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系统论文

2022-04-29

摘要:在世界步入区域经济合作时代,东北亚地区要想加快发展,实现共赢,必须积极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近年来,东北亚各国贸易关系不断加深,合作愿望日益增强,合作条件趋向成熟,只要进一步加强各国政治上的互信和经济上的互利,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备现实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系统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系统论文 篇1:

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摘 要:2020年8月19日,貴州省社会科学院、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和云南大学联合主办了“首届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围绕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合作机制与路径、经济合作创新模式、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县域层次开放与合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专家一致认为,在新发展阶段,推进贵州省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贵州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战略上,贵州通过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推动毗邻地区长远发展;在发展路径上,通过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边缘地区中心化、构建一体化基础设施、深化产业协作分工、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凝聚“共同体”意识、构建政府联席机制等措施落实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具体通过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和推动低空经济等经济形态赋能毗邻地区创新发展;在生态方面,着力用好生态优势,保生态存量,提生态增量,创生态变量,从特色资源和产业入手,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毗邻地区绿色发展;在县域治理方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探索规范化贸易通关政策,挖掘特色文化等,促进毗邻地区县域开放发展。

关键词:毗邻地区;协同开放;一体化

基金项目:贵州省“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重大专项课题“川滇黔、黔渝、湘黔毗邻地区建立健全协同开放发展机制研究”(21GZZB05);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绿色金融赋能三峡库区生态大保护机制与路径研究”(2021NDYB032);重庆市社科联社会组织课题“重庆生态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2020SZ0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1.010.010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川渝、川滇黔、渝黔等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毗邻地区建立健全协同开放发展机制”。川滇黔、黔渝、湘黔等毗邻地区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生态功能区“四重”属性叠加的特殊区域,不仅是贵州等地发展的掣肘之处,也是长江上游、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还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节点,更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大后方。站在百年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要实现“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急需同与黔毗邻地区建立协同开放发展体制机制,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了深入探讨与黔毗邻地区如何建立健全协同开放发展机制这一问题,2021年8月19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和云南大学联合主办“首届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高峰论坛”,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思想交流与碰撞。来自全国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毗邻地区合作机制与路径、毗邻地区生态绿色发展、毗邻地区经济合作创新模式、毗邻地区县域开放与合作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并展开热烈讨论,对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的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同时为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出谋划策。

一、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战略意义

省际毗邻地区由于地理边界、自然资源、历史源流、行政分割等原因通常为少数民族集聚区、乡村集聚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红色革命老区。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党的伟大工程均有重要战略意义。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省际毗邻地区作为少数民族集聚区,其协同开放发展对于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于提升各族人民安全感、幸福感,对于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党、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对于促进“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省际毗邻地区作为乡村集聚区,其协同开放发展有利于稳定农业基本盘、守好农业农村基础,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应对各种国际形势变化、开辟新格局具有“压舱石”般的重要战略意义。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看,省际毗邻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经常由于行政和地理的原因导致其市场分割,从而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难点和堵点,其协同开放发展对于打破市场分割、扩大内需以及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从生态文明建设来看,省际毗邻地区作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其协同开放发展、联动共治,有利于破除生态治理狭隘的行政分割,有利于推动大江大河干流支流等流域生态治理,有利于推动连片山地丘陵等山域生态治理,有利于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全域共治,有利于推动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协同转化,有利于提升全国生态文明治理整体水平。

从建设党的伟大工程来看,省际毗邻地区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其协同开放发展,有利于协同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推动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特别是红色革命毗邻地区的协同开放发展,是学习党史同工作的重要结合点,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落脚点,对于建设党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经验借鉴

总结国内外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的经验,探索其一般性规律,对于更高水平地开展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与会专家围绕国际上环波罗的海跨国毗邻地区合作和国内的京津冀、长三角毗邻地区合作情况,分析毗邻地区合作的一般性经验以及对贵州省毗邻地区合作的借鉴意义。

(一)国际经验

就国际上毗邻地区合作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案例剖析。在理论上,他从边境区劣势论和边境区优势论两派学术观点引入,指出和平时代有利于推动边境区跨界合作障碍向跨界合作动力转化。同时,基于环波罗的海跨国毗邻地区合作经验,他指出毗邻地区合作可以从如下维度入手:一是明确合作空间范围,建立多层、多级联动组织体系,集合政府、社团、学界、商界等力量,集思广益,形成合力。二是开展通道建设。通道建设包括硬设施和软设施,二者相互促进,硬设施包括交通、通信等设施;软设施包括网络、文化建设。其中硬设施可以便利毗邻地区来往、活跃区域经济,而软设施可以加强毗邻地区的相互信任和理解,促进人心相通,推动区域协同和一体化发展。三是建立跨地域共同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各扬所长。共享各地特殊政策,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经营成本,提高毗邻区域经济竞争力。四是保持对外开放,通过引进外部技术、资本、人才等实现跨越式增长。

(二)国内经验

就国内毗邻地区合作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研究员认为,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南京都市圈发展案例来看,对等互补、明确分工、互惠互利等原则是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否则容易出现“以邻为壑”“虹吸效应”“画地为牢”等现象。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袁金辉教授也从京津冀协调发展经验分析了对黔渝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借鉴意义。他指出京津冀协调发展较为成功的经验包括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交通一体化发展迅速、通过中关村等公共品牌实现区域协同创新。

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成长春教授以南京都市圈为例介绍了毗邻地区合作经验。他首先介绍南京都市圈发展现状、发展优势、面临挑战等情况,然后就毗邻地区合作总结出如下经验:一是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注重核心城市与二级中心城市的产业对接和关联互动,做大做强城市平台,补齐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其他县市在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二是积极推动交通一体化,构建毗邻地区都市通勤圈建设,补轨道交通短板,打通跨省断头路等;三是推进产业分工协作,以资源整合、分工協作、链接融合为重点,推动中小城市融入中心城市产业布局,推动制造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以及推动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四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等多层次的跨区域党政协同决策、协调和执行机制;五是形成毗邻地区城市和区域合理分工、差异定位、成本共担、收益共享的常态化协作协调机制。

与会专家围绕通过国内国际经验总结一致认为,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只有找到各自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对等合作,只有找到合作功能定位才能有明确合作目标,只有推动交通、市场等一体化才能实现协同区域资源要素等自由流动,只有建立多层次合作机构和组织才能实现协同落地可执行,只有建立利益共享、激励有效的机制协同合作才能具有可持续性。

三、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机制路径

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特别是贵州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合作机制和路径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贵州特别是贵州毗邻地区的基本情况有深入的认知和分析。与会专家在对贵州省际毗邻地区进行分析研讨后,从贵州毗邻地区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川渝黔一体化发展、“共同体”意识铸造等方面来分析毗邻地区建设机制和路径。

(一)现状情况

与会专家在就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面临的一般性情况,特别就贵州省面临的独特现状、比较优势、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

就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面临的一般性情况,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肖金成研究员认为省际毗邻地区呈现两个特点:第一,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离中心城市距离越远的区域则越不发达,背后的原因是行政等资源大量向中心城市集聚,从毗邻地区来看,大多数毗邻地区处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区位;第二,毗邻地区建立合作机制的主要障碍是行政壁垒而不是自然地理分割。

就贵州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面临的比较优势来看,潘家华研究员指出贵州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自然资源,可挖掘自身优势、特色及不可复制特性,主动与毗邻地区进行对接、合作,可以实现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肖金成研究员认为,贵州处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位置,并且具有县县通高速、生态环境优良、大数据产业形成规模等比较优势,具有同毗邻地区开放协同发展的基础。

就贵州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面临的挑战来看,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吴大华研究员认为当前贵州实现了整体脱贫,但还没改写相对落后的历史;贵州虽然已经完成了脱贫,但与东部地区和西部一些城市还是有差距,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是贵州发展新的重要短板。贵州财经大学副校长葛建军教授认为,贵州毗邻地区人口存在生育率持续降低、人口老龄化率过快、出生率降低过快、受高等教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问题。这些人口问题成为毗邻地区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障碍,是解决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长远发展的重要挑战。

就贵州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面临的机遇来看,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学立教授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于贵州毗邻地区发展是重大机遇。他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贵州有产业之机、资源之机、机制之机三大机遇。重庆工商大学原副校长廖元和研究员也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的重要机遇。因为贵州同川渝在地理距离上更近、历史文化上更趋同、产业结构更有集聚性、地方政府均有一体化动力。肖金成研究员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贵州毗邻地区南向协同开放发展的重要机遇。

与会专家围绕通过分析贵州毗邻地区现状一致认为贵州要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需要打破传统行政壁垒,有效发挥自身生态环境、交通畅通、数据产业等比较优势,充分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国家战略。

(二)机制路径

与会专家从贵州毗邻地区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构建川渝黔一体化发展、“共同体”意识铸造、推进产业一体化等来分析毗邻地区建设机制和路径。

张学立教授认为贵州通过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实现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从经济、交通、社会、文化几个维度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一,加快衔接经济圈,提高主导产业的互补性,构建经济协同性。第二,积极对接交通圈,构建交通一体化。发挥贵州特色的陆运、航运、空运快速衔接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作用,参与立体交通环境中的新技术、新系统、新产品的集成应用和研发创新。第三,主动融入社会圈,构建社会综合体。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满足区域多样性需求的生活护理服务、生产性服务。第四,共同拓展文化圈,构建文化共同体。以立足地理相邻、优势互补、各有特色的发展基地,激活区域文化基因和成长密码,链接文化价值塑性和扩大文化价值的外溢性。

重庆工商大学原副校长廖元和研究员认为贵州省应该通过参与构建川渝黔一体化发展战略来推动贵州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具体路径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交通通信设施一体化,推动高铁环线等内部交通和对外陆海新通道建设;第二,按照产业链各种比较优势分工合作,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国防军工、轻工业、白酒产业等产业发展一体化;第三,通过地票等土地证券化方式推进土地等资源、要素改革,促进监管和生产要素一体化;第四,协同推进生态屏障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第五,改革户籍制度和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人口流动一体化。

袁金辉教授基于京津冀协调发展经验提出贵州融入毗邻地区合作的路径:一是交通一体化发展,打通断头路,拓展瓶颈路,建设大容量低成本交通网络;二是产业协同发展,贵州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共同挖掘白酒、旅游、康养等特色资源;三是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协同推进生态屏障的建设,建立跨区域的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争取一批重大环保项目的落地。

肖金成研究员认为要推动毗邻地区合作开放发展,一是要推进边缘地区中心化,在省级交界地区要发展更多的城市,通过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二是毗邻地区省尤其是贵州省应主动推动毗邻地区省级层面合作,建立合作机制。

武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吴传清教授从毗邻地区“共同体”意识铸造来分析省级毗邻地区建设路径。他认为省际毗邻地区“共同体”意识的铸造应当从制度安排、区域治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三方面共同着手。省际毗邻地区“共同体”建设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设基础设施“共同体”。围绕能源、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展开。第二,建设公共服务“共同体”,围绕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建立一体化。第三,建设生态“共同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屏障的建设,形成生态环保的联防共治。第四,建设科创“共同体”。协同加强创新和科技成果的相互转换,共享相关基础科技设施。第五,共谋产业“共同体”。推进产业一体化合作,产业分工协作,包括建立合作园区、飞地园区等,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集群。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省级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存在七大发展路径:围绕省级毗邻地区战略对接和全域统筹,形成战略统筹;围绕省级毗邻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交通、能源、数据等基础设施统筹;围绕省级毗邻地区产业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产业统筹;围绕省级毗邻地区资源要素流动,形成资本、劳动力、技术、企业家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统筹;围绕省级毗邻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屏障的建设,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为一体的生态统筹;围绕省级毗邻地区民心相通工程,形成文化交流交融等文化统筹;围绕省级毗邻地区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形成一体化的公共服务统筹。

四、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创新模式

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离不开经济模式的创新,要通过在不断创新经济模式中找到推进协同开放发展的新抓手,从而让发展规划在毗邻地区真正落地。与会专家围绕低空经济模式和飞地经济模式的特点,结合毗邻地区发展的比较现实情况,提出贵州开展毗邻地区经济合作新模式的可行路径和方案。这些方案和路径不仅仅对于贵州毗邻地区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其他毗邻地区发展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低空经济模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处长张继栋研究员认为通过大力发展低空经济能够助推毗邻地区协同发展。他首先界定了低空经济是地表及地表以下三千米范围内一切与飞行相关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低空经济具有涵盖领域广、产业链条长、集聚程度高等特点,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空域资源推动和形成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低空经济从行业角度看,通用航空、警用航空、海关航空、军事航空等都是其典型代表;从产业发展看,涵盖了装备制造业、运输业、综合服务业、土地开发等,并且与农、林、牧、渔业及矿业、电力、建筑、石油等行业深度融合,尤其在旅游观光、教育培训、遥感测绘、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形成了包括临空经济、通航经济、立体区域经济等多种经济形态。

张继栋研究员认为,低空经济对于促进毗邻地区发展有如下优势:首先,促进要素高效流动,航空具有覆盖度广、延伸性强等特点,能够促进区域要素高效流动,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其次,产业关联效应强,低空经济相关产业能延伸到现代物流、产品加工、信息服务等领域,应用场景宽泛;最后,能促进多种经济业态的转型升级和纵向发展,比如通用航空催生低空旅游业的兴起,推动航空客运和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医疗、救护、环保、机组等社会服务业发展。对于贵州毗邻地区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探索在贵州设立“低空开放特区”,把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作为撬动贵州及毗邻地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杠杆,凸显贵州在战略规划、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产业集聚、大数据应用和地缘战略等领域的扎实基础和比较优势。二是开展前瞻性战略规划和产业布局,明确贵州及毗邻省份的低空产业的战略定位。三是推动“低空+”创新融合发展,利用贵州区位优势,打造西南地区的低空飞行走廊,建立贯穿全省、联通外部的低空飞行通道,将低空新业态作为实现全域旅游的有效手段,发展差异化低空项目。

(二)飞地经济模式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李琳教授提出通过创新飞地合作模式,推动湘鄂渝黔边区协同发展。李琳教授认为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创新飞地合作模式,统筹谋划又因地制宜与发达地区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飞地合作,将巧借外力与内生能力培育有机融合,蹚出一条省际毗邻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对于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形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格局,意义深远。飞地经济在促进毗邻地区合作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飞地经济在国家层面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飞地经济有助于破解毗邻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和行政割裂的难点;飞地经济有助于弥补毗邻不发达地区无法吸引资本、高素质人才等这一缺陷。

李琳教授就湘鄂渝黔毗邻地区因地制宜创新飞地合作模式提出:统筹谋划,合力打造湘鄂渝黔边区协同发展示范区。示范区建设首先要建立湘鄂渝黔边区四省地市(区)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边区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其次,协同出台《湘鄂渝黔边区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及《湘鄂渝黔边区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协同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推进机制、政策措施等;再次,合力争取国家支持,将湘鄂渝黔边区协同发展纳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点示范区,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在转移财政支付、税收减免、基础设施投资、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共同争取国家支持;最后,明确将飞地合作园区共建作为推动湘鄂渝黔边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写入《湘鄂渝黔边区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李琳教授认为根据湘鄂渝黔边区的资源条件、主体功能分区、产业基础,存在五种差异化飞地合作模式:产业转移型、异地开发型、旅游飞地型、科创飞地型和资源集约利用型。要将这些模式实践落地需要构建合适的利益链接机制并完善利益共享机制:第一,明确飞地园区享有特殊的优惠政策;第二,建立倾斜的资金支持政策,通过成立飞地经济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投资飞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引导毗邻地区飞地经济政策与乡村振兴政策融合;第四,优化飞地经济合作发展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构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省级毗邻地区要在协同开放发展低空经济、飞地经济等创新经济模式中找到推进协同开放发展的新抓手,从而让省级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真正落地。

五、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绿色生态

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应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绿色发展,那么贵州毗邻地区如何推进绿色发展呢?与会专家从围绕贵州生态和绿色产业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文传浩教授认为毗邻地区不应该和中心城市走同一条路,而应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走特色化的方向。贵州毗邻地区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生态,贵州毗邻地区具有优质的森林资源、气候资源。因此,毗邻地区应以绿色发展现代化为目标,毗邻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以绿色为基底。

对于如何推进毗邻地区绿色发展,文教授提出:保生态存量,提生态增量,创生态变量。保生态存量就是保护毗邻地区现有的生态存量,通过盘活山地资源、激活流域资源、用活农田资源,推动毗邻地区高质量发展。提生态增量就是通过构建包括乡村康养产业等现代大健康产业体系,通过打造毗邻地区合作生态公园,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升生态价值。创生态变量是通过联合川、滇、渝、桂等地区共同打造中国最大、最全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等,创造新的生态变量。根据贵州不同毗邻地区特点,文教授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具体发展策略:首先是建立国家级川滇黔毗邻地区绿色发展综合试验区,形成绿色发展示范带动作用;其次,是加强交通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向南打通黔江陆海贸易新通道;此外打造渝黔乌江流域协同治理示范区和滇黔桂珠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纵深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最后打造湘黔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川黔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区,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做靓文化产业。

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王崇举教授围绕从武陵山区这一具体地域入手,分析了贵州毗邻地区如何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要素资源培育。王教授首先分析了武陵山区的特点和资源禀赋:武陵山区位于多省交界地,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分别从地形、地貌、纬度、海拔、文化、交通方面分析了武陵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性。基于武陵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人群及特殊需求,他认为要打造适合目标人群的生态旅游资源:挖掘和培育有武陵山区域特色、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文化故事、文化商品和民族风情;特色打造季節性旅游宜居的生活环境;发展生态观光和体验式农业;打造武陵山片区景区村镇、形成特色优势互补的生态旅游空间。

王教授给出武陵山区打造生态旅游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武陵山片区主要关联区县协调领导常设机构,在国家有关部委、四省市党委、政府领导下,统筹武陵山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将武陵山片区后脱贫攻坚时代的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入城市资本、文化资源,城市人才,推进城乡融合;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推手,建立共享信息云平台;发展带动农村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武陵山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增强该地区生态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钟君教授从油茶这一绿色产业入手,从南盘江流域视角分析毗邻地区如何通过绿色产业筑牢脱贫成果并促进乡村绿色振兴。他认为油茶具有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较好、能形成产业规模、生态环境友好、有传统种植基础、投入产出效率高等比较优势,特别是能够赋能南盘江流域建设好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从南盘江流域种植经验来看,其有效促进了该区域脱贫。由于油茶生长周期较长、品质差异较大、难以形成品牌效应、资金整体投入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原因导致油茶长期发展面临挑战。未来南盘江流域毗邻地区油茶产业有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一是打破油茶产业行政界限,消除地方行政壁垒,通过建立区域农业合作社和联合党支部等方式,促进要素资源流动;二是加强产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联合建设油茶加工厂,避免重复建设,采用标准化发展模式,以最小的投资让基础设施覆盖更多的农民;三是要抱团经营,组建联合合作社,打造公共品牌,提升品牌优势,开拓市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绿色发展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绿色发展可以从如下路径入手:建立毗邻地区绿色发展综合试验区;基于特色生态、旅游等资源打造大康养、大健康等产业链;用智能化、科技创新赋能生态优势,构建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业态。

六、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县域治理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的重要领域,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能否有效治理并实现协同开放发展关系到开放发展战略能否真正落地。西南财经大学的两位专家分别从西部县域对外开放合作和习水这一具体案例入手对县域层次的协同开放发展进行深入阐述。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教授认为西部县域对外开放合作对于构建西部全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部县域对外开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与东部地区县域相比呈现整体经济实力较弱,不均衡问题特别是中心城市与毗邻边缘城市更加突出;二是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三是资本、技术、高层次人力资源集聚程度较弱;四是经济布局不合理,缺乏长远规划,存在开发区等过度竞争和缺乏环境等维度长远考量。

毛教授基于四川省青白江自由贸易区“安智贸”、北部湾城市群西部对外开放等西部县域对外开放的典型案例,指出毗邻地区县域对外开放的经验包括:第一,县域应当发挥比较优势,适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模式,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特色产业带动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第二,强化重点开放区的跨境通道建设,提高城际之间的交通可达程度,降低物流運输成本;第三,优化国际营商环境,探索规范化贸易通关政策,推动重点城市发挥带头作用。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研究院院长杨继瑞教授深入剖析了习水建设川黔渝毗邻地区特色县域城市的路径。他指出习水建设特色县域城市具有毗邻地理区位、白酒等产业优势、气候适宜等生态优势。基于习水县域毗邻特色,杨教授从文化、产业等五个维度分析习水如何构建特色毗邻县域治理体系。第一,深入挖掘习水文化特色。通过挖掘“鰼”文化,形成全域毗邻地区文化认同感,促进毗邻地区民心相通和凝聚力。第二,打好茅台和习酒品牌。茅台部分核心产区在习水,通过茅台酒和习酒促进习水建设川黔渝毗邻地区特色县域城市,促进毗邻地区要素集聚,推动市场把毗邻地区的资源配置优化。第三,打造避暑胜地。利用习水气候适宜、毗邻川渝、交通便利的优势将其打造成为吸引毗邻城市的特色避暑胜地。第四,构建公园城市。将美学理念和山水禀赋融入一体,打造能够反映习水文化、贵州韵律的建筑规划体系,将习水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的公园城市。第五,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过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通网络融入、产业融合等方式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县域治理方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探索规范化贸易通关政策,挖掘特色文化等,能够有效促进毗邻地区县域开放发展。

作者:陈震 张智勇 张联君 文传浩

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系统论文 篇2:

关于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摘要:在世界步入区域经济合作时代,东北亚地区要想加快发展,实现共赢,必须积极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近年来,东北亚各国贸易关系不断加深,合作愿望日益增强,合作条件趋向成熟,只要进一步加强各国政治上的互信和经济上的互利,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备现实可操作性。当然,考虑到中俄日韩朝和蒙古在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可从成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论坛入手,沿着中俄自由贸易区-中俄韩自由贸易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路线图分步实施、逐次推进。

关键词: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一体化

文献标志码:A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和一体化进程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东北亚作为亚洲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由于政治、历史等特殊原因,区域经济合作尚处于萌芽阶段。

东北亚是指包括中国东北三省一区、俄罗斯远东、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东部在内的亚洲东北部国家和地区,该地区人口约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总面积约3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总面积的26%。2011年,中俄日韩朝蒙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6万亿美元,占全世界的23%,成为仅次于欧盟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区。由于地理上毗邻,东北亚各国具有较多自然和人文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逐渐认识到通过改善双边及多边关系加快经济合作,提高地区竞争力,符合本国长远利益。

一、建立东北亚自贸区的必要性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已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但东北亚区域内贸易依存度仅为20%左右,与欧盟的60%、北美自由贸易区的40%相比,差距明显,区域内核心国家间的合作亟待加强。

(一)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加快经济全球化和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世界经济正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欧盟成立于1992年,现已发展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全球物贸第一大出口商和第二大进口商、全球最大投资方和首要投资目的地。北美自由贸易区自1994年成立以来,有效促进了地区贸易增长,增加了直接投资。欧盟、北美等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力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东北亚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建立自由贸易区完全符合区域内各国的根本利益,完全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的主题,必将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积极影响,对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实现东北亚各国自身发展优势互补的需要。东北亚各经济体之间的发展有着广泛的互补性,而互补性主要来自各国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和经济层次差异。一是自然资源的互补性。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中国东北地区的能源、矿产、农业、水力和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且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相反,日本和韩国经济发达,但自然资源短缺,能源和工业原材料自给率低。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是劳动力资源的互补性。俄罗斯远东地广人稀,大量劳务需要进口。日本和韩国虽然人口密度较大,但由于经济高度发展,劳动力成本高。中国东北正加速土地规模化经营,许多农业劳动力可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用于劳务输出。在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上,可以实现互补。三是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东北亚各国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悬殊。这里,既有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化国家日本,也有管理经验丰富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既有工业基础雄厚但发展不足的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也有经济亟待起飞的朝鲜和蒙古。这种阶梯型产业结构,有助于各方发挥比较优势,实行垂直型国际分工,实现区域内产业转移。

(三)建立自由贸易区是缓解区域政治文化冲突,改善区域国家关系的需要。东北亚作为当今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地区之一,不仅是地理上的称谓,也有深厚的地缘政治与区域文化内涵。这里创造过人类发展史上最具活力的经济奇迹,也遗留了冷战后随时可能引发的危机;不仅有儒家文化的根基,也伴随着中华文明、日本文明、斯拉夫文明的相互冲突;既是大国关系最集中、最复杂的地区,也是未来有可能改变国际格局,形成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区域。东北亚竞争的区域体系特征是包括钓鱼岛、朝鲜半岛、北方四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但竞争与冲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近年来,东北亚各国间经贸往来频繁,呈现出合作大于竞争的趋势,这种经济关系对东北亚复杂的政治和安全等消极影响具有稀释作用,有助于缓和各国间不同诉求所引发的冲突,有助于实现各方利益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一区作为我国向东北亚开放的窗口,开发开放势头良好。在与东北亚各国的合作中,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以重点区域为中心,梯次推进,促进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地理位置等因素来考虑,东北三省一区与东北亚各国都应紧密合作,为自由贸易区建设注入活力。

二、建立自贸区条件日趋成熟

当前,东北亚地区除朝韩关系、朝日关系尚未恢复正常外,其他各国间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中韩合作伙伴关系、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朝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日韩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日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等。这些来自于政治间的认同与互信、经济上的合作与互利,为东北亚建设自贸区提供了长期、稳定、坚实的基础。

(一)合作愿望日益增强。近年来,加强对话和理解,促进分工与协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实现共赢或多赢已成为东北亚各国共同的迫切愿望。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对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始终保持积极务实的态度。东北三省一区老工业基地希望凭借地缘、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争取在合作中起主导作用。日本作为世界最发达经济体之一,正努力维护其在东北亚的主导地位,在尽可能保护本国农业、水产业等弱势产业的同时,努力扩大汽车等主要工业品的出口市场。韩国为实现经济的二次腾飞,希望通过发挥其连接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开放而活跃的市场。俄罗斯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积极性来源于改变其远东地区经济落后状况的强烈愿望。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2012年5月,普京再次就任总统,使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建设战略得以继续实施。俄罗斯将通过其远东地区丰富的资源、优良的港口及贯通欧亚的交通设施等优势,吸引区域内其他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以远东开发战略带动全俄经济发展。近年来,蒙古也制定了“多支点”外交战略,资源出口趋势不断加大,并希望通过资源出口,促进本国工业经济增长。朝鲜对东北亚经济合作也表现出积极姿态。伴随着以“共同开发、共同管理”为原则的中朝边境经济开发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工和推进,能引导朝鲜经济发展超越“输血式”援助模式,实现自身“造血”能力的提高,促进半岛的和平稳定。东北亚各国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尽快实现经济繁荣的强烈愿望,已成为建立自贸区的内在动力。

(二)贸易关系不断加深。近年来,东北亚各国间经贸往来不断升温。一是双边贸易额逐年增加。截至2011年底,中俄双边贸易额为835亿美元,同比增长40.8%,占俄对外贸易总额的10.4%;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为34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中国继续保持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地位;中韩双边贸易额22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1%。中俄日韩四国间贸易额从1999年的1360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7700多亿美元,增长超过4.6倍。二是经济依存度日趋紧密。据统计,近三年来中国与日韩俄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5%以上,日本与中韩俄贸易额约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25%,韩国与中日俄贸易总额占韩对外贸易总额的33%,俄罗斯与中日韩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18%。除俄罗斯外,中日韩三国互为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且俄罗斯与中日韩的贸易潜力和贸易空间巨大。从中俄日韩四国业已形成的经贸合作基础、相互依存关系、经济互补优势和未来发展潜力看,开展自由贸易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必要的条件。

(三)自身条件渐趋成熟。近年来,东北三省一区纷纷抢抓机遇,不遗余力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开放程度逐步提升。2011年,黑龙江省继续推进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大力实施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进出口总额实现390亿美元,同比增长5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由“十五”末期的10.9%提升为19.7%,其中,对俄进出口额实现185亿美元,增长1.5倍。辽宁省进出口总额完成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外贸依存度保持在27%以上,已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吉林省进出口额实现220.5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外贸依存度比“十五”末期提高1.3个百分点,且已形成对俄朝的经济隆起带和开放先行区。内蒙古实现进出口总额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39.1%,外贸依存度为5.3%,已成为国家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二是基础建设日臻完善。近年来,东北三省一区不断加大力度,推进口岸和通道建设。黑龙江省积极争取在黑瞎子岛设立边境口岸和在同江铁路大桥设立铁路口岸等重点项目,开通了货物“出境不出口”的陆海联运通道,打通了黑龙江省新的出海口,特别是绥芬河、黑河、抚远、同江、东宁等沿边内陆口岸已经成为国家对俄经贸合作重要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大连长兴岛港口已对外开放,葫芦岛、盘锦、锦州、丹东四个亿吨港口规划和建设不断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实施“向北开放”战略,与俄蒙两国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三是发展态势日趋向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国东北三省一区对东北亚各国的开放,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辽宁、吉林、内蒙古等省(区)不但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政策,还享受沿海地区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政策。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成立了以东北亚为背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大连市开辟了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使环黄渤海地区有望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一个紧密型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图们江地区已成为中俄朝三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基地。无论从地缘优势还是现实利益着眼,这些区域都有望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潜力巨大的热点。

三、建立东北亚自贸区路线图

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客观条件虽然渐趋成熟,但由于区域内各国经济、政治利益的差异以及潜在的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要实现各国间的真诚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东北三省一区作为东北亚贸易区的核心区,应采取积极姿态参与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第一步,成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论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牵涉面广,涉及领域众多,创建东北亚各国友好交流与沟通平台是当前的首要工作。建议在东北三省一区成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论坛。论坛应突出交流、合作、互惠、和谐、发展、多赢的主题,充分体现东北亚区域各方相互关注与关切,通过加强磋商与对话,深入探讨建立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探讨解决合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以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论坛争取每年举办一次,由东北三省一区轮流承办。论坛可以邀请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内外知名商协会代表、金融及投资机构代表、世界500强和中外大型企业代表、国内外有关学者及各大新闻媒体参加,不断扩大影响力。

第二步,积极运作中俄自由贸易区。由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进入务实阶段,两国的政治关系良好,因此,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可先行一步。中俄高层尤其是两国元首可专门就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举行会晤,以达成基本共识和框架。中俄贸易自由化可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逐步消除两国贸易中的主要障碍。首先,继续推进中俄边境经贸合作区建设。边境经贸合作区是我国边境口岸城市与俄联邦边境口岸城市之间毗邻地区边境经济贸易联系的特殊区域。积极推进中俄边境经贸合作区建设,对中俄边境贸易的持久长远发展,特别是对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具有先导作用。重点发展绥芬河-波格拉奇内贸易综合体、满洲里-外贝加尔斯克互贸区、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互市贸易区,并向周边沿边市县延伸。其次,在绥满沿边开发开放带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先导区。绥满沿边开发开放带对于中俄自由贸易区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将其作为中俄自贸区先导区重点突破。先以绥芬河、东宁、抚远、同江、黑河、满洲里等边境口岸城市为窗口,形成东至绥芬河,西至满洲里的沿边开发开放带,发挥跨境经贸合作区、综合保税区、互市贸易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的载体作用,构建境内外联动、科技创新与生产加工、商贸物流紧密联系的各类产业集群和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中俄自由贸易新格局。

第三步,认真筹划中俄韩自由贸易区。由于中俄、中韩、俄韩历史上摩擦小,且韩国同中俄的合作愿望日趋强烈,在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中韩两国应扩大部长级会议领域,拟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方向和内容框架,认真执行首脑会议意图,推进双边合作。目前,三国有发展前途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有图们江经济合作开发区,继续推进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既是中俄韩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内容,也是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的实际体现。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大力发展中俄韩间的陆海联运,实现东北三省一区货物经俄罗斯远东港口运送至韩国釜山的“中俄外”过境运输,以及外国货物经韩国釜山或俄罗斯远东港口、中国绥芬河、珲春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外中外”陆海联运模式。以打通中俄韩三国海上贸易通道为动力,通过俄罗斯实行转口贸易,最终使东北三省一区成为东北亚地区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实现陆海联运大通道和欧亚大陆桥的真正贯通,助力中俄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第四步,以多边合作促进日蒙朝等国加入自由贸易区。随着中俄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朝鲜半岛局势的改善和良性发展,日本若要利用东北亚的市场和资源,只能无选择地加入自由贸易区。蒙古和朝鲜的市场发育程度、产业结构、贸易竞争力虽然与中俄日韩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可从最容易交叉的领域人手,以双边和次区域合作方式推进多边合作,促进各经济圈之间的渐进融合,构筑贸易、投资、技术、能源、环境、劳务等宽领域联动格局。走出既符合东北亚区情,又区别于欧盟、北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路子,继而形成中俄韩、中日韩、中俄朝、中俄蒙、俄日韩等多重三角关系,最终过渡到覆盖东北亚所有成员国的自由贸易区。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明显加强,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在发生显著变化,而政治环境的缓和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创造了良好条件。从双边合作、三边合作、四边合作、多边合作到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态的运行机制做保证,东北亚各国应针对自身的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到各国家、各地区经济体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继而向更高层次的关税同盟、共同市场以及经济联盟迈进。

[责任编辑:张梅]

作者:金维克 姜雁龙 刘凤宇

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系统论文 篇3:

研究中俄经贸关系的力作

俄罗斯是中国的最大邻国,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和经贸合作伙伴,因此,研究中俄经贸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近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提出了中俄经贸技术合作实现战略升级的目标,围绕这一主题,学术界提出了各种理论构想和对策建议。然而,有些思路是老生常谈,有些对策缺乏可操作性,对于如何解决中俄经贸合作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仍是束手无策,诸如灰色清关问题、劳务配额问题,华商在俄经营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等,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赵传君教授撰写的《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问题探索》一书,在研究中俄经贸关系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无论是研究视角、研究思路,还是在系统性、实证性和对策性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堪称是研究中俄经贸关系的一部力作。作者提出,只有实现中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才能把中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阶段,实现战略升级,才能使中俄经贸合作具有可持续增长的条件与环境。作者认为,中俄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不是中国的单方面需求,而是中俄双方的共同需求;中俄实现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不只是对中方有利,而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作者认为,中俄经贸关系明显滞后于中俄战略关系,从而使中俄战略关系具有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因为如果俄罗斯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或国际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影响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如果中俄两国建立自由区,使中俄经贸关系不断扩展与深化,使中俄两国的经济融合度和经济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就会使中俄战略关系具有了稳固的基础和纽带,使中俄战略关系的发展具有不可逆转的势头。作者的这一观点具有战略视野和政治高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作者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中俄贸易结构不平衡是由中俄产业结构决定的。中俄如果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投资便利化,将会吸引更多中国企业赴俄罗斯投资设厂,生产轻工产品和电子产品等,其产品可在当地销售,也可返销中国或出口到第三国,这一方面可以改善和调整俄罗斯的产业结构,也可使中俄贸易结构更趋平衡和优化。中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吸引外资,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并使中国的出口能力显著提高。该书作者不但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同时还以实证方法论证了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将会产生的战略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这是以往同类研究所没有达到的深度和水平。在书中,作者在系统分析了世界三大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模式选择问题。作者认为,中俄应根据两国国情和双方的利益关切,采取“分阶段、分领域、分地区逐步推进”的模式。这一模式主张,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可分三个阶段逐步向前推进;在初级和中级阶段,可根据不同商品和服务业的不同领域,规定自由贸易的程度和范围;同时,中俄自由贸易可先从沿边地区开始,采取逐步扩展的方式向全境延伸。作者对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模式设计,既符合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的实际情况,又具有创新思路,在实践上可作为政府高层决策的重要参考。为加速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具体的推进策略,其核心内容是通过中俄两国政府、学界和企业界的充分沟通和研讨,使双方对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形成共识,使双方都能充分认识到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意义、实际价值和利益所在,从而共同合作实现中俄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作者:王秋兰

上一篇:体育课激发学生兴趣体会论文下一篇: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