅仅反映在扩大招收的国际学生数字上,更是不同文化与民族师生的融合、国际学生归属感的形成、差异与多元化受到理解与尊重;要实现这样的基于人文精神的、回归教育本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需要依靠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员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Yang R.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sation:its meanings,rationales and implications[J].Intercultural Education,2002,13(1):81-95.

[2]教育部.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EB/OL].(2012-02-28)[2013-10-2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202/131117.html.

[3]Project Atlas.Project atlas:trends and global data[EB/OL].(2011-2-26)[2013-10-28].http://www.iie.org/projectatlas.

[4]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EB/OL].(2010-09-21)[2013-10-28].http://202.205.177.9/edoas/website18/52/info1285655371911352.htm.

[5]Knight J.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Knight J,De W H(Eds.).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Pacific countries,Amsterdam: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1997:5-19.

[6]Knight J.Internationalisation remodeled:definition,approaches,and rationales[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4,(8):5-31.

[7]Scott P.Massifi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M]//Scott P(Ed.).The globalisationof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108-129.

[8]Yang R.Openness and Reform as Dynamics for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a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Higher Education,2004,(47):473-500.

[9]Eisenchlas S,Trevaskes S.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Som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M]//Liddicoat A,Eisenchlas S,Trevaskes S(Eds.).Australian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isating Education, Melbourne:Language Australia,2003:87-102.

[10]Sanderson G.A Foundat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Academic Self[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8,(12):276-307.

[11]Sanderson G.Existentialism,Globalisation and the Cultural Other[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2004,(4):1-20.

[12]Turner Y,Robson S.Internationalizing the University[M].London:Continuum,2008.

[13]De V G,Case P.Rethinking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agenda in UK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2003,27(4):383-398.

[14]Newman J H.The Idea of a University[M].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2.

[15]Stier J.Taking a Critical Stance toward Internationalisation Ideologies in Higher Education:Idealism,Instrumentalism and Educationalism[J].Globalisation,Societies and Education,2004,2(1):1-28.

[16]張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比定义更重要-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简奈特[EB/OL].(2013-08-01)[2013-10-28].http://www.cssn.cn/16/1602/201209/t20120917_101219.shtml.

[17]田美,杨瑞英.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化个人 美国留学生在华经历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2,4

[18]Tian M,Lowe J A.Intercultural Identity and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s of American Students in China[EB/OL]//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3-08-19)[2013-10-28]. http://jsi.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3/08/19/1028315313496582.abstract.doi:10.1177/1028315313496582.

作者:田美

第二篇: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已逐渐成为当今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不言而喻,也必然要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文化教学要成为汉语教学的主流或主要内容。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进行汉语言文字教学。文章从四个方面就汉语教学中所伴随的文化教学进行了清晰的说明:(1)选取哪些文化内容和文化点?(2)所选取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点前后该如何安排?(3)采取什么样的呈现方式?(4)我们该持有什么样的呈现心态?文章特别强调:国人形象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

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国人形象

H195;G125A007906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在近代饱经蹂躏与欺压而现在正在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和平大国,既拥有光辉灿烂而又神奇深邃的古老文化,又有多姿多彩、各民族交织、中外交融的现代文化。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希望将自己所特有的文化及其观念推向世界,并都竭尽全力努力为之。我们国家也需要这样做,需要将我们中华文化融入国际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中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已逐渐成为当今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不言而喻,也必然要承担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责任。其实,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家就意识到,汉语教学必然同时伴随着文化教学,并开始认识到,文化应区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汉语教学所伴随的文化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更需侧重于交际文化。

然而,时至今日,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诸如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应占什么地位,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应是什么关系,文化教学应选取什么样的内容,在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应呈现什么样的心态等,目前人们在认识上不是很清楚,也不是很一致。同济大学举行“汉语国际传播:跨文化视域下的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10月2526日),专门讨论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言与文化问题,并准备开展带有一定学术争辩性的学术对话,这无疑将有助于大家对上述诸问题的进一步明确,以利于汉语教学和文化教育。

一、 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本文所提到的汉语教学,包括以前说的对外汉语教学、现在说的汉语国际教育和针对华侨华裔子弟开展的华文教学。汉语教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关涉到汉语言文字学、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以及文化、艺术和其他某些学科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其核心任务与内容是汉语言文字教学,其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让国外愿意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学习、掌握好汉语,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因此,汉语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怎么让一个零起点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尽快、最好地学习掌握好他希望学的而且是应该学习掌握的汉语。”

为什么要强调汉语教学必须以汉语言文字教学为核心任务呢?理由有三:

第一,汉语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设法让外国汉语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尽快、最好地学习掌握好汉语。有人强调要通过汉语教学让外国学生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想法当然好,但是,如果外国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过不了关,他们怎能了解、研究中华文化?

第二,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或者说大多数是汉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

第三,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靠学好并掌握了汉语,特别是学好并掌握了汉语书面语的外国学者,由他们来向自己的国人介绍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切实做好汉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正是为了更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

因此,汉语教学的基础教学、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汉语言文字教学,尤其在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中。从整体上来说,其他学科方面的教学都是为国外汉语学习者更好学习掌握汉语言文字服务的。

总之,想方设法帮助外国的汉语学习者尽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好汉语,特别是汉语书面语,这是汉语教学自身担当的最主要、最直接的任务。我们决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二、 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应放在什么位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教学必然会同时伴随着文化教育,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特别是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需要重视跨文化交际问题,汉语教师也需要有文化的头脑。但是,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应放在什么地位?早先媒体就曾炒作并宣传:“汉语教学是手段,传播中国文化才是目的”,“不能只讲授语言的应用,而不深入到文化的内涵”,“外国人要学的是中国文化,不是汉语”,等等。(李泉,2012)最近又有一种意见说,汉语教学的重心应由语言教学转向文化教学。而现在无论汉语教师培养还是华文教师培养都有一项要求,那就是起码要掌握一种文化技艺,当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更是普遍地大搞文化技艺活动,乃至高校面试硕士生或博士生时,竟出现了考生都带上一把剪刀或带上一长条红绸带什么的这样的情况;国际汉语演讲比赛文化技艺也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这些看法、这些做法,很抢眼,但我认为并不正确。

确实,汉语教学必然伴随着文化教学,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要让文化教学成为汉语教学的重心或主流,更不是要用文化技艺来冲击乃至取代汉语言文字教学。我很同意李泉教授(2011)下面这一看法,“要恰当地评估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汉语教学跟其他外语教学一样,是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功能,文化教学不宜喧宾夺主。过于强调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功能,是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误解,是对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功能的扩大化、理想化、超负荷化”。而杨国章教授早在1991年就指出,“语言教学的重心是解决语言学习问题,这一点什么时候也不能动摇。我们要重视文化因素,这是立足于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言的。……但不能把语言课变成文化课,否则,就冲淡了语言教学,喧宾夺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曾在孔子学院任教的蒋向艳和陈捷(2010)二位老师合作撰文也指出:“过多的中国文化介绍占据了大量的授课时间,致使汉语教学进度极其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继续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感到没学到什么东西,没什么进步,很容易放弃。可见汉语课上过多地介入中国文化的介绍会搅扰学生对汉语本身的学习、记忆和运用。”再说,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正如北京语言大学赵金铭教授(2012)所指出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应该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这样的文化教育才能深入骨髓。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要从这方面去下功夫研究,而不是像目前那样表面地开设一些文化课、搞些文化技艺那样的一种做法。目前这种做法只是一种浮躁之举。如果按照前面所说的那些错误导向来开展汉语国际教学,不仅会大大削弱汉语言文字的教学,而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既非策略之举,更非科学之举,反倒有损中华文化的传播,引起一些国家的反感与不安。西方各国,他们在海外分别开展的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的语言教学,同时都伴随着文化教学,包括他们的价值观教学,可是我们不妨去考察、研究一下他们的教学与教材,是不是像我们那样做的。我们需要换位思考。

我们的老前辈吕叔湘、季羡林、朱德熙等先生都不约而同地曾这样强调过:“首先要教给外国汉语学习者的是汉语本身。”(李泉,2012)季羡林老先生还特别说了那么一段话:“我们首先要送去的就是汉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汉语是‘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中华民族古代和现代的智慧,也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中国人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外国人要想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必须首先抓汉语。为了增强中外文化交流,为了加强中外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我们首先必抓汉语。因此,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首先送出去的也必须是汉语。”(季羡林,2000)季老先生的话明确告诉我们:汉语教学要汉语先行,而非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将适得其反。我想,只有达到老前辈们所说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做到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双赢。

三、 汉语教学中中华文化的呈现内容、方式与呈现心态

文化,其含义是很广泛的。到底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大家看法不一定一样。就我个人认识而言,并参考陈光磊(1992)的意见,中华文化似可包括如下诸方面:

物质文化:如秀美山川、地理风貌、诱人的风景区、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建筑、产品(特别是传统产品)等。

思维文化:这是民族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某种信仰,主要是指哲学思想、思辨方式、宗教信仰,也包括诸如说时间、地点的方式(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计数称量法、方位定法等。

艺术文化:如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和雕塑(包括石雕、瓦雕、木雕、泥塑、糖人)、剪纸等工艺产品。

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习惯,包括酒文化、茶文化以及主要菜系等,也还包括饮食器具等。

健身文化:主要指中医中药、针灸、按摩推拿,以及武功、拳术等。

习俗文化:即贯穿在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本民族所特有的习俗,包括婚丧喜事,以及亲友称谓和会话语言规约(包括称呼、问候、询问、道谢、致歉、告别、赞同、拒绝、打招呼等表达法)等。

心态文化:即一般所说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

历史文化:这除了实际的国家、民族的实际历史外,还包括历史上那些渗透着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的职官制度、典章制度、文学经典以及传统节日等,也包括渗透于文化之中的并不断发展而逐渐积累成的、打有时代烙印的成语典故、警句格言等。

汉字文化:这是中国文字的特点带来的,如中国的书法、中国的谐音字画(赵华2012)、中国的印章等。

体态文化:有些带有共同性,如伸大拇指,表示称赞、叫好,伸小拇指表示渺小、微量,伸中指表示辱骂;而更多的是有差异的,如用手指在太阳穴旁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而据说在美国人眼里,这一体态则表示发疯。

以上所述,有的会是交叉的,如古建筑,既可视为物质文化,也可视为艺术文化;再如书法,当然是汉字文化,也可视为艺术文化。20世纪90年代张占一(1991)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事实上所有文化都可以说是知识文化,其中一部分与会话交际理解密切相关,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譬如某些思维方式、某些习俗、某些语言规约等,这部分可视为交际文化。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彼此不是分立关系,而是包含关系。

文化:从时间跨度说,一般可分为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

以上所述,不一定说得很全,但大致如此。汉语教学中所伴随的文化教学,我们需要考虑的是:(1)该选取哪些文化内容和文化点?(2)所选取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点,前后该如何安排为宜?(3)该采取什么样的呈现方式——是开设文化专题课,还是编作汉语教材的课文?如果开设文化专题课,开几门课?开设什么样的课?(4)我们该持有什么样的呈现心态?现在说实在的都还不是很有底,都是根据教材编写者自己的认识与想法在做,尚缺乏必要的一致的看法与规约,难免成绩与缺憾并存。李泉教授(2011)曾对当时一些重要的汉语教材包括文化教材,从文化教学的视角进行了很好的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很有见地。

文化内容、文化点的选取,文化内容、文化点的前后安排,如果不加研究只是凭想当然,不可能真正达到有效的或者说最佳的文化教学的目的。今天,在上述四个问题上我没法提出具体的意见与看法,因为没有研究。但我觉得有些问题值得提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与思考。

首先,我国的古代文化是很辉煌,但不能光展现古董,很需要展示当代文化,甚至包括我们的春运和高铁、跨海大桥等,以呈现我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变化为主。内容的选取,除了考虑让外国汉语学习者对中国与中华文化有个大概的、最必需的但又比较正确的了解外,更多地要考虑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需要。

其次,文化内容主要应该通过汉语课的课文来呈现,以便对外国汉语学习者起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因此,课文内容的选取尽可能精当,课文内容的设计要有创新性《博雅汉语( 准中级,加速篇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十四课《采访孔子》,就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编写得不错。。课文的前后编排要尽可能合理、科学。也可以适当开设文化专题课,但不宜过多,最多三门:《中国概况》、《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学》。甚至可以合并为两门,《中国文学》合并到《中华文化概说》。文化技艺,在中小学可以适当教授,以引发孩子学汉语的兴趣,但也要适度。在大学,只能作为课外活动来教。

再次,文化的呈现心态很重要,一定要摆正。我们既不要一味迁就、迎合外国某些汉语学习者的猎奇心态的需要,也不能不考虑外国汉语学习者的合理需求。不取“宣传”、“说教”的态势和做法,不强加于人。在这方面要去“泛政治化”心态。“对己方文化不炫耀、不自美”,“对他方文化不贬损、不排斥”。2005年某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教材中,有篇课文名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课文中有这样的话:“事实上,在今天,西方文化已经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样子。……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出现了很多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比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全球气温变暖、淡水资源匮乏、森林被过度砍伐、江河湖海受到污染、动物物种不断灭绝、新疾病频繁出现等等,所有这些都威胁着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21 世纪应该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这样的言辞明显含贬损之意。在我们的汉语教科书中,“要树立一个开放的中国形象,一个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愿意与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待的中国形象”。总之,在汉语教学中,“文化呈现应取平和、务实、超然的心态”。(李泉,2011)

四、 国人形象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播,一定的宣传当然需要,但最后能否达到如愿以偿的有效传播,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他人是否需要,海外各国是否需要;二是文化自身对海外各国的吸引力、感染力,国人形象对海外各国是否有吸引力、影响力。后者是达到有效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

最近听了李宇明教授在复旦大学所做的一个题为“汉语传播的国际形象问题”的报告,很受启发。李宇明教授说,18、19世纪直至20世纪“二战”前,法语几乎成了国际通用语,特别是在各国上层人物和知识阶层中。原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笛卡尔等创造的灿烂的法国文明让人羡慕。“二战”后,法语逐步为英语所替代,英语几乎成了国际通用语。是什么吸引世界各国都转向学英语?是现代化、国际化造就了英语的实用性。“实用战胜了高雅”,于是英语几乎成了全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的无形的支柱。李宇明教授所说的情况值得我们深思。汉语要有效走向世界,中华文化要有效向国际传播,就得靠我们国家、我们国人的形象。跟我们自身直接相关的,就是有赖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特别是出访的中国人和我们的汉语教师自身的形象,包括言谈举止。出访的中国人和我们的汉语教师就是中华文化的形象大使,就是中华文化的窗口与镜子。可是目前我们有些国人、有些汉语教师在海外的表现,实在与我们国家和平发展的整体国家形象极不相称。那些人在海外不遵守当地的规约和习俗,大声喧哗,随地扔垃圾,处处摆阔,有意无意地呈现某种傲气和霸气,等等。这怎么能吸引世界各国来学习汉语、来了解、享受中华文化?不错,现在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正如李宇明教授所指出的,这是由中国腾飞的经济、中国的“经济红利”所吸引的。然而这只能吸引少部分人。所以李宇明教授强调指出,汉语和中华文化要向世界传播,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李宇明,2014)我非常赞成李宇明教授的这些意见。确实,国人形象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

陈光磊.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2] 季羡林.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M]//张德鑫. 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蒋向艳,陈捷. 法国巴黎中学汉语教学状况及分析[C]//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李泉. 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 世界汉语教学,2011,(3).

[5] 李泉. 国际汉语教学:学科与事业[R]. 北京: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2012.

[6] 李宇明. 汉语传播的国际形象问题[R]. 上海:首届汉语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 2014.

[7] 杨国章. 文化教学的思考与文化教材的设计[J]. 世界汉语教学,1991,(4).

[8] 赵金铭. 国际汉语教育的本质是汉语教学[R]. 北京:汉语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 2012.

作者:陆俭明

第三篇: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

摘要:当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差距,为此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应积极采取战略措施,树立长远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目标,完善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政策,扩大国际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教育服务市场。

关键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措施

一、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背景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三个核心概念之一,是指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视野与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功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各所高校都应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了解各国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来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具体多样的高等教育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模式,使得高等教育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与世界接轨。经济的全球化让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对世界的影响也越发深远。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也称世界教育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的国际化与国际间服务贸易相结合的产物。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给教育事业发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发达国家的国际教育已成为本国服务贸易的重要部门,全球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额每年已高达300 亿美元以上,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更多国家的大学和政府把对外交流上升到战略部署的第一要位,从而推动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近况及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近况。目前我国正将教育服务贸易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虽然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但是我国坚持教育体制改革,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的人数和外国教育者来中国任教人数增加的同时,国外留学生在国内留学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并且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合作。其大致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留学教育进展状况,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共派出留学人员总数为90.3万人,学成归国大约有22.2万人,仅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高达41.39万人,相比较2012年增长了3.58%。另一方面我国在接受国外留学人员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1950年到2007年我国接受的留学人数已超过124万。统计表明我国接受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是稳定发展的,接受留学生的能力明显增强,由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另外,中外合作办学也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表现,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我国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批注设立的办学机构已达260个以上。截止2014年10月,全球已建立471所孔子学院和730个孔子课堂,这正体现了我国教育机构到国外的办学活动取得了空前突破。

2、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面临的问题。第一,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格局不平衡。我国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除了受到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条件制约外,还有其自身原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教育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于以往有所增加,但与国际标准水平相比,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较低,远远跟不上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要求。第二,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不高,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指出,我国与世界上人均收入相近的国家相比,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占GDP的总比重仍然偏低,其中外资主要体现在卫生、体育、文教、科学研究技术等领域。第三,我国教育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教育服务常常被人们视为公共产品,而市场机制的作用又往往被排斥。各类民办高校的自行组建发展主要是针对政府对教育投资分配的不公,市场意味着产权和竞争,教育服务市场也不例外。在受到产权制度和竞争机制缺失的影响以及教育处于卖方市场的条件下,教育服务贸易的提供者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去提高教育收益和改善教育品质,这是我国教育服务低端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匮乏的重要原因。第四,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同度不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学位国际认同度较低是制约我国国际教育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的瓶颈,也是国际教育进口贸易规模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对策

1、 首先应该解放思想,向国际化转变,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问题。树立全新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理念,才能在突破和创新的基础上切实发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以此缩短我国与教育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根据WTO有关教育服务贸易的规定,在既考虑国际惯例又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来发展教育服务业。与以往不同,当今的国际教育服务已经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方式存在,所以我国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及时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把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作为发展学校的重要途径去审视。明确其战略地位和重要性以及给我国教育行业带来的益处,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为最终目的来看待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2、扩大国际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锐不可当,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显得更加频繁,从而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国外优秀先进的办学经验,提高我们自身教育水平。随着教育贸易承诺中限制的减少,我国应大力鼓励优秀教师和学生去国外的互访学习,激励本土教育机构同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吸收先进知识,以此加速我国国内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积极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由其应支持鼓励我国高等学校和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采取多种合作办学形式,加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人才,使这些人才能够缜密地考虑影响我国各级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细节,为教育决策出谋划策。同时将教育服务贸易竞争机制引入,形成你追我赶的优良竞争态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影响,无论发展何种贸易形式,都必须遵循有效市场和行业运行规律,当某个产业处于卖方市场或者垄断地位时,这个市场往往是无效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甚至有可能受到损害。教育服务贸易也不可能例外,因此,我国要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必须引入竞争机制,良性的竞争是发展的动力。

3、突破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增强出口竞争力。积极调整相关政策,以此来吸引境外消费,加入WTO之后,各行业各领域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留学趋势也将逐渐内地化、低龄化。以吸收来华留学生为契机,完善现有留学生政策,为留学生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可以适当放宽留学生的年龄限制,对于特困学生可尝试贷款和助学金制度,降低留学生打工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增加国家奖学金数量和金额,尽早对留学生实行“国民待遇”,创设适合国际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宽松环境,充分考虑来华留学生的就业、移民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4-179.

[2]邓国清.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外教育研究,2008(11):45-47.

[3]徐坚.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商业时代,2009(10):58-60.

作者:於鸿

上一篇:节能建筑论文范文下一篇:安全工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