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康复专科护理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目的就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10月接收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创伤康复专科护理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创伤康复专科护理管理论文 篇1: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8年3月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疼痛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 d、1周膝关节周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年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情况,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肿胀;疼痛;关节功能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on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in patients

LI Na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Pingxiang Xiangya Pingkuang Cooperative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 Pingxiang 337000, China

[Key word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welling; Pain; Joint function

膝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膝关节病变致顽固性疼痛,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对于55岁以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骨缺血坏死或肿瘤等病变所致的严重疼痛和(或)功能障碍的患者,是完全可以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对于关节功能明显受限,影响生活的患者,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病的常用外科手段[1],该术式创伤较大,术后患者易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情况,不利于膝关节术后康复[2]。因此,术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状态,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3]。我院在该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在临床上开展针对性康复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6年6月~2018年3月于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2~82岁,平均(65.25±6.38)岁,原发病:骨性关节炎2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创伤性关节炎1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3~81岁,平均(65.22±6.41)岁,原发病:骨性关节炎2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创伤性关节炎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诊断确诊为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均为单侧置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可以配合完成本研究。

排除标准:精神病史者;认知功能障碍者;伴有全身感染者;有髌骨切除术史者;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检查与评估、手术准备、围术期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膝关节康复训练指导、出院指导等。①转移止痛。通过指导患者掌握呼吸节奏、松弛肌肉、听音乐、看电视、聊天等多种方法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4]。②提高舒适度。通过合理摆放体位、换药时强调轻柔操作、冷敷或热敷的方式改善肿胀、疼痛状态,提高舒适感[5]。③推拿理筋。选择内外膝眼、足三里、伏兔、三阴交诸穴进行点按,对大腿前侧与外侧进行揉法推拿,以达到舒经活络的效果[6]。④使用药物。必要时使用镇痛、消肿药物[7]。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膝关节被动功能练习(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于引流管拔除后进行。引流管一般术后2 d拔除。CPM训练时起始角度为0°,终止角度为30°。在1~2 min内完成一次屈伸运动,1 h/d,2次/d。根据患者耐受的程度,每天递增5°~10°。尽量在1周之内,使患者膝关节的屈曲度能够达到90°。髌骨松动练习:以平指指腹和掌根推动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4个方向缓慢用力。每个方向10~20 min,3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疼痛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

1.3.1 膝关节肿胀程度  使用膝关节周径进行评估,使用软卷尺测量骸骨上缘上2.0 cm部位膝关节的周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3.2 膝关节疼痛情况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进行评估:由患者在0~10分刻度上描点,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1.3.3 膝关节功能  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knee function score,HSS)[9]进行评估:涉及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和稳定性6项,最高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膝关节周径及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3 d、1周膝关节周径、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1 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1周膝关节周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H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年HSS评分均高于同组术后1 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年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HS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x±s,分)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症状[10-13],不仅不利于术后身体康复,也极大地限制了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开展,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不良影响[14-16]。部分研究报道也指出,全膝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患者易因组织创伤造成术后明显疼痛和关节肿胀,不仅明显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也降低了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导致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症状,有利于提升手术整体预后。

我院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特征以及护理需求总结了一套针对性的康复护理策略,通過转移止痛的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其疼痛感;通过提高舒适度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通过推拿理筋舒经活络、消肿止痛;必要时还可使用药物缓解症状[20]。上述操作均简单易行,实用度较高。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3 d、1周膝关节周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可见采取针对性康复护理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年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何平等[17]研究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何濡希[18]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进行观察及临床护理,结果表明,加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的观察,并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朱艳梅[19]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确保患者早日恢复行动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周聪[20]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膝关节康复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情况,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这也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21]。

综上所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情况,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海云,杨文秀.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155-156.

[2] 蔡月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屈曲度数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6):1,4.

[3] Yoon JR,Cheong JY,Im JT,et al. Correction:Rotating hinge knee versus constrained condylar knee in revi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meta-analysis[J]. PLoS One,2019,14(4):e0216004. .

[4] 吉素华. 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85-87.

[5] Ricciardi BF,Liu AY,Qiu B,et al. What I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ospital Volum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Revision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A Large-database Study[J]. Clin Orthop Relat Res,2019,477(5):1221-1231.

[6] 李春梅,郑汝婷. 全膝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康复护理的方法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9):62,66.

[7] 张萍. 专科康复护理干预对策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88.

[8] 周英华,张伟,眭建. 疼痛评估工具选择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974-977.

[9] 辛雷,苏佳灿. 膝关节功能评分:现状与展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9):7367-7370.

[10] 郝以倩.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72,92.

[11] Koh YG,Park KM,Lee HY,et al. Influence of tibiofemoral congruency design on the wear of patient-specific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 Bone Joint Res,2019,8(3):156-164.

[12] 郭寰. 快速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8):186-188.

[13] 王晓梅. 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康复护理研究[J]. 西部中医药,2017,30(9):142-143.

[14] 郝艳芳,许小梅. 路徑化护理措施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75-78.

[15] 金佳,徐炜,艾红珍. 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的实施[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16):2467-2472.

[16] 曹亚君,代淑影.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4):63-64.

[17] 何平,何晓玲,张玉. 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及疼痛的影响观察[J]. 河北医学,2016,22(2):319-322.

[18] 何濡希.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的观察与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7):2425-2426.

[19] 朱艳梅. 康复护理在膝关节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双足与保健,2018,27(23):3-4.

[20] 周聪. 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2):230,233.

[21] 陈秀霞,李淑萍. 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应用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9, 17(2):90-92.

(收稿日期:2019-04-12)

作者:李娜

创伤康复专科护理管理论文 篇2: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就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10月接收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投诉率也较之前大幅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运用于急诊科护理工作中,能够使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有效降低,让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急诊护理

所谓风险管理即是一种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识别、评价以及处理抢救工作中存在或隐藏的风险事件和预防方法[1]。近年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开始注重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患者也逐渐提高医疗服务需求,进而加剧了护患纠纷。急诊科作为高风险科室,患者具有发病急、抢救时间紧、病情复杂、可控性小等特点,如果在护理中稍不注意就会引发护理纠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10月接收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6.7±3.6)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10例、多发性创伤15例、脑血管意外9例、急性心力衰竭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35.4±3.7)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13例、多发性创伤17例、脑血管意外5例、急性心力衰竭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种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进行挂号、就诊过程中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施以风险管理,即培训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专科知识以及法律知识,对急救物品、仪器设备等加以规范,同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保障护理安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 ±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投诉率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风险管理是急诊护理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患者生命,但风险管理的应用还是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若要将其全面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须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对各方影响因素做出调整[2]。笔者建议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合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不仅要强调制度管理,还要努力提升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自我护理的价值体现出来,为医护人员搭建医疗网络交流平台,让他们及时了解现就的医疗知识与技术手段,促进自我学习与管理精神的提高。二是合理应用奖惩制度,通过绩效管理的方式使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达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目的。三是综合管理,在实施风险管理时,将设备、技术、人员、制度、药物等多方面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利用综合管理整合这些因素,促进管理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在整个接诊与抢救过程中,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关系到诊治、抢救与康复结果,能够有效防范急诊工作中的护理纠纷。我院自实施风险管理以来,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投诉率均明显小与实施之前(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将风险管理运用于风险管理中能使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投诉率明显降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凤珠.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作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2(18):3983.3984.

[2]马素兰.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1(08):159-160.

作者:孙朝慧

创伤康复专科护理管理论文 篇3:

延伸护理干预对骨折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对骨折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6月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度、肢体功能康复状况、骨折愈合的程度、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经延伸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肢体功能康复状况、骨折愈合的程度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骨折出院患者实施系统的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患者对康复指导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骨折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关键词】 延伸护理干预; 骨折; 康复

【Key words】 Extend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racture; Rehabilitation

骨折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康复的疾病,现阶段,优质护理服务仅局限在患者住院期间,在院时患者可接受到医护人员专业的治疗护理,出院便意味着患者与医院的关系结束[1-2];但由于社会保险及商业保险的特点,决定了患者住院时间的有限性,由于患者及家属知识水平有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用以满足出院后康复的需求,很多患者对出院后怎么进行功能锻炼?什么时候锻炼?如何早下床?如何使用助行器、拐杖、轮椅?如何完成由床上到轮椅及由轮椅到床上转移?什么时候来复查……等等都不是很清楚。患者只能通过回院复诊才能得到相关的治疗康复信息,因而常因照护不周而造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等废用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造成极重的家庭负担。为了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护理,近几年来,本院建立了较完善的“患者随访制度”,通过随访搭建平台,为出院后的患者继续实施护理,即延伸护理[3],延伸护理突破了传统护理模式,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真正感受到护理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1-6月,对60例骨折出院患者进行家庭延伸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骨折患者,男72例,女48例。年龄15~92岁,平均(38.7±8.2)岁。受伤原因:交通伤76例,砸伤16例,高处坠落伤24例,摔伤4例。骨折部位:上肢骨折45例,下肢骨折7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3例,闭合性骨折97例。治疗方法采用骨牵引术、夹板固定术、内固定术及关节置换等。住院时间9~26 d,平均(15±3.5)d。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骨折部位、及手术治疗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出院时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包括饮食、休息、复查、康复训练指导等注意事项,以口头宣教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6个月的家庭延伸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建立院外延伸医护小组 由高年资、具有熟练掌握骨科专业知识以及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多方面知识的骨科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及护师2名共6人组成,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组织、管理,医务科、护理部进行监管。医院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让大家熟练掌握骨折远期护理技巧,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大家讲解目前国内外功能康复训练和整体护理的新技术和趋势,以拓宽小组成员的护理思路。

1.2.2 建立健康档案 小组成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即可搜集患者的详细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住址、电话号码、所患疾病等。出院前通过翻阅病历、会谈等形式评估患者的病情、有无其他躯体疾病、心理状态、家庭环境、手术方式、手术日期、切口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肌力、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出院时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程度、康复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康复愿望、自护能力、有无并发症出现等。与患者和家属按照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原则共同制定出系统、全面、渐进和个性化的延伸护理计划[4],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出院后延伸护理的相关内容,以便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1.2.3 发放出院爱心联系卡 包括简明扼要的温馨提示,专科医生简介及坐诊时间,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区医生办公室及护士站的联系电话;以方便患者联系、咨询,患者如有疑问可随时拨打电话。

1.2.4 延伸护理干预方式 (1)定期电话随访。患者刚出院后因为失去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关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和训练[5]。因此,电话回访时间周期应前密后疏,一般在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周回访一次,以后根据患者疾病恢复情况酌情增减回访次数,一般每半月或1月回访1次,持续6个月;回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状况,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用药、休息、饮食、跌倒防护知识、疼痛处理、压疮防护、关节功能康复、体位、使用拐杖、助行器、预防关节脱位、预防关节感染等指导[6-7]。提供心理疏导,提醒复诊时间,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电话回访时应语言简洁、柔和、有亲和力,让患者感到放松,有信任感[8]。(2)定期家庭访视。在电话回访的同时,小组成员在患者出院6个月内每月一次上门家庭访视,跟患者和家属面对面交流,全面、准确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针对患者的即时评估结果,根据患者疾病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所处环境、心理状态等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教育[9]。与患者和家属动态制定延伸护理指导方案,强化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对不健康行为进行干预。另外,要根据其接受能力分阶段逐次予以指导,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免短期内传授大量的信息使患者和家属难以接受,造成混乱[10]。

1.2.5 延伸护理干预内容 (1)心理护理。康复不仅与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的技术有关,还与患者的信心、精神状态及对康复治疗配合程度密切相关[11]。患者由于受到创伤的打击,体态的改变,想到今后不能再像患病前那样行动自如,害怕出院后受到亲人、朋友和周围人群的歧视,自尊心受到挫折,出现情绪烦躁不安、恐惧及忧虑,发生生理机能及心理功能障碍。使学习、工作能力下降,业余生活缺乏以及社交活动减少,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12]。医护人员应针对这些状况对患者进行耐心解释,消除其心理顾虑,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13],主动配合功能锻炼。(2)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的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舒适,保证内衣和床铺的整洁干燥,教会家属定时为患者翻身更换体位,并做有效的按摩,防止褥疮发生;注意防寒保暖,教会患者练习吹气球和吹气泡的方法,进行深呼吸训练,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教会家属为患者叩背,有效清理呼吸道,以防发生坠积性肺炎;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冲洗尿路,经常变换体位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留置导尿患者,保持导尿管通畅,协助患者训练膀胱反射及排尿功能,以预防泌尿系感染;患者长时间不动,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从而有可能导致髂静脉血栓形成[14],鼓励患者早期进行有关肌肉和关节的功能锻炼,同时密切观察肢体情况,如发现下肢肿胀,肢端温度降低,发紫或发绀,疼痛等,应立即采取措施。(3)康复锻炼。“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是创伤骨科骨折患者的三大治疗原则,而其中功能锻炼是术后最重要的康复治疗手段,关节功能恢复能否达到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的预期临床效果,除了保证有良好的手术技能,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对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15]。其意义在于恢复肌肉收缩生理效应,肌肉收缩及关节活动可以增加骨折端的轴向应力,有利于骨折愈合。另外,功能锻炼还可以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促进出血重吸收及肿胀消退,减少关节的渗出,从而防止关节及软组织粘连,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的发生[16-17]。大部分患者有骨折治疗以静制动、修养为主的传统观念,并且由于害怕疼痛而不愿活动,还有一部分患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担心功能锻炼可导致骨折移位、加重肿胀,甚至造成软组织和筋骨的再次损伤而对关节预后不利,不敢锻炼或锻炼不到位。医护人员在住院期间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说明功能康复训练在恢复中的重要性,并与患者一起制订恰当的康复训炼计划,护士可予以示范,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注意事项,运动量、开始时间、具体锻炼部位等,并鼓励患者遵循早期规范、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不懈地完成功能锻炼计划和内容,并对症加强适应生活的训练,以提高自护和生活能力。(4)门诊复诊。定期复查,摄X线片,观察假体或内固定物有无松动或位置有无改变及骨折愈合情况。(5)饮食指导。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年龄,制定饮食计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并戒烟戒酒,多选择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C及维生素D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不同骨折类型科室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实施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相关知识知晓率、肢体功能康复状况、骨折愈合的程度、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率等。总分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低于70分为差。该问卷采用开放性回答。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肢体功能康复状况、骨折愈合的程度比较见表1。

3 讨论

现代护理要求以往仅着眼于院内患者健康已不适应护理学的发展,骨折患者出院并非意味着治疗、护理工作的全面结束,而只是初步完成第一个疗程。出院后的护理、休养、功能锻炼等,对骨折最终痊愈、功能恢复都起着重要作用。延伸护理干预在医院和患者之间乃至家庭成员间建立了有目的的互动,缩短了医患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护理内涵和外延真正渗透到社会和家庭的各个领域,使患者得到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真正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肢体功能康复状况、骨折愈合的程度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原因是延伸护理干预可帮助了解患者的具体性,及时发现患者的不妥当运动和康复过程,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做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19]。个体化地调节康复训练的强度、时间,提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充分性。另外,患者日复一日进行繁琐而单调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常会出现松懈心理而出现并发症,随访时及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动态地依照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并认真细致实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和交流的增加,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尊敬和信任,愿意向医护人员倾诉内心感受,医护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也随之增强,使医患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更有利于医护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心理教育和心理护理,使康复护理工作更加有效、及时;同时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综上所述,进行延伸护理干预,可以使骨折患者在院外得到正确、系统、科学的专科指导和治疗干预,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关怀、理解和信任,激发起训练动力,提高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20],从而提高患者对出院康复锻炼的认知及依从性,消除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良因素,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秋霞,张金梅,盖书君.系统健康教育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2):452-453.

[2]金焰.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模式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59-60.

[3]李海燕.延伸护理服务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3,21(1):125-126.

[4]王旭蓉,杨翠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J].护理研究,2008,22(1):394.

[5]王红,丁勇,田娟.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诸因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12(7):1326-1327.

[6]宋玉芝,董业利,鲁劲松,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5):9-11.

[7]李玉萍,潘亚芬.运用临床护理路径降低老年骨折病人便秘发生率[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6):82-83.

[8]张燕,张勇.浅谈语言艺术在医患沟通中的运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30-131.

[9]任连英.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1):110-111.

[10]李惠萍.走出健康教育的误区[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22-23.

[11]董玉静,尚少梅,么莉,等.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20-23.

[12]马卫红,吴江艳,梅静.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146-147.

[13]徐飞.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2,2(4):71-72.

[14]吴群英.护理干预在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72-73.

[15]刘红艳,杨晓杰,张丽杰,等.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J].医学创新研究,2008, 5(24):184-185.

[16]胡三莲,许鑫.人工全髋关节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7B):1797-1798.

[17]冯丽君,王岩.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0,34(1):73.

[18]陈梅,陈晓文.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出院后家庭访视与康复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683-684.

[19]任连英.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1):110-111.

[20]袁光辉.早期康复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58-59.

(收稿日期:2014-03-24) (本文编辑:陈丹云)

作者:胡霞

上一篇: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探讨论文