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22-09-11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创新源自“好奇”与“质疑”。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好的提问能带动一堂课。那么, 如何做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笔者做了以下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紧扣目标, 正确的引导

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 切合学生实际, 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 就是对课文阅读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或问题。如在教《最后一课》时, 可以提问学生: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试举例说明。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诗句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 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加以分析, 并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如《故乡》的提问设计:本文重在写故乡人的变化, 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着重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态度?这都能较好地切中文章要处, 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 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时, 作出恰到好处的启发, 让学生茅塞顿开, 打开了思路, 延续了思维想象。这样, 学生的理解就深刻, 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学习效率提高了。

二、分类提问, 控制难易度

在语文课堂提问中, 教师要充分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为成绩好、中、差等的各类学生设计好相对应的问题, 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充分降低其对重点与难点问题理解的坡度, 也就是说提问要做到由易到难, 层层深入, 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所以, 语文教师需要从整篇课文出发, 制定有步骤与有计划的系统化的提问, 将那些大并且难的问题, 逐渐分解成为具备层次性, 并且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让不同梯度的学生都有收获。比如, 教师在讲授《变色龙》时, 可以采用“梯度提问法”:“1.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怎样?2.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显著特征具有那些?3.奥楚蔑洛夫虽然很善变, 但是其自始至终都没变的是什么?4.到底是什么原因, 导致奥楚蔑洛夫一变再变?5.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意图何在?”这样的问题设计很明显是从简到难, 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成绩的不同, 分别对应不同的学生进行提问,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基础一般的学生通过对前面两个问题得到思考, 能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在领会前面两个问题基础上, 理解小说的基本思想;而基础很好的同学则在充分领会前四个问题基础上, 深刻理解本文的现实意义, 能将写作手法运用于写作之中。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 剖析教学内容, 在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 仔细研究学情,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 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 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 才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 对文本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 学生很容易找到, 要翻译这些句子也并非难事, 如果将问题设计为:“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有哪些?将这些句子翻译过来?”学生会很快答出, 问题没有难度, 没有了思考的空间, 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更谈不上培养能力。那么稍作改动, 将问题变为“请用优美的语言创造性翻译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在思考时就要先想一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桃花林美景的, 然后才能思考下一步如何作答。这样的提问既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 又适合中考出题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提问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计,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 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需要对文本本身进行认真细致地阅读思考, 认真地体会把握。只有自己真正的理解了教材内容, 才有可能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在教学美国作家马克·汉林的《父与子》时, 在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学生自然会到文中去寻找相应的句子, 根据这些句子归纳出父子俩了不起的品质。在课堂中, 教师应避免提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 甚至是无效问题。如“是什么”, “对不对, 是不是”等, 可以多问“为什么”“怎么样”, 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如在讲解《愚公移山》前两段, “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可乎?’杂然相许。”这段文字里有表示方位的名词“阳”、“阴”, 课本提供了两字的注释, 我没有简单解释这两个字, 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 请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具体方位。”这很需要学生动一番脑筋回答, 学生首先必须弄懂“冀州”和“豫南”的地理位置, 还要联系“河”、“汉水”的具体方位, 然后才能推算出太行、王屋二山的方位。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要能通过提问这种手段,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力, 有效增强自己的独特体验。

四、拓展提问, 提高提问有效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感兴趣的刺激不是眼前已知的事物而是未知的, 通过努力可以认知的事物。探究活动是需要某种障碍物的。人正是从不顺应的状态中产生意识。从而创造出人类意识的产物——技术和科学, 并不断改变世界的。因而, 课堂提问应在教材和学生许可的范围内达到最深处。这也是创造最近发展区的需要。经验水平的浅层问答是无济于事的。如在学习了《孔乙己》一文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中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 你认为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引发他们思维的火花, 使之认识到, 没有见到作为物质的孔乙己已经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 孔乙己没死。再如, 教学《风筝》一文后, 教师提问:“‘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 称为‘精神虐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 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准我们上网玩游戏, 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的虐杀’吗?”让学生从正反方面用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去衡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科学评价, 提高课堂有效性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在主体的地位, 学生在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 教师给予适度的反馈, 这实际上是整个回答问题过程的终结, 更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重视。语文教师对学生简洁而迅速的回答, 往往需要从实际出发来做出反馈。假如学生回答正确, 教师说一声“对”或者是点下头, 让学生的回答得到了认可;假如学生回答错误, 教师也要注意对其答案中合理性的部分, 做出肯定, 而对于其回答错误的部分, 需要采取适度引导, 帮助学生对模糊的部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且教师在反馈之时, 需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观点, 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证反馈的针对性, 而更是为了让学生加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是对学生认识问题的一个简单性的总结, 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反馈时, 应该直接和学生表明其正确的地方是什么, 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扬长避短, 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努力目标。教师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作出反馈之时, 应该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不能出现千篇一律的反馈性回复, 这样的话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 自认为对其不重视, 这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始终坚持真诚的反馈, 是教师师德的重要表现, 也能为学生树立个好榜样。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开发学生的潜能。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了解学生实际, 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 真诚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内容、途径,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思维, 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 使课堂教学真正增强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

上一篇:规范国有企业会议费管理的思考下一篇:以生为本,提升历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