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文全称:China–ASEANFreeTradeArea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篇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摘 要: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10年1月1日建成,那么发展现状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贸易形势如何抓住机遇,发挥好自由贸易区的优势,这是双边或多边都该关注和研究问题。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 贸易额 问题 对策

双边与多边自由贸易区谈判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新的亮点,自WTO成立后,在推动多边自由贸易方面进展不尽如人意,而各个国家组建自由的贸易小集团,为本国贸易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一个折射。

背景:2006年多哈谈判以失败告终,这使得WTO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权威地位和管理者角色受到严重质疑。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贸易的萎缩,各国贸易摩擦不断,尤其是最大的贸易国—美国,却一次次反倾销反补贴的名义滥用“733条款”,以达到保护本土企业的目的。世贸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能够改变格局,也没用有效处理的方法。而中国与东盟各国成立自由贸易区,显然希望能在未来的贸易秩序中,增加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行业在全球贸易领域的分量。其涵盖了东盟十国,惠及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现状

1.贸易额呈不断增长态势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税降至0,减少并取消贸易壁垒,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使得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欧美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下降情形下,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不断增加。2013年,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额4436.1亿美元、增长10.9%。而且“中国—东盟”双方达成的官方协议是要在2020年达到1万亿美元,今后8年新增双向投资1500亿美元。同时,全球经济复苏形式状态良好,增长动力有所加强,支持了我国与东盟贸易伙伴稳步增长。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正在打造中

除传统贸易外,中国与东盟在旅游、教育、医疗与金融等服务贸易的合作也在深化中,近年来一些东盟国家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港口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中方企业在东盟投资提供条件。下一步中国—东盟合作将继续向服务贸易拓展,向海上合作、互联互通、产业园区以及打造产业链等方面拓展,从“黄金十年”的基础上,要迈向“钻石十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正在全力打造中。

中国政府出台促进中国—东盟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

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加大了企业信心,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份额提升、结构优化。2013年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和东盟将继续深入落实已出台的稳定外贸增长政策,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双边外贸企业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同时挖掘出口新增长点,大力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中国—东盟的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东盟贸易中存在问题

1.数据显示贸易额增速放缓

一季度,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1052.2亿美元,同比增长4.9%,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速15.5%,贸易增速明显放缓。近期,中国受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低于预期都导致了双边贸易额放缓。

2.“中国威胁论”给中国东盟贸易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中国经济日益强大,一些西方国家一直不負责地宣称“中国威胁论”,中国崛起会对东盟国家造成威胁,并且称霸。虽然东盟国家在文化上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但由于政治原因,东盟国家在历史上一直对中国心存芥蒂,担心中国强大会对他们造成军事威胁。虽然这些言论荒唐经不起推敲,但也确实是对中国东盟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对健康的贸易关系的建立非常不利。

3.领土争端引起越南暴乱,中国企业损失惨重

5月中旬,南海领土争端致使越南多地发生大规模排华暴乱,此次越方不法分子发起的暴乱针对外国投资者和企业。这件事情造成中方企业经营终止,人员与财产损失巨大。当前越南已迫使不少包括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等在内相关的制造厂,停止生产。此次暴乱事件对中国与越南贸易影响巨大。

三、关于推动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1.改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结构

中国在与东盟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应当考虑东盟国家创新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现状。因此中国应当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的产品以减少和东盟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以及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摩擦;同时,生产知识密集型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附加值,从而可以获得比低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利润。另外,中国可以扩大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向东盟输入有较强竞争性和技术性的产业,一方面可以解决东盟的一部分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东盟国家的生产水平。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减少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摩擦,同时可以增进与东盟国家的相互信任,从而扩大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规模。

2.促进与东盟国家的相互信任与交流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应当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从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各自发挥自己的区域优势,在促进双方贸易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增强双方的相互信任。同时,我国拥有巨大的未开放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中国应当积极扩大东盟产品在国内的消费需求,同时也要积极开阔中国产品在东盟市场的市场需求。因而要求在与东盟的贸易过程中需要采用灵活的方法,因地制宜,中国应当提供资本和技术支持,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以及管理活动;而东盟则应发挥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配合中国的技术资金支持完成合作,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的目标。

另外,中国应当发挥广西南宁作为中国东盟贸易前锋的作用,应当把南宁建设为不仅仅作为中国东盟贸易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城市,同时应当扩展南宁的其他职责,比如中国东盟贸易投资洽谈会、中国东盟贸易论坛等等其他关键性作用。把南宁作为贸易合作的跳板,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

3.加大宣传,以实际行动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中国威胁论”一直是某些国家为了阻碍中国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宣传的一个口号,但确实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实际上,中国的发展一直以“平等对待,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在政治活动中不搞“霸权主义”,在经济活动中更是积极帮助弱小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这些都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但是中国还应做好在国际中的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会,以和平大国的姿态来证明中华民族的崛起。同时要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加深与东盟、非洲等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扩大对其他国家的帮助扶持,深化彼此的相互信任和交流。

总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打造我们贸易大国的重要手段。同时我们也要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建立起合理的贸易模式,而中国—东盟自贸区则是一个很好地典范。合理的政策手段可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增速放缓的现状,维护东南亚稳定的贸易结构,需要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联手,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万灵. 何传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于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的战略构想,东南亚综合杂质,2013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3[M].中国对外贸易

[3]古小松.中国与东盟交通合作战略构想[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作者:刘寒 王胜

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篇2:

中国—自由贸易区贸易的贸易现状分析和发展展望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文全称:China–ASEANFreeTradeArea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双方的经济状况与贸易地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未来中国和东盟的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状况;互补性

1.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规模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对话进程。24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迅速,经贸合作不断推进,中国和东盟已发展为重要经贸伙伴。1991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仅63亿美元。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双方贸易往来不断增加。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双边贸易额超过200亿美元,2001年突破400亿美元。2002年,中国与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这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2004年,双边贸易额实现历史性突破,达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千亿美元的目标。2007年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达2026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全面建成,成为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12年,雙边贸易额超过4000亿美元,是10年前的7.3倍。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超过4800亿美元,同比增长8.3%,比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增速高出4.9个百分点。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还是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2014年,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成为中国在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双边贸易中,缅甸、越南、菲律宾是贸易增速最快的三个国家。中国与东盟国家双向投资额为124.05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中国在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和新加坡四个国家中的投资实现增长。

中国和东盟是互利共赢的好邻居和好伙伴,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双方政治互信加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进程加快,经济融合加深,双方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在双边的贸易方面,2014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是480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23%,高于全国外贸总体增幅近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是2243.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对东盟贸易约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2%。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目前,东盟国家正在加大互联互通力度,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这与中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和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倡议高度契合。2016年,中国-东盟对话关系迎来25周年。中国和东盟的合作迎来新的机遇。双方正努力争取实现2020年双边贸易额10万亿美元的目标。

2.中国东盟的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外贸系数”。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即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和许多东盟国家出口型经济占国民经济的很大比重,对外贸易的依存度高。如图1所示,2013年,中国外贸易依存度达到25.5%相比较2007年的外贸依存度66.27%已经降低,这是由于中国经济转型相关,东盟10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为65.64%,东盟内部过半数国家超过了50%,如新加坡195.76%,是这11个国家中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马来西亚80.10%、越南83.75%、泰国、文莱、柬埔寨都达到60%以上,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的菲律宾、印尼、老挝、缅甸达到了20%左右。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对外贸易上依存度依旧很大。对于中国自贸区的建成使得双方彼此依赖,从而减少对欧盟、美国等国家的依赖。

3.中国与东盟间贸易的结构和特点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间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和轻纺产品,从东盟进口的主要是原料性商品。2007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和附件、矿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和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这五类商品的进出口金额占较大比重,至2015年进口方面,2015年9月,中国自东盟主要进口的前五位产品是:电子、机械、矿物燃料、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塑料及其制品,累计进口额为116.55亿美元,占中国自东盟进口总额的67.49%。其中,电子是中国自东盟进口最大的产品,进口额为65.29亿美元,环比增长5.61%;其次是机械,进口额为16.88亿美元,环比增长8.97%;再者是矿物燃料,进口额为16.45亿美元,环比下降3.8%;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位居第四,进口额为9.75亿美元,环比激增819.81%;位居第五的是塑料及其制品,进口额为8.18亿美元,环比增长3.54%。

出口方面,当月中国对东盟主要出口的前五位产品是:电子、机械、钢铁、矿物燃料、船舶及浮动结构体,累计出口额为114.54亿美元,占中国自东盟出口总额的47.13%。其中,电子是中国对东盟出口最大的产品,出口额为53.29亿美元,环比增长8.09%;其次是机械,出口额为30.79亿美元,环比增长1.68%;再者是钢铁,出口额为11.53亿美元,环比增长5.68%;矿物燃料位居第四,出口额为9.59亿美元,环比增长28.04%;位居第五的是船舶及浮动结构体,出口额为9.34亿美元,环比激增83.14%。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间初级产品贸易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与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具有相似性。在双方在这些商品上存在互补性又存在竞争性。

从国别来看,9月中国主要进口的东盟国家是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累计进口总额达160.52亿美元,占中国自东盟十国进口总额的97.35%。其中,马来西亚是第一大进口国,进口额达45.86亿美元,环比增长1.33%;其次是泰国,进口32.87亿美元,环比下降3.83%;再者是新加坡,进口23.96亿美元,环比增长14.10%;越南位居第四,进口21.61亿美元,环比增长4.65%;第五是印尼,进口额为18.86亿美元,环比增长30.25%;自菲律宾进口最少,进口额为17.37亿美元,环比增长5.91%。

出口方面,同期中国主要出口的东盟国家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累计出口总额达231.59亿美元,占中国对东盟十国出口总额的95.3%。其中,越南位居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额达55.42亿美元,环比增长8.65%;其次是新加坡,出口51.38亿美元,环比增长26.77%;再者是马来西亚,出口35.54亿美元,环比增长0.28%;泰国位居第四,出口35.03亿美元,环比增长5.48%;第五是印尼,出口29.15亿美元,环比下降3.03%;对菲律宾出口最少,出口额为25.07亿美元,环比增长12.37%。

4.中国东盟间发展展望

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中国积极倡导打造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大力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流通、民心相通,并得到东盟绝大多数国家的赞同与支持。中国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对接,有助于东盟国家实现陆上联通、信息联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也有利于东盟国家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而且出现了与其相辅相成的新合作机制。2015年11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在中国成功举行,启动了包括中、泰、越、老、柬、缅等六国的“澜湄合作”进程,为提升次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東亚区域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区域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中国承诺将充分发挥亚投行、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等平台的作用;中方还将设立100亿美元的第二期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为有关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中国提出的这一系列倡议不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且与东盟国家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基础上,实现多方共赢,进而为区域的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

5.小结

中国-东盟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实际情况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越来越密切的贸易关系,这构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双方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基本降为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曾普胜.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研究[J].国际经济,2008,(09):24-26.

[2]孙婧.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翟旭柯.中国和东盟对外贸易结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D].西安财经大学,2011.

[4]潘青友.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07):73-75.

作者:柴亚杰

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篇3:

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对其快速发展态势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从物流政策、项目定位和融资规划角度对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物流地产;物流政策;项目定位;融资规划

“物流地产”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界定,大多数学者认为物流地产是物流业务的不动产载体,不仅包括为单个企业量身定做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分拨中心和物流仓库,也包括按照城市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物流地产是根据客户需求,建好物流设施后,返租给客户,并提供物业服务,实现稳定的资产回报;物流地产开发主体为房地产开发商、物流运营商、专业投资基金;物流地产的客户群主要包括制造商、零售商、物流公司。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定期在南宁召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和北部湾经济区启动建设等推动下,南宁市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物流总量规模不断增大,物流地产成为南宁市投资热点。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环境和发展态势,并对促进南宁市物流地产健康发展的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物流发展政策是促进南宁物流地产发展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充分发挥南宁作为自治区首府城市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强大的集散功能,集聚东盟和华南、西南、华中的物流资源,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运营商,构建区域性物流信息网络和国际化物流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商贸物流,把南宁全力打造成为国际区域性交通运输枢纽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提出加紧建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保税物流系统运行协调机制,探索海、陆、空保税物流领域优势互补的发展途径。提出加快建设和整合支撑国际物流与保税物流基础设施,形成集运输通道、物流园区、配送中心、通关口岸、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国际物流通道网络。随着《南宁港总体规划》、《南宁市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建设规划》、《南宁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南宁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南宁市道路运输业规划》、《南宁港六景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宁市公路网规划(2010-2020)》、《南宁商贸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规划的陆续出台,南宁市物流地产将呈现政策拉动需求的快速发展模式。

(二)产业环境: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是南宁物流地产发展基础

2010年,南宁市道路运输方面,营业性道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885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1054万人,同比增长13.51%;客运周转量167.34亿人公里,较上年同期增20.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4.04%;货运量完成1.66亿吨,较上年同期增0.33亿吨,同比增长25.01%;货运周转量完成245.33亿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增47.7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4.18%。水路运输方面,累计完成货运量1986.0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403.58万吨,同比增长25.5%;货运周转量累计完成53.89亿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增10.3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3.7%。港口方面,南宁市全港港口货运吞吐量共完成485.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1.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南宁市物流交通运输业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将对物流地产产生直接需求的拉动作用。

二、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态势分析

2010年,南宁市交通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投资99.45亿元,其中:道路运输业完成585257万元;水上运输业完成71762万元;航空运输业完成15656万元;管道运输业完成25883万元;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业完成23044万元;仓储业完成224945万元,;邮政业完成13536万元。到2011年初,南宁市基本完成四大物流园区的建设,为南宁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宁市加快各个专项物流项目建设进度,部分物流项目已经投入运营,部分正进行后续的建设工作,物流地产总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如下表:

三、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存在问题

(一)南宁市物流地产项目建设发展定位问题

虽然南宁市政府出台了《南宁市现代物流总体发展规划》,对南宁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大部分属于物流地产范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但是相关企业在进行物流地产项目投资建设时,并没有按照政府的发展规划来进行物流地产项目建设发展定位论证,而是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和利益驱动进行决策,忽视市场导向,忽略政府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导致物流地产项目规划不充分、征地困难、配套设施不全、重复建设严重,空置率较高、占地面积大和运营效率低,后期发展困难重重,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市场的需要。

(二)南宁市物流地产项目建设发展资金问题

物流地产开发建设存在投资量大,回收期长(一般情况,上规模的物流地产建设周期为3年,市场培育期2年,第5年才有稳定的营业现金流)、盈利渠道有限的特点,特别是南宁市物流产业没有成熟的产业供应链支撑,物流运营规模小,物流业务盈利低,导致物流地产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回收慢,资金短缺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政府支持物流地产建设项目政策既定的前提下,在进行物流地产投资前,要做好项目融资规划问题。

(三)南宁市物流地产项目建设管理机制问题

为了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南宁市出台了相关的物流投资优惠政策,特别是优先考虑审批物流地产项目土地使用权等。受到廉价土地的吸引,各类企业纷纷进入物流地产业进行圈地。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风险和自身能力评估造成盲目投资开发,缺乏前期的策划和论证,对风险估计不足,在没有行业了解和能力储备的情况下盲目跟进,导致了物流地产发展定位不准确,重复建设严重、规划不充分,造成了物流地产使用率和运营效率低下,物流地产网络不完善,没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严重影响南宁市物流产业的发展。

四、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建议对策

(一)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划投资物流地产

根据物流产业的政策规划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宁市政府《南宁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规定》,《南宁商贸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等相关物流产业政策以及即将实行的《南宁港总体规划》、《南宁市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建设规划》、《南宁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南宁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南宁市道路运输业规划》、《南宁港六景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宁市公路网规划(2010-2020)》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结合本身的资源优势,选择南宁市物流产业急需的和配套的物流地产进行投资建设,在政府的政策框架内进行优化选择,以便得到相关支持和优惠,减少政策风险。

(二)做好物流地产建设发展定位分析论证

物流地产是为物流产业发展服务的,做好物流地产市场的调研、分析和细分,建立特色鲜明的专业物流地产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南宁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着重发展铝加工、机械与装备制造成为主导产业,努力提升现代化工、轻纺、新型建材、特色造纸及纸品深加工、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大力促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区域性产业优势”,这些产业发展产生的物流地产需求是进行物流地产建设定位的重要方向。根据南宁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物流规划,南宁将这重发展建设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及其物流配套设施、江南物流园、金桥物流园、安吉物流园、南宁内河港口物流中心、南宁空港物流产业园区、南宁空港综合保税区、南宁地区县域物流分中心以及专业物流中心等。以这些物流重大项目作为南宁市物流地产规划、论证、发展和建设的重点,才能构建合理的物流地产网络,推动南宁市物流产业的发展。

(三)做好物流地产建设发展融资规划设计

一般情况下,大型物流地产建设期为3年左右,还需要2年左右的市场培育期,投资回收期为10年左右,合理资金供应和使用对物流地产项目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外,筹措资金的能力成为进入物流地产市场的门槛。物流地产的投资风险与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比较类似,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遇到国家金融政策调整导致融资方式和条件变化,势必会增加物流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资金成本,甚至造成资金链断裂,使得资产经营活动难以继续进行。因此,做好物流地产建设发展融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全球最大物流地产企业普洛斯,通过物流地产基金模式进行规模扩张。由于政策环境的不同,不能盲目采用普洛斯物流地产基金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借鉴采用商业地产融资策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可采用的融资方式有:银行贷款融资策略(注意资信体系的建设和企业信誉度提高,银行贷款可成为融资的主要来源);合作开发融资策略(寻找一家或几家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发,缓解自身资金压力、转嫁金融风险);利用外资融资策略(利用外资的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和国外间接投资);信托融资策略(借助权威信托责任公司专业理财的优势和运用资金的丰富经验,通过实施信托计划,获取资金收益)。

参考资料:

[1] 敬春菊,《山西物流地产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第5期。

[2] 陈建校,《我国物流地产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4期。

[3] 孟玉飞,《国内外物流地产发展对比分析》,科技创业,2008年第11期。

[4] 刘国庆,《我国物流地产理论研究现状及趋势》,商业时代,2007年36期。

作者:兰必近

上一篇: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课程设计论文下一篇:非法证据排除民事诉讼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