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自由行为类型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我国的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是基于现实需要和政策考虑而设立,但其欠缺正当的责任基础。外国的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多以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为其责任基础。引进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来解决我国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责任基础是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原因自由行为类型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因自由行为类型分析论文 篇1:

论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

摘 要 原因自由行为是德日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使自己处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并在该状态下实施了应以犯罪论处的行为的一种特殊行为情形。本文分析了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及可罚性的依据,认为要解决好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依据问题,必须合理消解其可罚性和行为与责任同则的矛盾和冲突。

关键词 原因自由行为 可罚性依据 同时存在原则

一、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起源于国外,对这一理论进行探讨时自然也需从国外的一些学说观点入手。关于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国外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原因自由行为,指行为人在具备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决定的行为,或者在该状态下能够预见的,但在丧失行为能力或责任能力时才实现的行为。” 第二种观点认为,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即使处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如果引起该状态的原因行为发生的时候具有完全责任能力的话,就该结果可以追究他的完全责任的理论。” 第三种观点认为,“所谓原因自由行为是指利用自己的心神丧失状态实现犯罪的情形。” 第四种观点认为,“原因自由行为系指行为人因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的状态,并在无责任能力状态下造成符合构成要件的结果。”

对以上四种代表性观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有以下三点。其一,都认为原因自由行为分为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两个阶段,在原因行为发生时,行为人是“自由”的,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而在结果行为发生时,行为人因刑事责任能力的丧失有的还包括部分丧失而变得不“自由”了,这正是原因自由行为的特色所在。其二,都认为行为人陷入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原因,都是由于可归责于行为人自身的原因行为,而不属于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因此不能适用普通的归责原则。其三,都认为原因自由行为可分为故意的原因自由行为和过失的原因自由行为两种。另外,这四种观点的分歧也是非常明显的。其一,行为人在结果行为时的状态是否只有无刑事责任能力一种还是可以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两种?其二,作为原因自由行为罪过形态的故意、过失针对的仅仅是原因行为还是要另外包括结果行为在内?

首先,针对第一个分歧点即结果行为时行为人的责任能力状态问题,在我国刑法理论界界定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时出现了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种不同观点。广义说认为结果行为时行为人处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狭义说则认为不包括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其中以广义说为通说,其理由在于“倘若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处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则必须对其减轻处罚。实践中,利用自己的心神耗弱状态,而实施其平时不能或不敢实施的犯罪的决不在少数,对此一律减轻处罚,显然放纵了犯罪。” 或是认为“对处于限制责任能力的犯罪者‘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样,按照狭义说,就会在对自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的犯罪和自陷于完全无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的犯罪的处罚上出现量刑的不均衡。实践中,利用心神耗弱状态而实施其平时不敢或不能实施的犯罪者并不在少数,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无疑会放纵犯罪。” 本文基本赞同通说即结果行为时行为人处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其次,针对第二个分歧点即原因自由行为的罪过形态问题,本文认为原因自由行为的罪过状态应仅仅是针对原因行为而言,而不可能包括结果行为在内。就像我们刚刚分析过的,结果行为时行为人处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若认为行为人在实施结果行为时具有故意或过失,那就相当于承认了其在实施结果行为时可能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这与通说及上文的结论不相一致,更重要的是若认为若认为行为人在实施结果行为时具有故意或过失,那么就可以利用一般的故意过失行为理论来解决其定罪量刑问题,而没有必要借助于原因自由行为这一概念,故有违原因自由行为这一概念设立的初衷。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作如下界定: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使自己处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并在该状态下实施了应以犯罪论处的行为的一种特殊行为情形。其中,行为人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行为,称为原因行为;在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的应以犯罪论处的行为,称为结果行为。因为行为人可以自由决定自己是否陷入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所以称为原因是自由的行为,也即原因自由行为。

二、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的理论依据

原因上的自由行为理论产生以来,其可罚性与否的争论就从未平息。从西方刑法史发展看,在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问题上,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嬗变过程。现在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已没有争议,但如何论证其可罚性与行为与责任同时存在的原则相契合则是研究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最大难题,很多刑法学者对此提出了很多有力的关于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的理论根据。概括起来,主要有责任原则维持说,责任原则修正说和责任原则例外说这三种学说。

(一)责任原则维持说。

此学说是在坚持行为与责任同时存在的原则下来寻找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的根据,包括以下几个学说:

1、因果行为说。该学说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它认为:“在原因自由行为中,原因行为是犯罪的实行行为,结果行为是原因行为的单纯的结果;整个因果历程是基于有责任能力时的意识而为的行为,至于意识的连续性并不是一个重要问题。” 该观点的缺陷在于,否定了意识对于行为的支配,同时将前后两个没有意识连接的行为或将没有意识的行为作为刑法中的客观行为,是与我们刑法中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责任原则相违背的。

2、间接正犯构造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日本的团藤重光,他认为,“原因自由行为和间接正犯具有相同的理论构造,与间接正犯将他人作为工具来利用相似,在原因自由行为中,行为人不过是将自己的无责任能力状态作为工具来利用。在间接正犯的场合,是否能够将正犯利用他人的行为作为实行行为是间接正犯的行为类型的问题要点;在原因自由行为中,是否能够将行为人利用自己的行为即原因行为作为实行行为也同样是原因自由行为的行为类型的问题要点。” 该学说认为责任能力包括辨认能力和与辨认能力相应的控制行为的能力,实行行为本身当然是受到这样一种控制所实施的行为。

针对设定原因行为原本没有实行行为性的弱点,通说用间接正犯进行类比,间接正犯是将他人作为工具予以利用,而原因自由行为是将自己的无责任能力状态作为工具予以利用,两者都是一种利用行为,其论理结构相同。犹如间接正犯场合的利用行为是实行行为一样,在原因自由行为的场合,设定原因的行为理所当然也是实行行为。

3、因果结合说。又称统一行为说,该说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迄今已成通说。该通说认为如果在原因设定行为与结果行为及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就可将原因设定行为与结果行为视为一整体即实行行为,从而就坚持了同时存在的原则。

(二)责任原则修正说。

又称意志决定说,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日本著名刑法学者西原春夫教授,他认为,“‘行为开始时的意思决定,既然贯穿至结果发生的全体,其最终的意思决定之际,能认为有责任能力,即使现实的实行行为即结果惹起行为之际丧失责任能力,不妨碍追究作为有责任能力者之责任。’……由此得出如下两个结论:第一,关于行为的责任能力宜在对该行为的最终意思决定之时;第二个结论是责任能力不在违法行为本身开始时,而在包括该违法行为的行为全体开始时。这样,行为开始时如有责任能力,对其全部能负作为有责任能力者的责任。” 该学说认为只要行为人在行为的开始的意思决定时具有责任能力就行了。该说法因否定了同时存在的原则而违背了罪责原则。

(三)责任原则例外说。

该说的特点是将原因自由行为视为同时存在原则的例外。

我国学者陈兴良教授也持此观点,“之所以确立责任原则与实行行为同在原则,是为了防止客观归罪,从而坚持责任主义的立场。原则必有例外,只要这种例外并不违背设立原则的初衷,就是合理的,就应当承认这种例外。因此,笔者认为,与其对实行行为作牵强的扩大解释,不如迳行承认原因上的自由行为是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在原则的例外。” 但是,为什么原因自由行为可以成为同时存在原则的例外,其根据不明确。

三、本文观点

本文认为,责任能力、罪过与行为同时存在的原则必须被刑法学界所坚持和维护,不能为了说明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就背离该原则。如果承认该原则有例外,那么往往会因为例外的理由与范围不确定而导致在其他场合也承认例外,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例外就会变成通常,从而使该原则形同虚设,重回那罪刑擅断、人权被任意践踏的黑暗时代。

通过对上述学说的分析比较,笔者坚持因果结合说。原因行为是设定行为,结果行为是虽然是在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的,但它是在原因行为支配下实施的行为,所以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及结果之间是存在因果联系的,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实行行为来看待。这既符合了同时存在的原则也不会放纵犯罪。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2007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33页.

②[日]野村稔著.全理其.何力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94页.

③[日]大塚仁著.冯军译.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④[日]川端博著.余振华译.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页.

⑤刘士心.论中国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河北法学.2000年第2期,第46页.

⑥何庆仁.原因自由行为的困境与诠释.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第25-26页.

⑦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107页.

⑧熊选国.刑法中的行为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版,第219-200页.

⑨马克昌.责任能力比较研究.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第44页.

⑩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31页.

参考文献:

[1][日].西原春夫.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

[2]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熊选国.刑法中的行为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版.

[4]张明楷.外国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河北法学,1991.

作者:邵睿

原因自由行为类型分析论文 篇2: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责任基础与原因自由行为

【摘要】我国的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是基于现实需要和政策考虑而设立,但其欠缺正当的责任基础。外国的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多以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为其责任基础。引进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来解决我国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责任基础是关键。

【关键词】醉酒;危险驾驶罪;原因自由行为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生活进入了汽车时代,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急剧增加,其中醉酒驾车是人为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据公安机关统计,仅2009年上半年,全国就发生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肇事案件三千多起,一千三百多人因此而丧命。鉴于此,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驾行为列入了刑法的规制范围,定为危险驾驶罪。醉驾入刑后,醉驾行为的确大大减少,但它的责任基础却一直被忽略。

一、我国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责任基础分析

毫无疑问,我国的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是基于现实需要和政策考虑而设,但其责任前提是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的规定。该规定笼统粗疏,无法针对行为人醉酒的状态是否出于可归责于行为人的原因而加以区别对待,从而导致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欠缺正当的责任基础。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责任前提不符合实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理醉酒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兴奋期,此期人的控制能力有所减弱。第二期为共济失调期,此期辨认和控制能力都有减弱。第三期为昏睡期,此期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①从上可知,昏睡期的行为人显然是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一刀切”式的推定,只根据通常情形来判断,与实际情况不符,更没有生理学知识的佐证。

其次,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责任前提违背责任主义原则。我国传统刑法理论认为,“醉酒状态由行为人自己造成,也不得从轻或者减轻处罚。”②但自醉行为时行为人对结果事实具有责任能力,但欠缺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醉驾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但其处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欠缺有责性。因此,不能简单将自醉行为时的责任能力当作醉驾行为的责任能力,從而对醉驾行为处罚。

最后,有学者认为,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刑事责任是一种严格责任。笔者认为,严格责任是英美刑法中的一个概念,而英美法系刑法和我国不同,其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往往混合在一起。英美法系坚持“自愿性酩酊,不得抗辩”原则,③而免责抗辩事由更多体现在刑事诉讼法上。我国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分开,严格责任更应体现在刑事诉讼法上,而且严格责任并不等同于无罪过责任。另外,醉酒人对于醉酒本身的过错也不等同于刑法中的罪过。

二、原因自由行为理论——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有责依据

德国刑法教科书认为:所谓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具备能力的状态下决意的行为,或者在该状态下能够预见的、但在丧失行为能力或责任能力时才实现的行为。④原因自由行为不同于一般的犯罪行为,其有先后两个阶段行为所组成,分别为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在原因行为阶段,具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对结果行为有故意或过失,却故意或过失地自陷于精神障碍的状态,其欠缺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在结果行为阶段,行为人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却侵害一定法益,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与违法性。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源于德国,但并非没有争议。原因自由行为是事前有罪过,后在无责任或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实施犯罪。根据责任主义原则,当行为人处于无责任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时,应当免除或减轻刑事责任。至此,原因自由行为便与责任主义原则产生了冲突。经过刑法学界长期激烈争论,主要形成两种学说:⑤第一种是在恪守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在的原则,即责任主义下的解释,又分为三种:间接正犯构成说、因果行为说、统一行为说。第二种是认为责任主义要求行为与责任同在的法理存在例外的情况,又分为三种:责任原则修正说、控制原则说、严格责任说。

综上,我们看到为了更好消除与责任主义原则的冲突,外国学者不断地寻找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创新。就目前来看,外国刑法学界对于原因自由的可罚性基本持肯定态度。之所以将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纳入到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来分析,是因为其符合原因自由行为的基本模式:原因行为——行为人通过饮酒而过失使自己陷入完全丧失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结果行为——在酒醉状态之下驾驶机动车辆,产生抽象危险,危及公共安全。外国刑法中的醉酒型危险驾驶罪都是通过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来解决其刑事责任问题,使其具有正当可罚性。

三、我国危险驾驶罪责任基础的完善

我国刑法笼统推定醉驾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有客观归罪、违反责任主义原则之嫌,也使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欠缺正当的责任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理论界应通过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为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寻找更为合理、正当的责任基础。

首先,通过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能解决我国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责任基础问题。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是刑法分则中第一个明确规定的醉酒犯罪,但正如上述所说,我国的传统理论是欠缺说服力的。如果按照我国传统理论来分析醉酒型危险驾驶罪,那么其危害行为为醉驾行为,主观方面为过失,主体为推定的完全行为责任能力的行为人。正如上面的论述,这样的推定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和违背责任主义原则的,从而也使得醉驾行为的处罚缺乏正当的责任基础。如果按照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来分析醉酒型危险驾驶罪,那么其危害行为为原因自由行为,包括自醉行为和醉驾行为,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处罚原因自由行为时行为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对比发现,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明显比我国传统理论更能说明处罚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正当性。

其次,对于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中出现的冲突,完全可以通过理论的解释来解决。笔者最为赞同因果关系说。因果关系说认为,在原因自由行为中应当区分实行行为,即原因行为并不是作为未遂行为的实行行为,而只是对结果具有一般危险性的实行行为,是因果关系判断的起点行为;而结果行为是与结果的发生具有狭义相当性的实行行为,是实行的着手,意味着未遂犯的成立之始;只要行为人作出惹起结果行为的原因行为时具备责任能力即可以对之进行非难,进而具备归责依据。⑥这样既能合理认定实行行为,又能解决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的分离,同时还维持责任与行为同时存在的原则。

因此,我国引进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来解决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责任基础问题完全是适当、可行的。但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理论界对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研究较晚,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是张明楷教授,他在《外国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一文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其他很多教科书对其论述都是蜻蜓点水。实务界对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关注就更少了。所以,笔者认为对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引进应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就目前来看,刑法没必要进行修改,而在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立法解释明确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处罚对象是原因自由行为,而非把事实上无责任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推定为完全责任能力状态下的危害行为,进而赋予原因行为的“实行行为性”,维护“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的刑法原则。

第二步:从长远来看,要解决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及相关类型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还得寄希望于刑法修改。當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在我国发展相当成熟时,就有必要通过刑法修正案对现行《刑法》第18条中的第4款进行修改,即修改为“行为人故意或过失饮用酒精,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或引起危害社会结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得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

注 释:

①赵秉志主编.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4.

②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283.

③徐文宗.原因自由行为立法例概述[J].环球法律评论,2003(02).

④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特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M].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532-533.

⑤钱叶六.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研究——兼论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立法的完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6).

⑥王充.日本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理论[J].法商研究,2004(02).

参考文献:

[1]曹晟旻.“醉酒肇事”可罚性的法理分析——兼论原因自由行为的归责基础[J].人民论坛,2013(14).

[2]吴从涛.论原因上自由行为的可罚性[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4).

[3]张红粱,钱学敏.严格责任下的醉驾型危险驾驶罪[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3).

[4]邓定远.危险驾驶罪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刑法论丛,2010(4).

[5]万国海.从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辨析醉酒肇事的行为性质[J].法学,2009(9).

作者:蒙开熙

原因自由行为类型分析论文 篇3:

醉酒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的研究

【摘 要】我国刑法笼统地规定了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里的醉酒在学理上被认为是指生理性醉酒,当代世界各国对生理性醉酒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刑事责任的规定也不尽一致,有的国家规定按常罪处罚,有的国家规定只追究故意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而有的国家则规定对其加重处罚。从我国的刑法现状和基本国情出发,详述我国的醉酒类犯罪,以及原因自由行为与醉酒后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关键词】生理性醉酒;刑事责任;原因自由行为

在学理上把醉酒分为生理醉酒和病理醉酒。生理醉酒时间短暂可以重复犯,它是指一次过量饮酒之后出现了急性中毒或者神经麻痹的现象,酒精过后恢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控制自己使自己不出现醉酒的状态,这种人对自己的行为有充分的辨认能力,对醉酒行为后果也有充分的预见性,所以在我国,是将生理醉酒入罪的,这也符合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病理性醉酒在平时生活中很少发生,并且是少数人才会出现的情况,是指无醉酒史的人饮用了一般人不至于醉的少量酒后,而出现的深度的中毒现象,一般人能从醉酒中吸取教训,终生不再饮酒,故不复发。该类醉酒者对于饮酒后的后果不能预见,醉酒时已经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从医学角度讲其性质属于与严重的精神病相当的精神疾病,争议性较小,实用性不高。本文主要是针对生理醉酒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的。

一、醉酒犯罪刑事责任能力的界定

(1)醉酒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就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醉酒犯罪应负完全刑事责任。但是近些年来无论在刑法的实践或者理论界都对这项规定有一定的分歧。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否所有的醉酒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二在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下,行为人如何承担刑事责任,或者说应当承担怎样的刑事责任。在刑事理论界如何科学合理界定醉酒及刑事责任能力已成为一个难题。(2)生理醉酒刑事责任的初步界定。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有一定的认知,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行为的方向,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等,从而对自己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能力。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是根据行为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同而进行划分的。第一种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它是指具有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能力。第二种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介于完全刑事责任和无刑事责任能力之间。第三种是无刑事责任能力。根据前文所阐述的醉酒的类型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类,病例醉酒理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在病理醉酒犯罪的时候行为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因而不属于犯罪。而生理醉酒的行为人,是有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的,因此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是应当承担刑事责的。除此之外,在司法实践中会出现复杂醉酒和慢性酒精中毒的情况,虽然复杂醉酒和慢性酒精中毒者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有所减弱,但是他并没有丧失行为能力,并且这种减弱的情形是行为人可以控制的,行为人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二、原因自由行为主观罪过形式之厘定

1.理论界对原因自由行为的主观罪过形式的不同观点。

在刑法理论界,无论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认为自愿醉酒犯罪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对于原因自由行为的主观罪过形式却有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说,对于自愿醉酒后在无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状态中实施的犯罪,其主观方面是认定为故意或者过失是存在争议的。争议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当根据对醉酒的心态,如果是故意醉酒的那么就是故意犯罪,如果是过失醉酒的那么就是过失犯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当根据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认识可能性和心态来定。第三种意见认为,应当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为了实施犯罪,而故意醉酒逃避处罚的,在主观方面应当认定为故意并且从重处罚。另外的情况就是根据其犯罪时的心理态度来判定。如果是故意醉酒,在犯罪时辨认或者控制能力薄弱,根据其犯罪时的心态,或者认定其为故意或者认定其为过失。在过失醉酒的情况下,同于上一推理,唯一差别是,故意犯罪按照一般标准给予处罚,过失犯罪可以从轻处罚。第四种意见认为,自陷于精神疾病状态并达到限制责任能力程度者实施的犯罪行为,仍应适用限制责任能力人从轻减轻刑责的规定。

2.认定原因自由行为的主观罪过形式的评断标准。本文作者是支持第三种观点的,其他三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漏洞:第一种观点只考虑到饮酒时的主观心态,而忽略了犯罪人对于危害结果的态度。而第二种观点恰恰相反,只考虑对于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对于行为人饮酒时的心态不予考虑。因为原因自由行为,其重点评价的是在限制责任能力或者无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对其评判时仅考虑原因行为的主观罪过,而不考虑其对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这样似乎是本末倒置的。第四种观点,否认了原因自由行为的行为性,可惩罚性,这与我国刑法十八条的初衷相违背,因此也是不恰当的。笔者之所以赞同第三种观点是有一定理由的。原因自由行为的主观罪过形式认定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其判断标准应当结合行为人在原因行为(即具有刑事责任力)时对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和在结果行为时(包括无刑事责任力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对危害结果的主观心态具体分析。其具体评断标准如下:第一,意图犯罪而故意自陷于限制责任能力或无刑事责任力,而实施意图所犯之罪的,即故意自陷加故意犯罪,这种情况为原因自由行为的直接故意犯罪。第二,故意自陷当时对危害结果发生具有预见可能性,并且对后果的发生持听之任之的心理,而在限制责任能力或者无刑事责任力状态下引起该危害结果的发生,即故意自陷(或对后果行为的间接故意的推定)加客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此种情况为原因自由行为的间接故意犯罪行为。第三,过失限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在此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为故意犯罪行为,这种情况也认定为原因自由行为的故意犯罪行为。第四,过失自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并且在无刑事责任力状态下,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形式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或者过失自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过失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此两种情况为原因自由行为的过失犯罪。

在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学界一直对醉酒人的刑事责任存在较大的分歧。醉酒是有生理醉酒和病理醉酒之分的。对于病理醉酒,我国刑法认为它是不应当入罪的,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对于生理醉酒,有详细的划分和相关探讨,一般分为自愿性醉酒和非自愿性醉酒。自愿性醉酒一般是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而对于费自愿性醉酒,应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区分不同情况,在醉酒人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时,在醉酒人陷入限制刑事责任状态时,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参 考 文 献

[1]韩忠漠.刑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06

[2]胡斌.关于生理醉酒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J].河北法学.2000(2):17~18

[3]王朝阳.浅析病理性醉酒人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因

[J].贵阳建筑大学学报.1999(3):16~19

[4]王晶.对范某故意伤害和杀人案的刑事研究[J].广州市公安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2):12~15

[5]韩忠漠.刑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刘士心.论中国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兼论新《刑法》第18条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2(2)

[7]赵秉志.论原因自由行为中实行行为的着手问题[J].法学杂志.2008(5)

[8]龚昕炘,刘佳杰.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适用分析[J].法学杂志.2008(6)

[9]徐文宗.论刑法的原因自由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0~141

[10]刘白驹.精神障碍与犯罪(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84

[11]黄京平.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11

[12]陈家林.也论原因自由行为[J].政法论丛.2000(2)

作者:张开阳

上一篇:学生词汇学习培养分析论文下一篇:施工电气下的水利水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