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想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培养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有效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效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篇1:

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既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又满足学生日益的实际发展需求,有效提高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和活跃性,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  有效性提问

前言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有效性提问的教学策略,就是借助于提出有效性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不断记忆,有效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通过有效性提问,教师可以更快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为学生创设优良和谐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需求。

一、精心设计提问点进行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逐渐成为广大教师日常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有效性提问的功能,不断发掘学生此次课程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前精心设计提问点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不断深入课本内容。只有对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思考力,促使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①。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向学生传递此次课程的内容,讲述课程的基础知识,其次在此期间不断观察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兴趣点在何处。通过对学生兴趣点的发掘,教师提出:“为什么大臣会不断的赞美皇帝的新装很漂亮,而不将实际事实告知皇帝,他们是什么心理呢?”学生听到教师的提问,同时带有疑惑的对此次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带着教师提出的有效性提问,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去理解和学习课本内容。学生1举手发言,用自己的理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课程内容,如下:骗子骗皇帝说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见这身衣服,而愚蠢的人是看不见的。皇帝和大臣都不想承认自己是愚蠢的,所以明明没有看见还要假装可以看见这件新衣,教师对学生1的理解予以肯定。学生2举手发言,如下:皇帝和大臣是虚伪的心理,同时大臣阿谀奉承皇帝。学生3举手发言补充,如下:在生活中,学生不应该像皇帝和大臣一样,要学习文中小孩子实话实说,不要不懂装懂,要勇于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这样作为学生才能不断进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提问点的有效性提问,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精准把握提问时机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教师应适时捕捉提问时机,瞄准提问火候。在日常教学中及时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在学生疑问处、课程难点、重点,或在文章转折处,或辞藻堆砌处,及时向学生提出有效提问,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不断深化课本内容,诱发学生思维发散,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在初中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秋天的怀念”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讲述文章好的词、句、段落,充分和学生讨论,使学生置身于文章中,不断感悟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状态及心中祈愿。其次向学生传递文章是以纪念母亲为主题,不断怀念母亲,而以秋天的怀念为标题,这又是为何?学生此时同样产生疑问,由此初中语文教师把握提问时机,提出:“文章标题为何不直接点明怀念母亲,而写成秋天的怀念”,带着这样的疑惑,教师指导学生再次学习此次课程内容②。学生1举手发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作者应是在怀念母亲曾经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收获”。学生2举手发言:“秋天是悲凉的,作者应是通过秋天的悲凉,展现出当时失去母亲的心境”。学生3举手补充发言:文章标题一语双关,既点明母亲离世的主题,又显示作者心境。教师通过精准把握提问时机,不断变换教学方法,赋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更为准确理解课程内容的内涵主题。初中语文教师通过把握时机,才能够最大化发挥问题的价值性,为日后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相关课程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选好提问方式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没有固定的标准模式的,课堂提问的形式亦是多种多样的。提问的方式可以是目的性的、启发性的、针对性的、发散思维性的,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目的是点亮学生的思维,提高提问方式所带來的有效性。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提问,而学生只能一味去接受提问回答问题,使课堂变得枯燥无趣,降低教学效率。为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重新变换提问方式,不直接点明提出的问题,而采用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有效性提问,使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纪念白求恩”一课教学中,教师在以往教学中总是提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将中国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此种提问的方式无法激起学生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热情,而通过变换提问方式,教师可以提出:“学生愿意做一个像白求恩一样的人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激发出学生的自我想法,学生开始各抒己见,学生1举手发言:长大志愿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做一个像白求恩一样的人。学生2举手发言:长大志愿做一名志愿者,通过自己的奉献为社会献出微薄的个人力量。学生3举手发言:志愿做一名国际救助人员,像白求恩一样做出奉献的同时,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教师通过变换提问方式的形式,既使初中语文课堂气氛充分得到调动,又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有效性提问对初中语文学习将产生重大的作用,不具备有效性的提问方式,将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此,课堂的提问方式应该更加的灵活多变,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合理控制问题难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合理控制问题难度,科学设计问题是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前提,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求,如果问题设计过于简单,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问题设计过于困难,又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设计出有梯度的问题。通过合理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展开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初中语文教学课程③。

例如在:“紫藤萝瀑布”一课教学中,教师逐层提出问题:第一层简单问题,找出文章中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第二层稍稍难度问题,找出文章中哪些语句又是作者在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第三层难度问题,作者借文章抒发怎样的情感,表达怎样的感情。学生1举手发言: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句话有拟人手法,同时兼顾排比手法。学生2举手发言:同时也是这句话,也有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既表现出紫藤萝的动态美,又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于紫藤萝的喜爱之情。学生3举手发言:通过对紫藤萝的描述,讲述精神的宁静和生命的喜悦,借花的角度来描述自己的情感。通过教师问题的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更深层的引入课本中,引发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深入研究与思考,突破文章中的难点、重点,使学生带动学生全面品读课文,养成学生之间能多角度看待问题的学习习惯,增强不同学生的领悟力,提高课堂学习收获,能够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心灵上与情感上的共鸣,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初中语文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师及时点评进行有效性提问补充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同样是有效性提问的一种补充形式。在学生回答教师问题时,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并予以充分的表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描述出学生的闪光點在哪里,使其他学生不断学习;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之处,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有效记录,统一补充,形成有效性提问、有效回答、有效补充这一良性的动态循环④。

例如在:“桃花源记”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致的内容,其次教师向学生传递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相互转换,最后教师翻译成现代文再次讲解文章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下:作者表达怎样的中心思想?学生回答:作者表达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仅仅点头表示正确之意,不加以补充说明,影响整体学习效果。而通过有效性提问补充的方式,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想法提出表扬,使其他学生意识到其表述的正确性,并同时加以补充说明,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生活境界,无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及政治抱负,同时反映当时底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教师及时点评并进行有效性提问补充,更能使学生透过问题获悉教师提出有效性问题的教学意图,深度剖析初中语文课程内容,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初中语文思考能力。在教师的有效性提问补充后,学生自主找寻最终的答案,通过师生之间的不断交流互动,不断完善有效性提问,促进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新课程改革在初中语文的经验提供宝贵的支持。

总结

总而言之,将有效性提问在初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一方面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有效性提问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极大的提升,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初中语文综合素质,从而使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注释】

① 刘海平. 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数码设计,2017,6(11):127-128.

② 张金芹、韩德杰. 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性提问[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94.

③ 陈群. 语文课堂的隐形翅膀——有效性提问[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6):78+84.

④ 蒋婷汝. 语文教师有效性提问探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6):84-86.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德兴初级中学)

作者: 骆文霞

有效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篇2:

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想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培养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培养学生有效提问意识,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有效性提问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有效性提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Strategies of Applying Effective Questioning in Junior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Fourth Middle School of Linze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Xuejuan

有效性提問,是针对当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无效性问题所提出来的保证问题教学法有效性的一种问题类型。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具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观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问题的质量控制到位,提出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困难,因此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思考的需求,这就会直接影响课堂质量。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将有效性提问更好地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将提问与阅读课文相结合,保障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语文教学内容是以课文为载体进行教学的,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都蕴藏在课文中,因此,阅读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若学生不能够进行充分的阅读,那么就很难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就很难实现。而初中课文中也有很多内容的题材对学生而言并不具备吸引力,尤其是一些说明文以及文言文,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而且将提问与阅读课文相结合,也是保证问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明确阅读课文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充分的备课,明确课文重难点。其次,是保证问题的趣味性,以及能够围绕课文的中心进行提问,趣味性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而围绕课文中心提问,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课文的内涵,提升学生思考的有效性以及质量。

例如,在进行《春》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有效性提问与阅读课文相结合,将语文教学课堂阅读课文的活动分为初读整体感知、精读分段分析文章内涵两个部分开展。在初读阶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阅读文章后请思考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且要求学生思考答案,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回答其想法。教师再进行引导,带领学生分析出最终的答案,并带领学生进行精读,围绕文章中重点描述春醒图、春草图的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考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时要穿插孩童玩耍的画面?小草以及小孩子具有哪些共同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致分析文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二、提问要关注学生以及自我心理,为有效性提问奠定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时期是学生成熟与幼稚并存的时期,他们对于简单问题不屑思考,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又不敢思考,担心伤害到自己的自尊心。那么这两类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思考与语文学习的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多数自尊心极强、爱面子,当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无法回答上来的时候内心就会感到极度的尴尬、丢脸,挫败感会影响接下来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对学生进行提问,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要想保证有效性提问,教师就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首先就是在设计问题时要提前预估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这样就能够保证教师在提问时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选择合适的学生回答自己设计的问题,学生的参与度也会更强。在面对回答不出来问题的学生时,也要灵活调整自己的提问策略。

例如,在进行《背影》的教学时,在带领学生细读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从文章的细节去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初中生在学习阅读时对于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可能还没有办法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此时,教师就要利用有效的提问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作者为什么总说自己聪明过分?”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理解这句反语。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将问题进行拆分,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出作者愧疚的心理。另外,就是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态度,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要表现出反感、嫌弃的表情或者态度,要尊重学生,只有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反过来尊敬教师,这样课堂教学氛围才会变得和谐。

三、控制问题层次性,以达到有效性提问的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问题的难度以及提出的顺序,若在教学一开始就将问题提出过难,学生根本无法准确把握其中的内涵,只会出现教师提问,学生沉默的尴尬教学课堂。此时课堂教学进度将难以继续下去,还容易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反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且在一开始提出难度过大的问题,学生也不会认真思考,那么本身是有效的提问由于提问时机出现错误就变成了无效的提问,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浪费了活跃学生思维的机会。因此,在提问时要控制问题的层次性,在提问时要由易到难地进行梯度提问。为了保证有效性提问可以贯穿整个语文课堂,教师此时也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开展层次性提问,以此保证学生都能够认真思考问题,让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理解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得主观能动性,積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进行《散步》的教学时,教师在经过充分的备课后明确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然后带领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母亲”“妻子”的性格特点,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并且请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等到了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如“为什么作者将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描写的那么郑重其事?”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加深学生文章的深层次理解。

综上所述,有效性提问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也能够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了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就要将问题与阅读课文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其次要在提问时关注学生以及自我的心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再次是要控制问题的层次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要将提问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波. 浅谈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

[2]王琴.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

(责任编辑  李  芳)

作者:张雪娟

有效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篇3:

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语文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探索出适应当今教育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问能够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那么如何更好地将问题引导法融入中学语文教学呢?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之后对问题引导法融入语文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指出:“閱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学会运用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语文课上多思考、多动脑。教师要注重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提问教学法介绍

在初中阶段,很多教材文章的故事性比较强,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教师还是摆脱不了以讲为主的习惯,课上气氛沉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有待提高。课前,教师通常会将所有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写入教案,在课上全盘托出,学生只是机械地进行吸收和记忆,在此过程中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内容比较少,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本来有趣的语文知识变得乏味。学生上课的时候提不起兴趣,最终导致了课堂效率十分低下。

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紧扣课标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模式,让语文的趣味性得到充分展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而问题引导教学方法能为语文教学打开一扇窗。

概括来说,问题教学方法的核心是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来思考问题,以高效提问为方法来展开学习,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展开教学。教师首先要合理地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方法不仅能让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发现的问题,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方法很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让其在课堂学习中跟着问题走,从而调动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说,提问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我们要发现其中的规律,实现这种方法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初中语文高效提问的策略探究

(一)提前设计好合理的问题

事实证明,问题引导法在语文教学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前提是,问题必须经过精心设计,且是合理的。问题的设计需要能够激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令学生愿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问题的习惯。而要做到把问题设计得别具匠心,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尊重和利用这些规律,对课堂内容的学习重点进行整理和分析,将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情况紧密结合,充分联系教学,通过全面考虑和分析设计最合适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提出一些问题:《沁园春·雪》这首词是作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请结合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分析一下作者的情感状态。通过这首词的学习,大家对毛泽东有了怎样的了解,觉得他是一个有哪些优秀品格的人?大家还知道毛泽东的哪些作品?可以搜集一下,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学习……这些问题首先是以课文为基础设计的,将课文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将相对难以理解的诗词融入历史,通过提问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之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收集资料,由课内学习拓展到课外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由点成线,由线到面,一点一点拓展,步步深入,引导学生不断沿着教师设计的方向进行探索和思考。这种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更有兴趣,促使他们更积极地通过探索问题学习课文。

(二)情境创建与高效提问相结合,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提前设计的问题将是整个课堂的中心和主线,也是课堂推进的原动力。问题可以作为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的切入点,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师设计的情境之中。首先,要利用创设情境来配合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探索,这有利于课堂的高效进行。而要想让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到情境中,就要利用问题的引导。问题的设计既要有合理的难度,又要能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应加强学生对教师所创设情境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抓住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在合适的时机抛出问题,激活情境。

以统编版教材《三顾茅庐》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导入,展示与故事相关的一些图片,播放一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视频,之后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茅庐的视频,你们看到了哪些细节?诸葛亮为什么会答应出山辅佐刘备?大家可以通过课下学习了解一下“三顾茅庐”这段故事的历史意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三顾茅庐”故事情境的营造,将学生引入故事中,这个时候火候已到,教师再将设计好的问题抛出,就能让学生在情境和问题的双重引领下进入文章的学习中,对故事进行深入探索。因此,高效的提问可以借助情境的创设来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解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以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问题。要想让提问的效果变得更好,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和沟通交流。对问题的讨论能够让学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同的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角度,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会了解到思考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引导,对于偏离探究方向和思考问题不正确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干预。

(三)用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自主拓展和学习,深入理解文章

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要求下,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拓展知识,以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有效提问应该是引发“核裂变”的触发装置,当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养成之后,其学习就会像链式反应一样,不断地自我触发,不断地进行主动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有效问题的设计应该注重自主学习的引导、知识的拓展和文章理解的全面性。

例如《出师表》是一篇经典课文,教师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和拓展学习内容的目的,可以将问题的设计与之前的学习内容相链接。教师可以设计提问如下:《出师表》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和感情有哪些?本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写作出来的?和之前学习的《三顾茅庐》相比,人物的感情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不同?这两篇课文中发生了那些历史事件?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也是环环相扣的,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总结。第一个问题是对《出师表》这篇文章的学习和总结;第二个问题是让大家把注意力从一个点扩充到一条线上来,从文章的理解转移到对当时历史背景的认识上来;第三个问题的角度则更大,通过对比诸葛亮出山和诸葛亮多次北伐曹魏,让学生对这一整段历史时期的故事产生好奇,让他们更愿意从课内有限知识的掌握拓展到课外无限的学习中去。此外,如果只是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学生不可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理解这篇文章,也就无法对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感受得更深,阅读的碎片化可能让学生产生断章取义的理解,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学生就需要尽可能地对这段历史进行详细了解。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要求下,国家和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使命。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展开教学,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传统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参考文献

[1]韩雪涛.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20).

[2]马星秀,马继成.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5).

作者:张丽芬

上一篇: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下一篇: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